1 1. 疊加原理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2. 雙狹縫干涉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4. 波的相位加成 (Phasor Addition of Wave) 5. 薄膜干涉 (Thin Film Interference) 6. Michelson干涉儀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干涉現象 3. 雙狹縫干涉圖形光強度分佈 疊加原理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光的本質為電磁波,因而當兩束以上的光疊加在一起時,其總 和光的電磁場振幅等於每束光電磁場振幅的線性相加。 ∑∑ == i i i i txBtxBtxEtxE   &    ),(),(),(),( 考慮兩束頻率相同的光疊加在一起,其總和的電場強度為 iii kxtEtEtxE eaawaw +?≡+++=  )sin()sin(),( 220110 由三角函數關係 abbaba abbaba sinsincoscos)cos( cossincossin)sin( +=? +=+ 兩束光的電場強度可展開為 tEtEtE tEtEtE wawaaw wawaaw cossinsincos)sin( cossinsincos)sin( 220220120 110110110 +=+ +=+ 2 重新整理後,電場強度可寫為 tEE tEEtxE waa waa cos)sinsin( sin)coscos(),( 220110 220110 ++ +=      220110 220110 00 2201100 2201100 coscos sinsintan )sin(cossinsincos )sinsin(sin )coscos(cos aa aaa awwawa aaa aaa EE EEwhere tEtEtEE EEE EEE o + += +=+=? +≡ +≡    方便起見,我們定義 )cos(2 12201022021020 aa ?++= EEEEE 總和電場強度的大小,可由其平方值求得 其相位差為 )()(2 )()( 2121 221112 eelp eeaad ?+?= +?+=?≡ xx kxkx 由此可知,若此二束光彼此不相干,則 Λ=?=?= 021 0 21 )( 2)(2 kxxnxx l p l pd 其中 Λ為光學路徑差( Optical Path Difference簡寫為 OPD), 此時總和的光強會因二束光光學路徑的差異而產生週期性 變化。 2 20 2 10 2),(0cos EEtxEI timetime +=∝?=    d 此時不會有干涉的現象。因而在相干的前提下,考慮 21 ee = 則 3 雙狹縫干涉 (Double-Slit Interference) 1801年 Thomas Young利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他首次 發現投射於顯示幕上的光呈現平行的條紋圖樣 (fringe pattern)。 Young所觀測到的現象可以同調 (ω1=ω2,ε1=ε2)的兩道光源於顯示 幕上的疊加來解釋(如下圖所示)。 其 光學路徑差 Λ為 qsin)( 12 ndrrn =?=Λ 考慮此二光源的強度一樣 (E10=E20), 則投射於顯示幕上光強度為 020100 2 0 2 0 2 0 )cos(22 EEEkEEEI ≡=Λ+=∝   4 當 OPD等於光源波長的整數倍 m 時 0 0 0 00 4 22 II mmkm =? ==Λ?=Λ     pllpl 當 OPD等於光源波長的整數倍 m再加上 1/2個波長時 0 )12()(2)( 021 0 002 1 =? +=+=Λ?+=Λ I mmkm     pllpl 此時投射於顯示幕上的光強度為極大值,形成一明亮的條紋, 此為 建設性干涉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時的條件。 此時投射於顯示幕上的光強度為極小值,形成一灰暗的條紋, 此為 破壞性干涉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時的條件。 考慮狹縫到顯示幕的距離為 L, y為顯示幕上與對稱中心位置的 距離。在 L>>d與 d>>l的 情況下,我們可寫出明暗條紋的位置 1tan <<    qqq whenLLy ≈= )( 21+==∴ mdLymdLy darkbright ll  &  例題:某雙狹縫到顯示幕的距離為 1.2m, 雙狹縫間距為 0.03 mm。 若顯示幕上干涉圖形中第二級亮紋 (m=2 second order fringe)與對稱中心位置的距離為 4.5cm, 問此光的波長為? 由上面所得條件可求出 mm mmmLdy 7 52 2 106.5 )2.1(2 )100.3)(105.4( ??? ×=××==? l mdLybright l= 5 雙狹縫干涉圖形光強度分佈 )2(cos 2 )cos(14)cos(22 02 max 02 00 2 0 2 0 2 0 Λ=? ?????? Λ+=Λ+=∝ kII kEkEEEI )(cos )sin(cos 2 max 2 max yLdI dII l p l qp = = 除了可寫出雙狹縫干涉明暗條紋的位置外,我們可進一步的描 述干涉條紋光強度於空間的分佈狀況。在前述條件下於顯示幕 上的光強可表示為 由幾何上的關係,兩狹縫光束至顯示幕上的光成差可改寫為 波的相位加成 (Phasor Addition of Wave) )2cos(2)2(cos 0002max diEEkII =?Λ= 由干涉條紋光強度的分佈狀況,其電場強度的關係可寫為 此結果可用圖示表達如右圖所 示(圖中的 Φ定義與講義中 δ 的一樣)。由於此結果對任意 相位差都成立,故對兩同調 (coherent)的光源之干涉結果可 以如下圖般,以圖示的表達方 式來描述。 6 下面圖中顯示,當相位差為零時為最大值。總和電場的強度隨 相位差的增加而逐漸減小,直至相位差為 180度時為最小值。 當相位差繼續增加電場的強度轉而變大,直至相位差為 360度 時回到最大值。而後重複此現象成為一週期性變化模式。 利用此 phasor diagram的技巧,我們可以描繪出多狹縫干涉的結 果。以三狹縫為例,我們考慮三個 coherent且強度一樣的光源, 此三個光源到顯示幕上任意一點 P的電場強度可寫為 )2sin()sin(sin 030201 Φ+=Φ+== tEEtEEtEE www    類似於雙狹縫 phasor diagram的結果,三狹縫到顯示幕上任意一 點 P的電場強度為 7 在此三狹縫的例子,我們可發覺當相位差為 120度及 240度時, 電場強度為零,而當相位差為 180度時有一較小的亮紋(局部 極大值)。其光強度分佈如下面圖片所示 薄膜干涉 (Thin Film Interference) 考慮光進入一薄膜系統如下面圖片所示,由於光行經每一界面 時,皆會被分成反射與折射兩道光。所以無論是考慮透射或反 射,兩個界面的貢獻皆應計算在內。這情況相當於每一界面等 效於一光源,所以無論是總反射或透射光會有類似於雙狹縫干 涉的現象。 建設性干涉 的條件:以反射光為例, 只要兩束光的相位差為 2pi的整數倍 即 為建設性的加成。值得一提的是,當 光由折射係數小到較大的界面反射時 其相位會改變 pi ,故以垂直入射為例, 建設性干涉發生在其 OPD為 ,...2,1,0)(2 21 =+== mmntOPD  l 破壞性干涉 的條件發生在 ,...2,1,02 === mmntOPD  l 8 牛頓環 (Newton’s Rings) 當光進入一如下面圖片所示的系統,由於此二物體之間的間隙 隨著距離中心接觸點位置變化而改變,所以考慮反射光時,其 OPD隨 r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會觀測到同心圓圖案的干涉現象。 RrrRRt 2/222 ≈??=Q 由前述破壞性干涉的條件,暗 紋應發生在 nmRrmnt /2 ll ≈?= 例題:許多光學或光電器材如鏡片,眼鏡與太陽能電池等,皆 希望能降低反射光的強度,以增加透射光的效率。未達到此目 的,可以經由在這些元件表層鍍上一層(或多層)膜來達到此 目的。以太陽能電池為例,通常會在 Si(n=3.5)表面鍍上一層 SiO (n=1.45)的薄膜以增加太陽光的入射量。若此鍍膜的目的在於 使可見光光譜的中心線波長為 550nm的光反射為最小,問其鍍 膜最小的厚度應約為多少? 計算此題時得注意到,此鍍膜的兩個反射界面皆是由折射係數 小到大的反射,故其相位差幾需考慮 OPD即可。所以反射光為 最小時為 ,...2,1,0)(2 21 =+== mmntOPD  l 故其鍍膜厚度最小應為 nmnmntnt 8.9445.145504)0(2 21 =×==?+= ll  9 Michelson干涉儀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