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要 内 容
? ⒈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类型及估算方法
? 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规律
? ⒊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
? ⒋ 我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与 转
移的 特点
? 5.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 6.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 7.城市化
参考资料
? 一、杂志
? ⒈关于剩余劳动力的标准 农业经济问题
1988.11
? ⒉ 农业劳动力剩余转移规律初探 中国农村经
济 1989.2
? ⒊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与决策行为 经济研
究 1989.2
? ⒋ 农村城镇化标准及评价指标研究 中国农村
经济 1996.9
? ⒌ 中国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 管理世
界 1998.6
? ⒍ 未来 10年内我国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与
对策 河北学刊
? F2 2000.2, 农业经济, 转载
? ⒎ 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
利用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2000.5
? ⒏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建设
汕头大学学报 2000.2 F2 2000.29
? ⒐ 农户兼业行为初探 学术交流 99.5
F2 2000.1
? ⒑ 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
经济 2000.5
? ⒒ 农民收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农业经济问
题 2000.6
? ⒓ 小城镇建设应把握五要素 农业经济问题
2000.6
? ⒔ 人口城市化与中国城乡经济增长 农业经济问
题 2000.7
? ⒕ 农村城镇化滞后的主要根据及发展战略的选择
与创新 中国农村经济 2000.12
? 二、书籍
? ⒈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 秦润新主编 中
国经济出版社 2000.1
? ⒉ 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 郭剑雄主编 经
济管理出版社 1999.1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类型及估算方法
? ㈠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 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中外的定义主要
有三类:
? ⒈“零值边际劳动生产率”说。 即边际劳动生产
率为零或为负数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换句话
说,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是农业劳动力的这样一
个部分,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把这部分除掉以后,
产出总量并不减少,甚至还略有增加。
? ⒉“地 ---劳比例变动”说。 即“当一个国家(或
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趋势
时,
? 我们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
? ⒊最通俗的讲法,指农村中多余的或不需要的劳
动力。
? 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
? ⒈积累性的剩余 。由于劳动力的增长高于生产资
料增长而引起的劳力剩余。
? ⒉结构性剩余 。
? ⑴西经中的含义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某些岗位对
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某些工人由于自
身素质的限制不能适应这些岗位的要求,出现了
有工作岗位而又有失业的劳动剩余。
? ⑵ 在我国结构性剩余则包括以下 三种情况,一是
? 指农业或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而产生的劳动力
剩余;二是指由于城乡结构不合理而形成的农业
劳动力剩余;三是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而未
从农业或农村中转移出来。
? ⒊季节性剩余 。即在农闲季节多余的劳动力。
? ⒋替代性剩余 。一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节约了劳动,使部分劳动力成为剩余。 二是工
业劳动代替农业劳动。
? 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方法
? 总的说来是无法确切估算的。方法很多,
? 主要有:
? ⒈按劳均耕地面积来计算:
? 剩余劳动力( G) = 农业总劳动力( A) — 农
田耕作所需要的劳动力( F)
? ⒉按亩用工测算 。即从每种作物算起,测算出
每目地的用工数。
的耕地面积平均每个劳动力能负担
总耕地面积?F
? ⒊ 按农产品需求来测算:
? 劳动力剩余量 =农业劳动力总量 — 社会一定时期
的农业劳动力需求量
工时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应出
总用工量—农业劳动力总量劳动力剩余量 ?
? ? 亩用工数每个单项播种面积
的农产品量)劳动生产率(劳均提供
人均农产品消费量总人口数—农业劳动力总量 ??
? ⒋ 对常年性和季节性剩余的估计
? 农业常年剩余劳动力数 =现有农业劳动力总数 —
农忙季节需要的劳动力
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数 =现有农业劳动力总
数 — 农闲季节需要劳动力
日数每个劳动力可提供的工
农忙时需的总工日—现有农业劳动力总量?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规律
? 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与方式
? ⒈概念
? 观点一,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业产业的流动或
向城市的流动。
? 观点二,不仅是向非农产业与城市的流动,还包括农业
内部由种植业向林、牧、渔业的流动,或者说是农业内
部各业之间的流动。
? 评价,一般是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
? 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 ⑴部门转移,即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
? ⑵空间转移,即由农村转向城市。
? ㈡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 ⒈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或
不变),使一些农业劳动力成为剩余,同时二、
三产业的发展又需要劳动力,于是这些剩余劳动
力就必然要向二、三产业转移。
? ⒉一般来说,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明显低于二、
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受利益驱使农业劳动力必
然向二、三产业转移。
? ⒊城市比农村有更多的优越性,也极大地吸引着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 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 ⒈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
? 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
重逐步下降。
? ⑴人均 GDP在 300美元以下,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
的比重缓慢下降,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三
分之二以上。
? ⑵人均 GDP300— 8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的比重为三分
之二至 50%。
? ⑶人均 GDP800— 25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的比重为
50%至三分之一。
? ⑷人均 GDP2500— 5000美 元,比重为三分之一至十分之
一。
? (5)人均 GDP5000美元以上,比重为 10%以下。
? 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
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即如果
? 差距扩大,转移的拉力就强,转移的速度就快;
反之,如果差距缩小,转移的拉力就会减弱,转
移速度就慢。
? 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
化趋势:
? 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
(占总劳力的比重)下降。
? 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
时下降。
? 总的趋势是:先慢 ---后快 ---再慢 ---趋于稳定
? 三,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
? 1,刘易斯模式
? 1954年,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发展经济学
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第一个理论模式。基本含义为:
?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 元是能够
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土著方式进行生产的,含有大量剩
余劳动力的农业部门,这一部门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
另一元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它的劳
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比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
高。
?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
所谓剩余劳动力是直接对于土地资源而言, 一些劳动力虽
然出工出力, 但是并不增加产量, 其边际产量很低, 低到
接近零甚至负数 。
?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农
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
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
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
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l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无限劳动供给模式,对许多发展
中国家来说,基本上是适用的。①二元结构在由殖民地、
半殖民地脱胎而来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
②在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
确实大量存在,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必须改造
二元结构使其一元化,必须鼓励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流动。
l 该模式在许多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l ① 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 而忽视了
农业的发展 。
② 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
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
大成正比例的,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比例始终是不
变的,资本积累越多,工业部门扩大越快,新的就业机会
就越多,从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入工业部
门。然而,事实上,工业部门在扩大再生产时,往往倾向
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采用,以至就业机会增加的速度会落
后于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流入城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
一部分将不可能得到在工业部门就业的机会。
l ③ 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 城市
不存在失业 。 显然这一假定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不符, 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有着大量失业人口 。
l ④ 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 。 事实
上, 随着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 城市工资必然会相应的上
升 。
2、拉尼斯 — 费模式
拉尼斯和费景汉两人在刘易斯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
自己的劳动力流动模式。 他们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
展的对应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
工资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
段。
然而,仅仅是工业和农业两部门生产率同步增长还
不能保证二元经济顺利进入商业化阶段。拉尼斯和费景汉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
折旧增大了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从而加重了劳动力流动的
负担,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试图摆脱经济二元性,达到
转折点(指农业生产率增加时,粮食短缺点与
商业化点的重合点),必须使劳动力移动速度快于人口
增长速度。 为此,他们提出了所谓临界最小努力方程:
上式中, C表示工业劳动力增长率, 它被看作实际努力的
一个指标, G表示人口增长率, V表示最初从事农业活动
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Vt(T)表示 T年总人口的比重 。 在
这个方程中, 只要给定一个达到转折点的时期 T,临界最
小努力值 C就可以被确定, 这就是说, 在 T年内, 如果工
业部门劳动力增长率低于 C,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在 T
年内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 。 这就意
味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想顺利进入商业化阶段, 其
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必须大于人口增长率 。 l
拉尼斯 — 费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 首先, 它与刘
易斯模式一样, 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 而工业部
门 不存在失业, 并且工业工资水平是不变的, 显然这与实
际情况不符 。 其次, 还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
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 这一点也是不合理的 。
3,托达罗模式
l 20世纪 60年代和 70年代之交,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
达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阐述了它的劳动力流动模式 。 归
结起来, 托达罗劳动力流动模式的 基本含义是,
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 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
理性的经济考虑, 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 。
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
的收入城乡差异。 所谓预期的收入差异,包含两
个因素:一是收入水平,二是就业概率。如果城
市收入为农村收入的一倍,只要城市失业率不超
过 50%,人口就会不断向城市流动。
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
市失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
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 在城乡预期收入差异
很大的条件下,情况必然是如此。在许多发展中
国家,城市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
济机会不均等的必然结果。
四、我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与
转移的 特点
?( 一 )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 ⒈ 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 导致农业人口及其劳
动力数量增长过快, 规模过大 。
? ⒉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 ⒊ 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的减少 。
? 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 吸纳劳动力少
? 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阻碍了农村劳动
力向城市及其二, 三产业的转移 。 户籍制度 。 城
市偏好 。
?( 二 )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甚少,
改革开放之后转移速度加快,但总体转移量不够
大,累计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约为 0.3亿,转移到
二三产业的约 1.3亿,共转移 1.6亿。
l⒈ 从转移地域看,以就地转移与农村内部转
移为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据测算,农村内部
的劳动力转移约占总劳动力转移量的 80— 85%,
转入城市的约占 15— 20%。
l⒉ 从转移产业看, 以农村工业部门为主 。
l⒊ 从转移方式看, 以兼业型为主 。
l⒋ 从不同区域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
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
五、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 ㈠ 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大,且具有进一步增加
的可能
? ⒈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大。
? ⒉剩余劳动力有增加的可能。
? ㈡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
转移
? ㈢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 导致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
有两个:
? 一是 在经历了 80年代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之后,
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合乎逻辑地放慢。
? 二是 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
趋密,就业弹性明显下降。
? ㈣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
城镇待业人数众多的矛盾突出
? 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存在相当程
度的盲目性,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 (一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⒈ 充分认识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加快农业的发展
( 2)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 3) 有利于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
⒉ 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具备一定的条件
( 1) 我国已具有农业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的经济
条件 。 人均 GDP1000美元;城市建设加快 。
( 2) 国家已引起高度重视
⒊ 要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当作重大战略
来抓, 走 城乡统筹 的路子
(二)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主要途径
L⒈ 大力发展农业, 吸纳更多劳动力
l① 可通过农业综合开发, 改造大量中低产田,
开垦宜农荒地, 兴修与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等, 利
用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
l② 大力发展大棚等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设施农
业, 这不仅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 而且还可提高
农业经济效益 。
l③ 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畜牧业,
林业和渔业, 促进农业劳动力由种植业向林牧渔
业的转移 。
④ 要努力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拉长产业链条
,吸纳更多的农业劳动力。
⒉ 继续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的
发展, 提高其就业容量
l① 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
经济更多的支持, 为其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
境 。
l② 引导农村工业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
合的路子 。
l③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
⒊ 抓好城镇建设,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的步伐
⒋ 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三)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配套措施
L ⒈ 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 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
过快增长 。
⒉ 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 竞争有序的劳动力
市场 。
l① 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 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
息, 咨询, 职业介绍, 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
务体系 。 目前应特别注意大力发展连接劳动力供求
双方的, 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 尽快建立劳动
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
②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
3.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一方面要
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和农村扫盲活动,提高农民
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搞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
⒋ 改革与完善现行土地流转制度, 使农村土地合
理流转起来, 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
5.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农业劳动
力 转移解除后顾之忧
( 1) 城乡统筹 。
( 2) 重点,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医 疗 保 险, 最 低 生 活 保 障 制 度 。
( 3) 2010年初步建立, 2020年与城市初步接轨 。
七、城市化
? ㈠ 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的概念
? ⒈城市化的概念
? 现代城市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
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交往、信息沟通中
处于中心地位。这是一般的说法,从不同角度,
也有不同概念:
? ①从经济学角度,是指“那些生活物质有赖于城
市以外的农业劳动产品的人们的较大居住地”。
? ②从社会学角度,城市是指相当大的面积和相当
高的人口密度的一个地域共同体,其中住有各种
非农业的专门人员。
? 有时人们也说城镇化。镇是指比城市小的区域
? 聚集。在我国是指经省、市自治区批准设立的建
制镇。有时称城镇,有时称小城镇。集镇是指乡
政府所在地或周围数个行政村形成的集中居住地
和市场。
? 城市化是指一个由乡村社会、乡村文明逐步变
为现代化城市社会和城市文明的自然历史过程。
? ⒉农村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
? 一般指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
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
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是
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 也有的叫农村城镇化,它是指农村县城范围内农
村人口向小城镇和集镇集中的过程。
? 从概念看,似乎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化无实质性区
别,实际上有明显的区别。 它的主要特征,
? ⑴时间特征,过去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
? ⑵空间特征,城镇结合,以镇为主 。
? ⑶就业特征,亦工亦农,以非农为主。
? ⑷生活方式特征,亦土亦“洋”,以“洋”为主,
亦旧亦新,以新为主。
? ㈡城镇的设置标准
? 国际上对城市的界定主要有人口规模标准、人
口密度标准、行政区划标准和职业构成标准。我
国的标准是 93年 5月由民政部提出,经国务院批
准的:
? ⒈ 各级市设置标准
? ⑴设立地级市的标准
? ⑵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 ⑶设立建制镇的标准
? ⒉城市大小的标准
? 城市大小的划分可以有多个标准。目前主要是
以城区人口的多少为标准,特大城市,100万人
口以上;大城市,50— 100万;中等城市,20—
50万;小城市,20万人以下。
? ㈢我国城市化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阶段,恢复和较快发展阶段( 1949—
1956)。
? 第二阶段,大起大落时期( 1958— 1979)。
? 第三阶段,改革与加速发展时期( 1978至今)。
? 存在的问题,
? ⒈城市化整体水平低,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
? ⒉城镇化与工业化脱节,既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也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 ⒊城市建设重数量,轻质量,从而产生了不少问
题。
? ⒋城镇化水平地域差异大,城镇空间布局亟需调
整。
? 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
? ⑴规划设计薄弱。
? ⑵ 规模小,难形成聚集效应。
? ⑶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
? 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 ㈣城市化与“离土不离乡”两种劳动力转移战略
的比较
? ⒈城市化的优缺点
? 优点:
? ⑴节约土地。
? ⑵投资回报高。
? ⑶利于引进人才,便于技术交流与技术攻关。
? ⑷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
机会。
? ⑸ 也便于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协作。
? 缺点,主要是产生所谓的城市病:
? ⑴初始投资大。
? ⑵环境污染严重。
? ⑶若过度转移,会造成住房、交通拥挤,吃水、
上学紧张等。 此外,还有犯罪率高等问题。
? ⒉“离土不离乡”的优缺点:
? 优点:
? ⑴节约原始投资
? ⑵农民进退更灵活
? ⑶可避免“城市病”
? 缺点:
? 没有聚集效应,不方便,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 评价,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总的说来,今后
劳动力转移总的趋势必然是由农村转向城市,因
而应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同时,也应看到,在目前存在这么多的剩余劳动
力,而城市化进程又不快的情况下,解决剩余劳
力问题,仅靠向城市转移是不够的,还应采用就
地转移的方式,因而二者要并举。
? ㈤搞好城市化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
对策
? ⒈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
意义
? ⒉ 搞好城市规划,本着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
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的原则,搞好城市
布局。
? ⒊大力抓好小城镇建设
? ⑴小城镇建设不能遍地开花,要重点放在县城和
中心镇。
? ⑵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 ⑶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 ⑷建立合理、有效的融资机制。一是吸引乡镇企
业向小城镇聚集,使小城镇形成企业群,以增加
税收;二是上级政府应增加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依托当地资源
? 优势吸引外资和中心城市的资金流入;四是采取
集资入股的办法,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开办镇上的
公用事业。
? ⒋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城乡壁垒,给进城农
民以市民待遇
? ⒌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降低农村居民的进城成
本 。
? ⑴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
? ⑵城市在商品房价、建设费用收取等方面应对新
移民采取优惠政策,以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