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教学目标: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过程;理解教育研究的意义;了解不同类型的研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过程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所有的教育研究都有一个或两个目的:知识的扩展和问题的解决。 例1:某位小学老师教小学二年级,新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并配备了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录像、教科书、教案等。   【研究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合适;如何组合使用这些教材   【做法】用教科书上第一单元,用教学片讲第二单元,看哪一种方式能取得教学和辅导的良好效果。   【分析】如果第一单元比第二单元成绩好,能说明什么?   可能性一:第一单元容易   可能性二:第一单元考试题更能反映所学的内容   可能性三:教科书写得好   可能性四:教学片乏味   ……。   因为每个单元学习的成果只可出现一次,没有重现的可能,因此,所得到的只能是随机偶尔产生的不稳定成果,也就不能甄别出哪种教学方式更为适宜。   【修改建议】   1.将不同的教具用于同样的教材,避免教材内容难易度影响   2.用教科书教一组学生学两个单元,用影片教另一组学生学同样的两个单元,有助于抵消教学片特别适合某一单元内容的现象   3.做实验的两组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水平   4.单元课后测验内容能代表所学的教材内容   5.两组采用同样的测验内容 例2:   【研究问题】某研究生想研究教师与学生在某问题价值观上的异同   【做法】从参加暑期训练班的老师和学生中各选150名,面谈,自由提问,观察得出结论。   【分析】   1.?这两组人员的代表性不可靠,不能代表广大师生,因为参加暑期班的和不参加的可能在价值观上就有差异,结论不具推广性。   2.?单凭观察法,可能存在想从资料中寻找心目中答案的倾向。因为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读数,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会出现偏差。   【修改方法】   1.重选样本   2.设计测量工具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教育研究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研究结果的真实、准确,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向大家了解该如何进行研究的设计,如何控制研究的实施,如何进行数据的分析,如何撰写清晰明了的研究报告。 学会了教育研究有何价值? 一、对教师而言,可以提高专业水平。 变“苦干蛮干”为巧干,可以感受到教育、教学的乐趣。如上海宝山区一位幼儿园园长说:以前对于搞教育科研,起先有一种深奥的、高不可攀的想法,不知如何做。后来参加科研方法培训班,参加了“中班幼儿画人物两种教法比较研究”课题之后,看到新教法提高了教育效率,心理非常高兴,以后接着做了几个课题,觉得做研究并不难,现在不但自己能做,还可以带动别人一起做,对自己的工作也越来越喜欢。 二、对学校而言,可以形成学校特色,提高教育效益。 如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校也越办越兴旺。 三、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可以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 如通过调研,对教育资源合理使用,对教师、学校的评价更科学、客观,使地区、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四、对整个社会而言,可以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如成功教育、创造教育、愉快教育、自主教育等研究成果的推广,在社会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不仅对教育工作者,也对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的更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教育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道不同,它是研究者对教育现象的有目的,系统地认识过程。包括四个方面含义:有清楚的研究设计;围绕明确的问题;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寻求问题的答案;强调方法的规范性 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具有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如异质性,即很难从小的样本中得出一般的结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同样试验会有不同的表现;再比如,研究结果很难完全量化,其解释与研究者的背景、学术修养、观点倾向很有关系。 教育研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教育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教育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来自社会的、经济的、家庭的和学生自身的因素都会影响教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在对一个教育问题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不只是考虑教育内部的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对一个教育问题可能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比如一个学校的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提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内部因素为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模式;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学生学习状况,学风,外部因素则包括学校周围环境、社区特点、家长情况。 二、教育研究时间较长 教育研究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如一项小学教学改革实验,一般要用5-6年。因此,教育研究是一种长期性的研究活动,有时甚至要用毕生的精力来完成一项研究工作。 三、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许多教育研究问题都是针对现实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教育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 四、教育研究需要多方配合  一项教育研究的实施,需要多方配合,因此从事教育研究,不仅要有周密的设计、仔细的观察,也需要很好的沟通、合作技能。 五、教育研究要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 虽然国内对于教育研究并没有严格的道德规范约定,但是国外在这方面已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研究伤害受试者。权利有: 有私人不参加协作权(首要的一条原则是,私人有根本不参加瞪究工作的权利。一般来说,不协作权指的是参与科学研究的人有不公开发表个人某些信息的权利。); 有保持不署名权(有坚决要求不以他们个人的身分为研究的显著特征购权利。); 有保密权(在学校研究中,学生和教师都担心其他的人(非研究者)有接近(处理)研究资料并用它们去评判品格或作业成绩的权利。因此,受试者有权利坚决要求从他们身上搜集的资料必须按机密资料来处理); 有要求实验者承担责任权。(每一受试者有权要求实验者尊重人类尊严,研究者应密助被试人消除顾虑,特别保证他们在实验中绝无“受害之虑。) 第三节 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 教育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标准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按目的、功能和作用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都可以再分为三种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 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发现新事实,新原理,新规则,或是探索某一类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例】研究对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学习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分析】该研究可以增加人们对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认识。 应用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开发途径,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例】调查海淀区中学教师,了解他们对几个阅读方案的看法和意见。   【分析】研究结果将为购买何种教材提供决策依据。 二、按研究中是否包含量的关系(或科学研究的性质),可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但在实践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经常是混杂的,各种方法都可以被置于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连续体之中 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在开始研究时并不强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基础,理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并在研究进行中被改变,或放弃,或进一步精炼。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 【例】历史研究法 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从开始便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也许理论并不明晰确定,但理论的基础存在于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之中。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 【例】教育实验 教育调查介于二者之间。 三、按具体研究方法分,可分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观察研究、访谈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其中,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访谈研究、行动研究、又属于实证研究,即重视收集实际资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不同于纯理论研究。 四、按研究的作用来分,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 【分析】回答究竟多重,各方反映是什么,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均属于描述范围。 干预性研究着眼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 【例】“结构游戏对改善幼儿认知结构的作用” 【分析】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计划 1、选题:确定研究的课题,明确研究对象和解决的问题 这是研究过程的初始活动,有时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必须能体现出特定的意义。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设计假设,确定变量,查阅文献,获得与所研究的问题或所使用的方法有关的信息。 2、设计: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对象、假设、目标、内容、方法、预期成果、工作计划、进程安排、人、财、物等 进行理论、物质、工作计划的准备 二、实施 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调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和分析 把计划变为现实行动,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例如,采用实验法或问卷法来收集资料)。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分析(例如,对原始资料的清理、转换和录入计算机等工作;对原始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的整理、分类和加工工作;对数据资料的各种定量分析和对定性资料进行的综合、归纳和分析)。中心任务是确保研究质量。 三、总结 形成研究成果(报告、专著、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评价(形成性研究和总结性研究) 自测题: 1、名词解释:教育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2、教育研究的特征和步骤是什么? 3、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研究方法? 4、下列有些陈述代表研究过程中的步骤。请在这些陈述之前写上一个号码以表明它们在研究过程的序列中所占的位置。 (1)解释操作的定义 (2)对资料进行分析 (3)教导学生如何教学 (4)确立一个问题 (5)撰写总结报告 (6)制定测量方法 (7)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8)识别并标志变量 (9)制定实验设计 (10)查阅文献 (11)制定假说 (12)评价总结报告 答案:4-3-11-10-8-1-9-6-7-2-5 (补充)上面三阶段对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都适用,在郝德元的《教育科学研究法》方法中给出了比较适合定量研究的详细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 对于研究者来说,选定一个研究问题是研究过程中最难的一个步骤。不仅要发现和确定一个问题的范围,而且还要在那个范围中选定所要研究的专门问题。 提出假设 研究问题一经确定,研究者往往要用演绎和归纳的逻辑程序制定一个研究方案,换句话说,研究者要在问题所确定的概念之间,推测或假设它们的关系。 参考文献 变量的选择和假说的制定大部分依据本研究领域以前的重要研究工作,因此,参考有关文献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查阅参考文献往往在确定问题和制定假说的时候已经进行。 识别并标注变量 制定假说之后,研究者必须对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加以识别,区分并标注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和中间变量 解释操作的意义 将变量用可观测和可测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于操纵、控制和检查 运用和控制变量 要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必须着手运用和控制变量,这一步骤的理论基础是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提出研究设计 制定在既定条件下,检验假说的操作细目。 制定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采用或制定测量以观察所选择的变量。 制定问卷和面谈方案 有很多教育科学研究都需要依赖问卷和面谈,需要制定问卷和访谈题目。 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检验假说,是用测量方法去搜集资料,资料一经汇集,必须用统计分析来化简,以便引出一般结论。必要时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编写研究报告 依据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资料和分析的结果,说明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与开始设计的研究假设相对照。 开展评价研究 评价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今天的教育科学研究者必须要掌握它,评价研究一般分为两类:形成性研究和总结性研究  以上研究步骤似乎更适合于定量研究,写得这么细是为了强调有关的步骤,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相关内容的学习及相关内容的位置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