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调控体系和 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
二、宏观调控方式手段和政策
一、
宏观调控 是指以政府为主体,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
的调节和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均
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一、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
1、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求通过国家调控来保持各企业、
各部门之间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要求通过国家的调控来为经济发
展创造各种基础条件
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
?市场并不是对所有的经济活动
都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市场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
时候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
?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
?国内经济的发展
?对外经济的发展
一, 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
2、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
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十五大)
1、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3、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2、任务
第一:经济稳定增长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第一:经济稳定增长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稳定物价
第四:平衡国际收支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二、宏观调控的方式、手段和政策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 一 ) 宏观调控的方式
选择适合的宏观调控方
式具有重要意义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
方式, 则应该是既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
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又能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
控的导向作用, 实现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
的有机结合 。
计划调节方式
市场调节方式
(二)宏观调控手段
1.计划手段 这是通过政府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
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
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机制,按照经
济利益原则作用于经济活动,并对国民经济运行
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经济手段主要包括 经济杠杆体
系 和 经营性调节手段 。
3.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特有的法权
力量, 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 运用经济法规来调
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
一种手段 。
4.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
构凭借国家政权力量, 采取发布命令, 指示,
规定, 条例等形式, 按照行政系统, 行政层
次, 行政区划, 直接引导和控制社会经济活
动, 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
(三)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按照
宏观调控目标的要求而制定的组织、调节、控制
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宏观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
上的,并同市场运行变量有内在联系的经济范
畴,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障市场经济
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宏观调控政策 体系
1.财政政策 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
的政治经济任务和战略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
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
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政策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
第一,平衡社会需求总量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
第三,优化经济结构
第四,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2.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 为
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目标而制定的用于调节
货币供应量及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要量相
互关系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率
3.产业政策 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组织
结构和产业布局, 从增加有效供给方面促
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而采取的政策
措施及手段的总和 。
产业政策的主要作用概括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保护和促进主导产业, 新兴产业, 朝阳产
业以及幼小产业的发展, 加快资源配置的优化过
程 。 第二, 为市场发育和市场运行提供导向, 促
进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完善 。 第三, 为市场主
体提供一个透明度较高的发展环境, 有利于各市
场主体明确市场环境变化方向, 增强长期投资信
心, 促进市场主体行为的长期合理化 。 第四, 促
进产业结构不断地适应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
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本国经济在世界市场的参与度,
加快产业结构高度化, 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价格政策
价格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市场总供求
的干预来影响价格总水平, 以及用各
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重要商品和劳
务的价格形成施加影响, 以理顺供求
关系, 保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协
调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 。
价格政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价格政策的合理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
控制价格总水平,保证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
减轻市场经济自发波动引起的价格波动幅度,缩
短价格波动的持续时间,为经济增长创造适宜的
宏观环境。 第二,国家对少数重要商品与劳务的
直接定价及有关补贴,可以避免市场不完全竞争
带来的垄断与供求失衡,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与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 第三,通过对放开
商品价格的间接调控,避免市场商品价格大起大
落导致的市场信号失真,矫正市场调节的偏差,
并可为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5.收入分配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
行调节的政策,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
和原则。
收入分配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通过变动国民收入最终分配量 (即总
需求 )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从而达到对市场经
济运行的有效调控。 第二,通过对经济利益关系
的调整,影响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对预期供
给发生间接调节作用,最终通过供给方面来调节
总供求的关系。 第三,通过变动收入分配,同时
从供求两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总供求关系,调
整收入分配比例,兼顾积累与消费,改善供求关
系,促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二、
社会保障是指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
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 是通过国民
收入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 各种社会保障
制度的总和构成社会保障体系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必然要求, 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 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
人民群众提供项目较完善, 水平较适当的基本生活
保障 。
一,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一般由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组成 。 其基本特征主要是强
制性, 保障性, 普遍性, 互济性和福利性 。
2.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是最后一道防线 。
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那些陷于生活困境的社会
成员,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无依无靠无
生活来源的人 。 二是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暂
时困难的人 。 三是城乡贫困者 。 社会救助的内容
是救济, 救灾和扶贫 。
3.社会福利 国家或社会通过有关政策或立法,
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 旨在改善和不断提高其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 。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相比较, 具有
福利对象的全民性, 福利内容的广泛性, 福利
待遇的均等性等特征 。 社会福利体系, 由社会
补贴, 职业福利, 社会服务组成 。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对特定阶层的一种
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
度。同社会福利相比较,社会优抚的对象
不是社会全员,而只是社会某些特定阶层,
如军人或军烈属、为国家或公益事业作出
贡献而受伤、致残的本人或其家属等。社
会优抚的主要内容是优待、安置等。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社会保障体系同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
经营机制、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国家宏
观调控、收入分配制度一起,组成现代市
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现代市场经济
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社会稳定的
重要保证。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功能有
第一,社会稳定功能
第二,市场运行保障功能
第三,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第四,经济调节功能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
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党
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
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
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
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
1.调整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
业保险并轨。
3.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
4.强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
5.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
6.实现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1.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2.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
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