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实验教学大纲
2005年5月14日
责任人:杨梅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 基础
学时学分:总学时:90 总学分: 实验学时:9 实验学分:
应开实验学期:一 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本大纲主笔人:胥筱云、鲁法庭、杨梅、何丹
制定日期:2005年5月14日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
中医诊断学实验是一门以中医诊断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发展中医诊断学的实验性学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和观察,以最大程度地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其目的在于:
1、达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巩固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医诊断素质,激励学生发现知识的局限性,主动自学、积极思考,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包括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协作精神,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中医学实验的操作实施方法,掌握相关实验内容的目的要求。
2、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安静和良好的课堂秩序,尊重指导教师。
3、爱护实验设备、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4、学生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及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5、实验课后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工作。
6、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
二、中医诊断学课程简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解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和疾病诊断、命名与分类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有关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幻灯片、声象片、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各类教学手段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辨证思维、病案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和诊法、辨证的综合运用。
中医诊断学分为上篇、中篇及下篇三大部分,上篇主要阐述诊断疾病的各种方法,中篇主要阐述各种辨证方法的应用,上、中二篇是认识疾病本质的前后阶段,二者之间是感性材料与理性结论之间的辩证关系。下篇主要阐述诊断综合运用的原则及规律。
中医诊断学实验课则是综合采用有关的方法技术对中医学实验对象进行检测和观察,揭示其内在机制,作用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中医诊断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锻炼学生的综合操作和分析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项目、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
类型
实验名称
内 容 提 要
每组人数
实验学时
实
验
属性
实
验
者
类
别
实
验
室
名称
开
出
要
求
备注
一
中
医
诊
断
综
合
应
用
实
验
1.
中医
四
诊
辨
证
及数字模拟诊断
一、实验要求
本实验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中医诊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基础,实验将通过随机组合临床常见症状以供实验学生应用中医四诊、辨证理论进行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医临床诊断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和技能。
二、实验效果检测方法
本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根据学生现场实作的情况进行辅导。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自动给出并记录学生成绩。
5
3
应用
本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室
必
做
2.
实体模拟教学实验
一、实验要求
(一)选择培训学生中具备实体模拟条件者扮演最初级的实体教学模型,扮演最基本的病证症状角色,如外感风寒证、外感风热证的模拟角色,他们在教学中承担症状表现及表述作用。
(二)选择具有典型病证的舌象、
脉象、体征的学生及病人,经培训后应用于教学,以弥补正常人扮演病人所没有的病理舌象、脉象、体征之不足。
通过本实验,训练学生对实体模拟者表现的症状,舌、脉及相关体征应用 四诊方法收集、归纳的能力、诊断、辩证能力及病案书写能力。
训练学生与病人的交往、沟通能力。
二、实验效果检测方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结合实验报告__病案的书写质量
对实验参与者在临床资料收集、归纳、诊断、辩证、病案书写能力及与病人交往、沟通能力方面作出评价并记入平时成绩。
5
3
应用
本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室
选
做
3.
病案讨论教学实验
一、实验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实验参与
者的专业水平,精心选取相对典型、难度适中、资料齐全的临床真实病案为教学实验的基础资料。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准备、写出初步诊断思路。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围绕病案展开讨论质疑、教师分析精讲、归纳总结,以加强学生的病案分析、准确辨证、病证鉴别能力,培养其正确的临床思维及工作能力。
二、实验效果检测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所交的实验报告--最初的诊断思路及病案讨论后的学习体会给予评价并记入平时成绩。
6
3
应用
本科
中医诊断学实验室
必
做
二
诊脉训练及中医脉图描记及脉象分析
一、实验要求
在系统学习中医脉诊理论及脉图知识之后进行本实验教学,要求学生:
1、掌握:(1)正确的脉诊方法;熟练运用各种运指方法;训练以一息计脉动次数判断脉之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并记录。(2)正常脉象的特点。(3)临床常见的病脉特点及临床意义。(4)不同脉图显示的脉象意义。
2、熟悉中医脉象仪的使用方法及脉图的描记过程。
二、实验效果检测方法
1、教师观察并评价学生诊脉法、运指法是否正确。
2、检查学生脉图描记过程及脉图描记质量。
3、观察学生以一息计脉动次数,判断脉之浮、沉、迟、数、有力、无力是否与脉图措词描记一致。
4、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实验报告
评价实验结果,并记入平时成绩。
11
3
应
用
本
科
中
医
诊
断
学
实
验
室
选
做
四、实验考核与实验报告
(一)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培养学生中医诊断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实验后,应按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及操作给出评分。
(三)学期结束前进行实验考核,内容为中医诊断综合应用实验。
(四)实验成绩占学生该门课程总成绩的15%,即占15分。内容具体包括:
实验报告5分,实验纪律3分,期末中医诊断综合应用实验7分。
五、实验设备配置
(一)ZM—III型智能脉象仪2台。
(二)MM—3型脉象模拟装置8台。
(三)计算机8台(配备中医诊断学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四)教学录像片、望诊图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