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呼 吸
目的要求,
明确肺通气和气体交换的原理 。
掌握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以及肺
的牵张反射和化学性调节 。
呼吸节律的维持等作一般了解 。
上一页 下一页
引子
呼吸的意义
呼吸的各个环节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肺通气
一, 结构基础 图 (1,2,3)
㈠呼吸道
通道
增温, 加湿, 清洁作用
㈡肺泡
呼吸膜 6层< 1μ m
表面活性物质
--二棕榈酰卵磷脂
(dipalmitoylecithin,DPL)
上一页 下一页
4-1肺通气
二, 肺通气原理
㈠肺通气的动力
1.呼吸运动
胸廓 呼吸肌
呼吸类型和频率
2.肺内压
3.胸膜腔和胸膜腔内压
负压, 气胸, 生理意义
呼吸肌
上一页 下一页









,





4-1 肺通气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肺通气原理
㈡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 compliance)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 1/3
肺弹性阻力
肺泡内气 -液界面的表面张力 2/3
2.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 惯性阻力等
4-1肺通气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肺通气原理
4-1肺通气
上一页 下一页
三, 肺容量
1.潮气量
2.补吸气量
3.补呼气量
4.肺活量
5.机能余气量
6.余气量
4-1肺通气
上一页 下一页
四, 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
2.肺泡通气量
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
五, 人工呼吸
4-1肺通气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 气体交换原理
㈠气体扩散的动力 --分压差
㈡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
二, 气体在肺的交换
㈠交换过程 ( 图 )
上一页 下一页
4-2 呼吸气体的交换
气体在肺的交换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气体在肺的交换
㈡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因素
1.呼吸膜 厚度, 通透性, 表面积
扩散系数 ( CO2为 O2的 2倍 )
2.通气 /血流比值 ( 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0.84
三, 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4-2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二, 氧的运输
㈠ Hb与 O2结合特征
变构效应
紧密型 (T型 )+O2
↑↓
疏松型 (R型 )
氧容量 氧含量
氧饱和度 紫绀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氧的运输
㈡氧离曲线 各段特点及其功能意义
㈢影响因素
1.PH和 CO2(图 )
2.DPG (图 )
3.温度
4-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上一页 下一页
4-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三, 二氧化碳的运输 ( 图 )
㈠ CO2的运输形式
溶解的 CO2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碳酸氢盐
㈡氧与 Hb的结合对 CO2运输的影响
O2与 Hb结合促进释放 CO2
何尔登 ( Haldane) 效应 ↑↓ 波尔效应 ( Bohr effect)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㈠呼吸中枢
上一页 下一页
一,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㈡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吸气切断
机制
局部神经元回路反馈控制假说
二,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㈠肺的牵张反射
1868年伯劳 ( Breuer) 和黑林 ( Hering) 分别发现
1.肺扩张反射
2.肺缩小反射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二,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㈡呼吸肌的本体感受
性反射
㈢ 防御性呼吸反射
上一页 下一页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 化学因素
对呼吸的调节
㈠化学感受器
1.外周化学
感受器
上一页 下一页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㈠化学感受器
2.中枢化学
感受器
上一页 下一页
三,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㈡ CO2,H+和 O2 对呼吸的影响
1.CO2的影响
2.H+的影响
3.O2的影响,对外周 /中枢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㈢ PCO2,H+和 PO2在影响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4-4 呼吸运动的调节
四, 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
上一页 下一页
放映结束
放映结束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