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有两本划时代的名著。一本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另一本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论》(简称《通论》)。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宣告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诞生。而160年后,即1936年《通论》的问世,则标志着作为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学的创立。   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不仅研究微观经济问题,而且还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如亚当·斯密既研究商品的价格与分配问题,也研究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问题。在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发表之前,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已日臻成熟,而宏观经济学则相当薄弱,与微观经济学不相适应。尽管如此,当时的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如马歇尔、庇古等人对宏观经济运行毕竟还有他们的一套理论观点,人称宏观经济理论的“古典模式”。   这个模式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     ①价格与工资具有灵活性,当供求失衡时,价格与工资会迅速调整,使供求趋于平衡。因而,总供给曲线大体上是一条垂直线。     ②既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总需求的变动就不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水平,只会影响价格总水平。     ③调控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影响实际国民总产出水平和失业率,而只能影响通货膨胀率。   1929—1933年,西方各国爆发了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整个西方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4千万。古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对此茫然无知,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难免陷于破产的结局。凯恩斯潜心研究萧条经济学,突破前人的旧框框,创造性地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和就业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解释了失业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一些西方经济学者把1936年《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革命”。   宏观经济理论的“凯恩斯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①价格和工资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因而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在经济不景气,实际国民产出水平较低时,总供给曲线基本上是一条水平线。     ②在此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影响价格总水平,只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     ③调控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实际国民产出和失业率。这样,凯恩斯理论也就为政府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20世纪40~50年代以来,凯恩斯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发展,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一起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理论风靡西方世界,不仅为绝大多数经济学者所信奉,而且西方主要国家的政府也把它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南。凯恩斯主义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一直维持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从战后的繁荣阶段步入“滞胀”阶段,经济不景气与通货膨胀两种病症同时迸发,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不能对此作出解释,当然也开不出对症的药方。为研究解决滞胀问题,西方不少经济学派应运而生,纷纷著书立说,对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种种修改和补充。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个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这些学派的理论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宏观经济学。 小品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离 从亚当·斯密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致力于我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范围涉及到贸易和交换、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垄断和新科技等问题。他们集中研究不同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情况就有所改变,因为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陷于瘫痪。1929—1933年期间,美国的经济萎缩了30%,1933年失业率高达25%。1939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失业率任居高不下,高达17%。从此以后,经济学家们转而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像失业率和GNP这样的总量指标。   现在,即使并非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大致区分。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才开始考虑如何进行这样的划分。1933年,著名的挪威经济学家鲁格纳·弗里斯首次清楚地提出了这个两个名词在现代意义上的概念。他这样写道:“微观分析方法是指对于大的经济体系中的某个经济单位在一般条件下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而宏观分析方法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总结分析”。   约翰·凯恩斯也曾于1936年提出类似的概念:“我认为,经济学理论应划分为两部分,一个部分是研究单个厂商在给定条件下的产出和利润的理论,另一部分是研究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理论”。   但是这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未使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样的字眼。首次使用这两个名词的是一位在荷兰统计研究所工作的不知名的经济学家,名叫彼得·活尔夫。1941年,活尔夫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微观经济学描述的是关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关系,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大的群体(例如国家或整个社会阶层)相互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许多经济学家已认识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相去甚远。然而,十分有趣的是,最近20年以来的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学文献,则开始寻求一些方法来打破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他们在研究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如何一起对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产生影响。 小品二:美国的宏观经济史(1960-1996) 经历了多次衰退后,美国经济走进了60年代。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后,希望重振经济。在那个年代,被称为“新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主宰了华盛顿。肯尼迪以及后来的约翰逊总统的顾问们力主扩张政策,国会批准了刺激经济的举措。内容包括1963年和1964年的大幅度削减个人所得税和公司税。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GDP每年增长4%,失业下降,价格保持稳定。到1965年,美国经济达到潜在得产出水平。   遗憾的是政府低估了越南战争所需要的开支。国防开支从1965年至1968年增长了55%。甚至当严重通货膨胀性的经济景气已经变得很明显时,约翰逊总统仍然在推迟采取旨在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痛苦的财政措施。直到1968年,增税和减少民用支出的措施才得以出台。但这对缓解经济过热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来讲已经为时太晚。联邦储备系统也以采取货币供应快速增长和低利率的政策来容忍经济的扩张。结果,在1966—197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都在大大高于其潜在产出能力的水平上运行。在低失业和高负荷的运转压力下,通货膨胀率逐步升高,开始了从1966年持续到1981年的所谓“通货膨胀时代”。   经济学家由此看到:面临通货膨胀危险时,刺激经济发展比说服政策制定人通过提高税收来减慢经济发展更容易。面对这个教训,许多人对于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是否明智产生了疑问。   在20世纪70年代,工业世界受到一种新的宏观经济症的冲击,他就是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是指成本或生产率状况发生突变,从而使总供给发生急剧变动。供给冲击这种病在1973年最为严重。那一年被称为“七灾之年”,其著名的标志:农作物歉收、海洋环流转变、世界商品市场大规模投机、外汇市场剧烈波动,以及由中东战争引起的世界原油价格猛涨,涨幅高达4倍,等等。   对原材料和燃料供给的这种严重冲击引发了批发价格猛烈上涨。原材料和燃料价格灾1972年到1973年一年中的上涨幅度,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的整个期间的涨幅还要大。供给冲击出现后不久,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实际产出下降,美国进入了滞胀期。   如何理解产出下降和价格上升并存这种现象呢?原材料成本突然大幅上升构成供给冲击,我们可以将它描述为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AS曲线上移说明:只有当价格明显升高时,企业才愿意提供相同数量的产出。 供给冲击引起价格水平上升,又使产出水平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因此,供给冲击导致了宏观经济政策所有重要指标的恶化。    到1979年,美国经济已经从1973年的供给冲击中恢复过来。实际产出已回归到潜在产出水平。但中东不稳定,特别使伊朗爆发革命又引起了石油价格再度上涨,从1978年初每桶14美元跃升到1979年每桶34美元,从而导致了另一场石油冲击。同期通货膨胀率也急剧上涨,从1978年到1980年平均每年上升12%。   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是不可接受的。联邦储备系统采取了措施,在经济学家保罗·沃尔克的领导下,为减缓通货膨胀而开出了货币紧缩这剂猛药。1979年和1980年,利率大幅上升,股市下跌,企业很难获得贷款。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减慢了消费者和企业支出的增长。受打击最为严重的是总需求中那些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的部分。1979年以后,主宅建设、汽车购买量、商业投资以及净出口额全都急剧下降。   执行货币紧缩政策的收获是通货膨胀的急剧下降。通货膨胀率从1979—1980年的平均12%下降到1983—1988年的平均4%。货币紧缩政策成功地结束了“通货膨胀时代”,但国家为此付出了代价,即货币紧缩时期的高失业和低产出。   20世纪80年代初,果断的货币政策又为1982—1997的长期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除了1990—1991年这一段温和的衰退外,这个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宏观经济稳定期。实际GDP以3%的年增长率增长。同时通货膨胀率只略高于3%。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劳工都未经历过痛苦的经济周期和高通货膨胀的年份,有些人因此天真地宣布经济周期在“美好的新世界经济”中已被消除。 第五节 学习经济学的理由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有许多经济问题会使引起你的好奇心。为什么市中心的房价高?航空公司往返机票低?为什么明星得到的报酬高?为什么有时通货膨胀,有时通货紧缩?为什么现在工人下岗失业的多?……这些问题恰恰是经济学课程可以帮助你回答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学将使你精明地参与经济,在你日常生活中你要做出许多经济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多少收入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储蓄?多少用于投资?你是一个公司老板你要决定对你的产品收取多高的价格,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将给你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手段。 第三个原因是,它将使你更加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什么我们要实行再就业政策等。这些问题不仅是北京中南海决策者们的事,也是我们老百姓牵挂的事。因此,经济学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无论以后你阅读报纸;管理企业、政府机关或者你就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你都会为你学习过经济学而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