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利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即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利率与投资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狭义的投资函数。
如何刺激投资?—投资函数理论
在总需求中,投资占的比例并不大,正常情况下约为百分之十几。但决定投资的因素较为复杂,投资在总需求中波动最大,成为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稳定经济,首先要稳定投资;刺激经济,重要的是刺激投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决定投资的因素是什么。广义地讲,投资函数也就是投资和决定投资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投资包括企业固定投资、居民住房投资和存货投资。决定这三种不同类型投资的因素也并不完全一样,但概括起来,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是利率、实际GDP增长率和预期。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收益最大化,这种收益应该是减去成本之后的净收益。如果投资的收益是既定的,净收益则取决于成本。在投资的成本中,利息是最重要的,因为投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为这种贷款支付的利息就是投资的成本。即使用自有资金投资,利率也是重要的,因为可以把自有资金放弃的利息作为投资的机会成本。这样,利率的变动对投资就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利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即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利率与投资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狭义的投资函数。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利率与投资变动率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就是投资的利率弹性,即投资率变动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投资的利率弹性等于投资变动率的百分比与利率变动百分比的比值。当然,由于利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这一比值应该是负数。例如,利率下降1%引起投资率提高2%,这时,投资的利率弹性就是负2。
投资,尤其是企业固定投资,还与实际GDP相关。实际GDP增加要求扩大生产增加投资,反之,实际GDP减少也会引起投资减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用加速原理来说明。
加速原理是实际GDP增加与投资增加之间的关系。之所以称为加速原理是因为在宏观经济中投资的变动大于实际GDP的变动。加速原理可以用实际GDP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来表示,即加速是指投资的变动率大于实际GDP的变动率,而不是投资的变动量与实际GDP变动量的关系。加速原理反应了现代生产的特点。这就是说,现代生产是一种先生产资本品,然后再生产最终产品的迂回生产。迂回的过程越长,生产率越高。因此,当实际GDP(产量)开始增加时,就需要大量投资,投资的增长率大于实际GDP的增长率。但当投资增加之后,如果实际GDP保持不变或下降,投资率也会更大地减少,这就是反方向的加速。产量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比称为加速数。加速数反映一个经济的技术水平,现在社会的生产中,加速数大于1。
加速原理是很重要的。它说明一个经济开始发展时要求有大量投资。我们知道,投资与实际GDP之间是双向促进的。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使实际GDP增加,实际GDP增加又通过加速数效应使投资增加。这种互动作用就引起经济增长率提高。加速数说明了一国的技术水平,因此,提高技术水平,用更先进的设备,加速数提高,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决定投资的因素中最难控制的是预期。如果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乐观的,在既定的利率与加速数时,投资也会增加。如果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在既定的利率与加速数时,投资也会减少。但什么决定预期则是难以确定的,更无法定量分析各种影响预期的因素与预期之间的关系了。但不可否认,投资的许多变动正是由预期引起的。投资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预期的不确定性。
分析投资的决定因素是为了找出稳定或刺激投资的政策。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量来降低利率正是为了刺激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和折旧,使用更先进的设备也可以刺激投资。所以,各国都有相应的政策。要坚定人们的投资信心,还要有稳定的经济环境。人民币不贬值尽管会引起出口和总需求减少,但对坚定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还是有利的。
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分析的是市场经济中投资的决定。我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有人称为准市场经济),因此,这里的一些分析并不完全适用。例如,我国银行曾七次降息,但对投资的刺激作用有限,其原因正在于缺乏市场经济下独立的投资主体。
独立的投资主体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投资目标,因此,能对利率的变动敏锐地作出反应,根据利率变动来决定投资。我国目前的投资主体,就企业固定投资而言是政府和私人。政府决定投资时不一定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更多的情况下,以政绩最大化为目标,这时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就有限了。私人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成分,但由于筹资和进入限制,投资也不取决于利率,而取决于其他因素—尤其是政府的政策。就住房投资而言,主体是私人,但在现行政策下,购房只能买使用权,从而无法保证未来的收益,利率的作用也就有限了。
看来目前刺激我国投资的关键还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因为只有在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才适用。
?
摘自梁小民《宏观经济学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