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着我们每个生命   未可名状的死亡气息   玷污了九月的秋夜。   这几行诗句,摘抄自著名英国诗人奥登的《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一诗,它让我们回想起整整六十五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个九月一日。而今,莫斯科一份报纸《争鸣》(BEPCИЯ)报在头版的标题是:“现在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三次车臣战争?”这并非危言耸听,高加索地区面临的,正是一场严峻的战争。   这又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   事件进入第二天。全世界的报纸都在头版打出了别斯兰的名字。这座偏安一隅的北高加索小城,一夜之间世界闻名。   在东欧平原的最南端,隔着大高加索山脉与亚洲交界处,是属于俄罗斯版图的北高加索,也称为前高加索。包括六个少数民族占多数的自治共和国: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和塔吉斯坦共和国。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的主要居民是奥塞梯人,奥塞梯人的祖先是阿兰人。   在公元纪年最初几年,游牧骑征的阿兰人不但是高加索地区的主宰者,而且控制过西到乌克兰、北至顿河、南至中亚国家的大片土地,从黑海到里海之间的山区平原,都是阿兰人的势力范围。   公元四到六世纪,匈奴西进。阿兰人的各个部落在与匈奴人打打和和之间,也开始了民族大迁徙。今天从东欧到意大利到法国西班牙,乃至北非和地中海沿岸,都有阿兰人的后裔。   公元七到十二世纪,阿兰王国盛极一时,对高加索、地中海和东欧地区有强大的影响力。今天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国徽上的群山雪豹图案,就是源自于当年阿兰国的徽章。阿兰人在十世纪初皈依东方基督教,也就是东正教,还影响到格鲁吉亚人后来也成为基督徒。   一二三九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陷了阿兰王国都城马嘎斯,继而一一击败了平原上的阿兰国各大公诸侯,只有高加索山区的部分阿兰人没有被征服。后来,阿兰王族的一个分支,奥塞梯人,在高加索山中建立了自己的地盘。   今天,奥塞梯人的家园分为两部分,高加索山脉北部的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总人口六十八万。高加索山脉南部的南奥塞梯自治州,属于格鲁吉亚,人口十余万。   目前,在连成一片的北高加索六个自治共和国中,处于当中的北奥塞梯面积最小,同时,奥塞梯人又是北高加索诸多民族中惟一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不论是在领土纠纷上还是宗教信仰方面,北奥塞梯都是处于一种微妙的位置上。   北奥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居住了全共和国将近一半人口,其他两个主要城市,一个是三万八千多居民的默兹多克(前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就是在这里读的小学和中学),另一个,就是今天举世闻名的别斯兰。   别斯兰位于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的东部,距离另一个俄罗斯自治共和国印古什只有十几公里,人口三万四千人。   别斯兰,在突厥语中,是“狮子公爵”的意思。这座小城市的历史并不算长,据文字记载,十九世纪初,大批本来居住在高加索山区的奥塞梯部落获得沙俄统治者批准,迁居北高加索平原地区。   一八四七年,由于长期为沙俄军队效力有功,奥塞梯族的图拉多夫家族获得批准,在弗拉季高加索西北面十七到二十俄里处圈地殖民。图拉多夫家族这一代有兄弟三个:萨胡格、乌斯曼和别斯兰。最年轻的别斯兰中尉率领一群族人前往那里建立村落,地名就叫做“别斯兰·图拉多沃”。   由于别斯兰为人严酷,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而去,当时只有十七户人家迁居那里,三年之后增加到三十四户,直到别斯兰死后,人口才增长起来。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前后,别斯兰已经有三百九十五户人家。   别斯兰在上世纪初就建立了三所中学,那里的学校被认为是奥塞梯最优秀的文化教育场所,也被认为是高加索地区基督教教育的中心。   别斯兰还是北高加索地区重要铁路枢纽,来自俄罗斯内地的铁路由这里向南到达终点弗拉季高加索,向东进入车臣印古什地界,北奥塞梯的飞机场虽然称为弗拉季高加索机场,实际上就在别斯兰。   历史告诉我们,在高加索诸民族中,相同宗教信仰的奥塞梯人对于俄罗斯中央帝国是最友好的。因此,奥塞梯人在北高加索的地位,也似乎高于其他民族。为此,在历史上奥塞梯人就曾经与车臣印古什人发生过不少冲突。   别斯兰劫持人质事件发生后,分析家首先就把绑匪怀疑目标锁定在邻邦印古什。当地人都知道,奥塞梯人与印古什人的恩怨至少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甚至更早时间。   在俄罗斯和高加索建立苏维埃政权时的一段时间,北奥塞梯和印古什曾经共有一个首府,就是弗拉季高加索。当时弗拉季高加索有两个自治共和国的苏维埃存在,城市中居住着奥塞梯人和印古什人。   但是在上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同样居住在弗拉季高加索的两个民族,却有着不同的遭遇。奥塞梯族被莫斯科视为高加索的上等人,奥塞梯共产党在北高加索是最强大的组织,而印古什人的党组织则是最弱小的。一九四四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印古什人和车臣人一样,被斯大林放逐到哈萨克斯坦。到了一九五七年他们返回高加索时,同奥塞梯人的矛盾就更趋尖锐。印古什人认为奥塞梯人在斯大林时代占领了属于他们的弗拉季高加索,而奥塞梯人往往把地区的犯罪率高归咎于印古什人。一九八一年,由于一名印古什出租车司机被杀,曾经出现过暴乱。而在一九九二年,两个民族更发生流血冲突,结果大约六万多印古什人被迫离开北奥塞梯。 由此可见,由于宗教原因、民族原因和地理原因,别斯兰此番被视为极端分子袭击的对象,已经具有了潜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