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前苏联的解体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思考 1989年8月19日,前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发生巨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在延续和加速。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偶然的原因,还是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前苏联的解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历史的原因,大家知道,苏联的疆域之辽阔,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它是建立在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基础之上的,而且形成的历史较短,仅仅只有三四百年的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国内各民族对这个统一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就很难稳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又吞并了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几个东欧国家,更加深了苏联的不稳定性;二是民族的原因,苏联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的差异。疆域之辽阔、民族之众多,在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一直存在并延续,这种不平衡和差异,再加上宗教的原因,始终使苏联内部存在着分离的倾向,但是这种差异和分离的倾向从沙俄时代就一直存在并延续着,而苏联仍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保持国家的强盛和统一,并且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直到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分离的趋势才开始加剧,并导致苏联的解体。那么苏联的解体是因为改革造成的吗?显然不是,改革对苏联的解体仅仅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苏联的解体,除了历史和民族两方面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和关键的原因,那就是体制原因,也就是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制度。因为这种体制在苏联的确立,并没有促进国内民族间的融合,也没有促进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融合和不同文化间的融合,而且哪怕在俄罗斯内部,不同地域间、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之间的融合也是很不够的。可以说,在长达七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统一和保持强大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和被控制者的服从,而不是相互间的融合和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归属感。因此,当苏联进行经济改革,在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地方利益突显的情况下,国家内部的这种始终存在的分离倾向,如积聚的岩浆一样喷发,并导致苏联的迅速瓦解。 计划经济产生的理论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和分配。在实行计划经济时,社会占有被国家占有和集体占有所取代,社会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和分配变成国家对包括劳动者个人以及文化生活等等一切领域的统一的管理和分配,在控制上,实行了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由此导致了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封闭性。不仅是国家对外交往范围、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而且不同加盟共和国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往来,也被统一计划管理了。这样就使得他们之间相互交往的渠道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度和各个单位的自主性空间都是很低的,因此,计划经济方式限制了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相互融和的进程。从另一个方面说,计划经济方式在强调地方服从中央的同时,又造成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利益分割和人们的心理排外、利益排外现象,可以说,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使苏联内部的分离情绪得到了延续和强化。综上所述,有理由认为,计划经济制度的实行,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原因。 与苏联解体完全不同,欧洲一体化进程得到了延续和加速,而且,最近前苏联分裂出来的几个东欧国家也加入了欧盟或准备加入欧盟。有理由相信,欧盟最终会成为一个统一的共同体,因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看,相互融合、相互认同的因素在不断增长,并且最终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欧洲”。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欧洲各国普遍实行的市场经济制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单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度和各种社会主体的自主性空间越来越大,从而使各国内部、各国之间,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使不同民族、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和相互认同感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使价值观趋于一致,形成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间相互促进、和睦相处。当然,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但是,这种进程毫无疑问将不断延续并加速发展。 前苏联的解体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延续和加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实行了不同的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