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外界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 致病菌可随污染的环境经一定途径侵
入机体引起疾病(传染病);又可从患
病动物体、带菌动物、及病亡动物体排
出污染环境。因而,细菌在自然界中受
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生命活动与外
界因素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
?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能促进细菌的生长繁
殖,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其代谢随之发生
相应变化。
? 由于外因素作用的强度和时间的不同,可
引起细菌的变异、生长繁殖抑制、甚至死
亡。
概念
? 消毒:
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杀灭物体中
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 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中
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 防腐:
指用化学药品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
殖的方法(又称抑菌)。
? 无菌:
是没有活菌的意思,指采取杜绝一切微
生物进入动物体或物体的方法(无菌技
术或无菌操作)这是防止手术感染及人
工培养杜绝杂菌污染的有效措施。
? 抑菌作用:
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阻碍细菌生长的作用。
? 杀菌作用:
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杀灭细菌生长的作用。
? 抗菌作用:
药物具有的抑菌或杀菌作用。
? 过滤除菌:
通过滤器过滤后,液体或气体中无任何细菌
存在的方法。
第一节物理因素
一、温度对细菌的影响
㈠ 低温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强。
?因此,低温不能用于灭菌。
低温常用于保存菌种。
但是,反复冻融对微生物不宜。
各种细菌对低温的抵抗力亦不同。
㈡ 高温对细菌的影响
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至死作用。
影响高温灭菌的因素:
细菌对高温的耐受性与细菌种类、
发育时期、菌体浓度及细菌所处界质
有关。
分类
1、干热灭菌法:
灭菌对象为玻璃器皿、金属器械及
不宜遇水的油、脂、凡士林等。
? 分类:
烧灼、焚烧灭菌法
热空气灭菌法
红外线、微波
2、湿热灭菌
① 煮沸消毒法:
? 温度在 100℃ 左右,3-5min杀灭繁殖体,
芽胞煮沸 3h以上。若在水中加入 2-5%酚,
则 10-15min可杀灭芽胞;若在水中加入 1-
2%Na2CO3,可提高沸点既可促进芽胞的摧
毁,亦可防止生锈。
? 灭菌对象,饮水、玻璃器皿、外科器械
② 流通蒸汽消毒法:
? 又叫常压蒸汽消毒法,用普通蒸
笼或阿诺氏( Arnold)流通蒸汽
灭菌器,在 1个大气压下,用
100℃ 左右的水蒸汽,30min,可
杀灭繁殖体。用于食品、食具及
不耐用高温的物品消毒。
③ 间隙灭菌法:
? 利用连续 3次的流通蒸汽消毒法,达到彻底
灭菌的目的。即将待灭菌物品放入蒸笼(灭
菌器)内,加热(约 100℃ ) 15-30min,取
出置室温 24h,次日重复灭菌。连续 3次( 10
磅 20min)。
? 用于一些不宜 100℃ 以上,温度灭菌物质,
以达到杀灭芽胞的目的。常用于含糖、牛乳、
血清等培养基的灭菌。
④ 巴氏消毒法:
? 指利用不太高的温度,杀死食品中的病原
菌及一般杂菌,同时又不致严重损害营养
物质和风味的消毒方法。
? 牛奶(酒类)常用此法杀死其中的结核杆
菌或巴氏杆菌。
? 方法有 3:
一是 61.1-62.8℃, 15-30min。
二是 71.7℃, 150-30s。
三是 96℃, 6S
⑤ 高压蒸汽灭菌法:
? 利用密闭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
? 加热后随着锅内的压力持续必增高,
温度随之上升,杀菌力亦随之增强,
而达到杀菌和杀灭芽胞的目的。
? 常用 15磅( 121℃ ) 30min
? 普通培养基
? 生理盐水
? 玻璃器皿
? 手术器械
? 工作服
? 实验动物尸体
?灭菌对象
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消毒剂
消毒剂使用范围:
? 体表(皮肤、粘膜、伤口)
? 器械
? 排泄物
? 周围环境
消毒剂杀菌机制:
? ① 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
? ② 与菌体内的酶类结合,影响细胞代谢或
酶丧失活性。
? ③ 降低菌细胞的表面张力,使胞浆膜通透
性示增加,菌体破裂溶解。
常用消毒剂种类
? 酸类消毒剂
? 碱类消毒剂
? 其它消毒剂 H
+
OH-
-SH
醇脱水
Hg
(一)酸类消毒剂
无机酸(三大强酸)具有腐蚀性。但硼酸腐
蚀性较小(杀菌力亦弱),常用 1-2%硼酸
用粘膜消毒。
有机酸 如甲酸,醋酸,乳酸等均有杀菌作用,
常用乳酸水蒸气或溶液杀灭细菌或病毒。
( 二)碱类消毒剂
碱类消毒剂对所有细菌及芽胞和
病毒都有杀灭作用。尤其常用于病毒
的消毒:
10-20%石灰乳
20-30%草木灰水
1-3% NaOH
(三)其它常用消毒剂
? 0.1%升汞用于非金属器械消毒
? 0.1%KMnO4和 3%H2O2用于粘膜和创伤消毒
? 70- 75%乙醇用于体表和体温表的消毒
? 1- 3%碘液用于粘膜消毒
? 5- 10%碘液可杀灭放线菌
?0.2- 0.5%过氧乙酸用于塑料、玻璃、人
造纤维消毒及皮肤消毒。
? 3- 5%酚,3-5%来苏儿用于环境消毒或
空气消毒。
?甲醛杀菌力较强,常用于器械消毒。 40%
甲醛溶液用于烈性传染病的消毒,
4- 10%甲醛溶液浸泡 30min可杀灭繁殖体
及真菌。 20%甲醛溶液浸泡 6h以上,可杀
灭芽胞体。消毒房间,1- 2ml福尔马林
/m3加等量水薰蒸或加入 KMnO4。
二、防腐剂
?用于防腐的药物称为防腐剂。生
物制剂(如疫苗、类毒素、抗毒
素等)中常加入防腐剂,以防止
杂菌生长。常用防腐剂有 0.5%石
炭酸,0.01%硫柳汞和 0.1~ 0.2%
甲醛等。
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 寄生;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获营养,赖以
生存,并对后者呈现有害作用者。
?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为有利,
互不损害者。
? 拮抗,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能产生
一种对他种生物呈现毒害作
用的物质,抑制或杀灭他种生物者。
一、噬菌体
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螺
旋体的一类病毒。
噬菌体分布广泛。噬菌体有严格的宿主特
异性,只寄居于易感宿主菌体内。
噬菌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
噬菌体感染菌细胞后可引起细胞裂解。
二、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杀灭
或抑制另一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叫抗生素。
?抗生素来源:主要为放线菌,少数为细菌
和真菌或某些植物。
抗生素的作用原理
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
②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
③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如氯、四
④抑制细菌核酸合成,如灰黄霉素。
? 致病菌可随污染的环境经一定途径侵
入机体引起疾病(传染病);又可从患
病动物体、带菌动物、及病亡动物体排
出污染环境。因而,细菌在自然界中受
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生命活动与外
界因素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
?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能促进细菌的生长繁
殖,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其代谢随之发生
相应变化。
? 由于外因素作用的强度和时间的不同,可
引起细菌的变异、生长繁殖抑制、甚至死
亡。
概念
? 消毒:
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杀灭物体中
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 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中
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 防腐:
指用化学药品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
殖的方法(又称抑菌)。
? 无菌:
是没有活菌的意思,指采取杜绝一切微
生物进入动物体或物体的方法(无菌技
术或无菌操作)这是防止手术感染及人
工培养杜绝杂菌污染的有效措施。
? 抑菌作用:
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阻碍细菌生长的作用。
? 杀菌作用:
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杀灭细菌生长的作用。
? 抗菌作用:
药物具有的抑菌或杀菌作用。
? 过滤除菌:
通过滤器过滤后,液体或气体中无任何细菌
存在的方法。
第一节物理因素
一、温度对细菌的影响
㈠ 低温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强。
?因此,低温不能用于灭菌。
低温常用于保存菌种。
但是,反复冻融对微生物不宜。
各种细菌对低温的抵抗力亦不同。
㈡ 高温对细菌的影响
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至死作用。
影响高温灭菌的因素:
细菌对高温的耐受性与细菌种类、
发育时期、菌体浓度及细菌所处界质
有关。
分类
1、干热灭菌法:
灭菌对象为玻璃器皿、金属器械及
不宜遇水的油、脂、凡士林等。
? 分类:
烧灼、焚烧灭菌法
热空气灭菌法
红外线、微波
2、湿热灭菌
① 煮沸消毒法:
? 温度在 100℃ 左右,3-5min杀灭繁殖体,
芽胞煮沸 3h以上。若在水中加入 2-5%酚,
则 10-15min可杀灭芽胞;若在水中加入 1-
2%Na2CO3,可提高沸点既可促进芽胞的摧
毁,亦可防止生锈。
? 灭菌对象,饮水、玻璃器皿、外科器械
② 流通蒸汽消毒法:
? 又叫常压蒸汽消毒法,用普通蒸
笼或阿诺氏( Arnold)流通蒸汽
灭菌器,在 1个大气压下,用
100℃ 左右的水蒸汽,30min,可
杀灭繁殖体。用于食品、食具及
不耐用高温的物品消毒。
③ 间隙灭菌法:
? 利用连续 3次的流通蒸汽消毒法,达到彻底
灭菌的目的。即将待灭菌物品放入蒸笼(灭
菌器)内,加热(约 100℃ ) 15-30min,取
出置室温 24h,次日重复灭菌。连续 3次( 10
磅 20min)。
? 用于一些不宜 100℃ 以上,温度灭菌物质,
以达到杀灭芽胞的目的。常用于含糖、牛乳、
血清等培养基的灭菌。
④ 巴氏消毒法:
? 指利用不太高的温度,杀死食品中的病原
菌及一般杂菌,同时又不致严重损害营养
物质和风味的消毒方法。
? 牛奶(酒类)常用此法杀死其中的结核杆
菌或巴氏杆菌。
? 方法有 3:
一是 61.1-62.8℃, 15-30min。
二是 71.7℃, 150-30s。
三是 96℃, 6S
⑤ 高压蒸汽灭菌法:
? 利用密闭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
? 加热后随着锅内的压力持续必增高,
温度随之上升,杀菌力亦随之增强,
而达到杀菌和杀灭芽胞的目的。
? 常用 15磅( 121℃ ) 30min
? 普通培养基
? 生理盐水
? 玻璃器皿
? 手术器械
? 工作服
? 实验动物尸体
?灭菌对象
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一、消毒剂
消毒剂使用范围:
? 体表(皮肤、粘膜、伤口)
? 器械
? 排泄物
? 周围环境
消毒剂杀菌机制:
? ① 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
? ② 与菌体内的酶类结合,影响细胞代谢或
酶丧失活性。
? ③ 降低菌细胞的表面张力,使胞浆膜通透
性示增加,菌体破裂溶解。
常用消毒剂种类
? 酸类消毒剂
? 碱类消毒剂
? 其它消毒剂 H
+
OH-
-SH
醇脱水
Hg
(一)酸类消毒剂
无机酸(三大强酸)具有腐蚀性。但硼酸腐
蚀性较小(杀菌力亦弱),常用 1-2%硼酸
用粘膜消毒。
有机酸 如甲酸,醋酸,乳酸等均有杀菌作用,
常用乳酸水蒸气或溶液杀灭细菌或病毒。
( 二)碱类消毒剂
碱类消毒剂对所有细菌及芽胞和
病毒都有杀灭作用。尤其常用于病毒
的消毒:
10-20%石灰乳
20-30%草木灰水
1-3% NaOH
(三)其它常用消毒剂
? 0.1%升汞用于非金属器械消毒
? 0.1%KMnO4和 3%H2O2用于粘膜和创伤消毒
? 70- 75%乙醇用于体表和体温表的消毒
? 1- 3%碘液用于粘膜消毒
? 5- 10%碘液可杀灭放线菌
?0.2- 0.5%过氧乙酸用于塑料、玻璃、人
造纤维消毒及皮肤消毒。
? 3- 5%酚,3-5%来苏儿用于环境消毒或
空气消毒。
?甲醛杀菌力较强,常用于器械消毒。 40%
甲醛溶液用于烈性传染病的消毒,
4- 10%甲醛溶液浸泡 30min可杀灭繁殖体
及真菌。 20%甲醛溶液浸泡 6h以上,可杀
灭芽胞体。消毒房间,1- 2ml福尔马林
/m3加等量水薰蒸或加入 KMnO4。
二、防腐剂
?用于防腐的药物称为防腐剂。生
物制剂(如疫苗、类毒素、抗毒
素等)中常加入防腐剂,以防止
杂菌生长。常用防腐剂有 0.5%石
炭酸,0.01%硫柳汞和 0.1~ 0.2%
甲醛等。
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 寄生;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获营养,赖以
生存,并对后者呈现有害作用者。
?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为有利,
互不损害者。
? 拮抗,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能产生
一种对他种生物呈现毒害作
用的物质,抑制或杀灭他种生物者。
一、噬菌体
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螺
旋体的一类病毒。
噬菌体分布广泛。噬菌体有严格的宿主特
异性,只寄居于易感宿主菌体内。
噬菌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
噬菌体感染菌细胞后可引起细胞裂解。
二、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杀灭
或抑制另一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叫抗生素。
?抗生素来源:主要为放线菌,少数为细菌
和真菌或某些植物。
抗生素的作用原理
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
②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
③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如氯、四
④抑制细菌核酸合成,如灰黄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