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共支出 本章主要问题 政府公共支出的两种基本形式:耗尽性支出与转张性支出它们各包含哪些内容; 公共支出变化的原因及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因素; 政府采购的相关问题; 公共支出的评价标准与主要方法; 本章主要概念 耗尽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替代效应、审查效应、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方式、时间价值、影子价格 本章思考题 1、公共支出中属于耗尽性支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公共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结合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公共支出变化作出分析。 4、分析人口变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5、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 6、当前政府采购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名词解释 耗尽性支出:通常是指政府支出会引起人、财、物资源的消耗,从而有可能引起私人资本支出减少的政府支出行为。 转移性支出:通常是指政府支出只发生货币价值转移,而不引起人、财、物资源的消耗的政府支出行为。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对于各产业的发展制定先后次序,并根据这一次序给予政策上的优惠。这一方面要求政府能够正确地制定出自己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高风险而又预期前景极为看好的战略性发展项目,应该率先进入,开拓市场,取得相关的知识,以期降低私人投资者的风险,同时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维护良好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手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四个内容:(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社会福利,(4)社会资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基本部分。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劳动者,是对劳动者提供的预防发生或就要发生的会给生活造成困难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险一般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疾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 社会救济是对因失去劳动机会或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社会公民所给予的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具体包括失业救济、灾民难民救济、贫民救济等项目。 社会福利一般是由政府举办,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各阶层公民都能享受的物质保障体系。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的区别是,社会福利对一般具有维持基本生活能力的社会公民来说是为了获得更高层次的生活享受,对贫困者来说是在贫困救济的基础上生活有所改善,住户补贴、物价补贴、优抚补贴、抚养孤寡老人等,享受者不以经济条件优劣为依据。 替代效应,即在危险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部分私人支出,增加公共支出的比重;但在危险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一定退到原来的水平。 审查效应(Inspection effect)。公共支出一般是要受投票者审查的,当社会面临危机时,投票者比较容易通过政府扩大公共支出的提案,从而改进社会环境。 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也称公共采购(Public procurement):它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物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政府采购制度(Government procurement system):是指政府采购实体、采购范围、采购方式、采购政策及采购管理等一系列规定的总称。一般来讲,政府采购制度往往以政府采购法的形式来体现。 政府采购市场(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rket):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通过中介机构或直接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商品工程和服务所形成的市场。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单位按某种事先确定和公认的标准,以招标方式邀请所有合格供应商参加投标,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非招标采购方式:是指运用招标以外的方式进行的采购。有时出现采购项目时间紧急,所需的商品、工程和服务的供应商数目有限,或者采购项目的性质有特殊要求等情况,采用招标方式并不经济、有效,这就需要以招标以外的灵活方式进行采购。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不同的时点上的价值。为了准确计算不同时间中投资成本与收益的变化,需要将他们按一定的比率折算成当年价值的大小,这就是所谓贴现, 影子价格:即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有当的商品和劳务所规定的较为合理的替代价格。理想的“影子价格”应为不存在市场失灵时的帕累托最优时的均衡价格。 问答题: 政府支出一般分为哪两部分 应为耗尽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耗尽性支出包括:政府的直接采购活动;政府的生产活动;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支出;政府机构运作的维护支出;补贴;公债利息等。 二、公共支出增加的宏观解释 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是增加的,但不同的发展阶段情况是不一样的,即所谓结构主义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 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公共部门的这些投资对于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经济“起飞”,是必不可少的。在增长的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无论是在发展的早期还是在发展的中期,都存在着市场缺陷(Market failure),阻碍经济趋于成熟,因此,为了对付市场缺陷,政府的干预也应该增加。 在整个发展阶段,GDP中总投资的比重是上升的上,但政府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可能会下降,只有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关于基础设施的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于教育、保健与服务的支出,这时社会处在了“群体消费”(Mass Consumption)阶段,为了实现政府的再分配功能,政策性支出增加速度会大大超过别的项目公共支出增加速度,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在进入群体消费阶段,转移性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最快的。 另有观点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是受政治的和经济的因素影响的。所谓政治因素是指国家活动的规模是不断扩大的。因为随着经济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而这种市场中的相互关系对商业立法与契约关系产生了需求,后者就会要求建立司法与行政制度。这样法律服务,警察服务等要求就会增加。从经济因素看是市场缺陷与外部效应的存在,如城市化与高居住密度都将产生外部效应,造成拥挤等,也需要公共部门进行干预与调度,需要金融服务及文化、教育、保健、社会福利服务等,那样公共支出的增加就不可避免。 最后一种观点是从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喜欢多缴税,但经济发展,就是税率不变也会促进税收提高,公共支出也会增加来说明的。这里具体的理由是两点:(1)是公共支出增加的内在原因,即GDP上升→收入增加→税收上升支出增加。(2)是公共支出增加的外在原因,即由战争与社会灾难等外在原因引起的公共支出的增加,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中,遇上战争、饥荒及别的社会灾难,政府开支剧增,税率提高,公民也会表示接受。 在这两方面原因中,外在原因是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外在原因又是通过两方面的效应得到稳固:(1)替代效应,即在危险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部分私人支出,增加公共支出的比重;但在危险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一定退到原来的水平。(2)审查效应(Inspection effect)。公共支出一般是要受投票者审查的,当社会面临危机时,投票者比较容易通过政府扩大公共支出的提案,从而改进社会环境。执行者看到,投票者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在危机过去以后也不会退回到原先状态,因而政府能够继续维持高额公共支出。美国发生的“九·一·一”恐怖事件以后,布什政府要求拨款200亿美元用于救灾,而国会主动提出给于400亿美元,最能说明这一点。 高额的公共支出对于维持社会的均衡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各地区的不均衡发展不仅对一国政府来说是一种包袱。而且由此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和购买能力的下降也会引起市场萎缩,所以要想缩小地区间的差别也离不开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 社会公众收入差距在市场行为下有拉大的趋势。这种收入差距拉大本身不利于市场巨大潜力的发挥。随着市场作用的影响,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政府就需要通过公共支出的增加来调节收入的再分配。 三、试分析服务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公共支出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决定变量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生产活动组合,这种组合通常会随着服务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这里的环境概念表示会影响生产一定水平的产出量所要求的社会经济与地理等方面的变量。 以警察保护为例,一般情况下,中位投票人都是需要有警察来保护自身安全的,假定已有的保护水平与该地区的财产数量、犯罪侦破及人口状况与社会状况是处在一种均衡状况。现在该地区公众的收入与财产增加,犯罪的可能性也加大了许多。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支派更多的警察,才能保持原来的安全服务水平。我们用图的形式来反映这一过程如下:ACO(HO)是指特定的环境状况与游说税收的情况曲线, 图5-4 最初保护水平的均衡为OQ1,H0代表在最初时特定的环境状况。AC0就是在H0环境下所形成的成本曲线,如果环境状况下降,保护成本增加,AC0曲线上升到AC1曲线。这时AC1与D0i相交于S,获得保护的均衡水平就从OQ1下降到OQ0,而公众仍需获得OQ1的保护水平,这时就要使公众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使D0i→Di1,这样公众需缴纳的税 收或平均成本就从Ot0上升到Ot1,这意味着公众在环境恶化时为了得到原来的保护水平就要多缴纳税,政府得多派警察。 从这一例子看出,在不增加公共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也会增加公共支出,公共支出的增加并不一定是因为公共服务效率下降,而可能是社会环境恶化等缘故引起的。 四、试分析人口变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我们分析一下人口变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一般会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口规模扩大,公共部门所生产的活动水平将不得不提高。比如由于学龄儿童数目的增多,那么教师数量与教育部门的投入品就得增加,那样政府的公共支出也要增加。假如要仔细来分析这一问题,就要研究人口规模和总的公共支出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如果公共部门提供的是近似的公共产品,即该类产品具有如下性质:当人口增加时,每个社会成员对该种产品的消费水平不变。因此,当人口增加时,政府对近似公共产品的开支增长率会低于人口增长率。但总体来说是:①对公共产品而言,人均负担下降产生了价格效应使需求增加,支出增加。②对准公共产品而言,社会成员得到的效用下降,要享受同样的效用,要增加公共支出。 对于那些供给过剩的服务,人口增加也会造成比率小于1的公共支出增长率。(即公共支出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1),如果老人所住的房子有一半空着,这时,增加老人数目就不用盖房子,而只需增加诸如老人食品开支之类的可变成本。可我们接下来的分析要强调另一个观点:人口变化以后,会通过价格效应作用于公共支出。 人口增加后,在纯粹的公共产品领域,按前面分析,公共支出是不会增加的,于是同样多的公共支出现在由更多的人分担,每个人所分担的公共开支就减少了。这等于说,每个人为公共产品所付出的价格下降了。按照供求规律中的价格效应,则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需要就会上升,于是,就要求公共开支以小于人口增长率的速度上升。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公共支出会下降,但价格效应会使公共支出以小于1的比率上升。 人口增加与公共支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拥挤函数”(Growding function)表示如下:  这里,Ai为第三种公共产品给每个社会成员提供的服务;xi为用于生产Gi的活动;N为人口规模;a为拥挤参数。 当公共部门所提供的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时,a=0,即Ai=xi,这说明每人所得到的公共产品服务是整个社会所提供的第三种服务总量。如果不存在价格效应,则不会要求政府增加公共支出。 如果提供的是私人产品,则a=1,于是产品效用可以分割,每个成员得到份额的效用,说明人口增加以后,个人效用下降,起码要求支出以同等速度增加。 如提供的准公共产品,则0<a<1,于是每个社会成员得到的效用会随人口上升而下降,于是会要求增加公共支出,以保持原来的效用水平,但公共支出增长率小于人口增长率。最后一个论点,要注意研究人口增加后,对于服务环境的影响,随着人口增加,人口密度提高,这会加剧外部不经济现象,于是,社会成员会要求政府增加公共支出补偿损失。 五、说明因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同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尽管公共部门提供产品的质量是一个难以测量的指标,但作为一种分析概念,质量是决定公共支出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质量较高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显然要比质量较差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投入更大或更好的资源;而随着投入品的增加,质量提高的速度是递减的,从而要求增加公共支出,常见的公共产品的质量指标有:学生/教师的比率,病人/医疗人员的比率,城市犯罪率指标、城市的卫生状况等等。如何合理地使公共产品的供给,既保证供应的公共产品质量不下降,又能较少提供公共支出较大量的公共产品,是每个政府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公共产品的质量通过与私人产品的质量比较,由于生产的内在目的不同应该是公共产品的质量更好。再从与以前生产的公共产品质量比较,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质量也应该不断提高。仅管目前各国的实际情况是公共产品的质量比不上私人产品的质量。那是因为监督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运作在公共产品生产和私人产品生产中的作用不一样,并不是由他们的内在运行规律决定的。 六、述说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与政府采购市场三大要义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与政府采购市场三大要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采购活动是一种规范化的政府购买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对政府购买行为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总称,它把一般的政府购买活动规范成为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市场是政府进行商品、工程和服务采购所形成的市场。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情况下,政府采购政策是通过政府采购活动在政府采购市场实现的,政府采购市场的规模伸缩和结构变化是政府采购政策调控效应的重要体现。 七、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基础有哪些? 政府采购制度运行基础的分析对于深入研究一般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和完善我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采购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政府采购制度运行的法律基础 依法办事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前提,从当今世界就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是通过政府采购法来体现的。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国家都有一套由政府采购相关法规构成的完整的法律关系。通过政府采购法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采购管理部门与采购实体、采购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定,为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提供法律保证,体现市场经济法制化的重要特征。 (2)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与企业保持平等的商业地位 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其制度规定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原则相一致。 首先,政府采购制度规定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为基础。政府在市场上进行采购活动,通过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机制实现商品、工程和服务的最优价格——质量比。就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采购制度要适应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要求,保证企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平等参与的权利,为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其次,政府所需的商品和服务通过市场由企业提供,政府(采购实体及其代理机构)与企业(供应商)之间保持对等的商业主体地位和平等的商业关系。政府在采购所需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并没有凌驾于企业之上的特权,企业根据成本状况和自身实力,提出最具竞争力的投票,参与采购竞争;政府根据所需商品、工程和服务的性能、技术等要求,选择中标供应商。如果企业发现采购过程中,采购机构或参与采购的企业有欺诈、腐败不正当行为,可以向采购实体提出质疑,也可向财政部门、法院或其他专门机构投诉,申请仲裁。在这种情况下,采购实体或采购机构与企业(供应商)串谋易于被发现、查处,所以采购实体或采购机构与供应商很难串谋成功。从博奕论的观点来看,这时为非合作博奕,即采购实体或采购机构与供应商各自为取得最大收益而采取不合作策略,有利于减少和杜绝寻租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我国各支出单位分散购买的情况下,购买谁的、购买多少基本上由支出单位自己决定,支出单位的这种特权极易出现支出单位与供应商串谋的现象,导致大量的寻租行为,财政资金浪费严重。因而,这种购买方式不是以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为基础,也无法实现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是一种非市场化、非规范化的政府购买行为。 (3)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体现了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税收是基本的收入来源。税收由纳税人缴纳,政府受纳税人之托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运用税款进行各种开支也要对纳税人负责,做到物有所值。因而,为纳税人创造最高价值是各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共同宗旨。同时,政府采购活动要公开、透明,便于社会公众监督。反过来,纳税人还要求享有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商业机会。政府采购制度作为政府采购活动的制度规定,体现了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这一重要关系。 参与政府采购的机构中,财政部门、采购实体和采购机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为纳税人创造最高价值。财政部门制定采购政策,编制采购预算,对采购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采购机构受托为采购实体购买符合要求的商品、工程和服务,或采购实体接受财政监督,依照法律规定自行采购,以实现政府采购制度的高效运作。 虽然不能简单地将国家和制度理解为契约,但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确实应体现这样一种关系:纳税人有纳税的义务,但同时具有监督税款使用的权利;政府具有依法征税的权利,但同时负有合理、有效使用税款的责任;纳税人与政府都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统一体。如果政府享有凌驾于纳税人和企业之上的特权,就必然产生大量的外部效应。 八、政府的主要采购方式有哪些? 实施政府采购的具体方式很多,但总体来看可分为两类: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通常以采购金额作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的重要标准,一定金额以上的采购项目采用招标方式,不足一定金额的项目采用非招标采购。如新加坡政府采购制度规定,30000新元以上的采购项目以招标(Tendering)方式进行,不足1000新元的采用小额采购(Small Value Purchasing),30000新元以下的项目可由两位官员以邀请报价(Quotation)的方式进行采购。 (1)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单位按某种事先确定和公认的标准,以招标方式邀请所有合格供应商参加投标,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根据招标竞争程度和采购过程的差别,招标采购又可分为公开招标(Open Tendering)、限制性招标(Limited Bidding or Tendering)和两阶段招标(Two-Stage Bidding or Tendering)三种方式。 公开招标是一种无限竞争的招标,是由采购机构通过公开刊物发布招标通告,邀请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标的一种采购方式。各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采购及其他政府采购项目采用的竞争性招标(Competitive Bidding or Tendering)是一种典型的公开招标形式。由于公开招标具有透明度高,能够促进公平、有效和广泛竞争等优点,所以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具体来看,各国以竞争性招标进行的采购,大约占政府采购总额的30%—40%。如法国1987年为33%;美国1981年为41%,1987年上升到58%。 限制性招标采购是指事先对供应商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限制,由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标的一种采购方式。一般来讲,所需商品、工程和服务的供应商数目有限的情况下,多采用限制性招标采购。 两阶段招标采购是指对同一项目进行两次招标的采购方式。招标的第一阶段,采购实体或采购机构先邀请投标者提出不包括报价的技术标,并就技术标进行澄清、修改和补充;第二阶段采购实体或机构根据修改后的招标文件,要求投标者提交最终的技术标和价格标。 (2)非招标采购 非招标采购方式是指运用招标以外的方式进行的采购。有时出现采购项目时间紧急,所需的商品、工程和服务的供应商数目有限,或者采购项目的性质有特殊要求等情况,采用招标方式并不经济、有效,这就需要以招标以外的灵活方式进行采购。具体来看,非招标采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询价采购(Shopping)、谈判采购(Negotiation)、单一来源采购(Single Source)、批量及小额采购等。 询价采购,也称货比三家,是指采购实体或采购机构向国内、外供应商(通常至少三家)发出询价单,邀请供应商报价并对其报价进行比较确定中标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适用于现货或价值较小的标准规格的商品采购,有时也适用于小型简单的工程采购。 谈判采购是指在紧急情况下或由于采购货物、工程技术和服务性质的需要,采购实体通过与多位供应商进行谈判确定中标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通常适用于来源单一或属专利、首次制造、合同追加、后续维修等特殊情况的采购。 对于招标限额以下的零星物品,如果政府经常需要可采用集中的批量采购方式;如不经常需要则可以采用小额采购方式。 九、说明政府采购一般要经过哪些周期? 一个项目的政府采购是由若干连续的阶段构成的周期性过程,一般要经过下列几个阶段。 (1)采购立项。采购实体提出采购申请,经预算管理部门调整后,由权力机关批准,从法律上保证采购项目及其资金来源。 (2)确定采购方式。按照采购项目的性质、特点及技术、时间等要求,依据政府采购法及其有关的法律规定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 (3)执行采购方式。即按照某一采购方式进行具体采购,如发布采购信息,组织招标、评标,或与供应商谈判,处理供应商的质疑、申诉等,并最终确定中标供应商。 (4)签订采购合同。即采购机构与中标供应商订立采购合同。 (5)验收。采购实体、采购机构或专门成立的验收小组对合同履行的结果进行评估、检验和认定。 (6)结算。财政部门根据验收证明及采购合同的支付规定,办理采购款项的支付手续,将采购款项支付给供应商。 (7)效益评估。采购实体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后,还要对其使用情况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十、试比较公共支出资金的善理办法: ①如果一部分特定的资源或资金,交由政府公共部门集中支配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大于由微观经济主体分散支配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也就是说收益大于其机会成本),这说明政府支配的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资源量或公共财政支出规模虽还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那么,这部分资源或资金由微观经济部门向政府公共部门的转移或者说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大正处于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中,是有效率的。 ②如果一部分特定的资源或资金,交由政府公共部门集中支配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小于由微观经济主体分散支配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也就是说收益小于其机会成本,这说明政府支配的用于提供公共产品的资源量或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最优规模的水平,那么,这部分资源或资金由微观经济部门向政府公共部门的转移或者说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大属于帕累托无效。 ③如果一部分特定的资源或资金,交由政府公共部门集中支配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恰恰等于由微观经济主体分散支配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也就是说等于其机会成本,那么,这时整个社会的资源(资金)配置处于最佳状态,即每一货币单位无论花在公共产品或劳务上,还是花在私人产品或劳务上,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一旦整个社会的资源(资金)配置满足了这一条件,则不仅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而且与此相对应的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也是最优的。 十一、公共部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怎样确定的? 对于政府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来说,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程序一般都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由于方案量化的困难,应尽可能多地排列出多套方案,以便于比较; (2)分析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特别是各种方案的投入要求及其可以带来的产出; (3)对每一种投入与产出作出价值倾向的评估,因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福利最大化,它本身是一个价值倾向问题; (4)加总每个项目的所有成本和收益,以估计项目的获利能力。 十二、公共部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本分为几类? 对公共支出难以用市场行为来评估,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不要评估了,评估的标准应该说还是有的。我们归纳起来有这么一些标准: (1)真实的(实际的)与货币的(名义的)分类标准,这是公共部门成本——收益分析中最重要的区别。真实收益是指公共项目的最后消费者获得的受益量(面)大小。真实受益面大反映着社会得利的增加。真实成本则是公共项目所利用资源的实际成本,货币收益或货币成本则是受到市场上相对价格的变化影响的受益或成本,价格的变化可能使一部分受益遭到损失。这种遭损可能是因为有人受益更大或受损更小所引起的,价格的变化实际上只是一种分配关系的再调整。所以从整体上看,它无法反映社会的净受益或净损失。 (2)直接的与间接的分类标准。直接的成本和收益是与公共项目主要目标密切相关的成本和收益。而间接的成本和收益则是属于项目的副产品,只与项目的非主要目标有关。如风景区的开发,带来餐饮、旅游业的发展是直接受益,这里的间接受益是这一地区开放度提高,百姓文明程度提高视野开宽,整个经济得到发展;办教育直接的收益是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增加劳动者的谋生技能,简接的是犯罪率的下降。 (3)有形的和无形的分类标准。有形的收益和成本是能够以市场货币价值计量的成本和收益。例如,水电站的建设,其中建设设备维修是有形的成本,电费收益是收益上有形的。 (4)中间的与最终的分类标准。中间的收益是通过加入其他产品的生产间接提供的收益,而最终产品提供的收益属最终的收益。比如天气预报服务对于那些外出或郊游的人们来说是,提供最终收益;而对于民航服务来说只能是中间产品,提供中间收益。 (5)内部与外部的分类标准。这里内部成本和收益主要指项目所在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成本与收益。而外部的成本和收益是指项目范围以外发生的成本和收益。例如建三峡大坝不仅使所在地市得益,而且大坝防洪蓄水也使下游省市受益。 十三、公共支出的社会效益是如何分析的 1、社会收益价值的测评 (1)时间价值的测评:它是指因为有了公共产品的提供使人们节约了时间由此带来的收益。①人们在工作与闲暇之间作出选择,放弃工作与放弃闲暇的价值是应该相等的。② 闲暇时间增加的价值,可以间接通过一小时工作时间价值来计算,假如一小时工作时间为12元,获得一小时闲暇也就有了12元收益。如交通改善从杭州到上海节省了一小时的行路时间,意味着相当于给每个人增加了12元收益。③ 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发展状况国家的劳动者,对闲暇与工作的价值评估是不一样的。高收入者、发达国家的劳动者,他赢得的闲暇时间其价值一般高于低收入者与不发达国家劳动者的价值。失业者的闲暇价值趋向于零。④ 改造沪杭交通的总收益等于享受沪杭交通乘客的闲暇收益总和。 (2)生命价值的测评:仅管单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讲人的生命应该是无价的,因此政府用于改善人们的健康,保障公共安全等可以减少死亡人数的措施的开支也应该是无限的。然而,政府毕竟不能把所有的收入用到交通安全上面去,因此估价生命的价值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那就是财政的制约。估价生命的价值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首先可以用一个人活到正常年龄的收入总和来计算 ①用平均寿命来计算生命年限;②用各工种的年基础工资在职年限内的工资增长率×在职年限+[(平均寿命-退职年限)×退休年金];③没有固定职业与没有退休金人的生命价值按性别参照相应年龄人的生命价值。 其次,用人们所要求的风险补偿来估价生命的价值。 ①根据职业所面临的危险程度来确定工资高低与补偿大小,对生命价值的大小进行估价;②高危险职业与低危险职业工资与补偿金的差,是估价生命价值的一个重要参数。 提供公共项目减少了危险,延长了人的生命就是公共项目投资的收益,对公共项目进行投资与收益的比较,则是公共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2、影子价格(Shallow Price) 所谓影子价格即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有当的商品和劳务所规定的较为合理的替代价格。理想的“影子价格”应为不存在市场失灵时的帕累托最优时的均衡价格。如中小学教师由于受到人才流动中的行政限制,他所接受的工资不能真实地代表他的劳动力价格,要真实反映他的劳动力价格只能采用影子价格来加以评估。政府官员的低收入也有这种情况,他的影子价格就要包括一部分与乘车、住房的得利收入来反映他的实际价格。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两点:(1)影子价格并不总是高于实际价格(2)调整后的影子价格也是可以接近于实际价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