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 一门什么学说?
? 佛学是一门觉悟的学问说 。
? 佛 ( 梵语佛陀的简称 ) 译为觉者, 是觉悟的人 。
? 觉:觉察, 对其事注意
觉悟, 对其事了然 。
? 佛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 。 佛, 也译智者 。
? 智慧 ( 梵语为般若 BO1 RE3):明白事理, 认识
事实, 便称为智慧 。
? 慧是明了, 智是决断 。
学佛的目的 是什么?
去除无明, 转识成智 。
? 无明之识:喜怒哀乐爱恶欲等七情的无
明作用 。
? 转识成智:按理智办事, 不被无明之情
所困 。
人人都可成佛
众生本具, 真如佛性,
? 不觉 ( 如未磨之镜 )
? 觉悟 ( 如磨光之镜 )
? 正觉 ( 成佛 ),自觉, 自我觉悟 。
觉他, 普渡众生 。
佛陀是人还是神?
? 乔达摩 ( 姓 ) ·悉达多 ( 名 ) ( 约前 563—
—约前 480或 490), 古印度迦毗 (PI2)罗
卫国, 净饭王太子 。
? 释迦:民族名 牟尼:明珠, 圣人
? 释迦牟尼:尊号, 释迦族的圣人 。 不是
造物主, 不是上帝之子, 是人间的正觉
者, 是伟大的哲人, 圣人, 导师 。
六师外道
? 佛陀所处的印度时代,和我国的春秋战
国时代一样,也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时代。其中,学术界和佛教界所
公认的对佛陀有影响的,有六个学派,
即所谓“六师外道”(佛教把自己视为
“内”)。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
? 印度:佛陀 ( 约前 563—约前 480或 490))
? 中国:孔子 ( 前 551—前 479)
? 希腊:苏格拉底 ( 前 469—前 399)
从太子(转轮王)到佛陀
? 16岁娶妻, 19岁生子, 29岁出家 。
? 苦修 6年, 在菩提树下参悟七天 ( 一说七
七四十九天 ) 得道 ( 35岁 ) 。
? 佛陀最初向五比丘传道, 即批评苦行,
认为苦行不是正道, 不苦不乐的中道学
才是合理的 。
? 以后 45年间在恒河西岸传教, 大比丘尼
500人, 有称千二五百人 。
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
? 西方学者认为, 宗教
的本质是, 人与神的
结合, 。 佛教不承认
有全能的绝对主宰的
造物主的存在, 也不
接受, 人有永恒不变
的灵魂, 的观念 。
? 东方学者认为,宗教
的本质是在自然条件
的限制下,追求精神
的满足和绝对的自由,
甚至憧憬无限生命的
展开。佛教寻求人生
乃至宇宙万物的真实
本质,目的是求得人
生的解脱。
佛教的特点
? 哲学:理性的探索,
智慧的追求 。
? 佛教以理性的方式满
足人们宗教的情感 。
? 宗教:虔诚的信仰,
独断的说教 。
? 既是哲学,又是宗教。
既非哲学,又非宗教。
学佛者的态度
? 学术研究 → 怀疑 → 哲学
? 身体力行 → 信仰 → 宗教
中国佛教四大译师
? 鸠摩罗什( 343—413),龟玆( QIU1
CI2)人,放弃相位,第一次系统介绍
,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 等,
组织大规模译场。
? 真谛( 499—596),南朝梁陈时印度僧
人,译讲, 大乘唯识论,
中国佛教四大译师
? 玄奘( 600—664),贞观六年( 627)“冒越
究章,私往天竺”,孤征 17年,身行 5万里,
历程 110余国,完成学业。他以战胜五天竺所
有的论敌(标志着中国佛学超越了印度)载誉
而归。
? 归国后译经 20余年,开创“新译”,即由梵文
直接口授汉语译文,玄奘因梵汉皆精,独得翻
译之便,出口成章,意思独断,译著之宏伟,
译技之精湛,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不空( 705—774):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
中国密宗的创始人,翻译密宗经典 100卷。
佛教的世界观
? 宇宙现象论(宇宙是怎样的?)
? 非 宇宙本体论 (宇宙为什么是这
样的,是怎样形成的?)
四大原始问题
? A 世界是:永恒的? 非永恒的? 既永恒又非
永恒? 非永恒又非不永恒?
? B 世界是:有限的? 无限的? 既有限又无限?
非有限又非无限?
? C 正得大觉的圣者 ( 或如来 ) 死后是:存在?
不存在? 既存在又不存在? 非存在又非不存
在?
? D 心灵与肉体:是一? 是异? 是既一又异?
非一非异?
佛陀的沉默
? 佛陀一概拒绝回答 。 认为这是毫无价值, 对人
毫无益处的, 戏论,, 是引人误入歧途的, 迷
魂阵, 。
? 佛教认为, 宇宙的存在是本来就有的, 而不是
什么造物主创造的 。 探索宇宙的起源是没有意
义的, 对解脱人生的苦恼毫无帮助 。
? 佛陀关注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 是心灵问题而
不是智力问题, 不要人们, 以智闭心, 。
? 佛陀的沉默, 显示着佛法的精神和宗风 ——重
实践, 重实证, 而不重语言文字, 思维分析 。
?, 毒箭之喻, ;, 无穷过, 之失 。
佛教关注什么?
有情世界
? 佛教以“有情”为中心和根本。
?,有情”:梵语,旧译“众生”。
?,情”:“情爱”或“情识”,即精神
活动。
?,有情”:有精神活动的众生。
?,菩萨”:“觉有情”,即觉悟的有情。
?,世界”(又名“世间”):“世”为
迁流,“界”为方位。有情生活的地方。
佛教以有情为中心为根本,
如不从有情着眼,而从宇宙和
社会说起,
从物质和精神说起,就不能把
握佛教的真义。
佛教的根本教义
四圣谛: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苦谛(道理)
,苦”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基本价值判断
“人生一切毕竟是苦”
? 生
? 老
? 病:身病与心病
? 死:生命在呼吸间
? 怨憎会
? 爱别离
? 求不得
无常即苦
佛教的“苦”含有痛苦、逼迫的意思。
苦的四种状态
? 逼恼的状态
? 迁流的状态
? 烧热的状态
? 变坏的状态
集谛(梵文“生起”“集起”)
痛苦的根源
? 贪:过渡的欲求和过于执着的占有欲。
? 嗔:嗔恨。忿、恨、覆、恼、嫉、害。
? 痴:无明。无知或错误的知。痴迷不悟。
痴的本质是“我执”。
贪的本质是要把持所爱之物。
嗔的本质是恶意,害人害己。
人类因痴生贪,因贪生嗔。
? 三毒火,
贪嗔痴
? 三善根,
不贪不嗔不痴
灭谛
涅槃
? 涅槃:梵语,旧译“寂灭”,玄奘新译为“圆
寂”。为解脱之义,烦恼如系缚,脱离系缚即
解脱,断灭烦恼即涅槃。指超离痛苦之和平安
乐之境。
?, 大涅槃经,,“涅槃之体,无有住处,直是
诸佛断烦恼处。”
?, 大智度论,,“寂灭者是涅槃,三毒三衰火
灭,故名涅槃。”
道谛
修道的方法
? 戒:戒律,防止人做恶。
? 定:禅定,集中思虑观悟佛理,以断情
欲。
? 慧:智慧,断除迷妄,以求解脱。
“业力轮回”说
它不但是佛教的世界观,也是佛教
伦理道德的基石。它影响了整个亚洲文
化,大多数亚洲人都以此为道德规范和
宗教信仰的基础。
“业力”
?,业力”,梵语,古译“羯磨”,本意是“去
做”、“去行”。
?,业力”是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的因
果律。
?,业力”是形成人之气质品格的一种培养力量。
?,业力”是一种力量。
?,业力”是一种神秘。
?,业力”是一种关系。
?,业力”意味着命运、道德公正律。
“轮回”
?,轮回”,即生死轮回。有情由于贪嗔痴
等根本烦恼所系缚,造成种种与烦恼相
连的行为,即所谓“有漏业”,由于种
种惑业的牵引,在三界、六道中生死流
转,不能解脱,故名“生死轮回”。
?,轮回”的别称为“流转”,有辗转漂
泊之意。
“业力”与“轮回”
?,业力”与“轮回”是联系在一起的,简
单地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业,就有什么
样的果。
? 因能生果,果能酬因,因果相生,善恶
有报。
佛教的伦理原则
自作自受,奖惩分明。
? 因果业报
? 消极:宿命论
? 天堂地狱
? 积极:重视现生的行
为,“强缘引弱种”。
佛教思想的四个基本要义,
无造物主
?,无作义者”
?,诸法因缘生”
? 因由因生
? 缘由缘起
? 竖推无始无终
? 横推无边无际
无我
? 有情的个体生命本来由五蕴(色、受、
想、行、识)和合而成,假名为“人”,
并没有实体。
? 五蕴既可按一定因果紧密聚集在一起,
又可按一定因果关系而离开。
无常
? 宇宙的一切现象均相生相灭,没有恒常
的存在。
? 一切事物都在永恒的流动中存在,犹如
流水和火焰。
因果相继
? 世间生灭无常,又相续不断,如流水一
般,前逝后起。
? 即所谓“因果相续无间断义”。
核心
破我执
随缘
惜缘
种善因
不必求善报
自然得善果
不求回报
但求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