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高举
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认真分析
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着眼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的。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1.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从其组织程度上看
经济的力量正在逐步模糊传统的国
家界线,愈来愈多地具有跨国性,经
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从其发展动力看
世界经济愈来愈多地依靠科
技进步的力量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从其地域布局看
世界经济版图的南北差距愈来愈大。
步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愈来愈多地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
对发展中国家实施非战争形态的掠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从其 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掌控程度来看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社会主义国家在发
展经济上运用, 看得见的手, 的优势,以及采
用, 股份制, 等形式改造生产关系,释放社会
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逐
步转移到综合国力的竞争上来,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之间的竞争,逐步转移到创造更高的劳
动生产率、体现制度的优越性上来。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两极格局解体之后,“一超多强, 格局逐步形成
中国作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外
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努力创造更加公平、
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弱国无外交。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 21世纪头
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我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跨越
式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也要求我们树立科
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
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必须解决好,生产力和
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的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城
乡差距扩大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济快速增长,
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的问题;人口总量继续增加,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的问题;经济
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的问题;民主法制建
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归结
到一点,就是为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寻找新的发
展动力、机制的问题。而新的发展动力、机制的确立,要求
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2.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主要表现:
?首先,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其次,轻视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忽视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世界各国发展经
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我国 20多
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积累,是战
胜, 非典, 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
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然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
? 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 2.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首先,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 其次,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观还要求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
本身也应该是全面的。
? 3.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 4.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归结点和最终目标。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必然要求
?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
确选择
?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
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第二节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
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
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
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
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
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
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极其
重大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2004年 9月 16日至 19
日),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
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
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
内容。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极其
重大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胡锦涛总书记于 2005年 2月 19日在省部级主
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
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
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深
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
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
大创新。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极其
重大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
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
必然要求。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
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
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
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极其
重大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个安定有序的社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1.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理论指导
?2.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
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3.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
必然选择
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二、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
? 第二,统筹区域发展。
? 第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
? 第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第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必须贯彻落实, 五个统筹,
?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
体制创新。
? 第二,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
积极性。
? 第三,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
地推进改革。
?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必须努力做到“五个坚持”
二、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一,要实现全面的发展,这是发展的核心。
? 第二,要实现协调的发展,这是发展的主线。
? 第三,要实现均衡的发展,这是发展的关键。
? 第四,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的支撑。
? 第五,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本质。
3,必须争取实现“五个发展”
二、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