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
一,,小康, 涵义
从小康水平
到小康社会
1、小康概念的提出
用“小康”这个

标描述我国经济
发展战略目标,
是邓小平的创造
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7)
第一步:从 1981到 1990年国民生产总
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 温饱 问题
第二步:从 1991年到 20世纪末使国民
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
到 小康 水平
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
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 经济发展战略
2000年 2050年90年80年
温饱
小康 (人均 800$)
(人均 4000$)富裕
(人均 1000$)
小康水平基本标准体系
16项指标参数
指标名称 临界值 指标名称 临界值
人 均 GDP 2500元 恩格尔系数 50%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400元 成人识字率 85%
农村通公路行政村 85% 人均预期寿命 70岁
城镇住房人均面积 12平方米 婴儿死亡率 3.1%
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
使用面积
15平方米 教育娱乐支出比

11%
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 75克 电视普及率 100%
城市人均拥有铺路面积 8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 1200元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
合格县比重
100% 森林覆盖率 15%
?农民人均纯收入
?蛋白质摄入量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县外
?其余 13项均已达标,达
标率 96%
小康社会衡量标准体系
16项指标参数
指标名称 2010年 2020年 指标名称 2010年 2020年
GDP增速 7_7.6% 6.5_7% 预期寿命 73岁 74岁
GDP绝对

17.6-
18.4万亿
33-36万
亿
农民人均
纯收入
3830元 6860元
人均 GDP 1546-
2010$
2700-
2951$
居住条件 25平米 30平米
人口总数 13.8亿 14.8亿 恩格尔数 40% 35%
指标名称 2010年 2020年 指标名称 2010年 2020年
城市化水

48% 60% 基尼系数 0.45 0.4
三产从业
人员比例
35% 50% 大学生占
适龄人口
比例
12% 20%
公共教育
经费占
GDP比重
4% 4.5% 城镇最低
生活保障

95%
每千人医
生数
2人 3人 家庭计算
机普及率
20%
2,生活水平衡量标准
生活水平状况 生活水平衡量标准













G
D
P
恩格尔系数 人均 GDP
(农 47.7%,城 37.9%)
60% 绝对贫困 400$
60%—50% 温饱 400$—800$
50%—40% 小康 800$—4000$
30%—20% 富裕 4000$
20% 最富裕 6000$
3,小康内涵的提升
小康水平不等于小康社会
? 小康水平:物质生活指标
? 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
提高,还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
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
境的改善等方面的提高
小康内涵提升
小康水平 小康社会
实现协调发展






























2020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GDP总值翻两番达 35万亿
人均 GDP超过 3000$达到
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国际地位跃居美日后第三
生产力上基本实现工业化
农村劳动力比重从目前的
50%降至 30%
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7.2%
目前处于“总体小康”阶

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
地区城乡 阶层 的差别
超过警戒线的基尼系数
2700万人温饱未完全解决
城镇大量低保线以下人群
达到小康水平人口 75%






落后
地区
贫困
人群


西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 难点
1、实现小康社会之重点
——“三农,问题
农民 收入太低
农业 现代化水平太低
农村 严重落后于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1
9
4
9

1
9
6
0

1
9
7
0

1
9
8
0

1
9
9
0

1
9
9
5

1
9
9
6

1
9
9
7

1
9
9
8

系列1
粮食产量(万吨)
















------李昌平
38000
40000
42000
44000
46000
48000
50000
52000
1
9
9
6

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系列1
粮食产量(万吨)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小 康
现 代 化
稳定全面进步
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
“三农”问题的解

新农村 建设
新农村
内涵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条件
1、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项指标
均增长一倍以上
2、中国总体上已经到了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3、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
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
1995 2000
10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9019851980
90000
4517.8
89404
58478.1
18457.9
8964.4
单位,亿元 国









1995 2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019851980
9000
460
7100
4854
1634
835













单位,元
坚持
?






?






?






工业化的
加速发展





? 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
累计将达 2182亿元
? 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
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
和部分县医院设施
进行改造
中央和地方财政
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
中央财政为此
将增加支出 42亿元
20元 40元
新农村典型 ——华西村
? 人均年收入 8万元
? 奖金的 20%归个人
? 奖金的 80%归村子支配
并参加下年的分红
中式 400多栋
中西式 西式 200多栋
现有别墅 1代:基本拆掉
五代 2代,70,80年代建造,住的
别墅 人不多
3代,1991年建( 400多平方)
4代,2000年建( 500多平方)
5代:用于奖励( 600多平方)
2、实现小康社会之难点
——“西部, 落后地区
中国西部概况
西部包括了中国 1/3的行政省区市,
面积 540万 平方公里 (680万 ),人口 2,8
亿 (3.5亿 )多,分别占全国的 56 %(69%)
和 23 %(27%)。有人曾用“荒、远、边、
穷、大、财、宝、美”来形容西部:虽
然这里交通不便,开发程度较低,经济
也相对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全
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可是这里有广
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优美的自然风
光。
西部包括:
十二个省市自治区
一个直辖市:重庆
五个自治区:内蒙古、宁夏、
新疆、西藏、广西
六个省:云贵川青甘陕
( 1979—1994
年的 15年间)
1, 0.54, 0.43
1, 0.67, 0.55
东, 中, 西部人均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的 比 例
小康实现程度
84.18%
93.18%
97.86%
西部
中部
东部
2000年
经 济 过 热 经济“软着陆” 景气下降及
启动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全国
( %)
14.2 13.5 12.7 10.5 9.9 8.8 7.8
东部
( %)
17.0 16.1 14.3 11.4 9.6 9.0 8.3
中部
( %)
11.5 10.5 11.5 10.1 10.7 8.9 7.1
西部
( %)
9.6 9.1 8.4 7.3 7.6 7.6 6.8
中西

( %)
10.8 10.0 10.4 9.2 9.6 8.5 7.0
三大地带 GDP增长率
1、历史的原因
2、投资倾斜、政策倾斜
3、受体制约束的程度不同
4、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
5、东西部产品的价格不同
东西部差距悬殊的原因




东西部差距由来已久
80年
代后
差距
拉大




投资
倾斜
政策
倾斜
“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投
资倾斜东部 ( 1982——1992,国
家基建投资 46%在东部)
中央项目人均投资额最高是北
京,其次是上海、天津、辽宁、
广东 ( 1993年中央在北京项目人均
投资为 844元,在贵州只有 48元)
东部地区有较大的财政、税收、
投资决策权、利用外资审批权
邓小平的
,两个大局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
有 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
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
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 大局 。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
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
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 大局 。”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第二,加大中部地区结构调
整力度,尽快实现工业化和城镇

第三,东部继续发挥带头作
用,继续提高发展水平,有条件
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 02月 11日 23:43 新华网
复习思考体
你理解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怎样
促使它的到来?
参考文献
,邓小平理论, 第三卷
,十六大,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