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讲稿 授课对象:临床、口麻护、中蒙医、药学本科 授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授课内容: 1、总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小康社会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依法治国 7、“一国两制 ”构想 8、我国外交战略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课 程 名 称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口麻护、中蒙医、药学本科   教 员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组  专业技术 职 务  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大、小班  学时  8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专题:总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五、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 金冲及:《邓小平传略》,中央文献出版社。 3、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 4、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 5、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 7、 中国青年出版社:《20纪世的巨人: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 8、 钟文:《百年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 9、 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共党史出版社。 10、宋海庆:《邓小平:富有魅力的政治家》,中央文献出版社。 11、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中央编译出版社。 12、顾德欣:《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 13、吴锦标:《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14、王鑫:《邓小平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践》,人民出版社。 15、傅耀祖:《邓小平的外交艺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科学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 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理论体系;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一、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2学时)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2学时)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2学时)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学时) 五、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 (1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实施。 (教学组长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名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参考书目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 金冲及:《邓小平传略》,中央文献出版社。 3、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 4、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 5、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 7、 中国青年出版社:《20纪世的巨人: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 8、 钟文:《百年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 9、 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共党史出版社。 10、宋海庆:《邓小平:富有魅力的政治家》,中央文献出版社。 11、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中央编译出版社。 12、顾德欣:《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 13、吴锦标:《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14、王鑫:《邓小平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践》,人民出版社。 15、傅耀祖:《邓小平的外交艺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第一个专题:总论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 教学“大纲”: 一、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本质论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与发展 (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与特点 (3)、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贡献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 2、理论依据 3、现实依据 4、现实依据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五、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 1、理论精髓 2、科学体系 3、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的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以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因此,我们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内容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也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与发展 (1)、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拨乱反正之时。他从批判“贫穷的社会主义”着手,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文化大革命”搞“贫穷的社会主义”,“结果中国停滞了。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这两个重点展开的。 (2)、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在这里,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 (3)、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著名论断,说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 (4)、1985年,他又进一步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得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结论: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二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1986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两大原则的概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雏形。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论述中,将生产力放在首要的﹑基础的位置上。 (5)、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建设的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邓小平为首的我党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思考也在不断的深化。1990年,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出发,正面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6)、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在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段话是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成熟的理解。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整体,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有严密的内在逻辑。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讲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一再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讲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不仅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它纠正了长期以来忽视发展生产力的失误。邓小平在 1980 年初的一次报告中说:“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使我们吃了很大的苦头,造成很大的灾难。”忽视发展生产力,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醒。邓小平指出,“肯定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社会主义是穷的还是富的,这是问题本质所在。邓小平正是从论证社会主义究竟应当是最穷的还是富的这个命题入手,逐步深化,将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样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它还纠正了过去只讲发展生产力、不讲解放生产力的片面性,表明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毛泽东同志在 1956 年说过:“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 1957 年,毛泽东又说:“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在消灭了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能够容许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是,实践表明,过去我们建立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还存在严重的弊端。这些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必须在坚持基本制度下进行改革,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挥出来。光讲发展生产力的本质。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两者统一,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了“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的内容,十分重要,更需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剥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能够彻底消火剥削现冬。囚此,首先票从经济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剥削现象,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去理解剥削现象,以生产力标准去评判剥削现象,如果仅仅从道义角度去观察剥削现象,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都是以一种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另一种生产方式,相应地,也是以一种使劳动者处境相对改善的剥削制度取代更为残酷的剥削制度。恩格斯说:“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下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欢迎这种生产方式。”所谓“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分配方式下吃了亏”,就是被剥削。我们应当以这样一种历史眼光分析某一种剥削现象。社会主义应当消灭剥削,这是毫无疑义的。在我国,剥削制度早就被消灭。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因为剥削现象的彻底消灭,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当然,对于某些不可避免的剥削现象,也要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适当地加以限制和调整,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所谓两极分化,是同剥削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社会现象。“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对我国封建社会两极分化现象的生动描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新的资产阶级。”他又说:“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大锅饭”,初步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这是一种进步。但是,人们的收入差距确实拉大了,甚至出现了贫富悬殊的现象。虽然不能将这些现象笼统地说成是两极分化,但在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并发展的条件下,我们要注意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指明,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社会的成员过富裕幸福的生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体现在“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使得这种富裕能达到“共同”富裕上。 邓小平所讲的"共同富裕"包括如下要点:(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2)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能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人们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富起来,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4)对于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从大局出发审慎对待,既要防止过早过急解决问题的倾向,又要防止消极东西的严重发展,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5)正确对待贫富差距问题非常重要,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如果出现两极分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就算失败了,如果改革改出了个剥削阶级,中国就走上了邪路;(6)在改革发展中要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就必须坚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二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三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我们认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 具体来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体现了三个统一: ①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上全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既走出了几十年来流行国际共运中片面追求抓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而忽视生产力决定性作用的误区,又防止了那种单纯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混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错误倾向。 ③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统一。社会主义本质作为社会主义的主体和全部,它高于特征、决定特征,是比特征更深刻、更集中、更抽象的理论概括,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社会主义特征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在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他的存在和变化归根结底是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为社会主义本质服务的,相对于本质而言,它具有变动性的特点。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表现,是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其它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作为社会主义的主体和全部,它高于特征、决定特征,是比特征更深刻、更集中、更抽象的理论概括,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社会主义特征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在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他的存在和变化归根结底是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为社会主义本质服务的,相对于本质而言,它具有变动性的特点。同时,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制度上的基本体现和要求。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1、时代背景。 20世纪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前半个多世纪是以战争和革命为主题的历史时代,后半个世纪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时代。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 2、理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邓小平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世界观和方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都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又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它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3、历史根据。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根据。 4、现实根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性的实践,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最深厚、最直接的源泉。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起始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初步探讨。 第二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从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推进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第四阶段:从十三大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经受国际、国内严峻形势考验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1、理论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3、主要内容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主张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上,要一切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现代化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台阶式的发展战略。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要紧紧地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国各民族人民。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思考题: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现实依据、理论基础和主观条件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哪三大理论成果?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课 程 名 称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口麻护、中蒙医、药学本科   教 员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组  专业技术 职 务  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大、小班  学时  8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专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计划和市场是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2、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并掌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了解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4、了解宏观调控体系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20分钟) 2、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及其优缺点。 (20分钟) 3、 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50分钟) 4、宏观调控体系(90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及其优缺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宏观调控体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实施。 (教学组长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论断肯定了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必须同商品经济统一起来,打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信条。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在争鸣中得到充实。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又有了新的界定。“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从理论上论证了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三者的兼容性。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1992年10月,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又经过半年多的集思广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在全党中取得了共识。于是,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在基本方针上完成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十四大”的论断摆脱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和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的侧重点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是对我国14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革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通过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对企业进行干预,造成企业活力的窒息和生产效率的低下。同时,指令性计划的制定具有非规范性和非经济性,以及计划能力、计划手段的落后性与计划的无所不包性、复杂性的尖锐矛盾,从而使指令性计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划一般不带有强制性,而是协调性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赖市场进行平等交换,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而,市场具有高度的激励能力,能够带来生产和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的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交换都是商品交换,生产资源和要素都是商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传统经济学主张单一的公有制、资源分配的指令性计划、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分配原则、轻视消费者主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指令性计划体系瓦解,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消费者是“上帝”。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突破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能相容的界限。长期以来,由于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基本制度范畴,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大加强,但由于受僵化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在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总是不敢向前跨进一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否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争论,激发人们理直气壮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为防止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提供了理论根据。过去政府干预企业的理论根据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计划与市场都发挥调节作用,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及其经济活动由计划调节。显然这种理论的主观随意性很大,为政府直接干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明确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只能进行间接调控。这就为防止政府干预企业提供了理论根据。 2、实践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就要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必须遵循国际市场通行的一些准则。同时,只有按市场经济原则培育起来的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是始终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进行的,实践过程中也是逐渐扩大市场的成分,减少计划的比重,给企业以更多的自主权。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大面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消了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部分放开农产品价格,使大批农产品自由流向市场,按市场需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等。在城市也进行了企业经营机制、产权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等。这一系列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的实践依据。所以,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结果,是改革的产物。 二、计划和市场是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1、计划配置资源 :计划配置资源是指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通过对企业实施指令性计划和计划调拨资源,实现对资源的配置。资源配置以计划为基础的经济就是计划经济。 2、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配置资源是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通过产品价格的升降,导致利润或高或低,实现对资源的配置。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3、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计划和市场作为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各有优缺点,需相互补充。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没有纯粹的计划经济国家,都是计划和市场不同的组合,只不过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计划和市场有所侧重而已。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无根本区别,二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企业经营的自主性、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市场体系的完善性、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除具有上述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实现经济总量平衡、搞好经济发展预测、优化经济结构、开展公平竞争、搞好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以及调节收入分配、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这对于保障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宏观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含义: 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是社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 (2)、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市场机制弱点和不足表现为“市场失灵”。这就需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3)、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3、宏观调控的目标: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4.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①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经济手段,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经济手段是通过具体的经济政策来实现的。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等等。政府在确定了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后,要选择相应的经济杠杆来具体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是指与商品、价值和货币以及物质利益相联系的范畴,包括价格、税率、汇率、利率、工资等等。 ③法律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的统称。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法律监督。 ④必要的行政手段,它是指通过国家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 ①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②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总目标,主要是保持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③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工资收入总量及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④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优化产业结构所彩取的手段和措施的总和,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课 程 名 称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临床、口麻护、中蒙医、药学本科   教 员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组  专业技术 职 务  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大、小班  学时  8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李慎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D261/18 2、国家教委社科司:《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D50/36 3、晓迈:《苏联东欧等十二国记事(1989-1990)》及续编,社科文献出版社,D51/3 4、杨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7 5、石仲泉:“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9 6、武国友:“江泽民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12 7、泰宣:“论共产党治党治国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2003,9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30分钟)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20分钟)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50分钟)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90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实施。 (教学组长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 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历史依据 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3、现实依据 (1)国情的新变化。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党情的新变化。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的地位、任务、队伍状况和所处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变化给我们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探索。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入论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2、主要内容 (1)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几个观点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最主要内容和集中概括。 (2)“三个代表”的相互关系: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和旗帜。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实践中。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脉相承。 2,理论品质(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 3,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是进入共产主义的必需前提)的一脉相承。 4,宗旨立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脉相承。 思考与讨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必然性是什么?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集中概括的是什么? 3、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4、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5、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