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讲 稿
▲第八章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今天,我们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邓小平和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全面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提供了科学的指南。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和目标;第二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下面,我们首先学习第一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和目标。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和目标
本节讲三个问题: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学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文化”一词有多种含义。一是从最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二是从与上述比较相对狭义上讲,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精神内容的总和。三是从更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精神生活内容中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内容,即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所说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之一的文化建设。四是指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例如“四有”公民之一的“有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440页)那么,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424页)那么,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了对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要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人类发展史上,任何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总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在社会的有机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重要保证,思想文化则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影响。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科学地预言:代替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共产主义新社会,是文明时代的更高阶段,它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它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作为共产主义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既是生产力的大解放,也是人的大解放,在其历史发展中,逐步克服旧社会的残余和痕迹,必将创造出新型的比资本主义文明更高的社会主义文明,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繁荣昌盛,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大放异彩,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社会主义应该使人们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并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全面发展。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高度概括,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就是:在经济方面,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协调发展。通过物质文明建设,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治民主建设,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如果只求某一方面的单项突进,而忽视其他方面,社会主义的发展只能是畸形的、不健全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长期滞后、经济长期停滞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文化贫穷、愚昧落后、精神空虚、思想腐朽、道德沦丧、生活堕落同样不是社会主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建设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2080页)只有从物质文明、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统一去把握社会主义,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我们所要求的现代化目标是一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推进的事业,它不仅要摆脱贫困和落后,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物质的现代化,而且要摆脱愚昧,实现以高度民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以及文化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统一目标。 这个统一的目标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已有明确的反映。基本路线除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外,还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三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要求,不能互相代替。但是,它们又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因此,它们每一个方面也就自然具有自己的战略地位。这就是说,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变革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现代化是包括一定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形态在内的整个新文明。●如果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仅仅限于经济的现代化,而忽视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这就把本来全面整体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搞得残缺不全,切割肢解了,也就很难称得上是社会主义事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了。明确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一个新成果。
显然,搞好物质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统一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制定了明确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我们一定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必须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1)加强文化建设,能够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塑造人的工程。在当代,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到发达状态最重要的条件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面对的世界是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世界,而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已居于前所未有的地位。“教育立国”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战略选择。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世纪初,科技因素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为5%~10%,而到1950~1970年,在发达国家已达到49%,发展中国家也占35%,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已达60%~80%。自觉地把我国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它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同时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状态是推动一个国家迅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及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才能成功。而要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除了需要合理分配以外,还要靠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人们树立起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明的纪律。这样,才能增强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政治热情和劳动积极性,从而使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2)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思想保证
当今世界名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错综复杂,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建设。苏联、东欧剧变以后,世界格局由原来的两极对峙向多极化发展,国际间各种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西方敌对势力在对苏联东欧“和平演变”得手之后,开始倾其全力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在实施这种政策中,他们特别看重思想文化手段,全面宣扬西方的价值观、社会政治思想、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企图通过思想文化渗透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思想文化的挑战成为关系社会主义前途的大课题。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指出:对外开放以后必然带进来一些坏东西,要说有危险,这是最大的危险。还指出:现在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开始了,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针对社会上义的和平演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江泽民同志指出: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我们不警惕不斗争行吗?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440—441页)因此,我们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保证其正确的方向;才能用正确的政治思想去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以相应的伦理、道德和纪律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抵制和排除消极思想的影响,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3)加强文化建设,也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文化不仅是精神力量和智力财富,而且是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需求。我们知道,社会生活是丰富的,人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人是世界上唯一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它有两种不能相互代替的基本生活,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能设想,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而没有精神生活,正如不能设想一个人只有精神生活而没有物质生活一样。人,既是物质人,更是精神人;既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既是经济人,更是道德人。可以说,正是这一点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精神生活,对于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是对真、善、美的创造、追求和享受,没有文化生活的人,不是完整意义的人;而文化生活的需求是随着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而增长的:物质生活的范围扩大,文化生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物质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生活的质量也随之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相应,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广大人民不仅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学习市场经济知识,而且要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近十几年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比过去丰富得多了,但是同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也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441页)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综合标志,它主要由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构成。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讲综合国力,不能只讲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外交力,还要讲文化力。文化力的实质是文化对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最终表现为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文化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艺术熏陶力。“理论指导力”是指科学的理论所揭示的事物发展规律对人们思想的指导作用。“理想凝聚力”,是指由科学理论所昭示的奋斗目标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巨大鼓舞和凝聚作用。“道德教化力”是指高尚的道德风尚对人的言行的正确规范、对人际关系的融通协调、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各行各业工作的促进作用。“舆论导向力”是指新闻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社会的神经系统,对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强大而敏感的导向作用。“科技创造力”是指科学技术创新发明的能力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能力。“法纪整合力”是指法制纪律作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规范,与道德互为补充,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有力匡正。“艺术熏陶力”是指各类艺术通过体现在作品中的思想性、艺术性、形象性和典型性,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潜移默化,并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上几个方面,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经济政治又反用于经济政治,它们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汇聚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毫无疑问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把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顺应时代潮流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
综上所述,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强调,不仅基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理论,而且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条件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是事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发展、会不会变质、有没有前途的千秋大业,是决定我国在跨世纪发展中能不能实现宏伟战略目标的根本大计。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五大精神,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包括五层涵义
▲一是规定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方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是党的行动纲领,它规定着文化建设作用的方向和总的要求。
▲二是规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任务。文化建设的内容分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里讲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概念,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性质的集中体现,所要解决的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三是提出思想文化战线的任务。思想文化战线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特殊领域,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所以,江泽民同志提出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要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担负起“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特殊使命。
▲四是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说到底是以人为对象,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所以,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这就抓住了文化建设的关键。
▲五是指明文化建设的目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为党的历史任务服务的,它要通过其凝聚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鼓舞作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个指导思想,反映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依据。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一)201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文化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建设。这样的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又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党确定的到2010年实现这个伟大工程的奋斗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个奋斗目标,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既包括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迫切要求。努力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将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实现奋斗目标当前必须抓好的几项工作
为了实现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必须把长远规划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当前的工作。邓小平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从具体事件抓起,就是要从大局着眼,认真解决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干部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一是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的优良党风政风。
▲二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假冒伪劣、欺诈行为,大力培养爱岗尽责、方便群众、优质服务的敬业精神。
▲三是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四是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初步呈现优秀精神产品大量涌现、文化市场活跃有序的繁荣景象。
▲五是坚决治理一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和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创建更多的文明村镇和文明城市。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的学习包括三个内容: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二、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大问题。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江泽民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加强思想建设
▲(1)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提高全民族思想水平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总结,是从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中,从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中,从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研究中,提炼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它居于认识领域的最高层次,具有其他精神产品不能代替的根本性,统揽性和导向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理论基础,也是思想建设的根本。这种科学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觉悟,才能转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列宁明确地指出: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进这一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具体地讲,文化建设之所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称为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因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这是它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最主要区别。社会主义文化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艺等基本部分,其中的“思想”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包括工人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这些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独具的,而且居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地位,它规定和影响着文化建设其他内容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社会主义文化走什么路,为什么人服务,以什么为价值取向,等等。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为什么邓小平强调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就是要保证社会主义思想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社会精神领域的指导作用和核心地位,就是为了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为什么邓小平强调理想信念是“四有”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我们所说的理想信念不是别的,正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也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揭示的革命道路和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进行的,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出现苏联、东欧剧变,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历史的急剧转折强烈地影响到人们的精神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不断提醒全党重视思想文化战线的斗争,他亲自指导了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批判、对理论战线一些错误观点的批判、对“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潮的批判、对民族虚无主义的批判等。他强调指出,对外开放以后,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必然要渗透进来,“要说有危险,这是最大的危险”。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搞不上去,而且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会毁于一旦。用什么来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呢?只能用马克思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揭露各种错误思潮貌似正确的假象及其实质,分清是非,提高人们的认识,统一人们的思想。在这方面,邓小平堪称光辉的榜样。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旗帜和指针,只有在它的指引下,文化建设才有主心骨,才有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我们的文化才能成为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最先进的文化。
●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今天,主要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只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才能使文化建设立足当代实际,保持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才能解决文化建设在当代面临的各种问题,保证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2)要始终不渝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目标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追求和向往,它是人的阶级立场、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反映。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现阶段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他要求在我们的军队里,在人民中间,在青年中间,都要讲信念,培养能够“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内容很多,为什么说最根本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呢?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揭示了理想在“四有”中的决定性作用。理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这是因为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是树立道德、遵守纪律、获得文化的思想基础。恩格斯悦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这就说明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从事任何事情的精神动力。我们党为什么能够从几个共产主义小组经过千难万险,发展为一个拥有6000多万党员、领导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党?我们的军队为什么能够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长期坚持武装斗争,任何力量也击不溃、压不垮?我们的人民为什么能够冒着白色恐怖和杀头的危险,支援革命,投身革命,将自己的亲人送上前线?我们的无数先烈为什么放弃优裕的生活,宁可啃树皮、嚼草根,出生入死,在生死考验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有马克思主义的情念,有共产主义的信念。在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革命军人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是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服务的。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各自的战线上矢志改革,努力进取,创造出日新月异的业绩,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就是来自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没有这个理想,就没有现阶段全民奋起、艰苦奋斗、厉行改革的热潮,就没有全党全国的统一,就没有这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
▲(3)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的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邓小平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9页)江泽民说:“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1990年5月4日《人民日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在全社会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多作贡献上来。
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相统一的。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性,首先表现在二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完全一致的。大家知道,前者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后者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目的也是为了强国富民,让人民过上富足生活,二者本质一致。此外,这种统一性还体现在二者的相互关系上。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在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统一过程的开始,那么到今天,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则已经有了70多年的历史。70多年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
▲其次,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最集中的体现。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继承了以往时代我国爱国主义的合理内核和传统精华,同时又汲纳了振兴中华的崭新内容,体现出建设祖国的时代特征。在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二者之间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统一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目标之上。实现以上宏伟目标是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诚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仍然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但是当世界进入以发展作为时代潮流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新中国就势必成为今天爱国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时代主题。如果在激烈竞争的世界格局中我们不能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就会重新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掠夺对象,落入被动挨打的困境。因此,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建设好祖国,只有把我国建设好,才能达到爱国强国的根本目的。贫穷落后决不是爱国主义。所以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
另一方面,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需要。因为贫穷同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使我国从根本上铲除贫穷落后的根子,才能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使我国繁荣富强,才能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才能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因此,不管人民的信仰如何,只要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兴旺,人民都会携起手来,自觉不自觉地聚集在爱国主义这面旗帜下,反对一切外来侵略、颠覆和干涉,任何牺牲也在所不惜。
▲再次,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使爱国主义具有了更大的生命力和精神魅力,并且爱国主义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弘扬和升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中华民族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爱国者,它包括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希望祖国统一富强的爱国者。这就表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会出现这种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大统一的局面。今天,爱国主义的号召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和绝大多数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因此,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二是爱国主义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发挥着它的巨大功能,它极大地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因此,他们站在主人翁的地位上,出于对祖国热切和深厚的爱,而必然焕发出巨大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从而极大地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向前发展。由上可见,建设一个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共同任务和共同目标。70多年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说,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谁也不能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人为地分离开来,更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
▲(4)爱国主义集中体现在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因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是和社会主义制度密切相关的。第二,热爱祖国就必须爱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数十年的艰苦斗争中认识到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人民富裕幸福的根本保证。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热爱祖国,势必热爱中国共产党。第三,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这三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之爱国主义的完整内涵,偏废一面都不能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否定其中任何一面,都不是真正的、忠诚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者。
▲(5)要深入持久地进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在创业时期。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只有用百倍的努力去奋力开拓,艰苦创业,勤俭建国,我们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使经济有了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的改善,仍需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邓小平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他还把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精神风貌,概括为“五种革命精神”,鼓励人们为了新的事业继续艰苦奋斗。在新形势下,江泽民更加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1995年3月2日《人民日报》)●我们必须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地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知难而进、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使之成为全体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精神支柱。
▲(二)加强道德建设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倡导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在本质上是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利益,对真善美、假恶丑有不同的标准,因此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同时,道德也有继承性的一面,即人类共同性的一面。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进步的道德,就其内容来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的道德层次,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二是反映道德发展的共同性和继承性的道德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我们要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又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成功的实践经验。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长期提倡的一种高尚道德。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为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道德风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宣布要把谋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彻底解放作为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 1944年5月,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安塞烧炭,因公不幸牺牲,毛泽东不仅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而且发表了饱含深情的演说,这就是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这部光辉著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要求革命队伍中的每个人和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相互关系的新型道德准则。从党的七大开始,我们党更加明确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了党章。在共产党人的影响和带动下,在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风尚。全国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又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带到了城市,传播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历史。执政以后,我们党又把建设新中国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新起点,坚持立党为公,掌权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领导全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尽管在这个期间,发生过像“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党内也出现过像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腐化变质分子,但是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于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行动,有无数个像雷锋、王杰、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好干部,我们党仍然赢得了很大的威望。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也为我们在全社会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我国具有充分的社会条件。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维护社会生活秩序。道德又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都依据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关系形成不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的确立,在公有制基础上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要求我们形成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各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体现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为国家的富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这就从经济和政治上为在全体人民中更加普遍地提倡和推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我们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它本身就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与之相配套。也就是说,不仅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而且要用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保障和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繁荣发展,约束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现实状况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迫切要求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要表现为,一些人思想认识混乱,为人民服务意识淡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膨胀,有的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泛化到社会生活中,甚至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中,把为人民服务说成是“左”的产物,是过时的观点,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等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和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并不是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不尊重个人价值的发挥,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也许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这样要求,但对广大群众不行;特定的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邓小平指出:“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我们不仅承认个人利益是客观存在,而且只要它不违背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国家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经济利益,并为之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应当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等见利忘义的行为。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使人们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使别人同享幸福的基础上,努力为共同富裕而奋斗;就是承认在现阶段人们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合作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同时,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行为,同各种腐朽的道德和行为作斗争。因此,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然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为人民服务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扶贫帮困、扶弱助残是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取合理报酬也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道德规范,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在我们社会里,不论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不论职务高低,人人都能够而且应当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表率。
▲(2)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充分保障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同时又决定着社会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必然要求社会成员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同时,国家和集体也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没有对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没有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国家集体的利益也不可能有效地实现。过去曾经出现过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倾向,实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依法保护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经济利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一些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置国家和集体利益于不顾,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错误倾向。因此,在加强集体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中,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注意防止和克服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各种错误倾向。
集体主义原则集中地反映和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是人民群众的平等的同志式的联合体,个人不仅是集体的一员,而且是其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富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他能“超越”自己的个别存在,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使命,所以他是集体主义原则的主体,是集体主义的建设者之一。另一方面,生活于集体之中的任何个人都只有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只有在发展集体事业中才能发展个人。每个人都必须将自己的意志纳入集体的意志中去,以实现集体目的的形式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每个人又必须服从集体的意志,接受集体的约束。但是这种接受约束是建立在个人自觉基础上的,即个人意识到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间的辩证关系是道德的主体,对这种主体地位的自觉意识,即是“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虽然是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间辩证关系的正确反映和把握,但因为这种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直观地显示出来,所以人们也就不能自发地形成主人翁精神,而要依靠外来的启发、教育。为了确立主人翁精神,必须大力加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教育,并经常开展形势与任务的教育,使大家随时了解和把握集体性的、全国性的、长远性的利益与当前的、局部的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坚持以集体主义原则作为自己的言行导向。
引导人们确立主人翁精神,就是要求人们把为集体的发展进行创造性活动当作基本的出发点。这个基本要求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求人们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地维护集体利益,全心全意地为集体服务,尊重、信赖和体谅集体,承担和履行个人对集体的责任,为集体作贡献;另一方面,要求人们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关心集体的发展和完善,不是消极地顺从集体,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去建设集体,真正促使集体乃至社会健康发展。在实践中,人们要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规定性,又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它是一个紧密联系、依次提高的道德境界。
▲(3)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要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不断扩大,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显得越来越重要。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它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们在一些事关重大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由国家提倡认可的道德规范。我们提倡的“五爱”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德。它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二是人们在日常的公共生活中,为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而必须遵守的最简单的道德准则,它往往通过风俗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过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太重视社会公德建设,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公德意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把社会公德建设日益突出地提到了我们面前。应当看到,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工业文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和正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个基本关系上,都发生了过去不曾有过的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增添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人类文明意识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习惯、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发展,职业道德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无论什么职业的道德,其基本的原则是一致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是集体主义原则在各行各业的形象表现。具体他说,就是人的职业行为要与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从而保证行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整体效益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职业道德建设可操作性比较强。对每一个单位或从业人员来说,岗位易于明确,职责便于规范,行为便于监督,效果便于考察;职业道德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大;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当前,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带动社会公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特别重视加强国家公务员和企业经营者的道德建设。只有首先抓好国家公务员的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担负起领导责任,才能把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带动起来。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经营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不可能建立这种良好的关系,也就无法保证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运行,更不可能保证经济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
●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又是引导个人走上社会的桥梁。因此,家庭美德既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条件,也是关系家庭生活美满幸福的主要道德基础。所以,在家庭里,不仅个人的幸福,而且社会生活领域的进步与矛盾,都会以种种方式表现出来。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里讲的“家和”,就是指良好的家庭美德氛围。进行家庭美德建设,就是要从伦理道德上调节社会成员的家庭生活,培养和巩固、发展父母子女间的亲情。通过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使之具有崇高的道德内涵,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我国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总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抓好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统一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整体之中。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区别,有着不同的要求,在道德建设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三德”建设中,职业道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道德素质的提高,自律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教育。但教育本身只能起规劝和引导作用,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因而必须辅以法制。如果道德建设只靠教育,没有法规保障,违背道德的人得不到应有的限制,那么道德教育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教育与法制双管齐下是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注意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中国是一个具有12亿人口的大国,具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思想道德建设要从人的素质不同情况出发,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提高。要注意它的层次性,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要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团结和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
▲二、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邓小平和我们党高度重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以发挥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由于这些内容各自有着独立的领域,因而在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教育和科学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进步;二是为思想文化建设其他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加强教育科学建设,必须认真实施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在振兴科技和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发明创造,消除愚昧迷信。还要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积极发展这些事业,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1)繁荣文学艺术的主要任务是多出优秀作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多出优秀作品,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要求。繁荣文学艺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汲取营养,丰富自己,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坚持经济效
▲(2)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的领导,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完成党的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邓小平说,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要使新闻宣传事业成为维护全国安定团结的坚强的思想舆论阵地。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3)体育和卫生,既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也是精神文明的内容。●体育是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勇敢、坚毅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重要手段。●卫生事业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营造科学、文明、卫生环境,培养社会成员卫生习惯的事业,也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推动其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社会成员素质提高的结果和反映,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历史经验和改革实践都告诉我们:有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人民群众的心情愉悦,社会才能稳定;有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才能形成强大的抑制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的社会氛围和气势,促进社会结构良性运转。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和我们党多次强调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些内容:
▲(一)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为此,就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学普及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坚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个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 (二)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决不允许成为腐朽思想文化滋生蔓延的场所。●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大力扶持健康的文化产品,倡导适合广大群众消费水平的有益文化娱乐活动,更好地活跃和丰富文化生活。要维护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管好文化产品的引进。●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文化战线的工作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众观念,树立精品意识,多写多演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要认识到,任何精神生产在生产自身的同时也在生产自己的欣赏对象。那些思想内涵深刻、文化意蕴丰厚、审美情趣健康的文化产品,培养造就一种深邃、高雅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反之,则必然助长浅薄、媚俗的文化环境和欣赏陋习。
▲(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学、历史、文化的遗产和革命文物的保护
●文化环境包括文化基础设施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体育馆等等,也包括科学、历史和文化的各种遗产和革命文物,对这些方面的建设、保护和利用程度,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要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为培养“四有”新人、增强全社会的文化氛围服务。
▲(四)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
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是在一定人生价值观的支配下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所取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抵制西方资产阶级生方式的渗透,要警惕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滋生,同时要克服封建残余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要继承和发扬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又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形成健康的高尚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也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集中体现为两个文明一起抓,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产物,文明程度的高低标志着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形态下社会进步的程度,它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方面客观存在的现状。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是相伴而生、相促而长的,▲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反映着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方面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状况。▲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精神产品的总和。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两个文明”一起抓,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也是邓小平同志总结改革和建设的经验得出的一个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结论。”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从整体上讲,给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活力,其积极因素是主要的。但是,在开放、搞活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消极现象,给社会精神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人理想信念淡薄,成为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俘虏,部分群众甚至包括少数党员干部竟然为唯心主义、有神论所蛊惑,相信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的歪理邪说。社会生活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全面有效地得到遏制,有些地方、有些方面甚至还在滋长,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邓小平一再指出:“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他说十年的发展中,“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他反复强调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也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要坚决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作到“两手都要硬”。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必须坚决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1、坚决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两个文明之间的辨证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种历史形态中,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的进步,最终都必须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内在联系的,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互为目的、互为条件。如果物质文明不够充分,精神文明就难以充分发展;如果精神文明薄弱,或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不相协调,也会影响甚至破坏物质文明建设。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需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使其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也难以搞好。发展精神文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的命运,关系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邓小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他说,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今天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也是靠理想和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和信念,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真正的优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2、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必须纠正在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关系问题上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在“两手抓”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要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在一些地方、一些时期、一些问题上还存在着时松时紧,时好时坏时热时冷的现象,还没有取得它应取得的成绩。这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一些部门、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不深刻,对两个文明之间辩证关系存在着诸如“自发论”、“先后论”、“代价论”等种种模糊认识,导致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不够硬,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有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因此,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必须澄清两个文明关系问题上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
▲(1)坚决纠正“自发论”的模糊认识
▲第一,“自发论”把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前提,混同为物质对意识本原性的决定作用。
一度流传的“物质文明第一,不抓不行,精神文明第二,不行再抓”;“物质文明上台阶,精神文明自然好”;“经济是水,文化是船,一朝财源来,水涨船自高”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自发”论调,都是把哲学上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硬套到两个文明的关系上。哲学上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的本质。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它后于物质,又源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两个文明则是源于人类实践的人类文明的两大组成部分。从其产生来说,它们不是先后而是同时的。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改造同时进行,相互作用,两个文明同时产生,相互渗透,彼此促进。两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而又相互独立,各有规律。“两个文明一起抓”,其根据也正在于此。尽管精神文明要以相应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但它绝非由物质文明所决定的,更不是物质文明简单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精神文明受物质文明制约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精神文明不是物质文明的附属品或观念表现。一般说来,科学、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社会公德水平等较能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精神文明中的这部分内容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属于人类社会共同文明的范围。而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特殊本质是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对思想体系的作用要通过生产关系这一中介来实现,因而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发展水平决定思想体系的特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殊内涵就是建立在公有制、按劳分配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自然论”只看到生产力对精神文明中文化知识、智慧状况的基础作用,不了解生产关系对精神文明核心内容发生作用的道理,因而极易得出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好的荒谬结论。虽然从总的历史进程看,精神文明伴随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但物质文明并不是对精神文明唯一起作用的因素,精神文明还受一定的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在许多具体历史时期两个文明的发展往往不是同步前进,而是“不成比例”的,呈不同步性。其表现形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性和超前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要求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与之相适应,并为其服务,落后的或超越现实社会的思想道德文化会阻碍、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先进的、同现实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文化则会引导和推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一方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程度并不是绝对的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不是物质文明程度提高了,精神文明程度也会自然提高。如果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物质文明程度提高了,精神文明程度反而会出现倒退的现象。如现代科技十分发达的美国,就流行用计算机算命的现代迷信。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早已绝迹了的旧社会的丑恶现象为什么又死灰复燃了呢?这就说明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高低,绝不只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准等因素。
另一方面,在历史长河中,两者虽总体上相适应,但“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04页)当年的德国就是这样。至于艺术,“它的一定的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胳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8页)希腊的文化艺术便是明证。当今之世,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从经济水平到自然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水平,甚至清洁卫生、文明礼貌方面都相当高、相当好。然而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并不一定高,“精神家园”与“花花世界”极不协调,出现了丰饶中的贫乏,繁荣中的坍塌,华丽下的空虚以及彬彬有礼下的各怀鬼胎,热烈拥抱后的冷酷无情等等。可见精神文明并不是仅靠钱就能搞上去,更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精神文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它出不了“暴发户”,也不与钱袋大小成比例。虽然在总的历史发展中,“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如果有人“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事实上,正如恩格斯说的:“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虽然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平等:其中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这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总的“合力”推动历史前进。从而造成了“不成比例”状况。也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既反对思想意志决定论,又反对庸俗经济唯物主义”,强调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自然论”看不到这种一致性与非一致性的对立统一,把生产力对精神文明的作用夸大到绝对、唯一的程度,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物质文明的伴生物,从而陷入庸俗经济决定论的泥潭。
正确认识两个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就能自觉地注意调控两个文明的关系,防止社会的片面和畸形发展;就能从积极方面运用马克思所说的“不成比例”,不仅不因经济尚未充分发展而对精神文明放松建设或降低要求,而且会看到我们在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方面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虽然还需很长的时间,但在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见效快,作用大。扬己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演奏第一小提琴”,并以此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赶超战略的实施。
邓小平谈到精神文明包括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时说:“学习和培养这些革命精神,并不需要多么好的物质条件,也不需要多么高的教育程度。我们不是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上述的革命精神参加革命到现在吗?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江泽民同志1993年12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很差,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优势在哪里?就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不论对一支军队还是一个国家,都是极为重要的。
上面所引的两段话,是用我们党和军队的历史经验说明革命精神同物质条件“不成比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把吸毒、嫖猖等丑恶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是国民党办不到,资本主义办不到的。从50年代末起,我们又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用比西方当年快得多的速度,把“两弹一星”送上了天,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刮目相看。这些铁的事实说明,精神文明绝不是从物质文明简单派生出来的,其发展也不与物质文明同步。只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凭借先进制度、先进理论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无论在文化的精神方面,社会风气方面,乃至尖端科学技术方面,都是可以创造奇迹并与西方资本主义“试比高”的,而最高目标则是两个文明都要超过资本主义。
第二,“自发论”否认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精神文明受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多种因素制约和作用,因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首先是长期性,精神文明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属于人的现代化系统工程,不像抓物质文明那样在短期内可立竿见影。要改变我国国民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其次是内化性、抽象性。精神文明建设一般不易量化操作,难以用硬指标来规范和衡量。尤其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工作最具潜移默化性,而且易出现反复、逆转、跳跃、需要持久而耐心的教育和疏导工作。再次是传承性和渗透性。对浩繁的传统文化需科学梳理、去芜存青;对伴随开放涌进国门的西方文化同样要辨别优劣、批判借鉴。我们是在极其严峻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输入西方的价值观.其口号和策略阴险,且颇具迷惑性,我们需倍加认真对待,再次是动态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反映出来一些不系统、不稳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需要创造性地概括总结,上升为理性的东西,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修正和发展;对不科学、不正确的思想文化需及时批评和引导。特别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思想问题进入多发期、高发期。这些都不是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自然而然解决的。如果我们认识不到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长期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不积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精神文明这一手就硬不起来。
先进的精神文明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决不是“物质文明上台阶,精神文明自然好”,必须加强教育和引导。科学的、先进的、高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会自发产生和发展,需要党和政府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培育、辛勤耕耘、精心塑造。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它渗透在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我国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代“四有”社会主义新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育人为本;承担培育一代新人这一神圣使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治本之举。
事实证明: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未必会自动好起来。君不见,前些年一些人因贫穷而求神拜佛,而今他们中不少人靠党的富民政策已富起来了,可迷信更甚。况且物质文明可以为不同的精神生活服务。如书报、影视、光盘既可以传播精神文明,也可散播腐朽的文化垃圾。物质文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可以采取不同的社会形式,关键是物质文明为谁占有、为谁服务,所以物质文明的发展绝不会自然带来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我们一定要全面地、正确地理解两个文明的关系,再也不能搞 “有此自有彼”的所谓“自发论”了。
▲(2)坚决纠正“先后论”的模糊认识
“先后论”较典型的提法是先发展后规范,先繁荣后文明。它似乎也要抓精神文明,只不过眼下人财物不济,先把物质文明搞上去,等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再回过头来抓精神文明。这种主观设想其实是不肯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遁词。
▲第一,“先后论” 人为地割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孤立地对待物质文明,否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能动作用。
“先后论”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裂开来,片面地抓经济工作,这既违背经济规律,又不符合历史辩证法。任何一种社会文明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整体文明系统。两个文明无法分离分存,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和目的。人类自从有了物质生产,同时也就有了精神生产,二者是与生俱来的关系。精神生产并不是物质生产的直接派生物和简单附属物。精神生产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动性,自觉性有机性,具有自身历史的和逻辑的规律,渗透结合于几乎所有的物质生产中,因而它也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生产体系。二者结合点在生产方式中:在生产力中有智力支持因素,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诸种社会关系中有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因素。
物质文明是“物化”了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所依据的理论、思想、方案等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物质文明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实现。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最活泼的因素。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和精神动力的提高。生产力中物的要素要靠人去开发、运用、改进和提高,不断增大其知识和科技含量:生产力中人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政治觉悟、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等都能影响现实的生产力,而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恰恰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精神、智力因素对生产力起着指导和引导的作用。精神文明通过发挥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功能为物质文明服务,促进物质文明建设,这时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条件,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目的。反过来,物质文明发展了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推动精神文明发展,这时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条件,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目的。二者这种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始终同时贯穿文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二者不分大小主次,没有硬软、先后之别,既不单独起作用,也不轮流起作用,总是同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尽管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自发性发展道路,可是先抓物质文明带来种种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和弊端严重制约经济发展,迫使他们不得不放慢经济增长而着手精神文明的补课。我国在现代化发展战略上不能再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自发性错误,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再回过头来解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这样做不仅损失巨大,代价惨重,而且解决起来难度大,后遗症多,得不偿失。
▲第二,“先后论”在理论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用以指导实践必然延误、弱化和虚化精神文明建设。这种观点给人的感觉表面上也想抓精神文明。只不过在时间顺序上拖后一些,在空间位置上靠边点。但就是在这时间差和位置差的相当一段时期内,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地位,难有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少增、不增、甚至压缩;精神文明工作常常是为应付上级的检查搞些表面文章。实践已经证明,撇开精神文明建设而孤立地抓物质文明,不仅不能真正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反因增加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而变得极不经济,最终限制经济的发展。因此,两个文明建设绝不能分先后。
▲(3)坚决纠正“牺牲论”的模糊认识
▲“牺牲论”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内容约简为经济繁荣,这是一种片面的发展观,在实践上极其有害。
“牺牲论”以发展的客体——“物”为中心,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见物不见人,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建设的一时发展,这是一种片面的发展观。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仅靠物质力支撑而无坚实的精神文化力保障,民族大厦迟早要倾斜或坍塌。物质贫乏固然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邓小平讲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如果忽视、放松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伟大的任务,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会陷入片面性,就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仅仅限于物质文明建设,甚至仅仅限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那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方向,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的动力和战斗的意志,就不能抵制各种腐化因素的侵袭,甚至会走上畸形发展和变质的邪路。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从当前国内外活生生的事实中得出的结论。在“牺牲论”影响下,一些地方的造假售劣、坑蒙拐骗、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污染环境、偷采资源等不法行径多年来屡禁不止,局部地区还呈蔓延趋势,有的人甚至从事黄赌毒及黑社会勾当。“牺牲论”作祟的恶果昭示我们:放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有偏离正确方向的可能;放弃精神文明建设,改革成果就有丧失的危险。经济繁荣的“一俊”不能遮精神滑坡之“百丑”,发展物质文明绝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的振兴不能以文化的断裂为代价,物质的追求不可用精神的失落来换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是双重的,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如果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放弃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通行的逐利性、竞争性、交易性等原则极易变异并向非经济领域侵蚀而导致腐败,引发市场主体重利轻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非道德、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从而破坏正常的人际竞争与合作关系。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热忱,削弱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还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甚至影响整个经济建设,危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
上述三种对精神文明建设偏颇的认识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在实质上都是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内在的、客观的辩证关系,主观地对立起来,人为地割裂开来,偏废一方,否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指导思想不符合两个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必定对精神文明建设不抓不管、不支持、不协调,这就是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问题多年来未能很好解决的症结所在。江泽民同志重申和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要经常讲,反复讲。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也难以搞好。发展精神文明,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党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澄清两个文明关系问题上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坚决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都搞好,使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的巨大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2、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要切实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各级党委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这要作为对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
▲二、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
▲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