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
第 2章 农业技术进步, 内涵与机制
第 1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第 2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
第 1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 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
? 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
? 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
? 农业技术进步的效益
? 农业技术进步的环境
? 技术进步与农业资源报酬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
技术进步的概念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指农业技术在合乎目的性
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合乎目的性,指人们对技术应用所期望达到
的目的及其实现的和谐。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
目的性?
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减轻劳动强度
节约投入
改善生态环境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
如果通过对原有农业技术(或技术体系)的研
究、改造、革新,或开发出一种新的农业技术
(或技术体系),用以代替原有的技术(或技
术体系),使其应用的结果更加接近于应用的
目标,我们就说产生了技术进步。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
技术进步与科学进步
? 技术进步的实质在于合乎目的性
? 科学进步的实质在于合乎客观性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
对技术进步的理解要随着技术应用目的的不同而变化
? 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技术的要求不同
? 农产品产量技术和优质技术
? 氟里昂制冷技术和溴化锂制冷技术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8
狭义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还包
括经营管理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进步。这样,
技术进步包括了两大方面的内容:自然科
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或
者说,硬技术的进步和软技术的进步。
狭义技术进步?
广义技术进步?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9
狭义技术进步
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技术进步的称为狭义技
术进步。 狭义技术进步考察的是物化形态
的技术进步,又称为硬技术进步。
? 技术进化
? 技术革命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0
技术进化
当技术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体系的改革创
新,或者在原有技术原理或组织原则的范
围内发明创造新技术和新的技术体系时,
这种进步就称为技术进化。如新品种的育
成和应用、配合肥料和配合饲料的研制和
推广、施肥方法的改进、喷灌和滴灌技术
的研制和应用等。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1
技术革命
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
变革时,就称其为技术革命。如化肥和拖
拉机的出现和应用、现代育种技术的研制
和应用等。农业技术革命的直接结果是土
地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在导
致技术体系出现重大变革的同时,往往会
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推动着社
会的进步。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2
广义技术进步
广义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
还包括管理技术、决策技术等软技术的进
步。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3
软技术进步的内容
( 1) 采用新的方针政策; ( 2) 推行新的经
济体制; ( 3) 采用新的组织管理方法;
( 4) 改革政治体制; ( 5) 改善和采用新
的, 更加有效的决策方法; ( 6) 采用能
够长期激发劳动者积极性的分配体制与政
策; ( 7) 改善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等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4
对技术进步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
硬技术进步与软技术进步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硬
技术进步, 没有软技术进步的配合, 硬技术进步
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发挥 。 当然, 从长期来看,
只有软技术进步, 没有硬技术进步支撑, 软技术
进步在作用就不能持续发挥 。
技术经济学上提到的技术进步, 如不特别说明,
通常指的是广义技术进步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5
在人大孔子铜像揭幕仪式上汤恩佳先生
的讲话
汤恩佳先生,香港孔教
学院院长,著名孔子思
想研究专家。认为美国
只注重科学技术的进步,
不注重道德教育,导致
遭到袭击。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6
技术进步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科学研究是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要求有一定的基
础研究作为前提和储备。技术进步是科学研究的延伸和物
化。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都不断对科学研究提出更新和更
高的要求,促使科学研究不断深化、细化,不断开拓新的
领域。基础研究又为新技术的高度发展奠定了新的和更坚
实的基础,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促进了自身的不断发
展。例如,生物工程的迅速发展,就是和本世纪中期以来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
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分不开的。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7
科学与技术的分化与融合
? 第一次技术革命
? 第二次技术革命
? 第三次技术革命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8
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
1.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亦即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 。 这类技术一般
处于实验室阶段, 但它具有巨大的经济潜
力, 是未来实用技术的前奏 。 它虽然不能
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 却标志着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19
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
2.农业生产实践中技术水平的提高 。 包括技术创新
和技术改造, 可以在农业生产中直接应用并发挥
作用 。 其作用主要有,( 1) 扩大农业资源的利
用范围, 或者使原来无法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资
源得到充分利用 。 ( 2)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在
资源投入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产量, 或
者产量的增加快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 表现为生
产函数曲线的上移 。 ( 3) 提高农产品质量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0
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
3.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程度的提高 。
4.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
5.为农业服务部门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
高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1
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一)
按照生产的部门,可分为种植业技术进步、
畜牧业技术进步、林业技术进步等
按照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方式,可分为
体现型技术进步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
按照技术进步的性质,可分为硬技术进步和
软技术进步
按照技术进步的效应,可分为(机械)工程
技术进步和生物工程技术进步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2
体现型技术进步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
前者指技术包含在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之中,
或者与新训练和教育出来的劳动力结合在一

后者指农艺过程的创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
合、资源配置的改善、生产结构的优化、规
模效益和决策水平的提高、组织管理和经营
水平的提高等。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3
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二)
由于农业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技术进步与各项投入
的关系, 以发挥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要素的渗
透催化作用, 提高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 促进农
业经济的增长, 这样, 根据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
过程中投入的资金, 劳动, 土地等要素比例关系
的影响, 可以将技术进步划分为资金节约型, 劳
动节约型, 土地节约型和中性技术进步四种类型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4
资金节约型技术进步
指经过技术进步后, 在资金, 劳动, 土地等要
素的配合比例中, 资金的份额相对减少 。 有
两种情况, 一是技术进步主要节约了资金使
用, 而土地和劳动投入保持不变;二是三种
要素都得到了节约, 但资金节约的幅度大于
土地和劳动 。 具体表现为资金的边际生产率
的变化大于土地和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变化 。
也称为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5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与资金节约型技术进步相反,在技术进步后,土地、资金
和劳动的配合比例中,劳动所占的份额相对减少了。或
者是技术进步主要节约了劳动投入,而土地和资金投入
不变;或者是三种要素都得到了节约,但劳动投入的节
约幅度大。具体表现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大于资金和土
地的边际生产率。这种技术进步就称为劳动节约型技术
进步或资金密集型技术进步。从宏观上看,这种类型的
技术进步可能通过较大的连锁效应,促进整个社会经济
的增长,但需要大量资金,承担较大的风险,要求劳动
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6
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
指在技术进步后, 土地与资金, 劳动力配合生产同样多的
农产品中, 土地投入的份额相对减少, 劳动和资金的投
入相对不变 。 或者技术进步既节约了土地, 又节约了劳
动和资金, 但土地的节约幅度大于后二者的节约幅度 。
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 使土地的边际生产
率大于劳动和资金的边际生产率, 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
从根本上讲, 技术进步必须与更多的资金或劳动相结合,
才能放大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经济供应量, 因此, 这种
技术进步也可称为资金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7
中性技术进步
指技术进步后, 生产一定量农产品所需要的
资金, 劳动与土地的最佳配合比例, 仍然
保持在技术进步前生产等量农产品或取得
同等收入的配合比例上 。 即技术进步后,
资金边际生产率, 劳动边际生产率和土地
边际生产率都按比例增加, 而资金, 劳动
和土地等生产要素都按比例节约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8
希克斯的中性技术进步
是指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率
保持不变的技术进步,或者说技术进步并
没有改变资本的边际产量对劳动的边际产
量之间的比率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29
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能够抵消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从而
使资本 —— 产出比率不断提高,资本不断
深化,资本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仍然保
持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并不影响资本的边
际生产力,只是使每单位劳动由于配备更
多的资本而增加了它的效率。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0
农业技术进步的效益
经济效益:直接效益、间接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信息效益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1
经济效益:直接效益
通过技术进步使投入品的消耗下降,劳动
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品种增加
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农业单位的产量提

通过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生产组织和管
理现代化,农业生产单位的直接经济效益
增加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2
经济效益:间接效益
对社会和消费者带来的效益
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效益(有哪些?)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3
生态效益
对农业资源的节约
绿色农业技术(对比:有机农业技术、无
公害农业技术)减少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

生物多样性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4
社会效益
产品总量增加,满足社会需求
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力可以有更多
的时间从事其他行业或闲暇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工农差别、城乡
差别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素质,延
长寿命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5
信息效益
每个小的技术进步都会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
界提供新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分析
和利用就会产生新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
技术进步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6
问题
经济学中外部效应的
概念
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
性表现
讨论:农业是否属于
公益性产业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7
农业技术进步的环境
组织环境: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政
府和非政府组织构成
资源环境
文化环境
信息环境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8
农业资源
自然资源 。 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有利并能
产生效用的那些自然元素和自然力
物质资源 。 它是自然资源的延伸, 是通过人们的
劳动加以采集, 储存, 加工, 仿制, 改良以提高
其功效和利用程度的资源 。 它包含有人类劳动 。
资金 。 固定资金资源, 流动资金资源
人力资源 。 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力资源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39
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等人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发展了索洛
的技术进步理论。他认为通过对卫生、教育
等方面的投资可以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和技
能,提高人口质量,使一般的人力资源转化
为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可以产生, 知识
效应, 和, 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促进
经济增长。同时,人力资本可以产生递增效
应,消除常规资本与劳动的边际递减收益,
保证经济增长。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0
自然资源
无限资源
可再生资源
有限资源
不 可 在 生 资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1
农业资源的性质
? 资源的可控性与不可控性
? 资源的存储性与流失性
? 资源的互补性与互代性 。 互补资源之间应
当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 互
代资源则要求用价格低, 效率高的资源代
替价格高, 效率低的资源
? 资源的再生性与相对性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2
农业资源报酬递减规律
农产品由多种生产资源转化而成, 资源只
有配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效能 。, 最小养
分律,,, 木桶原理,
农作物, 畜禽及土地对追加的各种投入都
有一定的容纳度
农田是以土地为主的综合体, 其中的养分
本来就不平衡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3
农业资源报酬递减规律
不仅直接转化为产品的资源, 在投入比例
失当时会出现报酬递减, 而且为农业生产
服务的农业机械等资源在投入数量不断增
加时, 也会出现报酬递减状况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4
技术变化与资源报酬
在技术相对静止和稳定条件下, 资源报酬
递减是客观存在的
资源报酬递减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 随
着技术进步, 资源报酬递增是绝对的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5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6
第 2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概念、分类
机构及其能力
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和模式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7
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技术进步赖以实现
的机构及其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现
阶段,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所依托的三种
组织(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的
两个方面(需要和能力)。二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和模式。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8
政府的需要和能力
能力,
? 培养人才的能力
? 资金筹措能力
? 调动大学、研究机构及其社会其他机构技术进步
积极性的能力
? 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的能力
? 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的能力
? 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尤其是技术贸易政策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49
若干国家 RND占 GNP比重
中国,1.0,日本,3.0,德国,2.6,
法国,2.5,英国,2.2,意大利:
1.3,巴西,0.4,丹麦,1.9,匈牙
利,1.0,印度,0.8,韩国,2.8,
波兰,0.9
以上为 1981~1995年平均数,中国为
2001年数据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0
大学(研究机构)的需要和能力
? 培养人才
? 科学研究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1
企业的需要和能力
需要:企业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经济系统中具有特定的追求目标。当只
有通过技术进步才能实现其追求的目标时,
技术进步的企业需要就产生了。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2
企业的需要和能力
能力:企业技术进步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 技术开发能力
? 技术吸收能力
? 资金投入能力
? 市场开发能力
? 信息收集能力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3
在调查的 284家企业中,163家企业设有研发部门,占调查企业总数的
57.6%。被调查企业研发部门的设立大体上自从 20世纪 80中期年代开
始,一般是先创立企业,再根据需要建立研发部门。 20世纪 90年代
以后成立的企业只要有研发部门,一般在企业创立时即设立。, 有
足够的研发能力, 的企业占 34.4%;, 只有少量的技术开发能力, 的
占 22.1%,这类企业往往同时选择, 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广泛
的联系, 或, 引进新产品或新技术, ;选择, 没有研发能力, 的只
有 9个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 3.7%,它们全部同时选择了, 与大专
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 或, 引进新产品或新技术, (见
表 3)。这一结果说明了北京市乡镇企业研发机构的功能分布:三分
之一强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能够自主研制、开发新产品或新
技术;另外三分之二或者只有少量研发能力,或者完全没有研发能
力,其主要作用就是与外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
系,少量的研发能力也是在外界专家的指导下产生的。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4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越大,研究开发的能
力越强,选择, 有足够研发能力, 的企业数与企
业规模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200~ 500人和 500人
以上两组企业选择, 有足够研发能力, 的比例均
大于各组在企业调查企业总数所占的比例,其余
各组或者与其在调查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基本
持平( 100~ 200人组),或者小于其在调查企业
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5
调查发现,乡镇企业的研发能力与其所有制性质也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在样本数较大的集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
合资四类企业中,,有足够研发能力, 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和
股份合作制企业所占比例远小于调查的两类企业所占比重,
其中,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差距较大;而选择, 有足够研发能
力, 的股份制和中外合资企业所占比重均大于调查的两类企
业所占比重。这一结果说明,企业的所有制(确切地说,是
企业是否改制)性质对其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我们
的典型调查也表明,一些基础较好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
迟迟没有实行改制,企业机制不灵活,经营者的利益得不到
保障,原本在本行业中技术创新处于前列的企业,近年来产
品单一、更新换代速度慢,已经显示出被淘汰的危险。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6
? 对 284家企业的调查结果为,1998,1999,2000
三年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仅为 4.16,2000年
为 4.34
? 根据国际经验,当 R& D投入占销售额的 1%时,企
业难以生存,占 2%勉强生存,占 5%才有竞争力。
这说明北京市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的总体
水平处于勉强生存状态,即使第一类选择, 有足
够的研发能力, 且投入经费企业的投入强度也仍
然达不到, 有竞争力, 的水平。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7
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和模式
从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看,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的
现代化, 即运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电气化, 生物化和化学化,
这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或物质内容;二是农业组织
管理的现代化, 当前, 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社会化, 区域化和企业化, 这是现代农业的组织保证 。
当然, 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的特点不一样, 各国实
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差异很大, 但日本经济学家
速水右次郎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 ·拉坦把它们归纳为两
种主要模式, 即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8
美国的特点是人少地多, 劳动力稀缺, 而日本整好相反 。 两国在土地 —
— 劳动力比例上的极大差异性恰好构成了这个世界上的两种极端类型 。
1880年平均每个男性农场工人的农业土地面积, 美国是日本的 36倍, 而
且这个差距在不断扩大, 到 1960年美国平均每个男性农场工人的农业土
地面积是日本的 97倍, 可耕地是日本的 47倍 。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 土
地和劳动力的比价在两个国家也有显著的不同 。 1886年, 日本 1个农场
工人购买 1公顷可耕地必须工作的天数是美国农场工人购买同样面积可
耕地工作天数的 9倍 。 在美国, 劳动力价格相对于土地价格不断上升,
尤其在 1880~1920年期间;而日本的土地价格相对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得
极快, 尤其在 1880~1990年期间 。 到了 1960年, 1个日本农场工人必须工
作 30倍于美国农场工人的时间, 才能买到 1公顷土地 。 那么, 在各自的
资源禀赋条件下, 美国和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分别是怎样的呢?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59
美国模式(一)
在美国,土地和机械的价格相对于工人工资
的长期下降,促使这个国家不得不用土地
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这种替代包含着农
业中使用的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这是因
为,一个固定不变的技术,对稀缺生产要
素替代的空间是很小的。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0
美国模式(二)
例如,在早期的谷物收割中,在两个星期的收割时
间内,使用某种型号的收割机和两组役马,其最
佳组合是 5个工人和 4匹马,能收割 140英亩的谷
物。引进新的机械 —— 打捆机以后,农场主就可
以改变上述组合比例,即使用 2个工人,1台收割
机和 4匹马,同样在两个星期内收割 140英亩谷
物。在这里,1台打捆机替代了 3个工人。由于人
工是昂贵的,所以这种替代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1
美国模式(三)
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美国农场中使用的大
型机械和机械动力迅速增加,而使用的工
人数迅速减少,即人机比例在不断提高,
反映了机械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土地和机械
对人力的边际替代率。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2
美国模式(四)
这种替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 拖拉机的引进是农业
中最重要的机械技术的进步, 它使每个农场工人
能够更容易地使用更多的机械动力, 从而能够大
大提高动力对人力的边际替代率 。 大功率拖拉机
替代小功率拖拉机, 多功能农业机械替代单一功
能农业机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 。 这种替代的结果,
是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械化水平最高, 从而劳
均负担耕地最多的国家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3
美国模式(五)
? 19世纪 20年代生物技术的革新,30年代
杂交玉米的广泛种植
? 高产品种需要高品质的肥料为基础
? 化肥工业的发展和化肥的广泛应用
? 作物的矮化
? 生物技术和化肥技术的相互促进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4
美国生物技术的特性
美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总是和机械技术发展的
需要结合在一起的,新的作物品种总是更
加适合机械收获。如为了有利于机械收获,
美国的农业科学家培育出了具有强壮枝条
而且同时成熟的西红柿。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5
美国模式的前提
? 高度市场化: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 土地私有化
? 实用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的完全市场化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6
日本模式(一)
在日本,土地的供给缺乏弹性,土地价格与
工资价格同步上升,因此,用土地和机械
替代人力是无利可图的。然而,随着农用
工业的快速发展,化肥价格相对于土地价
格持续下降,以及来势凶猛的生物技术的
进步,给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完全不
同于美国的新契机。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7
日本模式(二)
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谷物,而化肥对传统作
物的作用较差,在传统作物体系下不能大幅
度增加产量。传统品种下化肥对土地的替代
弹性极小的状况迫使日本使用先进的农业生
物技术,不断改良品种。新的喜肥作物品种
和效率更高的化肥不断出现,土地生产率和
农业现代化水平也随之不断增加。 1880年以
后,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沿着上述道路
发展的。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8
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及特征
1880-1900 00-45 45-70 70-90
品种改良 追求高产 多肥多收 追求食品品质
施肥改良 多肥多农药 多农药
土地改良 基础设施 大型农区
劳动力 畜力机械 动力扬水机 动力耕耘 播种机
机械化 脱粒机 收割机
技术教育 义务教育 农会技术员 普及制度 高学历化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69
日本机械技术的特性
机械技术进步的意义也主要在于通过改善农
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大幅度提高产量 。
例如, 早期的马拉犁和后来拖拉机的使用
主要是作为一种深耕的工具, 以便增加单
位面积产量 。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0
美国和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结果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于完全不同
的初始生产要素条件和供给条件,但在
1880~1960年间,达到了接近的农业和
生产率的增长。两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也率先进入了世界上最小国家的行列。
1995年的资料显示,日本农业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为 5.28%,而美国仅为
2.98%。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1
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道路
? 农业技术进步总是朝着资源丰裕的方向进
行,总是用丰裕资源替代稀缺资源
? 农业技术进步总是朝着可改变资源约束的
方向进行变革
? 农业技术进步总是朝着技术密集的方向变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2
农业技术变革的原则
? 技术可行性原则,技术变革的难度不能超
过现有科学技术条件许可的水平
? 技术成本低廉原则
? 技术变革的结果要给社会带类较高的经济
效益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3
各国农业技术变迁的一般趋势
从资源禀赋角度看,各国农业技术变迁的一
般趋势是: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趋向是发
展机械化,节约土地的技术进步趋向是生
物革新,但在一国特定的农业技术变革方
向约束下,机械技术的开发可以是节约土
地型的,而生物技术的开发也可以是节约
劳动型的。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4
速水 -拉坦模式的四个要素
资源禀赋 技术状况
文化类型 制度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5
? 诱致性变迁的长期路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
相对成本不断上升(相对于资本,以及机会成本)
K
L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6
速水 -拉坦模式的特征
? 价格在引导技术变迁中起到关键作用
? 特别强调制度和文化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 政府在技术变迁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包
括提供公平的制度环境、对具有外溢效应
的领域进行投资、注意到生物技术的潜在
收益等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7
? 关于速水 -拉坦模式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
认为,农业上所有技术变革不一定都是由经济因素的
内在驱动所致,而往往由其他因素所引起,例如基础
科学和技术的一般进展。然而,这些进展并不涉及某
个特定部门的要素价格,内燃机和计算机芯片的发明
就说明了,某些技术发展与农业需求并没有内在联系,
虽然这些技术并非由农民的需求产生,但它们已经或
将对农业技术的发展作出极大贡献。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8
速水 -拉坦模式缺陷
? 未能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收入分配。
比如,现有的制度安排是如何影响不同社
会集团的,改革将怎样影响这些集团以及
集团之间的权力平衡等。这需要进行政治、
社会和心理分析。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79
与舒尔茨的比较
? 舒尔茨,
? 速水 -拉坦:对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是
加速经济发展的中心策略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80
小结
? 技术和制度改革的投资在诱致性变革模式
中起着核心作用,而古典经济发展模式主
要考虑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的作用。
? 速水 -拉坦模式强调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稀
缺资源的作用这一基本着眼点,即稀缺资
源的价格不但影响着企业家的决策,还影
响着私营部门、政府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
人员作出的更为重要的发展决策。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81
小结
? 价格在引导农业高效率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
其基础是竞争性市场体系。
? 本模式特别适用于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
农业发展道路作出解释,尤其是能够对不断
变化的土地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作出解
释。因此,该模式能够指明加快欠发达国家
某个地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制度。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82
小结
? 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理论的结合是该模式
的一个显著特点。在速 — 拉模式中,制度
不再被认为是一成不变的,有助于人们理
解过去的制度变革情况,可以更好地设计
制度变革框架。
2011-10-17 kongxz@agec.ruc.edu.cn 83
小结
? 政府在技术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速水、拉
坦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的投资是必
不可少的,公共部门对制度结构中具有强烈
外溢效应的领域进行投资,也具有巨大的潜
在收益。这种投资包括建立要素和产品市场
所必需的信息和通讯设施,使营销系统现代
化。政府还要健全法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公
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