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生产要素最适投入分析
? 一, 什么是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二, 生产弹性与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
? 三,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
?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 (一)什么是总产量、平均产量和
边际产量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
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
(一)什么是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1、什么是总产量
? 2、什么是平均产量
? 3、什么是边际产量
1、什么是总产量
? 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可变的生产
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我们所说
的生产函数即是总产量生产函数。
2、什么是平均产量
? 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某种可变
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它等于
总产量除以用于生产的要素投放量。
3、什么是边际产量
? 单位可变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即产品增量与生产要素增量的比值。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 第一, 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劳动投入量的不断增加,
最初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都是上升的, 但各自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开始下降 。
? 第二,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
最高点 。 在相交前, 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 MPP> APP) ;在相交后, 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产量小于平
均产量 ( MPP< APP) ;在相交时,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边际产量
等于平均产量 ( MPP= APP) 。
? 第三,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减少。
?
二、生产弹性与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
? (一)生产弹性
? (二)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 三 ) 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
(一)生产弹性
? 生产弹性是指产品数量变动的比率
与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动的比率之比,表
示生产中产品产量变动对生产要素投入
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可以用来评价资源
投入的转化效果,用 EP表示。
(二)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 当E P> 1时, 即 MPP> APP,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生产要
素增加的幅度, 此时, 若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 平均产量会不断
增加 。
? 当E P= 1时, 即 MPP= APP,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与生产要素增
加的幅度相等, 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 。
? 当E P< 1时, 即 MPP< APP,它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生产要
素增加的幅度, 在此时若继续追加生产要素投入, 将使平均产量
降低 。
? 当E P= 0时, 即 MPP= 0,此时生产要素的转化效果等于零, 总
产量达到最高点 。
? 当E P< 0时, 即 MPP< 0,此时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是负效用, 总
产量不但不能增加, 反而减少 。
(三)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
? 第一阶段, 可变生产要素 ( L) 投入量从
开始至平均产量最高点, 该阶段内E P ≥ 1,边
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且平均产量不断增加 。
? 第二阶段, 从平均产量最高点至总产量最
高点, 在该阶段内 0≤ E P ≤ 1,平均产量大于
边际产量, 且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不断减少,
但边际产量大于零 。
? 第三阶段,自总产量最高点以后,在该阶
段的E P ≤ 0,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平均
产量都不断减少。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
? 根据以上对生产要素投入三个阶段的划分可知,在第一阶段
内,只要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不断增加,边际产
量开始时增加,然后有所减少,平均产量始终不断增加,也就是
说单位生产要素的产品率不断增加,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停止追加
资源投入,就会失去取得更大利润的机会,显然是不符合经济原
则要求的。在第三阶段内,随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总
产量、平均产量都在下降,边际产量为负值。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在第二阶段内,虽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但仍大
于零,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仍可使总产量增加,直至总产量达
到最大。由以上分析可知,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应在第二阶
段为宜。具体应在哪一点上,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产品的成本,
价格等)及生产目标是使总产量最大还是利润最大等。一般来说,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最适点应在生产投入
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上。
教学参考书:
? 1,孙建锋:, 经济学基础,, 东北
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 2,王汀汀等:, 经济学基础知识,,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 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中
国经济出版社,1998。
复习思考题:
? 1,说明总产量,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
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
? 2,生产投入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
? 3、如何确定一种可变生产资源的合
理投入。
? 一, 什么是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二, 生产弹性与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
? 三,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
?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 (一)什么是总产量、平均产量和
边际产量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
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
(一)什么是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1、什么是总产量
? 2、什么是平均产量
? 3、什么是边际产量
1、什么是总产量
? 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可变的生产
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我们所说
的生产函数即是总产量生产函数。
2、什么是平均产量
? 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某种可变
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它等于
总产量除以用于生产的要素投放量。
3、什么是边际产量
? 单位可变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即产品增量与生产要素增量的比值。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 第一, 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劳动投入量的不断增加,
最初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都是上升的, 但各自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开始下降 。
? 第二,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
最高点 。 在相交前, 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 MPP> APP) ;在相交后, 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产量小于平
均产量 ( MPP< APP) ;在相交时,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边际产量
等于平均产量 ( MPP= APP) 。
? 第三,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减少。
?
二、生产弹性与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
? (一)生产弹性
? (二)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 三 ) 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
(一)生产弹性
? 生产弹性是指产品数量变动的比率
与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动的比率之比,表
示生产中产品产量变动对生产要素投入
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可以用来评价资源
投入的转化效果,用 EP表示。
(二)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 当E P> 1时, 即 MPP> APP,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生产要
素增加的幅度, 此时, 若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 平均产量会不断
增加 。
? 当E P= 1时, 即 MPP= APP,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与生产要素增
加的幅度相等, 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 。
? 当E P< 1时, 即 MPP< APP,它表明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生产要
素增加的幅度, 在此时若继续追加生产要素投入, 将使平均产量
降低 。
? 当E P= 0时, 即 MPP= 0,此时生产要素的转化效果等于零, 总
产量达到最高点 。
? 当E P< 0时, 即 MPP< 0,此时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是负效用, 总
产量不但不能增加, 反而减少 。
(三)生产投入三阶段的划分
? 第一阶段, 可变生产要素 ( L) 投入量从
开始至平均产量最高点, 该阶段内E P ≥ 1,边
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且平均产量不断增加 。
? 第二阶段, 从平均产量最高点至总产量最
高点, 在该阶段内 0≤ E P ≤ 1,平均产量大于
边际产量, 且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不断减少,
但边际产量大于零 。
? 第三阶段,自总产量最高点以后,在该阶
段的E P ≤ 0,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平均
产量都不断减少。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
? 根据以上对生产要素投入三个阶段的划分可知,在第一阶段
内,只要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不断增加,边际产
量开始时增加,然后有所减少,平均产量始终不断增加,也就是
说单位生产要素的产品率不断增加,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停止追加
资源投入,就会失去取得更大利润的机会,显然是不符合经济原
则要求的。在第三阶段内,随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总
产量、平均产量都在下降,边际产量为负值。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在第二阶段内,虽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但仍大
于零,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仍可使总产量增加,直至总产量达
到最大。由以上分析可知,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应在第二阶
段为宜。具体应在哪一点上,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产品的成本,
价格等)及生产目标是使总产量最大还是利润最大等。一般来说,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最适点应在生产投入
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上。
教学参考书:
? 1,孙建锋:, 经济学基础,, 东北
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 2,王汀汀等:, 经济学基础知识,,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 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中
国经济出版社,1998。
复习思考题:
? 1,说明总产量,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
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
? 2,生产投入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
? 3、如何确定一种可变生产资源的合
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