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性质和目的 博弈论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的思想最早产生于我国古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军事思想和治国策略,就蕴含了丰富和深刻的博弈论思想,全书处处都闪烁着博弈论的光辉。而最早的博弈论应用案例应首推田忌赛马:孙武的后人孙膑,演绎孙子兵法,为田忌谋划,巧胜齐王,这是博弈论思想的成功应用。人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时,反映出人与人(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上种种矛盾和差异,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中矛盾的产生、转化、解决、演化的过程。不同的行为主体、不同的行为方式造成的利益冲突或合作,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内容和发展主线。传统博弈论纳什均衡解的概念是以博弈规则、参与者的理性以及参与者的收益函数都是共同知识为前提的。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行为主体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寻找到自己的最优决策,同时对其他主体的行为预测也同样不可能准确无误。现实世界中的主体是在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来对外部给与的刺激做出反应的。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互相模仿、学习以及不停的尝试,以寻找生存概率最大的战略。因此,纳什均衡能否理解为某一学习和演化过程的结果,这一问题在博弈论的较近研究中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1973年,Smith和Price提出了演化稳定战略(ESS)这一重要概念。ESS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演化博弈论研究中的进程。演化博弈论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它相当成功的解释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现象,并在分析社会习惯、规范、制度或体制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自发形成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进展。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将介绍一些演化博弈的基本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统计学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并学会用博弈论的思想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其间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阅读相关文献、著作,开展课堂讨论,以开拓思维。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34总学时,2个学分。 二、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博弈论基本概念(4学时) 1.1博弈论典型案例介绍 1.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描述 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6学时) 2.1可理性化和反复剔除劣行动 2.2纳什均衡 2.3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与多重性讨论 2.5 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及其存在性 第三章 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2学时) 3.1 Cournot寡头垄断模型 3.2 Hotelling寡头垄断模型 3.3 监督博弈 3.4 公地的悲剧 3.5市民责任博弈 第四章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6学时) 4.1 完全信息扩展博弈 4.2 子博弈完美 4.3 博弈定义的两种扩展 4.4 完美信息博弈与逆向归纳法 4.5法律上的一个应用——要挟诉讼 4.6 贴现 4.7子博弈完美均衡的进一步例子 4.8重复博弈与无名氏定理 第五章 贝叶斯纳什均衡 (6学时) 5.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战略式描述 5.2 Harsanyi转换 5.3 贝叶斯纳什均衡 5.4 不完全信息的Cournot寡头垄断模型 5.5 不完全信息下的公共产品提供 5.6 一度价格密封拍卖 5.7 双向拍卖 第六章 演化博弈与演化均衡(5学时) 6.1纯战略的演化稳定 6.2混合战略演化稳定均衡 6.3 随机环境中的演化博弈 6.3 基于复杂网络的演化博弈 第七章 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 (5学时) 7.1 基本思想 7.2 贝叶斯法则 7.3 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 7.4 信号博弈 三、参考教材 1.艾里克.拉斯谬森,博弈与信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2. 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 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 4.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 5.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4 6.龚小庆,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 龚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