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炎症
第三章 炎症
第一节炎症 (inflammation)概述
一, 概念:
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生 以防御
为主 的 病理过程 。
具有 血管系统 的 活体 组织对损伤因子
所发生的 防御反应 。
1,炎症 本质:以防御为主
2,炎症 基本病变:变质, 渗出, 增生 。
3,炎症 局表:红, 肿, 热, 痛, 功能 ↓
4,全身反应,发热, 白细胞 ↑
单吞 C系统功能 ↑。
自选病例
(病例库)
分析
二, 原因:
物理性:温度, 射线, 刀, 撞, 压
化学性:酸碱, 尿素
生物性:菌, 病毒 ---( 最常见 )
免疫性:如鼻炎, 荨麻症;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
一, 变质 ( alteration),
指组织细胞的变性, 坏死 。
1,原因:直接作用, 局部血障,
炎症介质的作用 。
2,形态改变:
实质 C,水肿, 坏死等
间质:粘液样变性, 纤维素样坏死
3,代谢变化:
分解 ↑
酸中毒 炎性水肿
渗透压 ↑
4.炎症介质 ( inflammatory mediator)
概念: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
主要为内源性 。
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 。
作用:扩血管, ↑透性,
趋化, 发热, 致痛等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胺:
组胺,5— 羟色胺
2.花生四稀酸产物
3.溶酶体酶:
4.细胞因子:
主要炎症介质的作用
功能 炎症介质种类
血管扩张 组胺, 缓激肽, PG
血管透性 ↑ 组胺, 缓激肽,C3a.C5a.白 C三稀
趋化作用 白 C三稀 C5a,细菌产物, 中性白 C阳
离子蛋白, 细胞因子 ( IL— 8,TNF)
发热 前列腺素, 细胞因子 ( IL— 1,TNF)
疼痛 PG,缓激肽, 5-羟色胺 ( 低浓度时 )
组织损伤 氧自由基, 溶酶体酶
二,渗出 ( exudation),
炎症时,血液成份
透过血管壁 →组织
间隙 的过程。
急性 炎症重要标志
渗出过程:
炎性充血 (血液动力学改变)
液体渗出 (血管通透性 ↑)
白细胞渗出
( 一 ) 炎性充血 ( 血管反应 ),
病因 →细 A痉挛 ( 短暂 )
→A充血 ( 炎性 充血 )
→V淤血 →透性 ↑
→渗出 →液体 →细胞 。
( 二 ) 液体渗出 ( 血管通透性 ↑)
概念:渗出液 →体 腔 →炎性积液 。
渗出液 →组间 →炎性水肿 。
成分:水, 盐, pr
区别,( 见表 ) 主要是蛋白含量 。
渗出液与漏出液区别,
项目 渗出液 漏出液 。
蛋白量 25g/L ↑ 25g/L ↓
比重 1.018 ↑ 1.018 ↓
细胞数 >500个 /mm 3 <100个 /mm3
透明度 混浊 澄清
Rivalta试验 阳性 阴性
凝固 自凝 不自凝 。
意义:
有利:稀释、灭菌、阻止扩散。
不利:压迫 →器官功能 ↓、
机化 →粘连 。
机制,Cap透性 ↑;
组织渗透压 ↑;
MC流体静压 ↑
( 三 ) 细胞渗出:
1).概念
炎细胞:炎症时渗出的白细胞 。
炎 C浸润:炎 C透过血管壁
→ T间隙的现象 。
2).白细胞游出:
⑴ 概念:白 C透过血管壁
→ 周围 T的过程 。
⑵ 白细胞游出过程:
靠边, 附壁, 粘着,
游出, 趋化, 吞噬
① 靠边, 附壁, 轴 →边, 沿内皮滚动
② 粘着,
电荷:被中和, 排斥力 ↓,
钙桥:二价阳离子
③ 游出, 主动 过程, 以阿米巴样运动形式
红 C漏出 被动
时相:急性炎症早期:中性白 C首先游出
48H后:单核 C游出 运动最强 。
④ 趋化:
白细胞对化学物所做的定向运动
( 阳性, 阴性 )
趋化因子不同吸引的白细胞不同:
葡, 链菌:中性白细胞为主
病毒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过敏虫感:嗜酸白细胞为主
⑤ 吞噬,
吞噬作用,白细胞吞入并消化病原体
的过程 。
吞噬细胞,单核 C,中性白 C( 强 )
噬酸性白细胞 ( 弱 )
吞噬过程,
吞噬过程 总结为三阶段:
识别, 附着;
包围, 吞入;
杀灭, 降解 。
氧代谢产物 —— 氧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 次氯酸, 过氧化氢, 羟自
由基为强的杀菌因子 。
3.白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中性白 C( 小噬 C),
运动,活跃;吞噬:较强
出现,急性炎, 炎早期和化脓性炎
—— 称 急性炎特征性细胞 。
巨噬细胞,
运动:活跃; 吞噬:强
出现,急炎晚期, 慢性炎,
非特异性炎 。
其名随部位, 病变而称:
如朗罕氏 多核巨 C---
噬酸性白细胞,
运动:较弱;
吞噬:有一定吞噬 力如 杀虫吞噬免疫 CO
出现,过敏性炎寄生虫感染 。
淋巴, 浆细胞:
体液及细胞免疫又称 免疫活性 C
运动:最弱;无吞噬 ( 血中无浆 C)
出现,慢性炎及病毒感染
—— 称 慢性炎症特征性细胞 。
嗜碱性白 C,肥大 C:
脱颗粒 →释放炎症介质
三, 增生 ( proliferation)
在致炎因子等刺激下局部内皮 C、
巨噬 C和 F母 C↑→炎性肉芽 T。
见于慢性炎, 急炎晚 。
第四节 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
红 —— 充血, 淤血;
局 肿 —— 充血, 水肿, 增生;
部 热 —— 充血, 代谢增强;
表 痛 —— 张力 ↑,炎介, H +, K +
现 功能障碍 —— C变性坏死,
压迫, 疼痛;
发热, 致热物 ( 内毒素, 炎介 )
全 白 C变化 ↑—— 数量, 种类;
身 重感 →白C核左移 。
反 ↓—— 伤寒, 流感 。
应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肝, 脾, 淋巴结肥大 。
实质细胞损伤, 心, 肝, 肾, 脑 。
第五节炎症的类型
按病程分类:
(一)超急性炎症:数小时 — 数天
(二)急性炎症:数天 — 1月
(三)亚急性炎症,1 月 — 数月
(四)慢性炎症:数月 — 数年、数十年
按基本病变分:
变质性
渗出性
增生性
一,变质性炎, 变性坏死
1、原因:感染、中毒、缺氧 ----
2,部位,心肝肾脑
3,举例,白喉性心肌炎, 乙脑,
病毒性肝炎, 干酪样肺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二, 渗出性炎, 以渗出为主, 变, 增轻 。
1,浆液性炎 ( serous inflammation),
成分:浆液 ( 血清,白 pr)
部位,皮肤
粘膜
浆膜
疏松组织
病变:
2,纤维素性炎 ( fibrinous inflammation),
成分,纤维蛋白
常见:痢疾, 白喉, 肺炎,
汞中毒, 尿毒症
部位,粘膜, 浆膜, 肺 。
病变特点:
⑴ 粘膜:
假膜性炎 —— 粘膜 急性 纤维素性炎 称
假膜 —— F素, 白 C,脱落上皮, 细菌凝结
→灰白色的膜样物 。 如痢疾, 白喉 。
如 痢疾 易脱落 →肠溃疡;
气管 白喉 →窒息 。
不易脱落 — 如咽白喉 。
白喉
⑵ 浆膜:
心包,绒毛心 — 。
胸膜,纤维素性胸膜炎 。 疼痛
⑶ 肺:见于大叶性肺炎灰肝期。
结局:
量:少 →溶解吸收;
多 →机化粘连
心包粘连
3、化脓性炎
( suppurative or purulent inflammation):
⑴ 概念:
化脓性炎,中性白 C 坏死 脓液
化脓, pr酶溶解液化坏死组织过程。
脓液,化脓所形成的污浊液体 。
脓细胞,变性坏死中性白细胞 。
( 脓球 )
⑵ 类型:分三大类
脓肿
蜂窝织炎
表面化脓和积脓
① 脓肿 (abscess):
组织内 局限 性 化脓 性炎伴含 脓腔 。
病原:金葡菌 ( 酶 ) 。
部位:皮肤, 内脏 。
脓膜:局限, 吸收
治疗:
切排 例如:疖子, 痈
危险三角
并发症,溃疡 ( ulcer) ;
窦道 ( sinus),
瘘管 ( fistula),如 肛瘘 。
② 蜂窝织炎
( 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概念,疏松 组织 弥漫 性 化脓 性炎 。
病原:溶链菌,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
部位:皮下, 肌肉, 阑尾 ---
特点,中性白细胞弥漫性浸润;
炎症分界不清;中毒危重 。





③ 表面化脓和积脓:
粘膜 或 浆膜面 的 化脓 性炎称 。
脓液向腔道积聚称积脓,
4,出血性炎
( 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渗出物:含多量 红细胞为特征 。
常见:传染病如鼠疫 ---。
混存:如浆液出血性炎
附:卡他性炎
( catarrhal inflammation),
粘膜 的轻度 渗出 性炎 。
根据性质分:
分为,浆液
粘液
脓性
举例:感冒
三, 增生性炎 以增生为主
( 一 ) 急性增生性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
Cap内皮 C和 系膜 C增生
2,伤寒病:
大量 巨噬 C增生 →伤寒结节
( 二 ) 慢性增生性炎
①,一般增生性炎:
见于:炎后期
浸润:巨噬 C、淋巴、浆 C
成分,F母 C,Cap内皮 C、组织 C
→炎性肉芽组织。
②, 炎性息肉 ( inflammatory polyp),
概念:炎局 粘膜上皮, 腺体, 肉
芽 组织 共同增生 →向粘
膜面 突出 的带蒂 肿物 。
部位:鼻, 子宫颈, 肠 。
③, 炎性假瘤
(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局部组织炎性增生
→境界清楚的肿瘤
样团块 。
— 眼眶, 肺 。
④, 炎性肉芽肿
( inflammatory granuloma):
以 巨噬细胞增生 为主的、
境界明显的 结节状 病灶。
以病因及形态特点不同分:
感染性肉芽肿:
细菌:结核、麻风、
伤寒肉芽肿
螺旋体:梅毒肉芽肿
真菌和寄生虫:血吸虫
风湿肉芽肿
举例:结核结节具有特征性 —— 病理诊断
构成: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类上皮 C(巨噬细胞)
郎罕氏巨 C(多核巨 C)
淋巴 C,F母 C
异物性肉芽肿:
手术缝线、滑石粉、石棉等。
第六节 炎症的结局
1,痊愈
2,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
3,蔓延扩散:
局部蔓延:
淋巴道扩散:
③, 血道扩散:
菌血症( bactermia),菌入血
毒血症 ( toxemia),毒素入血
败血症( septicemia),
菌入血生长繁殖产毒
脓毒血症 ( pyemia),
化脓菌 →败血症 →栓塞,
第七节炎症的意义
1,炎症反应的 中心环节:血管反应
(具有血管系统的生物体)
2,具有防御意义
3,尚 不绝对完善 的作到有利而无害。
思考题:
一、名词:炎症 变质 渗出
蜂窝织炎 脓肿 脓球
二、填空
炎症局部基本病变是,, 。
渗出性炎可分为,,, 。
化脓性炎可分为,, 。
三, 选择题
1,炎症最重要的标志是 ( )
A.变质 B.变性 C.渗出 D.增生
2,,绒毛心, 是指发生在心包膜的 ( )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 D.卡他性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