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讲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及新综合
的尝试
? 一,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 二, 希克斯的理论贡献
? 三, 萨缪尔森与宏, 微观经济学综合的
尝试
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1,定义
? 宏观经济学 ( macroeconomics) ——以
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考察和
说明国民收入, 就业水平, 价格水平等
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和如何发生波动, 采
取总量分析方法, 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
?
? 2,发展梗概
( 详见厉以宁:,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湖南人民出版社 )
?, macroeconomics”一词, 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 R.
弗里希在 1933年提出来的 。 对宏观经济现象的
研究与考察, 可以上溯到 17世纪 60年代 。
? 当时配第在, 赋税论, 中考察了一国人口, 财产,
劳动收入同财政收支的关系;他后来在, 政治算
术, 一书中不仅分析了国民财富的构成及其增长
的原因, 还对不同国家国民财富的差异作了比较;
? 他对英国国民收入进行了第一次估算, 可以看作
是经济学总量分析方法的最早运用 。
? 自配第的研究以来,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分
为四个阶段:
? ⑴ 第一阶段, 17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 特点:宏, 微观经济分析混合
? 魁奈在, 经济表, 中, 对社会总资本再生
产和流通过程的分析, 是古典式总量分析的典
型例子 。
? 杜尔哥, 斯密, 李嘉图, 李斯特等都曾对
宏观问题进行研究 。
? ⑵ 第二阶段, 19世纪中期 —1936年,
? 特点:主要集中于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
? 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者:
?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 林达尔的动态均
衡理论
?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 马歇尔, 皮古, 费雪等人的货币数量理论
? 米契尔对国民收入及其变动的研究
? 熊彼特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 经济循环, 和
,经济发展, 两大类型 。
? 经济循环 ——指任何经济活动均顺应原有基本条
件变动周而复始地运行, 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
出, 不存在企业家, 只有生产管理者, 其所得
只是, 管理工资,, 因而不产生利润 。
? 经济发展 ——指经济内部自发地进行, 创新, 而
呈现的重大变动 。
? 熊彼特认为, 所谓 创新 主要体现在 5个方面:
采用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 开拓新商品市场,
开辟新的原材料来源,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
? 总的来说,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关
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 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灵魂”,其 职能就是实现
创新,引进新组合。
? 这时, 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 这种余
额或剩余就是 利润, 是企业家由于实现
了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 。
? 资本的职能是为企业家创新提供必要的
支付手段, 其所得 利息 便是从企业家利
润中偿付的, 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 。
? 资本主义 就是这种, 不断地从内部革新
经济结构, 的, 一种 创造性的破坏 过
程, 。
? 熊彼特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作为
自己理论体系的起点, 但是他认为 一般
均衡理论是 静态经济学, 其研究对象是
,经济循环, ; 而他自己理论体系是 动
态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 经济发展, 。
? 重视 动态 过程, 强调从经济 体系内部 去
寻找发展的因素, 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
重要特色 。
?,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 强调生产技
术革新和生产方法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
程中的作用 。
? 熊彼特虽然强调研究“体系内部因素”,但
是在其理论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完全被忽
视。
? 由于 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的不断进步,熊彼
特的“创新理论”受到西方许多学者的重视。
? ⑶ 第三阶段, 1936年 —1960年代,
? 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和初步发展
? 凯恩斯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
书出版 ——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的标志
? 新古典经济学 通常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厂商和居
民的决策上,
? 而 凯恩斯 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诸如投资, 消费,
总需求 等等宏观变量的相互关系上;
? 马歇尔, 费雪等 强调货币和物价水平的货币数
量论,
? 凯恩斯 把重点转移到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
业, 经济周期波动, 通货膨胀等关系分析上
( 所以凯恩斯的分析又被称为, 收入分析, ),
? 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基础上, 宏观经济
分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
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图 1——储蓄与投资决定收入水平
? 以 Y轴表示储蓄或投资,以 X轴表示国民收入,
以 S储蓄曲线表示所有家庭所愿进行的储蓄,
以 I投资曲线表示所有企业所愿进行的投资。
? S与 Y相交于 E点。在 E点上,投资等于储蓄,即
I=S,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 OM。
? 如果国民收入水平处于 М的右方,则家庭储蓄
势必大于企业所愿进行的投资,即 S> I,商品将
滞销和积压,企业势必缩小生产,导致国民收入
水平下降;反之,若国民收入水平处于 М的左方,
则储蓄将小于投资,即 S< I,消费掉的物品多于
同期中生产出来的物品,企业势必扩大生产
图 2——消费和投资决定收入水平
? 以 Y轴表示总需求 ( 即消费和投资 ), X 轴表
示总供给 ( 即国民收入 ), 45° 斜线上任意点
都表示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 。 C为消费曲线,
消费支出加上投资支出后形成 C+I曲线, 与
45° 线相交于 E’,E’为均衡点 。 而 E’点上的国
民收入 EM为均衡收入 。
?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在这个收入水平上,
一切厂商才会处于总的均衡, 它们的销售量正
好使它们能够维持现存的生产和收入水平 。
? 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因
为这仅只是从两个不同侧面来观察同一
事物 。 上述两图可合并成图 3 。
? 均衡点仍为 C+I曲线与 45° 线的交点 E’,
均衡收入仍为 OM,E和 E’均落在同一垂直
线上, 因它们都和均衡收入 OM 相联系,
? 只是 E’Q=EM
? 或 I=S,即投资=储蓄 。
? 凯恩斯之后, 众多追随者们对凯恩斯体系本身
存在的种种, 空隙, 给予修补, 完善,
? 这一时期对凯恩斯理论较重要的发展有:
? 投资函数 的发展 ——各种经济增长 ( 成长 ) 模
型的出现
? 消费函数 的发展 ——相对收入假定与生命周期
分析
? 从封闭经济模型发展为 开放经济 模型
?
? 例,增长模型 ——显示一个国家 国民收入增长
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 储蓄, 投资, 要素投入量
和 产量 等基本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
? 英国经济学家 哈罗德 ( R.F,Harrod) 开创的
增长模型所使用的变量, 如收入, 投资, 储蓄
等, 均因袭凯恩斯原意, 而把凯恩斯的短期比
较静态分析引向长期, 动态分析 ( 因美国经济
学家多马后来也提出相似的理论, 这一模型有
被称作, 哈罗德 -多马模型, 。
? 哈罗德和多马认为,
? 从长期看,① 储蓄 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投资来
源于储蓄; ② 投资 显现了两重作用,即扩大投
资不但能增加有效需求和国民收入, 而且还增
加了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 。
? 通过扩大投资解决失业问题, 就必需在下一时
期增加更多的支出, 才能保证新增加的资本存
量及其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
? 除此之外, 在长期中, 人口必然增加, 技术也
会进步 。 一国经济要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就要
在以上各因素之间取得平衡 。
? 哈罗德在他的增长模型中提出实际的, 保证的
和自然的三种增长率来说明他的实现稳定增长
的论点 。 ( 书 p.344-345)
? 实际增长率 以 Gy为代表, 基本公式为:
?Gy=s/V
?s是储蓄 S与总收入 Y之比, V是资本存量
的实际增加量 △ K,即投资 I与产量的实
际增加量 △ Y之比, V称作资本-产出比 。
? 保证增长率 ——使生产者们均能满意的增
长率, 也就是 生产能力能够加以充分利
用 的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
? 它以 Gw代表, 基本公式为,Gw =Sd/V
( 哈罗德增长模型常以此为代表 )
? 其中 Sd代表人们愿意的储蓄;
?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范围内所允许达到的增长率, 是适应于
劳动力增长, 实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增
长率 。 因此它等于年均劳动力增长率与
年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之和 。
? 它主要用于分析长期经济增长 。
? 哈罗德模型强调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曾对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有很大影响 。
? 但是它假定 s是给定的, 还假定 V是常数, 即假定
生产中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和资本与产量的比例
固定不变 。 这些假定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
? J.托宾, R.M.索洛, T.W.斯旺和 J.E.米德等人对
此作了修正 。 他们在增长模型中引进了新古典的
生产函数即生产中使用 资本 和 劳动 两种生产要素,
并且假定两者可以互相代替 。 这意味着哈罗德模
型中的 资本-产出比 V是可变的,不再是常数, 可
通过改变生产中资本和劳动的比例来改变 V,使
它具有实现均衡增长所需要的数值 。
? ⑷ 第四阶段, 1970年代以来,
? 现代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最重要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 战后, 不少经济学家致力于经济学的新综合,
其主要内容为:
? 将马歇尔以来 微观经济学种种新发展 进行 综合 ;
? 将个量问题与总量研究结合起来,
? 从而将 宏观经济学 与 微观经济学 有机地融合,
使后者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成为前者的框架 。
? 其中, 卓而不群的 希克斯 和大门派掌门人 萨缪
尔森 做得较出色, 影响较大, 但是仍然遭到多
方面批评 。
? 目前西方经济学新综合的尝试仍在进行中 。
二、希克斯的理论贡献
1、希克斯( J.R,Hicks,1904-1989)
? 英国经济学家, 先后在伦敦经济学院, 剑桥大
学, 牛津大学任教, 1942年当选为英国科学院
院士, 1948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50
年代当选为意大利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曾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 1972年获
诺贝尔经济学奖 。 其发表的论著甚多, 主要经
济著作有:, 工资理论, ( 1932),, 价值与
资本, ( 1939),, 社会结构:经济学导论,
( 1942),, 贸易周期理论的贡献, ( 1950),
,资本与成长, ( 1965),, 经济史理论,
( 1969),, 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 ( 1979),
,货币的市场理论, ( 1989) 等 。
? 有人形容希克斯是位天才家和发明家,
专门研究理论和方法, 制造 工具供别人
应用 。
? 当年, 萨缪尔森等人曾苦苦寻求把凯恩
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
传统融合在一起的工具 。 读到希克斯的
著作后, 他们惊喜地发现:这正是他们
所要寻找的 。
2、一般均衡价值论
? 19世纪里 价值理论 曾是经济学 论争的中心 问题 。
? 自新古典经济学宗师马歇尔提出局部均衡价格
理论后, 价值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空档, 人们
对它尽可能避而不谈 。
? 直至 1939年, 希克斯在, 价值与资本, 书中,
深入发展了瓦尔拉斯的, 一般均衡论, 和帕雷
托的序数效用论, 并加以动态分析, 重新表述
了价值理论 。
? 迄今为止, 希克斯的 一般均衡价值论是西
方经济学占支配地位的价值理论 。
? 马歇尔的理论认为, 每个人消费商品获
得的满足是可以衡量的 。 希克斯则认为
这一点并不必要, 因为我们并不需要知
道自己能得到多大满足才做出选择的 。
,在两个人中找高个儿, 如果知道两个
人的身高, 那最好;如果不知道二者的
身高, 也没关系, 我们让他们比一下不
也能把高个儿找出来吗?, 正是这种思
想, 使经济学的基础建立得更加牢固 。
? 希克斯的 一般均衡价值理论按 个人均衡, 交换
的一般均衡, 厂商均衡和生产的一般均衡 等顺
序展开 。
? 个人均衡 ——个人消费的均衡, 即消费者个人
收入, 偏好尺度和商品价格均为既定的条件下,
从商品效用所得最大满足的 均衡点, 即向下倾
斜的消费者个人收入 预算线 ( 或称, 价格线, )
与 无差异曲线 的切点 。
? 对上述 均衡点, 可只了解其 边际替代率 ( 书
p.352), 不必再涉及其 效用 问题 。
? ——理解希克斯 价值理论的 关键
? 希克斯以 序数效用 取代 基数效用,
? 以 边际替代率 取代 边际效用,
? 以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取代 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
? 希克斯指出, 价格变动时, 消费者的反应可分
为, 收入效应, 和, 替代效应, 两类 。
? 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升 ( 降 ), 使消费者实
际收入降 ( 升 ), 从而减少 ( 或增加 ) 对该商
品的需求量;
? 替代效应 ——消费者将购买相对价廉的商品,
以取代价格较高的商品, 从而使该商品需求量
发生变化 。
? 往往, 替代效应, 较大,, 收入效应, 较小
( 书 p.352) 。
? 希克斯把价格变动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
代效应, 并确定替代效应的符号恒为负,
是一个多世纪里数百名经济学家在消费
者行为纯理论研究中耗费巨大心血所取
得的唯一重大成果 。
? 无差异曲线图中的 X,Y, 即可分别代
表两种 ( 或两组 ) 商品, 亦可分别代表
商品 与 货币, 或 商品 与 劳务 。
?
? 个人消费的均衡,X与 Y的边际替代率等
于它们的价格比率
?
? 交换的一般均衡,各个人对某种商品需
求的总和, 即为市场对该种商品的总需
求量 。
? 要点:
? 改用瓦尔拉斯的联立方程式分析方法,
? 强调 n种商品只需用 n-1个方程式和 n-1个
未知数即可求解 。
? 厂商均衡
? 生产曲线 ——性质大致与无差异曲线相
同, 但它是向上凸出的 。
? 边际转换率 ——边际产品的技术代替率
? ( 详见书 p.354-355)
? 生产的一般均衡
? ——个人 消费者 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和商品
的需求量; 厂商 决定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商品
的供给量
? 一般均衡状态,每一个 消费者 对商品 ( 或劳务 )
的选择, 均必须是任何两种商品的 边际替代率
等于其价格比率 ;每一个 生产者 除所使用的各
生产 要素之间 的 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率 之
外, 还必须是生产 要素和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
于其价格比率 。 ( 详见书 p.355)
? 动态分析:加入时间因素 ( 详见书 p.355-356)
? 希克斯认为 静态分析 只是把经济体系作为一
个互相依赖的市场网来考虑, 但这不够, 还应
该采取动态分析, 把它同时也作为一个时间过
程来考虑 。 他认为应该把 静态看作是动态体系
中的一个特殊情况, 并试图 利用静态均衡分析
方法来建立一个包括时间因素在内的动态均衡
体系 。 他很强调 预期 在动态过程中的作用, 例
如, 他认为, 左右当前产量的, 主要不是当前
的价格, 而是人们 过去对该产品的需求与价格
的预期, 而不论这个预期是对还是错 。
?
? 希克斯的, 价值和资本, 给 一般均衡论 注入了
生命力,使之走上新的充实发展之路。他在利
用无差异曲线方法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大化
行为作出统一解释的明确基础上,把瓦尔拉斯
体系重新表述为是使一切 超额需求 (超额需
求 ——一定价格下商品的需求减去供给的差额)
等于零的相对价格集合,并进而主要探讨 一般
均衡是否稳定的问题。
? (之后,萨缪尔逊( 1947)以更严格的数学形
式进一步讨论均衡的稳定条件。)
3、IS —LM模型
? 希克斯于 1937年, 计量经济学, 杂志上发表了
,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 一文, 将凯恩斯的
理论和古典学派的理论进行了对比, 分别将他
们概括为一组联立方程式, 并画出最早的I
( 投资 ) S ( 储蓄 ) —L ( 流动偏好 )) M
( 货币供应 ) 模型, 精巧, 简练地解释了, 凯
恩斯革命, 的观点 。 此后, 经美国经济学家汉
森的改进, IS—LM模型被广泛运用, 几乎成为
凯恩斯理论的同义语 。
? 希克斯认为, 根据凯恩斯的三大心理法则,
? 在 商品领域 中, 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决定于有效
需求, 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
后者又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市场利率;
? 在 货币领域 中, 人们由于交易, 谨慎和投机动
机产生对货币的需求 。 国家的金融当局掌握着
货币供应量, 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 达
到均衡量, 并决定了利率 。 所以 联系商品和货
币两大领域唯一的桥梁是利率 。
? 但进一步分析, 就会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 一是凯
恩斯理论中的利率是不确定的 ;另一是货币领域和商品
领域各自实现均衡时, 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
也同时达到均衡状态 。
? 希克斯认为, 只有在一般均衡的概念下, 才能实现一个
国家经济的总体均衡 。 因为, 在货币供应一定的情况下,
利率决定于货币总需求, 后者又决定于收入水平, 在消
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 收入水平决定于投资水平, 但若
不知道利率水平, 就无法确定投资水平的高低 。 由此可
以看出, 所有这些变量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必须按照一
般均衡的概念同时加以确定 。
? 希克斯的IS -LM模型就是应用这个概念, 以IS曲
线表示商品领域的均衡, 以LM曲线表示货币领域的均
衡, IS和LM曲线的交点则表示总体经济的均衡 。
? 希克斯提出的IS -LM模型已成为现代西方
各类宏观经济学教材中的经典模型 。 此模型虽
是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和延伸, 但在模型中, 由
于投资仅仅表现为投资成本即利率的函数, 与
收入和消费, 储蓄之间有着确定的函数关系 。
因此, 凯恩斯的资本家不确定的, 资本边际效
率, 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不见了, 投资再次变
成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中的一个, 内生变量, 。
4、希克斯的其他理论贡献
? 他用精确的乘数 —加速数模型系统地说明经济
周期 ( 书 p.312), 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
接受 。
? 他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 使福利经济学迈入新
的发展道路 。
? 此外, 他在需求理论, 积累理论, 利息理论,
社会核算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和货币理论等方
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 ( 书 p.349-351) 。
三、萨缪尔森与宏微观经济学综合的尝试
1、萨缪尔森( P,Samuelson,1915~ )
? 美国经济学家 。 长期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以
及许多公私机关的顾问, 1952年任计量经济学
会会长, 1961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 1965
年任国际经济协会会长 。 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
学奖 。 著有:, 经济分析的基础, (1947)、
,经济学:初步分析, (1948),,线性规划与
经济分析, (1958)等, 并写有, 乘数分析和加
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1939)等 文 。 萨缪尔森所
著教科书, 经济学, 是第一部融合宏, 微观经
济学的教材, 曾风行西方世界近半个世纪 。
2、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
? 学术背景: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体
系出现了明显的 冲突,一方面, 传统的西方经
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 认为市场的各种因素能
够自行调节各种经济矛盾, 并据此而主张实行
自由放任, 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另一
方面, 凯恩斯则偏重于总量分析, 得出市场的
种种因素不能自行协调来解决失业问题的结论,
并据此而主张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 。
? 萨缪尔森:, 星期一, 三, 五我可以是
萨伊定律的侍从, 而星期二, 四, 六,
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斯分子 。,
? 萨缪尔森吸收了希克斯等人的分析方法, 把以 A.
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合
并在一起, 把前者称为 微观经济学, 后者称为
宏观经济学, 认为前者是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
前提, 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
的情况, 理论上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纳入同一
体系之中, 而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
干预的主张不过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
不同的情况 。
? 由此, 以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逐
渐建立 了新 古典 综合 学派 ( New-Classical
Synthesis) 的理论体系 。
? 70年代, 西方国家出现, 滞胀, 后, 凯恩斯主
义受到责难,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体系也受
到许多西方经济学中的其他派别抨击, 参与抨
击和责难的各个派别包括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
新剑桥学派, 新奥地利学派, 新制度学派和理
性预期学派等 。 于是, 萨缪尔森对自己的学派
放弃了, 新古典综合, 的字样, 改名, 后凯恩
斯 主 流 经 济 学 ( Post-Keynesian
Mainstream), 。 他们在维持原有的新古典综
合派理论体系的基础上, 尽量吸收和容纳其他
派别的论点, 特别是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
的说法 。 以此方式, 企图勉强维持该学派的主
流地位 。
? 3,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其他发展
? 萨缪尔森在西方某些经济学理论上的发展, 涉
及的范围广泛, 主要有:
? 显示偏好论 序数效用论中的无差异曲线
要求消费者能判别任何一组配合的产品给他所
带来的效用大于, 等于或小于任何一组其他配
合的产品所带来的效用 。 这一假设条件似乎过
于严峻, 为了弥补序数论的这一缺陷, 萨缪尔
森提出了显示偏好论 。
? 如果一组商品配合的价格大于另一组商品配合
的价格而消费者又愿意购买前者, 即较高价格
的配合时, 此时消费者的显示偏好就是前者 。
关于显示偏好, 萨缪尔森的假设条件至少有两
个,① 消费者不能认为 A的显示偏好大于 B而
同时又认为 B的显示偏好大于 A。 ② 在一定的价
格和收入的情况下, 消费者只选择一组配合的
商品 。 根据这两个假设条件, 萨缪尔森得到了
大致与序数论相同的结果 。 这样, 能使西方经
济学的需求理论被置于经验的基础之上, 而不
需要消费者能判别不同配合的商品的效用高低
这一假设 。
? 生产要素价格等同论 在国际贸易理论上,
随着边际效用论的发展, 由于 D.李嘉图的比较
成本学说把劳动当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 该学
说被赫克谢尔-奥林的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
的理论所代替 。 该理论认为, 贸易国应该出口
大量使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大
量使用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 在这个理
论之上萨缪尔森用数学方式证明, 随着贸易的
开展, 贸易国的生产要素报酬如工资, 利息等
将趋于相等 。
? 此外, 萨缪尔森还在福利经济学 ( 书
p.381), 公共物品分析, 资本理论等方
面作出了贡献 。 他的, 经济分析的基础,
和他与其他二人合写的, 线性规划与经
济分析, 都被认为是数理经济学的巨著 。
主要参考书目
? 胡寄窗:, 1870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 厉以宁:,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 蒋自强等:, 三次革命与三次综合,, 上
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 杨建文主编:, 20世纪外国经济学名著概
览,,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 伯纳德 ·卡茨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传记辞典,,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1年版
的尝试
? 一,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 二, 希克斯的理论贡献
? 三, 萨缪尔森与宏, 微观经济学综合的
尝试
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1,定义
? 宏观经济学 ( macroeconomics) ——以
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考察和
说明国民收入, 就业水平, 价格水平等
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和如何发生波动, 采
取总量分析方法, 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
?
? 2,发展梗概
( 详见厉以宁:,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湖南人民出版社 )
?, macroeconomics”一词, 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 R.
弗里希在 1933年提出来的 。 对宏观经济现象的
研究与考察, 可以上溯到 17世纪 60年代 。
? 当时配第在, 赋税论, 中考察了一国人口, 财产,
劳动收入同财政收支的关系;他后来在, 政治算
术, 一书中不仅分析了国民财富的构成及其增长
的原因, 还对不同国家国民财富的差异作了比较;
? 他对英国国民收入进行了第一次估算, 可以看作
是经济学总量分析方法的最早运用 。
? 自配第的研究以来,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分
为四个阶段:
? ⑴ 第一阶段, 17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 特点:宏, 微观经济分析混合
? 魁奈在, 经济表, 中, 对社会总资本再生
产和流通过程的分析, 是古典式总量分析的典
型例子 。
? 杜尔哥, 斯密, 李嘉图, 李斯特等都曾对
宏观问题进行研究 。
? ⑵ 第二阶段, 19世纪中期 —1936年,
? 特点:主要集中于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
? 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者:
?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 林达尔的动态均
衡理论
?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 马歇尔, 皮古, 费雪等人的货币数量理论
? 米契尔对国民收入及其变动的研究
? 熊彼特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 经济循环, 和
,经济发展, 两大类型 。
? 经济循环 ——指任何经济活动均顺应原有基本条
件变动周而复始地运行, 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
出, 不存在企业家, 只有生产管理者, 其所得
只是, 管理工资,, 因而不产生利润 。
? 经济发展 ——指经济内部自发地进行, 创新, 而
呈现的重大变动 。
? 熊彼特认为, 所谓 创新 主要体现在 5个方面:
采用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 开拓新商品市场,
开辟新的原材料来源,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
? 总的来说,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关
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 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灵魂”,其 职能就是实现
创新,引进新组合。
? 这时, 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 这种余
额或剩余就是 利润, 是企业家由于实现
了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 。
? 资本的职能是为企业家创新提供必要的
支付手段, 其所得 利息 便是从企业家利
润中偿付的, 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 。
? 资本主义 就是这种, 不断地从内部革新
经济结构, 的, 一种 创造性的破坏 过
程, 。
? 熊彼特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作为
自己理论体系的起点, 但是他认为 一般
均衡理论是 静态经济学, 其研究对象是
,经济循环, ; 而他自己理论体系是 动
态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 经济发展, 。
? 重视 动态 过程, 强调从经济 体系内部 去
寻找发展的因素, 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
重要特色 。
?,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 强调生产技
术革新和生产方法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
程中的作用 。
? 熊彼特虽然强调研究“体系内部因素”,但
是在其理论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完全被忽
视。
? 由于 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的不断进步,熊彼
特的“创新理论”受到西方许多学者的重视。
? ⑶ 第三阶段, 1936年 —1960年代,
? 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和初步发展
? 凯恩斯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
书出版 ——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的标志
? 新古典经济学 通常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厂商和居
民的决策上,
? 而 凯恩斯 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诸如投资, 消费,
总需求 等等宏观变量的相互关系上;
? 马歇尔, 费雪等 强调货币和物价水平的货币数
量论,
? 凯恩斯 把重点转移到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
业, 经济周期波动, 通货膨胀等关系分析上
( 所以凯恩斯的分析又被称为, 收入分析, ),
? 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基础上, 宏观经济
分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
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图 1——储蓄与投资决定收入水平
? 以 Y轴表示储蓄或投资,以 X轴表示国民收入,
以 S储蓄曲线表示所有家庭所愿进行的储蓄,
以 I投资曲线表示所有企业所愿进行的投资。
? S与 Y相交于 E点。在 E点上,投资等于储蓄,即
I=S,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 OM。
? 如果国民收入水平处于 М的右方,则家庭储蓄
势必大于企业所愿进行的投资,即 S> I,商品将
滞销和积压,企业势必缩小生产,导致国民收入
水平下降;反之,若国民收入水平处于 М的左方,
则储蓄将小于投资,即 S< I,消费掉的物品多于
同期中生产出来的物品,企业势必扩大生产
图 2——消费和投资决定收入水平
? 以 Y轴表示总需求 ( 即消费和投资 ), X 轴表
示总供给 ( 即国民收入 ), 45° 斜线上任意点
都表示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 。 C为消费曲线,
消费支出加上投资支出后形成 C+I曲线, 与
45° 线相交于 E’,E’为均衡点 。 而 E’点上的国
民收入 EM为均衡收入 。
?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在这个收入水平上,
一切厂商才会处于总的均衡, 它们的销售量正
好使它们能够维持现存的生产和收入水平 。
? 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因
为这仅只是从两个不同侧面来观察同一
事物 。 上述两图可合并成图 3 。
? 均衡点仍为 C+I曲线与 45° 线的交点 E’,
均衡收入仍为 OM,E和 E’均落在同一垂直
线上, 因它们都和均衡收入 OM 相联系,
? 只是 E’Q=EM
? 或 I=S,即投资=储蓄 。
? 凯恩斯之后, 众多追随者们对凯恩斯体系本身
存在的种种, 空隙, 给予修补, 完善,
? 这一时期对凯恩斯理论较重要的发展有:
? 投资函数 的发展 ——各种经济增长 ( 成长 ) 模
型的出现
? 消费函数 的发展 ——相对收入假定与生命周期
分析
? 从封闭经济模型发展为 开放经济 模型
?
? 例,增长模型 ——显示一个国家 国民收入增长
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 储蓄, 投资, 要素投入量
和 产量 等基本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
? 英国经济学家 哈罗德 ( R.F,Harrod) 开创的
增长模型所使用的变量, 如收入, 投资, 储蓄
等, 均因袭凯恩斯原意, 而把凯恩斯的短期比
较静态分析引向长期, 动态分析 ( 因美国经济
学家多马后来也提出相似的理论, 这一模型有
被称作, 哈罗德 -多马模型, 。
? 哈罗德和多马认为,
? 从长期看,① 储蓄 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投资来
源于储蓄; ② 投资 显现了两重作用,即扩大投
资不但能增加有效需求和国民收入, 而且还增
加了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 。
? 通过扩大投资解决失业问题, 就必需在下一时
期增加更多的支出, 才能保证新增加的资本存
量及其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
? 除此之外, 在长期中, 人口必然增加, 技术也
会进步 。 一国经济要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就要
在以上各因素之间取得平衡 。
? 哈罗德在他的增长模型中提出实际的, 保证的
和自然的三种增长率来说明他的实现稳定增长
的论点 。 ( 书 p.344-345)
? 实际增长率 以 Gy为代表, 基本公式为:
?Gy=s/V
?s是储蓄 S与总收入 Y之比, V是资本存量
的实际增加量 △ K,即投资 I与产量的实
际增加量 △ Y之比, V称作资本-产出比 。
? 保证增长率 ——使生产者们均能满意的增
长率, 也就是 生产能力能够加以充分利
用 的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
? 它以 Gw代表, 基本公式为,Gw =Sd/V
( 哈罗德增长模型常以此为代表 )
? 其中 Sd代表人们愿意的储蓄;
?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范围内所允许达到的增长率, 是适应于
劳动力增长, 实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增
长率 。 因此它等于年均劳动力增长率与
年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之和 。
? 它主要用于分析长期经济增长 。
? 哈罗德模型强调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曾对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有很大影响 。
? 但是它假定 s是给定的, 还假定 V是常数, 即假定
生产中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和资本与产量的比例
固定不变 。 这些假定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
? J.托宾, R.M.索洛, T.W.斯旺和 J.E.米德等人对
此作了修正 。 他们在增长模型中引进了新古典的
生产函数即生产中使用 资本 和 劳动 两种生产要素,
并且假定两者可以互相代替 。 这意味着哈罗德模
型中的 资本-产出比 V是可变的,不再是常数, 可
通过改变生产中资本和劳动的比例来改变 V,使
它具有实现均衡增长所需要的数值 。
? ⑷ 第四阶段, 1970年代以来,
? 现代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最重要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 战后, 不少经济学家致力于经济学的新综合,
其主要内容为:
? 将马歇尔以来 微观经济学种种新发展 进行 综合 ;
? 将个量问题与总量研究结合起来,
? 从而将 宏观经济学 与 微观经济学 有机地融合,
使后者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成为前者的框架 。
? 其中, 卓而不群的 希克斯 和大门派掌门人 萨缪
尔森 做得较出色, 影响较大, 但是仍然遭到多
方面批评 。
? 目前西方经济学新综合的尝试仍在进行中 。
二、希克斯的理论贡献
1、希克斯( J.R,Hicks,1904-1989)
? 英国经济学家, 先后在伦敦经济学院, 剑桥大
学, 牛津大学任教, 1942年当选为英国科学院
院士, 1948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50
年代当选为意大利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曾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 1972年获
诺贝尔经济学奖 。 其发表的论著甚多, 主要经
济著作有:, 工资理论, ( 1932),, 价值与
资本, ( 1939),, 社会结构:经济学导论,
( 1942),, 贸易周期理论的贡献, ( 1950),
,资本与成长, ( 1965),, 经济史理论,
( 1969),, 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 ( 1979),
,货币的市场理论, ( 1989) 等 。
? 有人形容希克斯是位天才家和发明家,
专门研究理论和方法, 制造 工具供别人
应用 。
? 当年, 萨缪尔森等人曾苦苦寻求把凯恩
斯的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
传统融合在一起的工具 。 读到希克斯的
著作后, 他们惊喜地发现:这正是他们
所要寻找的 。
2、一般均衡价值论
? 19世纪里 价值理论 曾是经济学 论争的中心 问题 。
? 自新古典经济学宗师马歇尔提出局部均衡价格
理论后, 价值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空档, 人们
对它尽可能避而不谈 。
? 直至 1939年, 希克斯在, 价值与资本, 书中,
深入发展了瓦尔拉斯的, 一般均衡论, 和帕雷
托的序数效用论, 并加以动态分析, 重新表述
了价值理论 。
? 迄今为止, 希克斯的 一般均衡价值论是西
方经济学占支配地位的价值理论 。
? 马歇尔的理论认为, 每个人消费商品获
得的满足是可以衡量的 。 希克斯则认为
这一点并不必要, 因为我们并不需要知
道自己能得到多大满足才做出选择的 。
,在两个人中找高个儿, 如果知道两个
人的身高, 那最好;如果不知道二者的
身高, 也没关系, 我们让他们比一下不
也能把高个儿找出来吗?, 正是这种思
想, 使经济学的基础建立得更加牢固 。
? 希克斯的 一般均衡价值理论按 个人均衡, 交换
的一般均衡, 厂商均衡和生产的一般均衡 等顺
序展开 。
? 个人均衡 ——个人消费的均衡, 即消费者个人
收入, 偏好尺度和商品价格均为既定的条件下,
从商品效用所得最大满足的 均衡点, 即向下倾
斜的消费者个人收入 预算线 ( 或称, 价格线, )
与 无差异曲线 的切点 。
? 对上述 均衡点, 可只了解其 边际替代率 ( 书
p.352), 不必再涉及其 效用 问题 。
? ——理解希克斯 价值理论的 关键
? 希克斯以 序数效用 取代 基数效用,
? 以 边际替代率 取代 边际效用,
? 以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取代 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
? 希克斯指出, 价格变动时, 消费者的反应可分
为, 收入效应, 和, 替代效应, 两类 。
? 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升 ( 降 ), 使消费者实
际收入降 ( 升 ), 从而减少 ( 或增加 ) 对该商
品的需求量;
? 替代效应 ——消费者将购买相对价廉的商品,
以取代价格较高的商品, 从而使该商品需求量
发生变化 。
? 往往, 替代效应, 较大,, 收入效应, 较小
( 书 p.352) 。
? 希克斯把价格变动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
代效应, 并确定替代效应的符号恒为负,
是一个多世纪里数百名经济学家在消费
者行为纯理论研究中耗费巨大心血所取
得的唯一重大成果 。
? 无差异曲线图中的 X,Y, 即可分别代
表两种 ( 或两组 ) 商品, 亦可分别代表
商品 与 货币, 或 商品 与 劳务 。
?
? 个人消费的均衡,X与 Y的边际替代率等
于它们的价格比率
?
? 交换的一般均衡,各个人对某种商品需
求的总和, 即为市场对该种商品的总需
求量 。
? 要点:
? 改用瓦尔拉斯的联立方程式分析方法,
? 强调 n种商品只需用 n-1个方程式和 n-1个
未知数即可求解 。
? 厂商均衡
? 生产曲线 ——性质大致与无差异曲线相
同, 但它是向上凸出的 。
? 边际转换率 ——边际产品的技术代替率
? ( 详见书 p.354-355)
? 生产的一般均衡
? ——个人 消费者 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和商品
的需求量; 厂商 决定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商品
的供给量
? 一般均衡状态,每一个 消费者 对商品 ( 或劳务 )
的选择, 均必须是任何两种商品的 边际替代率
等于其价格比率 ;每一个 生产者 除所使用的各
生产 要素之间 的 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率 之
外, 还必须是生产 要素和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
于其价格比率 。 ( 详见书 p.355)
? 动态分析:加入时间因素 ( 详见书 p.355-356)
? 希克斯认为 静态分析 只是把经济体系作为一
个互相依赖的市场网来考虑, 但这不够, 还应
该采取动态分析, 把它同时也作为一个时间过
程来考虑 。 他认为应该把 静态看作是动态体系
中的一个特殊情况, 并试图 利用静态均衡分析
方法来建立一个包括时间因素在内的动态均衡
体系 。 他很强调 预期 在动态过程中的作用, 例
如, 他认为, 左右当前产量的, 主要不是当前
的价格, 而是人们 过去对该产品的需求与价格
的预期, 而不论这个预期是对还是错 。
?
? 希克斯的, 价值和资本, 给 一般均衡论 注入了
生命力,使之走上新的充实发展之路。他在利
用无差异曲线方法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大化
行为作出统一解释的明确基础上,把瓦尔拉斯
体系重新表述为是使一切 超额需求 (超额需
求 ——一定价格下商品的需求减去供给的差额)
等于零的相对价格集合,并进而主要探讨 一般
均衡是否稳定的问题。
? (之后,萨缪尔逊( 1947)以更严格的数学形
式进一步讨论均衡的稳定条件。)
3、IS —LM模型
? 希克斯于 1937年, 计量经济学, 杂志上发表了
,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 一文, 将凯恩斯的
理论和古典学派的理论进行了对比, 分别将他
们概括为一组联立方程式, 并画出最早的I
( 投资 ) S ( 储蓄 ) —L ( 流动偏好 )) M
( 货币供应 ) 模型, 精巧, 简练地解释了, 凯
恩斯革命, 的观点 。 此后, 经美国经济学家汉
森的改进, IS—LM模型被广泛运用, 几乎成为
凯恩斯理论的同义语 。
? 希克斯认为, 根据凯恩斯的三大心理法则,
? 在 商品领域 中, 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决定于有效
需求, 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
后者又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市场利率;
? 在 货币领域 中, 人们由于交易, 谨慎和投机动
机产生对货币的需求 。 国家的金融当局掌握着
货币供应量, 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 达
到均衡量, 并决定了利率 。 所以 联系商品和货
币两大领域唯一的桥梁是利率 。
? 但进一步分析, 就会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 一是凯
恩斯理论中的利率是不确定的 ;另一是货币领域和商品
领域各自实现均衡时, 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
也同时达到均衡状态 。
? 希克斯认为, 只有在一般均衡的概念下, 才能实现一个
国家经济的总体均衡 。 因为, 在货币供应一定的情况下,
利率决定于货币总需求, 后者又决定于收入水平, 在消
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 收入水平决定于投资水平, 但若
不知道利率水平, 就无法确定投资水平的高低 。 由此可
以看出, 所有这些变量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必须按照一
般均衡的概念同时加以确定 。
? 希克斯的IS -LM模型就是应用这个概念, 以IS曲
线表示商品领域的均衡, 以LM曲线表示货币领域的均
衡, IS和LM曲线的交点则表示总体经济的均衡 。
? 希克斯提出的IS -LM模型已成为现代西方
各类宏观经济学教材中的经典模型 。 此模型虽
是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和延伸, 但在模型中, 由
于投资仅仅表现为投资成本即利率的函数, 与
收入和消费, 储蓄之间有着确定的函数关系 。
因此, 凯恩斯的资本家不确定的, 资本边际效
率, 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不见了, 投资再次变
成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中的一个, 内生变量, 。
4、希克斯的其他理论贡献
? 他用精确的乘数 —加速数模型系统地说明经济
周期 ( 书 p.312), 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
接受 。
? 他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 使福利经济学迈入新
的发展道路 。
? 此外, 他在需求理论, 积累理论, 利息理论,
社会核算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和货币理论等方
面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 ( 书 p.349-351) 。
三、萨缪尔森与宏微观经济学综合的尝试
1、萨缪尔森( P,Samuelson,1915~ )
? 美国经济学家 。 长期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以
及许多公私机关的顾问, 1952年任计量经济学
会会长, 1961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 1965
年任国际经济协会会长 。 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
学奖 。 著有:, 经济分析的基础, (1947)、
,经济学:初步分析, (1948),,线性规划与
经济分析, (1958)等, 并写有, 乘数分析和加
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1939)等 文 。 萨缪尔森所
著教科书, 经济学, 是第一部融合宏, 微观经
济学的教材, 曾风行西方世界近半个世纪 。
2、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
? 学术背景: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体
系出现了明显的 冲突,一方面, 传统的西方经
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 认为市场的各种因素能
够自行调节各种经济矛盾, 并据此而主张实行
自由放任, 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另一
方面, 凯恩斯则偏重于总量分析, 得出市场的
种种因素不能自行协调来解决失业问题的结论,
并据此而主张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 。
? 萨缪尔森:, 星期一, 三, 五我可以是
萨伊定律的侍从, 而星期二, 四, 六,
我却可以是一名凯恩斯分子 。,
? 萨缪尔森吸收了希克斯等人的分析方法, 把以 A.
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合
并在一起, 把前者称为 微观经济学, 后者称为
宏观经济学, 认为前者是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
前提, 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
的情况, 理论上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纳入同一
体系之中, 而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
干预的主张不过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
不同的情况 。
? 由此, 以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逐
渐建立 了新 古典 综合 学派 ( New-Classical
Synthesis) 的理论体系 。
? 70年代, 西方国家出现, 滞胀, 后, 凯恩斯主
义受到责难,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体系也受
到许多西方经济学中的其他派别抨击, 参与抨
击和责难的各个派别包括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
新剑桥学派, 新奥地利学派, 新制度学派和理
性预期学派等 。 于是, 萨缪尔森对自己的学派
放弃了, 新古典综合, 的字样, 改名, 后凯恩
斯 主 流 经 济 学 ( Post-Keynesian
Mainstream), 。 他们在维持原有的新古典综
合派理论体系的基础上, 尽量吸收和容纳其他
派别的论点, 特别是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
的说法 。 以此方式, 企图勉强维持该学派的主
流地位 。
? 3,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其他发展
? 萨缪尔森在西方某些经济学理论上的发展, 涉
及的范围广泛, 主要有:
? 显示偏好论 序数效用论中的无差异曲线
要求消费者能判别任何一组配合的产品给他所
带来的效用大于, 等于或小于任何一组其他配
合的产品所带来的效用 。 这一假设条件似乎过
于严峻, 为了弥补序数论的这一缺陷, 萨缪尔
森提出了显示偏好论 。
? 如果一组商品配合的价格大于另一组商品配合
的价格而消费者又愿意购买前者, 即较高价格
的配合时, 此时消费者的显示偏好就是前者 。
关于显示偏好, 萨缪尔森的假设条件至少有两
个,① 消费者不能认为 A的显示偏好大于 B而
同时又认为 B的显示偏好大于 A。 ② 在一定的价
格和收入的情况下, 消费者只选择一组配合的
商品 。 根据这两个假设条件, 萨缪尔森得到了
大致与序数论相同的结果 。 这样, 能使西方经
济学的需求理论被置于经验的基础之上, 而不
需要消费者能判别不同配合的商品的效用高低
这一假设 。
? 生产要素价格等同论 在国际贸易理论上,
随着边际效用论的发展, 由于 D.李嘉图的比较
成本学说把劳动当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 该学
说被赫克谢尔-奥林的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
的理论所代替 。 该理论认为, 贸易国应该出口
大量使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大
量使用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 在这个理
论之上萨缪尔森用数学方式证明, 随着贸易的
开展, 贸易国的生产要素报酬如工资, 利息等
将趋于相等 。
? 此外, 萨缪尔森还在福利经济学 ( 书
p.381), 公共物品分析, 资本理论等方
面作出了贡献 。 他的, 经济分析的基础,
和他与其他二人合写的, 线性规划与经
济分析, 都被认为是数理经济学的巨著 。
主要参考书目
? 胡寄窗:, 1870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 厉以宁:,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 蒋自强等:, 三次革命与三次综合,, 上
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 杨建文主编:, 20世纪外国经济学名著概
览,,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 伯纳德 ·卡茨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传记辞典,,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