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题及简要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剩余社会学:它说明的是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到,“现在的社会学-——只是一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各门社会科学从社会学中独立出来是现代社会学发展的趋势,只有一些领域如社会阶层、社会变迁、越轨等仍是社会学传统研究范畴,故社会学被称为剩余社会学。
2、变量:随时间地点或群体而变化的事物的概念叫变量。社会学使用的概念主要是变量,如年龄、收入。
3、统计控制:对研究对象有意的选择,即对变量的控制。
4、个案研究:对一个事件、个人或社会采用的详细记录。
5、社区研究:把某个 社区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6、自证预言:预测本来是错的,但由于公开后人们受其影响作出了行动,结果对了。
7、自杀式预测:预测本来是对的,但由于公开后人们|受其影响作出了行动,结果错了。
8、过渡礼仪:身份地位转变时的活动程序,如婚礼。
9、强化礼仪:目的在于加强人们对某事的认同的周期举行的活动,如国庆。
10、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
11、文化丛:一些紧密联系的文化特性的群集,在社会中以独立的单位发挥职能。
12、文化通象:文化中相似的基本特征,因环境条件相似而致。
13、我族中心主义:以自己本民族文化为标准评价异文化。
14、文化震荡:异文化与本文化之间的差异给内心带来的冲击。
15、主体文化:各种文化并存时居于支配地位的文化。
16、次文化:主体文化之外,不居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又叫圈内文化。
17、边缘人:跻身于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的夹缝中的人,性格充满迷惑、混乱、怀疑、善于反省、双重意识、两重性格。
18、血缘关系: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有种、氏、宗、及家族功能:联系群众、凝聚力、限制个人发展。
19、地缘关系:人类的区域结构关系。
功能 :社会稳定,但是束缚人的发展。
20、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功能: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限制个人的发展。
21、角色:社会角色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社会细胞。
22、角色伴侣:相对应存在的社会角色,如夫妻、师生
23、地位丛:个人所有的地位的总和。
24、角色丛:个人处于某一位置所拥有的角色总和。
25、先赋角色:归属角色。指人们与生俱来或在其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的角色,分为先天性,如性别;制度性的,如奴隶。
26、自致角色:成就角色,人们在后天的活动中经过自学或努力而获得的,例:工程师 、科学家。
27、角色差距: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前后扮演不一致时,会发生偏差,这叫角色差距。
28、角色失调:人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仅出现角色偏差,而且遇到障碍和矛盾,甚至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
29、角色冲突: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30、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31、人格解组:社会学中,个性与社会标准不吻合时,叫人格解组。
32、依赖性认同:不愿中断对依赖对象的依赖而对依赖对象的认同,叫依赖性认同。例:孩子对母亲。
33、防卫性认同:认同的动力来自对侵犯者的恐惧,故称防卫性认同。例:孩子对父亲。
34、John Whiting 的地位羡慕论:孩子认同父亲是由于羡慕父亲的地位———从母亲那儿得到一切好处。
35、E?Maccoby:社会权利论:孩子认同的对象不是资源的接受者,而是资源得控制者。
36、同龄群体: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听背景等方面较接近的人们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37、继续社会化:指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包括成年、老年社会化。
38、再社会化:一种能产生与以前的社会化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化过程。
39、同感不安:看见别人受苦时,搞不清是谁在受苦,因而自己也痛苦起来,这种痛苦就是同感不安。
40、同情不安:看见别人吃苦时尽管知道吃苦的不是自己,仍觉得心理上的不安。
41、地位恐慌:较低层的人普遍利用上层人的地位象征而使这些原有的上层地位象征退化,并导致上层社会地位象征十分昂贵,这种状况叫地位恐慌。
42、地位相悖:一个人在一种地位登记序列中排列水平较高,而在另一地位等级序列中较低的状况。
43、总地位:出现地位相悖的人把自己排得高点得那个地位叫总地位。
44、社会阶层及阶层化:把社会的人依其拥有的财富、权利、声望的多寡程度分为若干个类别,然后依次排列,这一过程叫社会阶层化。有关的类别就叫阶层。
45、职业声望量表:芝加哥国民舆论调查所创立的,把职业排成序列,用以让人们给职业类别评分,常常以收入、教育、职业、声望、权利等作为评分标准和尺度。
46、积效制:开放社会里人们社会地位获得途径,主要依靠个人表现,即个人的直接努力获得自己的地位。
47、社会流动:人们的社会地位的转变,职业转变是判定是一个人发生社会流动的主要依据。
48、社会类别:一群有某种相同特征的人,它的特点是:(1)不构成社会结构(2)不必相互认识(3)不必交往(4)不必然有共同的利益
49、类集体: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可能有共同规范,但相互可能不认识。
50、首属群体: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特点是:(1)亲密关系(2)面对面联系(3)心理上属一体 (4)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51、次属群体:以某种特定目标而结成、专门化、非个人化。
52、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按成员身份归属划分:(1)成员身份属于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日常活动(2)被某些成员做其所属群体参照对象的群体。
53、群体规范: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人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54、工具性领导:与解决群体的任务有关,指引成员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
55、表意性领导:与培养成员的精神状态及维系成员之间的团结有关,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56、神宠常规化:神宠式领导在离任时,常会出现继承危机,解决的办法就时神宠常规化,即把神宠特质从领袖身上分离,并转移到别人身上。
57、越轨: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58、社会解组: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导致社会规则或社会失控,这种失控的状态叫社会解组。
59、社会失范:社会活动剧变时,惯常的行为准则失效,导致越轨事例增多,与社会解组是同一性质 或 社会对某些情况或某些方面缺乏确定的规范或规则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60、社会组织: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二、判断题
61、社会是实体。F
62、社会的实质在于没有实质的人际关系。T
63、文化要素包括习俗、宗教、法律、道德。F
64、语言塑造现实是指语言可以造出现实。F
65、宗教与道德的区别在于规范不同。F
66、社会是志趣相同者结合的团体。F
67、按照M。Lery关于社会必须符合的三个附加条件的狭义社会概念,公司是个社会。F
68、社会学关于“地位”的概念与社会阶层有联系。F
69、人们经过自学或努力而获得的角色叫先赋角色。 F
70、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矛盾,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叫角色失调。F (角色冲突)
71、同一个人担任两个以上角色,这两个角色扮演之间的矛盾叫角色冲突。 F
72、个人在其角色扮演过程中时间精力上的紧张叫角色紧张。T
73、角色中断指扮演该角色的个体去世了。F
74、Cooly(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是指通过镜子我们了解我们自己。F
75、Mead (米德)的“自我”概念实质上就是佛洛依德的“自我”概念。F
76、成人创造婴儿是指成人生了婴儿。F
77、再社会化指老年人继续学习。F
78、代沟指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年龄差异。F
79、继续社会化就就再社会化。F
80、以上内容都属于再社会化:对罪犯的洗脑、罪犯改造、宗教皈依、大学教育。F
81、表意性领导是指善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领导。F
82、类集体就是群体。F
83、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是首属群体。F
84、工具性领导指领导把群体成员当作达到私人目的的工具。F
85、越轨的普通性指大多数人在法律上都被定过罪。F
86、社会控制中的外部控制指的是法官和警察、监狱等法政系统。F
87、社会解组指社会组织解散了。F
88、社会失范指社会某时缺乏某些相应的规则指导人们的行为。F
89、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F
三、思考题
90、简述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有区别但相缠不相离
联系:(1)文化要载体,它寓于社当中;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交往又通过一定的文化方式进行;(2)内容共通成分多;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作品
差异:起源:殖民地文化、异文化、史前文化/现代都市、现代文明
发展趋势:二者的研究对象趋向统一;人类学向都市文化进军,社会学借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
91、社会学研究的步骤
1)阐述研究问题,形成假设
2)作研究假设
3)收集资料
4)分析资料
5)统计后作出结论
92、Maclver:“一片纸张在风中飞舞和一个人在一群追他的人前面飞奔有本质上的差异,纸张不知道恐惧,风也不怀有憎恨,但是没有恐惧和憎恨,那人不会飞舞,群众也不追赶。”请解释。
这是比喻社会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区别。社会学研究对象是没有实质,不占空间的社会,研究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纸和风之间,没有目的,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我们却会赋予某种动机,会问为什么。
93、社会学研究受哪些道德方面的限制?
1)理论上,必须客观,而且让别人证明自己是客观的。然而人与自然物有区别,人有基本权利,对社会群体,不能象对其他无机物或有机物一样任人处置,以及个人的“应知权”等限制了社会学的研究。
2)价值干预:研究者个人的价值观念影响对研究题目的选择,过程及成果的说明。
94、怎样理解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
A定义;B W。H。KELLY 对它的批评。C 我们的意见
95、简述符号的功能:
了解现实;传递;储存复杂的信息;理解抽象概念
96、语言的两个要素及其关系:意义、物质形式及其所附带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意义不是它的内在本质,而是由人们赋予并在约定俗成基础上建立的,通过教化代代相传。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物质形式会赋予不同的含义。
97、象征与记号的区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意义世界和物质世界,象征与物质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符号却是它所代表的事物的一部分。例如乌云和雨,红灯与停车
98、从哪些方面理解语言反映和朔造现实?
1)反映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的进步,记录过去
2)对乱纷纷的外界刺激物进行分类整理
99、习俗有哪些内容?
1)做事的方式;
2)仪式;
3)禁忌
100、禁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神秘、功利、生活经验导致
101、社会习俗的约束力在早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作用不一样,为什么?
1)传统的灵验使人产生敬畏
2)习俗单一性使人觉得不事争辩
102、怎样理解习俗的保守性和庸俗性?
庸俗性:群众阻碍习俗的变化,不容许冒尖和超越。
保守性:不变性,过时习俗,生活的成法,衡量的标准,不是衡量对象。
103、涂尔干说:道德的行为是符合集体的行为,然而有些行为如婚外恋并不妨碍公众利益,为什么会大多数人认为是不道德的呢?
1)原来与社会利益有关,落入道德范畴,社会变化虽无关了,但道德观念变化的滞后性使它们仍支配人们的行为。
2)未触及整个社会的利益,但触及了某部分人的利益。
104、谈谈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发挥道德的功能;调节人的行为;内容重合,统一道德守则,加强道德威慑力。
105、谈谈法律与习俗的关系(从其特点角度比较两者)
(1)法律的概念
(2)法律的特点:强制------自发 无情------有情
(3)法律建于习俗基础之上但超越它,凌驾于习俗之上。
106、简述功能主义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
1)基本观点:文化某些方面为什么得以存在?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功能,符合社会某种需要。
2)研究方法:文化特质,文化从,文化形象
107、举例说明文化生态学观点。
文化特性由其资源及其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这些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与生态学研究相似,故称文化生态学。
108、简述文化震荡概念。
概念: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内心的冲击的激荡。
原因:所属文化的当然性与异文化的冲突。
规律或影响因素:文化,异程度、个人背景、所属文化单纯性、经验多寡。
109、我族中心主义及其产生根源
1)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异文化,符合为对,反之为错。
2)它是一种文化通象,因是普遍的心理倾向。
3)根源:习俗的当然性导致排斥心理、爱国主义的副产品、个人自恋化倾向。
4)存在于族间、国间、群体间、价值间、意识形态间。
5)正功能:促进社会秩序和稳定。 负功能:阻碍文化交流。
110、Kluckholm 说:每个人在某些方面与所有人相似,与部分人相似,没有人相似。怎样理解?
从文化影响角度看,个人受主体文化的熏陶,因而与该社会的所有人相似,受次文化的影响而与部分人相似,而在次文化交叠处没有一个完全相似的,反映了主文化与次文化、次文化与次文化的关系。
111、Marison Levy曾为狭义的社会概念加了三个附加条件,是哪三个?你认为这三个条件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有困难吗?
1)体系本身生命期长于体系成员
2)成员资格以血缘界定
3)体系的活动理论上必须自给自足
有困难:(2)(3)在现代社会不好划分
112、简述Davis Popenoe 介绍的当今海外社会学家常用的两种社会学分类法。(提示:以生存方式为依据,从社会结构)
1)以生存方式为标准进行划分:狩猎、采集、园艺、农业、工业
2)以整体结构为标准进行划分:公社社会、社团社会
3)二者关系:社团-------工业 公社狩猎与采集、园艺、农业
113、简析关于社会性质的功能主义的观点:
1)假设及理论:社会与活动有生物性相似(结构、体系、组成部分都相似),在协同合作基础上进行有秩序的运转。社会各部分如家庭、政府如同生物体四肢等发挥有益于全局的功能。
2)观点:忽略了不同的价值观的存在,忽略了异议和社会冲突。
114、试比较社会学考查社会的两种角度:宏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
区别: 1)切入点不一样 2)研究方法不一样
统一:研究结果相互支持。 倒:青少年犯罪现象: 群体、个体
115、简述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关于社会性质的观点。
1)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社会≈≈生物体:结构、体系、组成部分相似。关于社会性性质的基本理论:社会是一个由那些为了保持一种稳定状态而满足整体需要的部分分析所构成的复杂体系。
帕森斯认为把各种社会组成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是一个社会能保持自己的秩序和稳定的关键因素。而把各部分结合在一起是靠让人们信仰并遵循他们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他认为共同价值观=胶水,把整个社会粘合在一起。
2)冲突主义的基本假设:社会各部分总是处在冲突中,而不是在整体中总顺利地发挥职能,社会秩序只是强者对弱者施加压力的结果。冲突理论五花八门。共同点:在有限的资源面前,社会总是处于冲突之中,因此认为社会不是被共有的社会价值观粘在一起,而是由强权维持,迫使弱小社会成员遵守强者的社会价值观。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的经济阶级之间的冲突;C?怀特?米而斯的政治权利之间的斗争。
功能主义忽略了异议和社会冲突,忽略了生物对各部分与社会各部分之间的本质区别,但它回答了为什么具有不同需要和利益的人能相互合作,冲突论着眼于生活中的紧张关系,强调社会的不平等,以及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
116、社会化有哪些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
2)内在价值观
3)培养社会角色
117、试述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1)从文化角度:社会化是个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
2)从个性发展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把社会价值内化,并按照社会上的一般期待判断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3)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侧重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角色承担是社会化的本质,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118、区别古典式条件作用和操作式条件作用。
古:即巴浦洛夫理论,包括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学习,对条件作出反应。
操:训练动物的刺激辨认能力,通过利用增强作用,或惩罚来训练教育动物的条件操作能力。特点:选择以及行动。
119、解释Mead(米德)的“自我”概念
婴儿在学会说话和符号后,开始产生自我的概念,在头脑中区别自己和其他事物时,就形成自我。
自我分为:
1)主体我-----代表着每个人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
2)客体我----代表着每个人社会的一面,即内在化了的社会环境要求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领悟。客体我的形成三阶段;模仿、游戏、游艺(博弈)
120、举例解释弗洛伊德人格三元论
他把人的个性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无意识的生物和心理的冲动,在人生下来之初阶段,是盲目的立时满足,此阶段指导原则是维乐原则。
2)自我:思前想后,权衡轻重的能力,是人格中理性的部分。此时寻乐时会想想后果,会顾及后果而暂时抑欲,即延搁满足。指导原则:现实原则
3)超我:人在适应环境中,接纳了有关规范,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121、简述E?埃里棵森(E?Ericson)的8个认同危机。
1)信任与不信任 2)自觉与怀疑 3)主动与内疚 4)勤劳与自卑
5)认同与角色混淆 6)亲密与孤独 7)后代关注与自我关注
8)完善与绝望
122、简述劳伦斯的认知发展论,人类的良知是怎样建立和发展的?
1)强调智力成长与道德成长有联系,由于智力成长有阶段性,故道德成长也有阶段性;
2)L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他对道德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重点放在人们对道德矛盾处境的反应;
3)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A常规前阶段:此阶段社会规范外在与个人,个人对规范的遵从的力量是外力,此阶段的道德倾向靠惩罚和奖赏培养;
B:常规水平:此阶段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法律和习惯,此时的人已认同了社会规范,守法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C:常规后水平:此阶段的人认识到许多比法律还重要的道德原则。
*懂得法律必要性并遵守法律
*认识到道德与良心有关,形成个人道德原则,倘若法律与他们的道德原则冲突,他们会遵从后者。
123、根据Martin Hoffman,人的同情心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同情的产生是一种原始的不由自主的条件作用的结果,是看见别人痛苦而自己感到不安的反映,是一种分享别人痛苦的行为:
条件作用:产生经验的不安;
从同感不安到同情不安逐渐过渡;
同情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人体固定阶段:即从实体上把别人和自己分离开,但心理状态未分离的,例如:别人不高兴时用自己的东西去慰籍。
2)角色代入阶段:心理上达到了分离,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来分担别人的痛苦。
3)知觉阶段:不仅对具体的个体产生同情,而且理解一群人,一个个阶层的命运,对社会上受歧视的群体产生同情。
124、家庭作为社会化第一个施教者,它对个人的社会化有什么意义?
1)对个人一生中的观念、心理、行为习惯发生重大影响。
2)对个人情感的正常发展发生重大影响。
125、家庭社会化有哪些特色?
成人的支配性:成人对婴儿、成人对孩子的绝对权威。
126、行为学派和经验学派关于家庭教化的观点各是什么?你怎样看这两派?
行为:育儿是个创造过程,社会化过程是单向的,婴儿是被动的,家长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价值、偏见、习惯等,把他塑造成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人。
交往:社会化过程是双向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往是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评论:交往派的观点不能否定行为派:(1)婴儿不能独立生存,依赖成人,因此胜利者是成人。(2)遗传潜质任何发挥,也多受成人影响。
127、你对我国传统的家庭教化方法怎么看?如果你成了父母,你将对孩子采用哪种教化方法?
方法:独裁主义——父母强调秩序和稳定,要求服从遵命,常采用体罚。
温和主义——父母随和灵活,摆事实,江道理。
个人观点。
128、你对布伦劳布伦纳的关于父母所在阶层对孩子的培养方法有影响的观点持什么态度?
布的观点:不同阶层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期望不同:工人阶级父母倾向独裁,要求子女服从,这是职业原因,反之亦然;不同阶层的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奖惩着重点不同:工人看后果决定惩罚,中产阶级看孩子的行为动机。不同阶级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奖惩着重点不同。工人:——体罚,指令性吩咐。中产阶级——劝诱方式:这不仅与职业有关,也与教育背景有关。
该认识受到挑战,
最有效的方法;既不是独裁主义,也不是温和主义,而是有权威的,即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在权利和义务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双方却相互有责任。
我国传统教化法及本人观点。
129、学校教化为什么是家庭和社会的中途站?
家庭是血缘为纽带的社群,强调感情,在家庭中学到的价值规范适用于传统的熟人社会。
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强调事实,因此在家中得到的行为模式不适用与现代社会。
学校是个有组织的群体,学校的社会化强调遵守非个人的规范和权威,学会遵守群体规范,因此它接近现代社会的要求。
130、同龄群体的特点什么?
1)自愿性 2)吸引力:玩乐为主 3)没有代沟 4)关系对等
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6)形成亚文化
131、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电视是儿童的主要社会化力量, 你怎样评价?
电视之所以成为社会对儿童的主要社会力量。原因有:
在儿童早期就对儿童发生影响。
它的普及性。
它的吸引力。
但它有反面作用:庸俗性、对孩子的学习潜力的消极影响:限制了孩子们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单向交流、有不适合儿童的节目内容
132、再社会化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肢解原来的行为方式,观念体系等
把相关人引离原来生活环境,隔离重要他人和参照群体,进入全控机构破坏该人自我:剥离所有物,摧毁自尊
输入新的观念体系
133、怎样理解吴铎关于角色的定义:
1)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 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社会细胞。
2)角色与地位的关系:外在表现,内在依据。
角色与社会期望:是后者的行为模式,因社会对相应地位的人的行为有相应的规范要求。
3)多重性:任何地位都可能具有多种相关的角色。
4)细胞:社会组织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而角色就是这种联系的载体。故是细胞
134、简述角色的扮演过程
三个阶段:
1)角色期待:社会对某一角色行为的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2)角色领悟:人们必须了解这个期待,了解自己所应采取的行为模式,将它内化为个人的观念意识,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3)角色实践:即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和活动。
135、角色紧张及其原因
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都会引起
136、举例说明角色冲突的几种类型:
角色间的冲突:同一个人担任两个以上的角色,这两个角色扮演间的矛盾,如妇女是母亲又是单位的领导.
角色内冲突::同一个角色不同规范的矛盾引起的冲突,如忠孝之间.
137、试分析角色失调的几种内型及其解决方法
角色冲突 角色紧张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解决办法:
1)社会本身潜在的办法:活跃地位与潜在单位
2)角色自我认同即个人调节:改变角色、逃避、表演、放弃、适应
3)调整价值观:做出取舍,如忠为上,或孝为上
138、简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39、个人空间的运用对互动论的影响
140、产生集合行为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141、简述斯梅尔晒的“价值累加”理论
142、比较一下竞争与冲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43、什么是社会组织,它有哪些特征?P252-253
14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145、我国在社会组织分类方面与西方国家有哪些区别?
146、试解释P258 的组织运行系统图。
147、影响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因素有哪些?P263
148、科层制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是什么?
浮夸习气、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繁文缛节,文牍主义、列行公事,文山会海
科室设置过多,很容易造成机构重叠,职责权限不明,产生互相推委等官僚风气,影响了组织效率的发挥
由于科层制的呆板,也会妨碍人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可见,官僚主义是同科层制有密切联系的
宏观组织结构上的单一性
149、科层制实质上的不合理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1)科层制条件人格形成,人际关系的不合理性
2)科层制墨守成规,强求一致可能会扼杀个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妨碍和抑制组织成员的个性发挥。缺乏民主精神
3)科层制在提倡高效的同时也助长了官僚主义。科层组织中等级森严,权利实际上仍然操纵在少数人手中,上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特别是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这是滋生官僚主义的基础
150、解释群体及其特征
群体:彼此有持续交往的人群。
特征:1)身份一致感2)群外人承认他们同属一体
151、周末的黔灵公园:1)一队穿T血的男孩子骑自行车从黔灵山上朝黔灵湖畔冲去2)黔灵山沿途林间慢跑,散步的人群3)小吃店旁石凳子边围着几群人在吃午餐4)寺庙门口排着一队人准备买香火。
请标明哪部分人属群体,为什么?1,2,
152、群体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相互满足:内在的,外在的,工具性的,表意性的。
接触机会,相近的属性:态度,观点,兴趣,爱好,阶层。
153、举列说明首属关系的特征。
本身是目标,不是手段。
交往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局部的
沟通深,广,自由公开
首属关系不可替代
154、为什么在现代社会里,次属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首属关系?
首属:熟人社群,不自愿的,受传统,家族关系支配。
现代社会:学校,工厂替代家庭,政府替代家族,氏族。
首属关系质量下降:首属关系紧张,单亲家庭增加,精神病增加
155、解释参照群体
1)概念 2)定义:是比较标准,个人目标,个人观点
156、群体规模是怎样影响群体内部成员行为的?以2人群和3人群为例来说明:
1)一致性,亲切感2)面对的是个人3)不断参与的责任感4)责任推卸5)全有全无
规模对成员行为的影响:1)成员的参与程度2)成员相互沟通3)成员之间亲密程度
157、影响群体或个人以外群作为参照群体的因素有哪些?
1)内部团结程度2)所属群体满足成员需要程度3)生存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程度4)社会开放性程度
158、简述群体决策过程
1)定向阶段2)评价3)整体寻求最初的平衡
159、试比较群内群的形成条件与群体形成的条件
1)相互满足2)利益兴趣异同3)价值观点异同——群内群
1)空间距离2)接触机会----群体基本一致
160、对外冲突与内群凝聚力的关系。
内群与外群的概念
正面作用:加强内部团结。条件:内部成员有保持团结的愿望。
外敌的威胁是对整体而不是部分。是暂时的,防卫性的
161、试评价西方关于领袖产生的两种不同观点。
品质论:英雄造时势
时势论:时势造英雄。
162、试述韦伯领袖权威理论。并说明权利转移在三种权利类型中的区别。
1)法理权威:法律规定2)传统权威:传统规定:3)神宠权威:品质,才干4)继承危机,寡头垄断。
163、当正式领袖和非正式领袖并存于一个群体中时,意味着什么?
1)后者削弱了前者的权威;2)后者权威比前者大 意义:
164、试评价不同类型的领导作风
1)独裁式2)放任式3)民主式4)专制下群体成员敌意高,侵害行为多,但效率高5)不同性质的群体需要不同的领导作风
165、为什么神宠式权威在领袖继承问题上回出现继承危机,而法理式权威会出现寡头垄断?
个人魅力服众,跟从者只向他个人负责
沉默的大多数,以领导为核心的个人班底
166、试述群际偏见及其产生根源
将人或事当作某个类别的一分子的不符合事实的态度
思维的归类过程,冲突,代罪羊,教化
167、群际偏见持续的原因是什么?
1)自闭性敌意2)活动积极3)表达力强
168、群体中哪类人易成为领导?
1)卓越贡献2)活动积极3)表达能力强
169、试析社会不平等的类型和内容
不平等分为自然的,社会的
内容:生活资源或财物分配,权力分配,声望分配
170、社会地位的等级评定标准有哪些?
职业,财富,肤色,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出身,年龄,性别
171、怎样才能尽快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地位标志---职业
地位象征---服装,邻居,生活细节等。
172、关于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的功能主义观点是什么?
代表人物:帕森斯,DAVIS和MOOR
假设前提:长久以来存在于社会的活动必然是对社会有功能的。
理论:社会不平等的功能:A招募人选;B鼓励工作干劲;
奖赏和鼓励的标准:A职业对社会功能的重要性;B预备期所需的投入及训练
173、MELVIN TUMIN 对功能主义观点是什么?
观点:同上
失:A基本概念不清:如何判断职业的重要性?现代社会里各种工作是相互联系的,很难分清轻重主次
B有些职业需要做大的投入,因而就业后应得到的补偿这一论点错。因为后来的收入大大超过了投入。
C结论错:财,权,名不是招募人选和鼓励干劲的唯一法宝,获得参与机会本身也有吸引力。
174、马克思关于社会不平等的观点是什么?私有制
175、M.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怎样理解它被叫做分析的,多元的社会阶层理论?
认为社会阶层的决定力量是‘权力‘。权力分为三个领域:社会,经济,政治。这些权力依借三种不同的奖赏制度决定社会分层原则:
以拥有经济资源的多寡来确定个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经济原则
以拥有荣誉的多寡来确定个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社会原则
以拥有政治权力的多寡来确定个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政治原则
19世纪欧洲的阶级论以经济标准为基础划分,是一元论,故韦是多元论。
176、解释帕雷托的精英理论,郑300
177、分别介绍西方社会学界判断社会阶层的几种主要方法:
声望探究法:让社区成员确定该社区共有几个阶层,及其性质,并对成员进行分类。
主观法:让成员按调查者设计出的社会体系层次对自己进行分类。
客观探究法:用客观指标如教育,收入等衡量成员的社会地位。
178、举例解释社会流动及其类型
概念:见名词解释
类型:流动方向: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向上流动,向下流动)
性质:代间流动,代内流动
179、举列解释社会流动模式的差异在于人们的社会获得途径的差异
1)开放:个人表现, 美:机会之国:亲职与子职 初职与现职
2)封闭:世袭制,先赋地位 印度,五大阶层,佛教
混合:中国传统帝制社会,美国黑白人种
规律:工业化越高,越开放
180、为什么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社会流动会趋向于活跃呢?
职业结构转变使上层位置增多
上层人口出生率低
世袭制————绩效制
教育的发展,使上述开放性社会变成现实
181、影响社会流动快慢的最主要力量是哪些,为什么?
1)社会结构;2)教育;3)种族;4)社会期望;5)家庭背景;6)人口变迁7)职业结构;8)晚婚;9)子女数目
182、阶层自续及其原因
概念:指一代的不平等会延续到下一代去,实质表现了阶层封闭,阶层之间缺乏流动
原因:财产私有制;能力及教育
183、SUZANNE1978年在“亚洲探索”发表论文,说学习能力与家庭背景的关系被国际学术界形容为20世纪最重大的社会发现之一。你怎样理解学习能力与家庭背景的关系?
一定经济水平限度内经济环境对学习造成的障碍
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家庭文化环境占主导作用;
家庭坐落的文化环境
家庭内部的文化环境(文化活动,父母关注,语言基础)
184、请评价社会流动对社会,对人们相互关系的影响
期待上向流动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和内乱
期待上向流动成功的人常有不安全感,忧虑感,不愿参加社区活动
下向流动造成压力:自杀率高,政治上保守
但开放社会流动的好处较封闭社会多:
封闭社会——极大浪费人力资源,不利于充分发挥人们的才干
父辈才智如何不能保证下一代的才华因此如想让社会进步,必须让下层有才智的人上来。
185、试述四中常态及其关系
统计,健康,社会,主观
主观常态包括了前3种,统计常态与规范常态有关系,社会规范常态是核心。
186、越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1)失常行为,不遵守行为2)社会认可与不认可3)不能遵守和能遵守4)个人违规,集体违规
187、怎样理解越轨的普遍性?
1)任何时期,任何地方,古今中外2)任何人一生中都有
188、越轨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如何?
负面功能:影响他人守法,影响人们对社区生活的信心,影响社会体系赖以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积极功能:划清禁区的界线,带来社会变迁,反面教材增强群体内部的团结。
189、试评越轨产生原因的几大理论。
病态理论:生理缺陷(生理学),社会化不良(心理学)社会解组失范论,
适应手段:心理自卫,理性决定
界定结果:标志论
190、图示并解释MERTON(默顿)的失范论
社会失范指社会失调,强调手段与目标的差距,即物质成就与取得物质成就的手段之间的差距。
个人适应社会失范的方式:
191、请完成并解释下图。
目标 手段 适应方式
+ + (遵循)
+ - (创新)
- + (形式)
- - (退避)
+ +
- - (反叛)
192、MERTON(默顿)在解释越轨行为时,除了认为越轨是社会失调的产物外,也指出它是个人或群体的适应手段,他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后者的?举列说明。
心理自卫:受挫折导致
反应形式:酸葡萄哲学
理性决定:用心策划的,如有利可图、工作压力、市场需求、职业犯罪
193、试评越轨标志论的观点
代表人物:Edwin Lemert,
时间:50-60
基本观点:越轨是高度相对的,任何有此行为的人只有当别人把他标志为越轨时,他的行为才是越轨的。
认为个人从常人向越轨者生涯过渡有三个重要点:关键人物的觉察、越轨身份被标志、加入越轨群体
发现:从单纯关注越轨者到关注执法者的反应和偏见
错误:偏激,颠倒了因果关系、夸张了标志身份的永久性
194、简要介绍社会控制的主要特点
自发性:规范内化、习惯
被逼性:非正式控制:社会压力、传言、闲话
正式控制:法政系统、社会组织
195、良知在社会控制中有什么作用?
社会控制过程中包括自发性遵循,规范内化是其动力之一
个人植入规范后会自觉遵循,否则良知会找她的麻烦
196、拿破仑说:我南征北战,所向无敌,却不能克服我自己,他这里的不能克服自己主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
习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习惯支配了人的行为,它不仅是下意识的,而且是超越意识,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197、社会压力、传言和闲话等为什么会在社会控制过程中发挥作用?
1)社会压力:看见别人的行为与自己遵循的原则有抵触时会有不赞同的态度和表示,而人们都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和认可,特别是熟人的;2)传言及闲话让当事人知觉到可以成为社会压力,同时业是向听者表达行为的认可界限。
198、简单介绍韦伯的关于意识形态是社会变迁根源的理论
新教教义导致资本主义的兴起,得救---选民---成功
199、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原因的理论
200、个人的哪个特质在发明创新中能起作用?
不因循,冲破成见是必要条件之一
201、影响巨变的因素有哪些?
1)现存观念 2)对陌生事物的恐惧
202、个人纳新决定期包括哪些阶段?
认识、说服、决定
203、简单分析社会变迁方向的两大基本理论
进化论:古典进化论、现代进化论、单线进化、多线进化
循环论:例如斯宾勒的“西方的衰落”:任何社会都要经历出生、少年、成熟、衰退、瓦解、死亡;ARNOLD:《历史研究》认为社会是循环的,可以重复
204、试介绍关于人类社会变迁后果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观点
增长极限理论、HERMAN KAHN的“以后两万年”的观点
205、为什么在极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可以顽强生存下来的印第安人却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其适应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请用变迁理论解释。
206、郑杭生先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里,分析了哪些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P394
207、郑杭生先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里把社会变迁分为哪些类型?P391
208、请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西方的循环论和进化论,P398
209、什么是现代化,它有哪些基本特征?P410-412
21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现代化的历史条件有哪些不同?P4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