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一、定义
日常生活中人们挂在嘴上的“社会化”是:将某种事物推广到社会上去,例:“环保意识要社会化”。
社会学中的社会化是个专门术语,
郑:社会化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张德胜:社会化是个人成为社会一分子的过程。
Kurt:社会化是成人的过程。
郑、张的定义都侧重于如何将个人纳入社会,Kurt的定义含义广一点,侧重于表达个人的独特性,因为成人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体格成长,一个是性格或人格的成长,前者属自然发育,后者属社会化范围。
狭义:主要研究童年社会化。
广义:包括青年及成年社会化,社会化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二、社会化的作用
社会化的第一个作用就是:
1、?使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
2、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延续、发展。
一个社会只有当其成员都一道来支持和维护它们时,它才得以存在和发展,因此每个社会都力求使其成员的行为符合该社会的利益,有效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使成员学会使自己想做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出社会化的不同内容,我们这里介绍郑本讲的3大内容:
1、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
什么是个性:个性常指人格,与政治上的人格意义不一样。它的基本含义是:个人具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学把个性与社会标准相吻合时称为个性调适,反之,则称为人格解组。
2、内化价值观
所谓社会人,就是把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内在化了的人,社会文化包括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两大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整个社会化过程,就是社会规范及价值观由外而内的过程,因此Eleanor Maccoby说:社会化的理想结果是使得个人即使在不被监视的情况下也能遵从规范,甚至作为下一代的行为监查者,规范传道者。
3、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结果,最后都是通过个人对社会角色的扮演表现出来,也就是讲我们的社会化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义务、权利,因此,社会化过程也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
四、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角度。
社会化一词己用于社会学学科中100多年,通过长期的研究,社会学家己对社会化问题有了许多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文化、个性发展、社会结构
1、从文化角度研究社会化
这种研究主要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社会学的文化学派又称为文化社会学,形成于社会学初创阶段。
文化社会学把社会化看做是个文化延续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
2、从个性发展角度研究社会化
这种研究主要受心理学社会化研究的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派,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的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例如米德指出:把别人的态度内化,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判断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婴儿出生时不能区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区别,因为他们没有自我观念,逐步地,通过和父母或其他人的接触,他们逐渐地把自己和周围人区别开了。而与世隔绝的孩子,即没有经过社会化的孩子,在感情上、社会性上都是残废的,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看到反映在别人眼里的自我,没有机会通过相互作用来意识到自我身份。
3、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
有的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人的时候,侧重于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角色承担是社会化的本质。帕森斯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社会对该地位的角色期待,学会完成该角色义务,以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以上三种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和方法实际上是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立场和方法在社会化研究上的反映。在现代,三者己有融合的趋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第二节 关于社会化过程的划分
1、米德的三阶段论
婴儿期:他认为婴儿在最早几个月里并未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别人的,没有自我概念,在学会说话和理解概念后,他们开始产生自我概念,当他们能够在头脑中把自己描绘成区别于任何其他事物的客体时,他们的自我就形成了。
他的自我概念分两部分:主体我,客体我。
主体我:代表着每个人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如每个幼儿无拘束的冲动和激情。
客体我:代表着自我的社会的一面——即内在化了的社会环境要求以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领悟。
关系:(1)客体我的形成在主体我之后,而且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婴儿需要知道社会期待他的是什么;(2)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主体我和客体我之间的不断对话:客体我向主体我提供反射,主体我对这种反射作出反应。
米德认为,客体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1)模仿阶段,主要是出生后一岁以内。
(2)游戏阶段,2——4岁之间,或称玩耍阶段。
(3)“博奕阶段”:或游艺阶段,4岁以后。
实际上,(2)(3)都属于孩提时代的游戏阶段,(2)为玩耍阶段,(3)游艺阶段。玩耍游艺在中文区别不大,英文中,play和game则稍有区别,按米德,他把play指的是2岁左右孩子玩的兵捉贼等,game则指一些运动如足球等。
许多人批评Mead的“概念化他人”,说太保守,(除了社会化期待外,没有个人的思想);太抽象,(无法分析复杂社会)。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元论
F把人的个性分为3个阶段: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包括无意识的生物和心理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
他认为人生下来当初只不过是一团情欲,只求获得心理上地满足和解除生理上的紧张,有趋乐避苦的倾向,此时指导本我的是唯乐原则
(2)自我:思前想后,权衡轻重的能力,是人格中理性的部分,指导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本我是盲目的,不知天高地厚,有欲望便要马上满足,有紧张便要马上解除。这样做有时给个人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逐渐的,只有本我的孩子就会权衡形势,不再一味地只看眼前,在寻乐时,会先想想后果,当预想到有不良后果时,他把欲望暂时按捺下来。F把这称作延搁满足。当孩子作到延搁满足时,就说明他可以看远一点,看后一点,有了理性的自我。
指导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3)超我:孩子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接纳了有关规范,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这就是超我,是社会的化身。
自我的理性是在直接接触体验中学会的。
婴儿在与外界接触时,有时是直接的,常常又是间接的。所以孩子要面对、要适应的,不仅是个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个社会环境,孩子在适应这些环境的过程中,接纳了有关的规范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这就是超我。
3、埃里克森的8个认同危机
生于1902年,是一位受到弗思想极大影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人类发展理论家,但由于他对弗的理论进生了修正,故人们叫他“新弗络伊德主义者”。
E在《童年与社会》中,把个人心理成长的历程划分为8个阶段,即自发展是一个具有8个“精神社会”阶段的过程。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中,个人都会遭到心理成长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即“认同危机”,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对这种危机可以有积极或消极的反应,如果在每个阶段中,个人能成功地解决所遇到的社会化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否则就会做出消极的反应,并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他因此认为,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来自于对这些危机的积极解决。
E的8个认同危机如下: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 0——1岁)
凡是自己要求都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婴儿就会产生信任感,即一种认为世界是一所安全所的感觉,反之,如果婴儿没有得到一种良好的照料就会产生一种根本的不信任,而且这种不信任将被带到个人发展的后期阶段中。
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不能在生命的第一年中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随着生命的迁续,信任可变为不信任,不信任可转化为信任。
(2)自主与怀疑(幼儿时期,2——3岁)。
E认为自主出现在第二阶段上,它是建立在孩子新的动力肌和脑力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对自己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围的环境,如果此时父母能理解孩子们想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种要求,那就让他们自己慢慢去做,就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肌肉、自己的冲动、自己本身以及周围环境的感觉。
在此阶段羞耻和怀疑感多于自主性的孩子,到了青年期和成年期后就不容易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个性。
(3) 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
儿童此时的语言能力和游戏能力提高了,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能与他人交流并富有想象力。孩子在这阶段上是建立起一种主动感还是一种内疚感,这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自我创造活动作出怎样的反应。如果大人的反应使孩子感到他们的动作是不好的,他们提的问题是废话,游戏很无聊,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内疚感。
(4)勤劳与自卑(学龄时期6——11岁)
这个阶段发生在小学时期。此时,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构造的好奇心增强,渴望知道东西是怎样做的,做什么用和怎样使用,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如果此时大人鼓励他们亲自去作动脑筋、去做、去制造一些实用的东西,允许他们去完成自己的项目,并且肯定和赞扬他们的成果,就会培养孩子们的勤劳品德,反之,把孩子们自己动手造物的行为看作是“恶作剧”或“瞎捣蛋”,或一味要求孩子象大人一样遵守规则就会造成儿童的自卑感。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时期)
孩子们进入青少年期后,身体发生了变化,必须加强对各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观察和认识。因为在儿童时代的社会角色,如女儿、儿子、朋友和学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角色:男朋友、女朋友、运动员等等,这些新角色必须逐渐加入到旧角色中去,才能促进孩子的自我认同。此时,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从而在活动中出现混淆不清的现象。而在前阶段发展得比较好,可在进入青少年时期时具有较好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和勤奋感的孩子,就会比其他孩子有更好的机会获得自我认同感,从而避免角色混淆感。
(6)亲密与孤独(青年期)
此阶段包括求爱和早期家庭生活。
E的亲密指的是和异性的共同生活,互相体贴而不担心沉湎于其中而失去自我的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学会和异性交往而建立起一种亲密关系,他们就会生活在一种孤独感中。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我认同程度。
(7)后代关注与自我关注(中年期)
E的后代关注指的是:人到中年,回首往事,看看自己一生中的功绩和过失就会变得更关心其他人,关心下一代和未来的人,关心子孙后代要生活其中的社会将会怎样,这种关心叫后代关注。
那些没有形成后代关注感的人就会陷入自我关注的精神状态中,他们主要关心的是自我,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个人的需求和享乐。
(8)完善与绝望(老年)
人生的最后阶段,个人的主要生命活动正接近完成。个人常常会思考、回忆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处于另一个极端的人回首往事,没有得到满意的解释,后悔莫及,处处错过良机,恨时光不能倒转,就会陷入]入一种追悔和绝望的情绪中。
其他学者对E的批评:(1)基于中产阶级的活动。(2)他的模式很难证明(怎样才称通过某一阶段?)(3)模式暗示着个人发展的某种抽象理想,是什么?不清楚。
此外,郑本还介绍了: R.哈维格斯特的6阶段理论P123,请同学们自己看。
5、Jeam Piaget吉思·皮亚吉特理论
瑞士学者,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儿童思维和理论研究的专家。
他认为:从婴儿——青少年时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某种脑力操作方式标志着孩子们的所有活动,决定着孩子们在这个阶段的知识结构,所有孩子都必须按顺序通过所有阶段,尽管有些孩子可能通过得快点。
他把人类智力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包括若干阶段。
(1)感觉运动期:0——2岁
这个时期的婴儿主要通过他们的五官来了解世界,因此这时的智力主要是对四周事物的感觉和在环境中运动而产生。
(2)操作前阶段:2——7岁
相当于学前期与幼儿教育期,孩子此阶段主要是学习和弄懂符号,他们学习讲话,开始描绘物体。语言的掌握使孩子能与人交谈,促进个人的群性发展。但由于心智尚欠成熟,其思想仍具高度的自我中心化倾向。
此外,此阶段的孩子,在同一时间里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辨认事物的其它方面。
(3)具体操作阶段:7——11岁
相当于小学时期,此阶段孩子学会在头脑里进行具体操作,而从前他们只能在实物上进行这一操作,他们现在可以从多方面构想出一个物体,他们还能形成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概念。
(4)正式操作阶段:12——15岁
相当于中学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孩子们的思想己趋成熟,可以作抽象思维,能将多种因素做各种不同形式的逻辑组合。由于具备了这种自由组合的能力,逐使这时期的孩子思想大开,从事无穷的解说、推理、论证,形成自己的思想,充满理想。
对J的批评: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很难从重点研究中得出重点结论。
第三节 良知和同情心的建立与发展
1、良知,即不作恶。这是内心里的一种督促我们不要越轨,不要做错的力量
2、同情心:忘我行为
不作恶只是社会性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就是要求我们从善助人。这在社会心理学里称为忘我行为,即一般讲的同情心。
忘我行为指个人在助人时要付出代价,付出代价的目的只求开心,不求任何好处包括别人的赞扬,如基督教要求的:你用左手把施舍送人,不要让右手知道。
良知和同情心,都是社会性中普通的一面,不管是国家首脑、总统或是医生、工人还是家庭妇女,都必须具备这两种属性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可以讲,没有良知和同情心,人的社会化就没有正面完成。
一、良知的建立和发展
1、佛络伊德的认同论
佛是近代学者中第一个有系统地解释良知根源的人,他认为良知和自我理想是超我的两个方面。
他的人格三元论,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以唯乐原则为指导,自我以现实原则为指导,而超我则是社会的化身,因为此时他己接纳了社会规范,成为人格的一个部分。
良知就是不做恶,不越轨。而这是建立在他的依赖性认同和防卫性认同的理论基础上的。
2、H.J.Eyseck的条件作用论
认为:所谓良知,只不过是一个笼统的,由条件作用所产生的不安反应的总称。
他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开始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对哪些错,所以他们犯规不但不觉得不安而且乐于那样做。后来成年人对犯规的孩子不断施罚,使孩子不断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从而使孩子因为经常犯规受到责罚而导致不安。久而久之,以后当他们再做出犯规行为,或想做但未做时,即使未受罚,也会产生不安,这种笼统的不安状态,就是良知,是一种条件反应,E还指出,这种反应越是在极度不安的条件下产生,持续得就越长。
对他的批评:照他的理论推论,家教越严的孩子良知越强,可事实证明,常被体罚的孩子,其良知往往较为薄弱。针对批评,E提出两点:
(1)间隔时间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惩罚都能达到目的,孩子做了犯规行为,隔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施罚,二者未必能产生心理上的联系,这种情况下,犯规行为不一定引致内心不安的条件反应,只有在犯规之后即施罚,才能达到目的。
(2)惩罚的频率问题,体罚看起来严厉,但在动辄就使用体罚的家庭内,孩子就会见怪不怪;而在充满温情的家庭,孩子一旦犯规,父母不打骂,而是撤回爱护,对他不理不睬,就己经能够发挥很强的作用。
3、Lawrence Kohlberg的认知发展论
E等的理论,认为良知只是一种情绪反应,但有些学者认为,良知不仅有情绪的成份,也有理性的成份,认知发展学派就是这一理论的代表。此学派强调智力成长与道德成长的关系,由于智力的成长有阶段性,因而道德的成长也有阶段性。
他认为个人道德发成长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和水平:常规前:儿童期;常规:少年期;常规后:青少年期。
常规前水平:
对于此阶段的人来说,社会规范是外在于个人的,个人遵从社会规范的力量也是外来的,此阶段的儿童的道德倾向是根据惩罚和奖赏来确定的,而这个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儿童对道德的判断是以对惩罚的恐惧为标准的。(2)儿童对奖赏的期待即大人对他们的优良行为是否给以奖赏作为回报,因此他们要听从大人的话,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目的在于达到自己的要求。
2、常规水平
此阶段上,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法律和习惯,此阶段的人己认同了社会的规范,守法成为目的,不是手段。
此阶段分为2个小阶段,(1)孩子们判断道德的标准是自己亲近的人对自己的期待,(2)孩子们开始认识到社会的管理是有规则的,他们能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常规水平
这一阶段的人认识到有许多比法律还重要的道德原则,此阶段又分为3个小阶段:
①人们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并开始遵守法律,但他们也认识到并不是法律条款都是合理的,他们会去遵守那些自己以为不合理的法律,但同时也去改变这些法律.
②他们认识到道德与良心有关,而且形成了一套个人的道德原则,如果法律和他们的道德原则发生冲突,他们将遵奉自己的良心.
③此阶段的人从生活中的宗教或超自然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的问题。
他认为一般来说大多数9岁以上的孩子,少部分青少年和许多罪犯的道德判断,集中在第一阶段,大多数青少年和成年人属于第二阶段,只有极少部分人能达到第三阶段.
他的贡献: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个人的道德成长.
不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认同论还是社会行为学派所强调的条件作用,都把良知看成是情绪的反映.而且多少有点是下意识的不由自主的意味,但他的研究却显示良知不单是这么回事.它涉及认知上的因此是意识的一些判断。
2.良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从他的理论中能看出。道德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而且阶段的发展决定于智力的成熟。而佛罗依德对行为良知的分析,却忽约了这一点。
3.他把是非标准与良知区别开来
他认为9岁的孩子即使能区别是非,也还未具备良知。
对他的攻击:
1.他忽视了情绪的一面。
2..他的方法有问题,因为其他科学家用他的方法作出的结果与他的不同。
二.同情心的建立和发展。
人为什么会有同情心?这问题孟子老早就提出来讨论了。他认为人的恻隐之心(即同情之心)纯然发自内心,不含任何功利目标,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但现代许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却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良知和同情心都是后天学习而来的。
同情心的形成
Martin Haffman认为:同情心是从同感不安到发展而来的。
1)同感不安
早期婴儿的意念是朦胧的,因此他分不出人己界限。当他看到别人痛苦时搞不清楚是谁在痛苦,因而自己也痛苦起来。这种痛苦,H称为同感不安。这种不安是条件作用的结果。它是心理上的不安而不是肉体上的痛苦。
2)同情不安
婴儿逐步长大,认知能力增强,逐渐能分清人己界限,当他看到别人痛苦时知道痛苦的是别人,不是自己,虽然这样,但是心理上仍然觉得不安,不过此时的不安,其性质与先前的不同,被H称为同情不安。
同感不安是怎样转为同情不安的?因为人己的区别不是豁然贯通的,而是逐渐地,不知不觉地形成,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同感不安逐渐地过渡到同情不安。
同情心的发展。
由同感到同情,关键在于分辨人己。而对别人存在的认识程度是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强的,因此,同情心的发展也经历了3个不同的阶段。
①人体固定阶段:婴儿已认识到别人的界限,知觉到个别的人是固定的,独立的,客观存在的实体。只是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别人的认识只限于实体的分离,还不能认识心理状况的分离,他总是假定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是别人的内心世界。
②角色代入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知觉到自己的爱憎未必是别人的爱憎,也就是说他自己已经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在心理状况上的分离,因此,这时候他就能设身处地的站到别人的角度,与别人分担痛苦。
③知觉身份阶段:孩子对别人的同情不限于当前触及的所见所感,而是能够从别人的一贯的遭遇体会到别人的命运,甚至一群人的命运,例如阶级的命运。
社会化必要的外部环境
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人来说,社会化过程除了他自己具备生物基础外,还有赖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具备他社会化所必须的 社会条件。社会化必备的外部社会环境条件是指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全部社会因素。这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等。
一.家庭。
家庭是人的最初的,也是最主要的社会化单位。
家庭的教育对个人的社会化影响非常大,主要表现在:
1)家庭施教对个人在一生中的观念、心理、行为、习惯会产生重大影响。
它是个人社会化的开端,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2)对个人感情正常交流产生重大影响。
家庭给个人感情的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人一出生就得到了来自父母的各种方式的爱,拥抱、接吻、爱抚、安慰,使他懂得爱,理解爱,接受爱和给予爱。
2,家庭社会化的特点。
1)成人的支配性:成人创造婴儿。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一般动物经过短期哺乳之后很快就有自己生存的本能,人类则在很长的时期内需要别人的照顾。
行为学派关于教化的观点:婴儿是个创造过程,因为社会化过程是单向的,婴儿是被动的,照顾他的人支配一切,家长在有意无意中按照自己的理想、价值、习惯等把他塑造成一个符合自己希望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讲,婴儿是个被创造的过程。这和艺术家创造艺术品一样。
但交往学派批判了它,认为社会化过程是 双向的不是单向的,父母和婴儿的交往过程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不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的过程。
因为虽然照顾者具有施乐避苦的能力,但婴儿也有哭和笑的武器,通过哭和笑使照顾他的人感到苦恼和不安,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他的要求得到如愿以尝。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中假哭的现象十分普遍。因为即使大人明知是假哭,为了避免哭声带来的心烦,也不得不作出让步。
因此他们指出: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人图画,孩子从遗传所得到的潜质,对他个人的成长是有影响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潜质,而对于相同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因此婴儿不是一团粘土,由照顾他的人妙手任意撮揉,而是一个有生命感情,知觉意识的主体。
然而上述观点并不能否认成年人一方是主要施教者,婴儿是受教育者,因为①婴儿不能独立生存,他的一切都是依赖于大人。尽管他可以哭或笑,但如果成年人不理他的笑,甚至施以惩罚使他就范,胜利仍属于成年人一方。②婴儿虽有遗传潜质,但这些潜质如何发挥,怎样体现,并没有预先设计好,所以他的行为及思想都仍然受成人的影响而定型。
2)成年人对孩子的绝对权威。
孩子在相当程度上被他们的父母所拥有,除了虐待等不法行为外,旁人不得干涉他们的行为。
父母对儿童的这种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由于儿童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使父母在儿童的心目中成为全知全能的权威。父母借助这种权威对子女进行的教导的时候,对孩子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
3,家庭教育的形式
孩子的个性的形成会受到父母培养方法的影响,而父母的不同培养方法又受父母自己的文化背景影响。孩子的培养方法千差万别,总归起来,可以概括为:
独裁主义:独裁主义的父母强调秩序和稳定的价值观,不准孩子提问,只要求服从或遵命,而且常常采用体罚。
温和宽容:温和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比较随和与灵活。喜欢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在某些规矩上常常向孩子妥协,通过感情的感染力或者不赞同的威胁来增强规则的力量。
URIE认为孩子的培养方法与父母的阶层有关系。也就是说,不同阶层的人在教育子女的方法方面是不同的。因为:
不同阶层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
不同阶层的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奖罚着重点不同。
不同阶层的父母管教子女时使用的手段不一样。
D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既不是独裁的,也不是温和的,而应是权威的。
二.学校
在传统的社会里,学校并不是个人成为社会一分子的必经之路,主要是培养精英分子的温床。现代社会则不一样,普及教育正是世界各国政府奋斗的目标之一。
现代社会里,在家庭之外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机构通常就是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孩子的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代替了家庭的,从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要机构。主要在于它有以下的特点:
传授技术和知识的场所。
从传授技术和知识的角度看,学校在现代社会担当了两个重要角色。
教人识字
训练技能
学校训练儿童适应广泛的社会。
学校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感情无涉倾向、成就取决倾向、普遍倾向及专涉倾向,所以学校教育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故E。Durkherm:学校是家庭和社会的中途站。
培养公民意识。
在传统时代里,每一个村落是一个世界,由于交通不发达,彼此不相往来,在足迹可及的范围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众多的村落之上是国家的,除了税务责任之外,两者之间没有过多的关系,社会的冲突只表现在村落之间,宗族之间。
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发达,把以往孤立零散的村落串联起来。为了争夺资源,保国土,各国之间划定疆界,传统时代族与族之间的倾轧,逐渐转化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从而,个人由家庭的一分子变成国家公民。
但一国之内常常多个民族并存,不同语言,不同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所以现代国家需要在人们的心目中培养一个超越地方的国家观念,使人们的第一个效忠对象是国家,而不是传统的家族或部落。
这个任务主要在学校。
三.同龄群体
1,同龄群体的概念: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自然形成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2,同龄群体的特点:
自愿性:孩子读书后与其他同龄群体接触,第一次脱离开
了父母的看管。虽然他们不能选择谁是同学,却可以选择谁是朋友,这就具备了自愿的成分。
这点十分重要,家庭和学校不可选择,但入学后的同龄群体就可以自己选择。
以玩乐为主,具有吸引力:同龄群体是以玩乐为主,因此
更具有吸引力,而越是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就越怕被排挤出去。因此孩子们越自愿遵从同龄群体的规范。
3.没有代沟:无论价值观上,在兴趣方面都比较一致,所以同龄群体常常成为家庭和学校的压力的避难所。
关系对等:在学校和家庭中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是不对等的,父母和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手段迫使孩子就范。所强调的美德就是服从,但同龄群体中朋友之间关系基本对等。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孩子中的活动,基本上脱离了成年人的干涉,因此没有对 的收费,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因此,从个人依赖父母,独立生存这个过程中,同龄群体发挥了一贯过度性的作用。
事实也证明,在儿童时代,越多与同龄群体在一起的教学,起独立性与自发性越强。
常常形成一种亚文化
青少年同龄群体可以成为一种亚文化,它不仅严格区别于成年人世界,而且很可能与之形成对立,成为一种对立文化。
四.大众传播媒介
概念:指社会组织为了在广大成员之间传播信息,互通情
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等。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提供一个广泛的社会条件。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它的社会化影响日益重要:对人民的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有暗示作用。
在各种各样的传媒手段中,电视的影响力最大,因此,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电视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力量。
电视的社会化作用:电视是儿童的主要的社会化力量,原因主要有2:
它在儿童早期就对儿童发生影响。
就它对孩子影响的先后来讲,它次于家庭但早于学校及同龄群体。
它是最为普及的大众传媒
电视的微波跨越了空间,穿墙入室,成为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和同龄群体不同,后者都在家庭以外影响儿童,它却大模大样的闯进父母的势力范围,取代了父母的教化角色。
它对儿童最具有吸引力,可以促进儿童的知识积累,拓宽他们的视野。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强制性,带有成年人的威势。电视节目充满娱乐性,因此儿童是主动地,自愿地被吸引和参与,这与同龄群体有相似之处。
消极作用;
1)电视的庸俗性,虽然电视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却没有相应的教育意愿。
2)电视对孩子的学习潜力有消极的影响。
表现在:①它缩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间隔时间②限制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阅读思考能力,
3.电视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都不同,它基本上是单程的通道,孩子不能发问,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适合儿童的节目会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① 选台权在家长; ②节目是为成年人制作的。
第六节 终生社会化
在许多人看来,社会化是童年时代进行的,人长大后,性格定型了,便没有社会化了。
然而社会化过程是贯穿于人的全部社会生活中。人的性格大抵定性于儿童时代,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在生命同期中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需要应付不同的危机,要有新的角色身份。
Peter:把成年人的社会化称为二次社会化,把孩提时代的社会化称为初始社会化。
一、成人社会化。
成人社会化可以叫继续社会化,属于广义的社会化范畴。
广义社会化认为:人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因此,社会化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继续社会化指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和及适应角色变化过程,分为:成年社会化,老年社会化,成年社会化;从青少年进入成年,初期社会化已基本完成,①有了现实又理想的自我形象;②接受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③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④个人愿意服从社会利益。
2.成人的社会化内容:
学习许多新的社会角色
二.再社会化
1. 什么是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一种能产生与以前的社会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化过程。
广义再社会化:一个人在生活的急剧转变中放弃原来的生活方
式,而适应另一种对他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包括
自愿的和强制的。
狭义的在再社会化:指强制性的教化过程。其教化对象是那些有越轨行为危害社会利益的人。
2.再社会化的特点及成功的基本条件
(1).特点:
全面性:因为它不是局部性格的改造;
绝对性:不容异议
基本:涉及深层的价值取向;
再社会化与初级社会化的差异:进行再社会化时,必须对付初级社会化是所奠定的性格和观念体系。因为初级社会化的观念及性格与再社会化的内容是有抵触的。
再社会化是灵魂深处的革命,与个人原有的性格或观念是有抵触的,那么,再社会化怎样才能成功?
肢解原来的行为方式,性格、观念体系等等。
怎样才能对原有的观念体系、性格进行肢解?
把相关人引离原来的生活环境
进入全控机构
离开旧环境进入新环境,即这个新环境,必须要保证该人被隔绝于外界,再社会化才可以顺利的进行。
例:监狱、军事训练营、憎寺……
破坏该人自我
进入全控机构后,在一段时间里禁止与外界接触,断绝以前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就开始肢解该人的观念体系。由于自我是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一个人尊严之所在,要肢解旧观念,就必须及时对付自我。
破坏自我的方法:
剥夺个人拥有的东西,例如犯人,进入监狱时,要作全面
检查, 全部个人财富,如手表,钱包,钥匙、指甲钳等等都收掉。
B、损毁自尊。
输入新的观念体系。
再社会化要求旧的所作所为要被新的观念体系所代替。“重新做人”。再社会化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破坏旧的自我,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