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定义如下:社会互动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近、接触等方式而发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社会互动的过程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阶段: 1.接近和接触阶段。 2.理解与了解阶段。 3.调整与反应阶段。 影响社会互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生物因素。 第二,心理因素。 第三,社会因素。 第四,文化因素。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 所有的东西都是符号对符号认识越多,人们进行互动越顺利 1、乔治·米德 米德强调自我,认为我们经常与“自我”交流,认为人类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意义的影响,,并且多数文化意义是有象征性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自己的交往过程,按照符号进行交往,所有符号都有文化意义上的特征,互动是以有意义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 2、郝伯特·布鲁默 布鲁默在米德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互动的3个原理 (1)、我们是根据我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规定我们对它的行动 (2)、我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3)、在任何情景下,我们都经历内部解释过程 按照互动论的观点,在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考虑与其他人在同一社会情景下的行动和思想一致,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阐释他人行为的象征意义。 3、威廉·托马斯 在进行多数日常活动时,我们一般假定:不仅对语言及其他具体符号,而且还包括日常社会场景,别人与我们都使用同样的定义。多数共享定义,或者说“情景定义”,是在无意识中领会的,这种关于定义的共识是人类互动的关键。作为美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托马斯指出了共享定义的重要性:如果人们将某种情景定义为真实的,那么情景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 二、拟剧论(戈夫曼) 这种观点把人们看成戏剧中的演员,按照戈夫曼的观点,当人们扮演角色时,他们的表演是由观众来判断的,所以人类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即为了使他人按照我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 人类互动的特点是印象处理,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愿望行为,当第一印象起作用时,人们往往制造一种印象,目的是为了控制互动者。印象管理可能有目的,但不管目的是什么,它总是为了使行动者能更好的控制别人的行为。 三、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 本土方法论认为任何人的互动都由一种民间规则支配着,互动双方都具有对事件常识性的知识和假设,以此解释互动双方的常用规则。本土方法论跟拟剧论一样关注人们在社会情景下为了制造印象而使用的一些技巧,但其关心的是人们形成相互理解的原因:正是人们对情景具有相同的假设,才使人们顺利的进行互动。 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等,这一理论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得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下面是几个有关的命题: 基本命题: 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动。 刺激命题:如果某种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相同,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或类似的行动。 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和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的酬赏,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 攻击与赞同命题:当某人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者得到了未估计到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动,所预期的酬赏变得更有价值;当某人的行为获得了期望的酬赏或者大于期望的酬赏,或者未受预料中的惩罚时,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动,该行为的结果也变得更有价值。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方式 一、暗示与模仿 暗示与模仿是一对最常见的社会互动方式,人类社会的许多活动就是起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暗示与模仿。 (一)暗示 什么是暗示呢?埃尔伍德认为:“凡一个人以一个意思传达给别人,别人无批评的,或无合理的根据,即接受了,此种过程谓之暗示”。博格达斯则说:“暗示是有意地或无意地发出刺激的过程”。以上两种解释,一种侧重于暗示的接受者方面,另一种侧重于暗示的传达者方面。如果综合这两个方面,可以对暗示定义如下:暗示就是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无批评、无对抗的条件下,迅速使他人的心理受到影响,并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这个定义从暗示者和暗示的接受者两个方面强调了暗示的涵义。而暗示的实质也就存在于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之中,即暗示者的刺激具有十分明显的行为的引发作用,而接受暗示者则能迅速和无批评地产生行为反应。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构不成一个暗示过程。 暗示作用虽然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现象,但它的发生也是有条件的,具体来说,暗示的产生取决于主观的心理状态和客观刺激的状况两个方面的条件。 从主观的方面看,可以产生暗示反应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具有接受暗示刺激的经验和习惯系统。一种刺激能够发生暗示作用并能引起反应,那么,这种刺激与受暗示者的习惯系统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受暗示者在具有了与暗示刺激相适应的先前经验时,暗示作用才能发生。 第二,不存在与暗示刺激相冲突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受暗示者如果存在着与暗示刺激相互冲突的经验与行为习惯,对于暗示刺激便会产生抵抗作用,这样,暗示刺激也就不能引起适当的行为反应。 第三,态度、价值观念等内在系统处于尚不稳固或不成熟状态。涉世不深、经验不多、缺乏独立见解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产生与暗示刺激相一致的行为。 第四,极端的情绪状态。如精神状态极端疲乏、情绪极端旺盛、精神变态等,都会使暗示“乘虚而入”。 主观的心理状态是产生暗示作用的一个方面,而适当有效的刺激则是产生暗示作用的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从刺激作用的状况来看,容易引起暗示的刺激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有节奏或单纯的刺激,如诗歌、韵语、国旗、商标等容易使人集中注意力;第二,反复持久的刺激;第三,具有特殊的暗示潜力的刺激,如神圣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暗示者的丰富常识等,都容易使他人接受暗示。 暗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暗示。又称为提示,是指暗示者给予受暗示者的面对面的暗示。在直接暗示过程中,受暗示者对暗示者的信仰和服从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这是直接暗示发生作用的先决条件。 2.间接暗示。指用委婉曲折的表示或刺激对他人发生暗示作用。间接暗示常常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3.反暗示。暗示刺激引起与暗示者的预期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如“此地无银”的标记引起“此地有银”的联想,就是一种典型的反暗示。 4.自动暗示。也就是自我暗示。或者说暗示刺激不是来自外界而来自于受暗示者自身内部的暗示作用。自动暗示实际是过去的经验在适当情况下复现。因此,自动暗示与个人先前的知识、经验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模仿 模仿就是对暗示的反应,也就是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所以,暗示与模仿是一种行为过程的两个方面,即从刺激的方面看是暗示,而从反应的方面看则是模仿。有一种观点认为,模仿仅仅限于行为动作方面,在思想方面叫做“暗示”,而在感情方面则叫做“同情”。所以,艾尔伍德将模仿称之为“模仿行为”,以区别于暗示与同情。然而我们认为,模仿并不仅限于行为,思想、情感方面同样可以模仿,这里主要取决于暗示刺激,行为的暗示产生行为的模仿,思想、情感的暗示产生思想、情感的模仿。模仿的关键不在于暗示的性质,而在于能否对此暗示作出相类似的反应。 与暗示一样,模仿也有不同的种类。通常根据模仿者过程中是否具有主动、自觉意识的加入,将模仿分为两类:即自动模仿与有意模仿。自动模仿是指对他人的思想、行为等自然而然的模仿过程。而有意模仿就是对他人的有意仿效。有意模仿又分为非合理模仿与合理模仿两种情况,非合理模仿是指那些只对行为的表面进行刻意的模仿而不理解其所以模仿的意义,如一些时尚模仿即属此种情况。合理模仿则是出于对模仿对象的深刻理解、以及模仿者的理性思考,如我们吸收其他民族的伏特文化就是一种合理模仿。 在模仿问题的研究上,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模仿定律”是影响较大的一种理论学说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定律》一书中,塔尔德认为,社会起源于模仿,而模仿则遵循以下定律:①在无其他力量的阻碍时,模仿是按几何级数进行的。②模仿一经传递则必然发生改变,不会与原形绝对相同,无论是个人的模仿还是社会的模仿都是如此。除了这两种主要定律外,塔尔德还提出了模仿的逻辑律与非逻辑律作为主要定律的补充。逻辑定律又分为逻辑冲突律和逻辑结合律;非逻辑定律则包括模仿由内向外律、模仿由优至劣律、模仿风俗时尚交替律三个方面。塔尔德的理论尽管有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但他对模仿规律的研究却是十分有价值的。 二、竞争与冲突 同暗示与模仿的过程根本不同,竞争与冲突都是互动者之间相互反对、相互排斥、相互对峙的活动。竞争与冲突体现了社会互动的另一种形式。 (一)竞争 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如,体育运动中运动员、运动队之间的冠军争夺,生产厂家对于同一个市场的争夺,还有人们在荣誉、成绩、权力等方面的争胜活动都是竞争。当然,竞争还有其广义的解释,即指生存竞争(struggle forexistence),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竞争,即在上述各种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竞争过程。 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过程,竞争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竞争是人们对于同一个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第二,被追求的目标一定是稀缺而难得的。也就是说,一人或一些人夺取到了目标就意味着其他人没有了得到的机会。那些数量很多、随处可得的东西一般不会成为竞争的目标。第三,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虽然竞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关系,但它是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不是直接反对关系。当然,也不排除这种间接的反对关系转化成为直接反对关系的可能,所以在竞争中遵守相应的规则就是十分必要的。 如上所述,竞争可以在社会活动的许多领域中表现出来。而概括地说,可以根据竞争对象的不同将竞争分为三大类:即地境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和社会地位的竞争。也有的西方学者把竞争分为合作竞争、文化竞争、地境竞争、制度竞争、社会竞争乖。由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竞争现象的普遍性,看来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把竞争的种类包罗无遗。 竞争活动对于社会的积极意义是极为明显的。可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在许多方面的社会进步,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与竞争是密不可分的。但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承认竞争的合理性,而把经济活动中的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这是非常错误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充分证明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互动方式,是不会被超越和否定的。 (二)冲突 冲突指的是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利益、目标等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方式与过程。冲突与竞争有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首先,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如械斗、诉讼等。另外,冲突的双方一般都有直接的、公开的甚至是面对面的接触,所以,冲突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再有,与竞争不同,冲突的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性质。这是因为冲突双方往往因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至于虽然他们在同一领域争夺,但所实现的目标却各不相同。最后,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竞争一般是在一定规则的制约下进行的,但冲突却往往要突破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 冲突的种类与竞争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冲突的性质上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等;从冲突的规模上有个人之间的冲突和集团之间的冲突;从冲突的程度上,有口角、拳斗、决斗、仇斗、械斗、战争等。另外,与竞争一样,冲突对社会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至于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则要看冲突的性质而定。一般来说,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冲突,对社会的发展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冲突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和破坏作用。因此,如何避免和消除具有消极意义的冲突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顺应与同化 顺应与同化都属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环境的调适过程,同时也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互动方式。 (一)顺应 顺应是指人类通过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或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以适合于环境需要的过程。与顺应相近似的一个概念就是“适应”。适应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的是生物体改变其身体特质或生活习惯以迎合自然环境的需要。而顺应则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特指人们对于社会环境的顺合。但是,在近来的文献中,两个概念的区别正在消失,人们赋予适应以更多的社会学意义,并有逐步取代顺应一词的趋势。但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还是要对顺应作适当的介绍。 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过程,顺应与竞争和冲突的关系十分密切,正是由于存在竞争和冲突,才进而产生了顺应。或者说,顺应就是人们对竞争、冲突结果的一种适应。帕克认为,顺应就是起源于冲突,因为冲突的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况:即胜利、失败与和解。无论哪能一种结果最后都是以都双方的顺应为前提的。失败者对胜利者的服从是一种统治与服从的顺应关系,冲突双方的和解则是双方调整自己的行为互相顺应对方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顺应是消除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体来说,顺应具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和解,也就是互动双方改变原有的敌对态度,彼此容纳、建立友好关系;②妥协,即双方通过订立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冲突;③容忍,是指暂时采取克制的态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④调解,即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停;⑤仲裁,即通过第三者的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这种仲裁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还有其他的一些种类,如归化、奴役、权变等,不再一一介绍。 (二)同化 同化指的是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同化与顺应有相似之处,但其区别仍十分明显。首先,顺应主要是指随时随地改变部分已有习惯或行为,而同化则是逐渐改变了全部原来的习惯;其次,顺应是极为广泛的,几乎人人都对其环境或他人具有一定的顺应行为,而同化则只产生在那些生活环境突然发生了重大改变并且还要在新的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的人身上。可见,同化与顺应无论是从其普遍性上还是从其深度上,都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同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过程,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来说,它主要起到了文化的传播与融合的作用,而对个人来说,同化则使人的行为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不是在短期内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对个人来说,同化就是一个人格重塑的过程。 四、合作 全作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方式,它指的是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要进行合作,主要是为了实现单靠一方的行动不能实现的目标。如在自然的巨大力量面前,在某些社会敌对势力面前,都需要一些人的合作,才能够使他们生存下去。从广义上说,人类的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因此,没有合作也就没有社会。 人类社会的合作不是纯粹偶然的事情,合作是需要相当的基础条件的,具体来说,合作的基础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情感接近。人与人之间须有情感上的接近,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相互之间彼此憎恶是难以合作的。 第二,思想一致。思想上的一致使彼此在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比较接近,为持久的合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动作配合。只有思想和情感上的一致而没有动作的协调配合,合作同样不能实现。所以,互劝者在动作上的配合是保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第四,相互信任。许多合作的夭折就在于合作者之间相互猜忌和怀疑,所以,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信任,对于合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合作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个人来说学会与他人合作,对一个社会来说,如何组织更有效的合作,都是十分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学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第三节 集体行为 一、集体行为的涵义 集体行为又称为集群行为、集合行为等。 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 二、集体行为的条件 环境和场所 失范 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 相对剥夺 权力斗争 三、集体行为的类型 由于集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此,集体行为的类型也有若干种类,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群众 群众是最常见的、也是人们最能意识到的一种集体行为。群众这一概念在社会学中具有特殊的涵义,它指的是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不确定感、紧近咸以及结构松散和所处情况的模糊不清是群众的重要特征。按照勒朋的观点,群众就是“集合在一个地方的受到共同感情鼓舞的一群人,他们准备跟随自己的头头随便到哪里去”。 具体来说,群众又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表意群众。是指为了其成员的个人满足而组织起来的,可以提供感情表达和释放机会的群众。例如,在原始文化中庆丰收的人群或宗教节日的集会人群都属于表意群众。第二,行动群众。也就是正在行动的群众,即参加暴乱、骚乱或从事其他极端活动的群众。行动群众往往集中于某种目的或现象,并且经常是愤怒的且怀有敌意的。行动群众的活动冲破了通常的行为规范,对社会能产生较大的冲击作用。第三,团结群众。其实这是表意群众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些群众还具有一些超越情感表达之外的社会功能。在这种群众中,包含有许多相互支持的关系,并且具有一种社会团结感。例如,在某种政治或民族的集会中,其参与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和这个群众中的其他人有一种社会归属感受。这种认识会促进成员们社会团结感的建立,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的信念和情感的群众。 (二)大众行为 集体行为并不都是发生在群众中,在广泛分散的人们——大众中,也会出现集体行为的一些主要特征,如有确定性、暗示性和迫切感等。在分散的大众中集体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时尚与恐慌。与群众相比,它们缺少群众行为的那种群聚特征,所以时尚与恐慌又称作分散的集体行为。 1.时尚。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新颖性。无论是服饰、用具还是其他行为方式,称得上时尚的都是新奇的。这是时尚得以流行的首要原因。第二,从众性。时尚的流行过程实际就是一种模仿过程。而这种模仿往往不是为了某种实用性的功利目的,而仅仅是因为大众暗示的力量迫使个人遵从于他人。第三,珍贵性。时尚不仅要使人感到新奇,而且还体现了时尚倡导者的优越和富有,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仿效成功的。所以,显示奢侈的原则是时尚流行的重要准则。 与时尚密切联系的另外两个概念是时髦和时狂。广义而言,时髦、时狂都是时尚,但狭义地说三者是有区别的。时髦是一种在短时期内流行起来又迅速消失的生活模式,(俗称“阵热”),或是一种虽持续时间较长但尾随者不多的高雅行为(俗称“摩登”)。时狂是某种生活方式追随者的狂热而不理智的状态。比之于时髦,时狂往往更不合理、更剧烈,参与者的身心投入达到了亢奋的地步,所以它是一种“大众激奋方式”,比般时尚的“大众欣快方式”要激烈得多。 2.恐慌。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危机状态下,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作出的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反应。所以,不合作和不合理是恐慌行为的重要特征。不合作指的是恐慌打破了社会活动的正常关系,结果使情境更增加了对人们的威胁。不合理指的是在恐慌状态下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期望正好相反。恐慌中的不合作、不合理行为往往是造成严惩损失的重要原因。 (三)信息传播中的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除了表现为相互感染、相互模仿的群众和大众行为外,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也经常呈现出集体行为的特征。这就是传闻、谣言和舆论。这是最为分散的集体行为,它们基本上不涉及面对面的接触与互动,但在特殊情况下,却能引起诸如骚乱之类的集体行为。 1.传闻与谣言。这是信息传播的最松散的方式。传闻也叫做“闲话”或“流言”,它起源于无名渠道的非正式消息。谣言也是一种在非正式渠道中传播的消息,但通常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谣言出自有目的的制造。尽管如此,在实际中要想把传闻与谣言区分开来,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的传播渠道基本上是单线的,并且是匿名的,无法寻访到它们的最初来源。所以,我们只能笼统地把传闻与谣言都看作是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的不确切的消息。 传闻与谣言的传播过程是一种自发的、无结构的、扩张性的过程。在传闻与谣言的传播中一般都要经过以下三种方式的“加工”:①磨尖。接受者再传播时对原有的信息断章取义,从全部内容中选择适合自己品味与兴趣的内容加以渲染,而其他的就舍弃或淡化了。②削平。重新安排某些情节,把某些细节省去,使故事性加强,既易于向人传播,又易于吸引他人。③同化。再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所接受的的信息“添油加醋”,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点。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失真,直至面目全非。 2.舆论。舆论又叫做公众舆论,它指的是公众对某一个问题的态度或意见。舆论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舆论是社会上一般人赞同的意见。既然能够称之为舆论,这种意见就必定为一般人所赞同,或者说它能够获得公众的支持,否则便不成其为舆论。 (2)舆论是含有一定理性成分的意见。舆论都是经过人们相当时间的讨论与反复酝酿而后形成的。在讨论过程中,那些比较正确的、建立在一事实上的理性基础上的意见便逐步为大家所接受,最后形成舆论。所以,舆论不是公众纯粹情绪的表现。 (3)舆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舆论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促进某一活动的进行和对某一活动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4)舆论的对象一般来说是关系到公众中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即舆论的产生总是在人们共同关注的事情上。 总之,舆论是一种比传闻和谣言更集中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像谣言那样转瞬即逝,无论是对政治、经济、日常生活都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是因为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也具有一些无结构性、自发性等特征,所以我们把舆论也看作是住处传播中的集体行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