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危险品的分类和标志
? 第一节:危险货物的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各类的定义和标准
? 第三节:危险货物的标记和标志
危险品的定义
? 按 IMO的, 港区危险品装卸、储存和运
输建议案, 对危险品的定义如下:
? 是指具有 IMOIMDG CODE中所列货物类
别的性质(包括:具有燃烧、爆炸、腐
蚀、毒害、放射性辐射以及污染环境等)
而准备运输和储存的有包装或散装的任
何物品。
? 危险品
散装危险品
包装危险货物
危险品包括
危险品
包装危险货物
散装危险品
固体散货
液体散货
油类
化学品
液化气
危险货物的定义
? 是指容器、可移动罐柜、集装箱或车辆
中装载的任何危险品。本术语包括原来
载运过危险品的空容器、可移动罐柜。
但是,如果这些容器或罐柜已清洗并干
燥过,或在原货物的性质能保证安全的
情况下已牢固封闭,则可除外。
散装危险品的定义
? 是指装载于船舱或船舶载货处所中或永
久固定在船舱内或船上的罐柜中的无任
何中间包装的所有危险品。
危
险
货
物
分
类
爆炸品
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和物质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
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
腐蚀品
杂类
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 (如受热,撞击 )下,能
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发生大量的气体和
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
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或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
炸的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
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
作用的烟火物质或物品。
其爆炸性质鉴定的参考数据为:爆发点
低于 350`C,爆轰速度大于 3000m/s,撞击感
度爆发率在 2%以上(满足任何一项指标即可
鉴定为爆炸品。
第 1类爆炸品
爆炸品的定义
? 第 1类包括爆炸性物质, 烟火物质和爆炸性物品 。 该类
的具体定义为:
? 爆炸性物质系指固体或液体物质 ( 或几种物质的混合
物 ), 能通过本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其温度, 压力
和速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甚至包括不放出气体的
烟火物质;
? 烟火物质系指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设计上通过产
生热, 光, 声, 气体或所有这一切的结合达到一种效果,
这些效果是通过非爆燃性的, 自续的放热等一些化学反
应产生的;
? 爆炸性物品系指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的物品 。
爆炸品的标志
爆炸物质或物品的分类程序
? 程序 产品分类
认可程序
认可定为第 1类排除爆炸对运输太危险 排除不是第 1类
划定危险分项 划定配装组
分项
1.1,1.2,1.3,1.4
1.5,1.6
分类代码
配装组
A,B,C,D,E,F,G
N,S
爆炸品的分类
1.1类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类 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
物品
1.3类 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迸射危险
之一或兼有两者的,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
物品
1.4类 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类 极不敏感的物质,但有整体爆炸危险
1.6类 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品
试验系列
? 用于爆炸品类别、分类的试验,共有 7个系列,其中用
于认定为第 1类爆炸品类别的试验方法为前 4个系列:
? 试验系列 1:确认是否为爆炸物质
? 试验系列 2:确认物质是否太敏感,以至于不能作为第 1
类运输
? 试验系列 3:确认物质是否热稳定和是否太敏感,以至
于不能以其试验的形式运输。
? 试验系列 4:确认物品、包装物品或包装物质是否太危
险以至于不能运输。
? 试验系列 5:确认是否具有整体爆炸的危险,但属于极
不敏感的物质。
? 试验系列 6:确认爆炸品在卷入内部或外部引起的火灾
时的动态变化。
? 试验系列 7:确认是否属于极不敏感的物品。
配装类的分类
? 配装类分类 ( Compatibility Group)
? 第 1类爆炸品由于性质上的差异, 考虑到
如果彼此在一起能安全积载或运输而不
会明显地增加事故的概率或在一定量的
情况下不会明显提高事故后果的等级,
可视为, 相容的, 或, 可配装的, 。 根
据这一原则, 爆炸品被分成若干配装类
( 从 A-L,不包括 I), 见表 2-2 配装类和
类别符号 ( Classification Code) 。
配装类的分类
物质和物品的分组说明 配装组 符号
初级爆炸物质 A 1.1A
含初级爆炸物质的物品,且不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效保护装置 B 1.1B,1.2B,1.4 B
迸射爆炸物质或其它燃烧物质或含有这些物质的物品 C 1.1C,1.2C,1.3C,1.4C
初级爆炸物质、黑火药或含有次级爆炸物质的物品,无引发装置和发射装药,或
含有初级爆炸物质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效保护装置
D 1.1D,1.2D,1.
4D,1.5D
含有次级爆炸物质的物品,无引发装置,有发射装药 (含易燃液体或胶体或自燃液体除外 ) E 1.1E,1.2E,1.4E
含有次级爆炸物质的物品,自带引发装置,有或无推进装药 (含易燃液体或胶体或自燃液体除外 ) F 1.1F,1.2F,1.3F,1.4F
自燃物质或含自燃物质的物品,或同时含有一种爆炸物质和一种照明、燃烧、催泪
或发烟物质的物品
G 1.1G,1.2G,1.3G,1.4
同时含一种爆炸物质的白磷的物品 H 1.2H,1.3H
同时含一种爆炸物质和一种易燃液体或胶体的物品 J 1.1J,1.2J,1.3J
同时含一种爆炸物质和一种有毒化学剂的物品 K 1.2K,1.3K
爆炸物质或含一种爆炸物质的物品,呈现出特殊危险,需要彼此隔离的物品 L 1.1L,1.2L,1.3L
只含极不敏感爆轰物质的物品 N 1.6N
经如此包装或设计的物质或物品,因事故引起的危险作用仅限于包件内部,当包
件被烧坏时,一切爆炸或迸射效应不会严重影响在包件附近救火或采取其它措施
S 1.4S
爆炸品配装的原则
? 类别符号相同的包件可以一起运输。
? 配装组相同,分项不同的包件,只要按编号较小的项来处理,可
以一起运输。然而,当 1.5D和 1.2D的货物一起运输时,总的货物应
按 1.1D来对待。
? 配装组不同的包件,一般不能在一起运输,但属于配装组 C,D,E
和 S的除外,具体情况按以下要求:
? 可允许配装组 C,D,E的货物在同一个集装箱或货物运输单元里
一起运输。配装组 C,D和 E的任何一种组合,应划定为配装组 E;
配装组 C和 D的任何组合,应按组合装载货物的主要性质划定适
当的配装组。
? 配装组 S的货物,可以同除 A和 L之外的所有配装组的货物一起运
输。
? 配装组 L的货物,不能与其他配装组的货物一起运输。列入配装
组 L的货物,只能与配装组 L内同种类型的货物一起运输。
? 配装组 N的货物除 S外一般不和其他配装组的货物一起运输,如
和 C,D和 E货物一起运输,应作为 D组对待。
爆炸品的类别表
配装组
分
项
A B C D E F G H J K L N S 总
计
1.1 1.1
A
1.1
B
1.1
C
1.1
D
1.1
E
1.1
F
1.1
G
1.1
J
1.1
L
9
1.2 1.2
B
1.2
C
1.2
D
1.2
E
1.2
F
1.2
G
1.2
H
1.2
J
1.2
K
1.2
L
10
1.3 1.3
C
1.3
F
1.3
G
1.3
H
1.3
J
1.3
K
1.3
L
7
1.4 1.4
B
1.4
C
1.4
D
1.4
E
1.4
F
1.4
G
1.
4S
7
1.5 1.5
D
1
1.6 1.6
N
1
总
计
1 3 4 4 3 4 4 2 3 2 3 1 1 35
爆炸的种类
1.物理爆炸
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
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
物质因得到发火的能量迅速进行分解,放出
足够的能量,使气体产生具有高温、高压,并迅
速膨胀作功,而形成的爆炸现象,称为化学爆炸
爆炸品的化学分类
在化学性质上, 爆炸物质属于两种类型:
? 自氧化还原化合物 在物质分子结构内含有活性
原子基团 ( 又称致爆源 explosophore) 。 在许多
化合物中含有致爆源, 象迭氮化合物, 溴酸盐,
氯酸盐, 亚氯酸盐, 碘酸盐, 硝酸盐, 亚硝酸盐,
高氯酸盐和苦味酸盐等;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 由性质上是氧化剂和
还原剂的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也能导致爆炸, 象
黑火药是由焦炭, 硫磺 ( 还原剂 ) 和硝酸钾 ( 氧
化剂 ) 组成的 。
爆炸品的理化性质
? 炸药又称爆炸物质,用爆炸物质为原料制
成的制品称爆炸物品。
? 其中包括以下四个理化特性:
? ( 1) 敏感度
? ( 2)爆轰速度
? ( 3)威力和猛度
? ( 4)安定性
敏感度
炸药的敏感度 (简称感度 )是指炸药在外界作用
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也就是指炸药
对外界起爆能的敏感程度。感度高低通常以引
起炸药爆炸所需要的最小外界能量表示(又叫
初始能或起爆冲能),引起爆炸所耗费的外能
愈小,则起感度就愈高。
常见的初始冲能有:机械能;热能;电能;
光能;爆炸能。所以炸药的感度也随起爆能形
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度,如 冲击感度, 摩擦
感度, 热感度 和 爆轰感度 等。
冲击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在机械冲击的外力作用下
对冲击能量的敏感程度。
?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爆炸百分数法。即在
一定锤重和一定落高下撞击爆炸物质,
以发生爆炸次数的百分数表示。把 10千
克落锤,25厘米落高、爆发率 2%以上作
为爆炸品撞击感度的参考数据。
摩擦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受到短促且强烈的摩擦作
用后的起爆程度。用爆炸的百分数表示。
热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因受热引起爆炸的敏感程度。
一般用“爆发点”表示。爆发点是指爆炸物
质在一定的延滞期内发生爆炸的最低温度。
延滞期是指从开始对爆炸物质加热到发生爆
炸所需要的时间。同一爆炸物质,延滞期越
短,爆发点越高;延滞期越长,爆发点越低。
例如,TNT---5秒( 475度); 1分钟( 320
度); 5分钟( 285度); 10分钟( 270度)。
? 把爆发点低于 350度(延滞期 5秒)作为衡量
爆炸品的一个参数。
爆轰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对起爆物质产生的爆轰波
能量的敏感程度。通常以“极限起爆药
量”来表示。极限起爆药量是指起爆物
质爆炸时,能引起所实验的爆炸物质完
全爆轰所需要的最少起爆药量。
? 不同的起爆物质对同一种爆炸物质引爆
所需的药量不同;
? 同一种起爆物质对不同的爆炸物质引爆
所需的药量也不同。
爆轰速度(爆速)
炸药爆炸时,爆轰波
沿炸药内部传播的速度称
为爆轰速度,简称爆速。
爆速一般以每秒传爆
多少米的长度来表示,即
m/s。爆速可用实验方法测
得,如图表示。爆速主要
是用计数器测定炸药柱中
爆轰波从 A端传到 B端的时
间 Δt,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而得。 D=Δl/Δt (m/s)
1
2
3
4
探针法测爆速示意图
1-药柱; 2-雷管; 3-接计数器第一
靶信号; 4-接计数器第二靶信号
威力和猛度
? 炸药的威力(或爆炸力)是指炸药爆炸
时作功的能力,即炸药爆炸时,对周围
介质的破坏能力。威力的大小取决于爆
热的大小,爆炸后气体的生成量的多少,
以及爆温的高低。用毫升来表示。
? 炸药的猛度,又称猛烈程度。系指炸药
爆炸后,爆轰产物对周围物体破坏的猛
烈程度,用来衡量炸药的局部破坏能力。
用毫米来表示。
安定性
炸药的安定性系指炸药在一定贮存期间内,不改变自身的物
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能力。
1,物理安定性
物理安定性系指炸药的吸湿性、挥发性、可塑性、机
械强度、接块老化、冷冻、收缩变形等一系列的物理性质。
2,化学安定性
化学安定性系指在一定贮存条件下,炸药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不发生分解,而使化学成分及其性能保持不变的
能力。化学分解速度仅取决于炸药的化学性质和贮存温度
的高低,与其它外界条件无关。化学安定性用“热分解速
度”表示。热分解速度越块,其安定性越低。
爆炸的三要素
1.变化过程以高速进行,并在瞬间完成
2.释放出大量的热
3.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常见的爆炸品
1.火药 (发射药 )
(1)单基药,硝化纤维素
(2)双基药,硝化纤维素与硝化甘油或硝化二乙醇
(3)三基药,硝化纤维素与硝化甘油和硝基胍
(4)黑火药
2.炸药 (烈性炸药或猛炸药 )
(1)单质炸药,TNT、黑索金、泰安等单质。
(2)混合炸药,TNT与黑索金或其它两种以上单质
(3)炸药制品
(4)工程炸药,由混合炸药制成
3.起爆药 (又称初级炸药 )
包括雷汞、迭氮化铅、三销基间苯二酚铅、二硝基重
氮酚等。
黑火药的理化性质
? 密度 1.60~1.93克 /厘米 3;
? 爆发点 270~300° C( 5秒);
? 爆温 2380 ° C;
? 爆速 380~420米 /秒;
? 威力 108毫升;
? 水分 0.7~1.0%(有吸湿性,水分超过 2%不易
点燃,超过 15%失去引燃能力;
? 敏感性 火焰、火花、摩擦极易引起燃爆;
? 冲击感度 10公斤重锤,25厘米落高为 50%,45
厘米落高为 100%。
硝化甘油的理化性质
? 密度 1.59克 /厘米 3 ;
? 熔点 13.2 ° C;
? 爆速 7800米 /秒;
? 威力 300毫升之多;
? 爆发点 177 ° C;
? 敏感性 即使轻微震动也会爆炸;
TNT的理化性质
? 密度 1.59(浇注的); 1.45(压缩的); 0.8
(粒状的);
? 爆速 5100~6900米 /秒;
? 熔点 81 ° C;
? 爆发点 475 ° C;
? 威力 285~300毫升;
? 猛度 12.5~16毫米;
? 敏感度 较低。冲击感度 4~8%;步枪子弹射击
5%。对光敏感,照射后发红,熔点下降为 230
° C,冲击感度增大至 76%。
环三甲撑三硝基胺
? 又称黑索今或旋风炸药。理化性质如下:
? 密度 1.2(松散的); 1.6(压紧的);
? 熔点 202 ° C;
? 爆发点 197 ° C;
? 爆速 6800~8000米秒;
? 敏感度 高
铵梯炸药
? 密度 0.85~1.10;
? 爆速 2400~5100米 /秒;
? 威力 240~350毫升;
? 猛度 8~13毫米;
? 爆发点 280 ° C;
? 敏感度 很低。遇火花、火星不燃烧,射击
也不爆炸;
? 安定性 物理安定性较差,易吸湿、潮解、
结块;化学安定性较好,可保存 4~6个月。
第 2类气体
气体是在 50 ℃ 时,其蒸气压大于 300kpa;或在 20 ℃,
标准压力为 101.3kpa时,完全为气态的物质,
根据气体的运输状态,可将气体分为四种类型,
(1)压缩气体 ----指在 20 ℃,加压装于压力容器内而完全是
气态的 ;
(2)液化气体 ----在 20 ℃ 时,包装运输的气体部分是液体 ;
(3)冷冻液化气体 ----在低温下,包装运输的气体部分是液
体 ;
(4)加压溶解气体 ----经压缩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
此外,还包括气体混合物、气体和其他蒸气的混合物、
充气的物品、六氟化碲和气溶胶。
气体的标志
气体的分类
?本类物品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
气体;深冷液化气体;混合气体;一种或
多种气体与其它种类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
蒸气的混合物;充注了气体的物品;六氟
化碲;烟雾剂 。 按危险性种类分为:
?2.1 易燃气体 ;
?2.2 不燃无毒气体 ;
?2.3 有毒气体。
易燃气体
2.1类 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是指在 20 ℃ 是其标准压力
为 101.3kpa的气体。易燃气体的爆炸下限
在 13%或以下;或者不管爆炸下限是多
少,其爆炸范围至少达到 12%。
典型的易燃气体有:氢气、丁烷、
乙炔等。
不燃无毒气体
2.2类 不燃无毒气体
不燃无毒气体是指在运输时在 20 ℃ 时的压
力不小于 280kpa的气体或经冷冻的液体。其中
包括:
( 1)窒息性气体 ----通常在大气中能释放或置换
氧的气体;
( 2)氧化性气体 ----一般能产生氧的气体,比空
气更能引起其它物质燃烧或助燃;
( 3)不被列入其他分项的气体。
例如: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等。
有毒气体
2.3类 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是指其毒性或腐蚀性对人类健康
有害的气体,或者气体的半致死浓度
( LC50)不大于 5000ml/m (ppm)。如果由
于气体的腐蚀性符合上述标准,应认为
是有毒气体并具有腐蚀危险性。
? 例如:氨气、氯气、一氧化碳等。
气体混合物分类
? 应该按照国际标准 化 组织通过的方法 ( 见国际标准 化 组
织 IMO 10156,1996) 进行试验和计算来确定易燃性 。
当应用该测定方法得不到足够数据时, 可以运用国家主
管当局认可的类似方法进行测 定 。
? 对于毒性可以按上述进行试验测定, 或者应用下列公式
计算确定:
? LC50 有毒 ( 混合物 ) =
? 式中,fi=混合物物质第 i种成分的摩尔份数
? Ti=混合物物质第 i种成分的毒性指数 ( 适当时,
Ti等于 LC50值 )
? 当 LC50值是未知数时, 可以取类似物理, 化学反应
的物质的 LC50最低值来确定毒性指数, 但如果仍不能确
定, 应通过试验 。
气体的性质
?扩散性
?压缩和液化
?燃烧和爆炸
?毒性(腐蚀性)和窒息性(麻醉性)
?溶解性
气体的扩散性
? 气体是物质三态中分子之间距离最大的,相应
地分子之间吸引力最小,其分子所具有的动能
较大。所以,气体要用压力容器装载。而且万
一容器破裂,气体就会扩散到环境中去。如果
是易燃液体,会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如是有
毒气体就会有人员中毒的危险;即使是无毒不
燃气体,也会因冲淡空气中的氧含量,造成窒
息性的危害。
? 气体扩散及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该气体相对于空
气的质量有关。
气体的相对密度
气体物质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
一般作为危险货物运输的各种气体的中都包
括有该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气体可按此分为:
,较空气为轻,,其气体的密度小于(不小于
1/2)空气的密度者;
,远较空气为轻,,其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
密度 1/2者;
,较空气为重,,其气体的密度大于(不大于
两倍)空气的密度者;
,远较空气为重,,其气体的 密度大于空气的
密度两倍者。
气体的可压缩和液化性
? 与扩散性相反,气体也可以被压缩减小体积便
于运输。处于压缩状态的气体叫做压缩气体。
气体被压缩压力明显增大,而且随温度的升高
压力会进一步上升。如果对气体压缩的同时降
温,压缩了的气体会变成液体。气体转化为液
体的过程叫做液化。也就是说,液化气体是指
在常温常压下的气体经过压缩和降温而成为液
体的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临界温度 和 临界压力 是了解气体压缩和液化的两
个重要数据:
1.当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时,无论施加多大压力
都不能是气体液化,只能是压缩。当温度在临
界温度以下时,气体才有可能液化。
2.在临界温度时,只要施加比临界压力略大的压
力,就可以使气体液化。压力过大只能浪费动
力、损坏机件和产生危险,对液化没有多大的
帮助。
3.在沸点温度时,在常压下即能使气体液化。
4.在临界温度和沸点温度范围内,只需施加小于
临界压力的压力即可使气体液化。
临界温度
? 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某一特定
温度之下,气体才能通过压缩的方法加
以液化,这一温度界限称为临界温度
( Critical Temperature)。也就是能使气体
液化的最高温度。
临界压力
? 在临界温度时,能使气体液化的最小压
力叫做临界压力( Critical Pressure)。
? 例如:氨的临界温度是 132.5度,再此温度
下还需 112.5个大气压 (临界压力 )才能使
其液化。
常见气体的临界数据
气体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 ℃ 沸点 ℃
He -267.9 2.3
H2 -239.9 12.8 -252.9
Ne -228.7 25.9
N2 -147.1 33.5
CO -138.7 34.6
O2 -118.8 49.7 -182.9
CH4 -82.0 45.8 -161.5
C2H4 9.7 50.7 -81.8
Cl2 144.0 76 -34.1
气体的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
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用易燃气体在空气中的
体积百分比所表示的浓度范围,称为燃烧范围
或爆炸范围。这个范围由燃烧(爆炸)上限和
燃烧(爆炸)下限所限定。在燃烧下限以下,
由于易燃气体浓度低,不支持燃烧;在燃烧上
限以上,由于缺少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很显
然,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的气体,其
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气体的毒性和窒息性
? 有毒气体(包括腐蚀性气体)如果发生逸漏,主要通过
呼吸道进入人体,这是中毒最危险的途径。象一氧化碳、
氯甲烷、氯气、氯化氢和光气等都是剧毒气体。
? 衡量气体毒性的量度是半致死浓度。这一参数是通过对
实验动物施毒所得到的结果来推断对人的毒性。对气态
有毒或腐蚀性的物质的试验具体方法是:用雄性或雌性
刚成熟的白鼠连续吸入该气体 1小时,在 14天内使试验
动物几乎半数死亡所施用的气体浓度。结果用每升空气
中该气体的毫升数( ppm)来表示。
? 另外,由于气体的扩散性,即使其非易燃、无毒,但因
其在环境中会冲淡氧的浓度,同样会造成人员的伤害。
气体的溶解性
? 许多气体能溶解在水中或某些溶剂中,有的甚
至溶解量非常大。例如:氨可以大量地溶解在
水中;乙炔可以大量地溶解在丙酮中。利用这
一性质可以储运某些不易压缩和液化的气体。
这种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称为溶解气体。溶解
气体和压缩气体、液化气体一样,当温度升高
时,气体会大量逸出,从而引起容器压力升高。
另外,利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一旦发现某
些易溶于水的气体发生逸漏时,可放入水中。
氧气的物理性质
? 相对密度 1.105
? 熔点 -218.4 ° C;
? 沸点 -182.96 ° C;
? 临界温度 -118.8 ° C;
? 临界压力 49.7大气压;
? 熔解热 3.3卡 /克;
? 汽化热 50.9卡 /克;
? 液气膨胀比 875;
氢气的物理性质
? 相对密度 0.0695;
? 熔点 -259.14 ° C;
? 沸点 -252.85 ° C;
? 临界温度 -239.9 ° C;
? 熔解热 13.9卡;
? 汽化热 106.5卡 /克;
? 燃烧热 57.8卡 /克;
? 爆炸范围 4~75%;
? 液气膨胀比 865;
氯气的物理性质
? 相对密度 2.468;
? 沸点 -34.05 ° C;
? 熔点 -100.98 ° C;
? 临界温度 144 ° C;
? 汽化热 68.7卡 /克;
? 液气膨胀比 458;
? 第一节:危险货物的定义和分类
? 第二节:各类的定义和标准
? 第三节:危险货物的标记和标志
危险品的定义
? 按 IMO的, 港区危险品装卸、储存和运
输建议案, 对危险品的定义如下:
? 是指具有 IMOIMDG CODE中所列货物类
别的性质(包括:具有燃烧、爆炸、腐
蚀、毒害、放射性辐射以及污染环境等)
而准备运输和储存的有包装或散装的任
何物品。
? 危险品
散装危险品
包装危险货物
危险品包括
危险品
包装危险货物
散装危险品
固体散货
液体散货
油类
化学品
液化气
危险货物的定义
? 是指容器、可移动罐柜、集装箱或车辆
中装载的任何危险品。本术语包括原来
载运过危险品的空容器、可移动罐柜。
但是,如果这些容器或罐柜已清洗并干
燥过,或在原货物的性质能保证安全的
情况下已牢固封闭,则可除外。
散装危险品的定义
? 是指装载于船舱或船舶载货处所中或永
久固定在船舱内或船上的罐柜中的无任
何中间包装的所有危险品。
危
险
货
物
分
类
爆炸品
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和物质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
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
腐蚀品
杂类
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 (如受热,撞击 )下,能
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发生大量的气体和
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
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或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
炸的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
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
作用的烟火物质或物品。
其爆炸性质鉴定的参考数据为:爆发点
低于 350`C,爆轰速度大于 3000m/s,撞击感
度爆发率在 2%以上(满足任何一项指标即可
鉴定为爆炸品。
第 1类爆炸品
爆炸品的定义
? 第 1类包括爆炸性物质, 烟火物质和爆炸性物品 。 该类
的具体定义为:
? 爆炸性物质系指固体或液体物质 ( 或几种物质的混合
物 ), 能通过本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其温度, 压力
和速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甚至包括不放出气体的
烟火物质;
? 烟火物质系指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设计上通过产
生热, 光, 声, 气体或所有这一切的结合达到一种效果,
这些效果是通过非爆燃性的, 自续的放热等一些化学反
应产生的;
? 爆炸性物品系指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的物品 。
爆炸品的标志
爆炸物质或物品的分类程序
? 程序 产品分类
认可程序
认可定为第 1类排除爆炸对运输太危险 排除不是第 1类
划定危险分项 划定配装组
分项
1.1,1.2,1.3,1.4
1.5,1.6
分类代码
配装组
A,B,C,D,E,F,G
N,S
爆炸品的分类
1.1类 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2类 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
物品
1.3类 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迸射危险
之一或兼有两者的,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
物品
1.4类 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类 极不敏感的物质,但有整体爆炸危险
1.6类 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品
试验系列
? 用于爆炸品类别、分类的试验,共有 7个系列,其中用
于认定为第 1类爆炸品类别的试验方法为前 4个系列:
? 试验系列 1:确认是否为爆炸物质
? 试验系列 2:确认物质是否太敏感,以至于不能作为第 1
类运输
? 试验系列 3:确认物质是否热稳定和是否太敏感,以至
于不能以其试验的形式运输。
? 试验系列 4:确认物品、包装物品或包装物质是否太危
险以至于不能运输。
? 试验系列 5:确认是否具有整体爆炸的危险,但属于极
不敏感的物质。
? 试验系列 6:确认爆炸品在卷入内部或外部引起的火灾
时的动态变化。
? 试验系列 7:确认是否属于极不敏感的物品。
配装类的分类
? 配装类分类 ( Compatibility Group)
? 第 1类爆炸品由于性质上的差异, 考虑到
如果彼此在一起能安全积载或运输而不
会明显地增加事故的概率或在一定量的
情况下不会明显提高事故后果的等级,
可视为, 相容的, 或, 可配装的, 。 根
据这一原则, 爆炸品被分成若干配装类
( 从 A-L,不包括 I), 见表 2-2 配装类和
类别符号 ( Classification Code) 。
配装类的分类
物质和物品的分组说明 配装组 符号
初级爆炸物质 A 1.1A
含初级爆炸物质的物品,且不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效保护装置 B 1.1B,1.2B,1.4 B
迸射爆炸物质或其它燃烧物质或含有这些物质的物品 C 1.1C,1.2C,1.3C,1.4C
初级爆炸物质、黑火药或含有次级爆炸物质的物品,无引发装置和发射装药,或
含有初级爆炸物质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效保护装置
D 1.1D,1.2D,1.
4D,1.5D
含有次级爆炸物质的物品,无引发装置,有发射装药 (含易燃液体或胶体或自燃液体除外 ) E 1.1E,1.2E,1.4E
含有次级爆炸物质的物品,自带引发装置,有或无推进装药 (含易燃液体或胶体或自燃液体除外 ) F 1.1F,1.2F,1.3F,1.4F
自燃物质或含自燃物质的物品,或同时含有一种爆炸物质和一种照明、燃烧、催泪
或发烟物质的物品
G 1.1G,1.2G,1.3G,1.4
同时含一种爆炸物质的白磷的物品 H 1.2H,1.3H
同时含一种爆炸物质和一种易燃液体或胶体的物品 J 1.1J,1.2J,1.3J
同时含一种爆炸物质和一种有毒化学剂的物品 K 1.2K,1.3K
爆炸物质或含一种爆炸物质的物品,呈现出特殊危险,需要彼此隔离的物品 L 1.1L,1.2L,1.3L
只含极不敏感爆轰物质的物品 N 1.6N
经如此包装或设计的物质或物品,因事故引起的危险作用仅限于包件内部,当包
件被烧坏时,一切爆炸或迸射效应不会严重影响在包件附近救火或采取其它措施
S 1.4S
爆炸品配装的原则
? 类别符号相同的包件可以一起运输。
? 配装组相同,分项不同的包件,只要按编号较小的项来处理,可
以一起运输。然而,当 1.5D和 1.2D的货物一起运输时,总的货物应
按 1.1D来对待。
? 配装组不同的包件,一般不能在一起运输,但属于配装组 C,D,E
和 S的除外,具体情况按以下要求:
? 可允许配装组 C,D,E的货物在同一个集装箱或货物运输单元里
一起运输。配装组 C,D和 E的任何一种组合,应划定为配装组 E;
配装组 C和 D的任何组合,应按组合装载货物的主要性质划定适
当的配装组。
? 配装组 S的货物,可以同除 A和 L之外的所有配装组的货物一起运
输。
? 配装组 L的货物,不能与其他配装组的货物一起运输。列入配装
组 L的货物,只能与配装组 L内同种类型的货物一起运输。
? 配装组 N的货物除 S外一般不和其他配装组的货物一起运输,如
和 C,D和 E货物一起运输,应作为 D组对待。
爆炸品的类别表
配装组
分
项
A B C D E F G H J K L N S 总
计
1.1 1.1
A
1.1
B
1.1
C
1.1
D
1.1
E
1.1
F
1.1
G
1.1
J
1.1
L
9
1.2 1.2
B
1.2
C
1.2
D
1.2
E
1.2
F
1.2
G
1.2
H
1.2
J
1.2
K
1.2
L
10
1.3 1.3
C
1.3
F
1.3
G
1.3
H
1.3
J
1.3
K
1.3
L
7
1.4 1.4
B
1.4
C
1.4
D
1.4
E
1.4
F
1.4
G
1.
4S
7
1.5 1.5
D
1
1.6 1.6
N
1
总
计
1 3 4 4 3 4 4 2 3 2 3 1 1 35
爆炸的种类
1.物理爆炸
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
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
物质因得到发火的能量迅速进行分解,放出
足够的能量,使气体产生具有高温、高压,并迅
速膨胀作功,而形成的爆炸现象,称为化学爆炸
爆炸品的化学分类
在化学性质上, 爆炸物质属于两种类型:
? 自氧化还原化合物 在物质分子结构内含有活性
原子基团 ( 又称致爆源 explosophore) 。 在许多
化合物中含有致爆源, 象迭氮化合物, 溴酸盐,
氯酸盐, 亚氯酸盐, 碘酸盐, 硝酸盐, 亚硝酸盐,
高氯酸盐和苦味酸盐等;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 由性质上是氧化剂和
还原剂的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也能导致爆炸, 象
黑火药是由焦炭, 硫磺 ( 还原剂 ) 和硝酸钾 ( 氧
化剂 ) 组成的 。
爆炸品的理化性质
? 炸药又称爆炸物质,用爆炸物质为原料制
成的制品称爆炸物品。
? 其中包括以下四个理化特性:
? ( 1) 敏感度
? ( 2)爆轰速度
? ( 3)威力和猛度
? ( 4)安定性
敏感度
炸药的敏感度 (简称感度 )是指炸药在外界作用
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也就是指炸药
对外界起爆能的敏感程度。感度高低通常以引
起炸药爆炸所需要的最小外界能量表示(又叫
初始能或起爆冲能),引起爆炸所耗费的外能
愈小,则起感度就愈高。
常见的初始冲能有:机械能;热能;电能;
光能;爆炸能。所以炸药的感度也随起爆能形
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度,如 冲击感度, 摩擦
感度, 热感度 和 爆轰感度 等。
冲击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在机械冲击的外力作用下
对冲击能量的敏感程度。
?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爆炸百分数法。即在
一定锤重和一定落高下撞击爆炸物质,
以发生爆炸次数的百分数表示。把 10千
克落锤,25厘米落高、爆发率 2%以上作
为爆炸品撞击感度的参考数据。
摩擦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受到短促且强烈的摩擦作
用后的起爆程度。用爆炸的百分数表示。
热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因受热引起爆炸的敏感程度。
一般用“爆发点”表示。爆发点是指爆炸物
质在一定的延滞期内发生爆炸的最低温度。
延滞期是指从开始对爆炸物质加热到发生爆
炸所需要的时间。同一爆炸物质,延滞期越
短,爆发点越高;延滞期越长,爆发点越低。
例如,TNT---5秒( 475度); 1分钟( 320
度); 5分钟( 285度); 10分钟( 270度)。
? 把爆发点低于 350度(延滞期 5秒)作为衡量
爆炸品的一个参数。
爆轰感度
? 是指爆炸物质对起爆物质产生的爆轰波
能量的敏感程度。通常以“极限起爆药
量”来表示。极限起爆药量是指起爆物
质爆炸时,能引起所实验的爆炸物质完
全爆轰所需要的最少起爆药量。
? 不同的起爆物质对同一种爆炸物质引爆
所需的药量不同;
? 同一种起爆物质对不同的爆炸物质引爆
所需的药量也不同。
爆轰速度(爆速)
炸药爆炸时,爆轰波
沿炸药内部传播的速度称
为爆轰速度,简称爆速。
爆速一般以每秒传爆
多少米的长度来表示,即
m/s。爆速可用实验方法测
得,如图表示。爆速主要
是用计数器测定炸药柱中
爆轰波从 A端传到 B端的时
间 Δt,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而得。 D=Δl/Δt (m/s)
1
2
3
4
探针法测爆速示意图
1-药柱; 2-雷管; 3-接计数器第一
靶信号; 4-接计数器第二靶信号
威力和猛度
? 炸药的威力(或爆炸力)是指炸药爆炸
时作功的能力,即炸药爆炸时,对周围
介质的破坏能力。威力的大小取决于爆
热的大小,爆炸后气体的生成量的多少,
以及爆温的高低。用毫升来表示。
? 炸药的猛度,又称猛烈程度。系指炸药
爆炸后,爆轰产物对周围物体破坏的猛
烈程度,用来衡量炸药的局部破坏能力。
用毫米来表示。
安定性
炸药的安定性系指炸药在一定贮存期间内,不改变自身的物
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能力。
1,物理安定性
物理安定性系指炸药的吸湿性、挥发性、可塑性、机
械强度、接块老化、冷冻、收缩变形等一系列的物理性质。
2,化学安定性
化学安定性系指在一定贮存条件下,炸药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不发生分解,而使化学成分及其性能保持不变的
能力。化学分解速度仅取决于炸药的化学性质和贮存温度
的高低,与其它外界条件无关。化学安定性用“热分解速
度”表示。热分解速度越块,其安定性越低。
爆炸的三要素
1.变化过程以高速进行,并在瞬间完成
2.释放出大量的热
3.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常见的爆炸品
1.火药 (发射药 )
(1)单基药,硝化纤维素
(2)双基药,硝化纤维素与硝化甘油或硝化二乙醇
(3)三基药,硝化纤维素与硝化甘油和硝基胍
(4)黑火药
2.炸药 (烈性炸药或猛炸药 )
(1)单质炸药,TNT、黑索金、泰安等单质。
(2)混合炸药,TNT与黑索金或其它两种以上单质
(3)炸药制品
(4)工程炸药,由混合炸药制成
3.起爆药 (又称初级炸药 )
包括雷汞、迭氮化铅、三销基间苯二酚铅、二硝基重
氮酚等。
黑火药的理化性质
? 密度 1.60~1.93克 /厘米 3;
? 爆发点 270~300° C( 5秒);
? 爆温 2380 ° C;
? 爆速 380~420米 /秒;
? 威力 108毫升;
? 水分 0.7~1.0%(有吸湿性,水分超过 2%不易
点燃,超过 15%失去引燃能力;
? 敏感性 火焰、火花、摩擦极易引起燃爆;
? 冲击感度 10公斤重锤,25厘米落高为 50%,45
厘米落高为 100%。
硝化甘油的理化性质
? 密度 1.59克 /厘米 3 ;
? 熔点 13.2 ° C;
? 爆速 7800米 /秒;
? 威力 300毫升之多;
? 爆发点 177 ° C;
? 敏感性 即使轻微震动也会爆炸;
TNT的理化性质
? 密度 1.59(浇注的); 1.45(压缩的); 0.8
(粒状的);
? 爆速 5100~6900米 /秒;
? 熔点 81 ° C;
? 爆发点 475 ° C;
? 威力 285~300毫升;
? 猛度 12.5~16毫米;
? 敏感度 较低。冲击感度 4~8%;步枪子弹射击
5%。对光敏感,照射后发红,熔点下降为 230
° C,冲击感度增大至 76%。
环三甲撑三硝基胺
? 又称黑索今或旋风炸药。理化性质如下:
? 密度 1.2(松散的); 1.6(压紧的);
? 熔点 202 ° C;
? 爆发点 197 ° C;
? 爆速 6800~8000米秒;
? 敏感度 高
铵梯炸药
? 密度 0.85~1.10;
? 爆速 2400~5100米 /秒;
? 威力 240~350毫升;
? 猛度 8~13毫米;
? 爆发点 280 ° C;
? 敏感度 很低。遇火花、火星不燃烧,射击
也不爆炸;
? 安定性 物理安定性较差,易吸湿、潮解、
结块;化学安定性较好,可保存 4~6个月。
第 2类气体
气体是在 50 ℃ 时,其蒸气压大于 300kpa;或在 20 ℃,
标准压力为 101.3kpa时,完全为气态的物质,
根据气体的运输状态,可将气体分为四种类型,
(1)压缩气体 ----指在 20 ℃,加压装于压力容器内而完全是
气态的 ;
(2)液化气体 ----在 20 ℃ 时,包装运输的气体部分是液体 ;
(3)冷冻液化气体 ----在低温下,包装运输的气体部分是液
体 ;
(4)加压溶解气体 ----经压缩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
此外,还包括气体混合物、气体和其他蒸气的混合物、
充气的物品、六氟化碲和气溶胶。
气体的标志
气体的分类
?本类物品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
气体;深冷液化气体;混合气体;一种或
多种气体与其它种类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
蒸气的混合物;充注了气体的物品;六氟
化碲;烟雾剂 。 按危险性种类分为:
?2.1 易燃气体 ;
?2.2 不燃无毒气体 ;
?2.3 有毒气体。
易燃气体
2.1类 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是指在 20 ℃ 是其标准压力
为 101.3kpa的气体。易燃气体的爆炸下限
在 13%或以下;或者不管爆炸下限是多
少,其爆炸范围至少达到 12%。
典型的易燃气体有:氢气、丁烷、
乙炔等。
不燃无毒气体
2.2类 不燃无毒气体
不燃无毒气体是指在运输时在 20 ℃ 时的压
力不小于 280kpa的气体或经冷冻的液体。其中
包括:
( 1)窒息性气体 ----通常在大气中能释放或置换
氧的气体;
( 2)氧化性气体 ----一般能产生氧的气体,比空
气更能引起其它物质燃烧或助燃;
( 3)不被列入其他分项的气体。
例如: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等。
有毒气体
2.3类 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是指其毒性或腐蚀性对人类健康
有害的气体,或者气体的半致死浓度
( LC50)不大于 5000ml/m (ppm)。如果由
于气体的腐蚀性符合上述标准,应认为
是有毒气体并具有腐蚀危险性。
? 例如:氨气、氯气、一氧化碳等。
气体混合物分类
? 应该按照国际标准 化 组织通过的方法 ( 见国际标准 化 组
织 IMO 10156,1996) 进行试验和计算来确定易燃性 。
当应用该测定方法得不到足够数据时, 可以运用国家主
管当局认可的类似方法进行测 定 。
? 对于毒性可以按上述进行试验测定, 或者应用下列公式
计算确定:
? LC50 有毒 ( 混合物 ) =
? 式中,fi=混合物物质第 i种成分的摩尔份数
? Ti=混合物物质第 i种成分的毒性指数 ( 适当时,
Ti等于 LC50值 )
? 当 LC50值是未知数时, 可以取类似物理, 化学反应
的物质的 LC50最低值来确定毒性指数, 但如果仍不能确
定, 应通过试验 。
气体的性质
?扩散性
?压缩和液化
?燃烧和爆炸
?毒性(腐蚀性)和窒息性(麻醉性)
?溶解性
气体的扩散性
? 气体是物质三态中分子之间距离最大的,相应
地分子之间吸引力最小,其分子所具有的动能
较大。所以,气体要用压力容器装载。而且万
一容器破裂,气体就会扩散到环境中去。如果
是易燃液体,会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如是有
毒气体就会有人员中毒的危险;即使是无毒不
燃气体,也会因冲淡空气中的氧含量,造成窒
息性的危害。
? 气体扩散及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该气体相对于空
气的质量有关。
气体的相对密度
气体物质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
一般作为危险货物运输的各种气体的中都包
括有该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气体可按此分为:
,较空气为轻,,其气体的密度小于(不小于
1/2)空气的密度者;
,远较空气为轻,,其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
密度 1/2者;
,较空气为重,,其气体的密度大于(不大于
两倍)空气的密度者;
,远较空气为重,,其气体的 密度大于空气的
密度两倍者。
气体的可压缩和液化性
? 与扩散性相反,气体也可以被压缩减小体积便
于运输。处于压缩状态的气体叫做压缩气体。
气体被压缩压力明显增大,而且随温度的升高
压力会进一步上升。如果对气体压缩的同时降
温,压缩了的气体会变成液体。气体转化为液
体的过程叫做液化。也就是说,液化气体是指
在常温常压下的气体经过压缩和降温而成为液
体的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临界温度 和 临界压力 是了解气体压缩和液化的两
个重要数据:
1.当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时,无论施加多大压力
都不能是气体液化,只能是压缩。当温度在临
界温度以下时,气体才有可能液化。
2.在临界温度时,只要施加比临界压力略大的压
力,就可以使气体液化。压力过大只能浪费动
力、损坏机件和产生危险,对液化没有多大的
帮助。
3.在沸点温度时,在常压下即能使气体液化。
4.在临界温度和沸点温度范围内,只需施加小于
临界压力的压力即可使气体液化。
临界温度
? 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某一特定
温度之下,气体才能通过压缩的方法加
以液化,这一温度界限称为临界温度
( Critical Temperature)。也就是能使气体
液化的最高温度。
临界压力
? 在临界温度时,能使气体液化的最小压
力叫做临界压力( Critical Pressure)。
? 例如:氨的临界温度是 132.5度,再此温度
下还需 112.5个大气压 (临界压力 )才能使
其液化。
常见气体的临界数据
气体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 ℃ 沸点 ℃
He -267.9 2.3
H2 -239.9 12.8 -252.9
Ne -228.7 25.9
N2 -147.1 33.5
CO -138.7 34.6
O2 -118.8 49.7 -182.9
CH4 -82.0 45.8 -161.5
C2H4 9.7 50.7 -81.8
Cl2 144.0 76 -34.1
气体的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
发生燃烧或爆炸。这个用易燃气体在空气中的
体积百分比所表示的浓度范围,称为燃烧范围
或爆炸范围。这个范围由燃烧(爆炸)上限和
燃烧(爆炸)下限所限定。在燃烧下限以下,
由于易燃气体浓度低,不支持燃烧;在燃烧上
限以上,由于缺少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很显
然,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的气体,其
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气体的毒性和窒息性
? 有毒气体(包括腐蚀性气体)如果发生逸漏,主要通过
呼吸道进入人体,这是中毒最危险的途径。象一氧化碳、
氯甲烷、氯气、氯化氢和光气等都是剧毒气体。
? 衡量气体毒性的量度是半致死浓度。这一参数是通过对
实验动物施毒所得到的结果来推断对人的毒性。对气态
有毒或腐蚀性的物质的试验具体方法是:用雄性或雌性
刚成熟的白鼠连续吸入该气体 1小时,在 14天内使试验
动物几乎半数死亡所施用的气体浓度。结果用每升空气
中该气体的毫升数( ppm)来表示。
? 另外,由于气体的扩散性,即使其非易燃、无毒,但因
其在环境中会冲淡氧的浓度,同样会造成人员的伤害。
气体的溶解性
? 许多气体能溶解在水中或某些溶剂中,有的甚
至溶解量非常大。例如:氨可以大量地溶解在
水中;乙炔可以大量地溶解在丙酮中。利用这
一性质可以储运某些不易压缩和液化的气体。
这种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称为溶解气体。溶解
气体和压缩气体、液化气体一样,当温度升高
时,气体会大量逸出,从而引起容器压力升高。
另外,利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一旦发现某
些易溶于水的气体发生逸漏时,可放入水中。
氧气的物理性质
? 相对密度 1.105
? 熔点 -218.4 ° C;
? 沸点 -182.96 ° C;
? 临界温度 -118.8 ° C;
? 临界压力 49.7大气压;
? 熔解热 3.3卡 /克;
? 汽化热 50.9卡 /克;
? 液气膨胀比 875;
氢气的物理性质
? 相对密度 0.0695;
? 熔点 -259.14 ° C;
? 沸点 -252.85 ° C;
? 临界温度 -239.9 ° C;
? 熔解热 13.9卡;
? 汽化热 106.5卡 /克;
? 燃烧热 57.8卡 /克;
? 爆炸范围 4~75%;
? 液气膨胀比 865;
氯气的物理性质
? 相对密度 2.468;
? 沸点 -34.05 ° C;
? 熔点 -100.98 ° C;
? 临界温度 144 ° C;
? 汽化热 68.7卡 /克;
? 液气膨胀比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