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拥有一本好的教材,还要有一本好的辅导书! 为了帮助各位同学更好地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技术,掌握会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抓住《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内容,提高各位同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试能力,从而准确地把握《基础会计》课程的全部内容,我们根据最新统编教材《基础会计》(陈国辉、迟旭升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及该课程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最新的会计规范,组织编写了这本《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作为主教材《基础会计》的辅导书,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各位同学走进会计学的神圣殿堂有所帮助。 为了方便各位同学对照教材循序渐进地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本书采用与《基础会计》新版教材的篇章保持一致的体例。全书各章共分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指明方向,同时提出学习本章的具体要求;第二部分预习要览,包括关键概念与关键问题,“智慧源于思考”,通过关键概念与关键问题(思考题)连贯本章内容,突出知识点;第三部分本章重点与难点,总揽本章内容,点拨本章重点与难点所在;第四部分练习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根据本章的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以灵活的题型,全面的覆盖,确定本章的各种练习题,寓实战于练习之中,旨在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部分案例,给同学们一个充分的演练空间,从中也许你能够有所提高;第六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对本章出现的练习题予以解答,便于同学们核对自己的答题结果是否正确,检验学习效果;第七部分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给你一个充分的阅读空间,吸纳百家之长,提炼精华。另外,为了将会计基础知识作一个连贯,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编写了一个会计核算综合案例,期望本案例的操作完成能给你带来意外收获。 使用《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相信你会认为本书: 结构严谨、内容全面,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提炼、升华,既覆盖主教材全部内容,又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原汁原味、形式新颖,全面继承了主教材《基础会计》的体例和风格,以点睛之笔如“本章重点与难点”、“关键概念”、“关键问题”、“练习题”、“案例”等简洁的形式同声传送主教材内容,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理论精练、联系实际,在提炼主教材基本理论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我们以会计基本理论为依托,将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与会计基本理论相联系的各种经济业务内容展示于本书,力求使同学们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庞杂的会计基本理论; 注重实战、案例相伴,我们将实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经过些许加工之后移植于本书,奉献给渴求知识的同学们,以激发和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锻炼实战能力,使其尽早适应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和持续提高的管理难度。 祈盼《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能成为会计学领域的常青树。 本书初稿第一、二、九章由徐文华教授执笔,第三、十三、十五章由孙光国讲师执笔,第四、十二、十四章由张捷教授执笔,第五、六、七、十六章以及附录由陈文铭副教授执笔,第八章由王觉副教授执笔,第十、十一章由陈艳副教授执笔。本书由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陈文铭副教授任主编,陈艳副教授任副主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基础会计》教材的主编陈国辉教授、迟旭升教授多次对本书初稿进行审定,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使得本书内容更加丰富翔实;在我们编写本书的过程中,还得到了诸多同事们的帮助,在此我们感谢所有有助于本书成为受同学们欢迎的辅导书的各位同仁!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本书在体例安排和内容的表述特别是案例部分,可能还存在某些缺点或错误,诚恳地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3年9月于大连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七章 成本计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八章 会计凭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九章 会计账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十章 财产清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十二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练习题参考答案 六、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十三章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十四章 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练习题参考答案 六、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十五章 会计规范体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第十六章 会计工作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二)关键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四、练习题 五、案例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附录:会计核算综合案例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对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原因、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的任务以及会计核算所采用的方法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学习对会计基础知识应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论 3.会计管理系统论 4.会计反映职能 5.会计监督职能 6.会计的任务 7.会计目标 8.会计的方法 9.会计核算方法 10.会计属性 (二)关键问题 1.通过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回顾,分析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2.从会计信息系统论与会计管理系统论两个方面分析什么是会计? 3.会计的职能各有什么特征? 4.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是什么? 5.会计的具体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6.从我国目前会计工作的实践中,会计都具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7.结合你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分析会计的目标是什么?会计目标与会计目的有什么不同? 8.会计有哪些核算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9.你怎样理解会计在本质上所体现出的双重属性? 10.会计学科体系是如何分类的?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通过总论的阐述,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特点及属性,进而掌握会计和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对象、基本职能、任务、作用和目标,会计核算的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重点掌握会计对象、会计基本职能及会计属性等问题。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经济资源耗费的过程。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一定是先有投入(耗费),后有产出(收入)。记录生产过程的耗费与收入,并加以比较,才能判断是否有经济效益,继续生产是否有意义。只有这样经济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记录耗费与收入的活动即为会计的基本活动。在人类历史上,会计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奴隶社会繁盛时期称为会计的萌芽阶段或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其特点:一是产生了会计的萌芽,二是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记录。 从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到15世纪末称为古代会计时期,其特点: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其与私有制的结合,造成了私人财富的积累,进而导致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二是单式簿记应运而生。 会计的涵义。一直以来对会计涵义的界定主要有两大观点:一是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在企业或其他组织范围内,旨在反映和控制企业或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而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程序、方法和技术所组成,由会计人员加以管理,用以处理经济数据、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的有机整体。二是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继承了会计管理工具论的合理内核,吸收了最新的管理科学思想,从而成为在当前国内外会计学界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能够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 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其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其二,会计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会计反映经济活动就是要反映其事实,探索并说明其真相,因此,只有在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以后,才能取得该项经济业务完成的书面凭证,这种凭证具有可验证性,据以记录账簿,才能保证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其三,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会计反映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它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监督经济活动按照有关的法规和计划进行。 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其一,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其二,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其三,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方面,还体现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及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会计反映是基础,为会计监督提供客观依据,反过来,会计反映必须以会计监督为保证。没有科学、严格的会计监督,会计工作就容易失去控制,也就难以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会计的具体任务是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会计的作用,从正面看主要有四点: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二是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三是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四是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会计的目标: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二是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受托责任观认为,受托责任的涵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受托方所交付的资源,受托方承担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并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2.资源的受托方承担如实地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3.资源受托方的管理当局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会计对企、事业、机关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全面地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具体包括: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 。 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反映的过程中,不论是采用手工处理方式,还是使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方法,对于日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首先要取得合法的凭证,按照所设置的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根据账簿的记录,进行成本计算,通过财产清查,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会计属性是指会计的本质,即会计既有技术性又有社会性。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管理活动论认为( )。 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C.会计是一项管理经济的工具 D.会计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控制与监督 B.反映与监督 C.反映与核算 D.反映与分析 3.属于会计工作实践产生的结果的是( )。 A.会计作用 B.会计任务 C.会计目的 D.会计对象 4.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D.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 5.会计方法体系中,其基本环节是( )。 A.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监督方法 D.会计决策方法 6.近代会计史中的两个里程碑是( )。 A.帕乔利复式簿记著作的出版和会计职业的出现 B.生产活动中出现了剩余产品和会计萌芽阶段的产生 C.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逐渐分化 D.首次出现“会计”二字构词连用和设置了“司会”官职 7.会计的职能是( )。 A.一成不变的 B.随着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发展 C.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发展 D.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理论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8.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具有( )。 A.连续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 9.会计在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时主要使用( )。 A.货币量度和劳动量度 B.劳动量度和实物量度 C.实物量度和其他量度 D.货币量度和实物量度 10.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学术观点( )。 A.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 B.决策有用观与信息系统观 C.信息系统观与管理活动观 D.管理活动观与决策有用观 11.会计具有双重属性,即( )。 A.社会性与综合性 B.综合性与系统性 C.系统性与技术性 D.技术性与社会性 12.应用会计学包括( )。 A.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实证会计 B.管理会计、实证会计和审计 C.实证会计、审计和财务会计 D.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B.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会计从产生、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 D.近代会计史,将复式簿记著作的出版和会计职业的出现视为两个里程碑 E.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2.会计反映职能的一般特征是( )。 A.具有客观性 B.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C.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 D.体现在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上 E.包括事前反映、事中反映、事后反映 3.会计监督职能的显著特征有( )。 A.谨慎性和及时性 B.强制性和严肃性 C.连续性和具体性 D.完整性和连续性 E.及时性和具体性 4.会计职能的“六职能”论认为会计的职能包括( )。 A.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 B.核算经济状况、描述经济成果 C.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 D.计算产品成本、评价财务成果 E.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5.会计的具体任务包括( )。 A.反映和监督法规、准则、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B.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 C.计算产品成本,评价财务成果 D.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E.反映和监督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 6.会计各方面的作用综合起来说,包括( )。 A.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 B.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C.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D.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 E.有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7.会计核算方法包括( )。 A.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 B.设置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 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D.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E.试算平衡 8.有关会计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会计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 B.会计的技术性体现了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C.会计的社会性体现了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D.会计的技术性集中表现在某些方法反映了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要求 E.会计的社会性集中表现在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上 9.财务会计学包括( )。 A.实证会计 B.企业会计 C.成本会计 D.非盈利组织会计 E.国际会计 10.有关会计基本职能的关系,正确说法的有( )。 A.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 B、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C.没有反映职能提供可靠的信息,监督职能就没有客观依据 D.没有监督职能进行控制,也不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E.两大职能是紧密结合,辩证统一的 (三)判断题 1.会计在产生的初期,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之后随着剩余产品的规模的缩小,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 ) 2.一般认为,在会计学说史上,将帕乔利复式簿记著作的出版和会计职能的出现视为近代会计史中的两个里程碑。  ( ) 3.会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个经济管理工具。( ) 4.会计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也可反映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活动。 ( ) 5.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而会计监督只具有强制性。      ( ) 6.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反映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 7.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要求两权分离必须通过资本市场进行。       ( ) 8.狭义的会计方法是指会计核算方法。       ( ) 9.会计七大核算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   ) 10.会计学科体系中包括理论会计学和应用会计学两大部分。 ( ) 五、案例 你能够用400元(人民币)或不足400元成功地创办一个企业吗?不管你相信与否,你的确能够。刘月娟是北京一所著名美术学院的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她也常常为了补贴日常花销而不得不去挣一些零用。现在她正为欲购买一台具有特别设计功能的计算机而烦恼。尽管她目前手头仅有400元,可决心还是促使她决定于2002年12月开始创办一个美术培训部。她支出了120元在一家餐厅请朋友坐一坐,帮她出出主意,又根据她曾经在一家美术培训班服务兼讲课的经验,她首先向她的一个师姐借款4000元,以备租房等使用。她购置了一些讲课所必备的书籍、静物,并支出一部分钱用于装修画室。她为她的美术培训部取名为“周围”。刘月娟支出100元印制了500份广告传单,用100元购置了信封、邮票等。8天后她已经有了17名学员,规定每人每月学费1 800元,并且找到了一位较具能力的同学作合伙人。她与合伙人分别为“周围”的发展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合伙人兼作“周围”的会计和讲课教师)并获取一定的报酬。至2003年1月末,她们已经招收了50个学员,除了归还师姐的借款本金和利息计5 000元、抵销各项必须的费用外,各获得讲课、服务等净收入30 000元和22 000元。她们用这笔钱又继续租房,扩大了画室面积,为了扩大招收学员的数量,她们甚至聘请了非常有经验的教授、留学归国学者免费作了两次讲座,为下一步“周围”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四个月下来,她们的“周围”平均每月共招收学员39位,获取收入计24 000元。她们还以每小时200元的讲课报酬雇佣了4位同学作兼职教师。至此,她们核算了一下,除去房租等各项费用共获利67 800元。这笔钱足够她们各自购买一台非常可心的计算机并且还有一笔不小的节余。但更重要的是,她们通过四个月来的锻炼,明确了许多营销的技巧,也懂得了应该怎样与人合作和打交道,学到了不少有关财务上的知识,获得了比财富更为宝贵的工作经验。 案例要求: (1)会计在这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从中你是不是获得了有关会计方面的许多术语,如投资、借款、费用、收入、盈余、投资人投资以及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等等。 案例提示: 首先,刘月娟需要考虑怎样组织她的企业(美术培训部)。“周围”是一个独资企业,即只有一个人拥有的企业,刘月娟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随后由于她同学的加入,“周围”便成为了一个合伙企业。如果刘月娟毕业后她仍想继续经营,她还可以组建公司。这就是现代企业的三种形式,即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 其次,刘月娟尽管只是一个学生,可她却懂得创办企业必定要有一些前期投入,如请朋友坐下来帮她出主意的花销。这就是本课程中将会讲到的开办费。 再次,刘月娟需要有一笔足够的资金来创办“周围”,即她需要为企业筹集资金。她将她个人的财产400元进行了投资,并向她的师姐借入了4000元。这就是我们在本课程中将讨论为创办企业而进行的所有者投资和负债。 再次,刘月娟怎样才能知道企业的全部收入?怎样了解企业曾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企业会计记录提供了这些数据。否则,她只能依靠估计。收入、费用等概念是人们日常对话中经常使用的会计术语。本课程会向你对收入、费用这样的一些概念以及它的特征作出精确的解释。 最后,“周围”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共获得67 800元的盈余。什么是盈余?一般来讲,我们说四个月“周围”赚了67800元。这就是说,在扣除了所有费用支出后,该企业获得利润67800元。盈余和利润在会计上是同义词,它是会计学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名词。我们在本课程中会向你介绍许多诸如“利润”等重要概念,并且会帮助你学会企业常用的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由于会计在许多方面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在此之前,也许你已经知道一些有关会计方面的术语,但本课程将会通过会计记账程序和会计工作方式让你对会计的理解来得更为清晰,随着课程的深入,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啊!原来这就是会计!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A 6.A 7.D 8.B 9.D 10.A 11.D 12.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D 4.ACE 5.ABDE 6.ABCDE 7.ABCD 8.ABCDE 9.BCDE 10.ABCDE (三)判断题 1.正确 2 .正确 3. 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正确 8.正确 9.正确 10.正确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及讲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2. 李桂媛,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 3.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三个主要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明确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基本内容,理解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为深入学习会计的基本方法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应明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基本内容,以及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会计对象 2.货币资金 3. 资金循环与周转 4.经济业务 5.会计要素 6. 资产 7.流动资产 8.固定资产 9. 负债 10.流动负债 11.所有者权益 12. 收入 13.费用 14. 期间费用 15. 会计等式 (二)关键问题 1.简述制造业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 2.为什么要划分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对会计要素是如何划分的? 3.什么是资产?资产的确认需满足哪些条件? 4.什么是负债?负债的确认需满足哪些条件? 5.所有者权益包括哪些内容?从金额上看,它与资产、负债有何关系? 6.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7.什么是资本公积?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8.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基本特征? 9.什么是费用?费用有哪些基本特征? 10.收入和费用的发生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产生哪些影响?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在前一章学习的基础上,本章专门阐述会计要素及其相关内容。要求了解和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等问题。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资金运动是企业单位所拥有的资金不是闲置不动的,而是随着物资流的变化而不断地运动、变化的。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它们又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两大类。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资产的特征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实权利;资产必须为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资产按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负债的特征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实义务;负债在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经济资源来加以清偿。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它表明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所有者权益由四部分构成,即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也叫准资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基本特征是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收入可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收入包括的内容有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等。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的基本特征是费用产生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变现为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面。这三者之间的计算关系如下: 利 润 总 额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 利 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 会计等式是用来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将动态会计等式带入静态会计等式,得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这一等式表明,企业的收入能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费用的发生会导致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权益 2.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力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于( )。 A.企业职工 B.债权人 C.债务人 D.企业法人 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 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4.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 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发生同减的变动 C.不会变动 D.发生不等额的变动 6.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 A.80万元 B.90万元 C.100万元 D.70万元 7.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 A.负债增加 B.资产减少 C.资产增加 D.所有者权益减少 8.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 )。 A.长期资产 B.流动资产 C.固定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 9.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 10.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 )。 A.盈余公积金 B.资本公积金 C.实收资本 D.未分配利润 11.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 A.同增变动 B.同减变动 C.一增一减变动 D.不变动 12.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是( )。 A.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C.购买材料货款暂未支付 D.工资计入产品成本但暂未支付 13.以下各项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 A.为生产产品所使用的机床 B.正在生产之中的机床 C.已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机床 D.已购入但尚未安装完毕的机床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等式中属于正确的会计等式有( )。 A.资产=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收入-费用=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E.资产+负债-费用=所有者权益+收入 2.属于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 )。 A.收到某单位前欠货款20000元存入银行 B.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C.收到某单位投来机器一台,价值80万元 D.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10万元 E.购买材料8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 3.属于只引起会计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 )。 A.购买材料800元,货款暂欠 B.银行提取现金500元 C.购买机器一台,以存款支付10万元货款 D.接受国家投资200万元 E.收到某外商捐赠货物一批,价值80万元 4.企业的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注意顺序)( )。 A.长期待摊费用 B.固定资产 C.流动资产 D.长期投资 E.无形资产 5.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着本质的不同,即( )。 A.两者性质不同 B.两者偿还期不同 C.两者享受的权利不同 D.两者风险程度不同 E.两者对企业资产有要求权的顺序先后不同 6.企业的收入具体表现为一定期间( )。 A.现金的流入 B.银行存款的流入 C.企业其他资产的增加 D.企业负债的增加 E.企业负债的减少 7.企业的费用具体表现为一定期间( )。 A.现金的流出 B.企业其他资产的减少 C.企业负债的增加 D.银行存款的流出 E.企业负债的减少 8.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会计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业务有( )。 A.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贷款 B.某企业将本企业所欠贷款转作投入资本 C.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E.投资者追加对本企业的投资。 9.属于流动资产的内容有( )。 A.存放在银行的存款 B.存放在仓库的材料 C.厂房和机器 D.企业的办公楼 E.企业的办公用品。 (三)判断题 1.会计要素中既有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也含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 ) 2.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 ) 3.与所有者权益相比,负债一般有规定的偿还期,而所有者权益没有。 ( ) 4.与所有者权益相比,债权人无权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而所有者权益则 相反。( ) 5.企业取得收入,意味着利润便会形成。 ( ) 6.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如考虑收入、费用等动态要素,则资产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必然被破坏。 ( ) 7.企业的利润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净额。 ( ) 8.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静态的会计等式,而动态的会计等式则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 9.企业接受捐赠物资一批,计价10万元,该项经济业务会引起收入增加,权益增加。( ) 10.企业以存款购买设备,该项业务会引起等式左右两方会计要素发生一增一减的变化。 ( ) 11.企业收到某单位还来欠款1万元。该项经济业务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会计要素发生同时增加的变化。    ( ) 12.不管是什么企业发生任何经济业务,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金额永不变,故永相等。( ) (四)计算题 1.目的:练习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并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料:财东公司某月末各项目余额如下: (1)出纳员处存放现金1700元; (2)存入银行的存款2939300元; (3)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13130000元; (4)向银行借入三年期的借款500000元; (5)向银行借入半年期的借款300000元; (6)原材料库存417000元; (7)生产车间正在加工的产品584000元; (8)产成品库存520000元; (9)应收外单位产品货款43000元; (10)应付外单位材料货款45000元; (11)对外短期投资60000元; (12)公司办公楼价值5700000元; (13)公司机器设备价值4200000元; (14)公司运输设备价值530000元; (15)公司的资本公积金共960000元; (16)盈余公积金共440000元; (17)外欠某企业设备款200000元; (18)拥有某企业发行的三年期公司债券650000元; (19)上年尚未分配的利润70000 元。 要求:(1)划分各项目的类别(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并将各项目金额填入下表中。 (2)计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要素金额合计。 单位:元 项目序号 金 额   资 产 负 债 所有者权益       合 计     2.目的:练习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并进一步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料:现有甲乙丙丁戊五家单位的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元 公司 总收入 总资产 总费用 总负债 净收益 期初业主权益  甲 乙 丙 丁 戊 100 000 55 000 228 000 4100 120 0000 79 000 150 000 91 000 112 000 9 900 4900 87 0000 56 000 36 000 7 700  5 000 (24 000)  28 000 41 000 4 000  要求: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收支状况填写上表中的空白处。 3.目的:练习并掌握收入的确认。 资料:某律师事务所2002年现金收入6 000 000元,另有以下项目: 2001年12月31日 2002年12月31日 应收账款 97 000元 140 000元 预收账款 42 000元 21 000元 要求:计算该律师事务所2002年服务收入应为多少? 4.目的:进一步练习并掌握收入的确认。 资料:某企业7月初的资产总额为1 000 000元,负债总额300 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00 000元,7月中旬从银行借入借款期为3个月的短期借款400 000元,应当由7月份承担的费用为60 000元,7月末的资产总额为1 420 000元,假设7月份没有其他的经济业务。 要求:计算7月份的收入额是多少? 5.目的:熟练掌握会计等式。 资料:财东公司2002年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期初、期末资料如下: 期初 期末 资产 700 000元 800 000元 负债 200 000元 100 000元 要求:根据下列三种情况,分别计算该公司本年度的有关数据: (1)本年股东投资不变,营业费用为140 000元,请问本年度利润和营业收入各是多少? (2)年度中增加投资70 000元,利润是多少? (3)年度中曾收回投资20 000元,但对另一企业又增加投资30 000元,其利润是多少? 6.目的:练习经济业务的类型。 资料:举例说明下列各类经济业务: (1)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2)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3)资产类项目此增彼减; (4)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5)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6)费用增加,负债增加; (7)费用增加,资产减少; (8)收益增加,资产增加; (9)收益增加,负债减少。 7.目的:练习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料:假设某企业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资产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现金 1 000 短期借款 10 000  银行存款 27 000 应付账款 32 000  应收账款 35 000 应交税金 9 000  原材料 52 000 长期借款 B  长期投资  A 实收资本 240 000  固定资产 200 000 资本公积 23 000  合计 375 000 合计 C   要求: (1)计算表中的A、B、C; (2)计算该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 (3)计算该企业的流动负债总额; (4)计算该企业的净资产总额。 (五)业务题 目的:练习与掌握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资料:财东公司2002年5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计375 000元,负债总计112 000元,该公司2002年6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用银行存款购入全新机器一台,价值30 000元; (2)投资人投入原材料,价值10 000元; (3)以银行存款偿还所欠供应单位账款8 000; (4)收到供应单位所欠账款8 000元,收存银行; (5)将一笔长期负债50 000元转为对企业的投资; (6)按规定将20 000元资本公积金转为实收资本。 要求: (1)根据6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说明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2)计算6月份末财东公司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 五、案例 案例一: 朋友是做杂货生意的,他向你提供了如下有关他企业的信息资料,旨在了解他在年末经营状况如何、当年的经营业绩怎样: 单位:元 有 关 信 息 金 额  支付给雇工的工资 年末货车价值 销售成本 年末商店和土地的价值 钱柜里和存入银行的现金 电、水、电话等各项杂费 年末欠供应商的款项 3 744 4 800 70 440 15 600 110 820 60 000 2 100 10 500 2 400  从朋友处你还获知当年该地区的地产已经升值。但是,由于房屋经过一般修缮后又被损坏了,所以总的来说它的价值仍维持在一年前的相同水平上。另一方面,货车一年前价值6000元,但是,现在经过一年的折旧,价值比以前减少了。 案例要求:(1)评价该杂货商一年来的经营业绩; (2)告诉杂货商年末的财务状况; (3)如果不计算折旧在内,该杂货商一年的净收益应是多少? 案例提示: 该杂货商一年来的经营业绩是比较好的。其净收益: 110 820-3 744-(6 000-4 800)-70 440-10 500-15 600=9 336(元) 该杂货商年末的财务状况如下: 资产:4 800+60 000+2 100=66 900(元) 负债:2 400(元) 业主权益:66 900-2 400=64 500(元) 如果不计算折旧,该杂货商年末的净收益=9 336+1 200=10 536(元) 案例二: 林祥是一所大学的会计学教授,尽管他大学教龄已经十多年,但他从来没有亲自实践过。于是,他选择了一年,对自己的收支、拥有财产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1月1日,林祥首先坐在书桌边列出了现有的财产及货币价值(单位:元,下同) 有关财产及债务 金额  一幢与他人相连的房屋 80 000  家具、家庭用品  8 000  一辆已用了三年的小汽车 24 000  银行往来账户  500  欠银行的借款 30 000  12月31日,林祥再次坐下来,总结他一年所发生的财务交易: 有关事项 金额  收入:    月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 14 000  支出:    偿还银行欠款(其中2 000元为利息) 5 000  电费、电话费、取暖费等 2 800   家庭日常性开销 1 000  汽车日常养护费 1 000  衣物、旅游等 1 600  收支相抵后盈余 1 200  同时,林祥又将年末的财产重新列了一张表格: 有关财产及债务 金额  一幢与他人相连的房屋 92 000  家具、家庭用品  7 200  一辆已用了4年的小汽车 18 000  银行往来账户  1 700  欠银行的借款 27 000  从这些表格中可以看出,林祥一年来的财富有所增加,可是,财富是如何增加的呢? 案例要求: 假如你被林祥点中,要你为他分析,他的财富是否增加?若增加,是如何增加的呢?他希望你给他编制一张表来显示他一年来财富增加的情况。 案例提示: 林祥教授的财富是增加的。 增加或减少的内容及金额: 房屋增值:92 000-8 000=12 000(元) 家具、家庭用品:7 200-8 000=-800(元) 小汽车:18 000-24 000=-6 000(元) 银行往来账户:1 700-500=1 200(元) 欠银行的借款:27 000-30 000=-3 000(元) 合计:12 000+(-800)+(-6 000)+1 200-(-3 000)=9 400(元)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A 6.D 7.C 8.B 9.C 10.C 11.C 12.A 13.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BC 4.CDBEA 5.ABCDE 6.ABCE 7.ABCD 8.BC 9.ABE (三)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6.错误 7.错误 8.错误 9.错误 10.错误 11.错误 12.正确 (四)计算题 1.资产总计15645000元、负债总计1045000元、所有者权益总计14600000元。 2. 单位:元 公司 总收入 总资产 总费用 总负债 净收益 期初业主权益  甲 乙 丙 丁 戊  88000  97000 11700  50000  51000 9000 218100 (800) 3070000 114000  3.该律师事务所2002年服务收入应为6 064 000元 4.7月份的收入额是80 000元 5.(1)本年度利润=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新增净投资 =(800000-100000)-(700000-200000)-0=200000(元) 营业收入=(本年利润+营业费用)=200000+140000=340000(元) (2)本年度利润=(800000-100000)-(700000-200000)-70000=130000(元) (3)本年度利润=(800000-100000)-(700000-200000)-(30000-20000) =190000(元) 6.举例说明下列各类经济业务: (1)资产增加,负债增加:购入材料5000元,货款暂未支付; (2)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接受投资者投入资金200万元; (3)资产类项目此增彼减:向银行取现金3000元; (4)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投资者撤回投资额30万元; (5)资产减少,负债减少: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4000元; (6)费用增加,负债增加:发生广告费2000元,款项暂未支付; (7)费用增加,资产减少: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保险费1200元; (8)收益增加,资产增加:收到被投资企业分来利润23000元; (9)收益增加,负债减少:销售已预收货款的产品,价值6000元。 7. (1) 资产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现金  短期借款   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应收账款  应交税金   原材料  长期借款 61000  长期投资  60000 实收资本   固定资产  资本公积   合计  合计 375000   (2)该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05000元; (3)该企业的流动负债总额为51000元; (4)该企业的净资产总额为263000元。 (五)业务题:首先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要素的影响,见下表; 会计要素项目 及数量关系 资产375 000 负债112 000 所有者权益263 000  (1) 固定资产+30 000 银行存款-30 000    (2) 原材料+10 000  实收资本+10 000  (3) 银行存款-5 000 应付账款-5 000   (4) 银行存款+8 000 应收账款-8 000    (5)  长期借款-50 000 实收资本+50 000  (6)   实收资本+20 000 资本公积-20 000  期末余额 380 000 57 000 323 00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6月末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380 000元,负债总额为57 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23 000元。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及讲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2. 李桂媛,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 3.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两个基本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明确会计核算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应掌握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特别是应理解和掌握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本方法。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会计假设 2.会计主体 3.持续经营 4.会计分期 5.货币计量 6.记账本位币 7.会计原则 8.客观性原则 9.相关性原则 10.收益性支出 11.资本性支出 12.配比原则 13.历史成本 14.谨慎性原则 15.实质重于形式 16.权责发生制 17.收付实现制 (二)关键问题 1.什么叫会计假设?为什么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前,要事先设定这些假设? 2.会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各个假设的意义何在?如何理解这些假设之间的关系? 3.如何理解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4.如何划分会计期间? 5.我国会计法规中,对记账本位币的选择是如何规定的? 6.如何理解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的关系? 7.会计原则可以分为几类?各包括哪些具体原则? 8.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的关系如何? 9.你认为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首要原则是什么?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10.如何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如果混淆二者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何影响?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反映(核算)和监督,而对会计核算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在学习这七种方法之前,有一些基础知识需要掌握,而且这也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原则。本章主要就会计核算的基础进行了讲述,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以及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即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活动。也就是说,会计核算是反映一个特定企业的经济业务,只记本主体的账。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在此前提下选择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 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在我国,要求企业选用一种货币作为基准,称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则称为外币。我国有关会计法规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确定货币计量假设时,必须同时确立币值稳定假设。 综上所述,会计假设虽然是人为确定的,但完全是出于客观的需要,有充分的客观必然性。否则,会计核算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四项假设缺一不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是确定会计原则的基础。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下,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简称会计原则。会计原则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3项。根据这些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二是关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三是关于会计惯例修订性要求的原则。 (一)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及表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处理经济业务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得随意变更,并不是绝对不许变更。 从对可比性和一贯性原则的阐述来看,可比性和一贯性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可比性强调不同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横向可比;一贯性强调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纵向可比。两者都属于可比性要求。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企业尽可能采取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尽可能采取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4.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也就是信息要与决策相关联。这条原则所表明的含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要为决策者提供会计信息,而提供的会计信息最终必须能为其使用者所使用,也就是说信息必须是有用的。会计的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二是会计信息应当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三是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5.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及时性的要求表现在:对会计信息及时搜集、及时加工处理和及时传递。 6.清晰性原则 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必须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二)关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 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一般指一个会计年度)损益。如果一项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出现当期利润需增而资产价值偏高的现象;如果一项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则会出现多计费用少计资产,以致当期利润虚减而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包括两方面的配比问题:一是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的配比;二是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 3.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是确定收入和费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则与方法。正确地应用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规范。 4.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进行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账面价值。用历史成本计价比较客观,有原始凭证作证明,可以随时查证和防止随意更改。 (三)关于会计惯例修订性要求的原则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要求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应重视交易的实质,而不管其采用何种形式。 2.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不能滥用,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由任意计提各种准备,即秘密准备。 3.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财务报告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应当区别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具体来说,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单独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财务报告中做重点说明;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或合并反映,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关键。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一)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收现付制,也叫现金制。它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归属于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本期没有实际收到款项和付出款项,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但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由于款项的收付实际上以现金收付为准,所以一般称为现金制。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也叫应计制。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由于它不管款项的收付,而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准,所以称为应计制。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 )。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3.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4.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 D.营业外支出 5.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 A.配比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6.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 )。 A.本年度虚增资产、收益 B.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 D.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7.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作统一计量标准的是( )。 A.劳动量度 B.货币量度 C.实物量度 D.其他量度 8.存货价格持续上涨时,下列计价方法中符合谨慎性原则的是(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先进后出法 9.配比原则是指( )。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 B.收入与营业费用相配比 C.收入与产品成本相配比 D.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10.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收付实现制原则 11.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 A.支付职工工资 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季度房租 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12.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 )。 A.历史成本原则 B.配比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3.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 )。 A.有用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一贯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14.企业于4月初用银行存款1 200元支付第二季度房租,4月末仅将其中的4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 A.配比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15.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确定各项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标准是( )。 A.实际发生的收支 B.实际收付的业务 C.实际款项的收付 D.实现的经营成果 16.企业的会计期间是( )。 A.自然形成的 B.人为划分的 C.一个周转过程 D.营业年度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E.记账本位币 2.清晰性原则中强调应当清晰明了的内容有( )。 A.会计记录 B.会计制度 C.会计账户 D.会计报表 E.会计管理 3.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优点有( )。 A.交易确定的金额比较客观 B.存货成本接近市价 C.有原始凭证作证明可随时查证 D.可防止企业随意改动 E.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4.下列属于会计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原则有( )。 A.配比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E.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5.下列项目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有( )。 A.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 B.购置无形资产支出 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利息支出 D.水电费支出 E.办公费支出 6.会计主体前提条件解决并确定了( )。 A.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C.会计核算的计量问题 D.会计为谁记账问题 E.会计核算的标准质量问题 7.下列属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一贯性原则 D.谨慎性原则 E.及时性原则 8.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下列收入或费用应归属本期的是( )。 A.对方暂欠的本期销售产品的收入 B.预付明年的保险费 C.本月收回的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 D.尚未付款的本月借款利息 E.摊销以前期已付款的报刊杂志费 9.下列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有( )。 A.支付当月办公费 B.当月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支出 C.购置设备支出 D.工资支出 E.销售产品的运费支出 10.可比性原则强调的一致是指( )。 A.会计处理方法一致 B.企业前后期一致 C.会计指标计算口径一致 D.横向企业间一致 E.收入和费用一致 11.会计的目标就是为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针对企业来说,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 )。 A.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B.满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C.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D.提供企业成本核算资料 E.以上都不对 12.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的要求,下列收入或费用应计入本期的有( )。 A.本期提供劳务已收款 B.本期提供劳务未收款 C.本期欠付的费用 D.本期预付后期的费用 E.本期支付上期的费用 13.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计,通常做法有( )。 A.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C.对财产物资按历史成本计价 D.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E.对长期投资提取跌价准备 (三)判断题 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法人。( ) 2.会计计量单位只有一种,即货币计量。( ) 3.我国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4.谨慎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中做到不夸大企业资产、不虚增企业费用。( ) 5.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性凭证为依据,表明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真实性原则。( ) 6.企业选择一种不导致虚增资产、多计利润的做法,所遵循的是会计的真实性原则。( ) 7.一贯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在不同企业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 (四)计算题 目的:练习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原则。 资料:根据下列经济业务内容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企业本月(七月份)的收入和费用。 1.销售产品5 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2.销售产品10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3.付7-12月份的租金3 000元; 4.收到上月份应收的销货款8 000元; 5.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4 000元,下月交货; 6.本月应付水电费400元,下月支付。 业务号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收 入 费 用 收 入 费 用  1      2      3      4      5      6      五、案例 某会计师事务所是由张新、李安合伙创建的,最近发生了下列经济业务,并由会计做了相应的处理: 1.6月10日,张新从事务所出纳处拿了380元现金给自己的孩子购买玩具,会计将380元记为事务所的办公费支出,理由是:张新是事务所的合伙人,事务所的钱也有张新的一部分。 2.6月15日,会计将6月1日—15日的收入、费用汇总后计算出半个月的利润,并编制了财务报表。 3.6月20日,事务所收到某外资企业支付的业务咨询费2 000美元,会计没有将其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而直接记到美元账户中。 4.6月30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数总和法,而本月前计提折旧均采用直线法。 5.6月30日,事务所购买了一台电脑,价值12 000元,为了少计利润,少缴税,将12 000元一次性全部记入当期管理费用。 6.6月30日,收到达成公司的预付审计费用3 000元,会计将其作为6月份的收入处理。 7.6月30日,在事务所编制的对外报表中显示“应收账款”60 000元,但没有“坏账准备”项目。 8.6月30日,预付下季度报刊费300元,会计将其作为6月份的管理费用处理。 案例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事务所的会计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是否完全正确,若有错误,主要是违背了哪项会计假设或会计原则。 案例提示: 该事务所的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不完全正确,主要表现在: 1.张新从事务所取钱用于私人开支,不属于事务所的业务,不能作为事务所的办公费支出。这里,会计人员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2.6月15日,编制6月1日—15日的财务报表是临时性的。我国会计分期假设规定的会计期间为年度、季度和月份。 3.我国有关法规规定,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企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而该事务所直接将2 000美元记账,需看其究竟以何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 4.计提折旧,前后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违背了会计上的一贯性原则。 5.购买电脑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分期摊销其成本,不能一次性记入当期费用,违背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6.预收的审计费用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应先记入负债,等为对方提供了审计服务后再结转,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7.按照谨慎性原则,应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但该事务所未提。 8.预付报刊费,应在受益期间内摊销,不能记入支付当期的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4.B5.C6.C7.B8.B9.D10.C11.D12.C13.C14.B15.C1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D3.ACDE4.ABDE5.AC6.AD7.ABCE8.ADE9.ABDE10.ACD11.ABC 12.ADE13.ABDE (三)判断题 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7.错误 (四)计算题 业务号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收 入 费 用 收 入 费 用  1 5 000  5 000   2 10 000     3  500  3 000  4   8 000   5   4 000   6  400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制定并发布,1993年。参考部分: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原则。 2.《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制定并发布,2000年。参考部分:第一章,总则。 3.《基础会计》,陈国辉主编,2002年1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参考部分:第三章。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目的是要使初学者了解会计核算上所采用的两种核心方法。通过学习应熟悉账户的基本含义及其结构,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和运用借贷记账法和总账与明细账之间平行登记的基本方法。 二、预习要览 关键概念 1.会计科目 2.总分类科目 3.明细分类科目 4.会计账户 5.账户的基本结构 6.复式记账 7.借贷记账法 8.会计分录 9.简单会计分录 10.复合会计分录 11.账户对应关系 12.对应账户 13.试算平衡 14.总分类账户 15.明细分类账户 16.平行登记 (二)关键问题 1.什么叫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哪些原则? 2.什么叫会计账户?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是怎样的? 3.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4.什么叫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采用复式记账法是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6.什么叫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怎样的? 7.什么叫会计分录?简述会计分录的基本编制方法。 8.什么叫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主要有哪些? 9.什么叫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有哪些?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在前面研究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从本章开始转入对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研究。本章将重点介绍账户设置和复式记账两种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有着密切联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形成的具体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2.既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3.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5.会计科目要简明适用。 会计科目的级别:按会计科目提供会计指标信息的详细程度,可分为以下两类:1.总分类科目。也称一级会计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所提供的是总括指标。2.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包含的内容再做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它所提供的是更加详细具体的指标。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账户是由一定的结构形式组成的。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指在账户的全部结构中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那部分结构。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简化为分为左右两方的T形账户形式。其中一方用来登记增加数(余额),另一方则用来登记减少数。至于在一个具体的账户中究竟用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和余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要根据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所记录的经济内容而定。 利用账户可以获取一系列的指标信息。这些指标信息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账户的期初余额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开始时从上一个会计期末结转而来的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是指在本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记录到账户中增加方的数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是指在本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记录到账户中减少方的数额合计。期末余额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终了时,经过计算而得到的账户的余额。其基本的计算公式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有关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复式记账就是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记账方法。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无非是涉及资金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每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起码要影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要素、或同一个会计要素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发生增减变化。这种增减变化具有两大规律,其一是:资产要素与权益要素同增或同减,增减金额相等;其二是资产要素内部或权益要素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这样,要在会计上全面、完整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至少要运用相互联系的两个账户,将变化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全面完整的记录下来,这就是复式记账。由此可见,资金运动增减变化的规律为复式记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采用复式记账的各种具体方法时,都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理:1.必须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2.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等额记录。3.必须按经济业务影响会计等式的四种类型进行记录。4.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发生额、余额必须各自平衡。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对于借贷记账法应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把握: 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在某一种记账方法下表示“增加”或“减少”意思的符号,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符号为“借”、“贷”二字。另外,由于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借方”和“贷方”两方,因而,“借”、“贷”也表示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借方”和“贷方”两方,分别用来登记增加数和减少数。其中:(1)资产类和费用类账户是用借方登记增加数,用贷方登记减少数,如果有余额登记在借方(费用类账户在期末时一般没有余额);(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和利润账户是用贷方登记增加数,用借方登记减少数,如果有余额登记在贷方(费用类账户在期末时一般没有余额)。在账户中,余额的方向一般与账户登记增加数的方向是一致的。(2)双重性质账户,一般是指在同一个账户中既用来核算资产等要素内容,同时又用来核算负债等要素内容的账户。其账户结构往往是两种不同性质账户结构的叠加。即在账户的某一方中,既用来登记增加数,也用来登记减少数,另一方也是如此。其期末余额方向根据计算结果确定。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规律)。 记账规则是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记录经济业务时必须遵循的规律性原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指的是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的登记方向;“借贷必相等” 指的是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登记的金额。 4.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及账户对应关系。 会计分录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在登记有关账户之前预先确定应当登记的账户名称、账户登记方向(借方或贷方)和登记金额的一种记录。它是会计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 编制会计分录一般应经过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要素内容、确定经济业务应予登记的账户名称、分析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趋势、确定增减变化在账户中的登记方向、确定应予登记的金额等几个基本步骤。 按照一笔会计分录中所包含的会计账户数量的多少,可以将会计分录分为如下两种:第一种是简单会计分录,即由两个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第二种是复合(复杂)会计分录,即由两个以上的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解简单会计分录。 运用复式记账法处理经济业务,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中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而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两种。账户发生额及余额的试算平衡公式分别为: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发生的经济业务不仅要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登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分类账户中,凡是在总分类账户下设有明细分类账户的,还要记入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这种做法叫做平行登记。进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需要把握以下要点:1.登记的内容相同;2.登记的方向相同;3.登记的金额相同。 由于进行平行登记,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相等关系。为核对平行登记的准确性,可编制“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表”,并将其各指标的合计数直接与其所从属的总分类账户的有关指标进行核对。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科目是对( )。 A.会计对象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B.会计要素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C.会计方法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D.会计账户分类所形成的项目 2.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 3.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指( )。 A.账户的具体格式 B.账户登记的经济内容 C.账户登记的日期 D.账户中登记增减金额的栏次 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 A.借方 B.增加方 C.贷方 D.减少方 5.开设明细分类账户的依据是( )。 A.总分类科目 B.明细分类科目 C.试算平衡表 D.会计要素内容 6.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 A.仅为一个 B.仅为两个 C.仅为两个 D.两个或两个以上 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 A.一级账户 B.对应账户 C.总分类账户 D.明细分类账户 8.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 A.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B.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D.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9.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依据是( )。 A.资金运动变化规律 B.会计等式平衡原理 C.会计账户基本结构 D.平行登记基本原理 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的贷方发生额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D.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部分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二)多项选择题 1.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必须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 B.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 C.适应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E.会计科目要简明适用。 2.明细分类科目( )。 A.也称一级会计科目 B.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 C.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D.提供更加详细具体的指标 E.是对总分类科目核算内容详细分类的科目 3.账户中用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取决于( )。 A.所记录的经济内容 B.所记录的业务内容 C.所采用的记账手段 D.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E.反映会计指标信息的详细程度 4.账户一般可以提供的金额指标有( )。 A.期初余额。 B.本期增加发生额 C.期中余额 D.本期减少发生额 E.期末余额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贷”对于下列会计要素表示增加的有(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E.利润 6.下列账户中,用贷方登记增加数的账户有( )。 A.应付账款 B.实收资本 C.累计折旧 D.盈余公积 E.本年利润 7.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账户的借方一般用来登记( )。 A.资产的增加 B.收入的减少 C.费用的增加 D.负债的增加 E.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8.下列账户中,在会计期末一般没有余额的账户有( )。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D.收入类账户 E.利润类账户 9.复合会计分录是指( )。 A.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B.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C.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E.写出明细科目的会计分录 10.以下各项中,通过试算无法发现的错误有( )。 A.漏记或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B.方向正确但金额写少 C.借贷记账方向彼此颠倒 D.方向正确但记错账户 E.账户正确但记错方向 1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点有( )。 A.登记的内容相同 B.登记的时间相同 C.登记的方向相同 D.登记的金额相同 E.登记的依据相同 12.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引起会计要素变化的有( )。 A.资产增加 B.资产减少 C.负债增加 D.负债减少 E.收入减少 (三)判断题 1.会计科目是由会计制度规定的。 ( ) 2.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 ) 3.二级科目(子目)不属于明细分类科目。 ( ) 4.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 ( ) 5.账户上期账户的余额转入本期即为本期的期初余额。 ( ) 6.如果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平衡说明账户金额记录完全正确。 ( ) 7.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用哪一方登记增加或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 ( ) 8.收入类账户与费用类账户一般没有期末余额,但有期初余额。 ( ) 9.双重性质账户一般是指将两个性质不同的账户合并在一起的账户。 ( ) 10.企业购入材料而货款未付,其资产与负债会同时减少。 ( ) 11.会计分录包括业务涉及的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和金额三方面内容。 ( ) 12.会计分录中的账户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 ) 13.账户按提供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可分为总账和明细账两种。 ( ) 14.“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 15.平行登记要点中的“同内容”指的是相同的经济业务内容。 ( ) (四)计算题 1. 目的: 熟悉会计科目的内容及其分类。 资料: 某企业3月1日有关资金内容及金额如下: (1)存放在企业的现款 1 000元 (2)存放在银行的款项 300 000元 (3)库存的各种材料 19 000元 (4)房屋 900 000元 (5)机器设备 800 000元 (6)投资者投入资本 1 755 000元 (7)购货方拖欠货款 80 000元 (8)从银行借入的半年期借款 120 000元 (9)库存的完工产品 50 000元 (10)拖欠供货方货款 350 000元 (11)企业留存的盈余公积金 75 000元 (12)固定资产已提折旧 150 000元 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利用下表说明每一项资金内容应属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哪一类会计要素,具体应归属于哪一个会计科目。 附:作业用表 资料序号 属于会计要素类别及金额 应归属会计科目   资 产 负 债 所有者权益   例:(1) 1 000   现 金                                                                    合 计           2. 目的: 熟悉账户的基本结构和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 资料: 某企业3月31日有关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本期发生额情况如下表: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  银行存款 200 000 ②30 000 ①10 000 ③ 1 000 ⑤20 000 ⑥80 000   应付账款  40 000 ④50 000 ⑧60 000 ⑥80 000   原 材 料  25 000 ①10 000 ④50 000    短期借款  10 000 ②30 000 ⑤20 000   营业费用 0 ③1 000 ⑦1 000   本年利润  50 000  ⑦1 000   固定资产  300 000 ⑧60 000    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出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入表中“期末余额”栏。 3. 目的: 熟悉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及账户金额指标的计算方法。 资料:风发公司200×年12月31日有关账户的部分资料如下: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长期投资 800 000  440 000 20 000 ( )   银行存款 120 000  ( ) 160 000 180 000   应付账款  160 000 140 000 120 000  ( )  短期借款   90 000 ( )  20 000   60 000  应收账款 ( )   60 000 100 000  40 000   实收资本  700 000 —— ( )  1 240 000  其他应付款   50 000  50 000 ——  ( )  要求: 根据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计算并填列上表中括号内的数字。 (五)业务题 1. 目的: 练习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账户登记方法和试算平衡方法。 资料:某企业本月初有关总分类账户的余额如下: (1)现 金 300元 (2)银行存款 200 000元 (3)原 材 料 4 700元 (4)固定资产 160 000元 (5)生产成本 15 000元 (6)短期借款 10 000元 (7)应付账款 50 000元 (8)实收资本 320 000元 该企业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投资200 000元,已存入银行。 (2)用银行存款40 000元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1台。 (3)购入材料一批,买价和运费计15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4)从银行提取现金2 000元。 (5)借入短期借款20 000元,以存入银行。 (6)用银行存款35 000元偿还应付账款。 (7)生产产品领用材料一批,价值12 000元。 (8)用银行存款30 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要求:(1)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根据给出余额资料的账户开设并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开设T形账户即可); (3)根据账户的登记结果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2. 目的: 练习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及其试算平衡方法。 资料:某企业本月初有关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 原材料 8 000元 其中:原材料—— H材料 6 000元 原材料—— Y材料 2 000元 应付账款 50 000元 其中:应付账款——东华机械厂 30 000元 应付账款——贸发材料公司 20 000元 该企业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从东华机械厂购入设备两台,价值50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2)从贸发材料公司购入材料一批,计18 000元。其中H材料10 000元,Y材料8 000元。H材料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Y材料货款尚未支付。 (3)用银行存款偿还东华机械厂设备款60 000元。 (4)用银行存款偿还贸发材料公司材料款28 000元。 (5)发出H材料8 000元,Y材料6 000元用于A产品生产。 要求:(1)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开设并登记“原材料”、“应付账款”和“生产成本”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开设T形账户即可)。 (3)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五、案例 小魏从某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刚刚被聘任为广发公司的会计员。今天是他来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会计科里的那些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一问才知道,大家正在忙于月末结账。“我能做些什么?”会计科长看他那急于投入工作的表情,也想检验一下他的工作能力,就问:“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在学校学过了吧?”“学过。”小魏很自然的回答。 “那好吧,趁大家忙别的时候,你先编一下咱们公司这个月的试算平衡表”。科长帮他找到了本公司的总账账簿,让他在早已为他准备的办公桌上开始了工作。 不到一个小时,一张“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就完整的编制出来了。看到表格上那三组相互平衡的数字,小魏激动的心情很难予以言表。兴冲冲的向科长交了差。 “呀,昨天销售的那批产品的单据还没记到账上去呢,这也是这个月的业务啊!”会计员李丽说到。还没等小魏缓过神来,会计员小王手里又拿着一些会计凭证凑了过来,对科长说,“这笔账我核对过了,应当记入‘应交税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金额是10 000元,而不是9 000元。已经入账的那部分数字还得更改一下。” “试算平衡表不是已经平衡了吗?怎么还有错账呢?”小魏不解的问。 科长看他满脸疑惑的神情,就耐心的开导说:“试算平衡表也不是万能的,象在账户中把有些业务漏记或重记了,借贷金额记账方向彼此颠倒了,还有记账方向正确但记错了账户,这些都不会影响试算表的平衡。小李发现的漏记了经济业务、小王发现的把两个账户的金额同时记少了,也不会影响试算表的平衡。” 小魏边听边点头,心里想:“这些内容好象老师在上《基础会计》课的时候也讲过。以后在实践中还得好好琢磨呀。” 经过调整,一张真实反映公司本月全部经济业务的试算平衡表又在小魏的手里完成了。 要求:结合以上案例,运用学习过的试算平衡表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感受。 案例提示: 本案例中的事例表明,“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只是用来检查一定会计期间全部账户的登记是否正确的一种基本方法,只有在所试算期间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才能利用该表进行试算平衡。但试算平衡表并不是万能的,试算表编制完毕,如果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组数字是相互平衡的,只能说明账务处理过程基本正确,而不能保证账务处理过程万无一失。这是由于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可能会发现账务处理过程中的某些问题,如在登记账户过程中,漏记了一笔经济业务的借方或贷方某一方的发生额,将借方或贷方某一方的发生额写多或写少,以及在记账或从账户向试算平衡表抄列金额的过程中将数字的位次搞颠倒等等。但有些在账务处理过程发生的错账,如把整笔经济业务漏记或重记了,在登记账户过程中将借方、贷方金额的记账方向彼此颠倒了,或者记账方向正确但记错了账户等情况,并不会影响试算表的平衡关系。因而,一定要细心的处理好每一笔经济业务,只有保证每一笔经济业务处理的准确性,才有可能保证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编制上的正确性。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D 4.A 5.B 6.D 7.B 8.A 9.B 10.C (二)多选题 1.A B C D E 2.B D E 3.A D 4.A B D E 5.B C D E 6.A B C D E 7.A B C E 8.D E 9.B C D 10. A C D 11. A C D 12.B D (三)判断题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6.错误 7.正确 8.错误 9.正确 10.错误11.正确 12.正确 13.正确 14.正确 15.正确 (四)计算题 1.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资料序号 属于会计要素类别及金额 应归属会计科目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例:1 1 000   现 金  2 300 000   银行存款  3 19 000   原材料  4 900 000   固定资产  5 800 000   固定资产  6   1 755 000 实收资本  7 80 000   应收账款  8  120 000  短期借款  9 50 000   库存商品  10  350 000  应付账款  11   75 000 盈余公积  12 150 000   累计折旧  合 计 2 300 000 470 000 1 830 000    2 300 000 2 300 000   2.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  银行存款 200 000 ②30 000 ①10 000 ③ 1 000 ⑤20 000 ⑥80 000 119 000  应付账款  40 000 ④50 000 ⑧60 000 ⑥80 000 70 000  原 材 料  25 000 ①10 000 ④50 000  85 000  短期借款  10 000 ②30 000 ⑤20 000 20 000  营业费用 0 ③1 000 ⑦1 000 0  本年利润  50 000  ⑦1 000 49 000  固定资产  300 000 ⑧60 000  360 000  3.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长期投资 800 000  440 000 20 000 (1 220 000)   银行存款 120 000  (220 000) 160 000 180 000   应付账款  160 000 140 000 120 000  (140 000)  短期借款   90 000 (50 000)  20 000   60 000  应收账款 (80 000)   60 000 100 000  40 000   实收资本  700 000 —— (540 000)  1 240 000  其他应付款   50 000  50 000 ——  ( 0 )  (五)业务题 1.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实收资本 200 000 (2)借:固定资产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3)借:原材料 15 000 贷:应付账款 15 000 (4)借:现金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5)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短期借款 20 000 (6)借:应付账款 35 000 贷:银行存款 35 000 (7)借:生产成本 12 000 贷:原材料 12 000 (8)借:短期借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根据给出余额资料的账户开设并登记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现 金 银行存款 月初余额 300 月初余额 200 000 (2) 40 000 (4) 2 000 (1) 200 000 (4) 2 000 本月合计 2 000 (5) 20 000 (6) 35 000 月末余额 2 300 (8) 30 000 本月合计 220 000 本月合计 107 000 月末余额 313 000 原 材 料 固定资产 月初余额 4 700 (7) 12 000 月初余额 160 000 (3) 15 000 (2) 40 000 本月合计 15 000 本月合计 12 000 本月合计 40 000 月末余额 7 700 月末余额 200 000 生产成本 短期借款 月初余额 15 000 (8) 30 000 月初余额 10 000 (7) 12 000 (5) 20 000 本月合计 12 000 本月合计 30 000 本月合计 20 000 月末余额 27 000 应付账款 实收资本 (6) 35 000 月初余额 50 000 月初余额 320 000 (3) 15 000 (1) 200 000 本月合计 35 000 本月合计 15 000 本月合计 200 000 月末余额 30 000 月末余额 520 000 根据账户的登记结果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 方 贷 方 借 方 贷 方 借 方 贷 方  现 金 300  2 000  2 300   银行存款 200 000  220 000 107 000 313 000   原 材 料 4 700  15 000 12 000 7 700   固定资产 160 000  40 000  200 000   生产成本 15 000  12 000  27 000   短期借款  10 000 30 000 20 000  0  应付账款  50 000 35 000 15 000  30 000  实收资本  320 000  200 000  520 000  合 计 380 000 380 000 354 000 354 000 570 000 5 000   2.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借:固定资产 50 000 贷:应付账款——东华机械厂 50 000 (2)借:原材料——H材料 10 000 借:原材料——Y材料 8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贷:应付账款——贸发材料公司 8 000 (3)借:应付账款——东华机械厂 60 000 贷:银行存款 60 000 (4)借:应付账款——贸发材料公司 28 000 贷:银行存款 28 000 (5)借:生产成本——A产品 14 000 贷:原材料——H材料 8 000 贷:原材料——Y材料 6 000 开设并登记“原材料”、“应付账款”和“生产成本”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原 材 料 应付账款 月初余额 8 000 (5) 14 000 (3) 60 000 月初余额 50 000 (2) 18 000 (4) 28 000 (1) 50 000 本月合计 18 000 本月合计 14 000 (2) 8 000 月末余额 12 000 本月合计 88 000 本月合计 58 000 月末余额 20 000 生产成本 原材料——H材料 (5) 14 000 月初余额 6 000 (5) 8 000 本月合计 14 000 (2) 10 000 月末余额 14 000 本月合计 10 000 本月合计 8 000 月末余额 8 000 原材料——Y材料 应付账款——东华机械厂 月初余额 2 000 (5) 6 000 (3) 60 000 月初余额 30 000 (2) 8 000 (1) 50 000 本月合计 8 000 本月合计 6 000 本月合计 60 000 本月合计 50 000 月末余额 4 000 月末余额 20 000 应付账款——贸发材料公司 生产成本——A产品 (4) 28 000 月初余额 20 000 (5) 14 000 (2) 8 000 本月合计 14 000 本月合计 28 000 本月合计 8 000 月末余额 14 000 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 方 贷 方 借 方 贷 方 借 方 贷 方  “原材料”总账 8 000  18 000 14 000 12 000   “原材料”明细账合计 8 000  `18 000 14 000 12 000   H 材料 6 000  10 000 8 000 8 000   Y 材料 2 000  8 000 6 000 4 000   “应付账款”总账  50 000 88 000 58 000  20 000  “应付账款”明细账合计  50 000 88 000 58 000  20 000  东华机械厂  30 000 60 000 50 000  20 000  贸发材料公司  20 000 28 000 8 000  0  “生产成本”总账   14 000  14 000   “生产成本”明细账合计   14 000  14 000   A 产品   14 000  14 000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吴水澎:《会计学原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5.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以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设置账户、复式记账核算方法的实际应用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通过实践提高应用会计核算方法的能力。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和掌握制造业企业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产品生产过程业务、产品销售过程业务以及财务成果业务的具体核算内容,从而提高运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方法处理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熟练程度。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投入资本 2.资本公积 3.生产费用 4.生产成本 5.制造费用 6.待摊费用 7.预提费用 8.折旧 9.成本项目 10.产成品 11.销售退回 12.销售折让  13.现金折扣 14.财务成果 15.营业外收支 16.期间费用 17.管理费用 18.营业费用 19.财务费用 20.所得税 21.未分配利润 (二)关键问题 1.简要说明制造业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 2.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区别是什么? 3.如何对实收资本进行分类?如何确定实收资本的入账价值? 4.说明企业资本公积金的来源、用途和核算方法。 5.如何确认和计量长、短期借款的利息?长、短期借款的利息在核算上有什么不同? 6.甲公司的财务经理经常将购买固定资产的成本直接借记有关的费用类账户,而乙公司的财务经理经常将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这两位财务经理知道这种行为违背了会计准则的要求,但他们还坚持这样做,为什么?说明其可能的理由。 7.原材料实际采购成本包括哪些内容?材料采购费用如何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8.入库材料和发出材料成本差异额的结转有什么异同? 9.说明生产费用、生产成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如何计算确定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10.为什么在会计期末需要对应计未付的费用和应计预付的费用进行账项调整? 11.怎样理解“累计折旧”账户的用途及结构? 12.如何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13.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指标有哪些?其具体构成如何? 14.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什么影响? 15.简述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如何? 16.公司举债经营和所有者追加投资这两种筹资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作出适当的选择? 17.结合“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内容说明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18.对于利润分配的内容为何不在“本年利润”账户核算而是专设“利润分配”账户进行核算? 19.结合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核算内容说明每一种调整分录都对确定净利润有影响吗? 20.简述净利润核算的“账结法”和“表结法”。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是运用我们已经学习并掌握的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知识对制造业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具体内容,这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其难点是有关账户的内容及其具体应用。 制造业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它的经营活动经历了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完整的阶段,资金形态依次从货币资金开始,进入供应过程转化为储备资金和固定资金;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生产资金,生产过程结束后转化为成品资金;进入销售过程转化为货币资金。它的资金运动过程最完整,经济业务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我们介绍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是以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为例加以说明的。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有: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产品销售过程业务、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等。 企业的资金筹集业务主要有接受投资人投入资本业务和向债权人借入资金业务,这里我们以投入资本和长、短期借款为例,说明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投入资本又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部分。实收资本是企业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实收资本可以分别按照投资主体和投入的物质形态的不同进行分类。实收资本应按照实际收到的投资额入账,对于实际收到的货币资金额或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金。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投入资本的表现内容不同,这里要特别注意股份公司的实收资本即股本的具体核算内容。股票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为股本,为了核算股本的形成及其变化情况,需要设置“股本”账户。对于按面值发行股票的,应将其面值直接记入“股本”账户;对于溢价发行股票的,应将其面值记入“股本”账户,超面值部分记入“资本公积”账户。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相关资产类科目 贷:股本(相当于面值部分) 资本公积(超面值部分)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或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资本公积的主要来源有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价值、债权人豁免的债务等。资本公积金的主要用途就在于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为了核算资本公积金的形成及其使用情况,需要设置“资本公积”账户。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等相关科目 贷:资本公积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对资金的临时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必须按期归还本金并按时支付利息。对于短期借款的利息,要注意不同的支付方式和不同的支付时间,会计处理方法上的区别。为了核算短期借款的本金和利息,需要设置“短期借款”和“财务费用”两个账户。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借款。企业应按照规定用途使用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本金应按照获得贷款时实际收到的贷款数额进行确认与计量,对于按规定的利率和使用期限计算的利息,一方面应作为长期借款入账(注意此处与短期借款的区别),另一方面要注意利息资本化或费用化的不同。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长期借款 借:在建工程(资本化的利息) 财务费用(费用化的利息) 贷:长期借款 供应过程业务包括固定资产购入业务和原材料的购入业务两部分内容。 对于固定资产购入业务,要注意两点,一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具体构成内容即买价、税金、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费等,二是购入的固定资产在核算时一定要区分不需要安装和需要安装两种情况,对于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购买完成之后,应按照购买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记入“固定资产”账户;对于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没有交付使用之前(也即没有形成原始价值),必须通过“在建工程”账户进行核算,待购建完成形成原始价值之后,再将其原始价值从“在建工程”账户转入“固定资产”账户。对于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对于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工资等科目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对于材料物资采购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材料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首先注意实际成本包括的具体内容,即实际采购成本=实际买价+采购费用,其次要注意核算时涉及到的账户及其账务处理。对于账户,其难点是“物资采购”账户的理解和掌握。“物资采购”账户的用途一是反映材料采购资金的支出情况,二是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因此对于企业购入的材料,不论是否运达企业和是否验收入库,购买材料所发生的实际支出都要首先记入“物资采购”账户,以便于计算确定材料的采购成本,然后,待材料验收入库时再从该账户转入“原材料”账户。在材料购入业务的核算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增值税的问题。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购进材料时需要向供货方支付增值税额,称为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以待抵扣销售产品时向购买单位收取的销项税额。其一般的会计分录为: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付款) 应付账款(未付款)等科目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材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价核算,能够比较全面、完整的反映材料资金的占用情况,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生产过程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中的材料费用额。但是,当企业材料的种类比较多,收发次数又比较频繁的情况下,其核算的工作量就比较大,而且也不便于考核材料采购业务成果,分析材料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所以在一些大、中型企业里,材料就可以按照计划成本计价组织收、发核算。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核算,就是材料的收发凭证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总账及明细账均按计划成本登记,通过增设“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并在会计期末对计划成本进行调整,以确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进而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具体地说,材料按计划成本组织收发核算时,首先,企业应结合各种原材料的特点、实际采购成本等资料确定原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其次,平时购入或其他方式取得原材料,按其计划成本和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分别在有关账户中进行分类登记;再次,平时发出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月末再将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组织收、发核算时,应设置“原材料”账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所设置的“原材料”账户与按实际成本核算设置的“原材料”账户基本相同,只是将其实际成本改为计划成本,即“原材料”账户的借方、贷方和期末余额均表示材料的计划成本;“物资采购”账户,用来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和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并据以计算确定购入材料成本差异额;“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的性质是资产类(比较特殊,注意理解!),是用来核算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超支或节约差异额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的账户。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除上述三个账户外,其他的账户同于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所涉及到的相关账户。为了计算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在会计期末,就需要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其方法是运用差异率对计划成本进行调整,以求得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100%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涉及到的常见会计分录分别为: 购入材料时: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材料入库结转成本及差异: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 贷:物资采购 产品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生产成本”账户和“制造费用”账户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支出。间接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支出,也称为制造费用。上述各个项目是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所进行的分类,在会计上我们一般将其称为成本项目。这里首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费、其他直接支出等,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而对于那些间接费用则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在月末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分配,然后结转记入“生产成本”账户。根据“生产成本”账户所核算的各项直接或间接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即可计算出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并随着完工产品的验收入库,其生产成本也随之转入“库存商品”账户。在生产过程的核算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累计折旧”账户的应用,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是逐渐转移的,这种转移又不能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因而对于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一方面将其作为一种费用记入“制造费用”等有关账户,表示折旧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记入“累计折旧”账户,以便抵减“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求得现有固定资产的净值;第二,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某些跨期间的费用,设置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个账户,前者反映的是先付款后摊销(产生责任)的费用,后者反映的是先预提(产生责任)后付款的费用,这两个账户有其相似之处,所以必须注意其结构;第三,工资和福利费的核算,工资和福利费作为一种活劳动的耗费,要注意其核算的程序,即提取现金发放工资、月末分配工资费用、月末按照各自工资额的14%提取福利费,当工资和福利费不能直接记入有关账户时,也可以比照制造费用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在将制造费用分配由各种产品成本负担之后,“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归集了各种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的全部内容。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了。成本计算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就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所生产产品的品种、类别等(即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以便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既为入库产成品提供了计价的依据,也是确定各会计期间盈亏的需要。完工产品成本的简单计算式子为: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企业生产的产品经过了各道工序的加工生产之后,就成为企业的完工产成品。为了核算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及其库存商品产品成本情况,需要设置“库存商品”账户。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内容,包括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部分。主营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就是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与结转、销售费用的发生与归集、主营业务税金的计算与缴纳、主营业务利润或亏损的确定以及货款的收回等。销售过程的核算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的问题。收入的确认实际上就是解决收入在什么时间入账的问题,而收入的计量就是收入以多大的金额入账的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准则的要求,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销售商品产品的收入按照上述的条件和原则予以确认之后,就要对其金额进行计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销售商品产品收入的计量,应根据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的金额确定,无合同或协议的,应按购销双方协商的价格确定。在计量销售商品的收入时,要注意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和现金折扣的内容,在计量销售商品产品收入的金额时,应将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等作为销售收入的抵减项目记账,即: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商品产品业务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为了核算这种主营业务收入的实现、销售成本的结转、销售税金的计算等内容,在会计上,一般需要设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账户,分别核算收入的实现及其结转、成本的发生及其转销、税金的计算及其转销的具体内容。对于货款的结算还应设置“应收账款”等往来账户。对于正常的销售商品产品活动,应按照收入确认的条件进行确认和计量,然后,对计量的结果进行会计处理。按确认的收入金额与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确定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应收取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通过销售商品、产品等,一方面减少了库存的存货,另一方面作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垫支的资金,表明企业发生了费用,我们把这项费用称为主营业务成本。将销售发出的商品产品成本转为主营业务成本,应遵循配比原则的要求,也就是说,不仅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应与主营业务收入在同一会计期间加以确认,而且应与主营业务收入在数量上保持一致。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确定式子如下: 本期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由于发生主营业务,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遵循配比原则的要求,还要相应地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并根据有关的计税依据计算、结转了有关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在以上各个项目都已经确定的基础上,就可以计算确定主营业务的成果即主营业务利润或亏损。主营业务利润或亏损是产品制造企业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或亏损)=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财务成果是企业各项收入与各项支出相互配比的结果。为了观察企业各项收支对利润或亏损的影响程度,便于分析利润构成因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利润指标是采取分层次计算确定的,因而必须牢牢记住各项利润指标的计算公式。由于构成企业利润的各项收支业务平时分散在有关损益账户中,期末计算利润时应将各损益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这里又包括“账结法”和“表结法”两种。“本年利润”账户借、贷方金额相抵后,如为贷方余额即为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否则即为亏损。注意:在年度中间,“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保留在该账户,表示截止本期本年度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年末应将该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对于净利润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即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向投资人分配利润等,这些业务本应直接记入“本年利润”账户,直接冲减利润,如此“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只能是未分配利润,而不能提供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额,为了使“本年利润”账户既能反映利润形成的原始数据,又能借此计算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余额,就需要专门设置“利润分配”账户,用以反映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以及历年结存的未分配利润。对于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必须重点把握“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两个账户的全部内容。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一般将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称之为(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留存收益 D.所有者权益 2.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固定资产时,应贷记的账户之一是( )。 A.“营业外收入”账户 B.“实收资本”账户 C.“资本公积”账户 D.“盈余公积”账户 3.下列交易、事项中能引起“资本公积”账户借方发生变动的是( )。 A.接受现金捐赠 B.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C.接受投资人分配股利 D.溢价发行股票 4.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时,如果有新的投资者加入,则新加入的投资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部分应记入的贷方账户是( )。 A.“实收资本”账户 B.“股本”账户 C.“资本公积”账户 D.“盈余公积”账户 5.企业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临时借入的款项称为( )。 A.长期借款 B.短期借款 C.长期负债 D.流动负债 6.企业计提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时应贷记的账户是( )。 A.“财务费用”账户 B.“预提费用”账户 C.“长期借款”账户 D.“在建工程”账户 7.企业设置“固定资产”账户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的( )。 A.磨损价值 B.累计折旧 C.原始价值 D.净值 8.下列固定资产中只需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的固定资产是( )。 A.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B.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C.赊购的固定资产 D.正在安装的固定资产 9.企业的应付账款如果确实无法支付的,经批准后,应贷记( )。 A.“营业外收入”账户 B.“营业外支出”账户 C.“管理费用”账户 D.“资本公积”账户 10.某企业2003年5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7000元,“原材料”账户的余额为10000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690000元,计划成本为1700000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1200000元,则企业5月31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 A.1500000元 B.1485000元 C.1566012元 D.1511100元 11.某制造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外购原材料一批,发票注明买价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000元。则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 A.20000元 B.23400元 C.21000元 D.24400元 1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35元/千克,企业购入甲材料5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7600元,增值税税额为2992元,企业在材料验收入库时实收490千克,短缺的10千克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则该批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额为( )。 A.450元 B.100元 C.3442元 D.3092元 13.导致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运用的会计基本前提或原则的是( )。 A.谨慎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14.下列账户中与“制造费用”账户不可能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是( )。 A.“预提费用”账户 B.“待摊费用”账户 C.“应付福利费”账户 D.“库存商品”账户 15.企业8月末负债总额1200万元,9月份收回欠款150万元,用银行存款归还借款100万元,用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125万元,则9月末的负债总额为( )。 A.1100万元 B.1050万元 C.1125万元 D.1350万元 16.应由本期负担,但本期未支付的费用是( )。 A.预付费用 B.待摊费用 C.预提费用 D.已付费用 17.下列费用中,不构成产品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 A.直接材料费 B.直接人工费 C.期间费用 D.制造费用 18.企业“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余额反映的是( )。 A.应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 B.预收购货单位的款项 C.预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 D.应收购货单位的款项 19.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下列项目应计入“物资采购”账户借方的是( )。 A.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B.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C.结转采购入库材料的超支差异 D.结转采购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 20.某企业预收出租包装物租金账户的12月31日余额为200000元,如果企业在12月末没有对本月已赚取的租金100000元的收入进行调整,则对本期有关项目的影响是( )。 A.资产低估100000元,净利润高估100000元 B.负债低估100000元,净利润低估100000元 C.负债高估100000元,净利润低估100000元 D.负债高估100000元,净利润高估100000元 21.下列内容中属于其他业务收入的是( )。 A.存款利息收入 B.出售材料收入 C.委托代销商品收入 D.清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22.在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既核算材料的计划成本,又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的明细账是( )。 A.“原材料”明细账 B.“物资采购”明细账 C.“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 D.“在途物资”明细账 23.年末结账后,“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 )。 A.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 B.本年实现的净利润额 C.本年利润分配总额 D.年末未分配利润额 24.企业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中,能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业务是( )。 A.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B.预收销货款存入银行 C.提取盈余公积金 D.年终结转净利润 25.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万元,年内接受捐赠资产160万元,本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按10%提取盈余公积金,决定向投资人分配利润100万元。则企业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 A.2460万元 B.2395万元 C.2660万元 D.2560万元 26.采用账结法的企业,“本年利润”账户年内贷方余额表示( )。 A.利润总额 B.亏损总额 C.未分配利润额 D.累计净利润额 27.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下列货款应确认为本期基本业务收入的是( )。 A.本月销售产品款未收到 B.上月销货款本月收存银行 C.本月预收下月货款存入银行 D.收到本月仓库租金存入银行 28.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总有其提供者,即来源渠道,资产的提供者对企业资产所享有的经济利益,会计上称之为( )。 A.投资人权益 B.债权人权益 C.所有者权益 D.权益 29.下列内容不属于企业营业外支出的是( )。 A.非常损失 B.坏账损失 C.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D.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 30.企业6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支付上个月水电费2400元;2)预付下半年的房租1500元;3)预提本月借款利息600元;4)计提本月折旧480元。则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算的本月费用分别为( )。 A.4980元和3900元 B.3900元和2580元 C.1080元和3900元 D.3480元和1080元 (二)多项选择题 l.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包括( )。 A.资金筹集业务 B.供应过程业务 C.产品生产业务  D.产品销售业务 E.财务成果业务 2.下列内容可在职工福利费中开支的有( )。 A.职工的医药费 B.职工困难补助 C.职工退休金 D.医务福利人员工资 E.职工教育经费 3.下列能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有( )。 A.收到国家投资存入银行 B.提取盈余公积金 C.收到外商投入设备一台 D.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 E.收到外单位捐赠设备一台 4.企业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 )。 A.材料买价 B.增值税进项税额 C.采购费用 D.采购人员差旅费 E.销售机构经费 5.商品销售收入实现的主要标志有( )。 A.与所售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 B.不再对所售商品实施控制和继续管理 C.货款已经收到或取得了索取价款的凭据 D.与交易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流入企业 E.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6.“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借方登记的内容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城建税 D.营业税 E.所得税 7.下列项目应在“管理费用”账户中核算的有( )。 A.工会经费 B.劳动保险费 C.业务招待费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E.业务人员差旅费 8.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进行下列分配( )。 A.计算缴纳所得税 B.支付银行借款利息 C.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D.提取公益金 E.向投资人分配利润 9.企业的资本金按其投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 )。 A.货币投资 B.国家投资 C.个人投资 D.法人投资 E.外商投资 10.企业的会计人员误将当月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其结果会有( )。 A.月末资产增加 B.月末利润增加 C.月末负债增加 D.月末财务费用增加 E.月末应交税金增加 11.为了具体核算企业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情况,“利润分配”账户应设置相应的明细账户,下列属于“利润分配”明细账户的有( )。 A.“其他转入” B.“提取资本公积金” C.“应付普通股股利” D.“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E.“未分配利润” 12.关于“本年利润”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项支出额 B.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 C.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累计净利润额 D.借方余额为发生的亏损额 E.年末经结转后该账户没有余额 13.为适应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而设立的账户有( )。 A.银行存款 B.固定资产 C.待摊费用 D.长期投资 E.预提费用 14.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下列应作为本期费用的有( )。 A.预付明年保险费 B.摊销以前付款的报章杂志费 C.尚未付款的本月借款利息 D.采购员报销差旅费 E.支付上个季度借款利息 15.下列账户中,月末应该没有余额的有(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应付福利费” E.“财务费用” 16.关于企业的实收资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是企业实际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金 B.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的条件 C.是企业向外投出的资产 D.应按照实际投资数额入账 E.在生产经营中取得的收益不得直接增加实收资本 17.与商品销售收入相配比进而确定主营业务利润的成本、费用包括( )。 A.商品销售成本 B.营业费用 C.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D.管理费用 E.财务费用 18.下列采购费用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是列作管理费用的有( )。 A.采购人员差旅费 B.专设采购机构经费 C.市内采购材料的零星运杂费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E.外地运杂费 19.在材料采购业务核算时,与“物资采购”账户相对应的账户一般有( )。 A.“应付账款”账户 B.“应付票据”账户 C.“银行存款”账户 D.“预付账款”账户 E.“应交税金”账户 20.关于“制造费用”账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B.贷方登记分配转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 C.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在产品的制造费用 D.期末结转“本年利润”账户后没有余额 E.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21.“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 A.入库材料成本的节约差异 B.入库材料成本的超支差异 C.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D.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E.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22.在下列业务所产生的收入中属于“其他业务收入”的有( )。 A.出售固定资产收入 B.出售材料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收入 D.提供产品修理服务收入 E.罚款收入 23.营业收入的实现可能引起( )。 A.资产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负债的增加 E.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24.对于共同性采购费用,应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下列内容可以用来作为分配材料采购费用标准的有( )。 A.材料的买价 B.材料的种类 C.材料的名称 D.材料的重量 E.材料的体积 25.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成本项目,具体包括( )。 A.直接材料费 B.直接工资费 C.期间费用 D.其他直接支出 E.制造费用 26.确定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时,影响其生产成本计算的因素主要有( )。 A.月初在产品成本 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 C.本月已销产品成本 D.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 E.月末库存产品成本 27.企业的资本公积金是投资者或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其形成的主要来源有( )。 A.股本溢价 B.接受投资 C.接受捐赠 D.税后利润中提取 E.债权人豁免的债务 28.在会计上,我们一般将债权人的要求权和投资人的要求权统称为权益,但这两种权益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区别有( )。 A.二者性质不同 B.是否需要偿还和偿还期限不同 C.金额不等 D.享受的权利不同 E.对象不同 29.股份公司形成的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要求还要进行以下顺序的分配( )。 A.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B.提取法定公益金 C.支付优先股股利 D.支付普通股股利 E.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30.以下税种应在“管理费用”账户核算的有( )。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房产税 C.车船使用税 D.印花税 E.土地使用税 (三)判断题 1.在总体上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计价核算的企业,对某一类材料,也可以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 2.长期待摊费用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它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而应当分期摊销至各有关会计年度。( ) 3.企业用支票支付购货款时,应通过“应付票据”账户进行核算。( ) 4. “固定资产”账户登记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的原价以及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不仅包括企业购入、自建的固定资产,同时也包括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 5.不论是“移动加权平均法”还是“先进先出法”,都是为了确定发出材料物资的单价而采用的计价方法,这些方法仅适用于实行实际成本计价的企业单位。( ) 6.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应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在支付退休金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应付工资”账户。( ) 7.企业的原材料无论是按实际成本计价还是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其计入生产成本的原材料成本最终均应为所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 8.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在确认时增加企业的营业外收入。( ) 9.对于预收货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其发生的预收货款通过“应收账款”账户核算。( ) 10.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因为所有权不属于企业,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计提折旧。( ) 11.以银行长期借款等长期负债购建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利息应全部包括在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中。( ) 12.企业对外出售固定资产时,获得的出售收入应记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 13.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在到期前的各个会计期末计提利息时,应增加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 ) 14.不论短期借款的用途如何,企业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支出,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 15.企业以当年实现的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结转的未弥补亏损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 ) 16.企业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公益金与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均可用于职工个人的福利支出。( ) 17.捐赠人虽然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但是,他们捐赠的资产却属于股东所有。( ) 18.如果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即使其他条件均已满足,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 ) 19.判断一项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需要关注每项交易的实质而不只是形式。( ) 20.增值税是企业销售收入的一个抵减项目。( ) 21.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企业收到货币资金必定意味着本月收入的增加。( ) 22.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若干个项目,在会计上称为成本项目。( ) 23.企业职工福利费可用于职工的医疗卫生费用、困难补助费以及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等。( ) 24.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产生的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应冲减企业的销售收入。( ) 25.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提取了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后的差额即为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 26.“预提费用”账户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实际支出的费用大于预提数的差额,即尚未付款的费用。( ) 27.企业在购入材料过程中发生的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以及市内零星运杂费等不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而作为管理费用列支。( ) 28.企业的投入资本是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资金保证,在数量上应等于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总额。( ) 29.企业向投资人分配股票股利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 30.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利息收入都属于投资收益,应在“投资收益”账户进行核算。( ) 31.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营业费用直接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的确定。( ) 32.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某项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和计入管理费用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是相同的。( ) 33.企业计算缴纳的所得税应以净利润为基础,加或减各项调整因素。( ) 34.企业的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也称为留存收益。( ) 35.为了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将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进而确定其他业务利润。( ) 36.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中不包括购入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增值税额。( ) 37.企业分给投资人的利润在实际支付给投资人之前形成企业的一项长期负债。( ) 38.在权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资产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实现利润而引起的。( ) 39.当与所售商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全部转移时,企业即可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 40.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利息支出的具体情况予以资本化或计入当期损益。( ) (四)计算题 1. 目的:练习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确定。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A公司2003年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318000元,年内接受某投资人的投资800000元,接受捐赠260000元,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120000元。 要求:计算年末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 2. 目的:练习账户之间对应关系的确定。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期初库存材料成本278500元,本期仓库共发出材料成本132000元,期未结存材料成本206500元,“应付账款”(材料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218000元,期末贷方余额为243000元,本期没有发生偿还应付款业务,本期购入材料均已入库。 要求:计算本期购入材料中已付款的材料有多少? 3. 目的:练习所得税的计算和所有者权益的确定。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B公司2003年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2640000元。本年接受投资30万元。l月~12月份累计实现利润总额800000元。l月~11月份累计应交所得税214000元,所得税率33%。年末按10%提取盈余公积金,董事会决定分配给投资人利润132400元。 要求:计算公司12月份的应交所得税、年末未分配利润和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各是多少? 4. 目的:练习材料计划成本的确定。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三月份甲材料月初节约差异额620元,月初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30700元,三月份购入甲材料的计划成本70300元,实际成本67890元,三月份发出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元。 要求:计算甲材料的本月成本差异率和期末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5. 目的:练习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实际成本的确定。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C公司2003年3月1日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20000元,实际成本为122320元,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合计为500000元,实际成本合计为48032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0元。 要求:(1)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3)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4)计算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5)计算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6. 目的:练习增值税额的确定、计划成本的计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组织收发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10元/千克。该公司2003年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7000元,“物资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388000元(上述账户核算的均为甲材料)。 (2)5月6日,公司上个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0400千克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 (3)5月18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0千克,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845000元,增值税143650元,运杂费10000元(按10%计算增值税),公司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各种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4)5月23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0千克,经查明属于途中合理损耗,按实收数量入库。 (5)5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110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 (1)计算本月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4)计算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7. 目的:练习会计等式、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之间的关系的计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期初负债总额2000000元,实收资本1600000元,资本公积160000元,盈余公积金120000元,未分配利润120000元。本期发生的亏损400000元,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80000元。企业期末资产总额3960000元,本期内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没有发生变化。 要求: (1)计算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润数额及负债总额; (2)分析说明本期发生的亏损对公司期末资产和负债的影响。 8. 目的:练习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原则下损益的确定。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6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销售商品520000元,其中400000元当即收款,存入银行;另120000元尚未收到。 (2)收到上个月提供劳务的款项100000元存入银行。 (3)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的水电费7200元。 (4)用现金30000元预付下半年的房租。 (5)用银行存款6000元支付本季度银行借款利息(其中本月2000元)。 (6)本月提供劳务获得收入48000元,款项未收到。 (7)按照合同规定预收客户的定货款200000元,存入银行。 (8)本月负担年初已付款的保险费1000元。 (9)上个月已经预收款的产品本月发货,价款280000元。 (10)本月负担的修理费5000元(款项在下个月支付)。 要求:分别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公司本月的收入、费用和利润各是多少,并对两种原则下确定的经营成果进行简要说明。 9. 目的:练习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损益的确认以及会计处理错误的纠正。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9月份的有关账务处理发生了以下的错误: (1)会计期末收到本期的存款利息2500元,误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处理(假设不考虑该项劳务的销售税金); (2)本期应负担年初已付款的保险费4000元,进行账务处理时误贷记“预提费用”账户; (3)期末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4800元(假设均为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 (4)会计期末未预提车间设备修理费1800元; (5)期末预收下个季度的房租12000元,误作为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处理。 要求:计算确定上述错误对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本期损益的影响情况。 10.目的:练习生产费用的计算、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成本的确定。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M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2003年8月份有关A、B产品的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名称 数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A产品 B产品 200 60 48000 32000 12000 8000 6500 3300 66500 43300  合计 —— 80000 20000 11700 109800  (2)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 A产品的直接材料费165000元,直接人工费58400元;B产品的直接材料费126000元,直接人工费35600元;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70500元。 (3)月末A产品完工500件,B产品完工300件。 (4)月末A产品未完工40件,其总成本的具体构成为:直接材料6500元,直接人工4200元,制造费用3000元,合计为 13700元;B产品没有月末在产品。 要求:按直接人工费为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并分别计算A、B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1.目的:练习企业经营过程的全部业务的处理、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资料:(1)利和股份公司下属的某分公司2003年4月底因意外事故造成部分账册损坏,包括“应交税金”账簿、“主营业务成本”账簿等,很多资料无法取得。为了确定这些丢失的数据,会计人员根据尚存的账簿记录进行整理,提供了如下的有关账户记录(假设不考虑增值税,各账户的期初余额是完整的,且为正常方向):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的对应账户    借方 贷方   现金 1400     银行存款 32000     物资采购  68960 1040  银行存款 现金  原材料 9800 70000  物资采购  生产成本 42000 40000  原材料  制造费用  6000  原材料  库存商品 20000 80000  生产成本  固定资产 1800000     累计折旧 180000     应付工资  20000  现金  应付福利费 5200     实收资本 1680000     主营业务收入   116000 银行存款  营业费用  1840  银行存款  管理费用  1200  原材料  本年利润 40000     (2)银行存款日记账4月30日的余额为57200元。 (3)公司本月工资总额的70%为生产工人工资,10%为其他生产人员工资,20%为行政管理人员工资,按14%提取福利费。 (4)本月固定资产没有增减变化,生产部门固定资产原价1600000元,年折旧率为6%,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原价200000元,年折旧率4.8%。 (5)产品销售税率5%。 (6)本月利润总额15000元,所得税税率33%。 要求:计算确定各有关账户的相应发生额和余额。 12.目的:练习“利润分配”总账账户及其的明细账户的核算内容。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的“利润分配”账户的有关记录如下: “利润分配”总账账户年初贷方余额为682000元,本年借方全年发生额(包括年末结账发生额)为3103500元,年末贷方余额(结账后)为1475250元。公司“利润分配”账户下设四个明细科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应付股利、未分配利润,上述的明细科目经过年末的最终结账,除了“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有余额外,其他的各个明细科目均没有余额。 要求:计算公司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是多少。 (五)业务题 1. 目的:练习有关材料收发业务的核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6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甲材料,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00000元,增值税额34000元,款项已付,材料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192000元。 (2)公司上个月预付货款的甲材料的有关账单到达企业,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140000元,增值税额23800元,供货单位通过银行退回余款5000元,月末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3)公司月末购入的甲材料到货,估计其计划成本100000元,凭证账单未到,货款未付。 (4)公司购入甲材料,发票注明的价款40000元,增值税额6800元,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42000元。货款未付,材料入库。 (5)公司发出材料,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68000元,车间一般性消耗10000元,公司管理部门领用80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2. 目的:练习有关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7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l)接受大力公司投资50000元存入银行。 (2)收到电子公司投资,其中设备估价70000元交付使用,材料价值15 000元验收入库。 (3)自银行取得期限为六个月的借款 200000元存入银行。 (4)上述借款年利率6%,计算提取本月的借款利息。 (5)收到某外商捐赠的录像设备一台价值24000元,交付使用。 (6)经有关部门批准将资本公积金30000元转增资本。 (7)用银行存款40000元偿还到期的银行临时借款。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3. 目的:练习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的某企业本月发生下列固定资产购置业务: (1)企业购入生产用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买价75 000元,运杂费1 250元,保险费25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企业购入生产用需要安装的乙设备一台,买价125 000元,运杂费2 0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3)企业进行上述需要安装设备的安装,耗用材料125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安装公司安装费1 750元。 (4)上述设备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结转工程成本。 (5)企业用从建设银行借入的长期借款自行组织力量进行产品仓库的建造。耗用材料计175 000元,分配工资为40 000元,分配制造费用为35 000元。 (6)企业接建设银行通知,借入长期借款的利息为60 000元,用长期借款支付。 (7)机修车间厂房建造完毕,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结转建造成本。 要求:根据上面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假设工程耗用的原材料不考虑增值税) 4. 目的:练习材料物资采购业务的核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8月份发生下列材料物资采购业务: (1)公司购入甲材料3500千克,单价8元,增值税进项税额4760元,款项未付。 (2)用银行存款1750元支付上述甲材料运杂费。 (3)购入乙材料 120吨,单价420元,进项税额 8568元,款项均通过银行付清。 (4)公司购进甲材料1800千克,含税单价9.36元,丙材料1500千克,含税单价5.85元,税率17%,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另外供应单位代垫运费3300元(按重量分配)。 (5)用银行存款10000元预付订购材料款。 (6)以前已预付款的丁材料本月到货,价款72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2240元。 (7)本月购入的甲、乙、丙、丁材料均已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 要求: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5. 目的:练习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4月份发生下列产品生产业务: (l)开出现金支票58000元提取现金直接发放工资。 (2)用银行存款3000元支付第二季度车间房租,并相应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部分。 (3)仓库发出材料,用途如下: 产品耗用 12 000元 车间一般耗用 4200元 厂部一般耗用 1500元 (4)开出现金支票750元购买厂部办公用品。 (5)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保险费400元。 (6)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车间设备修理费600元。 (7)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其中车间折旧额1100元,厂部500元。 (8)月末分配工资费用,其中: 生产工人工资 34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16000元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8000元 (9)按各自工资额的14%提取福利费。 (10)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11)本月生产的产品40台全部完工,验收入库,结转成本(假设没有期初期末在产品)。 要求: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6. 目的:练习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10月份发生下列销售业务: (l)销售产品18台,单价2 000元,税率17%,价税款暂未收到。 (2)销售产品总价款126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1420元,款项收到存入银行。 (3)用银行存款1500元支付销售产品的广告费。 (4)预收某公司订货款20 000元存入银行。 (5)企业销售产品价款478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1260元,款项收到一张已承兑的商业汇票。 (6)结转本月已销产品成本350000元。 (7)经计算本月销售产品的城建税1600元。 要求: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7. 目的:练习有关利润形成业务的核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12月份发生下列有关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 (1)用现金4500元支付职工退休金(未统筹)。 (2)将无法偿还的应付款18 000元予以转账。 (3)用银行存款6000元支付罚款支出。 (4)报销职工差旅费200元,付给现金。 (5)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450元。 (6)收到罚款收入20000元存入银行。 (7)结转本月实现的各项收入,其中产品销售收入148000元,营业外收入32000元。 (8)结转本月发生的各项费用,其中:产品销售成本40000元,产品销售费用1500元,产品销售税金2000元,管理费用33600元,财务费用450元,营业外支出22450元。 (9)根据(7)、(8)项业务确定的利润总额按33%的税率计算所得税并予以结转。 (10)按税后利润10%提取盈余公积金。 (11)将剩余利润的40%分配给投资人。 (12)年末结转本年净利润53600元。 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8. 目的:练习企业经营过程综合业务的核算以及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10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l)从银行取得临时借款500000元存入银行。 (2)接受投资人投入的设备一台原价100000元,评估作价80000元投入使用。 (3)接受某单位捐赠设备价值10000元。 (4)用银行存款6500元上交上个月税金。 (5)收回某单位所欠本企业货款8000元存入银行。 (6)用银行存款2400元预付明年的房租。 (7)企业销售A产品总价款292500元(含税),税率17%,已收款。 (8)供应单位发来甲材料38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460元,款已预付。材料验收入库。 (9)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3600元,乙材料2400元。 (10)车间一般性消耗材料1200元。 (11)车间设备发生修理费800元,用现金支付。 (12)从银行提取现金30 000元直接发放工资。 (13)银行转来通知,企业职工药费2 200元。 (14)车间领用甲材料5 000元用于B产品的生产。 (15)用银行存款1000元支付销售A产品广告费。 (16)企业销售B产品价款5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00元,款项暂未收到。 (17)按5%税率计算B产品的消费税。 (18)企业购买一台车床,买价240000元,增值税40800元,运杂费1000元,款项暂未支付,设备交付使用。 (19)开出现金支票购买车间办公用品780元。 (20)提取本月折旧,其中车间8100元,厂部3200元。 (21)计提应由本月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980元。 (22)用银行存款34 000元支付上年分配给投资人的利润。 (23)分配工资费用,其中A产品工人工资 12000元, B产品工人工资1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000元。 (24)按各自工资额14%提取福利费。 (25)经批准将资本公积金60000元转增资本。 (26)本月发生制造费用20000元,按生产工时(A产品6 000个、B产品4000个)分配计入A、B产品成本。 (27)本月生产的A产品15台现已完工,总成本38500元,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28)用银行存款5400元支付罚款支出。 (29)用现金4300元支付退休金。 (30)结转已销A产品成本138000元。 (31)将本月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300000元,发生的产品销售成本138000元,产品销售费用1000元,产品销售税金2500元,管理费用7500元,财务费用980元,营业外支出540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32)本月实现利润总额144620元,按33%税率计算所得税并予以结转。 (33)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 (34)将剩余利润40%分配给投资人。 (35)年末结转本年净利润。 要求:①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②编制试算平衡表。 9. 目的:练习企业经营过程综合业务的会计处理。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11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1)现金 6450 (2)银行存款 338600 (3)原材料 1342000 (4)库存商品 265000 (5)应收账款 102800 (6)其他应收款 1600 (7)待摊费用 12400 (8)固定资产 1115000 (9)累计折旧 127000 (10)短期借款 350000 (11)应付账款 128000 (12)资本公积 213000 (13)预提费用 3000 (14)实收资本 2000000 (15)本年利润 235600 (16)盈余公积 127250 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从银行取得期限为六个月、年利率为 9%的借款500000元存入银行。 (2)收回其他单位欠款52800元存入银行。 (3)公出人员报销差旅费1180元,余款退回现金(原借款1500元)。 (4)购入甲材料2000千克,单价9元;乙材料1200千克,单价4元。发票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876元,价税款未付。 (5)用银行存款3200元支付甲、乙材料外地运费,按重量分配,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6)接受某公司捐赠的一台设备,价值70000元,投入使用。 (7)仓库发出材料,其发出材料汇总表如下表所示: 发出材料汇总表 单位:元 用 途  甲材料  乙材料  材料耗用 合计   数 量 金 额 数 量 金 额   制造产品领用: A产品耗用 B产品耗用 小计 车间一般耗用  8000 10000 18000 5000  200000 250000 450000 125000  6000 4000 10000 2000  120000 80000 200000 40000  320000 330000 650000 165000   合 计  23000  575000 12000 240000  815000  (8)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保险费600元。 (9)用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其中车间1600元,厂部800元。 (10)用银行存款购买一台机器设备,买价80000元,运杂费3640元,增值税13600元,设备投入安装。 (11)上述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安装费2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结转工程成本。 (12)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本月初取得的借款利息。 (13)月末分配工资费用,其中: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126000元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114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60000元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28000元 (14)按各自工资额的14%提取福利费。 (15)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车间设备修理费800元。 (16)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其中; 车间设备折旧额 4200 厂部设备折旧额 2100 (17)用银行存款15000元支付罚款支出。 (18)用现金6 000元发放退休职工退休金。 (19)将无法偿还的应付款32675元予以转账。 (20)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计入A、B产品成本。 (21)本月生产的A产品18台全部完工,验收入库,结转成本(假设没有期初期末在产品)。 (22)企业销售A产品40台,单价5600元,增值税额38000元,款项未收到。 (23)经计算本月销售税金2800元。 (24)用银行存款支付销售产品的运杂费500元。 (25)结转本月已销产品成本59350元。 (26)将本月发生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27)按33%的税率计算所得税并予以结转。 (28)用银行存款结算上个季度的借款利息900元(前已预提)。 要求: (1)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2)确定会计期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10.目的:练习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有关账务处理。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的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增值税税率为17%,A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8元,B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98元。“原材料”账户的期初余额为 5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1748元。2003年10月份,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1日,外地采购 A材料32 000千克,增值税发票上的材料价款为 3 380 000元,销货方代垫运费 4 000元,材料未运到。企业签发为期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2)10日,1日的A材料运到企业,验收的实际数量为31 800千克,短缺的数量为定额内的损耗。 (3)15日,本市采购B材料12000千克,增值税发票上的价款为1280 000元,货款已用支票支付,材料验收入库。 (4)19日,外地采购B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发票上的价款为440 000元,材料未运到,货款和增值税已支付。 (5)22日,从外地采购A材料110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未到,货款未付。 (6)26日,本月生产产品,领用 A材料28 000千克,车间一般耗用B材料400千克。 (7)28日,本月销售A材料5000千克,单价150元,货款及增值税未收到。 (8)31日,本月22日购入A材料的发票仍未到达。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编制本月业务会计分录。 11.目的:练习账项的调整和各损益项目的确定。 资料:某企业2003年5月1日开始营业,至6月30日止,该企业有关项目的金额如下: 5月份的净利润 129 575 5月31日的资产总额 275 600 5月31日的负债总额 18 575 5月31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257 025 编制调整分录所需要的数据如下: (1)6月份企业管理消耗的原材料为5600元; (2)6月30日已赚取但未收款的收入为85000元; (3)6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费10000元; (4)6月份应计未付的工资费用为6800元。 要求:编制调整分录,并确定企业6月份的净利润,6月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是多少?并在下表中列示每一项调整对有关项目的影响: 项目 净利润 总资产 总负债 所有者权益  报告金额:      调整:      调整1:      调整2:      调整3:      调整4:      12.目的:练习期间费用的核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10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用现金购买行政管理部门的办公用品1200元。 (2)用银行存款50000元支付销售产品的广告费。 (3)用现金6000元支付退休职工的退休金。 (4)计提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2000元。 (5)提取本月银行临时借款的利息1500元。 (6)提取本月银行长期借款的利息3000元(该借款的工程项目已完工)。 (7)用现金5200元购买印花税票。 (8)职工报销市内交通费380元,付给现金。 (9)用银行存款支付业务招待费4800元。 (10)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报章杂志费500元。 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六、案例 案例一: 张士达原在某事业单位任职,月薪1500元。2002年年初张士达辞去公职,投资100000元(该100000元为个人从银行借入的款项,年利率4%)开办了一个公司,从事餐饮服务业务。该公司开业一年来,有关收支项目的发生情况如下: (1)餐饮收入420000元; (2)出租场地的租金收入50000元; (3)兼营小食品零售业务收入32000元; (4)各种饮食品的成本260000元; (5)支付的各种税金21000元; (6)支付的雇员工资145000元; (7)购置设备支出160000元,其中本年应负担该批设备的磨损成本40000元; (8)张士达的个人支出20000元。 案例要求:确定该公司的经营成果并运用你掌握的会计知识评价张士达的辞职是否合适。 案例提示: 该餐饮公司2002年的有关损益项目确定如下: 收入=420000+50000+32000=502000(元) 费用=260000+21000+145000+40000=466000(元) 利润=502000-466000=36000(元)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张士达经营的餐饮公司,开业一年来实现的经营成果是盈利36000元。由于张士达原在事业单位任职,月薪1500元,年薪即为18000元,显然,张士达开办的餐饮公司获得的盈利要超过其在单位任职的收入,也就是说,张士达辞去公职而开办公司是合适的。 对于本案例需要注意,张士达个人的支出20000元不能作为公司的开支看待。因为,按照会计主体前提条件的要求,公司的会计只核算本公司的业务,必须将公司这个会计主体的业务与公司所有者即张士达本人的业务区别开来。另外,对于张士达来说,在作出这个决策时,需要考虑一下借款投资的利息问题,在本例中,借款的年利息额为4000(100000×4%)元,但这个利息额度比较小,所以,并不改变最终的结果。 案例二: 利得股份公司的张红,在出纳、材料会计等岗位上经过几年的磨练之后,又接手了会计稽核工作。在近半年的稽核工作实践中,张红由自视颇高到虚心学习,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张红在对利得股份公司2002年12月份的有关凭单审核中,发现了如下的一些记录: (1)利得股份公司在新产品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款新研制的产品,该产品将在三个月后投产。在会上收到了两项客户订单及客户预交的订货款500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0 应收账款 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金 85000 (2)财务处新购进两台电脑,总价168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 借:管理费用 16800 贷:银行存款 16800 (3)公司新安装一台设备,发生工人工资费用25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 借:生产成本 25000 贷:应付工资 25000 (4)利得股份公司新购进生产设备一套。购进价格为350000元,增值税为59500元,安装费(工人工资)为 12000元,有关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 借:在建工程 362000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59500 贷:银行存款 409500 应付工资 12000 借:固定资产 362000 贷:在建工程 362000 张红认为,上述记录的执行人员在损益确认的观念上存在问题,在会计主管人员的支持下,张红和相关业务处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相关人员对上述账务处理的理由陈述如下: 对于业务(1)相关人员认为,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二,一是这500000元终究是由于销售产品而引起的,作为销售收入来处理并无太大的不当之处;二是这样处理有利于国家税收。 对于业务(2)相关人员认为,电脑使用率很高,同时也是高淘汰率产品,他自己在三年前购买了一台台式电脑,由于住处电压问题,买回的第二天即被击毁。无奈之下,它又重新购买了一台,但当时价格不菲的配置,今天已成原始武器,电脑的贬值非常之大,因此作为当期费用处理是可以的。 对于业务(3)相关人员认为,由于是本企业的生产工人进行的设备安装,将这些生产工人的工资按惯例计入生产成本无可厚非。 对于业务(4)相关人员认为,固定资产购入时确实支付了增值税,这同购入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应当抵扣是一样的。 张红在听了相关人员对上述账务处理的陈述后,根据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全面的阐述,相关人员在听了张红的论述后,心说诚服,感到收获很大,认为张红不愧为大学毕业生,他们愉快地接受了张红的意见,并做了相应的错账纠正。 案例要求: 你知道张红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吗?假如你是张红,请你指出同事们账务处理的错误之处及改正方法。 案例提示: 对于本案例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涉及到一系列会计原则的运用,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等,企业在确认损益额时必须遵循上述原则,除此之外,还要受到收入准则、费用开支标准等限制。另外,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损益确认是否正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涉及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而且还涉及到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问题,同时还涉及检查和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企业经营趋势的预测等。因而,必须准确把握经营损益的确认。 对于第一笔业务,公司相关人员的看法及其处理是错误的。会计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而在新闻发布会上收到的500000元款项,属于客户交来的订金,也就是公司的预收款,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对于预收的款项,在货物(或劳务)没有提供之前,是不能确认收入的。所以,公司的会计将其作为收入入账是错误的,这不仅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而且,从长远来看,不但不利于国家的税收,反而会破坏税源。应对此项错误做如下的纠正: 借:银行存款 500000 应收账款 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85000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预收账款 500000 对于第二笔业务,公司会计人员的看法存在一定的错误,其处理方法也是错误的。电脑确实属于高淘汰率资产,但是,国家在制定电脑折旧年限时已经对此作了考虑,电脑的折旧年限是比较短的,所以,不能因为其淘汰速度快而将其等同于流动资产看待。另外,电脑在使用过程中的意外毁损,只是偶然,不能因此而更改电脑作为固定资产性质。根据上述理由,应做如下的纠正: 借:管理费用 16800 贷:银行存款 16800 借:固定资产 16800 贷:银行存款 16800 对于第三笔业务,公司会计人员的处理是错误的,违背了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也不符合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原则的要求。设备属于公司的固定资产,为形成固定资产而发生而发生的支出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不能因为是本企业工人安装的,就可以将这些工人的工资计入生产成本。如果这样处理了,一方面会使得公司固定资产价值虚减,另一方面,又会使得公司本期的生产费用虚增。应做如下的纠正: 借:生产成本 25000 贷:应付工资 25000 借:在建工程 25000 贷:应付工资 25000 对于第四笔业务,公司会计人员对增值税进、销项税额的理解是错误的,导致其账务也是错误的。对于一般纳税人企业而言,购入的材料如果用于进一步加工产品,该产品销售时又属于应税业务,则增值税方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否则,如果购入的材料改变了上述用途,由于不会产生销项税额,其进项税额是不得抵扣的。公司购入固定资产一般是为了自己使用(消费),而不是用于对外出售,所以,购进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增值税额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构成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不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做如下的纠正: 借:在建工程 36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59500 贷:银行存款 409500 应付工资 12000 借:固定资产 362000 贷:在建工程 362000 借:在建工程 421500 贷:银行存款 409500 应付工资 12000 借:固定资产 421500 贷:在建工程 421500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6.C 7.C 8.B 9.D 10.B 11.C 12.A 13.C 14.D 15.A 16.C 17.C 18.C 19.D 20.C 21.B 22.B 23.D 24.B 25.B 26.D 27.A 28.D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E 2.A B D 3.A C E 4.A C 5.A B D E 6.B C D 7.A B C E 8.C DE 9.B C D E10.A C E 11.A C D E 12.A B C D E 13.C E 14.B C D 15.B C E 16.A B D E 17.A C 18.A B C 19.A B C D 20.A B E 21.A D E 22.B D 23.A B C 24.A D E 25.A B D E 26.A B D 27.A C E 28.B D 29.C D E 30.B C DE (三)判断题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6.错误 7.正确 8.错误 9.正确 10.错误 11.错误 12.错误 13.正确 14.正确 15.正确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正确 20.错误 21.错误 22.错误 23.正确 24.错误 25.错误 26.错误 27.正确 28.正确 29.错误 30.错误 31.错误 32.错误 33.错误 34.错误 35.错误 36.错误 37.错误 38.正确 39.错误 40.正确 (四)计算题 1.期末的所有者权益=期初的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根据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确定: 利和股份公司所属A公司年末的所有者权益=2318000+(800000+260000)-120000 =3258000(元) 2.根据题意可知: (1)本月购入材料总额=(期末结存材料-期初结存材料)+本期发出材料 =(206500-278500)+132000=60000(元) (2)本月发生的应付购货款=(期末的应付款-期初的应付款)+本期偿还的应付款 =(243000-218000)+0 =25000(元) (3)本月已付款的材料=本月购入材料总额-本月发生的应付购货款 =60000-25000=35000(元) 3.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根据题意,我们可做如下的计算: (1)12月份应交所得税=全年累计应交所得税-前11个月已交所得税 =全年累计利润总额×所得税率-前11个月已交所得税 =800000×33%-214000 =50000(元) (2)年末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分给投资人的利润 =536000-53600-132400 =350000(元) (3)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2640000+300000+53600+350000 =3343600(元) 4.本月成本差异率=,根据这个式子,我们可以确定: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3%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50000×(-3%)= -1500(元) 月末材料成本差异额=(-620)+(-2410)-(-)1500 = -1530(元) 期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30700+70300-50000)-1530=49470(元) 5.根据题中已给条件,可做如下的计算: (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300000×(-2.8%)= -8400(元) (3)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300000-8400=291600(元) (4)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20000+500000-300000=320000(元) (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320000-8960=311040(元) 6.根据题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运杂费10000元中要扣除10%即1000元的增值税,另9000元为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运杂费;二是运输途中合理损耗的材料不增加总采购成本,只是引起实际单位成本提高,而在确定其计划成本时,是以实际入库数量为准的,因而5月18日购入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854000(845000+9000)元,其计划成本为796000〔(80000-400)×10〕元,该批材料的成本差异额为超支58000(854000-796000)元。由此可做如下的计算: (1)本月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43650+10000×10%=144650(元) (2)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110000×10)×2.5%=27500(元) (4)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00+404000+796000-1100000)+(35000-27500) =307500(元) 7.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利用会计等式即“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二是对资产等有关项目存在“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关系式。据此可做如下的计算: (1)公司年末的未分配利润=120000+(-400000)+80000= -200000(元) (2)公司年初的所有者权益总额=1600000+160000+120000+120000=2000000(元) 公司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1600000+160000+(-200000)+40000=1600000(元) 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3960000-1600000=2360000(元) (3)说明:根据以上的计算结合题意可以看出,公司的负债由年初的2000000元变化为年末的2360000元,增加了360000元;公司的资产由年初的4000000元变化为年末的3960000元,减少40000元。资产和负债的变化都是由于公司发生亏损的原因造成的,即由于发生亏损400000元,使得公司的资产减少40000元,负债增加360000元。 8.根据题意做如下的解答: (1)收付实现制:收入=400000+100000+200000=700000(元) 费用=7200+30000+6000=43200(元) 利润=700000-43200=656800(元) (2)权责发生制:收入=520000+48000+280000=848000(元) 费用=7200+2000+1000+5000=15200(元) 利润=848000-15200=832800(元) (3)由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同一个企业的同样的经济业务,按照两种不同的会计事项处理原则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计算出的结果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两种原则确定收入、费用的标准不同,导致最终确定的利润额也不同。收付实现制要求以实际收到或付出货币资金为标准,确定本期的收入或费用;而权责发生制则以应该收到或付出货币资金为标准确定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也就是以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确定本期的收入或费用。正是这种确认收入、费用标准的不同,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9.首先对题中发生的错误进行个别分析: (1)收到存款利息,应冲减本期的财务费用,而本题却将其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处理,导致收入虚增2500元,费用虚增2500元; (2)摊销已付款的保险费,应贷记“待摊费用”账户,而本题却贷记“预提费用”账户,导致资产虚增4000元,负债虚增4000元; (3)未提固定资产折旧,导致本期费用虚减4800元,累计折旧虚减4800元; (4)未预提车间修理费,导致制造费用虚减1800元,预提费用这项负债减少1800元; (5)预收款应作为负债处理,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因而本题错误导致负债减少12000元,收入增加12000元。根据以上的分析可计算如下: 由于发生错误使得资产虚增4000元;负债虚减9800(4000-1800-12000)元;收入虚增14500(2500+12000)元,费用虚减2300(2500-4800),因而利润虚增16800元;所有者权益虚增16800元。 10.根据题意,计算如下: (1)制造费用分配率= 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58400×75%=43800(元) 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5600×75%=26700(元) (2)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完工产量,所以: A产品完工总成本=66500+(165000+58400+43800)-13700=320000(元) A产品单位成本=320000÷500=640(元) B产品完工总成本=43300+(126000+356000+26700)=552000(元) B产品单位成本=552000÷300=1840(元) 11.根据题意,可对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计算如下: “现金”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20000元(提取现金发放工资),贷方发生额为21040元(其中1040元为购入材料),期末余额=1400+20000-21040=360元; “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116000元(销售产品收款),贷方发生额为90800元(其中购入材料68960元,支付销售费用1840元,提取现金20000元),期末余额=32000+116000-90800=57200元; “物资采购”账户贷方发生额为70000元,无余额; “原材料”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47200元(产品领用40000元、车间一般消耗60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200元),期末余额=9800+70000-47200=32600元; “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72240元(其中原材料40000元,工资为20000×70%=14000元,福利费=14000×14%=1960元,制造费用16280元),贷方发生额为80000元(完工入库),期末余额=42000+72240-80000=34240元; “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16280元(其中原材料6000元,工资2000元,福利费280元,折旧费8000元),贷方发生额等于借方发生额,无余额; “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8800元(1600000×0.5%+200000×0.4%),期末余额=180000+8800=188800元; “应付福利费”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2800元,期末余额=5200+2800=8000(元);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116000元,无余额; “营业费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1840元,无余额; “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6560元(消耗材料1200元,工资4000元,福利费560元,折旧费800元),贷方发生额为6560元,无余额;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借方、贷方发生额均为5800元(116000×5%),无余额; 由于已知利润总额为15000元,据此可以推定“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86800元(116000-6560-1840-5800-15000=86800),无余额; “库存商品”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86800元(根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确定),期末余额=20000+80000-86800=13200元; “所得税”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4950元(15000×33%),无余额; “应交税金”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10750元(4950+5800),期末余额=10750元。 12.本题主要是练习对“利润分配”账户掌握情况的考察,这里必须注意“利润分配”账户在结构上的特殊性,即:该账户的借方登记的正常内容包括利润分配的具体内容和年末结账时结清“利润分配”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内容,而这两部分内容一般来说是相等的;该账户贷方登记的内容包括年末结账时转入的全年净利润(正是本题的要求)和年末结清“利润分配”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内容(与借方的该项内容是相等的)。根据题意,结合以上的分析,作如下的解答: (1) 由于“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3103500元,所以,本年的利润分配额为1551750元,年末结清明细账户的发生额也是1551750元(否则,有关明细账户不“清”)。 (2)“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3896750(1475250+3103500-682000)元,而这个发生额在本题中是由两个项目组成的,即年末转来的全年净利润额和年末结清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根据(1)的计算已知年末结清额为1551750元,所以,全年实现的净利润额为2345000(3896750-1551750)元。 (五)业务题 1.利和股份公司6月份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192000 贷:物资采购 192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8000 贷:物资采购 8000 (2)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3800 贷:预付账款 163800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预付账款 5000 (3)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00000 贷:应付账款——估计应付账款 100000 下个月初: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00000 贷:应付账款——估计应付账款 100000 (4)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6800 贷:应付账款 468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42000 贷:物资采购 42000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2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00 (5)借:生产成本 68000 制造费用 10000 管理费用 8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86000 借:生产成本 1360 制造费用 200 管理费用 16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720 2.利和股份公司7月份业务处理如下: (1)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股本——大力公司 50000 (2)借:固定资产 70000 原材料 15000 贷:股本——电子公司 85000 (3)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短期借款 200000 (4)本月借款利息=200000×6%÷12=1000(元) 借:财务费用 1000 贷:预提费用 1000 (5)借:固定资产 24000 贷:资本公积 24000 (6)借:资本公积 30000 贷:股本 30000 (7)借:短期借款 4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3.利和股份公司所属企业本月业务的处理如下: (1)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76 500 贷:银行存款 76 500 (2)借:在建工程 127 000 贷:银行存款 127 000 (3)借:在建工程 3 000 贷:原材料 1 250 贷:银行存款 1 750 (4)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130 000 贷:在建工程 130 000 (5)借:在建工程—产品仓库工程 250 000 贷:原材料 175 000 贷:应付工资 40 000 贷:制造费用 35 000 (6)借:在建工程 60 000 贷:长期借款 60 000 (7)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10 000 贷:在建工程 310 000 4.利和股份公司8月份发生业务的处理如下: (1)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28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760 贷:应付账款 32760 (2)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750 贷:银行存款 1750 (3)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50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8568 贷:银行存款 58968 (4)运杂费分配率=3300÷(1800+1500)=1元/千克 甲材料负担运杂费1800元,丙材料负担运杂费1500元。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6200 ——丙材料 9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723 贷:银行存款 25623 应付账款 3300 (5)借:预付账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6)借:物资采购——丁材料 7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2240 贷:预付账款 84240 (7)借:原材料——甲材料 45950 ——乙材料 50400 ——丙材料 9000 ——丁材料 72000 贷:物资采购 177350 5.利和股份公司4月份的产品生产业务的处理如下: (1)借:现金 58000 贷:银行存款 58000 借:应付工资 58000 贷:现金 58000 (2)借:待摊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借:制造费用 1000 贷:待摊费用 1000 (3)借:生产成本 12000 制造费用 4200 管理费用 1500 贷:原材料 17700 (4)借:管理费用 750 贷:银行存款 750 (5)借:管理费用 400 贷:待摊费用 400 (6)借:制造费用 600 贷:预提费用 600 (7)借:制造费用 1100 管理费用 500 贷:累计折旧 1600 (8)借:生产成本 34000 制造费用 16000 管理费用 8000 贷:应付工资 58000 (9)借:生产成本 4760 制造费用 2240 管理费用 1120 贷:应付工资 8120 (10)借:生产成本 25140 贷:制造费用 25140 (11)本月生产的产品成本=12000+34000+4760+25140=75900(元) 借:库存商品 75900 贷:生产成本 75900 6.利和股份公司10月份的销售业务处理如下: (1)借:应收账款 42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6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6120 (2)借:银行存款 1474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6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1420 (3)借:营业费用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 (4)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预收账款 20000 (5)借:应收票据 5592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78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81260 (6)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00 贷:库存商品 350000 (7)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1600 7.利和股份公司利润业务的处理如下: (1)借:管理费用 4500 贷:现金 4500 (2)借:应付账款 18000 贷:资本公积 18000 (3)借:营业外支出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4)借:管理费用 200 贷:现金 200 (5)借:财务费用 450 贷:预提费用 450 (6)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00 (7)借:主营业务收入 148000 营业外收入 32000 贷:本年利润 180000 (8)借:本年利润 1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000 营业费用 1500 管理费用 33600 财务费用 450 营业外支出 22450 (9)本期应交所得税=(180000-100000)×33%=26400(元) 借:所得税 26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6400 借:本年利润 26400 贷:所得税 26400 (10)提取的盈余公积金=(80000-26400)×10%=5360(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360 贷:盈余公积 5360 (11)分给投资人的利润=(53600-5360)×40%=19296(元) (12)借:本年利润 536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3600 8.利和股份公司9月份业务处理如下: (1)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0 (2)借:固定资产 80000 贷:股本 80000 (3)借:固定资产 10000 贷:资本公积 10000 (4)借:应交税金 6500 贷:银行存款 6500 (5)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收账款 8000 (6)借:待摊费用 2400 贷:银行存款 2400 (7)借:银行存款 29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2500 (8)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38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6460 贷:预付账款 44460 借:原材料——甲材料 38000 贷:物资采购 38000 (9)借:生产成本——A产品 6000 贷:原材料 6000 (10)借:制造费用 1200 贷:原材料 1200 (11)借:制造费用 800 贷:现金 800 (12)借:现金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借:应付工资 30000 贷:现金 30000 (13)借:应付福利费 2200 贷:银行存款 2200 (14)借:生产成本——B产品 5000 贷:原材料 5000 (15)借:营业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16)借:应收账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8500 (17)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500 (18)借:固定资产 281800 贷:应付账款 281800 (19)借:制造费用 780 贷:银行存款 780 (20)借:制造费用 8100 管理费用 3200 贷:累计折旧 11300 (21)借:财务费用 980 贷:预提费用 980 (22)借:应付股利 34000 贷:银行存款 34000 (23)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000 ——B产品 10000 制造费用 8000 贷:应付工资 30000 (24)借:生产成本——A产品 1680 ——B产品 1400 制造费用 1120 贷:应付福利费 4200 (25)借:资本公积 60000 贷:股本 60000 (26)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000 ——B产品 8000 贷:制造费用 20000 (27)借:库存商品——A产品 38500 贷:生产成本 38500 (28)借:营业外支出 5400 贷:银行存款 5400 (29)借:管理费用 4300 贷:现金 4300 (30)借:主营业务成本 138000 贷:库存商品 138000 (31)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贷:本年利润 300000 借:本年利润 15538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8000 营业费用 1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500 管理费用 7500 财务费用 980 营业外支出 5400 (32)本月应交所得税=144620×33%=47724.60(元) 借:所得税 47724.6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7724.60 借:本年利润 47724.60 贷:所得税 47724.60 (33)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9689 .54 贷:盈余公积 9689 .54 (34)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34882.34 贷:应付股利 34882.34 (35)借:本年利润 96895.4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6895.40 编制的试算平衡表如下: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会计科目 借方 贷方  银行存款 800500 82280  短期借款  500000  固定资产 371800   股本  140000  资本公积 60000 10000  应交税金 12960 101224.6  应收账款 58500 8000  待摊费用 2400   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300000  物资采购 38000 38000  预付账款  44460  原材料 38000 12200  生产成本 56080 38500  制造费用 20000 20000  现金 30000 35100  应付工资 30000 30000  应付福利费 2200 4200  营业费用 1000 1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500 2500  应付账款  281800  管理费用 7500 7500  累计折旧  11300  财务费用 980 980  预提费用  980  应付股利 34000 34882.34  库存商品 38500 138000  营业外支出 5400 5400  主营业务成本 138000 138000  本年利润 300000 300000  所得税 47724.60 47724.60  利润分配 44571.88 96895.40  盈余公积  9689.54  合计 2440616.48 2440616.48  9.首先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0 (2)借:银行存款 52800 贷:应收账款 52800 (3)借:管理费用 1180 现金 320 贷:其他应收款 1500 (4)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8000 ——乙材料 4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876 贷:应付账款 26676 (5)采购费用分配率=(元/千克) 甲材料负担的采购费用=1×2000=2000(元) 乙材料负担的采购费用=1×1200=1200(元)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2000 ——乙材料 1200 贷:银行存款 32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20000 ——乙材料 6000 贷:物资采购 26000 (6)借:固定资产 70000 贷:资本公积 70000 (7)借:生产成本——A产品 320000 ——B产品 330000 制造费用 165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575000 ——乙材料 240000 (8)借:管理费用 600 贷:待摊费用 600 (9)借:制造费用 1600 管理费用 800 贷:银行存款 2400 (10)借:在建工程 97240 贷:银行存款 97240 (11)借:在建工程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借:固定资产 99240 贷:在建工程 99240 (12)本月应负担的利息=500000×9%÷12=3750(元) 借:财务费用 3750 贷:预提费用 3750 (13)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6000 ——B产品 114000 制造费用 60000 管理费用 28000 贷:应付工资 328000 (14)借:生产成本——A产品 17640 ——B产品 15960 制造费用 8400 管理费用 3920 贷:应付福利费 45920 (15)借:制造费用 800 贷:待摊费用 800 (16)借:制造费用 4200 管理费用 2100 贷:累计折旧 6300 (17)借:营业外支出 1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18)借:管理费用 6000 贷:现金 6000 (19)借:应付账款 32675 贷:资本公积 32675 (20)制造费用分配率= 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126000=126000(元) 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114000=114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6000 ——B产品 114000 贷:制造费用 240000 (21)本月生产的A产品成本=320000+126000+17640+126000=589640(元) 借:库存商品——A产品 589640 贷:生产成本 589640 (22)借:应收账款 26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24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8000 (23)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800 贷:应交税金 2800 (24)借:营业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5)借:主营业务成本 59350 贷:库存商品 59350 (26)借:主营业务收入 224000 贷:本年利润 224000 借:本年利润 124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935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800 营业费用 500 财务费用 3750 管理费用 42600 营业外支出 15000 (27)本期应交所得税=(224000-124000)×33%=33000(元) 借:所得税 33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 借:本年利润 33000 贷:所得税 33000 (28)借:预提费用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公司11月末的资产总额为: 770+770160+553000+795290+312000+100+11000+1284240-133300=4167220(元); 公司11月末的负债总额为:850000+122001+5850+69924+328000+45920=1421695(元); 公司11月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315675+2000000+302600+127250=2745525(元)。 10.利和股份公司10月份业务处理如下: (1)借:物资采购——A材料 3384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574600 贷:应付票据 3958600 (2)首先可以确定该批材料的成本差异额=3384000-31800×108=-50400(元) 借:原材料——A材料 3434400 贷:物资采购 3434400 借:物资采购——A材料 504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50400 (3)借:物资采购——B材料 12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17600 贷:银行存款 1497600 借:原材料——B材料 1323000 贷:物资采购 1323000 借:物资采购 43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43000 (4)借:物资采购——B材料 4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74800 贷:银行存款 514800 (5)暂时不做处理。 (6)借:生产成本 3024000 制造费用 39200 贷:原材料——A材料 3024000 ——B材料 39200 (7)借:应收账款 877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7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27500 (8)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库: 借:原材料——A材料 118800 贷:应付账款 118800 下个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A材料 118800 贷:应付账款 118800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11.利和股份公司下属的某生产企业有关项目的调整和计算如下: 项目 净利润 总资产 总负债 所有者权益  报告金额:  275600 18575 257025  调整:      调整1: —5600 —5600    调整2: +85000 +85000    调整3: —10000 —10000    调整4: —6800  +6800   该企业6月份实现的利润=85000-5600-10000-6800=62600(元) 月末的资产总额=275600-5600+85000-10000=345000(元) 月末的负债总额=18575+6800=25375(元) 月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257025+62600=319625(元) 12.利和股份公司10月份业务的处理如下: (1)借:管理费用 1200 贷:现金 1200 (2)借:营业费用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3)借:管理费用 6000 贷:现金 6000 (4)借:管理费用 2000 贷:累计折旧 2000 (5)借:财务费用 1500 贷:预提费用 1500 (6)借:财务费用 3000 贷:长期借款 3000 (7)借:管理费用 5200 贷:现金 5200 (8)借:管理费用 380 贷:现金 380 (9)借:管理费用 4800 贷:银行存款 4800 (10)借:管理费用 500 贷:待摊费用 500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 财政部发布)。 2.《企业会计准则——存货》(2001年 财政部发布)。 3.《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2001年 财政部发布)。 4.《企业会计准则——收入》(1998年 财政部发布)。 5.会计准则研究组:《具体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6.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7.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8.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二版。 9.陈国辉:《基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10.李明:《新旧企业会计制度对比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11.葛家澍、刘峰:《会计学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12.Robrt N.Anthony、Leslie K.Pearlman:《会计学基础》第七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六章 账户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结合上一章所涉及的大量账户,介绍了对账户分类的几种基本方法。目的是要使初学者通过研究账户的分类,加深对这些账户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应明确各个账户在整个账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种账户在提供会计核算指标上的规律性,进一步提高运用账户的能力。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账户的经济内容 2.账户的用途 3.账户的结构 4.跨期摊配账户 5.抵减账户 6.抵减附加账户 7.集合分配账户 8.对比账户 9.结算账户 10.收入计算账户 (二)关键问题 1.为什么要对账户按照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 2.账户分类的标志有哪些? 3.科学地进行账户分类有哪些作用? 4.账户按照经济内容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5.账户按其用途和结构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6.为什么要设置跨期摊配账户?其用途结构如何? 7.结算账户分为哪几种?其用途结构如何? 8.为什么要设置调整账户?调整账户的特点是什么? 9.为什么要设置集合分配账户和成本计算账户?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10.收入计算账户、费用计算账户和财务成果计算账户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是在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账户的分类,掌握各种账户的共性,探讨各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各个账户在整个账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类账户在提供会计信息方面的规律性,以达到正确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每个账户都有其特定的核算内容,运用于特定的经济业务核算,对某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数据进行分类记录,从某一个侧面来反映会计要素的变化过程及其结果。因此,任何一个账户都有其独特的经济性质、用途和结构,一般不能用其他账户来代替。为了正确的设置和运用账户,就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各个账户的经济内容、用途结构及其在整个账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了解各账户特性的基础上,了解账户的共性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掌握各账户在提供核算指标方面的规律性,从而正确的设置和运用账户,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为此就必须研究账户分类的问题。账户分类的标志一般有:按账户的经济内容分类、按账户的用途结构分类等。科学的进行账户分类,便于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全面的反映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情况;便于设置会计账簿的格式;便于编制会计报表。 账户按其经济内容的分类,实质上是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资金运动的分类,可以分为:1.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各种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又可以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如“原材料”账户,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如“固定资产”账户;2.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各种负债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的账户,按照负债的还款期不同又可以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如“短期借款”账户,反映长期负债的账户如“长期借款”账户;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按照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和构成又可以分为反映所有者原始投资的账户如“实收资本”账户,反映所有者经营积累的账户如“盈余公积”账户,核算所有者其他来源的账户如“资本公积”账户;4.收入类账户——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经济利益的账户(注意这里的收入是广义的收入),按照收入的不同性质和内容,又可以分为反映营业收入的账户如“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反映非营业收入的账户如“营业外收入”账户;5.费用类账户——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账户(这里的费用是指广义的费用),按照费用的不同性质和内容又可以分为反映经营费用的账户如“生产成本”账户,反映非经营费用的账户如“营业外支出”账户;6.利润类账户——核算企业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情况的账户,又可以分为反映利润形成情况的账户如“本年利润”账户,反映利润分配情况的账户如“利润分配”账户。 账户按其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基本账户、调整账户、成本账户和损益计算账户四大类。基本账户包括:1.盘存账户——核算监督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包括有价证券)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的账户;2.投资权益账户——核算企业投资者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的账户;3.结算账户——核算和监督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往来账款结算业务的账户,具体又可以分为债权结算账户、债务结算账户、债权债务结算账户;4.跨期摊配账户——核算和监督应由若干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摊配于各个相应的会计期间的账户。调整账户包括:1.抵减账户也称备抵账户——用来抵减相关账户(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其调整方式是:被调整账户余额-抵减调整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2.抵减附加账户也称备抵附加账户——既用来抵减、又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其调整的方式是:被调整账户余额+调整账户的附加数-调整账户的抵减数=调整后的实有数。成本账户包括:1.集合分配账户——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某种间接费用,借以核算、监督有关间接费用计划执行情况及其分配情况的账户;2.成本计算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经营过程中应计入特定成本计算对象的经营费用,并确定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3.对比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某项经济业务按照两种不同的计价标准进行对比,借以确定其业务成果的账户。损益计算账户包括:1.收入计算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时期(月、季或年)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和收益的账户;2.费用计算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时期(月、季或年)内所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成本和支出的账户;3.财务成果计算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时期(月、季或年)内全部营业活动最终成果的账户。 账户除按以上两个主要标志分类外,还可以按账户与会计报表的关系进行分类。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成本”账户如有借方余额时,按其用途结构分类属于( )。 A.计价对比类账户 B.盘存类账户 C.集合分配类账户 D.跨期摊配类账户 2.下列不属于抵减账户的是( )。 A.利润分配 B.坏账准备 C.累计折旧 D.预提费用 3.下列不属于盘存账户的是( )。 A.固定资产 B.长期投资 C.应收账款 D.库存商品 4.在下列所有者权益账户中,反映所有者原始投资的账户是( )。 A.实收资本 B.盈余公积 C.本年利润 D.利润分配 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 A.负债类账户 B.收入类账户 C.费用计算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6.下列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不属于费用计算类账户的有(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制造费用 D.营业费用 7.“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用来抵减附加( )。 A.“原材料”账户 B.“物资采购”账户 C.“生产成本”账户 D.“库存商品”账户 8.下列账户中属于抵减附加账户的是( )。 A.坏账准备 B.材料成本差异 C.利润分配 D.累计折旧 9.结算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D.以上都不对 10.下列哪一类账户不是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类别( )。 A.成本计算类账户 B.财务成果计算类账户 C.费用类账户 D.投资权益账户 11.在企业不单设“预付账款”账户时,对于预付款业务可在( )。 A.“应收账款”账户反映 B.“预收账款”账户反映 C.“应付账款”账户反映 D.“其他往来”账户反映 12.“累计折旧”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 A.费用类账户 B.抵减账户 C.负债类账户 D.资产类账户 13.下列账户中,既属于结算账户,又属于负债类账户的是( )。 A.“应收账款”账户 B.“预收账款”账户 C.“应收票据”账户 D.“预付账款”账户 14.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贷方登记( )。 A.债权的增加 B.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减少 C.债务的增加 D.债务的减少,债权的增加 15.按用途结构分类的投资权益账户( )。 A.只提供货币指标 B.只提供实物指标 C.可以提供实物和货币两种指标 D.一般提供实物指标,有时也提供货币指标 16.下列账户中属于集合分配账户的是( )。 A.“实收资本”账户 B.“制造费用”账户 C.“生产成本”账户 D.“管理费用”账户 17.关于“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都是费用账户 B.“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用途结构不同 C.“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用途结构有相同点 D.“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性质相同 18.下列属于反映利润形成情况账户的是( )。 A.“本年利润”账户 B.“利润分配”账户 C.“制造费用”账户 D.“管理费用”账户 19.“物资采购”账户按其用途结构分类,在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条件下( )。 A.仅是成本计算账户 B.仅是对比账户 C.仅是费用账户 D.既是成本计算账户,又是对比账户 20.关于抵减账户和被抵减账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抵减账户与其被抵减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B.抵减账户与其被抵减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不一定相同 C.抵减账户不能离开被抵减账户而独立存在 D.有抵减账户就有被抵减账户 (二)多项选择题 1.总分类账户分类的主要标志有( )。 A.账户的经济内容 B.账户的名称 C.账户的用途和结构 D.账户与会计报表的关系 E.账户的统驭关系 2.账户的用途是指通过账户记录( )。 A.能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B.怎样记录经济业务 C.表明开设和运用账户的目的 D.观察借贷方登记的内容 E.判断账户期末余额的方向 3.下列属于投资权益账户的有( )。 A.“本年利润”账户 B.“实收资本”账户 C.“利润分配”账户 D.“资本公积”账户 E.“盈余公积”账户 4.下列可能属于盘存账户的有( )。 A.“物资采购”账户 B.“长期投资”账户 C.“银行存款”账户 D.“固定资产”账户 E.“本年利润”账户 5.下列账户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的有( )。 A.债权结算账户。 B.投资权益账户 C.盘存账户 D.成本计算账户 E.跨期摊配账户。 6.下列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的是( )。 A.收入计算类账户 B.费用计算类账户 C.盘存类账户 D.集合分配类账户 E.结算类账户 7.所谓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如何提供核算指标,即( )。 A.账户期末余额的方向 B.账户余额表示的内容 C.账户借方核算的内容 D.账户贷方核算的内容 E.运用账户的目的 8.“待摊费用”账户按其不同标志分类可能属于( )。 A.资产类账户 B.集合分配类账户 C.费用类账户 D.跨期摊配类账户 E.成本计算类账户 9.下列账户中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有( )。 A.“应收账款”账户 B.“预提费用”账户 C.“待摊费用”账户 D.“原材料”账户 E.“库存商品”账户 10.下列账户属于债权结算账户的有( )。 A.“预付账款”账户 B.“应付账款”账户 C.“应收账款”账户 D.“应收票据”账户 E.“预收账款”账户 11.下列账户属于费用账户的有( )。 A.“制造费用”账户 B.“财务费用”账户 C.“管理费用”账户 D.“待摊费用”账户 E.“预提费用”账户 12.按其不同标志分类,“物资采购”账户可能属于( )。 A.资产类账户 B.盘存类账户 C.对比类账户 D.成本计算类账户 E.费用账户 13.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归集制造产品的生产费用,并据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有( )。 A.“制造费用”账户 B.“库存商品”账户 C.“物资采购”账户 D.“生产成本”账户 E.“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14.关于“本年利润”账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期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积实现的净利润 B.期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实现的利润总额 C.期末如为借方余额,表示累积发生的亏损额 D.年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未分配利润额 E.年度中间一般有余额 15.下列盘存账户中,通过设置和运用明细账可以提供数量和金额两种指标的有( )。 A.“银行存款”账户 B.“现金”账户 C.“原材料”账户 D.“库存商品”账户 E.“应付账款”账户 (三)判断题 1.之所以要对账户进行分类,是为了了解各个账户的特性,探讨各个账户之间的区别。( ) 2.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划分归为一类,则按其用途和结构划分也必定归为一类。( ) 3.“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是反映营业收入的账户,“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是反映非营业收入的账户。( ) 4.按经济内容分类分出的费用类账户是核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账户,这里的费用是指狭义的费用。( ) 5.“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按其用途结构分类同属于一个类别。( ) 6.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抵减账户和抵减附加账户。( ) 7.投资权益账户是用来核算投资者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额的账户,在任何企业组织形式下,在正常情况下投资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都不可能在借方。( ) 8.企业的利润在没有分配之前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应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因而“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均属于资产负债表账户。( ) 9.集合分配类账户是用来归集应由某个成本计算对象负担的间接费用的账户,因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期末一般都有余额。( ) 10.抵减附加账户的期末余额方向不是固定的,当其余额在借方时,起着抵减作用,当其余额在贷方时,起着附加作用。( ) 11.按账户的用途结构分类,实质上是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 ) 12.“累计折旧”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属于抵减类账户。( ) 13.“资本公积”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属于反映所有者经营积累的账户。( ) 14.账户的用途是指在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 ) 15.一般而言,账户的用途和结构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账户的经济内容。( ) 16.“应收账款”账户的被调整账户是“坏账准备”账户。( ) 17.“制造费用”账户按其用途结构分类属于费用类账户。( ) 18.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必要时可以单独设置调整类账户,以取得管理所需的指标。( ) 19.收入计算账户除了能提供货币指标外,还可以提供实物指标。( ) 20.对于某一个账户而言,当其分类标志确定时,其归属的类别也是惟一的。( ) (四)计算题 1. 目的:练习“原材料”账户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之间的调整关系。 资料:企业原材料按照计划成本组织核算,“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为145000元,如果: (1)“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3000元 (2)“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贷方余额2000元 要求:分别上述两种情况计算该企业期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并分析说明上述两个账户之间的关系。 2. 目的:练习“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之间的调整关系。 资料:企业“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为256000元,“累计折旧”账户期末余额为70000元。 要求:(1)计算固定资产净值 (2)说明固定资产账户与累计折旧账户之间的关系 (五)业务题 1. 目的:练习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资料:将下列账户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再按用途结构进行分类: 短期借款 其他应付款 利润分配 累计折旧 预提费用 材料成本差异 原材料 应交税金 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待摊费用 实收资本 财务费用 应收账款 管理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票据 物资采购 本年利润 固定资产 营业外收入 所得税 2. 目的:练习账户的经济内容、用途和结构。 资料:按照要求,完成下表中的各个项目: 账户类别  账户用途 借方反映的内容 贷方反映的内容  账户举例  集合分配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      跨期摊配账户      对比账户      3. 目的:练习“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核算内容。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红旗工厂2003年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4月1日开出转账支票预付第二个季度保险费6000元。 (2)4月末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保险费2000元。 (3)4月末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1600元。 要求: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开设并登记“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4. 目的:练习结算类账户的运用。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的某机械制造厂在材料采购业务核算中设置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账户,2003年8月份“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应付账款”贷方余额125000元,其中“应付账款——A工厂”78000元,“应付账款——B工厂”47000元;“预付账款”借方余额65000元,其中“预付账款——C工厂”35000元,“预付账款——D工厂”30000元。该企业8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用银行存款50000元归还所欠A工厂的货款。 (2)收到C工厂发来的材料48000元,其中材料价款4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元,代垫外地运杂费1200元,材料验收入库,款项上个月已经预付35000元,差额部分暂未支付。 (3)从B工厂购买材料价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款项未付,材料尚未入库。 (4)通过银行补付所欠C工厂的差额款。 要求: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开设并登记“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5. 目的:练习双重性质账户的运用。 资料:承练习题6,如果该企业不设置“预付账款”账户,企业发生的预付账款业务在“应付账款”账户中核算,其他资料不变。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开设并登记“应付账款”账户并结账。 五、案例 2003年2月,利得股份公司的张红在做了一段时间的会计稽核工作之后,回想起自己以前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错误,决定对自己担任材料会计时期的会计记录进行稽核,看看是否存在着错误。在对2002年10月份的会计记录稽核中,张红发现下面一些会计记录: (1)2002年10月份公司购进并入库了一批价值为250000元的甲材料,按国家消费税税法的规定,交纳了12500元的消费税。另外,这种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国家不再征收消费税,该批原材料在2002年已全部加工成产品,并已全部对外销售。当时张红认为,增值税作为购进环节的流转税可以抵扣,消费税按可比性原则也应当可以抵扣。故他做了如下的会计记录: 借:原材料 250000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12500 贷:银行存款 262500 (2)2002年11月份,公司在购进乙、丙材料时,共支付了6800元的外地运杂费,为简化核算起见,张红把它作为管理费用,其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6800 贷:银行存款 6800 (3)按利得股份公司规定,丁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到2002年11月末,其账面余额为 3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面余额为贷方8500元,张红当时认为,按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原材料应按实际成本反映,因而2002年11月末,张红做如下的账务处理: 借:材料成本差异 8500 贷:原材料 8500 (4)2002年11月份,在购进另外一批甲材料时,由于途中的自然损耗,验收时发现应入库1000千克的甲材料只入库了960千克,该批材料单位购进成本为120元。张红认为没有验收入库(短缺)的原材料应作为当期损失,做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115200 贷:物资采购 115200 借:管理费用 4800 贷:物资采购 4800 张红发现上面的会计记录后,认为这些会计记录是错误的,并做了必要的调整。你认为张红是怎样调整的? 案例提示: 对于张红担任材料会计期间的错误原因及其改正方法说明如下: (1)由于增值税存在销项税额,所以,购进(或加工等)完成入库材料时的增值税方可作为进项税额进行反映,以待将来抵扣销项税额。而消费税没有销项税,无法抵扣,因而不可滥用可比性原则,擅自将其计入应交税金账户。这样处理,一方面使得公司的损益计算不准确,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国家的税收。应做如下的纠正: 借:原材料 250000 应交税金 12500 贷:银行存款 262500 借:原材料 262500 贷:银行存款 262500 (2)购进材料支付的外地运杂费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作为材料采购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能随意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只有某些特殊的支出如采购人员差旅费、采购站经费、市内小额运杂费等可以作为期间费用。另外,对于应由几种材料共同负担的采购费用,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其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应做如下的纠正: 借:管理费用 6800 贷:银行存款 6800 借:物资采购 6800 贷:银行存款 6800 (3)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公司对原材料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在对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情况下,会计报表上反映的应是材料的实际成本,但在账簿中,则是以计划成本进行反映,同时反映材料的成本差异。通过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的结合,最终确定材料的实际成本。当公司材料的种类比较多、价格变化又比较频繁时,对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有利于对材料的管理,所以,如果在账簿上取消了材料的计划成本资料,必然使按计划成本对材料计价的作用消失。应对该项错误做如下的纠正: 借:材料成本差异 8500 贷:原材料 8500 (4)原材料在购买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定额内损耗),按规定是构成材料的采购成本,但对于该批材料而言,并没有因发生损耗而额外付出代价,也就是没有改变原材料的总成本,只是由于发生损耗而提高了该种原材料的单位成本,即总成本不变而数量减少。所以,对于该项错误应做如下的纠正: 借:原材料 115200 贷:物资采购 115200 借:管理费用 4800 贷:物资采购 4800 借:原材料 120000 贷:物资采购 120000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D 6.C 7.A 8.B 9.C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A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 C D 2.A C 3.BDE 4.A B C D 5.A C D 6.AB D 7.A B C D 8.A D 9.A C D E 10.A C D 11.A B C 12.ABC D 13.A D 14.A C E 15.C D (三)判断题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正确 8.正确 9.错误 10.错误 11.错误 12.错误 13.错误 14.错误 15.正确 16.错误 17.错误 18.错误 19.错误 20.错误 (四)计算题 1.解:(1)当“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3000元时(表示超支差异),材料实际成本=145000+3000=148000(元),此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原材料”账户的附加调整账户。 (2)当“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贷方余额2000元时(表示节约差异),材料实际成本=145000-2000=143000(元),此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原材料”账户的备抵调整账户。 2.解:(1)固定资产净值=256000-70000=186000(元) (2)固定资产账户与累计折旧账户之间的关系是:固定资产账户是被调整账户,累计折旧账户是固定资产账户的资产备抵调整账户即抵减账户,其备抵的方式是:固定资产账户期末余额-累计折旧账户期末余额=调整后实际余额即固定资产的净值。 (五)业务题 1.首先按账户的经济内容分类: 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银行存款、待摊费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物资采购;属于负债类账户的有: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应交税金、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有:实收资本;属于收入类账户的有: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属于费用类账户的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属于利润类账户的有:利润分配、本年利润。 其次,按账户的用途结构分类: 属于盘存类账户的有:固定资产、原材料、银行存款;属于投资权益账户的有:实收资本;属于结算账户的有:其他应付款、应交税金、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借款;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有: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属于抵减账户的有:利润分配、累计折旧;属于抵减附加账户的有:材料成本差异;属于集合分配账户的有:制造费用;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有:生产成本、物资采购;属于对比账户的有:物资采购(材料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属于收入计算账户的有: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属于费用计算账户的有: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属于财务成果计算账户的有:本年利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账户分类标志确定的情况下,账户的归属也不是唯一的。例如,在账户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情况下,“生产成本”账户如有余额,则属于资产类账户;在账户按照用途结构分类时,“生产成本”账户除了属于成本计算账户之外,还可能属于盘存账户,“物资采购”账户既属于成本计算账户,在期末有余额时又属于盘存账户,当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又属于对比账户。 2.填表如下: 账户类别 账户用途 借方反映的内容 贷方反映的内容 账户举例  集合分配账户 用来汇集和分配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发生的间接费用,核算监督间接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分配情况的账户 归集间接费用的发生额 间接费用的分配额 “制造费用”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 核算和监督经营过程中应计入特定成本计算对象的经营费用,并确定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 汇集应计入特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计入和先归集然后再分配计入的费用) 反映转出的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物资采购”、 “生产成本”账户  跨期摊配账户 核算和监督应由若干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摊配于各个相应的会计期间的账户 用来登记跨期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或发生数 用来登记由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的摊配数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账户  对比账户 用来核算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某项经济业务按照两种不同的计价标准进行对比,借以确定其业务成果的账户 登记未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及转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 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及转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 “物资采购”账户(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3.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待摊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2)借:管理费用 2000 贷:待摊费用 2000 (3)借:财务费用 1600 贷:预提费用 1600 总分类账户的登记如下: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1)6000 (2)2000 (3)1600 期末余额:4000 期末余额:1600 4.编制的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应付账款——A工厂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2)借:物资采购 41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 贷:预付账款——C工厂 48000 (3)借:物资采购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账款——B工厂 11700 (4)借:预付账款——C工厂 13000 贷:银行存款 13000 有关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如下: 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A工厂 (1)50000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2)48000 (1)50000 期初余额: 125000 65000 78000 (3)11700 (4)13000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86700 30000 28000 应付账款——B工厂 预付账款——C工厂 预付账款——D工厂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 (2)48000 期初余额: 47000 35000 30000 (3)11700 (4)13000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30000 58700 5.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应付账款——A工厂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2)借:物资采购 41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 贷:应付账款——C工厂 48000 (3)借:物资采购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账款——B工厂 11700 (4)借:应付账款——C工厂 13000 贷:银行存款 13000 有关账户的登记如下: 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A工厂 应付账款——B工厂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 (1)50000 60000 (1)50000 78000 47000 (4)13000 (2)48000 (3)11700 (3)11700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56700 28000 58700 应付账款——C工厂 应付账款——D工厂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 35000 (2)48000 30000 (4)13000 期末余额: 30000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陈国辉:《基础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2.李桂媛、迟旭升:《基础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版。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二版。 4.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 七 章 成 本 计 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计算。目的是要使初学者结合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内容,了解和掌握企业进行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应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成本计算方法对制造业企业供、产、销三个过程的各种计算对象进行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成本 2.费用 3.成本计算 4.成本计算对象 5.成本项目 6.成本计算期 7.费用要素 8.直接材料 9.直接工资 10.其他直接费用 11.制造费用 12.直接费用 (二)关键问题 1.如何理解成本的含义?费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划分支出、费用和成本的界限? 4.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5.材料采购成本由哪些具体内容构成?如何计算? 6.产品制造成本由哪些具体内容构成?如何计算? 7.产品生产成本的成本项目有哪些? 8.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9.如何计算确定产品销售成本?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内容与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中的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内容交叉。学习本章,应重点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原理和要求,熟悉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以及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等内容,其难点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成本计算,就是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费用和成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费用是已耗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用货币来计量,表现为一定量的资金耗费,在会计上称为费用。费用是与特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的,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来确定的;成本属于价值的范畴,是新增(或已耗)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成本与特定的计算对象相联系,是根据收益性原理和重要性原理计算出来的。企业单位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取得企业的实际成本资料,并据以确定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的差异;反映和监督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揭露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进行下一期各项成本指标的预测和规划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进行成本计算应遵循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共同受益间接分配原理、重要性原理。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是:1.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规章中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2.划清支出、费用和成本的界限;3.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在各个会计期间合理划分跨期间的费用即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4.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5.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其经营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包括:1.收集、整理成本计算资料;2.确定成本核算中心和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对象就是承担和归集费用的对象;3.确定成本计算期,即间隔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4.确定成本项目,即生产费用按其用途的分类,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5.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6.设置和登记明细分类账户、编制成本计算表。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其成本计算的具体内容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和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等。 计算材料采购成本,首先应按材料的品种或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在“物资采购”账户下按材料的品种或类别分别设置明细分类账户,用以归集和分配应计入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各种费用,编制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借以计算确定各种材料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其中买价是指供应单位开具的购货发票上标明的价格,采购费用包括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应负担的税金等,在此需要注意购入材料所涉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计算产品制造成本,首先应确定成本计算期,通常是按月进行的;其次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然后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分配计入各相应产品,从而计算其制造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为了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本期生产费用的归集实际上包括以下过程:(1)根据本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的金额,在“生产成本”账户中予以归集;(2)根据本期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实际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的金额,在“制造费用”账户中予以归集;(3)将以前发生的应归属本期的生产费用,以及将于以后支付应由本期负担的生产费用,按照实际的摊销额或预提额,在“制造费用”账户中予以归集。结合期初在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资料,即可计算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计算产品销售成本,应根据已销售产品的数量乘以产成品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求得。平均单位成本的确定,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计价方法。企业通过“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已销产品的成本。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属于价值的范畴,是新增( )。 A.成本的组成部分 B.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 C.利润的组成部分 D.费用的组成部分 2.就所有会计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累计发生额而言( )。 A.费用等于成本 B.费用小于成本 C.费用大于成本 D.费用与成本没有关系 3.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 A.制造费用 B.直接工资费 C.折旧费用 D.直接材料费 4.下列内容不属于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的是( )。 A.材料的买价 B.外地运杂费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采购机构经费 5.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中不包括(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生产费用 6.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的划分( )。 A.生产经营费用与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B.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C.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 D.不同产品费用的界限 7.决定商品价格,同时也影响商品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是( )。 A.商品的外观 B.商品的数量 C.商品的成本 D.商品的生产周期 8.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可以直接确定某种费用是为某项经营活动产生时,我们称这种费用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 )。 A.生产费用 B.直接费用 C.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内容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有( )。 A.材料的买价 B.采购费用 C.增值税进项税额 D.采购机构经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2.可以用来作为分配材料采购费用标准的有( )。 A.材料的买价 B.材料的重量 C.材料的种类 D.材料的体积 E.以上各项均可以 3.影响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因素有( )。 A.月初在产品成本 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 C.本月已销产品成本 D.月末在产品成本 E.月末在产品数量 4.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包括( )。 A.直接费用 B.直接材料费 C.直接工资费 D.其他直接支出 E.制造费用 5.成本计算的主要程序包括( )。 A.确定成本计算期 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C.确定成本项目 D.归集和分配有关费用 E.设置并登记有关账簿 (三)判断题 1.产品生产成本也就是产品的制造成本。( ) 2.制造业企业发生的工资费用不一定都是生产费用。( ) 3.企业购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 ) 4.费用和成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费用与特定的计算对象相联系,而成本则与特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 ) 5.成本是计量经营耗费和确定补偿尺度的重要工具。( ) 6.成本计算期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 7.产品销售成本=生产成本+增值税销项税额。( ) 8.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加工到一定程度的半成品。( ) 9.直接受益间接分配是成本计算的原理之一。( ) 10.产品成本计算期必须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 ) (四)计算题 1. 目的:练习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的计算及其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某工厂只生产一种产品,2003年9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月初余额368000元,月末余额672000元;在产品月初余额125000元,月末余额158000元;库存商品月初余额567800元,月末余额852000元。 (2)本月有关项目的发生额分别为:生产工人工资3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0元,厂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60000元;本月购入材料460000元,车间一般性消耗材料72000元(本月发出的材料均用于车间产品的生产和一般性消耗);本月销售产品的收入1280000元;本月发生的折旧费计32800元,其中机器设备折旧费16000元,车间用房的折旧费12000元,厂部办公用房折旧费4800元;本月发生的利息费用3000元;本月发生的销售产品的广告费20000元;本月销售产品应缴纳的税金64000元;本月发生的保险费等计为10000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职工福利费按14%的比例提取。 要求:计算本月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本月销售产品的成本和本月的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额各是多少。 2. 目的:练习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11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100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占80%; (2)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的比例为4∶1; (3)期初库存材料相当于期末库存材料的50%,本期购入材料共800000元; (4)本月制造费用中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费用的比例为5∶3∶2; (5)在产品成本期初与期末的比例为2∶1; (6)本月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是本月生产费用的1.2倍。 要求:计算期末结存材料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以及期末在产品成本。 3. 目的:练习制造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确定。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下属的民生工厂生产A、B、C三种产品,2003年12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上月末有A、B两种产品尚未完工,全部在产品成本为6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40000元,直接人工10000元,其余为制造费用。甲、乙两种在产品的费用比例为2∶3; (2)本月生产费用为901120元,月末三种产品均无在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及直接材料费用为: 产品名称 完工数量(件) 直接材料 A产品 61600 251120元 B产品 40000 120000元 C产品 20000 70000元 (3)本月完工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共计310000元,按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其中A、B、C三种产品单位工时分别为2.5、0.9、6; (4)本月的制造费用以本期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为标准进行分配; (5)本月售出B产品38000件,C产品25000件,C产品有期初库存10000件,单位成本为12元,而A、B产品月初均无库存。 要求: (1)计算A、B、C三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计算B、C两种产品销售成本,假定发出产品计价方法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4. 目的:练习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有关成本的计算。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为72550元,本月发生材料费146000元,生产工人工资675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5000元,完工产品数量200件;乙产品没有期初在产品,本月发生的材料费84528元,生产工人工资44800元,月末没有在产品,完工产品数量500件,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336900元。(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职工福利费按14%的比例提取) 要求:计算甲、乙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五)业务题 1. 目的:练习材料采购成本业务的处理、材料采购成本表的编制。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购料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增值税税率为17%。2003年8月份公司发生下列材料物资采购业务: 购入下列材料: 甲材料 100千克 单价26元 乙材料 500千克 单价12元 丙材料 1000千克 单价8元 款项全部通过银行支付。 用现金3200元支付上述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购入丙材料4000千克,单价9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入库。另用银行存款4000元支付丙材料外地运杂费。 赊购下列材料: 甲材料 500千克 单价28元 乙材料 900千克 单价12元 用银行存款1400元支付上述甲、乙材料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用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400千克,单价28元,运杂费400元,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要求:(1)设置“物资采购”总分类账户、“原材料”总分类账户(“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4000元); (2)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有关账户; (3)编制甲、乙、丙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 2. 目的:练习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某公司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03年10月份公司有关材料采购业务如下: (1)公司赊购甲材料3000千克,总价款96000元,增值税16320元。该批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0元。材料入库,结转成本及差异额。 (2)公司签发并承兑一张商业汇票,购买乙、丙材料,其中乙材料总价款350000元,丙材料总价款150000元,增值税率17%。 (3)用银行存款40000元支付上述乙、丙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按买价分配。乙、丙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及差异额。其中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80000元,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00元。 (4)用银行存款购入丁材料5000千克,发票注明价款2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元。该批材料在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0千克,经查属于定额内损耗。丁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8元。结转丁材料的采购成本及差异额。 要求:编制本月购入材料的会计分录。 3. 目的:练习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以及材料采购成本表的编制。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2003年10月份发生下列材料购入业务: (1)购入甲材料200千克,单价150元,外地运费1800元,增值税5100元,款项通过银行支付。材料验收入库。 (2)购入乙材料500千克,单价98元,外地运杂费2450元,增值税率17%,验收入库时发现损耗10千克,经查系运输途中合理损耗,款项未付。 (3)购入甲材料800千克,丙材料1000千克,发票注明甲材料价款84000元,丙材料价款38000元,增值税率17%。两种材料共发生外地运杂费9000元,全部款项通过银行支付。(运杂费按重量分配)。 (4)丙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生整理挑选费用3000元,用现金支付。 要求:1)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乙、丙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 4. 目的:练习生产费用的归集和生产成本的计算及其相关的会计处理。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下属的光明灯泡厂是一家生产普通灯泡的企业,其灯泡是由铁头、泡壳、三管和三丝(灯丝、导丝、铂丝)装配而成。2003年12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公出人员出差预借差旅费5000元,付给现金。 向黎民工厂购入A60泡壳50万只,每万只500元,三管5000千克,每千克8元,材料均已验收入库(A60泡壳每百只5.5千克)。款项通过银行支付。 向黎民工厂购入的材料共同应该负担的外地运杂费共300元,支票支付。 银行通知,向浦东金属材料厂购入的三丝材料款已全部支付,购入的材料包括:钨丝400万米,每万米200元,紫铜丝350千克,每千克12元,铂丝50万米,每万米250元(钨丝每千米160克,铂丝每千米100克)。 用银行存款50000元预付给锦江工厂订购铁头。 公出人员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4500元,余额退回现金。 用银行存款支付从黎民工厂购入材料的买价及运杂费,其中A60泡壳80万只,每万只500元,三管2000千克,每千克8元,外地运杂费200元。材料验收入库。 本月从浦东工厂购入的三丝材料验收入库。 锦江工厂退回多余的预付款1000元,并附有发票及运费单据,发票注明购入铁头160万个,每万个305元,运杂费200元。 (10)上述铁头验收入库时发现损坏一包计2000个,经查应由铁路部门负责,已向铁路部门要求赔偿。 (11)用银行存款120元支付本月购入的三丝外地运杂费。 (12)用现金100元支付本月购入的三丝、铁头的市内运杂费。 (13)月末结转本月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要求: (1)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2)编制本月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计算表 (3)各种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按照材料的重量进行分配 5. 目的:练习产品生产成本业务的核算。 资料:承业务4题资料。光明灯泡厂2003年12月份发生的产品生产业务如下: (1)开出现金支票提取现金20000元,直接发放本月职工工资。 (2)用银行存款8000元支付本月电费,其中: 产品生产 40W 2000元 60W 2500元 100W 3000元 行政管理部门 500元 (3)用银行存款1000元支付本月车间水电费。 (4)月末分配工资费用,其中: 生产工人工资 40W 4000元 60W 5000元 100W 6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2000元 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3000元 (5)按各自工资总额的14%提取福利费。 (6)提取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其中车间折旧额10000元,行政管理部门5000元。 (7)本月发出材料中有4000元是车间领用的低值易耗品,不宜直接计入本月产品成本,应在本年12月至下一年分五个月摊销。 (8)预提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其中车间6000元,行政管理部门400元。 (9)本月发出材料汇总如下,金额以本月加权平均单价计算: 发出材料汇总表 2003年12月 材料名称  40W  60W  100W  合计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A60泡壳  25万只  15万只  25万只  65万只   三管  1000千克  800千克  1400千克  3200千克   铁头  20万个  16万个  24万个  60万个   钨丝  21万米  19万米  47万米  87万米   紫铜丝  70千克  100千克  300千克  470千克   铂丝  3万米  2万米  4万米  9万米  本月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月初余额如下: “其他应收款”320元,“物资采购”、“应付账款”、“生产成本”账户均无余额,“原材料”明细账户月初余额如下: 材料名称 数量 单价 A60泡壳 18万只 520元 三管 600千克 6元 铁头 50万个 400元 钨丝 70万米 148.9元 紫铜丝 300千克 10.26元 铂丝 14万米 199.6元 (10)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11)本月生产的产品完工入库,结转成本(假设没有期初期末在产品)。完工产品的数量分别为:40W灯泡26万只,60W灯泡15万只,100W灯泡25万只。 (12)本月销售40W灯泡30万只,60W灯泡30万只,100W灯泡28万只。结转已销产品成本,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初库存产成品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数量(万只) 单价(元) 40W灯泡 13 2075.94 60W灯泡 18 2500 100W灯泡 14 3000 要求: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6. 目的:练习产品生产成本业务的核算以及生产成本计算单的编制。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下属的大通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2003年10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产品名称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  合计   A  4500  3000  800  1200  9500   B  10000  7000  2600  6000 25600   合计  14500  10000  3400  7200 35100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1)仓库发出材料,用途如下: 甲材料 乙材料 A产品耗用 6000元 4000元 B产品耗用 12500元 7500元 车间一般耗用 2000元 400元 (2)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如下: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18000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32000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8000 (3)按各自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用银行存款支付车间办公费1000元,水电费880元; (5)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车间设备租金1000元; (6)预提车间设备修理费600元; (7)计提车间用设备折旧1000元; (8)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的工资比例分配计入A、B产品制造成本; (9)本月生产的A产品20台、B产品50台完工,验收入库,结转成本,假设没有期末在产品。 要求:(1)编制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编制A、B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单。 五、案例 案例一: 利和股份公司所属的滨城工厂是一家一般纳税人企业,生产A产品,其产品主要在国内各大城市销售。该企业的所得税按月计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3年11月初,该企业的税务专管员张涛到滨城工厂检查10月份的纳税情况,会计刘毅提供了下述有关资料: (1)反映存货的有关项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别为: 10月1日 10月31日 原材料 275200 248000 在产品 12900 15360 产成品 164360 188900 (2)本月发生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如下: 生产工人的工资 147200元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55000元 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28640元 车间一般消耗材料 29600元 折旧费用——机器设备 33000元 ——生产部门房屋 22000元 ——行政办公用房 17000元 本期购入材料 712400元 本期销售收入 1193840元 保险费用 1040元 利息费用 4800元 销售费用 12900元 邮电费用 200元 销售税金 58260元 差旅费 1200元 所得税 23548.80元 经过简单查对,税务专管员张涛认为滨城工厂的所得税计算有错误,请帮助会计刘毅找出错误所在,正确的所得税额应该是多少? 案例提示: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首先应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在没有纳税调整事项时,即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组成的,式子中最重要的项目就是营业利润,而营业利润的计算的准确与否,除了受收入的确认的影响之外,还取决于销售成本的结转是否正确。销售成本=期初结存的产成品+本期完工的产成品-期末库存的产成品,本期完工的产成品=期初的在产品+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的在产品。题中期初的在产品和期末的在产品成本资料都已给定,所以只需要对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予以正确的归集,而本期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些项目需要根据题中的资料进行正确的计算。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题的关键就在于本期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是否正确。 首先应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式中期初期末在产品成本题中已给定,只要把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计算出来即可,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如下:本期消耗的材料=期初库存的材料成本+本期购入的材料成本-期末库存材料成本=137600+356200-12400=369800(元)本期消耗的材料包括生产产品消耗和车间一般性消耗的材料两部分,题中已知车间一般性消耗的材料为14800元,故生产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为369800-14800=355000元;直接人工费为73600元;根据题中所给各个费用项目可知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27500+14800+16500+11000=69800元,故而可知本期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355000+73600+69800=498400元。由此可以计算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6450+498400-7680=497170元。 其次计算本期销售产品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成本-期末库存产品成本=82180+497170-94450=484900元。根据题中所给项目,本月实现的销售收入为596920元,本月发生的销售费用为6450元,销售税金为29130元,则产品销售利润=596920-484900-6450-29130=76440元。本月发生的管理费用为14320+8500+520+100+600=24040元,财务费用为2400元,所以可以计算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76440-24040-2400=50000元。由于该企业没有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项目,所以营业利润即为利润总额。另外根据题中所给资料,没有其他纳税调整项目,因而利润总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所得税=50000×33%=16500元,而该企业会计计算出的所得税额为11774.40元,显然是错误的。会计刘毅在计算上出现了错误。我们可以采取倒推的方法来寻找错误:按照刘毅的计算,所得税额为11774.4元,即应纳税所得额为11774.4÷33%=35680元,与正常的利润总额相差14320元,而这个数字恰好是该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也就是说会计张群在计算利润总额时重减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导致了利润总额虚减14320元。 案例二: 利和股份公司所属的宏远工厂生产M产品,构成M产品实体的主要材料为乙材料,其次为甲材料和丙材料。该工厂对原材料采取定向采购策略,其中甲材料自友谊工厂购入,丙材料自捷达工厂购入。本月各种材料只购入一次。该工厂的会计在按照平行登记的原则记账时,误记了有关的明细账户,导致了总分类账户与相关明细分类账户记录结果不符的错误,其不符的记录为: 原材料总账余额为:72800元 其中:甲材料 25300元 乙材料 11000元 丙材料 6500元 应付账款总账余额为:50200元 其中:友谊工厂 15000元 胜利工厂 28700元 捷达工厂 6500元 公司的会计人员在对有关明细账进行检查时,发现下列有助于查找错误的内容:自友谊工厂购入甲材料时即付15000元,乙材料中现购7600元,原材料明细账户中只有一个明细账户记错。 案例要求:假如你是宏远公司的会计,请指出记账过程中的错误所在,并予以更正。 案例提示: 根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原则要点的要求,应检查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是否等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之和。以此为基础再去查找是否存在记错明细账户等的错误的存在。具体解答如下: 依据平行登记原则的要求,原材料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应等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之和,可以确定原材料明细账户漏记30000元〔72800-(25300+11000+6500)〕。另外,根据题意可以确定丙材料明细账户和捷达工厂明细账户的记录是正确的(否则无法解答)。乙材料是构成A产品实体的主要材料,意味着乙材料的用量最大,当然购入量最多。由于题中已经限定三种原材料中只有一种原材料明细账户记错,理所当然乙材料漏记30000元。甲材料从友谊工厂购入时即付15000元,而本月购入乙材料25300元,所以欠友谊工厂的应付款应为25300-15000=10300元,其明细账户的账面记录为15000元,多记4700元,导致胜利工厂明细账户少记4700元,正确的余额应为28700+4700=33400元。即:(1)将乙材料明细账户的账面余额11000元改为41000元;(2)将友谊工厂明细账户的账面余额15000元改为10300元;(3)将胜利工厂明细账户的账面余额28700元改为33400元。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D 6.C 7.C 8.B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2.A B D 3.A B D 4.B C D E 5.A B C D E (三)判断题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9.错误10.错误 (四)计算题 1.根据题意解答如下: 本月生产产品消耗的材料= 368000+460000-672000-72000=84000(元) 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00000+14000+72000+12000=198000(元)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25000+(84000+320000+44800+16000+198000)-158000 =629800(元) 本月销售产品成本=567800+629800-852000=345600(元) 本月的利润总额=1280000-345600-83200-3000-20000-64000=764200(元) 本月的所得税额=764200×33%=252186(元) 本月的净利润=764200-252186=512014(元) 2.根据题意解答如下: (1)假设本期生产费用中直接材料费为x,则直接人工费为1000000×80%-x,由于两者的比例为4∶1,故而可计算出直接材料费为640000元,直接人工费为160000元。 (2)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是本月生产费用的1.2倍,即1200000元,假设期末在产品成本为y,那么期初在产品成本为2y,则:y=2y+1000000-1200000,y=200000元。 (3)由于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为100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800000元,所以制造费用为200000元,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其他间接费用的比为5∶3∶2,因而可以计算出间接材料费为100000元,据此可知本期消耗的材料总额为640000+100000=740000元,又因为期初库存材料相当于期末库存材料的50%,本月购入材料总额为800000元,设期初库存材料为z,则2z=z+800000-740000,z=60000元。综合以上的全部计算可知:期末结存的材料成本为120000元;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为1200000元,期末在产品成本为200000元。 3.根据题意解答如下: 根据资料(1)可以计算出A在产品成本为6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费为16000元,直接人工费为4000元,制造费用为4000元;B在产品成本为36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费为24000元,直接人工费为6000元,制造费用为6000元。 根据资料(3)可知,本月完工产品中的直接人工费共为310000元,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B、C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61600×2.5=154000个、40000×0.9=36000个、20000×6=120000个,则直接人工费的分配可计算如下: 分配率= A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1×154000=154000元 B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1×36000=36000元 C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1×120000=120000元。 由于A、B产品有期初在产品,其中A在产品中的直接人工费为4000元,B在产品中的直接人工费为6000元,故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分别为A产品150000元,B产品30000元,C产品120000元。因为没有月末在产品,所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中只包括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题中所给完工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分别为A产品251120元,B产品120000元,C产品70000元,而A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为16000元,B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为24000元,故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费分别为A产品235120元,B产品96000元,C产品70000元,共计401120元。据此可以计算出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00000(901120-401120-300000)元。对此进行分配: 分配率= 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元) 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元) C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元) 由上述的全部分析可以计算出: A产品完工总成本=24000+(235120+150000+100000)=509120(元) A产品单位成本=(元/件) B产品完工总成本=36000+(96000+30000+20000)=182000(元) B产品单位成本=(元/件) C产品完工总成本=70000+120000+80000=270000(元) C产品单位成本=(元/件) 本月销售B产品38000件,由于没有月初库存,所以B产品销售成本=4.55×38000=172900(元),C产品有期初库存,需要计算其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C产品平均单位成本=13(元/件) 本月销售C产品的销售成本=13×25000=325000(元) 4.根据题意解答如下: 首先对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 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67500=202500(元) 乙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44800=134400(元) 其次,计算甲、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甲产品总成本=72550+(146000+67500+9450+202500)-25000=473000(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473000÷200=2365(元) 乙产品总成本=84528+44800+6272+134400=270000(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270000÷500=5400(元) 借:库存商品——甲商品 473000 ——乙商品 270000 贷:生产成本 743000 (五)业务题 1. 编制会计分录: (1)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2600 ——乙材料 6000 ——丙材料 8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822 贷:银行存款 19422 (2)分配运杂费:分配率=3200÷(100+500+1000)=2元/千克 甲材料负担=2×100=200(元) 乙材料负担=2×500=1000(元) 丙材料负担=2×1000=2000(元)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200 ——乙材料 1000 ——丙材料 2000 贷:银行存款 32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2800 ——乙材料 7000 ——丙材料 100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2800 ——乙材料7000 ——丙材料10000 (3) 借:物资采购——丙材料 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 贷:应付账款 42800 银行存款 4000 借:原材料——丙材料 40000 贷:物资采购——丙材料 40000 (4)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4000 ——乙材料 10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16 贷:应付账款 29016 (5)分配运杂费:分配率=1400÷(500+900)=1元/千克 甲材料负担=1×500=500(元) 乙材料负担=1×900=900(元)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500 ——乙材料 900 贷:银行存款 14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14500 ——乙材料 117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14500 ——乙材料 11700 (6)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1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904 贷:银行存款 13504 借:原材料——甲材料 116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11600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如下: 物资采购 原材料 (1)16600 (2)19800 期初余额:4000 3200 (3)40000 (2) 19800 (3) 40000 (5)26200 (3) 40000 (4) 24800 (6) 4800 (5) 26200 (5) 1400 (6) 11600 (6) 11600 期末余额:41000 物资采购成本计算表 项 目 甲材料(1000千克) 乙材料(1400千克) 丙材料(3000千克)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买价 27800  27.80  16800  12 44000  14.67   采购费用  1100  1.10  1900  1.36  6000  2   采购成本 28900  28.90  18700  13.36 50000  16.67   2.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96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6320 贷:应付账款 112320 借:原材料——甲材料 90000 贷:物资采购 90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6000 贷:物资采购 6000 (2)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350000 ——丙材料 1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85000 贷:应付票据 585000 (3)采购费用分配率=40000÷(350000+150000)=0.08 乙材料负担的采购费用=0.08×350000=28000(元) 丙材料负担的采购费用=0.08×150000=12000(元) 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28000 ——丙材料 12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借:原材料——乙材料 340000 ——丙材料 160000 贷:物资采购 500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贷:物资采购 10000 (4)借:物资采购——丁材料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借:原材料——丁材料 186200 贷:物资采购——丁材料 1862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13800 贷:物资采购 13800 3.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31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 369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318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31800 (2)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514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330 贷:应付账款 59780 借:原材料——乙材料 51450 贷:物资采购——乙材料 51450 (3)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84000 ——丙材料 38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740 贷:银行存款 142740 采购费用分配率=9000÷(800+1000)=5(元/千克) 甲材料负担采购费用=5×800=4000(元) 丙材料负担采购费用=5×1000=5000(元)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4000 ——乙材料 5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88000 ——丙材料 430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88000 ——乙材料 43000 (4)借:物资采购——丙材料 3000 贷:现金 3000 借:原材料——丙材料 3000 贷:物资采购——丙材料 3000 物资采购成本计算表 项 目 甲材料(1000千克) 乙材料(400千克) 丙材料(1000千克)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买 价 114000  114 49000  122.5 38000  38  采购费用  5800  5.80  2450  6.125  8000  8  采购成本 119800 119.80 51450  128.625 46000  46  4.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其他应收款 5000 贷:现金 5000 (2)借:物资采购——A60泡壳 25000 ——三管 40000 贷:银行存款 65000 (3)运杂费分配率=300÷(50×550+5000)=0.0092元/千克 A60泡壳负担的运杂费=0.0092×27500=253(元) 三管负担的运杂费=300-253=47(元) 借:物资采购——A60泡壳 253 ——三管 47 贷:银行存款 300 (4)借:物资采购——钨丝 80000 ——紫铜丝 4200 ——铂丝 12500 贷:银行存款 96700 (5)借:预付账款——锦江工厂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6)借:管理费用 4500 现金 500 贷:其他应收款 5000 (7)借:物资采购——A60泡壳 40000 ——三管 16000 贷:银行存款 56000 运杂费分配率=200÷(80×550+2000)=0.0044元/千克 A60泡壳负担的运杂费=0.0044×44000=193.6(元) 三管负担的运杂费=200-193.6=6.4(元) 借:物资采购——A60泡壳 193.6 ——三管 6.4 贷:银行存款 200 (8)暂不作处理 (9)借:银行存款 1000 物资采购——铁头 49000 贷:预付账款——锦江工厂 50000 (10)对于损坏部分,应索赔 借:其他应收款 61 贷:物资采购——铁头 61 其余部分暂不处理 (11)运杂费分配率=120÷(400×1.6+350+50)=0.1154元/千克 钨丝负担的运杂费=0.1154×400×1.6=73.86(元) 紫铜丝负担的运杂费=0.1154×350=40.39(元) 铂丝负担的运杂费=120-73.86-40.39=5.75(元) 借:物资采购——钨丝 73.86 ——紫铜丝 40.39 ——铂丝 5.75 贷:银行存款 120 (12)借:管理费用 100 贷:现金 100 (13)先编制物资采购成本计算表: 物资采购成本计算表 项目 材料  买 价  采购费用  总成本  A60泡壳  65000  446.60  65446.6  三管  56000  53.40  56053.4  钨丝  80000  73.86  80073.86  紫铜丝  4200  40.39  4240.39  铂丝  12500  5.75  12505.75  铁头  48739  200  48939   合 计 266439  820  267259   借:原材料——A60泡壳 65446.6 ——三管 56053.4 ——钨丝 80073.86 ——紫铜丝 4240.39 ——铂丝 12505.75 ——铁头 48939 贷:物资采购 267259 5.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现金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借:应付工资 20000 贷:现金 20000 (2)借:生产成本——40W灯泡 2000 ——60W灯泡 2500 ——100W灯泡 3000 管理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8000 (3)借:制造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4)借:生产成本——40W灯泡 4000 ——60W灯泡 5000 ——100W灯泡 6000 制造费用 2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应付工资 20000 (5)借:生产成本——40W灯泡 560 ——60W灯泡 700 ——100W灯泡 840 制造费用 280 管理费用 420 贷:应付福利费 2800 (6)借:制造费用 10000 管理费用 5000 贷:累计折旧 15000 (7)借:待摊费用 4000 贷:低值易耗品 4000 借:制造费用 800 贷:待摊费用 800 (8)借:制造费用 6000 管理费用 400 贷:预提费用 6400 (9)本笔业务首先应计算各种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A60泡壳单位成本=(元/万只) 三管单位成本=(元/千克) 铁头单位成本=(元/万个) 钨丝单位成本=(元/万米) 紫铜丝单位成本=(元/千克) 铂丝单位成本=(元/万米) 根据上述单位成本结合本月发出材料的数量,即可计算出发出材料的成本。 借:生产成本——40W灯泡 32607.22 ——60W灯泡 24381.97 ——100W灯泡 44897.01 贷:原材料——A60泡壳 32854.25 ——三管 25120 ——铁头 19715.4 ——钨丝 16752.72 ——紫铜丝 5292.2 ——铂丝 2151.63 (10)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000+2000+280+10000+800+6000=2008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元) 40W灯泡负担的制造费用=1.3387×4000=5354.8(元) 60W灯泡负担的制造费用=1.3387×5000=6693.5(元) 100W灯泡负担的制造费用=20080-5354.8-6693.5=8031.7(元) 借:生产成本——40W灯泡 5354.8 ——60W灯泡 6693.5 ——100W灯泡 8031.7 贷:制造费用 20080 (11)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由此式可计算出:40W灯泡的完工成本=2000+4000+560+32607.22+5354.8=44522.02(元) 60W灯泡的完工成本=2500+5000+700+24381.97+6693.5=39275.47(元) 100W灯泡的完工成本=3000+6000+840+44897.01+8031.7=62768.71(元) 完工产品制造成本计算单 成本项目  40W灯泡 (26万只)  60W灯泡 (15万只)  100W灯泡 (25万只)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32607.22  24381.97  44897.01   直接工资  4000   5000   6000   其他直接支出  2560   3200   3840   制造费用  5354.8   6693.5   8031.7   制造成本 44522.02  39275.47  62768.71   借:库存商品——40W灯泡 44522.02 ——60W灯泡 39275.47 ——100W灯泡 62768.71 贷:生产成本——40W灯泡 44522.02 ——60W灯泡 39275.47 ——100W灯泡 62768.71 (12)根据期初结存的产成品和本月完工的产成品成本资料可以计算出发出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40W灯泡单位成本=(元/万支) 60W灯泡单位成本=(元/万支) 100W灯泡单位成本=(元/万支) 根据上述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合销售产品的数量,即可计算出销售产品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6839.74 贷:库存商品——40W灯泡 55007.1 ——60W灯泡 76614 ——100W灯泡 75218.64 6.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生产成本——A产品 10000 ——B产品 20000 制造费用 24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20500 ——乙材料 11900 (2)借:生产成本——A产品 18000 ——B产品 32000 制造费用 8000 贷:应付工资 58000 (3)借:生产成本——A产品 2520 ——B产品 4480 制造费用 1120 贷:应付福利费 8120 (4)借:制造费用 1880 贷:银行存款 1880 (5)借:制造费用 1000 贷:待摊费用 1000 (6)借:制造费用 600 贷:预提费用 600 (7)借:制造费用 1000 贷:累计折旧 1000 (8)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额=2400+8000+1880+1120+1000+600+1000=16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0.32×18000=5760(元) 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0.32×32000=1024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5760 ——B产品 10240 贷:制造费用 16000 (9)首先编制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 成本项目  A产品(20台)  B产品(50台)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14500  725 30000  600  直接工资 21000  1050 39000  780  其他直接支出  3320  166  7080  141.6  制造费用  6960  348 16240  324.8  生产成本 45780  2289 92320  1846.4  其次,根据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单,即可编制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A产品 45780 ——B产品 9232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45780 ——B产品 92320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 财政部发布)。 2.《企业会计准则——存货》(2001年 财政部发布)。 3.会计准则研究组:《具体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第二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4.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5.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6.陈国辉:《基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7.葛家澍、刘峰:《会计学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第八章 会计凭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填制和审核凭证。目的是要使初学者明确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这一基本问题,掌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应熟悉会计凭证的含义及其种类,熟练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与填制方法。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会计凭证 2.原始凭证 3.记账凭证 4.外来原始凭证 5.自制原始凭证 6.一次凭证 7.累计凭证 8.汇总原始凭证 9.记账编制凭证 10.专用记账凭证 11.收款凭证 12.付款凭证 13.转账凭证 14.复式记账凭证 15.汇总记账凭证 16.科目汇总表 17.汇总收款记账凭证 18.汇总转账凭证 (二)关键问题 1.为什么要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原始凭证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对原始凭证进行分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为什么要编制记账凭证?它与原始凭证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如何对记账凭证进行分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说明原始凭证的一般内容和审核办法。 6.说明记账凭证的一般内容和审核办法。 7.说明记账凭证的编号方法及不同编号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8.什么是汇总记账凭证?比较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 9.什么是会计凭证的传递保管?如何进行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10.会计凭证销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重点掌握会计凭证的含义、分类、基本内容及填制方法、审核以及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其难点是会计凭证按不同的标志进行的分类以及凭证的审核等内容。 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和据以登记账簿的一种证明文件。在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凭证一般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在网络会计条件下,会计凭证将主要以电子证据方式出现。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济业务的当事者取得或填制的,载明经济业务具体情况和发生及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一种具有法律效率的证明文件。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当事者填制的;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外单位的经济业务当事者填制的。自制原始凭证按其填制手续、内容、使用次数不同,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和记账编制凭证四种。外来的原始凭证一般都是一次性的。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凭证名称、编制凭证的日期及编号、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经济业务的数量和金额、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和有关人员的签章等。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是:记录真实、手续完备、内容齐全、书写规范及填制及时。审核原始凭证时要审查它的合法、合规和合理性,其填制是否符合要求等。 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归类、整理而来,用会计语言表述的会计分录凭证,以书面借、贷会计科目及相关金额形式表现出来。记账凭证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按填列科目的记账方向分类,记账凭证可分为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单式记账凭证按涉及会计科目的借方还是贷方,可分为借项凭证和贷项凭证。按记账凭证包括的内容分类,它还可分为单一的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按汇总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及凭证编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记账符号和账户名称及金额、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填制单位的名称及有关人员的签名盖章。 收、付款凭证是根据反映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的;转账凭证是根据反映非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的;有的转账凭证是根据账簿记录编制的。汇总收款凭证是按相关收款凭证的借方科目设置,按贷方科目归类汇总的;汇总付款凭证是按相关付款凭证的贷方科目设置,按借方科目归类汇总的;汇总转账凭证也是按相关付款凭证的贷方科目设置,按借方科目归类汇总的。 记账凭证在填制时摘要要简明,科目运用要恰当,金额计量要正确,应连续编号,附件要齐全。有关项目的填列要完整。 记账凭证在平时应合理传递,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加工速度和质量。期末要及时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借阅应按相关手续办理,保管期满要按有关规定销毁。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领料汇总表属于会计凭证中的( )。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B.单式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2.下列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 )。 A.入库单 B.发料汇总表 C.银行收账通知单 D.出库单 3.下列不属于会计凭证的是( )。 A.发货票 B.领料单 C.购销合同 D.住宿费收据 4.自制原始凭证按其填制手续不同可以分为( )。 A.一次凭证和汇总凭证 B.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C.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D.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编制凭证 5.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中,不包括( )。 A.日期及编号 B.内容摘要 C.实物数量及金额 D.会计科目 6.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相同点是( )。 A.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B.编制时间相同 C.所起作用相同 D.经济责任的当事人相同 7.下列业务应编制转账凭证的是( )。 A.支付购买材料价款 B.支付材料运杂费 C.收回出售材料款 D.车间领用材料 8.企业将现金存入银行应编制( )。 A.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现金收款凭证 9.下列科目可能是收款凭证借方科目的是( )。 A.物资采购 B.应收账款 C.银行存款 D.待摊费用 10.外来原始凭证一般都是( )。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C.汇总原始凭证 D.记账凭证 11.下列科目可能是收款凭证贷方科目的是( )。 A.制造费用 B.待摊费用 C.应收账款 D.坏账准备 12.将会计凭证划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依据是( )。 A.填制时间 B.取得来源 C.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D.反映的经济内容 13.记账凭证中不可能有( )。 A.接受单位的名称 B.记账凭证的编号 C.记账凭证的日期 D.记账凭证的名称 14.原始凭证是( )。 A.登记日记账的根据 B.编制记账凭证的根据 C.编制科目汇总表的根据 D.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根据 15.制造费用分配表是( )。 A.外来原始凭证 B.通用记账凭证 C.累计凭证 D.记账编制凭证 16.将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依据是( )。 A.凭证填制的手续 B.凭证的来源 C.凭证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 D.所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 17.根据账簿记录和经济业务的需要而编制的自制原始凭证是( )。 A.转账凭证 B.累计凭证 C.限额领料单 D.记账编制凭证 18.会计凭证登账后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存查称为( )。 A.会计凭证的传递 B.会计凭证的保管 C.会计凭证的编制 D.会计凭证的销毁 19.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全部汇总填制的凭证是( )。 A.汇总原始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复式凭证 D.累计凭证 20.填制原始凭证时应做到大小写数字符合规范,填写正确。如大写金额“壹仟零壹元伍角整”,其小写应为( )。 A.1001.50元 B.¥1001.50 C.¥1001.50元 D.¥1001.5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一次原始凭证的有( )。 A.限额领料单 B.领料单 C.领料登记表 D.购货发票 E.销货发票 2.记账凭证编制的依据可以是( )。 A.收、付款凭证 B.一次凭证 C.累计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E.转账凭证 3.企业购入材料一批,货款支付,材料验收入库,则应编制的全部会计凭证有( )。 A.收料单 B.累计凭证 C.收款凭证 D.付款凭证 E.转账凭证 4.下列属于原始凭证的有( )。 A.发出材料汇总表 B.汇总收款凭证 C.购料合同 D.限额领料单 E.收料单 5.原始凭证审核时应注意下列几方面内容( )。 A.凭证反映的业务是否合法 B.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C.凭证上各项目是否填列齐全完整 D.各项目的填写是否正确 E.数字计算有无错误 6.下列科目中可能成为付款凭证借方科目的有( )。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应付账款 D.应交税金 E.营业费用 7.转账凭证属于( )。 A.记账凭证 B.专用记账凭证 C.会计凭证 D.复式记账凭证 E.通用记账凭证 8.涉及现金与银行存款相互划转的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账有( )。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E.转账凭证 9.下列凭证中,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有( )。 A.发料汇总表 B.制造费用分配表 C.发货票 D.现金收入汇总表 E.工资结算汇总表 10.下列凭证中,属于复式记账凭证的有( )。 A.单科目凭证 B.收款凭证 C.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E.通用记账凭证 11.下列属于外来凭证的有( )。 A.购入材料的发票 B.出差住宿费收据 C.银行结算凭证 D.收款凭证 E.转账凭证 12.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是( )。 A.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 B.编制报表的直接依据 C.调整和结转有关账项的依据 D.成本计算的依据。 E.出纳人员办理收、付款项的依据 13.记账凭证的编号方法有( )。 A.顺序编号法 B.分类编号法 C.奇偶数编号法 D.任意编号法 E.分数编号法 14.正确地组织会计凭证的传递的意义在于( )。 A.可以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 B.合理有效地组织经济活动 C.有利于原始凭证的编制 D.可以加强经济管理责任制 E.有利于研究会计发展历史 15.自制原始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 A.外来凭证 B.一次凭证 C.累计凭证 C.汇总原始凭证 E.记账编制凭证 16.外来原始凭证应该是( )。 A.从企业外部取得的 B.由企业会计人员填制的 C.一次凭证 D.盖有填制单位公章的 E.累积凭证 17.填制原始凭证时应做到( )。 A.遵纪守法 B.记录真实 C.填写认真 D.内容完整 E.会计科目正确 18.记账凭证应该是( )。 A.由经办业务人员填制的 B.由会计人员填制的 C.经济业务发生时填制的 D.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E.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 19.下列记账凭证中,属于复式记账凭证的有( )。 A.单科目凭证 B.收款凭证 C.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E.通用记账凭证 20.会计凭证的保管应做到( )。 A.定期归档以便查阅 B.查阅会计凭证要有手续 C.由企业自行销毁 D.保证会计凭证的安全完整 E.办理了相关手续后方可销毁 (三)判断题 1.一次凭证是指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凭证,如“领料单”。( ) 2.累计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载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其填制手续是随着经济业务发生而分次完成的凭证,如“限额领料单”。(  ) 3.汇总原始凭证是指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为简化记账凭证编制工作,将一定时期内若干份记录同类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加以汇总,用以集中反映某项经济业务总括发生情况的会计凭证。(  ) 4.在一笔经济业务中,如果既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又涉及到转账业务时,应同时填制收(或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5.原始凭证是登记日记账、明细账的根据。(  ) 6.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记账编制凭证。(  ) 7.将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依据是凭证填制的手续和凭证的来源。(  ) 8.根据账簿记录和经济业务的需要而编制的自制原始凭证是记账编制凭证。(  ) 9.会计凭证登账后的整理、装订和归档2年后可销毁。(   ) 10.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全部汇总填制的凭证如“科目汇总表”是一种累计凭证。(  ) 五、案例 利和股份公司所属的东大公司2003年9月1日有关账户(全部且为正常方向)余额如下: 现金:2000元; 银行存款:52600元; 原材料:158000元; 库存商品:? 应收账款:12000元; 固定资产:275000元; 其他应收款:3000元; 短期借款:80000元; 应付账款:24000元;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46000元; 实收资本:? 东大公司9月份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如下: ①从银行取得期限为6个月的借款100000元,存入银行; ②用银行存款25000元购入一台全新设备,直接交付使用; ③接受某外商捐赠的全新设备价值50000元,交付使用; ④企业的公出人员出差预借差旅费1000元,付给现金; ⑤经企业的董事会批准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100000元; ⑥收回某单位所欠本企业的货款10000元,存入银行; ⑦用银行存款50000元偿还到期的银行临时借款; ⑧购入一批原材料价款22000元(不考虑增值税),其中20000元开出支票支付,余款用现金支付。 ⑨接受某投资人的投资600000元,其中一台全新设备150000元投入使用,一项专利权作价380000元,剩余部分通过银行划转。 ⑩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备用。 东大公司的会计对本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了相关的处理,并编制了月末的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会计对制造业企业有关经济业务的处理不是很熟练,因而发生了某些账务处理的错误,并编制了一账不平衡的试算平衡表如下: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 单位:元 会计科目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现金 2000  5000 1000 6000   银行存款 52600  180000 77000 155600   原材料 158000  2000  160000   库存商品        应收账款 12000  10000  22000   固定资产 275000  245000  520000   其他应收款 3000  1000  4000   短期借款  80000 50000 100000  130000  应付账款  24000  25000  49000  资本公积   100000 50000 50000   盈余公积  46000    46000  实收资本    700000  700000  无形资产   380000  380000   合计 502600 150000 973000 953000 976000 925000  面对不平衡的试算表,会计对其核算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针对其错误和其他资料一并提供了以下的信息:本公司月初的净资产为446000元;有关错误包括余额的计算错误和账务处理的错误。其中本月业务在处理过程中共发生4处错误,涉及到“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账户。由于账务处理的错误影响到账户记录的错误,进而造成上述的试算表不平衡。 案例要求: (1)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注明每笔业务应编制的专用记账凭证; (2)计算“库存商品”、“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账户的月初余额; (3)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编制正确的试算平衡表。 案例提示: 首先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同时标明每笔业务应涉及的专用记账凭证名称: (1)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 (涉及银行存款的收款凭证) (2)借:固定资产 25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 (涉及银行存款的付款凭证) (3)借:固定资产 50000 贷:资本公积 50000 (涉及转账凭证) (4)借:其他应收款 1000 贷:现金 1000 (涉及现金的付款凭证) (5)借:资本公积 1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 (涉及转账凭证) (6)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 (涉及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7)借:短期借款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涉及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8)借:原材料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涉及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借:原材料 2000 现金 2000 (涉及现金付款凭证) (9)借:固定资产 150000 无形资产 380000 贷:实收资本 530000 (涉及转账凭证) 借: 银行存款 70000 贷:实收资本 70000 (涉及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10)借:现金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涉及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其次,根据给定的月初资料,结合本月业务的处理可知,“资本公积”账户的本月记录没有错误,其期末余额为50000元,则期初余额为100000(50000+100000-50000)元,而已知月初净资产为446000元,所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个账户的月初余额之和为400000(446000-46000)元,而“资本公积”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00000元,据此可以计算出“实收资本”账户的月初余额为300000元。根据“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会计等式,就可以计算出库存商品账户的月初余额为47400元。 编制正确的试算平衡表如下: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 单位:元 会计科目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现金 2000  5000 3000 4000   银行存款 52600  180000 100000 132600   原材料 158000  22000  180000   库存商品 47400    47400   应收账款 12000   10000 2000   固定资产 275000  225000  500000   其他应收款 3000  1000  4000   短期借款  80000 50000 100000  130000  应付账款  24000    24000  资本公积  100000 100000 50000  50000  盈余公积  46000    46000  实收资本  300000  700000  1000000  无形资产   380000  380000   合计 550000 550000 963000 963000 1250000 1250000  说明:该企业会计编制的试算表之所以不平衡,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库存商品”、“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账户的月初余额没有计算出来的情况下,编制试算表自然不平衡;二是根据本月有关业务记录进行账务处理乃至编制试算表时发生错误,导致在试算表中将某些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确定错误,即(1)将“现金”账户贷方发生额的2000元误记入“银行存款”账户;(2)将“银行存款”账户贷方发生额的25000元误记入“应付账款”账户;(3)将“应收账款”账户贷方发生额的10000误记入其借方;(4)将“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中的20000元误记入“固定资产”账户。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6.A 7.D 8.B 9.C 10.A 11.C 12.C 13.A 14.B 15.D 16.C 17.D 18.B 19.A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B D E 2.B C D 3.A D E 4.A D E 5.A C D E 6.A B C D E 7.A B C D 8.B D 9.A D E 10.B C D E 11.A B C 12.A E 13.A B E 14.A B D 15.B C D E 16.A C D 17.A B C D 18.B D E 19.B C D E 20.A B D E (三)判断题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正确 9.错误 10.错误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陈国辉:《基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2.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二版。 4.王俊生:《基础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第九章 会计账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登记账簿。目的是要使初学者了解会计账簿的有关知识,掌握运用账簿登记经济业务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应了解会计账簿的含义、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和会计账簿的种类。熟练掌握序时账簿、分类账簿的格式及其登记方法,账簿的登记规则,错账的更正方法和结账与对账的方法等。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账簿 2.序时账簿 3.分类账簿 4.备查账簿 5.特种日记账 6.平行登记 7.划线更正法 8. 红字更正法 9. 补充登记法 10. 结账 11. 对账 (二)关键问题 1.为什么要设置账簿?账簿的作用是什么? 2.账簿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按外表形式可分为哪几类?其优缺点各是什么? 3.日记帐的登记依据是什么? 4. 明细分类账有哪几种格式?各种格式的明细分类账适应条件各是什么? 5. 什么是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是什么?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6. 账簿的启用规则有哪些?账簿的登记规则有哪些? 7. 什么是结账?结账包括哪些内容? 8. 三种错账的更正方法各适用的条件是什么?各怎样应用? 9. 什么是对账?对账包括哪些内容? 10. 什么是账簿的更换?如何进行账簿的更换?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会计账簿的意义及种类、账簿的格式与登记、记账规则、错账的更正以及结账和对账等问题。 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反映企业、机关和事业等单位经济活动全部过程的簿籍。账簿按用途分为序时账、分类账、备查账簿;按外表形式分为订本账、活页账、卡片账。 不同的账簿,应使用不同的账页格式反映相关的内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特种日记日记账一般有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页格式有三栏式和多栏式两种。“三栏”是指借方栏(或收入栏)、贷方栏(或付出栏)及结余栏。多栏式账页格式是按借方和贷方对应的会计科目来设置专栏的,账页设计原理雷同于分栏式日记账账页,因此大中型企业一般也不运用多栏式日记账账面。 总账只反映货币计量指标,不反映实物计量指标。因此,总账的格式一般为三栏式。三栏式总账的登记,可按记账凭证逐笔登记,也可按一定的方法,或编制科目汇总表,或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按日、按旬或按月汇总登记。总账的格式也可按会计科目(或按经济业务性质)设置专栏,设置多栏式账页,但如上述的多栏式账页的缺点,很少有企业使用这种账页格式的。 明细分类账的格式,按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之分。三栏式明细账适用于那些只需提供货币计量指标,不需(或不能)提供实物计量指标的经济业务(如应收、应付账款明细账等);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则适用于那些既需提供货币计量指标,又需提供实物计量指标的经济业务(如固定资产、原材料明细账等);多栏式明细账则适用于那些需按经济业务明细项目提供详细资料的经济业务(如制造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等)。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质量,会计应遵循账簿启用规则、账簿交接规则和账簿登记规则。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要加以更正。有四种账簿记录错误:一是会计凭证没有错误,在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二是记账凭证上的会计科目运用错误;三是记账凭证上的金额大于正确的金额;四是记账凭证上金额小于正确的金额。对于第一种错误,可用划线更正法更正,对于第二和第三种错误,可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对于第四种错误,可用补充更正法更正。 在每个会计期末(月末、季末和年末),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及时总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企业要进行对账和结账。所谓对账,是指采用核对、盘存和查询的方法,对财产物资(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进行检查,查明其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一致,并根据实存数修正账面记录的会计方法。对账的内容有账证相对、账账相对、账实相对等内容。对账时,要注意将全部经济业务内容及时入账。 对账之后,在账簿记录正确的基础上,要进行结账。所谓结账,是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计算出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的话),并将余额结转下期的会计方法。按结账的时间不同,结账可分为月结、季结和年结三种。 年度终了时要将主要会计账簿更换为新账簿。旧账簿应妥善保管,定期归档。保管期满的会计账簿,应按规定的手续销毁。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特种日记账是( )。 A.序时登记全部经济业务和多种经济业务的日记账 B.专门用来登记货币资金的日记账 C.专门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的日记账 D.对常见的经济业务分设专栏登记 2.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收入方除了根据银行存款收款凭证登记外,有时还要根据下列哪种凭证登记( )。 A.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B.现金收款凭证 C.现金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产成品明细账 C.原材料明细账 D.材料采购明细账 4.总分类账的外表形式采用适用于( )。 A.订本式 B.活页式 C.多栏式 D.数量金额式 5.不可以采用三栏式账页的是( )。 A.总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现金日记账 D.原材料明细账 6.可以采取数量金额式账页的是( )。 A.生产成本明细账 B.产成品明细账 C.材料采购明细账 D.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账 7.应在存货分类账簿中登记的事项是( )。 A.购入一台机器设备 B.采购原材料一批 C.租入一台机器设备 D.接受一批委托加工材料 8.记账后,如果发现记账错误是由于记账凭证所列会计科目或金额有错误引起的,可采用的更正错账方法是( )。 A.红字更正法 B.划线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AB均可 9.必须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是( )。 A.明细账 B.总账 C.日记账 D.备查账 10.记账凭证上记账栏中的“√”记号表示( )。 A.已经登记入账 B.不需登记入账 C.此凭证作废 D.此凭证编制正确 11.“生产成本”明细账应该采用的格式是( )。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任意格式 1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明细账应该采用的格式是( )。 A.借方多栏式 B.贷方多栏式 C.借方贷方多栏式 D.三栏式 13.“营业外收入”明细账应该采用的格式是( )。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任意格式 14.总分类账与特种日记账的外表形式应该采用( )。 A.活页式 B.卡片式 C.订本式 D.任意外表形式 15.下列科目的明细账格式应采用“借方多栏式”的是( )。 A.营业外收入 B.原材料 C.应交税金 D.营业外支出 16.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计算并记录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在会计上称为( )。 A.对账 B.结账 C.调账 D.查账 17.可以作为编制会计报表直接依据的账簿是( )。 A.序时账簿 B.备查账簿 C.分类账簿 D.特种日记账 18.序时账簿按其记录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 A.现金日记账和普通日记账 B.普通日记账和日记总账 C.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 D.三栏式日记账和多栏式日记账 19.总账和明细账之间进行平行登记的原因是总账与明细账的( )。 A.格式相同 B.登记时间相同 C.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D.提供指标详细程度相同 20.将账簿划分为序时账、分类账、备查账的依据是( )。 A.账簿的登记方式 B.账簿的用途 C.账簿登记的内容 D.账簿的外表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到银行提取现金500元,此项业务应登记( )。 A.现金日记账 B.银行存款日记账 C.总分类账 D.明细分类账 E.查账 2.可以作为现金日记账记账依据的有( )。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E.转账凭证 3.红字更正法的方法要点是( )。 A.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与错误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用红字记账 B.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与错误原始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用红字记账 C.用蓝字金额填写一张与错误原始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用蓝字记账 D.再用红字重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E.再用蓝字重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4.登记账簿的要求有( )。 A.账簿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适当空距,一般应占格长二分之一 B.登记账簿要用圆珠笔、蓝黑或黑色墨水书写 C.不得用铅笔 D.各种账簿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 E.登记后,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已登账的符号,表示已记账 5.采用划线更正法,其要点是( )。 A.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单个数字)上划一条红线注销 B.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整个数字)上划一条红线注销 C.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蓝线注销 D.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划线的上端 E.更正人在划线处盖章 6.多栏式明细分类账又可以分为( )。 A.借方多栏式明细账 B.贷方多栏式明细账 C.借方贷方多栏式明细账 D.对方科目多栏式明细账 E.全部科目多栏式明细账 7.可使用补充登记法更正差错的情况有( )。 A.在记账后 B.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 C.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有错D.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无错 E.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 8.在会计工作中红色墨水可用于( )。 A.记账 B.结账 C.对账 D.冲账 E.算账 9.会计上允许使用的更正错误的方法有( )。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更正法 D.用涂改液修正 E.刮擦挖补 10.账簿按用途不同可分为( )。 A.序时账簿 B.分类账簿 C.联合账簿 D.备查账簿 E.活页式账簿 11.明细分类账的格式有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相应地各适用于( )。 A.债权债务明细账 B.卡片式明细账 C.收入、费用成本式明细账 D.活页式明细账 E.材料物资类明细账 12.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登记应该做到( )。 A.登记的原始依据相同 B.登记的方向相同 C.登记的金额相同 D.登记的人员相同 E.登记的时点相同 13.对账的内容包括( )。 A.账证核对 B.账表核对 C.表表核对 D.账账核对 E.账实核对 14.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依据可以是( )。 A.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现金付款凭证 E.现金收款凭证 15.多栏式明细账适用于( )。 A.物资采购明细分类核算 B.其他应收款明细分类核算 C.营业外支出明细分类核算 D.生产成本明细分类核算 E.主营业务收入明细分类核算 16.登记会计账簿时应该做到( )。 A.一律使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 B.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书写 C.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使用铅笔 D.在规定范围内可以使用红色墨水笔 E.末结账数字可以使用红色墨水笔书写 17.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正确,只是金额发生错误,可以用的更正方法有( )。 A.划线更正法 B.横线登记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E.金额更正法 18.下列内容可以采用三栏式明细账的有( )。 A.其他应收款 B.待摊费用 C.应收账款 D.短期借款 E.原材料 19.年度结束后,对于账簿的保管应该做到( )。 A.装订成册 B.加上封面 C.统一编号 D.当即销毁 E.归档保管 20.明细分类账的登记依据可以是( )。 A.原始凭证 B.汇总原始凭证 C.记账凭证 D.汇总记账凭证 E.科目汇总表 (三)判断题 1.在整个账簿体系中,日记账和分类账是主要账簿,备查账为辅助账簿。 ( ) 2.三栏式账簿一般适用于费用、成本等明细账。 ( ) 3.企业对代销的商品,可以设置备查账簿进行登记。 ( ) 4.多栏日记账实际上是普通日记账的一种特殊形式。 ( ) 5.结账之前,如果发现账簿中所记文字或数字有过账笔误或计算错误,而记账凭证并没有错,可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 簿即会计账户。 ( ) 的固定资产不能在“固定资产”分类账中登记,而应在备查账簿中登记,因此,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固定资产原值”项目应是“固定资产”分类账与备查账簿的金额之和。 ( ) 现金业务而言,目前我国企业设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总分类账,同时还应设现金明细分类账。( ) 总分类账、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都采用活页式账簿。 ( ) 10.通日记账既可以取代记账凭证,也可以取代总分类账。 ( ) 11.货币资金的日记账可以取代其总账。 ( ) 12.账可采用三栏式账页,而明细账则应根据其经济业务的特点采用不同格式的账页。 ( ) 行登记要求总账与其相应的明细账必须同一时刻登记。 ( ) 明细账必须逐日逐笔登记,总账必须定期汇总登记。 ( ) 为了加强租入固定资产的管理,记录租入、使用、归还情况,企业需要开设分类账簿进行核算。( ) 订本式账簿的优点是适用性强,便于汇总,可以根据需要开设,利于会计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 卡片式账簿的优点是能够避免账页散失,防止不合法地抽换账页。( ) 分类账簿是对全部业务按收款业务、付款业务和转账业务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 ) 订本式账簿是指在记完账后,把记过账的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 20.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 ) (四)计算题 1.目的:练习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资料:某企业“原材料”账户5月1日余额为36 500元,其中:甲材料650千克,单价20元;乙材料2 350千克,单价10元。本月发生下列原材料收发业务: (1)购入甲材料480千克,单价20元;乙材料1 000千克,单价1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已付。 (2)仓库发出材料各类用途如下: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360千克,乙材料1 500千克,车间领用甲材料200千克,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乙材料500千克。 要求:(1)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2)开设并登记原材料总账(丁字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2.目的:练习“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及产品成本计算表的编制。 资料: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期初结存的未完工A产品各成本项目余额如下:直接材料费1212元、直接工资费1140元、其他直接支出160元、制造费用4 437.5元,共计6 949.5元。 (2)本月为生产A、B产品发生的费用如下: A产品耗用甲材料100千克、耗用乙材料50千克,B产品耗用乙材料30千克(设甲材料单位成本 32.58元,乙材料单位成本83.5元);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5 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3 000元; 职工福利费按14%提取; 制造部门本月共发生间接费用10500元,按生产工人工资为标准分配; 本月生产的100件A产品全部制造完工,50件B产品也已制造完工,尚有20件B产品没有完工,作为在产品。在产品每件按下列标准计价:材料8元、生产工人工资6元、其他直接支出0.84元、制造费用1.16元,共计16元。 要求:(1)编制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3)登记A、B产品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4)编制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五)业务题 目的:练习错账更正方法。 资料:某企业2003年5月查账时发现下列错账: (1)向银行取现金3 500元,过账后,原记账凭证没错,账簿错将金额记为5 300元; (2)接受某企业投资固定资产,价值70 000元。查账时发现凭证与账簿均记为:借:固定资产70 000,贷:资本公积70 000; (3)用 银行存款5 000元购入5台小型计算器,查账时发现凭证与账簿均记为:借:固定资产5 000,贷:银行存款5 000; (4)用银行存款2 400元预付明年财产保险费,查账时发现凭证与账簿均将“待摊费用”账户错记为“预提费用”账户; (5)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4 000元,查账时发现凭证与账簿中科目没有记错,但金额均记为40 000元; (6)以一张商业承兑汇票抵付应付账款,查账时发现科目没错,但凭证与账簿均多记54000元; (7)将一部分盈余公积金按规定程序转为实收资本,查账时发现凭证与账簿均将金额少记72 000元。 要求:按正确的方法更正如上错账。 五、案例 在手工会计记账的条件下,账簿是会计数据的储存转换器,也是实现内部控制、明确经济责任的重要工具。账簿的运用分为启用、日常登记、错账更正、对账、结账、交接诸环节。要使账簿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明确相关经济责任,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就必须加强账簿的启用、日常登记、错账更正、对账、结账、交接诸环节。正确填写或登记从账簿封面、扉页到账页的全部内容,及时进行对账、更正错账和结账,在记账人员更换时,要按相关要求办理相关的财物和账簿交接手续,在盘存相关财物后,填制财物交接清册,并在相关账簿的扉页上详尽记录相关交接内容,履行相关交接手续。 资料:2002年12月7日,羽飞公司的穆空(此前,穆空已于2002年9月1日开始出任了三个月的出纳员工作。当时的启用财务负责人为袁海,此前的出纳员为谢红。)被调离了出纳岗位,接任材料会计工作,新接任出纳工作的是乐娥,前任材料会计为吴嫦。穆空和吴嫦对各自的原工作做了他们认为必要的处理,并办理了交接手续,办理完交接手续后现金日记账和材料明细账的扉页及相关账页资料如下: 现金日记账的扉页(见下表): 账簿使用登记表 单位名称 羽飞公司  账簿名称 现金日记账  册次及起止页数 自壹页起至壹百页止共壹百页  启用日期 2002年1月1日  停用日期  年 月 日  经管人员姓名 接管日期 交出日期 经管人员盖章 会计主管人员盖章  穆空 2002年9月1日 2002年12月7日 穆空、乐娥 袁海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备考  单位公章    羽飞公司财务专用章  原材料明细账的扉页(见下表): 账簿使用登记表 单位名称 羽飞公司  账簿名称 原材料明细账  册次及起止页数 自壹页起至 页止共 页  启用日期 2002年1月1日  停用日期  年 月 日  经管人员姓名 接管日期 交出日期 经管人员盖章 会计主管人员盖章  吴嫦 2002年3月5日 2002年12月7日 吴嫦 袁海  穆空 2002年12月7日 2002年12月31日 穆空 袁海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备考  单位公章      现金日记账(见下表): 现金日记账 2002年 凭证号  摘 要  对 方 科 目  借 方  贷 方 核对号 借或贷  余 额  月 日          9 1 略 期初余额      5000   2 略 零星销售 主营业务收入 8000    13000   12 略 报差旅费 管理费用  5000   8000   13 略 零星销售 主营业务收入 5000    13000   13 略 付广告费 营业费用  4000   9000                                   案例要求:指出穆空会计处理的不当之处,并加以纠正。 案例提示: 错误1:穆空是2002年9月1日接任出纳工作的,但在现金日记账的扉页中没有穆空接任出纳工作前的相关记录及穆空接任时的账簿交接记录。 错误2 :在原材料明细账的扉页中,吴嫦的接管日前的账簿使用人与接管日不明,穆空交出日期为2002年12月31日不一定正确,2002年12月31日尚未有到,2002年12月31日会计主管人员袁海的监交记录不应该有。 错误3 :在现金日记账中,2002年9月1日的现金结余数是5000元,在2002年9月12日报销差旅费时全部支出,从2002年9月1日至9月13日,企业没有从银行提取现金,但2002年9月13日又从企业金库中支取现金4000元,穆空至少坐支现金4000元,违法了有关现金管理规定。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B 7.D 8.A 9.C 10.A 11.B 12.C 13.C 14.C 15.D 16.B 17.C 18.C 19.C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AE 4.ACDE 5.BDE 6.ABC 7.AE 8.BD 9.ABC 10.ABD 11.ACE 12.ABC 13.ADE 14.ABD 15.ABCDE 16.ABD 17.CD 18.CD 19.ABCE 20.ABC (三)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6.错误 7.错误 8.错误 9.错误 10.正确 11.错误 12.正确 13.错误 14.错误 15.错误 16.错误 17.错误 18.错误 19.错误 20.正确 (四)计算题 1.答案: (1)会计分录 业务一:借:原材料 -甲材料9600 -乙材料10000 贷:银行存款 19600 业务二:借:生产成本22200 制造费用4000 管理费用5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11200 -乙材料20000 (2)登记原材料总账(丁字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原材料总分类账 期初余额:36500 (1)19600 (2)31200 期末余额:24900 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材料名称:甲材料 计量单位:千克 年 凭证号  摘 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期初余额       650 20 13000     (1) 入库 480 20 9600    1130 20 22600      (2)  出库    560 20 11200 570 20 11400      期末余额       570 20 11400   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材料名称: 乙材料 计量单位:千克 年 凭证号  摘 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期初余额       2350 10 23500     (1) 入库 1000 10 10000    3350 10 33500     (2) 出库    2000 10 20000 1350 10 13500      期末余额       1350 10 13500  (3)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 账户名称 月初余额 本月发生额 月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甲材料 乙材料 13000 23500  9600 10000 11200 20000 11400 13500   合 计 36500  19600 31200 24900   2、答案:(1)会计分录: 发出材料:借:生产成本-A产品7433 -B产品2505 借:制造费用 325.8 贷:原材料-甲材料 3583.5 应付工资:借:生产成本-A产品5000 -B产品3000 贷:应付工资 8000 职工福利费按14%提取:借:生产成本-A产品700 -B产品420 贷:应付福利费 1120 按生产工人工资为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A产品6562.5 -B产品3937.5 贷:制造费用 10500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A产品26645 -B产品 9702.5 贷:生产成本-A产品26645 -B产品 9702.5 (2)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制造费用分配表 产品名称 分配标准 制造费用    分配率 分配额  A产品 B产品 5000 3000 1.3125 6562.5 3937.5  合 计 8000 1.3125 10500  (3)登记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A产品”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年 凭证 号数 摘 要  借 方  月 日   直接材料 生产工人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 合 计     期初余额 1212 1140 160 4437.5 6949.5     直接材料 7433    7433     直接工资  5000   5000     职工福利费   700  700     分配制造费用    6562.5 6562.5     本期发生额 7433 5000 700 6562.5 19695.5     完工产品成本 8645 6140 860 11000 26645   “B产品”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年 凭证 号数 摘 要  借 方  月 日   直接材料 生产工人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 合 计     直接材料 2505    2505     直接工资  3000   3000     职工福利费   420  420     分配制造费用    3937.5 3937.5     本期发生额 2505 3000 420 3937.5 9862.5     完工产品成本 2425 2940 411.6 3925.9 9702.5     期末余额 80 60 8、4 11、6 160  (4)编制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成本项目 A产品(100件) B产品(50件)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 8645 6140 860 11000 86.45 61.4 8.6 110 2425 2940 411.6 3925.9 48.5 58.5 8.232 78.518  完工产品成本 26645 266.45 9702.5 194.05  (五)业务题答案: 更正错账:(1)划线更正法: 3500 (5)借:短期借款36000 5300 印章 贷:银行存款36000 (2)借:固定资产70000 (6)借:应付账款54000 贷:资本公积70000 贷:应付票据54000 借:固定资产70000 (7)借:盈余公积72000 贷:实收资本70000 贷:实收资本72000 (3)借:固定资产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借:管理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4)借:预提费用2400 贷:银行存款2400 借:待摊费用2400 贷:银行存款2400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及讲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 2. 李桂媛、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3.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第十章 财产清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财产清查。目的是要使初学者明确财产清查对于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应了解财产清查含义及种类,熟练掌握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确定期末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的基本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等内容。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财产清查             2.全部清查         3.局部清查 4.定期清查             5.不定期清查        6.实地盘存制 7.永续盘存制            8.先进先出法        9.加权平均法 10.后进先出法           11.未达账项         12.实地盘点法 (二)关键问题 什么是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的必要性是什么? 财产清查有哪些种类?全部清查应在哪几种情况下进行? 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有何不同?各自具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进行正式清查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如何进行现金的清查? 如何进行银行存款的清查?如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如何进行财产实物的清查? 8.如何进行债权债务清查? 9.财产清查的核算需要设置的主要账户有哪些?如何核算? 10.如何进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必须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清点和审查工作。财产清查方法是会计核算专门方法之一,它是根据账簿记录,对企业的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查明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准确的、完整的、系统的核算信息。财产清查不但是会计核算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也是财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财产清查的概念、必要性和种类。在何种情况下进行全部清查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存货的盘存制度包括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在两种盘存制度下如何确定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财产清查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清查、实物财产的清查和应收应付款的清查。其中,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重点内容之一。对在银行存款清查时出现的未达账项,可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调整,但该表只起到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该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应注意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结果处理的区别。 本章的难点包括如何确认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形,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本章的难点之一。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确认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是本章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存货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的计价方法需要掌握,如何在永续盘存制下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后出法计算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并对其三种计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是个难点问题,也是个重点问题。这里,需要正确运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并且认知该项目期末一般无余额,因此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没有此项目列示。此外,需要正确区分各项资产的清查结果会计处理的不同点。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永续盘存制的优点是( )。 A.简化了存货的日常核算工作 B.有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 C.省去了记录存货发出的经济业务 D.在品种规格多的企业存货明细记录工作量小 2.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存货盘亏,若是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应于批准时列入( )。 A.“其他应收款”科目 B.“营业外支出”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 D.“财务费用”科目 3.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的存货盘盈,按规定的手续批准后冲减记入( )。 A.“营业费用”科目 B.“营业外收入”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 D.“财务费用”科目 4.关于“关于现金盘点报告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只起到“盘存单”的作用 B.它只起到“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 C.它即起到“盘存单”的作用,又起到“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现金清查的方法是( )。 A.技术测算法 B.实地盘点法 C.外调核对法 D.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 6.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进行的清查工作属于( )。 A.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B.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C.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D.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7.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的主要区别是( )。 A.盘点的方法不同 B.盘点的目标不同 C.盘点的工具不同 D.盘亏结果处理不同 8.一般而言,单位撤销、合并时,要进行( )。 A.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 C.局部清查 D.不定期清查 9.对于现金的清查,应将其结果及时填列( )。 A.盘存单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现金盘点报告表 D.对账单 10.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是( )。 A.日记账与总账核对 B.日记账与收付款凭证核对 C.日记账和对账单核对 D.总分类账和收付款凭证核对 11.对于大量成堆、难以清点的财产物资,应采用的清查方法是( )。 A.实地盘点法 B.抽样盘点法 C.查询核对法 D.技术推算盘点法 12.在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造成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不一致的原因是( )。 A.应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未达账项 D.外埠存款 13.实存账存对比表是调整账面记录的( )。 A.记账凭证 B.转账凭证 C.原始凭证 D.累计凭证 14.下列项目的清查应采用询证核对法的是( )。 A.原材料 B.应付账款 C.固定资产 D.银行存款 15.企业盘盈机器设备一台,重置完全价值为6万元,估计已提折旧3万元,在未查明盘盈原因之前,正确的会计分录为( )。 A.借:固定资产 30000 B.借:固定资产 6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 营业外收入 30000 C.借:固定资产 60000 D.借:固定资产 30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 累计折旧 30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0000 16.对财产物资的收发都有严密的手续,且在账簿中有连续的记载便于确定结存灵敏度的制度是( )。 A.实地盘存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收付实现制 17.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的净值经批准后,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 A.营业外收入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待处理财产损溢 18.在直接转销法下,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待处理财产损溢 D.管理费用 19.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盘亏,按其净损失经批准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待处理财产损溢 D.营业费用 20.对于数量多、重量均匀的实物财产,可以采用的清查方法是( )。 A.询证核对法 B.实地盘点法 C.技术推算盘点法 D.抽样盘存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未达账项是( )。 A.企业先收款记账而银行未收款未记的款项 B.银行先收款记账而企业未收款未记的款项 C.企业和银行同时收款的款项 D.银行先付款记账而企业未付款未记账的款项 E.企业先付款记账而银行未付款未记账的款项 2.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 )。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E.岗位责任制 3.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时间可分为( )。 A.全面清查 B.局部清查 C.定期清查 D.不定期清查 E.内部清查 4.企业进行全部清查主要发生的情况有( )。 A.年终决算后 B.清产核资时 C.关停并转时 D.更换现金出纳时 E.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时 5.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执行单位不同,可分为( )。 A.内部清查 B.局部清查 C.定期清查 D.不定期清查 E.外部清查 6.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不定期清查( )。 A更换财产和现金保管人员时 B.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时 C.会计主体发生改变或隶属关系变动时 D.财税部门对本单位进行会计检查时 E.企业关停并转、清产核资、破产清算时 7.下列表格中,可用作原始凭证调整账簿记录的有( )。 A.实存账存对比表 B.未达账项登记表 C.现金盘点报告表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E.结算款项核对登记表 8.财产清查前应做的业务上的准备包括( )。 A.成立财产清查领导小组 B.配备财产清查人员 C.财务部门的账簿记录准备 D.财产保管部门的实物整理与盘点 E.计量器具和表册的准备 9.“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 )。 A.原始凭证 B.盘存表的表现形式 C.只起到对账作用 D.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 E.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依据 10.常用的实物财产清查方法包括( )。 A.实地盘点法 B.技术推算法 C.函证核对法 D.抽样盘点法 E.永续盘存法 11.按清查的范围不同,可将财产清查分为( )。 A.全面清查 B.局部清查 C.定期清查 D.内部清查 E.外部清查 12.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的项目有( )。 A.固定资产 B.库存商品 C.银行存款 D.往来款项 E.现金 13.定期清查的时间一般是( )。 A.年末 B.单位合并 C.中外合资时 D.季末 E.月末 14.核对账目法适用于( )。 A.固定资产的清查 B.现金的清查 C.银行存款的清查 D.短期借款的清查 E.预付账款的清查 15.财产清查的作用是( )。 A.便于宏观管理 B.保证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C.提高会计资料的质量,保证其真实可靠 D.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挖掘财产物资潜力 E.有利于准确地编制收付款凭证 16.全面清查的对象包括( )。 A.货币资金 B.各种实物资产 C.往来款项 D.在途物资 E.委托加工的物资 17.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计算调节后的余额可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A.加企业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B.加银行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C.加双方都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D.加企业未入账的支出款项 E.减企业未入账的支出款项 18.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是( )。 A.核准数字,查明原因 B.调整凭证,做到账实相符 C.调整账簿,做到账实相符 D.进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E.销毁年限较长的账簿资料 19.对于盘亏的财产物资,经批准后进行会计处理,可能涉及到的借方账户有(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应收款 E.待处理财产损益 20.“实存账存对比表”是( )。 A.财产清查的重要报表 B.会计账簿的重要组成部分 C.调整账簿的原始凭证 D.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之一 E.分析盈亏原因,明确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 (三)判断题 会计部门要在财产清查之前将所有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为财产清查提供可靠的依据。( ) 采用先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时,会过低估计企业的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高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 采用后进先出法,期末结存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反映最近的进货成本,而发出存货的成本则反映最早进货的成本。( ) 采用加权平均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而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所以,它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方法,一般不为企业所采用。( ) 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能减少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 对在银行存款清查时出现的未达账项,可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调整,该表是调节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不同,不仅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和损益项目,同时也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 ) 实地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各种财产的增加数和减少数,在期末时再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各种财产的数量,并据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盘存制度。( ) 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的传递时间不同,而导致了记账时间不一致,即一方已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已经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接到有关结算凭证而未入账的款项。( ) 为了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资产的盈亏或毁损及报经批准后的转销数额,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 ) (四)业务计算题 1.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要求学生一方面要掌握未达账项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学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资料:某企业2002年7月31日的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691600元,而银行对账单上企业存款余额为6816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未达账项: (1)7月26日企业开出转账支票30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银行尚未登账。 (2)7月28日企业委托银行代收款项4000元,银行已收款入账,但企业未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因而未登记入账。 (3)7月29日,企业送存购货单位签发的转账支票15000元,企业已登账,银行未登账。 (4)7月30日,银行代企业支付水电费2000元,企业尚未接到银行的付款通知,故未登记入账。 要求:根据以上有关内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分析调节后是否需要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2.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 资料:X企业经财产清查,发现盘盈A材料3200吨。经查明是由于计量上的错误所造成的,按计划成本每吨2元入账。 要求:对X企业盘盈的A材料做批准前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3.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 资料:Y企业经财产清查,发现盘亏B材料100吨,每吨单价200元。经查明,属于定额内合理的损耗有5吨,计1000元;属于过失人由责任人赔偿40吨,计8000元;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55吨,计11000元,但由保险公司赔偿6000元。 要求 :对Y企业盘亏的B材料进行批准前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4.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固定资产清查的会计处理。 资料:W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盈机器设备一台,估计原值为300000元,估计已提折旧额为50000元。要求进行批准前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5.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固定资产清查的会计处理。 资料:W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机器设备一台,账面原值为280000元,已提折旧额为100000元。 要求:对W企业盘盈的机器设备进行批准前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6.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综合地掌握财产盘亏、盘盈的会计处理。 资料:某公司在财产清查中,发现问题: (1)一台账外机器,重置完全价值65000元,估计八成新; (2)盘亏设备一台,账面原价28000元,已提折旧12000元; (3)甲材料账存4500元,实存4300元,系保管员责任; (4)乙材料账存7500元,实存7850元,系收发计量不准确造成; (5)丙材料账存15200元,实存13500元,系自然灾害造成,保险公司应给予1000元赔偿,暂未收到款; 要求:对上述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包括批准前和批准后会计处理)。 五、案例 案例一: 甲企业采购员王××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旅馆开出发票记载单价为50元,人数1人,时间为10天,金额为500元。而王××却将单价50元直接改为350元,小写金额改为3500元,将大写金额前加了一个“叁仟”,报销后贪污金额为3000元。 要求:(1)出纳员对此应承担什么责任?(2)对采购员王××应怎样进行处理?(3)出纳员应如何审核这类虚假业务? 案例提示: (1)出纳员应负责追回损失的现金,若无法追回,出纳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出纳员应首先检查原始凭证,即应检查发票有无部门领导的签字,发票金额的笔体是否一致。发现有疑点时,应采用函询法调查住宿单价。 案例二: 某百货批发部,出纳与会计由一人担任。该批发部根据业务有时需以优惠价格销售电冰箱,以照顾关系单位及有关人员,但必须由经理批条。会计依据批条上的数量、价格开具发票,并保管以备查。审计人员抽查了该批发部98年10月份的账目,抽查电视机的20笔销售业务,发现有18笔业务是按优惠价销售的,审计人员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询问了经理。经理证实,在10月份根本就没有批准按优惠价格销售电视机。审计人员抓住线索,对全年销售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了审查,查出多笔没有批条却按优惠价销售的业务,共计3806.73元,在事实面前,会计人员承认了自己的贪污行为。请说明你的处理意见。 案例提示: 限期追回被贪污的款项3806.73元,吊销该会计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案例三: A企业出纳员张秋收到B单位签发的转账支票一张2084元后,同时签发了一张金额为2084元的现金支票,然后一并到银行办理银行存款进账业务和提取现金的业务。请问:(1)出纳员的这种做法是否属于正常的经济业务范畴?为什么?(2)对这两笔经济业务如何进行账务处理?(3)你做为一个审计人员,对这类经济业务应如何查处? 案例提示: 出纳员的这种做法一般情况下属于异常的经济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出纳员可能利用银行存款同时一增一减两笔相同金额的业务,使银行存款余额没有变化,其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符,不易看出漏洞,从而达到贪污公款的目的。因此,对这种贪污行为,审计人员应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收支业务逐笔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发现银行对账上有金额相同且时间间隔不长的一收一付两笔业务而银行日记账上没有记录,应要特别注意,询问会计人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查不清原因,可到银行调查该收付业务的具体内容,从中查出会计人员有无贪污公款的行为。 案例四: B企业1988年1月销售一批产品给W企业,价款共计1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1992年仍未收回该项货款。于是,财会人员便将此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了。然而1993年2月W企业将应付B企业货款10万元又偿还给B企业,此时,会计人员不但没有入账,而且将10万元私自侵吞。请问:(1)会计人员的这种作法属于什么行为?(2)会计人员将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应如何编制会计分录?(3)当W企业将款项支付给B企业,会计人员应如何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案例提示: (1)会计人员完全属于贪污行为。 (2)会计人员转为坏账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 10万 贷:应收账款 10万 (3)当收到B企业偿还的货款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应收账款 10万 贷:管理费用 10万 借:银行存款 10万 贷:应收账款 10万 案例五: Y企业的副经理王××,将企业正在使用的一台设备借给其朋友使用,未办理任何手续。清查人员在年底盘点时发现盘亏了一台设备,原值为2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净值为15万元。经查,属王副经理所为。于是,派人向借方追索。但借方声称,该设备已被人偷走。当问及王副经理对此处理意见时,王××建议按正常报废处理。请问:(1)盘亏的设备按正常报废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2)企业应怎样正确处理盘亏的固定资产? 案例提示: Y企业对盘亏的固定资产的处理是不合适的。清查人员应向当事人索赔。如果当事人不能按期偿还时,王××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六: M企业1999年发生了亏损8万元,经理为了表明其工作业绩,要求会计人员在账面上“扭亏为盈”。于是,会计人员在年底虚报盘盈库存商品80吨,价值16万元,进行的账务处理是: 发现时: 借:库存商品 16万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6万 核销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6万 贷:营业外收入 16万 请问:审计人员在次年发现了这笔弄虚作假的业务,应如何调整上年利润和库存商品? 案例提示: 审计人员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万 贷:库存商品 16万 案例七: 审计人员在对G企业进行审计时发现,G企业98年12月份以更新机器设备为名报废了8台正常运转的机器设备。8台设备原值共计160万元,已提折旧70万元,会计人员按照厂长的指示对8台设备进行了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即, 借:固定资产清理 90万 累计折旧 70万 贷:固定资产 160万 借:营业外支出 9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90万 请问:(1)审计人员应怎样审查G企业的这种行为?(2)G企业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3)审计人员应责成G企业进行怎样的账务调整? 案例提示: (1)第一步,审计人员应审阅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账,对设备未到年限却作清理处理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审查企业在账簿记录中有没有清理费用和残料价值或变价收入。第二步,审计人员应亲临现场,实地查看和盘点已做清理处理的机器设备,看其是否还在使用中。 (2)G企业提前报废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目的是减少当年利润,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从而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 (3)账务调整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160万 贷:累计折旧 70万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万 案例八: 审计人员在审查N企业的1999年资产负债表中发现,有一笔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20万元,审查其明细账得知是部分库存材料盘亏,但在审查会计凭证时却发现N企业10月15日23#凭证购买装饰材料时,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20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4万 贷:银行存款 23.4万 10月15日25#记账凭证后未附有原始凭证,但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8万 贷:原材料 20万 其他应付款 8万 10月18日编制的记账凭证是: 借:管理费用 28万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8万 上述会计分录可疑之处在于,N企业是何原因将8万元的材料损失记入了“其他应付款”账户?审计人员对“其他应付款”的明细账进行了审查,发现有一笔应付给C装饰公司的装饰用工费值得怀疑。审计人员实际查看了N企业的会议室,从外观上看是最近装修的,但从账簿、会计凭证中未发现有任何记录。于是,审计人员找到C装饰公司于经理询问此事。据于经理反映,他们为N企业装饰会议室不仅出了工,而且还购买了装饰材料。根据这些证据,你认为N企业都有哪些违法行为?N企业应如何真实地记录该项经济业务? 案例提示: N企业为装饰豪华会议室,投资了28万元。为了不从账面反映出这一铺张行为,便将购料费和用工费28万元通过资产盘亏处理掉。这样做的结果是:(1)抵扣了不应抵扣的增值税,偷漏了增值税;(2)虚增了当期费用,虚减了当期利润,少交了所得税。 正确的做法是:当购进了装饰材料时,借:工程物资 23.4万 贷:银行存款 23.4万 当领用工程物资并发生用工费时,借:在建工程 31.4万 贷:工程物资 23.4万 其他应付款 8万 案例九: 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受托对东海钢铁厂的存货进行审计,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1.年终经财产清查发现,原材料账实不符 该钢铁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存货的管理中实行了采购人员、运输人员、保管人员等不同岗位分工负责的内部牵制制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三者合伙作弊,使内控制度失去了监督作用。该钢铁厂2002年根据生产需要每月需要购进各种型号的铁矿石1000吨,货物自提自用。2002年7月,采购人员张黑办理购货手续后,将发票提货联交由本企业汽车司机胡来负责运输,胡来在运输途中,一方面将600吨铁矿石卖给某企业,另一方面将剩余的400吨铁矿石运到本企业仓库,交保管员王虎按1000吨验收入库,三个人随即分得赃款。财会部门从发票、运单、入库单等各种原始凭证的手续上看,完全符合规定,照例如数付款。可是在进行年终财产清查时才发现账实不符的严重情况,只得将不足的原材料数量金额先做流动资产的盘亏处理,期末处理时,部分做管理费用处理,部分做营业外支出处理。请问该企业的会计处理是否妥当?应该如何处理?。 2.未经税务部门批准,擅自更改原材料的计价方法,以达到调节产品成本的目的 东海钢铁厂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原材料核算。多年来该厂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确定发出矿石的实际成本,2002年铁矿石价格上涨严重,该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擅自变更了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将后进先出法变更为先进先出法。经测算,截至到本年末,与按后进先出法计算的结果相比,领用铁矿石的实际成本相差280000元,即少计了当年的成本280000元,多计了利润280000元。该厂在年终财务报告中,对该变更事项及有关结果未予以披露。请问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应该如何处理? 3.毁损材料不报废,制造虚盈实亏 该钢铁厂2003年1月发生了一场火灾,材料损失达90万元。保险公司可以赔偿30万元。企业在预计全年收支情况后,可知如果报列材料损失,就会使利润下降更加严重。为保证利润指标的实现,该钢铁厂领导要求财会部门不列报毁损材料。请问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提示: 1.该企业的会计处理是不妥当的。部分做管理费用处理,部分做营业外支出处理的做法更有问题。应该查实由三位责任人负责赔偿。 2.这种做法违反了一致性原则。企业如果要更改存货的计价方法,首先应通过税务部门批准,然后根据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进行适当的调整,并进行适当的披露。 3.这样做的结果使利润虚增,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应在90万元的基础上,扣除保险公司赔偿的30万元以及材料的残值等项目,再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处理。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C;4.C;5.B;6.D;7.B;8.B;9.C;10.C;11.D;12.C;13.C;14.B;15.C;16.C;17.A;18.D;19.B;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D;2.CD;3.CD;4.ABCE;5.AE;6.ABCDE;7.AC;8.CDE;9.CD;10.ABCD;11.AB;12.ABE;13.ADE;14.CDE;15.ABCD;16.ABCDE;17.AE;18.ACD;19.ABD;20.ACE (三)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3.错误 4.错误5.正确6.错误7.错误8.错误9.错误10.错误 (四)计算题 1.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下: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2年7月31日 项 目 金 额 项 目 金 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691600 4000 20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企业已收 银行未收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681600 15000 3000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693600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693600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只是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它只起到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还应待收到有关原始凭证后再进行。 2.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批准前,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 6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400 批准后,会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400 贷:管理费用 6400 3.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批准前,会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 批准后,会计处理为: (1)属于定额内合理损耗的处理: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 (2)属于由责任人赔偿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8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000 (3)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5000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6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000 4.批准前,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300000 贷:累计折旧 50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 250000 批准后,会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250000 5.批准前,会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80000 累计折旧 100000 贷:固定资产 280000 批准后,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外支出 18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80000 6.会计分录如下: (1)批准前: 借:固定资产 65000 贷:累计折旧 13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 52000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2000 贷:营业外收入 52000 (2)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6000 累计折旧 12000 贷:固定资产 28000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 16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6000 (3)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00 贷:原材料 200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00 (4)批准前: 借:原材料 3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50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50 贷:管理费用 350 (5)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700 贷:材料 1700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00 营业外支出 7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700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年。 3.罗伯特F 迈格斯:《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 4.王俊生:《基础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编制财务报告。目的是要使初学者了解财务报告的有关知识,掌握财务报告的基本编制方法。通过学习应了解财务定义、作用和种类,较为熟练的掌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会计报表 2.静态会计报表 3.动态会计报表 4.单位会计报表 5.汇总会计报表 6.个别会计报表 7.合并会计报表 8.内部会计报表 9.外部会计报表 10.资产负债表 11.利润表 12.利润分配表 (二)关键问题 为什么要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作用是什么?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有哪些? 会计报表的种类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是如何规定的? 怎样填制利润表“本月数”一栏的各个项目?怎样填制利润表“本年累计数”一栏? 我国的利润分配表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内容? 利润分配表有何作用?如何编制利润分配表? 为什么要编制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如何? 9.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列方法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之。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通过对会计报表的概念、种类和编制要求的阐述,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会计报表的结构原理和编制方法。本章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内容: 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要求。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会计报表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信息源;2.会计报表是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外部单位和个人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据以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3.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内部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会计报表可分为以下几种:1.按照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2.按照会计报表的编报时间,可以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3.按照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可以分为单位报表和汇总报表;4.按照会计报表各项目所反映的数字内容,可以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5.按照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1.利润表的编制 (1)利润表的概念、结构和内容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我国企业采用的是多步式利润表格式。利润表通常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主营业务利润;二是营业利润;三是利润总额;四是净利润。 (2)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按照我国企业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其编制方法如下: 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报表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为“上年数”栏。 利润表中的“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2.利润分配表的编制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实现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情况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 我国企业利润分配表的格式基本采用多步式,即从净利润开始到可供分配利润,最后反映出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表基本上是按照“利润分配” 账户的有关明细账户来编制的,我国制造业企业利润分配表的一般填列方法如下: 报表中的“本年实际”栏,根据当年“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 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上年实际”栏根据上年“利润分配表”各项目填列。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与内容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一般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包括的内容有:企业的各项资产的总额及其构成,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其他资产;负债总额及其构成,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构成,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以及留存收益。 (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在我国,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栏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栏各项目主要是根据有关账户期末余额记录编制的,其数据的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①根据总账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例如:“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②根据有关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例如:“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项目,应根据“待处理财产损溢”总账所属明细账“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③根据总账和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例如:“应付债券”项目,根据“应付债券”总账余额扣除“应付债券” 账户所属的明细账户中反映的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部分分析计算填列。 ④根据若干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例如:“存货”项目,应根据“物资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账户的期末借贷方余额相抵后的差额填列。 ⑤根据明细账期末余额计算填列,例如:“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 账户所属各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如果“预收账款” 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如“应收账款” 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有贷方余额,应包括在“预收账款”项目内填列。 4.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来自相同的基础性财务信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说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静态的财务状况。利润表从收入和费用角度,以动态的方式说明了由产生利润的业务导致的财务状况的变化,由此产生的净利润代表所有者在企业中权益的增加。现金流量表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角度说明了该期间现金增加和减少的方式。同时,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净增加额应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数与期初数之间的差额相等。 5.会计报表的分析与利用 这里重点明确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即主要有以下四种: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比率分析法。在分析时,往往会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比率分析法是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会计报表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之间的关系分析,它用相对数来表示。该比率指标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财务比率的种类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1.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2.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3.反映获利能力的比率。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应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部分中单独列项反映的是( )。 A.长期待摊费用中在一年内摊销的部分 B.预计一年内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 C.预计一年内报废的固定资产 D.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2.利润分配表是下列哪个报表的附表(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3.“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有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下列一个项目内反映( )。 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预付账款 D.预收账款 4.按照编制单位的不同,会计报表可以分为( )。 A.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 B.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C.企业会计报表和事业会计报表 D.主、附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 5.通过资产负债表不能了解( )。 A.企业的经济资源及分布的情况 B.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 C.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D.企业的财务成果及其形成过程 6.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包括的项目有( )。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值 B.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原值 C.已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 D.正在安装的固定资产原值 7.在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下,会计报表编制的根据是( )。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原始凭证汇总表 8.依照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格式为( )。 A.单步报告式 B.多步报告式 C.账户式 D.混合式 9.依照我国的会计准则,利润表采用的格式为( )。 A.单步报告式 B.多步报告式 C.账户式 D.混合式 10.某企业为新开办的企业,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90万元,其中有10万元是向外单位进行长期投资分得的税后利润,属于纳税前应扣除的项目,该企业按33%计算所得税,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给投资者利润为235600元,则该企业在利润分配表中“年末未分配利润”数额为( )。 A.220000元 B.276950元 C.300400元 D.305000元 1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 )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A.某一特定日期 B.一定时期内 C.某一年份内 D.某一月份内 12.在下列各个会计报表中,属于反映企业对外的静态报表的是( )。 A.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现金流量表 D.资产负债表 13.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是( )。 A.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B.利润表的附表 C.现金流量表的附表 D.反映财务状况的主表 14.期末“预提费用”账户的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 )。 A.以负数列示在预提费用项目中 B.用红字列示在预提费用项目中 C.不做反映,而在利润表中列示 D.与“待摊费用”账户借方余额相加后列示在待摊费用项目中 15.“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 )项目中反映。 A.预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收账款 D.应付账款 16.编制会计报表时,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作为编制依据的报表是( )。 A.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17.以“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作为编制依据的会计报表是( )。 A.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18.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资产类备抵调整账户应列示在( )。 A.权益方 B.资产方 C.借方 D.贷方 19.某企业“应付账款”明细账期末余额情况如下:W企业贷方余额为200000元,Y企业借方余额为180000元,Z企业贷方余额为300000元。假如该企业“预付账款”明细账均为借方余额,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项目的数额为( )。 A.680000 B.320000 C.500000 D.80000 20.在利润表中,对主营业务要求详细列示其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等项目,而对其他业务只列示其他业务利润项目,这一做法体现了( )。 A.真实性原则 B.配比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重要性原则 21.填列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各个项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记录填列 B.主要是根据有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记录填列 C.大多数项目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记录填列,少数项目则根据有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记录填列 D.少数项目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记录填列,大多数项目则根据有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记录填列 22.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到的会计信息是( )。 A.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B.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 C.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D.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及其现金增减变动的原因 23.按照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资产负债表属于( )。 A.财务状况报表 B.经营成果表 C.对外报表 D.月报 24.资产负债表的下列项目中,根据几个总账账户期末余额进行汇总填列的是( )。 A.短期投资 B.短期借款 C.货币资金 D.累计折旧 25.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保管期限为( )。 A.5年 B.15年 C.25年 D.永久保管 26.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应根据( )。 A.“存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 B.“原材料”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 C.“原材料”、“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 D.“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 27.某企业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为2800000元,以银行存款收讫,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为270000元,期末余额60000元,应收账款期初余额为1000000元,期末余额为400000元,年度内核销的坏账损失为20000元,另外,当期因商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退货价款300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根据上述资料,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 )。 A.3560000元 B.3590000元 C.3580000元 D.3620000元 28.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较正常的速动比率是( )。 A.200% B.100% C.50% D.25% 29.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 )。 A.资金占用越大 B.坏账风险越大 C.偿债能力越差 D.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期越短 30.某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未发生销售退回和折让,年初应收账款为12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为240万元。则该公司2001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 A.86天 B.129.6天 C.146天 D.173天 31.某公司2002年年初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1。若该公司计划年末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并使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提高5个百分点,则该公司2002年年末资产负债率为( )。 A.48.72% B.48.78% C.50.00% D.51.22% 32.某企业2001年平均资产总额为4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净额1400万元,实现净利润224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则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 A.5.6% B.9.3% C.16% D.14%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的下列报表,属于对外报表的有(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分配表 C.利润表 D.现金流量表 E.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2.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是( )。 A.数字真实 B.编报及时 C.格式统一 D.内容完整 E.计算正确 3.下列报表中,属于附表的有( )。 A.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B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利润分配表 E.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 4.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披露的内容包括( )。 A.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B.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C.或有事项的说明 D.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E.关联方关系及其关联方交易的说明 5.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包括的项目有( )。 A.无形资产 B.短期投资 C.预付账款 D.预提费用 E.待摊费用 6.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根据下列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的代数和进行填列的有( )。 A.材料成本差异 B.物资采购 C.制造费用 D.自制半成品 E.在建工程 7.在利润表中,应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中的税金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资源税 E.教育费附加 8.利润表提供的信息包括( )。 A.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 B.发生的主营业务支出 C.其它业务利润 D.利润或亏损总额 E.企业的财务状况 9.企业的下列报表中,属于对内的会计报表的有(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利润分配表 D.制造成本表 E.商品产品成本报表 10.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 )。 A.债权人 B.企业内部管理层 C.投资者 D.潜在的投资者 E.国家政府部门 11.在编制资产负债表中,应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有 ( )。 A固定资产原价 . B.应收票据 C.坏账准备 D.累计折旧 E.短期借款 12.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 )。 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利润预测报告 E.审计报告 13.下列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反映时,应考虑已计提的减值或损失准备的项目有( )。 A.长期股权投资 B.预付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在建工程 E.无形资产 14.不减少现金的费用和损失包括( )。 A.固定资产折旧 B.无形资产摊销 C.转销固定资产盘亏 D.投资损失 E.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15.下列各项属于应记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的经济业务包括( )。 A.销售商品收入的现金 B.购货退回而收到的退货款 C.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D.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 E.收到的税费返还 16.下列各项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A.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B.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C.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D.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E.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 17.下列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 A.现金比率 B.产权比率 C.速动比率 D.资本利润率 E.成本利润率 18.反映获利能力比率评价指标包括( )。 A.销售净利润率 B.资产净利润率 C.资本收益率 D.每股收益 E.存货周转率 (三)判断题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 ( ) 会计报表按其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按照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可以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月末、季末或年末取得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的报表。( )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实现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情况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 ) 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为简便明晰起见,我国企业采用的是单步式利润表格式。( ) 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栏各项目主要是根据总账或有关明细账期末贷方余额直接填列的。( ) 利润分配表中的“本年实际”栏,根据当年“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 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 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和银行本票存款等货币资金的合计数,因此,本项目应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 )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 账户所属各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如果“预付账款” 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如果“应收账款” 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有贷方余额,应包括在“预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项目,是反映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的各项营业费用和实际成本。( ) 从投资者的观点来看,资产负债率越低,他们的资金就越安全,就越能分得丰厚的股利。( ) 产权比率指标表明了债权人投资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 )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情况的一项指标。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多。( ) 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它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的预期。预期越好,市盈率就越低。( )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净增加额应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数相等。( ) 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负债”部分列示的是企业报告期末全部长期负债余额,因而“长期负债合计”项目的金额等于报告期末“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所有长期负债类科目余额之和。( ) (四)业务计算题 1.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了解销售过程、利润形成过程的经济业务,并掌握这些过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利润报表的编制。 资料:某一般纳税企业2002年8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企业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售价80元,价税款已通过银行收讫。 (2)企业同城销售给红星厂乙产品900件,每件售价50元,但价税款尚未收到。 (3)结转已售甲、乙产品成本。其中甲产品生产成本65400元;乙产品生产成本36000元。 (4)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销售甲、乙两种产品的销售费1520元。 (5)根据规定计算应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8750元。 (6)王××外出归来报销因公务出差的差旅费350元(原已预支400元)。 (7)以现金1000元支付厂部办公费。 (8)企业收到红星厂前欠货款45000并存入银行。 (9)没收某单位逾期未退回的包装物押金6020元。 (10)年初,用银行存款支付厂部全年材料仓库的租赁费2400元。 (11)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预付材料仓库租赁费170元。 (12)根据上述有关经济业务,结转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13)根据上述有关经济业务结转本月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及管理费用。 (14)根据本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按33%税率计算应交所得税。 (15)以银行存款上交税金城建税8750元,所得税5940元。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编制该企业当月的利润表,增值税率为17%。(凡能确定二级或明细账户名称的,应同时列明二级或明细账户)。 2.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了解销售过程、利润形成过程以及利润分配过程的经济业务,从而掌握这些过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利润分配表的编制。 资料:已知A企业2002年12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其增值税率为17%。 (1)12月12日销售甲产品100件,每件售价450元,价税款尚未收到。 (2)12月2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管理部门办公费3110元。 (3)12月30日,计提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2 000元。 (4)12月30日,计算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1 000元。 (5)12月30日,结转已销售的100件甲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20 000元。 (6)12月3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100件甲产品的运费600元。 (7)12月31日,预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费用300元。 (8)12月31日,将清理固定资产净收益4000元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9)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罚款支出2 400元。 (10)12月31日,将各项收入和各项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11)12月31日,按33%的所得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并结转到“本年利润” 账户。 (12)年终决算时,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税后利润)总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假定1-11月已实现净利润120174.7元)。 (13)按全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4)本年计算应向投资者分配利润80 000元。 (15)年末经董事会决议,将资本公积中的4000元转增资本金。 要求: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编制利润分配表。(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凡能确定二级或明细账户名称的,应同时列明二级或明细账户) 3.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 资料:某企业2002年4月30日有关科目余额如下: 科目名称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 应收账款 65000 坏账准备 500 预付账款 30000 原材料 34000 生产成本 56000 库存商品 85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0 待摊费用 800 预提费用 4000 利润分配 172500 本年利润 210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净额; (2)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的数额; (3)资产负债表上“待摊费用”项目的数额; (4)资产负债表上“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 4.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务指标的计算过程及其作用。 资料:企业上月初存货余额为950万元。上月末存货余额为105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5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 5. 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务指标的计算过程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料: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本期流动资产合计363000元,存货63000元,流动负债合计40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企业的速动比率。 五、案例 案例一: A企业按其预计营业额计算的业务招待费应列支12万元,否则其超支额须列入应纳税所得额中计算交纳所得税。A企业在当年的5月底业务招待费实际支出额已达10万元,为了达到少交税的目的,将招待费压缩到12万元以内,经理和会计人员商定,以报销劳保用品为名套取现金,用于业务招待费支出。会计人员随即从某劳保用品商店搞到几张空白发票,自行编造填列有关数据,共计18万元。会计人员依据这些伪造的发票,作了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套取现金18万元,全部以个人名义存储,专门用于压缩业务招待费的超支。请问清查人员对上述违法行为应怎样进行查处? 案例提示: 清查人员应询问劳保用品保管员,对账面登记的劳保用品与仓库中的劳保用品的购进与发出进行核对。查出问题后,应强令A企业补交所得税,调整账面盈余。 案例二: 审计人员在查阅U企业的98年10月份的会计报表时,发现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目较以前月份的发生额有较大的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本期与前几期比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于是,审计人员查阅该企业的账簿,发现“应收账款”总账与明细账金额之和不相等,对总账所记载的一些“应收账款”数额,明细账中并未作登记。审计人员根据账簿记录调阅有关记账凭证,发现三张记账凭证后未附有原始凭证。其中: 10月12日9#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应收账款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10月17日15#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应收账款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10月23日20#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应收账款 92000(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经审查,U企业在上述10月份的三张会计凭证中虚列当期收入60万元,三笔业务中在“库存商品”明细账和“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均未作登记,准备于下年年初作销货退回处理。 请问:(1)U企业此举的目的是什么?说出你认为的企业所为的几种可能性。 (2)上述问题在年终结账前发现,U企业应如何调账? 案例提示:上述问题在年终结账前发现,U企业应作如下调整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 贷:应收账款 600000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D;4.A.;5.D;6.A;7.C;8.C;9.B;10.D;11.A;12.D;13.A;14.D;15.B;16.C;17.A;18.B;19.C;20.D;21.A.;22.D;23.A;24.C;25.D;26.C.;27.A;28.B;29.D;30.B;31.A;32.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DE;3.ABDE;4.ABCDE;5.BCE;6.ABD;7.BCDE;8.ABCD;9.DE;10.ABCDE;11.AB;12.ABC;13.ACDE;14.ABCDE;15.ABCE;16.ABCE;17.ABC;18.ABCD (三)判断题 1.错误 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错误11.错误12.正确13.错误14.错误15.错误16.错误 (四)业务计算题 1.(1)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3600 (2)借:应收账款 52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7650 (3)借:主营业务成本 101400 贷:库存商品 -甲产品 65400 -乙产品 36000 (4)借:营业费用 -甲产品 800 -乙产品 720 贷:银行存款 1520 (5)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8750 贷:应交税金 8750 (6)借:管理费用 350 现金 50 贷:其他应收款 400 (7)借:管理费用 1000 贷:现金 1000 (8)借:银行存款 45000 贷:应收账款 45000 (9)借:其他应付款 60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20 (10)借:待摊费用 2400 贷:银行存款 2040 (11)借:管理费用 170 贷:待摊费用 170 (12)借:主营业务收入 125000 其他业务收入 6020 贷:本年利润 131020 (13)借:本年利润 11319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1400 营业费用 152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8750 管理费用 1520 (14)借:所得税 5883.9 贷:应交税金 5883.9 借:本年利润 5883.9 贷:所得税 5883.9 (15)借:应交税金 -城建税 8750 -所得税 5883.9 贷:银行存款 14633.9 利润表 编制单位: 2002年8月 单位:元 项 目 本月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125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1014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8750  二、主营业务利润 14850   加:其他业务利润 6020   减:管理费用 1520   营业费用 1520  三、营业利润 17830  四、利润总额 17830   减:所得税 5883.9  五、净利润 11946.1   2.(1)借:应收账款 52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7650 (2)借:管理费用 3110 贷:银行存款 3110 (3)借:管理费用 2000 贷:累计折旧 2000 (4)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 000 贷:应交税金 1000 (5)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 (6)借:营业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7)借:财务费用 300 贷:预提费用 300 (8)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 贷:营业外收入 4000 (9)借:营业外支出 2400 贷:银行存款 2400 (10)借:主营业务收入 45000 营业外收入 4000 贷:本年利润 49000 借:本年利润 2941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00 营业费用 6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000 管理费用 5110 财务费用 300 营业外支出 2400 (11)借:所得税 6464.7 贷:应交税金 6464.7 借:本年利润 6464.7 贷:所得税 6464.7 (12)借:本年利润 1333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3330 贷:盈余公积 13330 (14)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80000 贷:应付利润 80000 (15)借:资本公积 4000 贷:实收资本 4000 利润分配表 2002年 编制单位:A企业 项 目 行次 本年实际  一、净利润 1 133300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2   二、可供分配利润 3 133300  加:盈余公积补亏 4   减:提取盈余公积 5 13330   应付利润 6 80000  三、未分配利润 7 39970  3.某企业2002年4月30日有关科目余额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净额为64500元; (2)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的数额为173000元; (3)资产负债表上“待摊费用”项目的数额为4800元; (4)资产负债表上“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37500元。 4.(1)存货平均余额=(9500000+10500000)÷2=10000000(元) (2)存货周转率=8500000÷10000000×100%=85% 5.(1)速动资产=363000-63000=300000(元) (2)速动比率=300000÷400000×100%=75%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年。 3.罗伯特F 迈格斯:《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第十二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研究了会计核算方法的综合应用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加深对以上方法的认识,提高综合应用这些方法的能力。通过学习应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和种类,以及在不同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下的账务处理步骤,掌握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会计循环 2.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3.记账程序 4.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5.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6.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7.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 (二)关键问题 1.什么叫会计循环?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的账务处理步骤是怎样的? 3.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有什么特点、优缺点?其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4.怎样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5.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6.怎样编制科目汇总表? 7.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有什么特点、优缺点?其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8.多栏式日记总账的格式是怎样的?如何进行登记? 9.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10.在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账务处理步骤是怎样的?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以上几章分别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既是各自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将一定会计期间内处理经济业务时应用这些方法的步骤有机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工作过程,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循环。本章将对会计循环以及与其有着密切关系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问题进行阐述。 会计循环是指一个会计主体从经济业务发生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是按照划分的会计期间,分阶段周而复始的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为: 1.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按照复式记账法为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根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3.根据分类账户的记录,编制结账(调整)前试算表。 4.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编制调整分录并予以过账。 5.编制结账分录并登记入账,结清损益类账户和利润账户。 6.根据全部账户数据资料,编制结账后试算表。 7.根据账户的数据资料,编制各种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也称账务处理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它是指在会计循环中,会计主体采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格式与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步骤。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和日记总帐核算组织程序等。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指根据经济业务发生以后所填制的各种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的登记总分类账,并定期编制会计报表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一种最基本的核算组织程序。 在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记账凭证可以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等专用记账凭证的格式,也可采用通用记账凭证的格式。会计账簿一般应设置收、付、余三栏式“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各总分类账均采用借、贷、余三栏式;明细分类账可根据核算需要,采用借、贷、余三栏式、数量金额式或多栏式。会计报表主要有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种类不同,格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在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中对于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格式已有统一规定,因此,不论在什么样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下,会计报表的种类与格式都不会有大的变动。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其优点主要有:(1)在记账凭证上能够清晰的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2)总分类账上能够比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3)总分类账登记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其缺点是:(1)总分类账登记工作量过大。(2)账页耗用多,预留账页多少难以把握。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一般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比较少、会计凭证不多的会计主体。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指根据各种专用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并定期编制会计报表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在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采用的记账凭证与会计账簿种类也很多。从记账凭证角度看,除使用专用记账凭证外,还应使用各种汇总记账凭证,包括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这是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在记账凭证使用上的独特之处。使用的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与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基本相同。 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方法是:按日常核算工作中所填制的专用记账凭证中的收款凭证上会计分录的借方科目设置汇总收款凭证,按分录中相应的贷方科目定期进行汇总,每月编制一张。为了便于编制汇总收款凭证,在日常编制收款凭证时,会计分录的形式最好是一借一贷、一借多贷,不宜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 汇总付款凭证的编制方法是:按日常核算工作中所填制的专用记账凭证中的付款凭证上会计分录中的贷方科目设置汇总收款凭证,按它们相应的借方科目定期进行汇总,每月编制一张。 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方法是:按日常核算工作中所填制的专用记账凭证中的转账凭证上会计分录的贷方科目设置汇总转账凭证,按它们相应的借方科目定期进行汇总,每月编制一张。为便于进行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在日常编制转账凭证时,会计分录的形式最好是一借一贷、一贷多借,不宜一借多贷或多借多贷。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定期将全部记账凭证分别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上的汇总数字登记总分类账。其优点有:(1)在汇总记账凭证上能够清晰的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2)可以大大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其缺点是:(1)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比较大。(2)对汇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难以发现。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一般只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比较多、专用记账凭证也比较多的会计主体。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是指根据各种记账凭证先定期(或月末一次)按会计科目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并定期编制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相同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分别汇总每一个账户的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并将其填列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应栏内,借以反映全部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定期根据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上的汇总数字登记总分类账。其优点主要有:(1)可以利用该表的汇总结果进行账户发生额的试算平衡。(2)在试算平衡的基础上记账能保证总分类账登记的正确性。(3)可以大大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4)适用性比较强。其缺点是:(1)编制科目汇总表的工作量比较大。(2)科目汇总表上不能够清晰的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适用范围是不论规模大小的会计主体都可以采用。 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是指设置日记总账,根据经济业务发生以后所填制的各种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日记总账,并定期编制会计报表的账务处理程序。 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设置日记总账,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日记总账。其优点有:(1)可以大大简化总分类账的登记手续。(2)在日记总账上能够清晰的反映会计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其缺点是:(1)增大了登记日记总账的工作量。(2)不便于记账分工和查阅。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一般只适用于规模小、业务量少、使用会计科目不多的会计主体。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下登记总分类账的根据是( )。 A.记账凭证 B.汇总记账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原始凭证 2.在下列核算组织程序中,被称为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是( )。 A.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C.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D.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 3.汇总收款凭证是按( )。 A.收款凭证上的借方科目设置的 B.收款凭证上的贷方科目设置的 C.付款凭证上的借方科目设置的 D.付款凭证上的贷方科目设置的 4.汇总付款凭证是按( )。 A.收款凭证上的借方科目定期汇总 B.收款凭证上的贷方科目定期汇总 C.付款凭证上的借方科目定期汇总 D.付款凭证上的贷方科目定期汇总 5.汇总转账凭证是按( )。 A.收款凭证上的贷方科目设置的 B.付款凭证上的贷方科目设置的 C.转账凭证上的贷方科目设置的 D.转账凭证上的借方科目设置的 6.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 )。 A.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明细分类账 B.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 C.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日记账 D.根据各种记账凭证上直接登记总分类账 7.科目汇总表的基本的编制方法是( )。 A.按照不同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 B.按照相同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 C.按照借方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 D.按照贷方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 8.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 )。 A.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 B.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C.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D.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明细分类账 9.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是( )。 A.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B.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日记总账 C.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 D.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日记账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 A.设置账户 B.填制会计凭证 C.成本计算 D.登记账簿 E.编制会计报表 2.在会计循环中,属于会计主体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内容的有( )。 A.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B.根据编制的会计分录登记分类账 C.编制调整分录并予以过账 D.根据分类账记录编制结账前试算表 E.编制结账分录并登记入账 3.在会计循环中,属于会计主体会计期末会计核算工作内容的有( )。 A.编制结账前试算表 B.编制调整分录并予以过账 C.编制结账后试算表 D.编制结账分录并登记入账 E.编制会计报表 4.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点有( )。 A.在记账凭证上能够清晰的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B.在总分类账上能够比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C.总分类账登记方法易于掌握 D.可以减轻总分类账登记的工作量 E.账页耗用较少 5.为便于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日常编制收款凭证时,分录形式最好是( )。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多借一贷 D.多借多贷 E.多借两贷 6.为便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日常编制转账凭证时,分录形式最好是( )。 A.一借一贷 B.一贷多借 C.一借多贷 D.多借多贷 E.一借两贷 7.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优点有( )。 A.可以进行账户发生额的试算平衡 B.可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C.能够保证总分类账登记的正确性 D.适用性比较强 E.可清晰的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判断题 1.每一个会计循环一般都是在一个特定的会计期间内完成的。 ( ) 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最基本的一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 ) 3.汇总记账凭证是根据各种专用记账凭证汇总而成的。 ( ) 4.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应每月分别编制一张。( ) 5.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使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变得模糊不清。 ( ) 6.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作用是可以对总分类账进行汇总登记。 ( ) 7.科目汇总表也是一种具有汇总性质的记账凭证。 ( ) 8.可以根据科目汇总表的汇总数字登记相应的总分类账。 ( ) 9.科目汇总表的汇总结果体现了所有账户发生额的平衡相等关系。 ( ) 10.日记总账是一种兼具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两种功能的联合账簿。 ( ) 11.各种核算组织程序下采用的总分类账均为借、贷、余三栏式。 ( ) 12.填制专用记账凭证是各种核算组织程序所共有的账务处理步骤。 ( ) (四)业务处理及计算题 1. 目的: 熟悉专用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资料:某企业在20××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购入甲材料2000千克,单价14元,买价28 000元;乙材料5000千克,单价9元,买价45 000元。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 410元。全部款项已经用银行存款支付。 (2)用银行存款6 000元支付下年度报刊订阅费。 (3)技术科王亮公出归来,报销差旅费1 420元。(注:王亮公出前已从企业财务部门借款) (4)收到王亮退回借款余款80元。 (5)用银行存款购入需要安装的M设备1台,买价100 000元,运输费3 000元。 (6)用银行存款7 000元支付购入上述甲、乙两种材料的运费。按材料的重量比例分配。 (7)甲、乙两种材料按计划成本入库。其中:甲材料计划成本为31 200元;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2 000元。 (8)计算并结转甲、乙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异。 (9)从银行提取现金85 000元,准备发放工资。 (10)用现金85 000元发放工资。 (11)安装M设备消耗甲材料计划成本4 000元,用存款支付外聘技术人员安装费5 800元。 (12)材料仓库发出材料计划成本42 000元。其中:生产S产品耗用甲材料计划成本12 000元,乙材料计划成本18 000元,生产车间一般性耗用甲材料计划成本2 000元,乙材料计划成本6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耗用乙材料计划成本4 000元。 (13)用现金500元购买企业管理部门用办公用品。 (14)企业管理部门发生邮费313元,用现金支付。 (15)销售S产品一批,价款28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47 600元。货款尚未收到。 (16)用银行存款为上述购买本企业S产品的单位代垫运输费2 400元。 (17)提取本月固定资产折旧6 500元。其中:生产车间使用设备折旧额为4 500元;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设备折旧额为2 000元。 (18)分配本月职工工资79 200元。其中生产S产品工人工资50 0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8 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11 200元。 (19)按以上各类人员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 (20)计提应由本月负担的借款利息1 500元。 (21)假定本企业销售的S产品为应纳税消费品,税率为5%。 (22)用银行存款4 919元支付产品展销费。 (23)用银行存款5 500元支付水电费。其中:车间耗用3 000元;企业管理部门耗用2 500元。 (24)经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分担的成本差异为节约差1 340元。其中:生产S产品应负担900元;生产车间应负担2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负担120元,在建工程M设备应负担120元。 (25)M设备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结转实际成本112 680元。 (26)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35 820元结转入产品生产成本。 (27)本月完工的S产品实际成本为121 920元,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28)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 000元。(提示:应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 (29)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100 000元。 (30)经批准,将年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净值4 0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31)经批准,将经过清查确认的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30 000元转作坏账损失。 (32)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200元。 (33)将本月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280 000元和“营业外收入”4 000元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34)将本月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100 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4 000元,“营业费用”4 919元,“管理费用”23 581元,“财务费用”1 500元和“营业外支出”20 000元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35)按照33%的税率计算出本月应交所得税为39 600元。 (36)将计算出来的应交所得税39 600元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37)按规定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8 040元。 (38)经批准,向股东分配股利28 000元。 (39)将“本年利润”账户中确认的净利润80 400元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40)将“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账户的本年发生额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要求:(1)为每一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编制分录前,先标明应填制何种专用记账凭证,并采用五种编号方法按业务发生顺序对专用记账凭证进行连续编号)。 (2)编制完会计分录以后,统计出本题中填制的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各为多少份。 (3)计算出“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是多少,并说明其含义。 2. 目的:熟悉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资料:(1)假定练习题(四)中1题的企业采用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每10天对各种记账凭证汇总一次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2)假定练习题(四)中1题的业务1~8为12月1日至10日发生的经济业务;业务9~16为12月11日至20日发生的经济业务;业务17~40为12月21日至31日发生的经济业务。 (3)根据练习题(四)1题的经济业务所填制的各种专用记账凭证(会计分录)。 要求: 编制该企业20××年12月各种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部分汇总转账凭证(为简便起见,可只编制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应交税金和应付工资几个账户的汇总转账凭证)。 3. 目的: 熟悉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资料:(1)假定练习题(四)中1题的企业采用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每月对各种记账凭证汇总一次编制科目汇总表。 (2)练习题(四)1题的经济业务所填制的各种专用记账凭证(会计分录)。 要求: 编制该企业20××年12月的科目汇总表。 五、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A 3.A 4.C 5.C 6.B 7.B 8.B 9.B (二)多选题 1.A B C D E 2.A B 3.A B C D E 4.A B C 5.A B 6.A B 7.A B C D (三)判断题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6.正确 7.正确 8.正确 9.正确 10.正确 11.正确 12.正确 (四)业务处理题 1.编制会计分录(注明专用记账凭证及其编号)。 (1)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银付1。会计分录为: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28 000 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45 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2 410 贷:银行存款 85 410 (2)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银付2。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3)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 420 贷:其他应收款——王亮 1 420 (4)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收款凭证,编号为现收1。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80 贷:其他应收款——王亮 80 (5)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银付3。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M设备 103 000 贷:银行存款 103 000 (6)按材料的重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材料的运费: 分配率:7 000元÷(2000+5000)=1元/千克 甲材料应分配运费:1元×2000=2 000元 乙材料应分配运费:1元×5000=5 000元 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银付4。会计分录为: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2 000 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5 000 贷:银行存款 7 000 (7)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甲材料 31 200 借:原材料——乙材料 52 000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31 200 贷:物资采购——乙材料 52 000 (8)计算甲、乙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异: 甲材料成本差异:(28 000元+2 000元)-31 200元=-1 200元 乙材料成本差异:(45 000元+5 000元)-52 000元=-2 000元 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3。会计分录为: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 200 借:物资采购——乙材料 2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3 200 (9)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银付5。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 85 000 贷:银行存款 85 000 (10)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现付1。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工资 85 000 贷:现金 85 000 (11)对该项经济业务中消耗甲材料部分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4。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M设备 4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4 000 对该项经济业务中支付安装费部分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银付6。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M设备 5 800 贷:银行存款 5 800 (12)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5。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S产品 30 000 借:制造费用 8 000 借:管理费用 4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4 0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28 000 (13)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现付2。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500 贷:现金 500 (14)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现付3。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313 贷:现金 313 (15)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6。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327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S产品 28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7 600 (16)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银付7。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17)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7。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4 500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累计折旧 6 500 (18)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8。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S产品 50 000 借:制造费用 18 000 借:管理费用 11 200 贷:应付工资 79 200 (19)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9。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S产品 7 000 借:制造费用 2 520 借:管理费用 1 568 贷:应付福利费 11 088 (20)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0。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1 500 贷:预提费用 1 500 (21)计算该企业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80 000元×5%=14 000元 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1。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4 000 贷:应交税金 14 000 (22)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银付8。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 4 919 贷:银行存款 4 919 (23)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付款凭证,编号为银付9。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3 000 借:管理费用 2 500 贷:银行存款 5 500 (24)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2。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S产品 900 借:制造费用 200 借:管理费用 120 借:在建工程——M设备 12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 340 (25)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3。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M设备 112 680 贷:在建工程——M设备 112 680 注:M设备实际成本的计算过程为: 100 000元+3 000元+4 000元+5 800元-120元=112 680元 (26)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4。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S产品 35 820 贷:制造费用 35 820 (27)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5。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S产品 121 920 贷:生产成本——S产品 121 920 注:S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过程为: 30 000元+50 000元+7 000元-900元+35 820元=121 920元 (28)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6。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20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000 (29)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7。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000 贷:库存商品 100 000 (30)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8。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 000 贷:营业外收入 4 000 (31)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19。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30 000 贷:应收账款 30 000 (32)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0。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坏账准备 200 (33)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1。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280 000 借:营业外收入 4 000 贷:本年利润 284 000 (34)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2。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164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0 000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4 000 贷:营业费用 4 919 贷:管理费用 23 581 贷:财务费用 1 500 贷:营业外支出 20 000 (35)计算该企业应交所得税数额为:(284 000元-164 000元)×33%=39 600元 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3。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 39 600 贷:应交税金 39 600 (36)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4。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39 600 贷:所得税 39 600 (37)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5。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8 040 贷:盈余公积 8 040 (38)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6。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28 000 贷:应付股利 28 000 (39)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7。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80 4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 400 (40)对该项经济业务应填制转账凭证,编号为转28。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6 040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8 040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28 000 对以上经济业务填制的各种记账凭证统计如下: 现金收款凭证 1 份;现金付款凭证 3 份;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0 份;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9 份;转账凭证 28 份。合计41份。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为:80 400元-36 040元=44 360元。该数字为这个企业本年已经实现但尚未分配的利润数。 2.编制该企业20××年12月的现金汇总收款凭证、现金汇总付款凭证、银行存款汇总付款凭证部分汇总转账凭证。 3.编制该企业20××年12月的科目汇总表。 六、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吴水澎:《会计学原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5.金中泉:《会计学基础》,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6.王俊生:《会计学基础》,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第十三章 内部控制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会计上的具体应用。学习本章应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和种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基本内容及其具体应用方法。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内部控制 2.会计控制 3.管理控制 4.控制环境 5.会计系统 6.控制程序 7.会计制度设计 8.备用金 (二)关键问题 1.你认为内部控制的定义应该如何确定? 2.内部控制应该达到何种目标? 3.内部控制的结构应具备哪些要素?其关系如何? 4.内部控制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 5.内部控制应如何分类? 6.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原则与内容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7.为什么说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是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8.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9.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包括哪些?如何正确设计货币资金收付的程序? 10.备用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何特点?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领会内部控制的目标、结构与方式以及内部控制的类别,掌握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原则与内容以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对内部控制最具权威性的定义是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员在公司内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任何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一般而言,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实现以下目标: 1.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 2.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 3.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它既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2.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指单位建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业务活动方法和程序。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当做到: (1)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经济业务作出适当的分类。 (2)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 (3)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便将经济业务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4)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适当地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 3.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合理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 为了促进我国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包括《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工程项目》等。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   2.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3.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4.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6.内部会计控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将内部控制的原理、内容和方法用文字或图表的方式所做出的具体规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存在形态,是实行与评价内部控制的基础与依据,也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考虑的重点:1.目标;2.组织;3.程序;4.措施。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标有: 1.落实货币资金的经管责任; 2.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 3.真实、完整地提供货币资金的会计信息; 4.促进生产经营业务的正常运行。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货币资金的职务分离制度、授权批准制度、严格的控制程序、稽核制度和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最基本的要求是负责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人员应与记账人员和负责审批的人员相分离。 具体地说,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3.货币资金业务的控制程序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可以分为收款内部控制、付款内部控制和备用金内部控制三种。对于任何一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都应当建立严格的控制程序。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最具权威性的组织是( )。 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B.COSO委员会 C.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D.美国会计学会 2.不属于内部控制结构的是( )。 A.控制环境 B.会计系统 C.控制方式 D.控制程序 3.内部会计控制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发现舞弊 B.保证财产安全 C.规范会计行为 D.完善公司治理 4.下列关于货币资金职务不需要分离的是( )。 A.出纳人员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 B.付款申请人与审批人员相分离 C.收入的登记与收款人员相分离 D.会计主管与出纳人员相分离 5.下列关于备用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定额备用金管理制度可以使业务职能和财务报销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B.备用金不是现金 C.使用部门使用备用金后,可以报销,报销时由财会部门支付现金以补足定额 D.财会部门必须建立备用金的清查盘点制度 6.在货币资金收入的控制程序中,下列不属于出纳部门的业务是( )。 A.收入款项并与收款凭证相核对 B.将款项存入银行 C.将银行回单送会计部门 D.核对收款凭证、银行回单和会计记录,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 7.下列不属于货币资金的是( )。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其他货币资金 D.有价证券 8. 企业与银行进行银行存款的清查核对,主要通过银行发出的( )进行。 A.银行存款日记账 B.银行存款对账单 C.银行存款委托书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二)多项选择题 1.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实现的目标包括( )。 A.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 B.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C.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E.防止资产流失 2.内部控制按照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 )。 A.会计控制 B.财务控制 C.管理控制 D.成本控制 E.经营控制 3.根据我国相关会计法规的规定,“单位”所指包括( )。 A.国家机关 B.公司 C.社会团体 D.个体工商户 E.事业单位 4.会计制度设计包括的内容有( )。 A.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B.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C.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D.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E.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5.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主要目标包括( )。 A.落实货币资金的经管责任 B.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 C.真实、完整地提供货币资金的会计信息 D.促进生产经营业务的正常运行 E.保证货币资金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6.根据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要求,出纳人员不得( )。 A.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和保管 B.兼任稽核工作 C.兼任办公室工作 D.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E.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7.货币资金付款的程序包括( )。 A.支付申请 B.支付审批 C.支付复核 D.办理支付 E.支付入账 8.在货币资金支付复核程序中,需要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 B.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 C.金额计算是否准确 D.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 E.支付申请人是否符合规定 (三)判断题 1.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相应的内部控制。( ) 2.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控制措施、手段与方式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 ) 3.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经确定,就不能修订。( ) 4.内部会计控制的约束范围应当是企业的所有人员,不论他的工作是否与会计相关。( ) 5.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 6.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企业的会计制度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记录真实可靠。( ) 7.根据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人员不得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但可以兼任债权债务的登记工作。( ) 8.根据我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许坐支现金。( ) (四)业务题 星海公司是一个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厂家,经常以货币资金支出的形式进行零星采购,因此建立了严格的货币资金支出控制程序,请试述该公司的会计部门和出纳部门各自的业务有哪些?如果这两个部门不能独立,会出现什么情况? 五、案例 案例一: 亚细亚商场于1989年5月开业,之后仅用7个月时间就实现销售额9000万元,1990年达1.86亿元,实现税利1315万元,一年就跨入全国50家大型商场行列。从1993年起,郑州亚细亚集团(简称郑亚集团)以参股的形式投资10亿多元,先后在河南省内建立了四家亚细亚连锁店,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参股公司,还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忏村百货”。亚细亚在全国商场中第一个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第一个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当年的亚细亚以其在经营和管理上的创新创造了一个平凡而奇特的现象——“亚细亚现象”。一时间,“亚细亚现象”、“亚细亚冲击波”,包括“中原之行哪里去”的广告词和亚细亚小姐甜美的微笑,像阳光一样辐射全国各地,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近200个大中城市的党政领导、商界要员来到亚细亚参观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田纪云、李铁映等来商场视察,给予很高的评价。然而,1998年8月15日,郑亚商场悄然关门!面对这残酷的事实,人们众说纷纭。导致亚细亚倒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内部控制的极端薄弱是促成其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过调查,对“亚细亚”内部控制失败的系统分析如下: 1.控制环境失效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董事会,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价值观、素质与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与经营观念,企业文化,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等。企业控制环境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那么,郑亚集团的内部控制环境如何呢? (1)经营者品行、价值观 1992年11月,亚细亚商场总经理王XX就在海南注册了“海南亚细亚商联总公司”,(简称“海南商联”),法人代表是王XX本人。郑亚集团公司董事会作出决定,委托海南商联管理和经营郑亚集团股份公司;并在郑亚集团董事会1995年6月28日的会议纪要中,明确规定“董事会同意公司经营者(海南商联)按销售额1%的比例提取管理费”。于是就形成了海南商联受托经营郑亚集团的运作模式;并与郑亚集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总部设在广州。总经理从此离开了郑州,基本上在外地遥控实施对郑亚集团和商场的管理。王XX既是海南商联的法人代表,又是郑亚集团的总经理,可以随意抽调人员与资金。海南商联是王XX等几个人自己开办的,郑亚集团没有投资,这种制度安排的结果是亚细亚的信誉被海南商联所利用,亚细亚的人员被海南商联利用,亚细亚的经营利润被海南商联所占有,而这一切都是无偿的。 (2)董事会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要素是董事会,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董事会。董事会要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起到真正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在郑亚集团公司内部,董事会一直处于瘫痪状态。郑亚集团公司的注册日期是1993年10月,但直到1995年6月才最后确立。在持续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集团公司一直处于不断演变的动态之中,没有按章程规范化运作,董事会从未召集董事们就重大决策进行过决议,凡事都由总经理王XX一人拍板。1995年初,亚细亚的主要股东中原不动产总公司董事易人,新任董事长认为前任批准的股权转让造成公司资产流失,不予承认,表示股权纠纷问题不解决不参加董事会。从此,郑亚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监督机构陷于瘫痪。在郑亚集团,总经理成了国王,董事会形同虚设。 (3)人事政策与员工素质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亦是重要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那么,郑亚集团的人事政策与员工素质如何呢? ①随意用人。亚细亚商场艺术团的报幕员周XX,不懂管理不会看账,被任命为开封亚细亚商场的总经理。除了公关喝酒,就是喝酒公关,仅一年多的时间,不仅葬送了“开亚”,也垮了自己的身体,在“开亚”关门之际,她亦酒精中毒肝硬化送进了医院。 ②任人唯亲。亚细亚某领导的一位表弟,原郑州市郊的农民,被任命为北京一家大型商场总经理;某领导的两位妻弟,山东农民,也被委以重任;就连他家的小保姆也被任命为亚细亚集团配送中心的财务总监。 ③排斥异己。亚细亚曾有四位年轻的副总,他们都舍弃原本很好的工作,与总经理一起筹创亚细亚,决心干一番事业。因他们不附和总经理的意见,在1990年借故被派往外地办事处。1991年夏,亚细亚驻外办事处撤消,四位副总返回商场时,他们的位置已被别人取代,接着半年闲赋,被调离商场。 (4)企业产权关系及组织结构 郑亚商场是由河南省建行租赁公司和中原不动产公司共同出资200万元设立的股份制企业,其中,租赁公司占51%的股份,中原不动产公司占49%的股份。由于郑亚商场计划在1992年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按照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股东必须在5家以上才具备上市资格。于是在河南省体改委的帮助下,郑亚商场把原来的两家股东所占股份部分出让。由于种种原因,改建的郑州亚细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未获成功。在1993年9月,经河南省体改委批准,仅仅有过渡意义的郑州亚细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是,亚细亚上市未能做成,但虚拟的股权转让已被河南省体改委等政府职能部门认定,即河南建行租赁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海南大昌实业发展公司18%,转让给广西北海巨龙房地产公司10%;中原不动产公司49%的股权转让给海南三联企业发展公司18%,转让给海南汇通信托投资公司18%。由于股权受让方未按协议及时把购股资金兑付,从此埋下了一个巨大的资金隐患。特别是后来中原不动产总公司新任董事长认为前任批准的股权转让造成公司资产流失,不予承认。郑亚集团产权关系混乱局面就此形成。 郑亚集团设有一个“货物配送中心”,其职能是为郑亚商场本店和四家直接连锁店配货,该中心负责向厂家直接定货,目的是降低进货成本并防止各商场自行进货时吃厂家回扣。但该中心配送给各大商场的所有商品,价格不但比批发市场上的批发价高出许多,甚至高于自由市场上的零售价!“货物配送中心”实际上成了一个大黑洞。 上述四个方面较清楚地说明了郑亚集团的控制环境情况。其内部控制环境若此,其最终结局亦在预料之内。 2.风险意识不够 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郑亚集团如何进行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呢?原郑亚集团总经理王XX,对以往的经营失误总结了六大教训,其中有四条涉及到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问题。第一是“对市场认识不足,对形势认识不足”。第二是“过于自信、乐观、想当然”。第三是“面对零售业艰难的状况,我们的应变能力差,整个经营进入死胡同,越来越远,最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第四是“抗风险能力差,一遇事阵脚就乱了。” 3、没有适当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已针对“使企业目标不能达成的风险”,采取了必要行动。郑亚集团运作中几乎不存在控制活动,或者即使存在所谓的政策和程序,也是名存实亡,未实际发生作用。且看一组数据:亚细亚一年一度的场庆花费都超过70万元;花900万元在郑州南阳路装修了一座楼,闲置了两年之久;集团某股东从郑亚商场借出800万元,连借条也没有,后来归还300万元,剩余500万元商场账面和收据显示是“工程款”;另一个集团股东1993年借走商场57万元,也无人催要;1997年,郑亚商场管理费用就高达18 6亿元。郑亚集团的控制活动若此,何以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 4、信息沟通不顺畅 COSO报告认为,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在郑亚集团内部,信息沟通系统几乎不存在。集团内部一不需要成本信息,二不计算投资回收期及投资回报率,三不收集市场方面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由管理层随意控制,资金被大量挪用,却不知去向何方。在郑亚集团,信息系统已经不再是一个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是上层管理人员的话筒,信息随其愿而变。 5、内部监督缺乏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在亚细亚,自开业以来,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彻底的审计。偶尔的局部的内部审计中曾发现几笔几百万元资金被转移出去的事,后来也不了了之。任何事情都是总经理说了算,属下当然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在内,全无发言权,可见内部监督极度缺乏是既成事实。 (注:本案例选自《中国财经报》2000年10月12日) 案例要求:请根据所学的内部控制制度知识,对上述案例中的分析进行评价。 案例二: 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百时美施贵宝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跨国公司。在内部管理层面上,该公司建立了完善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秩序。百时美施贵宝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成为西方内控研究的优秀案例。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百时美施贵宝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旨在帮助管理当局实现以下目标: 1.保护资产的安全 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可以对财产物资各流通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以便事前防止差错和弊端的产生,事后查明案情和过失人,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制止损失浪费、防止不法行为。 2.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会计记录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企业管理当局、投资和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其决策所需信息主要来源于会计信息。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能够保证企业会计活动,理财活动和各项管理活动都在严格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下进行,以有效避免和纠正各种差错和舞弊行为的产生,从而向有关信息使用者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3.保证政策规章和法规被遵守 企业在其运转过程中,必须自觉遵循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同时,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使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目标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以遵守。 4.提高管理效率 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组织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能相互协调和制约。通过业务处理的授权,使组织内各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范围和职权、职责,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职。业务发生以后,各管理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减少不必要的请示和报告的环节,也可避免相互推接的情况。当业务出现不正常的迹象时,根据控制的要求及时处理,可大大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相应的,百时美施贵宝设计了以下的内部控制结构:  (二)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在设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1.适当的职责分离 这里的职责分离是指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实现合理的组织分工。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掩盖其错弊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就是要求把不相容职务由不同的人担任,在这种制度下,一名或一组雇员的工作必须与其他雇员的工作相一致或与其他雇员的工作相联系,以资互相监督。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是通过对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记录五个环节合理的分工,实现了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保证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2.合理的授权制度 授权制度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经过授权批准进行控制,即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避免越级审批和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这项控制的目的在干对各类经济业务在其发生时就加以控制,使企业各级人员按所批准的权限办事,并强化信息反馈,实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适当的信息记录 适当的信息记录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它既是其他控制有效性的保证,又是企业保持高效率经营和高质量信息的手段。信。巨记录可分为管理文件和会计记录。其中会计记录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凭证编号、控制账户、分批控制等。 4.可靠的资产安全 指对实物资产的直接保护,其主要内容有:限制接近、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财产记录监控,控制目的在于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检查资产的使用是否经济有效,有无损失浪费、盲目投资的问题。 5.健全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言以蔽之,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对各种经济活动、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及有效所进行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审计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其内容有财务审计、经营审计与管理审计。 (三) 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基于以上原则,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涵盖四个业务循环。 1.收入循环 (1)定单处理。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在发展新客户时,采取了非常严格的考核制度,如要求新客户证照齐全,同时,还需要进行其他全面的考察。此外,定单必须顺序编号,如有缺号,必须查明原因。 (2)信用和退货控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根据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客户信誉情况等制定信用标准,并按规定向客户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此外,该公司还严格控制销售质量,以减少退货损失。 (3)开票与发货。开票与发货职务相分离。开票以有关单据为依据,如客户的购货定单、发货通知单等。发货通知单编号以保证所有发出货物均开单。发票和发货单需经有关主管部门和人员审批。 (4)应收账款管理。定期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并进行账龄分析。定期与客户对账,及时催收回笼资金。确保收到的款项按时入账,并按事件顺序销账。 2.生产循环 (1)生产循环职责分离。生产计划的编制与复核、审批相分离;产成品的验收与产品制造相分离;存货的审批、发放、保管与记账相分离等。 (2)存货保管责任与实物安全控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存贷保管制度,以保证实物财产的安全。同时,对存货规定合理的储存定额,定期考核,积极处理超储积压的存货,加速资金周转。 (3)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做到账实,账卡、账表,账账相符,并购买足额保险。 3.付款循环 (1)采购。原材料的请购、采购、验收、付款、记账必须由不同的人员担任。采购员只能在批准的采购计划内按货物名称、规格、数量进行采购,不得擅自改变采购价格与内容。 (2)验收。只有经过验货方可执行付款的审批手续(预付款业务除外),此举旨在保证货物的价格、质量、规格等符合标准。验收部门则严格按合同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进行验收。 (3)付款。发票价格、运输费、税款等必须与合同复核无误,凭证齐全后方可办理结算、支付货款,且货款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定期核对应付账款明细账与总分类账。 4.信息管理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可靠、准确,确保会计信息能够满足有关使用者的需要。 (l)凭证连续编号。凭证的使用必须按编号次序依次使用,领用空白凭证必须经过登记备案。 (2)建立定期复核制度,定期对凭证的填制、记账、过账和编制报表的工作进行复核。 (3)建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核对、总分类账和日记账的核对制度。 (4)业务经办人员在处理有关业务后必须签名、盖章,以备日后追溯责任。 (5)建立完善的凭证传递程序。 (6)执行定期的会计信息分析制度,以便及时发现信息失误。 (四)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有其局限性,这就是它不能绝对保证预防或察觉错误和不正常现象。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主要来自: 1.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一个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成本不得超过预期的效益。但是,实践中许多控制的成本和效益是难以确定的,需要个人主观判断;由于判断的失误会使得必要的控制未实施而造成损失,或者因未预期到某些控制成本而致使该制度欲罢不能。 2.例外控制 内部控制一般是为重复发生的业务而度身定做的,因此,一旦发生异常或未预计到的业务,往往会超出原有内部控制制度范围,出现时例外控制鞭长莫及的情况。 3.内部控制执行人员读职 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责任感不强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成效。如工作人员的串通、舞弊都会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4.管理层滥予授权 如果负有授权职责的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滥予授权,随意批准下属处理业务的权限,则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成效。 (注:本案例选自《经济管理》2001年第13期,作者:朱靖晔。为保证原文的完整性,本书未做修改) 案例要求: 1.请运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知识,对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 2.你认为案例中所说的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仅仅体现在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吗?有没有普遍性?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D5.B6.D7.D8.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C3.ABCE4.ABCDE5.ABCD6.ABDE7.ABCD8.ABCD (三)判断题 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6.正确7.错误8.错误 (四)业务题 参考答案:货币资金支出的形式有现金支出和银行转账支出。会计部门和出纳部门应各自独立,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在业务部门填制付款凭证并经批准后,会计部门的业务:①审核付款凭证;②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账簿;③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 出纳部门的业务:①根据审核后的付款凭证以现金或支票向客户付款;②登记货币资金日记账;③将付款凭证送会计部门。 如果两个部门不能职务分离相互监督的话,就会造成货币资金使用的严重混乱,影响公司资金的正常运转,会导致严重的贪污现象。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参考部分有:第四章,会计监督;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1996年6月17日发布。参考部分有:第五章,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3.《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财政部2001年6月22日发布。 4.《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财政部2001年6月22日发布。 第十四章 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在研究了手工会计的基础上,了解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应用的有关情况。通过学习应了解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重要作用,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及电子商务和网络会计对会计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初级电算会计 2.中级电算会计 3.高级电算会计 4.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 5.会计电算化系统 6.网络会计 (二)关键问题 1.会计手段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哪些阶段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程度,电算会计大体可分为几个层次? 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组成内容是怎样的? 4.会计电算化系统及其基本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5.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共同点主要有哪些? 6.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现状是怎样的? 8.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趋势如何? 9.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是怎样的? 10.网络会计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是怎样的?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为会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领域,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引起了会计手段上的重大变革。本章将重点介绍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有关问题。 在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大体经历了手工会计、机械会计和电子会计三个阶段。 手工会计。手工会计是通过设置专门的会计人员,以笔作为主要的记录工具,以算盘或计算器作为主要的计算工具,以纸质的账簿作为主要的记录载体,完全依靠会计人员进行手工操作,使用记录工具将发生的经济业务分门别类的登记到记录载体上,进而提供纸质化的会计信息。 机械会计。机械会计就是利用一系列机械装置来处理会计数据,从而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机械化操作。这个操作由穿孔机、验孔机、分类机、卡片整理机、手摇计算机和制表机等几个部分组成,把原来的手工操作全部用机器代替,大大提高了会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电子会计。电子会计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从而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子化操作。电子会计最重要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显著特征是集记录工具、记录载体和计算工具为一体,依靠电子运动来进行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效率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领域,是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根据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程度,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初级电算会计。初级电算会计主要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仅仅完成某一方面会计数据的处理。国内外在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初期,主要是对那些计算方法简单、重复次数多、数据量比较大的单项会计业务,如工资的计算、材料的收发等,应用电子计算机把有关数据集中起来成批处理。 中级电算会计。中级电算会计是将电子计算机在初级阶段的单项应用发展到系统应用,产生了电算会计核算系统软件,即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所有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系统的会计处理。 高级电算会计。高级电算会计是将电子计算机在中级阶段的低水平应用发展到高水平系统应用和网络应用。所谓高水平系统应用是指吸收中级电算会计系统应用的精华,保留实时会计核算,扩充随机会计核算,并实现会计核算系统软件的全通用。网络应用就是在电算会计核算系统中将多台计算机并联或串联形成一定的网络,实现会计数据的分散输入、集中处理。 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的基本含义: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简称会计电算化。其基本含义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具体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和机械操作条件下的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工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组成内容:计电算化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从业人员和规章制度几个部分共同组成,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与会计数据,为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并服务内部经营管理的人机系统。 1.硬件:硬件一般是指构成计算机物质实体的装置的总称,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主要包括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输出设备和处理器四个部分。 2.软件: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软件是介于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程序集合。其主要作用是便于用户使用该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并在该软件的支持下运行应用软件,从而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应用软件是各种应用程序的总称,它是利用系统软件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各种实际应用问题。 3.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是指参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从事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研制人员、系统维护人员、操作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人员、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人员。 4.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指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所有法律和规范的总称。 会计电算化系统基本概况: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实现各类经济业务的处理子系统化,并通过子系统的相互连接,进而实现全部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系统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是:输入系统的各种凭证数据首先送到基本数据库储存;其次,由账务处理子系统按记账的要求处理,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核算资料;之后,其他子系统核算的结果通过其产生的机制转账凭证与基本数据库和账务处理子系统连通,经过账务处理子系统的再处理和会计报表的子系统处理后输出各种结果。 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共同点主要有:1.基本原理相同;2.会计的目标相同;3.所依据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相同;4.应遵守的会计法规和准则相同;5.都必须妥善保存会计档案。 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不同点主要有:1.对会计科目需要分类编码;2.记账凭证以普通日记账代替;3.会计账簿形式多样;4.会计报表自动生成。 我国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的过程可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单项开发起步,我国部分企业和单位已经开发了会计电算化系统。 2.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微型计算机大批进入社会各个领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国家对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稳步发展。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会计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影响。 1.传统的会计假设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 2.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服务范围更加广泛。 3.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4.电子商务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5.电子商务要求会计市场国际化。 网络会计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性;2.多样化;3.集中性;4.动态性;5.自动性;6.开放性;7.会计人员专业化。 网络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要求是:1.扩展的、灵活的账户体系;2.适用的、易懂的记账方法;3.多样的、适时的信息披露方式。 网络会计对会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包括对会计假设理论中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和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等。 2.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网络会计的出现使会计中原有的一些核算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受到了极大冲击,对会计报表编制等提出了的新的挑战。 3.网络会计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会计可以弥补单机工作的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充分体现出网络会计的优势:如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达到设备共享、实现快捷通讯、提高整体功能等。 四、练习题 (一)多项选择题 1.从会计手段的角度看,会计的发展大体经历的阶段有( )。 A.古代会计 B.手工会计 C.近代会计 D.机械会计 E.电子会计 2.根据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程度,电算会计包括的层次有( )。 A.初级电算会计 B.近代电算会计 C.中级电算会计 D.现代电算会计 E.高级电算会计 3.在会计上应用电子计算机的作用主要有( )。 A.促进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 B.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C.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 D.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E.促进会计职能转变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内容的是( )。 A.计算机硬件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从业人员 E.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规章制度 5.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从业人员是指( )。 A.从事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研制人员 B.系统维护人员 C.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人员 D.操作人员 E.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人员 6.下列系统中,属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结构子系统的是( )。 A.账务处理系统 B.固定资产核算系统 C.工资核算系统 D.材料核算系统 E.销售核算系统 7.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共同点表现为( )。 A.基本原理相同 B.会计的目标相同 C.所依据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相同 D.应遵守的会计法规和准则相同 E.都必须妥善保存会计档案 8.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不同点主要有( )。 A.是否需要对会计科目分类编码 B.是否填制记账凭证 C.是否需要登记分类账户 D.会计账簿形式是否多样化 E.会计报表能否自动生成 9.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现状的基本估计是( )。 A.已进入了普及和推广阶段 B.已进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管理阶段 C.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已具有相当规模 D.专门人才队伍基本形成 E.已进入了核算、管理和决策一体化阶段 10.我国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 A.会计电算化将进一步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B.会计电算化将向核算、管理与决策一体化方向发展 C.会计电算化软件将进一步向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D.会计电算化将法制化、制度化化方向发展 E.会计电算化将从单机应用向网络会计方向发展 11.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主要有( )。 A.会计假设理论需进一步完善 B.要求会计服务范围更加广泛 C.会计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 D.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 E.要求会计市场国际化 12.网络会计的基本特征有( )。 A.全面性 B.多样化 C.集中性 D.动态性 E.开放性 13.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基本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B.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C.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D.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E.对历史成本假设的影响 14.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冲击 B.对收付实现制原则的冲击 C.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D.对编制记账凭证的挑战 E.对编制会计报表的挑战 (二)判断题 1.会计手段主要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的核算工具。 ( ) 2.手工会计是以磁介的账簿作为主要的记录载体。 ( ) 3.电子会计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 ( ) 4.中级电算会计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完成某一方面会计数据的处理。 ( ) 5.高级电算会计是指高水平系统应用和网络应用的电算会计。 ( ) 6.在会计上应用电子计算机仅仅是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 ) 7.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简称会计电算化。 ( ) 8.会计电算化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从业人员和规章制度组成。 ( ) 9.在会计电算化中,规章制度能够保证系统高速有效的运行。 ( ) 10.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账务处理子系统起到了纽带作用。 ( ) 11.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改变了会计的基本原理。 ( ) 12.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对会计档案可不必装订成册保管。 ( ) 13.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对于会计科目应分类编码。 ( ) 14.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账簿形式有磁盘文件和打印文件两种。 ( ) 15.网络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要求多样的、适时的信息披露方式。 ( ) 16.网络会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 ) 五、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1.B D E 2.A C E 3.A B C D E 4.A B C D E 5.A B C D E 6.A B C D E 7.A B C D E 8.A B D E 9.A B C D 10.B C E 11.A B C D E 12.A B C D E 13.A B C 14.A C E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六、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王俊生:《会计学基础》,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4.黄昌勇、黄国胜:《电算会计基础》,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 5.王孝忠:《会计电算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十五章 会计规范体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规范体系的有关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了解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提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的自觉性。学习本章内容应了解会计规范的基本含义、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改革思路。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会计规范 2.会计规范体系 3.会计法 4.单位负责人 5.统一的会计制度 6.会计准则 7.会计制度 8.基本准则 9.具体准则 10.会计监督 (二)关键问题 1.什么叫会计规范?为什么要制定会计规范? 2.会计规范体系有什么作用?该体系由哪些规范构成? 3.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由哪些规范构成? 4.为什么说《会计法》在会计规范体系中处于权威性最高的地位? 5.狭义与广义的会计制度有什么区别? 6.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有什么不同? 7.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8.你对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有什么看法?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会计规范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其主要是规范会计信息的提供,而将这些规范加以总结与概括,就形成了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概念都属于会计规范的范畴。本章在介绍了会计规范体系的意义、构成及特征的基础之上,对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就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一)会计规范的定义 在会计规范的定义中应说明会计规范的性质、作用及内容。会计规范是一种标准,其作用主要是在会计领域内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内容包括法规、准则等。 会计作为信息的生产者,不论在何种经济条件下,会计主要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而提供会计信息就必须要规范信息的提供者的行为。因此,会计规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会计信息生产的标准化。 (二)会计规范体系 1.会计规范体系的意义 会计规范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依据; (2)会计规范体系为评价会计行为确定了客观标准; (3)会计规范体系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一种重要工作。 2.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会计规范体系的选择与该国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会计法律规范;(2)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4)会计理论规范。 3.会计规范体系的特征是:(1)权威性;(2)统一性;(3)科学性;(4)相对稳定性。 (三)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 1.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2.会计法律 在会计领域中,属于法律层次的规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它是会计规范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会计规范的依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是1999年10月31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共分7章52条。 3.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根据会计法律制定,是对会计法律的具体化或对某个方面的补充,一般称为条例。 在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国务院于2000年6月21日发布的,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它共分6章46条,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第三章,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第四章,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 4.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以及其他部委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制定会计部门规章必须依据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律中将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部门规章称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本处所指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 (1)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 它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个层次。 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非企业会计准则两个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对共性的经济业务和特殊行业、特殊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做出的具体规定。 非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之外的其他单位适用的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也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与非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是关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制度规范。根据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现行的或即将推出的企业会计制度由三项会计制度组成:一是《企业会计制度》;二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三是《小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规定”,共14章160条。第一章总则部分,主要就本制度的制定目的与依据、适用范围、会计核算的前提、会计核算的原则等做了规定;第二章至第十二章共十一章内容,主要就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特殊会计业务的核算做了规范;第十三章财务报告部分,主要就财务报告的组成、编制、提供等做了规定;第十四章附则,说明了本制度开始施行的日期。第二部分是关于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说明,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报表编制说明、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 非企业会计制度是指除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适用的会计制度。 (2)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 作为会计两大基本职能之一的会计监督,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会计规范体系的第一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专门有一章来规定“会计监督”。 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规范中,要求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其主要内容有: (3)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 现行的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4)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现行的国家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四)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1.会计规范体系改革与完善的目标选择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改革与完善的目标应该将规范的制定与执行相结合,既要建立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还要建立有效的执行体系。 2.会计规范体系改革与完善的形式选择 从目前来看,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各行业的会计核算标准已经基本统一。同时,具体会计准则也在陆续发布,实施的效果也不错,不能简单地说准则和制度孰优孰劣。因此,准则与制度并行也是可取之道。当然,我们必须考虑长远发展。从远期看,国际上通行的会计标准都是以准则的形式来发布的,我国不宜继续采用制度的形式,应采用会计准则这一单一的规范形式。 3.会计规范体系改革与完善的内容选择 (1)从会计法律这一层面看,主要包括《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不好理解二者的关系。 (2)从行政法规这一层面看,为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与对外提供,国务院出台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关于会计要素的概念、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编制与提供,也就是说主要是关于会计核算方面的规定。但是,除了会计核算外,还有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与人员、会计工作管理等,特别是会计监督,在行政法规这一层面上,还没有比较可行的规范。 (3)在部门规章这一层面看,是规范最多,也是最详细的规范。这一层面的会计规范应该作为改革和完善的重点,尤以下面几点值得重视:①基本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完善;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制定与完善;③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④会计监督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等等。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由( )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全国人大 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当前,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第一层次是( )。 A.《会计法》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企业会计准则》 D.《企业会计制度》 3.行政法规的制定与颁布部门是( )。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财政部 D.各级地方政府 4.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修订的时间是( )。 A.2001年 B.2000年 C.1999年 D.1993年 5.下列单位不是新《会计法》规范和调整对象的是( )。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 D.个体工商户 6.公司、企业存在的下列会计行为不违反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是( )。 A.随意改变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 B.推迟确认收入 C.随意调整利润分配方法 D.变更会计政策 7.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企业记账凭证的保管期限是( )。 A.3年 B.5年 C.15年 D.永久 8.尚不构成犯罪、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可以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行为是( )。 A.伪造报销发票 B.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账簿 C.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依据不一致 D.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9.某国有公司主管会计人员强令该公司的记账人员以涂改的方式变造购货发票,情节严重,但尚不构成犯罪,依据会计法对于此违法行为可以分别对于主管会计人员和记账人员实施的处罚是( )。 A.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不承担任何责任 B.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吊销会计证及相应的行政处分 C.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及吊销会计证;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吊销会计证及相应的行政处分 D.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及吊销会计证;3000元以上50000以下罚款,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及吊销会计证 10.会计准则分为( )两个层次。 A.宏观准则和微观准则 B.企业会计准则和预算会计准则 C.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D.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 11.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总原则是(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精减机构,提高效率 C.钱账分设,内部牵制 D.分工协作,职责分明 12.下列不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的是( )。 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上市公告书 D.财务情况说明书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会计规范进行定义,应当说明的包括( )。 A.会计规范的性质 B.会计规范的形式 C.会计规范的作用 D.会计规范的体系构成 E.会计规范的内容 2.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内容有( )。 A.会计法律规范 B.会计准则规范 C.会计制度规范 D.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E.会计理论规范 3.会计规范体系的特征有( )。 A.权威性 B.统一性 C.科学性 D.前瞻性 E.相对稳定性 4.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可能成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主体的有( )。 A.国有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 B.公司制企业负责人 C.事业单位负责人 D.行政机关负责人 E.个体户会计人员 5.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层次包括( )。 A.会计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会计法规 E.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6.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关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规定 B.关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规定 C.关于会计要素准则的规定 D.关于财务报告体系的规定 E.关于会计人员职责的规定 7.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可分为( )。 A.年度报告 B.半年度报告 C.季度报告 D.月度报告 E.周报告 8.“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从广义上讲,包括( )。 A.会计核算制度 B.会计监督制度 C.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制度 D.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E.会计考试与聘用制度 9.下列准则中,属于特殊业务准则的有( )。 A.保险公司会计准则 B.租赁准则 C.存货准则 D.建造合同准则 E.借款费用准则 10.能作为会计监督依据的是( )。 A.《会计法》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D.地方性会计法规 E.单位内部的预算或财务计划 11.会计监督的对象包括( )。 A.原始凭证 B.会计账簿 C.实物资产 D.财务报告 E.财务收支 12.属于会计工作管理制度范围的有( )。 A.《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C.《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D.《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E.《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三)判断题 1.会计规范体系中的规范均具有强制性特征。( ) 2.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 ) 3.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必须依照《会计法》办理会计事务。( ) 4.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是单位会计人员。( ) 5.《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要求企业不得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6.2000年年底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 )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国务院直接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 ) 8.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都作了若干特殊的规定。( ) 五、案例 三年造假,责任几何? ——以新《会计法》审视重庆川仪报表造假的会计法律责任问题 (一)“重庆川仪”事件概况 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四川热工仪表总厂,1993年改组成立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公司。1996年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公司经改制批准进行了业务和资产重组,设立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30日,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4元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3910万股社会公众股,共募集资金1564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689.51万元,实际募集资金14950.49万元。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当年公布的利润总额为3098.21万元。随后,1997年、1998年连续发生亏损,公司股票滑入ST(特别处理股)行列。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重庆川仪在1996、1997、1998年年度财务报告中存在以下严重的违规行为: 1.虚假披露财务报告。重庆川仪在对外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其在1996年实现利润总额3098.21万元、1997年发生亏损1734.17万元、1998年亏损482.78万元。经查,1996年实际利润总额仅为360.41万元,还不到公司披露数的12%,1997年实际亏损2706.04万元、1998年亏损593.15万元,分别是报告披露数的1.56倍和1.23倍。 2.虚假披露募股资金的使用情况。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重庆川仪拟将募集资金投资于EJA系列智能变速器等五项高技术含量项目,计划投资额14262万元。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显示,1996年公司完成投资8990万元,截至1997年,累计完成的投资额为8640万元,注意,相比上一年,累计投资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50万元,截至1998年,累计完成投资8940万元。据证监会调查,实际的情形是,重庆川仪投资于既定项目的资金仅为3913.77万元(是计划投资额的27.44%,1996年披露数的43.53%),其余11036.72万元的去向则是:5016.25万元被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挪用,1150万元借给了重庆川仪的关联企业,剩余的4870.47万元则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费用开支。 经过再次重组后的重庆华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7月10日接到了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对原重庆川仪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处以警告;公告其1996、1997、1998年度的虚假陈述行为;并对原重庆川仪董事长及其他7位董事予以警告并分别罚款5万元、3万元。 (二)新《会计法》下“重庆川仪”事件法律责任的分析 新《会计法》第13条中所指的“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指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虚假的会计账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对财务会计报告擅自进行没有依据的修改的行为。从上述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来看,一方面,重庆川仪少记亏损多记盈利,歪曲1996.1997、1998年年度利润总额的行为违反了《会计法》第13条的规定;另一方面,对于重庆川仪为了掩盖募股资金投向偏离招股说明书的计划用途,而在1996、1997、1998年虚报投资的行为,根据《会计法》第20条也属于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上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依照《会计法》第43条和第45条的规定,有关责任人无疑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至于判断追究的是刑事责任还是行政责任,关键在于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是否构成了犯罪。然而,现行的《会计法》第43条、第45条以及《刑法》第161条都还没有设定一个可操作的、区别两种不同性质法律责任的量化标准。在此,我们建议财政部会计司在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时,可以参照危害税收征管罪的量刑方式,综合考虑违规行为所涉及的绝对金额和比例两个方面来设定判定标准。 在明确了违规行为的性质之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确定违规行为的责任人,即应当由谁来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对于这类行政责任的承担人,《会计法》第43条指出了“伪造应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依据《会计法》,责任人既包括了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包括有关的会计人员。对于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由《刑法》第161条规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对于重庆川仪事件,当我们以新《会计法》来重新审视时,在其违规情节不严重或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其所涉及的行政责任承担对象则可能不仅包括原重庆川仪、其原董事长及负有直接责任的其他几位董事,还可能涉及有关会计人员。问题是,有些人员已经离开了上市公司,有的甚至去了民营企业,那么,这些行政处罚是否有效。还有,由于这些事件是3年之后才被发现。那么,有关单位究竟能在多长时间内保留诉讼有效期,是像民法通则中的20年诉讼有效期呢,还是像美国证券法中的6年有效期呢?还是终生都要无限期地对虚假会计信息承担责任?新《会计法》对此都没有作具体规定。 (三)对会计违规行为民事法律责任的思考 新《会计法》第6节“法律责任”详细地列示了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时将受到怎样的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然而目前涉及民事法律责任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而民事赔偿责任恰恰是与广大投资者和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利益相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试图对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民事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即谁有权获得民事赔偿?如何计算损害赔偿的金额? 1.损害赔偿请求权人的确定 谁有权获得损害赔偿,用法律术语来说也就是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造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人的确定问题。纵观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几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实案件,提起民事诉讼的都是投资者,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是否在披露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情形下,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只能是投资者?或者只要是投资者,就理所当然地享有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状况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美国,信息披露不实的民事责任区分为公司证券发行上市时的民事责任和公司证券交易时的民事责任两种类型。前者适用于《1933年美国证券法》。依据该法第11条(a)款,有权对虚假披露提起诉讼的为:(1)获得这种证券的人;(2)在获取证券的时候,他对公布的信息中所存在的不真实或者遗漏一无所知。也即信息披露不实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人仅限于证券的善意购受人。后者则由《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加以规范。该法将公司证券交易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人的范围扩展到了证券的购受人和卖售人,但该证券的购受人和卖售人应当依据以下条件确认:(1)依赖公布的文件;(2)进行了证券的买卖;(3)遭受了损失(证券交易法第18条)。 英国《1986年金融服务法》、日本《1971年证券交易法》(修订)和我国台湾省《证券交易法》(修订)也都规定享有不实信息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人包括买卖证券的善意投资者,并且这部分投资者应同时具备与上述《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中相同的3个要件。 其实,在信息披露不实造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人的确定方面,我国并不是处于真空状态,相关的法规有《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第77条和《证券法》第63条,在这两条法规中所指出的民事责任赔偿的对象为因公司的违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他人”和“投资者”。从中我们所看到的是,我国采用证券发行上市和证券交易合并立法的方式,有权享有信息披露不实造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受害人与美国等国家、地区的规定相同,即为:(1)投资者(或他人),包括证券的购受人和卖售人;(2)在证券交易中,遭受了损失;(3)该损失是由于信赖了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披露信息所造成的。然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我国的《证券法》并没有区分善意投资者和恶意投资者,这在我国当前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比较活跃的形势下,很可能形成漏洞,造成损失的不合理分担。因此,我们认为在配套法规或者司法解释中应当对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造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人作如下限定:(1)财务会计报告被认定为虚假之前买卖证券的投资者,所有先前的“虚假信息”已经澄清公布之后的投资者不能以不知情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获得赔偿;(2)购买证券时,他对披露信息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一无所知,因此,证券公开发行之前购买证券的所有发起人股东、“内部职工股股东”无权请求赔偿;(3)在认定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公告公布之前曾经连续持有公司证券6个月以上(包括6个月),这主要是借鉴国外立法通常对有权起诉的股东规定持股时间的“前置条件”的做法,以体现不鼓励投资者短期投机炒作的价值取向;(4)在证券交易中遭受了损失;(5)该损失是由于信赖了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披露信息所造成的。 上文的讨论仅仅局限于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对其广大投资者造成损失时的民事责任,在经济生活中,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普通企业都存在着大量依赖其财务会计信息而作出相关决策的各方利益团体,包括债权人(如银行等金融机构)、供货商、购货商、税收等政府部门、企业职工等。作为债权人和商业合作伙伴的其他经济组织与企业间存在着平等民事主体关系,其因直接信赖于企业提供的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遭受的损失自然也应予以赔偿。 综上所述,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应当是:(1)与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企业存在经济和法律关系的民事主体,包括法人和自然人;(2)在与该企业发生的经济事务中遭受损失;(3)该损失是由于信赖了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披露信息所造成的。我们建议《会计法》“法律责任”一节增加类似以下的条款:“企业向投资者、债权人、供货商、购货商、企业职工等同企业存在经济和法律关系的法人或者自然人提供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财务会计报告,致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的,企业以及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证券公开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则根据《会计法》第49条适用《证券法》第63条的规定。 根据以上的设想,我们假设重庆川仪事件已令广大投资者遭到了损失,则其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可以界定为:(1)2000年6月26日中国证监会《关于原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正式公布之前曾经连续持有重庆川仪股票6个月以上(包括6个月)的投资者;(2)直接因持有重庆川仪股票而发生投资损失的投资者,当然,符合上述条件的发起人股东除外。 2.赔偿金额的确定 根据民法通则,除特别规定外,侵权人应当赔偿受害人的全部损失。但是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又使得这种损失难以计量。一般存在以下3种计算方式:(1)潜在的损失,即机会成本。虚假的财务信息往往会导致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判断,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致使投资者遭受起码是在正常的市场回报率下的机会损失。(2)未实现的损失。投资者受虚假财务报告的误导,以高价购入股票,一旦信息曝光,股价有可能急剧下跌,致使投资者受到损失。这就产生了投资者在持有股票尚未售出状态下的一种未实现的损失。(3)已实现的损失。投资者受虚假财务报告误导以较高价买入,在信息曝光后,股价下跌,投资者抛售股票,实际发生的买入卖出价差损失。 然而,按照损害赔偿的法律,“损害”产生的赔偿限于与“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之间存在近因的实际损失。例如,《193年美国证券法》就规定,证券的善意购受人能够获得的损失赔偿额为购买证券而支付的金额(不超过该证券公开发行时的价格)与(1)提起诉讼时该证券价格的差额;或者与(2)诉讼前该证券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的差额;或与(3)该证券在起诉后判决前被处理时所定的价格的差额,如果该损失少于为取得该证券所支付的金额与在起诉时的价格之差这一损失。从中可以看出美国证券法不支持对间接损害的赔偿,即没有考虑经济上的机会成本因素。然而,仅仅考虑直接的实际损失是否会使得损失的分担有失公平?尤其是当投资者投资于该企业股票达较长时间时,其中所涉及的机会成本已不容忽略。事实上,美国国会1970年通过的《反不正当牟利与腐败组织法》(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 Act)规定,在可以指证被告从事了“不正当的牟利行为模式”时受害者可获得相当于实际损失金额与诉讼费用3倍的赔偿。可见,机会成本也已进入美国司法界的视野。因此,笔者建议,在确定虚假财务报告所造成的损失的赔偿时可以适当考虑受害者遭受的机会损失。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新《会计法》对企业和公司的造假账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和对信息失真问题的查处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并明确界定了有关法律责任的承担者,明确了所应承担的行政及刑事责任。这对于规范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促进证券市场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的形成将有着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新《会计法》的颁布与实施也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然而,以新《会计法》分析重庆川仪报表造假事件就可发现,新《会计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实施细则与之配套,有关虚假财务信息的民事赔偿责任还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因此,我国的会计与金融立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注:本案例选自《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12期,作者:方军雄、王欣艳、李若山。为保证原文的完整性,本书未做修改)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B4.C5.D6.D7.C8.C9.D10.C11.A12.C (二)多项选择题 1.ACE2.ABCDE3.ABCE4.BCD5.ABCDE6.ABCD7.ABCD8.ABCD 9.BD10.ABCDE11.ABCDE12.BD (三)判断题 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5.正确6.错误7.错误8.错误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企业会计准则》 第十六章 会计工作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目的是要使初学者熟悉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的进行会计工作组织的方法。通过学习应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基本内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岗位责任制等基本内容。 二、预习要览 (一)关键概念 1.会计工作 2.会计管理 3.会计工作组织 4.会计机构 5.会计人员 6.会计委派制 7.道德 8.职业道德 9.会计职业道德 10.会计岗位责任制 11.集中核算 12.非集中核算 13.会计法规制度 14.会计档案 15.会计交接 (二)关键问题 1.企业会计工作组织包括那些基本内容? 2.会计人员有哪些职责和权限? 3.在我国《会计法》中对各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作了哪些具体的规定? 4.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5.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6.比较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优缺点。 7.什么是会计制度?结合上一章的内容说明会计制度与其他会计规范之间的关系。 8.会计档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怎样保管会计档案? 9.会计工作交接的程序及其具体内容如何? 10.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意义何在?委派会计的选拔方式有哪些?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是在学习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会计工作组织的有关内容。会计工作组织是指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会计法规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合理、有效的进行会计工作。会计工作组织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等的制定与执行、会计档案的保管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把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付诸实施需要创造的条件,以便在实践中合理安排会计核算的组织工作。 会计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综合性经济管理活动,科学的组织好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1.科学的组织会计工作,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2.科学的组织好会计工作,有利于加强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协调一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3.科学的组织好会计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单位的内部经济责任制;4.科学的组织好会计工作,有利于维护好财经法纪,贯彻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 组织会计工作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1.统一性要求;2.适应性要求;3.效益性要求;4.内部控制及责任制要求。 会计机构是各单位内部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设置了会计机构,还必须配备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进行会计核算;2.实行会计监督;3.编制业务计划及预算,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4.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为了保障会计人员更好的履行其职责,赋予了会计人员以下的权限:1.有权要求本单位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认真执行国家、上级部门批准的计划和预算;2.有权履行其管理职能,即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定合同、参加有关会议等;3.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会计法》对在“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的内容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并相应地明确了总会计师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对于国有企业,所有者主体的缺位,国有投资代表人的不具体,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一方面为了解决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需要强化会计监督机制,而另一方面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又使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存在诸多困难,于是人们提出要进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委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会计委派制是指由政府部门直接向独立核算的会计单位委派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财务总监,为被委派单位会计业务服务并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的制度。其实质是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即把现行的会计“单位所有制”改为“国家委派制”。 会计职业道德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其作用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财政部在1996年6月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了具体的规定。在新的历史时期,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岗敬业;第二,诚实守信;第三,廉洁自律;第四,客观公正;第五,坚持准则;第六,提高技能;第七,参与管理;第八,强化服务。 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就是在财务会计机构内部按照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使每项会计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位会计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的一种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一条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以分为:1.会计机构负责人工作岗位;2.出纳工作岗位;3.财产物资核算工作岗位;4.工资核算工作岗位;5.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岗位;6.财务成果核算工作岗位;7.资金工作岗位;8.往来结算工作岗位;9.总账报表工作岗位;10.档案管理工作岗位;12.稽核工作岗位。 企业会计部门承担哪些会计工作,与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车间、仓库等部门之间如何分工,这些都与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有关。为了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就必须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业务的繁简以及企业内部其他各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来确定企业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一般包括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两种。集中核算就是单位的主要会计工作都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其他部门只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原始记录并适当的加以汇总,然后送交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进行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非集中核算就是企业单位内部各部门核算本身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会计部门根据内部各部门报来的资料进行总分类核算。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单一的选择集中核算或非集中核算,也可以二者兼而有之。但一般来说,企业对外的现金往来、物资采购、债权债务的结算等业务都应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办理核算。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单位的会计档案包括以下的具体内容: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报告类;其他类。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统一全国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于1998年8月21日以财会字〔1998〕32号文发布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统一规定了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等具体内容。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类,其中定期保管期限又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时间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第一天算起。 会计工作交接,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办好会计工作交接,有利于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并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在规定期限内移交清楚;接替人员应认真接管移交的工作,并继续办理移交的未了事项;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以及监交人的职务和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单位撤销时,必须留有必要的会计人员,会同有关人员办理清理工作,编制决算,未移交前,不得离职。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应当对所移交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是( )。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全国人大 D.注册会计师协会 2.在大中型企业中,领导和组织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核算工作的是( )。 A.厂长 B.注册会计师 C.高级会计师 D.总会计师 3.关于非集中核算组织形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分类核算和对外报表应由厂级会计部门集中进行 B.车间级会计部门负责独立组织本车间的全套会计循环 C.车间级会计部门只负责登记原始记录和填制原始凭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关于会计部门内部的岗位责任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必须贯彻钱账分设、内部牵制的原则 B.人员分工可以一岗一人,也可以一岗多人或多岗一人 C.会计人员合理分工,能划小核算单位,缩小会计主体,简化会计工作 D.应保证每一项会计工作都有专人负责 5.会计人员的职责中不包括( )。 A.进行会计核算 B.实行会计监督 C.编制预算 D.决定经营方针 6.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 )。 A.予以退回 B.更正补充 C.不予受理 D.无权自行处理 7.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保管期限为( )。 A.五年 B.十五年 C.二十五年 D.永久 8.在一些规模小、会计业务简单的单位,可以( )。 A.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B.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C.在单位领导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D.不进行会计核算 9.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在一个企业里( )。 A.可同时采用 B.必须区别采用 C.既可同时采用,又可分别采用 D.不能同时采用 10.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保管期限为( )。 A.15年 B.3年 C.25年 D.永久 11.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 )。 A.强制性规范 B.法律规范 C.非强制性规范 D.职业道德 12.在我国,为了保证国有经济顺利、健康有序发展,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任用会计人员应实行( )。 A.一贯制度 B.回避制度 C.优先制度 D.领导制度 13.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有监交人负责监交,其中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其监交人是(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单位负责人 C.财政部门领导 D.其他会计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合理地组织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够( )。 A.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B.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 C.确保会计工作与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协调一致 D.加强各单位内部的经济责任制 E.取代企业的计划、统计等部门的工作 2.会计工作的组织,主要包括( )。 A.会计机构的设置 B.会计人员的配备 C.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D.会计档案的保管 E.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3.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包括( )。 A.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B.集中核算形式 C.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D.非集中核算形式 E.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4.非集中核算形式下,二级核算单位的核算内容包括( )。 A.填制原始凭证 B.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C.进行总分类核算 D.编制内部报表 E.编制对外会计报表 5.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分别规定为( )。 A.高级会计师 B.会计师 C.注册会计师 D.助理会计师 E.会计员 6.有关会计人员的法规包括( )。 A.《会计人员职权条例》 B.《总会计师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E.《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7.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有( )。 A.三年 B.五年 C.十年 D.十五年 E.二十五年 8.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有( )。 A.进行会计核算 B.实行会计监督 C.拟定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实施办法和制度 D.编制预算和财务计划,并考核分析执行情况 E.办理其他会计事项 9.无论采用集中核算还是非集中核算,都应由厂部财务会计部门集中办理的业务有( )。 A.企业对外的现金往来 B.材料的明细核算 C.物资购销 D.债权债务的结算 E.企业所有会计报表的编制 10.各单位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 A.应当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 B.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C.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基础,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D.应当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 E.应当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11.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 A.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 B.会计部门及其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权限 C.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D.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 E.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 12.会计人员的主要权限有( )。 A.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 B.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 C.对外签订经济合同 D.有权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 E.参加有关的业务会议 13.委派会计的选拔方式有( )。 A.领导指派 B.向社会公开招考 C.单位推荐 D.会计管理部门推荐 E.系统内部选拔 14.下列内容属于会计档案的有( )。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生产计划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E.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15.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下列人员中,其任免应当经过上级主管单位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者撤换的有(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会计人员 C.总会计师 D.会计主管人员 E.高级会计师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国务院直接管理全国各地区的会计工作。( ) 2.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 3.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对某些业务采用集中核算,而对另外的业务采用非集中核算。( ) 4.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都作了若干特殊的规定。 ( ) 5.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即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 ) 6.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种,其中定期保管又分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 ( ) 7.企业单位采用非集中核算,财会部门掌握的资料比较完整、详细。 ( ) 8.会计制度包括全国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 ( ) 9.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强制性规范。 ( ) 10.会计规范具有公认性、历史性、统一性、广泛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 ) 11.按照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基层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受财政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 ( ) 12.银行对账单不属于会计凭证,因而也就不属于会计档案。 ( ) 13.会计委派制的实质是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改革,即把现行的“国家委派制”改为“单位所有制”。 ( ) 14.组织会计工作的统一性要求是指组织会计工作必须适应本单位经营管理的特点。( ) 15.《会计法》规定,任何企业单位都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统一规定。 ( ) 16.会计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 17.企业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包括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 ( ) 18.国家经济档案是会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历史记录。( ) 19.会计工作交接之后,监交人员应当对所移交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20.对于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单位,应由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完成其会计工作。( ) 五、案例 案例一: 王勇是新达公司的销售员,为公司销售产品,这种产品需要经过安装程序。新达公司设定了500000元的销售限额,如果王勇的销售额超过了这一限额,就能得到奖金。为了对这一限额进行计量,新达公司为每个销售员开设了独立的账户,在销售员与客户签定安装合同时贷记该销售人员的账户。在本月25日以前,王勇已经签署了380000元的合同。 启隆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该公司在26日与王勇联系,希望能安装一台新达公司的产品。王勇预计这一合同能为公司带来160000元的销售收入,而且加上这项销售之后,王勇就能获得超过限额的奖金。但是,王勇认识到启隆公司在安装本公司的产品后,将无法支付合同规定的款项,而且他还知道另外一家竞争对手因为这一原因已经拒绝给启隆公司安装这一产品。王勇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销售产品,而收款则应当由其他人员负责,于是他与启隆公司签定了这一合同,并因此而获得了奖金。王勇将有关的凭据交给了公司的会计,并将启隆公司的现状也作了部分说明,而新达公司的会计则与王勇持同样的观点。 案例要求: 你认为王勇和公司的会计的做法符合职业道德吗?予以说明。同时为新达公司设计一套控制程序来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案例提示: 在本案例中,销售员王勇与启隆公司签定的销售合同属于不当行为,因为,在已经确切地了解到启隆公司即将破产、本公司(新达公司)无望收回货款的情况下,仅仅为了完成个人的销售限额,以期获得奖金,而置公司的利益于不顾,与启隆公司签定销售合同,且金额高达160000元,这是不符合销售人员职业道德的。新达公司的会计人员在听了王勇对启隆公司现状的说明之后,应该立即制止王勇的签约行为,并想法对已经发生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救。而公司的会计人员却与王勇持同样观点,这是错误的,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实守信”和“参与管理”的要求,这必然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在本案例中,其直接经济损失就是无法收回的160000元的销货款,另外还会有其他的经济损失如付给王勇的奖金等。 新达公司应在给每个销售人员制定销售限额时,同时确定其相关的要求,包括客户信誉、收款时间、回款质量等,而不能仅仅以销售额度的大小来衡量销售人员的业绩,并以此作为发放奖金的惟一标准。也就是说,在与销售额相当的款项没有收回之前,是不应当兑现其相关人员的奖金的。 案例二: 张明于2003年1月1日投资开办了天利公司,经营房地产业务。公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确认损益的基础。在2003年年末,公司由于业务发展的要求,需要增加新的资金投入,于是,张明以天利公司的名义向当地一家银行申请贷款500万元,并吩咐公司的会计编制了相关的财务报表。银行对该公司报送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全面的审查,认为这笔贷款风险过大,最终拒绝了张明的申请。 张明收到银行的拒绝贷款通知书之后,对拒绝的理由进行了研究,发现银行拒贷的主要原因就是通过其会计报表反映的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在公司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公司债务大于债权600多万元,资产的流动性也不是非常理想。于是,张明要求公司会计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重新编制了一份财务报表,在这份报表中,一方面将该公司以前已经收现(即收款)但没有实现的预收款转为本年的收入,以改善公司的盈利状况、减少债务的额度,另一方面,还将2003年10月12日公司在一次房展会上与客户签署的一项意向性协议所包含的协议款列为债权(应收款),而这个协议所达成的意向将在2004年的10月份才可能生效。经过这样的调整,在重新编制的会计报表中出现了比较理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张明带着这份被修饰了的会计报表又向另一家银行申请贷款,并且,张明还在申贷会上声称本公司在以往的贷款活动中,从来没有被拒绝过。 案例要求: (1)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对张明及其公司的行为进行评述,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你认为第二家银行会怎样处理天利公司的申贷要求? 案例提示: 该案例是供大家讨论的,所以,在此只给出一个分析思路: (1)天利公司在第一家银行被拒贷,其直接原因就是公司账面的债务过多,近期偿债能力又不强(资产的流动性弱),除此之外,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发展潜力和获利空间,这些因素对第一家银行而言都意味着产生风险的可能性。 (2)对于第二家银行而言,被修饰的报表或许能够不被发现,这就要求银行的会计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特别是张明一再声称“从未被拒贷过”,应引起注意(为何不继续在没被拒贷过的银行贷款)。另外,还要从该公司的往来款项入手进行仔细地审查,“收现”和“实现”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意义决不相同;另外,意向性的协议在会计上是不能作为原始凭证的,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等同于现实是错误的。 (3)本案例涉及到“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主要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收入的确认、计量”、“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职业道德”等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 六、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C 5.D 6.C 7.D 8.A 9.A 10.A 11.C 12.B 13.B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2.A B C D 3.B D 4.A B D 5.A B D E 6.A B D 7.A B C D E 8.A B C D E 9.A C D 10.A B C D 11.A B C D E 12.A B D E 13.B C D E 14.A B D E 15.A C D (三)判断题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错误 9.错误 10.正确 11.正确 12.错误13.错误 14.错误 15.错误 16.错误 17.错误 18.错误 19.错误 20.正确 七、相关准则、制度及阅读书目 1.《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 财政部发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3.陈国辉:《基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4.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5.《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财会字〔1996〕19号发布。 6.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7.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附录:会计核算综合案例 〔写在前面的话:对《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学习暂告一段落,你一定想知道自己对会计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的程度。虽然这是一门介绍会计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课程,但也不乏实务操作的内容,况且任何理论都应付诸于实践进而指导实践,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之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我们精心设计了这套“会计核算案例”,旨在帮助初学者运用所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目的,这也是我们设计本案例的初衷。这个案例综合了会计循环的大部分内容,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开始,到财务报告的编制为止,不仅如此,我们还将一些常见错误隐藏于案例内容之中,这就要求面对案例的你必须将顺序发生的错误予以纠正,才能完成案例的实际操作过程。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就成为本案例不同于平时按部就班学习的特有之处。应该说,这个案例基本上将我们所学过的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个连贯,当你从容地将这个案例的各个要求完成之后,相信你会感觉有所收获。〕 目的:练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以及会计循环综合业务的处理。 资料:利得股份有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公司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处理基础,对于原材料的收发核算按照计划成本计价,产成品按实际成本计价。适用的税率分别为: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提取率为3%,所得税税率为33%。发出存货(原材料按计划成本除外)的计价方法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从银行取得的临时借款的年利率为6%,利息按月计算提取。 2003年11月份,由于公司原会计李广平工作调动(截止11月末为止的经济业务已全部处理完毕),直到12月末才找到合适的会计王健,因而,公司12月份的所有经济业务在月末之前都没有进行处理。而且,由于原会计李广平走得比较匆忙,与新来的会计王健没有办理会计交接手续。所以,王健来到公司之后,提出要对公司11月份的有关账簿记录进行核对,以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将原会计李广平临时叫回公司共同核对有关账目以便补办会计交接手续。 王健首先列出了公司11月30日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见下表: 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表 2003年11月30日 账户名称  借方  贷方  现金 7200   银行存款 1882000   原材料 2816400   材料成本差异  49604  其他应收款 12604   生产成本 465000   固定资产 9101800   应收账款 1920000   预付账款 1250000   待摊费用 12000   累计折旧  1580000  短期借款  800000  应付账款  382000  其他应付款  30000  预提费用  9600  预收账款  420000  盈余公积  548000  股本  10000000  资本公积  1850000  利润分配  1350000  本年利润  1420000  在对上表有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的过程中,王健发现公司总账账户余额(11月末的余额,也就是12月初的余额)存在问题(借方余额合计不等于贷方余额合计),经过王健和李广平的共同查找,初步确定问题在于出纳员代为保管会计账簿过程中,致使账簿中某些总账账户记录受损,包括“库存商品”账户和“应交税金”账户(只有这两个账户受损)。于是王健对与其相关的11月份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确定了下列内容: 公司11月初库存商品余额为1225000元; 公司11月份该种商品的销售总收入为2800000元; 公司按销售收入的70%结转销售成本; 公司在11月份生产的产品(包括月初在产品和本月投产的产品)在月末有80%完工入库; 公司11月份按销售收入的5%计算销售税金,其他欠交的税金计为12800元(包括以前欠交的税金)。 李广平将所缺账簿记录资料进行了处理,补齐了账簿记录,并按规定程序与王健办完了交接手续。 接下来王健开始介入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出纳员王丽将她所保管的公司12月份发生经济业务的有关凭据交给王健,经过王健的整理,列出了利得股份公司12月份的经济业务内容(王健归纳的): (1)12月1日,公司开出现金支票从开户银行基本户提取现金5000元,以备零星开支用。 (2)12月2日,公司用银行存款100000元预付给友谊工厂订购丙材料。 (3)12月3日,公司接受某投资人的投资5000000元,存入银行,已办完各种手续。 (4)12月3日,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购入丁材料,发票注明价款35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0元。另外,公司用银行存款5800元支付丁材料的运杂费。 (5)12月3日,上述丁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计划成本348000元,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额。 (6)12月4日,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下列材料: 甲材料 6000千克 单价30元 价款计180000元 乙材料 3500千克 单价20元 价款计70000元 (7)12月5日,公司用银行存款7200元预付明年的报章杂志订阅费。 (8)12月6日,公司的公出人员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680元,余款补足现金(原借款1500元)。 (9)12月8日,公司从某商店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其买价260000元,增值税税额44200元,包装运杂费等4800元,款项通过银行支付,设备投入安装。 (10)12月9日,公司用银行存款7600元支付本月购入的甲、乙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按材料的重量比例分配。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计划成本及差异额。其中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8000元,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6000元。 (11)12月10日,公司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568000元,直接发放工资。 (12)12月12日,公司向某客户销售一批产品,价款85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144500元。另外,公司用银行存款代客户垫付运杂费6500元。全部款项收到一张已承兑商业汇票。 (13)12月12日,公司本月购入的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安装费如下:消耗的原材料10400元(实际成本),应付本企业安装工人的工资48000元,福利费6720元。设备安装完工交付使用,结转工程成本。(假设工程领用的原材料不涉及增值税) (14)12月13日,公司的仓库发出原材料,用途如下: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计划成本650000元,乙材料计划成本380000元,车间一般性耗用甲材料计划成本28000元,乙材料计划成本360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乙材料计划成本14000元。 (15)12月14日,公司用现金120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办公用品。 (16)12月16日,公司职工报销市内交通费600元,付给现金。 (17)12月17日,公司赊销一批产品,发票注明的价款1280000元,增值税额217600元,款项未收到。另外用银行存款5000元代替购买单位垫付运杂费。 (18)12月19日,公司月初预付款的丙材料到货,随货附来的发票注明材料价款6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元,不足款项当即通过银行支付,材料入库,其计划成本592000元。 (19)12月20日,公司对资产进行盘查,发现一台设备盘亏。该设备的账面取得成本75000元,累计已提折旧58000元(未提减值准备)。 (20)12月21日,公司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付款通知,本公司职工的住院费3680元已全部支付。 (21)12月23日,公司按合同规定预收某商店订购本公司产品的货款500000元,存入银行。 (22)12月25日,公司接受某单位捐赠给本公司的一台设备,价值880000元,设备直接投入使用。(为简化起见,这里不考虑未来应交的所得税) (23)12月28日,公司收到银行的通知,本月的水电费12000元,其中车间的水电费8200元,行政管理部门的水电费3800元。 (24)12月30日,公司用银行存款20000元支付罚款支出。 (25)12月31日,公司提取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其中车间设备折旧额为24500元,行政管理部门设备折旧额为12000元。 (26)12月31日,公司分配本月职工工资,其中生产工人的工资26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85000元,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75000元。 (27)12月31日,公司按各自工资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工程人员的工资除外)。 (28)12月31日,公司按规定的税率计算本月的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假如本公司销售的产品为应税消费品。城建税额=(消费税额+增值税应交额+营业税额)×税率。教育费附加的计算与城建税的计算方法相同。(假如公司以前月份的增值税已全部抵扣完毕,本公司不涉及营业税) (29)12月31日,公司月末结转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按本月差异率计算)。 (30)12月31日,公司取得一笔罚款收入44600元存入银行。 (31)12月31日,公司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转入产品生产成本。 (32)12月31日,公司本月生产的产成品完工1320000元,验收入库,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单结转其实际生产成本。 (33)12月31日,公司结转本月已销产品成本1491000元。 (34)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批准将本月盘亏的设备按常规进行处理。 (35)12月31日,公司确证应付某单位的货款80000元,已无法偿还,予以处理。 (36)12月31日,公司将本月实现的各项“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37)12月31日,公司将本月发生的各项“支出”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38)12月31日,公司按照33%的税率计算本月的所得税并予以结转。 (39)12月31日,公司按照董事会的决议,按全年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 (40)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决定分配给股东现金股利580000元。 (41)12月31日,公司年末结转本年净利润。 由于时间关系,公司的新任会计王健在对本月(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了处理之后,没有完成全部的结账工作(主要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应予调整的账项),就根据有关记录和计算编制了公司的利润表(简表)。公司12月份的利润表如下: 利润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利得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份 单位:元 项 目 行次 本 月 数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1 2130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4 1491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 132960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负号表示) 10 506040    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负号表示) 11     减:营业费用 14     管理费用 15 118688 略   财务费用 16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负号表示) 18 387352    加:投资收益(投资损失以负号填列) 19     营业外收入 23 44648    减:营业外支出 25 37000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负号表示) 27 395000    减:所得税 28 130350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负号表示) 30 264650   另外,会计王健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其他报表之前,还编制了总分类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恰逢税务专管员到本公司检查纳税情况,根据有关人士提供的资料得知该公司本年度核定的计税工资为6500000元,其中12月份为480000元(不含工程人员工资)。经过简单的查对和计算,税务专管员认为王健计算出来的本公司12月份的所得税130350元是错误的,利润表中的有关项目的确定也存在错误。另外,由于时间比较匆忙,会计王健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也不平衡(由于王健发现试算表中的期初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均不平衡,所以,王健就没有填列试算表中的期末余额栏目)。其不平衡的试算平衡表如下: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单位:元 会计科目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现金 7200  573000 569980    银行存款 188200  5837100     原材料 2816400  1204000 1118400    材料成本差异  49604 15800 —4680    其他应收款 5000   1500    库存商品   1320000 1491000    生产成本 465000  1623060 1320000    固定资产 9101800  1254120 75000    应收账款 1920000  1502600     预付账款 1250000  100000 100000    累计折旧 1580000  58000 36500    短期借款  800000      应付账款  382000  80000    预提费用  9600      应交税金   204000 617472    预收账款  420000  500000    盈余公积  548000  26135    资本公积  1850000  960000    利润分配  1350000 606465 264650    本年利润  1420000 2174648 2174648    物资采购   1219800 1219800    待摊费用 12000  7200     应付工资   568000 568000    在建工程   374120 374120    制造费用   306960 306960    主营业务收入   2130000 2130000    应付福利费   3680 79520    主营业务成本   1491000 1491000    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32960 132960    其他应交款    7938    营业外支出   37000 37000    其他应付款  30000      营业外收入   44600 44600    所得税   130350 130350    应付股利    580000    股本  10000000  5000000    管理费用   118688 118688    合计        会计王健针对税务专管员提出的问题,对所得税的计算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此基础上,又查找了试算平衡表不平衡的原因。 关于所得税的计算错误,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计税依据的确定存在错误(提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而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结合各项调整因素确定的,利得公司涉及一项调整因素);二是在会计期末没有对下列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全面的调整: 1.本月应付短期借款利息未入账; 2.上个月末已付款的房租(租住的房屋本月开始使用)本月未摊销入账; 3.以前已经预收款的劳务165000元本月已提供完毕,但未调整入账(为简化起见,该项收入不考虑税金问题)。 关于试算平衡表不平衡,王健怀疑是在对本月业务的处理过程中,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累计折旧等账户的记录、计算有误,而且,试算表中漏列了个别账户如“应收票据”等。请你帮助王健确定毁损账簿记录金额(“库存商品”账户和“应交税金”账户),然后找出所得税的计算错误,并予以更正。另外,在对本月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完成调整账项并对发生的错误进行改正的基础上,帮助王健编制正确的试算平衡表(在前述试算表中进行修改补充即可)。在将有关错误全部纠正完毕,完成试算平衡表中所缺项目的填列的情况下,编制利得股份公司12月份的利润表(在前述利润表中进行修改即可)和12月末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简表格式如下: 资产负债表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利得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 存货 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再建工程 固定资产合计  (略)  (略)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付股利 应交税金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流动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略)  (略)   资产总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在完成了上述内容之后,对利得公司会计王健在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个错误进行详细的解答,告诉王健错误的原因以及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以便于王健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案例解答思路 利得公司会计王健在其会计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遗漏及其需要纠正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11月末(即12月初)有关总账账户余额不平衡的原因是缺少“库存商品”和“应交税金”两个账户的记录。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可以根据11月份的资料(题中已给出)分析确定: (一)关于“库存商品”账户余额,对于每个账户而言,存在等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这里的期初余额题中已给出,增加发生额可以根据“生产成本”账户记录确定(结转完工入库成本),减少发生额可以根据11月份实现的收入及其结转比例确定。 (二)关于“应交税金”账户的余额的确定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二、所得税的计算错误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要明确所得税的计算原理。所得税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与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来的。而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加或减各项调整因素而得;其次在计算利润总额时要注意各项收入的确认是否准确,本题中企业在本月实现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内容比较简单,只是别忘了对月末应调整的“应计预收收入”进行调整;在确定利润总额时更要注意各项支出的计算,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以及营业外支出等,这些支出有的是由很多具体内容构成,必须认真计算。特别是月末结账时需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有关的收入、费用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对于企业涉及到的某些税金(影响损益额)在计算时要慎重。利得公司本月业务涉及到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其中消费税=应税收入×消费税税率,城建税=(消费税额+营业税额+增值税应交额)×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消费税额+营业税额+增值税应交额)×教育费附加提取率。在消费税正确计算出来的基础上,由于题中已经明确本公司不涉及营业税,因而只要保证了增值税应交额的计算正确,也就可以正确地计算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而增值税应交额是由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确定的,所以增值税进、销项税额的准确确定是计算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关键。这里要注意企业购入货物的增值税额不一定都能作为进项税额去抵扣销项税额。如果利润总额的计算无误,接下来还要检查各项调整因素。本题中主要涉及的就是计税工资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月末结账时的调整业务漏记,根据题中已给出的内容可以看出,包括“应计未付费用的调整”(利息=800000×6%÷12)漏记;“应计预付费用的调整”(摊销额=12000÷12=1000)漏记;“应计预收收入的调整”(劳务收入165000元)漏记。 (二)利得股份公司12月份实际计列工资超过计税工资40000(520000-480000)元,应予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三、计算提取盈余公积金时,要考虑“本年利润”账户前11个月的内容。 四、关于试算平衡表的不平衡,应该从多方面查找错误: (一)期初余额的方向填列错误,如“累计折旧”账户等。 (二)本期发生额的记录和计算存在错误,需要对本月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正确的进行账务处理,也就是要保证编制的会计分录不出错误,并将这些会计分录正确的登记到账簿中去,在此基础上,正确的计算各个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这样根据各个账户的余额(包括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以及发生额编制的试算平衡表才是正确的。根据会计王健的怀疑,对银行存款、应付账款以及累计折旧等账户的记录(包括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和本月发生额)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漏记、重记、方向颠倒等错误,找出问题所在,并予以正确的更正,就可以编制出正确的试算平衡表。 五、利润表的错误的查找,主要在于对本期业务的处理,即对本期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确认、计量、记录是否正确。因而,要纠正利润表的错误,只要将前面的有关错误查找、改正之后,利润表也就自然地可以修改了。 六、计算盈余公积金不能仅仅按12月份实现的净利润提取。 特别提醒 关于利得公司本期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需要注意以下的内容: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额不能作为进项税额。 (二)购入材料入库时,成本差异额的结转要区分超支差异额和节约差异额。 (三)接受捐赠资产和无法偿还的应付款均属于企业的资本公积金的来源。 (四)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计算和结转,使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在结转时要注意节约差异用红字登记。 (五)期末结账时,不仅要按照配比原则结清各损益类账户,还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预收款的收入、未收款的收入以及预付款的费用、应付款的费用进行调整。 (六)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当期损益(期间费用)的费用界限要区分清楚。 (七)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要准确。 (八)进行利润分配,是对全年的净利润进行分配,而不仅仅是12月份的净利润。 会计核算综合案例参考答案: 本案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账户结构(账户所记录的四个金额之间的等量关系、余额的方向等)、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构成(形成、分配)、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一系列的会计基础知识,需要把前后学习的基本内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连贯起来,逐步进行解答。具体如下: 1.关于“库存商品”和“应交税金”账户的缺失金额: 由于本月应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为1960000(2800000×70%)元,本月完工入库的商品成本为1860000(465000÷20%×80%)元,所以,“库存商品”账户的12月初余额应为1125000(1225000+1860000-1960000)元;11月份的销售税金为140000(2800000×5%)元,所以“应交税金”账户的12月初余额应为152800(140000+12800)元。 2.对公司本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包括未列出的调整账项): (1)借:现金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2)借:预付账款——友谊工厂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3)借:银行存款 5000000 贷:股本 5000000 (4)借:物资采购——丁材料 355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59500 贷:应付票据 409500 银行存款 5800 (5)借:原材料——丁材料 348000 贷:物资采购 348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7800 贷:物资采购 7800 (6)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80000 ——乙材料 7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2500 贷:银行存款 292500 (7)借:待摊费用 7200 贷:银行存款 7200 (8)借:管理费用 1680 贷:其他应收款 1500 现金 180 (9)借:在建工程 309000 贷:银行存款 309000 (10)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4800 ——乙材料 2800 贷:银行存款 7600 借:原材料——甲材料 188000 ——乙材料 76000 贷:物资采购 264000 借:物资采购 64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6400 (11)借:现金 568000 贷:银行存款 568000 借:应付工资 568000 贷:现金 568000 (12)借:应收票据 100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44500 银行存款 6500 (13)借:在建工程 65120 贷:原材料 10400 应付工资 48000 应付福利费 6720 借:固定资产 374120 贷:在建工程 374120 (14)借:生产成本 1030000 制造费用 64000 管理费用 14000 贷:原材料 1108000 (15)借:管理费用 1200 贷:现金 1200 (16)借:管理费用 600 贷:现金 600 (17)借:应收账款 1502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17600 银行存款 5000 (18)借:物资采购——丙材料 6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02000 贷:预付账款——友谊工厂 100000 银行存款 602000 借:原材料——丙材料 592000 贷:物资采购 592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8000 贷:物资采购 8000 (19)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7000 累计折旧 58000 贷:固定资产 75000 (20)借:应付福利费 3680 贷:银行存款 3680 (21)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预收账款 500000 (22)借:固定资产 880000 贷:资本公积 880000 (23)借:制造费用 8200 管理费用 38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24)借:营业外支出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25)借:制造费用 24500 管理费用 12000 贷:累计折旧 36500 (26)借:生产成本 260000 制造费用 185000 管理费用 75000 贷:应付工资 520000 (27)借:生产成本 36400 制造费用 25900 管理费用 10500 贷:应付福利费 72800 (28)消费税=(850000+1280000)×5%=106500(元) 城建税=(158100+106500)×7%=18522(元) 教育费附加=(158100+101500)×7%=7938(元)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3296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106500 ——应交城建税 18522 其他应交款 7938 (29)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产品负担的差异额= -1%×1030000= -10300(元) 车间负担的差异额=-1%×64000= -640(元) 厂部负担的差异额=-1%×14000= -140(元) 借:生产成本 10300 制造费用 640 管理费用 14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1080 (30)借:银行存款 44600 贷:营业外收入 44600 (31)借:生产成本 306960 贷:制造费用 306960 (32)借:库存商品 1320000 贷:生产成本 1320000 (33)借:主营业务成本 1491000 贷:库存商品 1491000 (34)借:营业外支出 17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7000 (35)借:应付账款 80000 贷:资本公积 80000 对于本月漏列的调整业务在此进行处理: 本月负担的借款利息为4000(800000×6%÷12)元: 借:财务费用 4000 贷:预提费用 4000 本月应摊销的房租为1000(12000÷12)元: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待摊费用 1000 本月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165000元: 借:预收账款 165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65000 (36)借:主营业务收入 2130000 其他业务收入 165000 营业外收入 44600 贷:本年利润 2339600 (37)借:本年利润 17846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491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32960 管理费用 119640 财务费用 4000 营业外支出 37000 (38)本期应纳税所得额=2339600-1784600+40000=595000(元) 本期应纳所得税额=595000×33%=196350(元) 借:所得税 1963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96350 借:本年利润 196350 贷:所得税 196350 (39)全年的净利润=1420000+(555000-196350)=1778650(元) 提取的盈余公积金=1778650×10%=177865(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77865 贷:盈余公积 177865 (40)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580000 贷:应付股利 580000 (41)借:本年利润 17786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778650 由以上的处理可以看出,公司会计王健计算出的所得税之所以错误,有两个原因:一是纳税调整因素中的计税工资应调增会计利润40000元,但会计王健在计算所得税时对此未予考虑;二是未提利息4000元、未摊房租1000元、未计劳务收入165000元。合计影响应纳税所得额200000(165000+40000-1000-4000)元,因而少计所得税66000(200000×33%)元。 关于试算表不平衡,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中的几个账户的记录处理错误,另外,还要考虑“库存商品”、“应交税金”账户的期初余额未列以及相关账户期初余额列表错误。具体如下: (1)“库存商品”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125000元;“应交税金”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52800元;“累计折旧”账户的期初余额应为贷方1580000元,而在试算表中将其方向颠倒。 (2)关于本期发生额,在试算平衡表中的错误比较多,具体如下: “银行存款”账户贷方发生额全部漏记,而且将贷方的292500元错记入借方,导致借方多记292500元,也就是“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应为5544600元,贷方发生额应为1944280元; “预提费用”账户由于漏记调整业务(预提利息)而少记4000元; “应交税金”账户由于几项漏记调整业务而导致所得税少记66000元,进而“应交税金”账户贷方少记66000元,即“应交税金”账户贷方发生额应为683472元; “预收账款”账户由于漏记调整业务而使其借方发生额少记165000元; “盈余公积”账户由于净利润计算错误而使得其贷方发生额错误,应为177865元; “利润分配”账户同样由于净利润错误导致利润分配的错误,进而“利润分配”账户的记录发生错误,即贷方发生额少记1514000(1420000+94000)元,借方发生额少记151400元,所以,“利润分配”账户借方发生额应为757865元,贷方发生额应为1778650元; “本年利润”账户由于漏记调整业务而使得贷方发生额少记165000元,借方发生额的错误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漏记调整业务、所得税错误、年末结转净利润错误等,合计少记1585000〔1000+4000+66000+(200000-66000)-40000+1420000〕元,即“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应为2339600元,借方发生额应为3759600元; “待摊费用”账户由于漏记摊销房租业务而使得其贷方发生额少记1000元; “财务费用”账户由于漏记调整业务而使得其借方发生额少记4000元(预提利息); “所得税”账户由于漏记调整业务(包括未提利息4000元,未摊房租1000元,未计收入165000元)以及在计算所得税时未考虑调整因素(计税工资)等而少记所得税66000元; “管理费用”账户由于漏记调整业务(房租)而少记1000元。 (3)由于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中,还涉及到“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两个账户,而会计王健却未将其列入试算平衡表中,应将“应收票据”账户的借方发生额1001000元、“应付票据”账户的贷方发生额409500元列入试算表中的发生额栏。 (4)在将各个账户的期初余额填列正确,本期发生额计算正确的情况下,就可以依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的式子确定各个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正确的试算平衡表如下: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单位:元 会计科目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现金 7200  573000 569980 10220   银行存款 1882000  5544600 1944280 5482320   原材料 2816400  1204000 1118400 2902000   材料成本差异  49604 15800 —4680  29124  其他应收款 12604   1500 11104   库存商品 1125000  1320000 1491000 954000   生产成本 465000  1623060 1320000 768060   固定资产 9101800  1254120 75000 10280920   应收账款 1920000  1502600  3422600   预付账款 1250000  100000 100000 1250000   应收票据   1001000  1001000   累计折旧  1580000 58000 36500  1558500  短期借款  800000    800000  应付账款  382000 80000   302000  预提费用  9600  4000  13600  应交税金  152800 204000 683472  632272  预收账款  420000 165000 500000  755000  应付票据    409500  409500  盈余公积  548000  177865  725865  资本公积  1850000  960000  2810000  利润分配  1350000 757865 1778650  2370785  本年利润  1420000 3759600 2339600    物资采购   1219800 1219800    待摊费用 12000  7200 1000 18200   应付工资   568000 568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   17000 17000    在建工程   374120 374120    制造费用   306960 306960    主营业务收入   2130000 2130000    其他业务收入   165000 165000    应付福利费   3680 79520  75840  主营业务成本   1491000 1491000    财务费用   4000 4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32960 132960    其他应交款    7938  7938  营业外支出   37000 37000    其他应付款  30000    30000  营业外收入   44600 44600    所得税   196350 196350    应付股利    580000  580000  股本  10000000  5000000  15000000  管理费用   119640 119640    合计 18592004 18592004 25979955 25979955 26100424 26100424  利得股份公司12月份的利润表如下: 利润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利得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份 单位:元 项 目 行次 本 月 数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1 2130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4 1491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 132960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负号表示) 10 506040    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负号表示) 11 165000    减:营业费用 14     管理费用 15 119640 略   财务费用 16 4000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负号表示) 18 547400    加:投资收益(投资损失以负号填列) 19     营业外收入 23 44600    减:营业外支出 25 37000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负号表示) 27 555000    减:所得税 28 196350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负号表示) 30 358650    利得股份公司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利得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 存货 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合计  (略)  (略)  5492540 1001000 3422600 11104 1250000 4594936 18200 15790380 10280920 1558500 8722420 8722420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付股利 应交税金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其他应交款 流动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略)  (略)  800000 409500 302000 755000 75840 580000 632272 30000 13600 7938 3606150 15000000 2810000 725865 2370785 20906650  资产总计   245128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245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