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群体心理
一、填空题
1.目标 情感 价值规范
2.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3.假设群体 实际群体
4.是否真实存在 统计群体
5.松散群体 联合群体 集体
6.正式 实际 小
7.教育 认同
8.教育
9.目标 集体主义取向
10.简单聚合型 理想成熟型
11.社会惰化(或社会懈怠或社会干扰或社会致弱或社会逍遥)
12.社会惰化 社会懈怠(或社会干扰,或社会致弱 ,或社会逍遥)
13.从众
14.群体极化 冒险偏移 谨慎偏移
15.群体极化 去个性化
16.心理 情感
17.轻度卷入 中度卷入 深度卷入
18.情感卷入 自我暴露
19.人际反应特质
20.包容 控制 情感
21.晕轮
22.空间距离 交往频率
23.师生 同学
?
?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C
6.B
7.D
8.A
9.A
10.B
11.B
12.B
13.D
14.A
15.C
16.B
17.A
18.D
19.C
20.A
21.D
22.B
23.D
24.C
25.C
26.C
27.A
28.D
29.D
30.A
?
三、名词解释题
1.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还可称为团体。群体不是一定数量个体简单偶然的集合,只有同时具备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价值规范和一定的组织机构这四个特征,才能称其为群体。
2.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
3.社会助长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也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4.社会惰化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体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为社会惰化作用。
5.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的表现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6.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明确要求下而发生的。
7.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和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决策极端化是群体极化现象的典型表现。
8.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9.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心理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关系。
四、辨析题
1.错。只有四个特征同时兼备才能称为群体。
2.错。群体成员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个人间的接触和联系是心理学上划分大小群体的最终标准。
3.错。个体可以同属几个正式群体。如一个学生既可属于班集体,又可同时属于学生会。
4.错。个体对其所属几个群体的归属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对自己所属某个最主要的群体的归属感最为强烈。
5.对。
6.错。群体的支持功能是否发挥及发会的程度如何取决与两个条件:一是群体对成员有一定的吸引力,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持肯定态度;二是个人认为自己所属群体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威信,希望群体来支持自己。
7.错。学生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班集体功能发挥再好也不可能予以一一满足,因此学生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始终客观存在,不可能被消除干净。
8.错。社会助长作用是否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如果活动比较复杂,难度较大,他人在场不仅不会起助长作用,反而可能使个体活动效率下降。
9.错。从众有消极的一面,但从众对社会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和稳定以及个人快速适应社会有积极作用,因此从众也有积极意义存在。
10.对。
11.错。群体极化不仅指群体决策中的冒险偏移,也包括群体决策中的谨慎偏移。
12.错。由于群体的一致性是导致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群体意识强烈的群体内,其成员可能因迫于群体的一致性而采取从众行为,结果就很容易产生群体极化行为。
13.错。竞争对一个群体的存在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成员没有竞争,群体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即便在一个群体内也必须有适度的竞争,只要竞争是良性的、正当的即可。
14.错。控制的需求是每个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并非身居高位的人所独有,它是社会成员相互交往的特点之一。
15.对。
五、说明题
1.这是社会助长现象。即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影响社会助长现象发生的因素有:
(1)活动内容的难易与复杂程度。活动简单,则他人在场可能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若活动比较复杂,则他人在场反而可能降低活动效率。
(2)与是否表现个体优势行为有关。若个体所表现的活动属优势行为,他人在场可起到助长作用,反之则可能降低其表现水平。
(3)与竞赛动机的激发有关。对复杂程度较小的活动,竞赛动机越强,则社会助长作用越明显。
(4)与个体的行为与认知风格有关。
(5)同个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或在场他人的熟悉程度有关。越熟悉,则社会助长作用越明显。
2.(1)实验结果表明群体人数越多,单个人出力越少。这是社会心理现象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2)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
3.这是从众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的表现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从众发生的影响因素有:
(1)群体的一致性,这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一致性越高,从众比例越大。
(2)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一般来说,地位高的人比地位低的人较少出现从众行为。
(3)个性特征,如能力、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性水平等。
(4)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
从众的积极意义:
(1)从社会角度说,任何一个社会,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群体成员的意见统一,才能够形成一个群体成员共同必须遵从的社会规范,使对群体成员的必要的约束得以实现。
(2)从个人的角度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适应社会。
从众的消极意义:从众心理有可能使人们屈服于顽固的不良传统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压力,改变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与某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一致,从而助长了不良传统的巩固和歪风邪气的蔓延。
4.反映了去个性化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导致去个性化产生的因素有:
(1)匿名性。由于匿名,外界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身份和姓名,因此个体可能任意行事,为所欲为。
(2)责任分散。群体行动的背景使个人应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了,因此减少了对不良后果及可能带来的惩罚的恐惧心理。
(3)自觉性减少。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个体的责任感下降了,自觉性减少了,因而加入到带有破坏性的去个性化行为的行列中。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共同的目标:任何群体都有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群体所有成员进行活动的方向、目的及标准。
(2)共同的情感:群体成员在心理上发生共鸣,对成败荣辱有共同感受体验,产生相应的情感和相互情感依赖关系。
(3)共同的价值规范:每个群体内都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约束和控制群体成员的强大压力。
(4)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着相应的角色,且按角色的行为模式进行交往、活动,由此而形成了群体一定的组织机构。
以上是群体存在的因素和特征,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兼备,才能称其为群体。
2. 答案要点:
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包括:
(1)教育功能。这是学校群体区别于社会其他群体的特定功能。学校群体是种特殊的教育群体,它所具备的培养和塑造下一代的教育功能是社会的其他任何群体都无法比拟和代替的。
(2)归属功能。这是指学校群体能给个体情感上的依靠,使群体内各个成员在发生相互作用时,行为上表现为协调一致,彼此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群体,产生归属的情感体验。
(3)认同功能。这是学校群体能对个体的认知提供知识和信息,使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
(4)支持功能。当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符合群体的规范、期望和利益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赞许和鼓励,以支持其行为,从而使他的行为得到强化。
3. 答案要点:
(1)班集体的目标特征——定向统一。
(2)班集体的价值特征——集体主义取向。
(3)班集体的行动特征——令行禁止。
(4)班集体的情感特征——彼此相悦相容。
4. 答案要点:
(1)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教育者。教师通过教育与管理班集体,并在集体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教师是班集体管理和建设的组织者。这要求教师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管理和建设班集体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3)教师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导者。教师的任务是对班级的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进行领导和指示,并使其协调一致,完成目标设置和目标实现。教师的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直接影响班风的形成和学生个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4)教师是班集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创造者。教师通过研究和掌握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特点及规律,设计指导班级人际关系的新结构,创造班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
5. 答案要点:
(1)学生非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一般都在10人以下。
(2)学生非正式群体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
(3)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
(4)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
(5)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
6. 答案要点:
如:班级和班级中的小帮派
联系:(1)学生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同属于群体的一种类型,因此都具有群体的特性: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价值规范和一定的组织机构。
(2)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于正式群体内部或正式群体之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正式群体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
区别:(1)学生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而学生正式群体则是由组织正式组建的,具有明文规定的权利、职责。
(2)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规范是无形的,不成文的,其成员大都能自觉自愿遵守。而正式群体的规范是明文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不管成员主观上是否愿意都必须遵守。
(3)维持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主要因素是成员间的情趣利益、爱好志向及需要、情感等内部因素。而维系学生正式群体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制度、规范条约等外部因素。因此前者较后者具有更强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力。
(4)一般来说,学生非正式群体较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
(5)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传递较正式群体更畅通、更随意。
(6)学生正式群体具有明确的自觉的共同目的,而非正式群体的目的不甚明确和一致。
(7)学生非正式群体较之正式群体,其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都更为突出、明显而直接。
7. 答案要点:
这是因为:
(1)个人倾向于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担心决策过于谨慎而被别人看不起。
(2)责任分散。群体决策的背景,个人应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了对不良后果的恐惧心理。
(3)个人认为经过群体讨论,掌握的信息比较全面,冒险决策不再“冒险”,似乎无懈可击。
(4)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行为有较高评价,高冒险性往往与英雄气慨联系在一起,容易获得好评。
以下措施可以使群体决策更合理:
(1)使群体成员懂得群体极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后果。
(2)领导者应引导和鼓励群体成员对群体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领导要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
(3)时常将群体分成小组,同时分别就有关问题提出建议,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后决议。
(4)形成预备的决议后,应再召开一次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提请群体外的专家与会并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质疑。
(5)指定一位或多位群体成员充当反对者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
(6)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信息和不同意见,并推测对手群体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动。
8. 答案要点
(1)仪表因素。包括长相、仪态、风度、穿着等。在人际交往的初期起重要作用。
(2)空间距离因素。人与人在地理位置、空间距离上越接近,则相互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越多,双方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
(3)交往频率因素。交往次数越多,越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感受,因而越可能建立密切的关系。
(4)相似性因素。包括年龄、学历、兴趣、性格、气质、态度、信仰等。交往双方相似性因素越多,越容易有共同话题,产生亲密感,减少疏离感。
(5)互补性因素。当交往双方的特点或需要正好互补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能力因素。研究表明,有小缺点的才能超群者最受人喜爱,人们最喜欢与之交往。
(7)个性品质因素。这是影响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优良的个性品质具有较强的人际吸引力。
9. 答案要点:
(1)教育性。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首先在于它受制于教育的目的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教育实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育学生进行的。因此,学校人际关系的评价和调节,应以是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为首要原则。
(2)纯洁性。这首先是由学校本身的性质——传播知识的场所、培养人才的基地、社会文明的炼狱决定的,学校维系师生员工人际关系的纽带主要是知识、思想和情感等精神性的东西,而不是物质利益和基地,因此学校人际关系具有纯洁性;其次,学校人际关系的纯洁性也是与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对象是单纯天真的青少年学生分不开的。
(3)丰富性。形成学校人际关系丰富性的主要原因有:学校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以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信息沟通;学校组织管理层次少,成员之间时空隔离性小,交往极为方便易行,客观上为人际关系的丰富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他们倾向于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交往活动和友谊十分活跃。
10. 答案要点: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师生关系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而发展与变化,呈现出相应的特点:
(1)学生童年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几乎能无条件地服从,师生关系比较平稳,实际上这种关系是向教师一边倾斜的。
(2)学生少年期,随着同伴交往的增多,同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学生无条件信赖、服从教师的程度有所下降,师生关系出现不平稳状态。
(3)学生青年初期,由于知识经验增长和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增强,学生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即平等的人格以及出色的教学能力。
11. 答案要点:
同学关系,是在同学之间进行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它是除教师之外的班级成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包括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班级内的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同学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1)同学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同学关系通过直接影响学生个体的学习,影响学生集体的学习,影响教师的教学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良好的同学关系对学生学习有积极影响,反之则有消极影响。
(2)同学关系影响学生的社会化及社会能力的获得。同学间的交往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演习、观摩及模仿的机会和场所,提供了榜样和强化,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学习、练习、巩固与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3)同学关系影响学生理解和处理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通过同学间的交往,学生获得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这是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4)同学关系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健康。与人交往与合作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同学关系不良或缺乏同学关系将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健康。
七、论述题
1.???? 答案要点:
(1)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好、兴趣、需要、性格等心理相容或一致为基础而自然结成的学生群体。由于青少年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正式群体很难予以一一满足。因此,学校里学生非正式群体始终客观存在着,这就需要教育者在管理学生正式群体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含义及客观存在)。
(2)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结构、规范、功能等具有不同于正式群体的一些特点:
①学生非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
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规范是无行的,具有较强的约束性。
③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
④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具有较大的权威性。
⑤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传递是畅通的,随意的。
(3)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而且这两方面的功能都非常突出。
①积极功能:非正式群体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人格更加完善。
②消极功能: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重感情而轻理智的特点,往往会产生不健康的、危害班集体和社会的行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高凝聚力可能削弱正式群体,有时会使正式群体处于松散状态;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信息交流的畅通性、随意性,往往使之成为小道消息和谣言的制造者;学生非正式群体内核心人物的极大权威性,易造成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整体偏离和失误;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冲突,产生“内耗。”
(4)由于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且其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都异常突出,因此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总的原则是扬长避短。具体做法可有如下几方面:
①消除误解和偏见,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
②区分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③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实施目标改造,使之纳入正式轨道。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特长和才干,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从而达到减少班内外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目的。
⑤重视对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⑥加强班集体建设,依靠集体的力量对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转化引导工作。
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优化教育环境,实行全面的教育管理。
2.答案要点: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
(1)奖励。奖励对竞争与合作倾向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在一定情况下,增加报酬 ,对合作影响不大,但减少报酬使人们倾向于竞争。另外,以共同取得的成绩还是以个人取得的成绩作为奖励基础对竞争与合作的倾向也有影响,前者人们倾向于合作,后者则倾向于竞争。
(2)信息沟通。如果双方能够实现良好的信息及情感沟通,则可减少竞争,增加合作。沟通水平越高,合作比率也越高。
(3)个性品质。具有多疑、猜忌和贪婪性的人很难与人合作;而性情温和、宽厚的人则容易与人合作。
(4)文化背景和年龄。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背景下,人们竞争与合作倾向的强度有差异。一般说来,老年人比年青人更倾向于合作。
结合影响竞争与合作倾向的因素,对竞争与合作趋向良性发展给出一些建议:
(1)从宏观方面来说,发展经济,丰富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尽量满意人们的需要才是使人们减少竞争,增加合作的根本途径。因为产品的匮乏,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将会导致人们之间激烈的竞争。
(2)加强教育,提倡通过正当途径进行良性竞争;另外还可通过制定竞争法、反不当竞争法来约束规范人们进行正当竞争。
(3)不仅以个人成绩,也可以群体成绩作为成绩评定、奖惩的基础,经常开展群体间的竞争,都可以使人们倾向于合作,减少竞争。
(4)增加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沟通,不断探讨更科学的合作方式,使人们在竞争的同时也合作。
(5)注意不能取消竞争。适度的竞争对群体和个人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取消竞争只能导致人们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降低,产生社会惰化现象。
3.答案要点:
(1)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仪表因素、空间距离因素、交往频率因素、相似性因素、互补性因素、能力因素、个性品质因素等。
(2)学校人际关系的特点:教育性、纯洁性、丰富性。
(3)改善学校人际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改善和加强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即学校各个组织部门之间、领导者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之间应经常接触,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改善关系,增进团结,这样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效能,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
①改善和加强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应认识到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师生关系随学生年龄变化的特点,为开创新型师生关系积极承担更多责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②改善和加强同学关系。正确认识同学关系对教育教学及学生行为与心理的影响,理解同学关系的年龄特点及发展变化,通过对学生正式群体及非正式群体,特别是学生个体的教育引导,创设良好的积极的新型的同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