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心理
一、填空题
1.道德品质
2.道德行为
3.履行意义
4.道德观念 道德概念 道德信念 道德评价
5.监督
6.支持 控制行为
7.下决心 树信心 立恒心
8.技能 习惯
9.互动的 开放的
10.阶段论 社会学习论
11.他律 自律 自我中心阶段
权威性阶段 可逆性阶段
12.自律道德 合作
13.皮亚杰 科学研究手段
14.思维 灌输
15.道德两难故事
16.社会学习
17.时间 速度 稳定程度 协调性
18.道德概念 道德信念 道德评价能力
19.概括化 道德观点
20.原则性 坚定性
21.具体形象 综合形象 概括性
22.直觉的 形象性的 伦理性的
23.意识性 自觉性 概括性
24.技能 习惯 道德行为方式
25.道德行为方式
26.道德意志
27.言行一致 知行合一 道德行为方式
28.醒悟 转变 自新
29.自觉性 稳定性
30.深厚感情
?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B
5.C
6.B
7.B
8.D
?
三、名词解释题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4.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的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5.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6.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7.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结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或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这也称之为“社会学习”。
8.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
9.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
10.道德理想是关于自己未来道德面貌的稳定的想象。
11.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己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它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
12.移情又称为同情心,是道德情感的一种,是指设身处地的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它反映了人际交往中分享他人情感的一种能力。
13.直觉道德情感是指某种情境直接引起迅速发生的道德情感。
14.形象性的道德情感是指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15.伦理性的道德情感是指意识到社会道德要求和意义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6.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情境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容易实现,而当其道德行为受阻时,反而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四、辨析题
1.对。
2.错。他认为顺序是不可改变的。
3.对。
4.错。本质在于前者是利己后者是无私。
5.对。
6.错。它必须通过道德行为的锻炼。
7.对。
8.错。这还要看他是否出自于道德动机还是为了私利。
9.错。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道德技能,往往会出现好心办坏事。
10.对。
11.对。
12.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
五、说明题
1.这个实验说明了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2.这个实验说明了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些行为的决定因素。
3.这说明,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品德的重要途径。
4.因为在道德行为情境中,道德意志的表现并不仅仅取决于一般意志力,它还依赖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对道德行为中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估计等。
5.这是由于学生道德意志薄弱,经不住外界一些条件的诱惑所致,为了提高道德意志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道德行为中锻炼它,还应采用一些措施来增强学生抗诱惑的能力,如,(1)说理。告诉学生被禁令的理由,会产生对行为控制的效果。(2)榜样的强化。可以引导学生从别人不道德行为及其后果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抵制不同诱因的方法。(3)善于引发和维持学生积极的心境。使其愉快地、主动地接受教育。
6.这是由于个人的某种直接愿望或需要在情感上同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道德动机相矛盾时,就需要采取意志行为,调整内部行为方式的方案,改变动机之间的力量对比,使道德动机的力量压倒非道德动机的力量,以保证道德行为的实现。
7.主要是由于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没有掌握好一定的行为方式,还没有形成概括化的道德概念,因而不善于迁移的缘故。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2.答案要点: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它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3.答案要点:
(1)品德心理结构的复杂性。
(2)品德心理结构的整体性。
(3)品德心理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4)品德心理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4.答案要点:
(1)榜样示范的特点要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2)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
(3)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 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
(4)榜样示范行为要具有可信性。
(5)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样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
5.答案要点:
李伯黍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判断确实如皮亚杰所说“经历着从客观判断(依据行为外在结果)过渡到主观判断(依据行为的动机意向)的发展过程。
6.答案要点:
(1)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品德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前提;
(2)环境教育在品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实践活动是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必要基础。
7.答案要点:
(1)0~1岁(婴儿期)主要是适应性时期;
(2)1~3岁(幼儿期)这是品德萌芽阶段;
(3)3~6、7岁(学前期),主要是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
(4)6、7~11、12岁(小学阶段)品德发展协调期;
(5)11、12~14、15岁(少年期),这是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
(6)14、15~17、18 (青年初期),这时品德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成熟性。
8. 答案要点:
(1)遗传素质的影响。
(2)环境教育的影响,这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和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
(3)主观能动性因素。
9.答案要点:
(1)家庭气氛、父母的表率作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品质的形成。
(2)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儿童品德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3)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子女的品德也有一定的影响。
10.答案要点:
(1)校风和班风的影响。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
(2)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
(3)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影响。
11.答案要点:
(1)它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鼓励,否定或制止,是一种社会强化的信号。
(2)它直接影响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
(3)它是集体荣誉感的源泉。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奋发向上的班级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强集体成员克服困难、改掉不良习惯的勇气,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12.答案要点:
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德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可能性逐渐变为现实性的桥梁;在这种多层次的桥梁上,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品德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决定因素。这三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遗传作用较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也日益增大;当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观能动因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13.答案要点:
(1)它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
(2)它依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
(3)它依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14.答案要点:
(1)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
(2)教师提出的要求过多过高或过于频繁而不严格检查执行。
(3)教师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硬方式,触犯了学生的自尊心。
(4)教育者没有起表率作用以及过多的指责引起学生反感情绪,产生逆反心理。
(5)学生感到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等。
15.答案要点: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是: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结果”到“动机”;
(3)从“对人”到“对己”;
(4)从“片面”到“全面”。
16.答案要点:
(1)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
(3)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起着引发与支持的作用。
(4)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
17.答案要点:
这主要在于这些形象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如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及其光辉事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心灵上的激荡,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同时,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又体现了社会道德标准的典范,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使人们能够更加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
18.答案要点:
(1)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2)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
(3)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19.答案要点:
(1)自觉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
(2)排除和抑制不道德的欲求;
(3)调节与控制消极的情绪;
(4)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困难。
20.答案要点:
(1)养而不教,重养轻教。
(2)宠严失度,方法不当。有的管教不严,错把宽容当爱护,或者管教过严,错把粗暴当严教,有时这两种偏向还会交替出现。
(3)要求不一致,互相抵消。
(4)言行不检点,身教言教差。
21.答案要点:
(1)有的教师或领导管教不管导,狠抓智育,甚至只抓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的品德的教育。
(2)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差或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对他们冷淡,歧视,使他们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或采取息事宁人、姑息迁就的态度,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助长了他的缺点和错误的发展。
(3)少数教职工的不良品德直接给学生的品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22.答案要点: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
(2)缺乏道德感或情感异常;
(3)明显的意志薄弱与畸形的意志发展;
(4)由偶然失足到养成为不良习惯。
23.答案要点:
(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
(3)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4)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正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
七、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却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一定的情境下,道德情感的激发又会促进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和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一股内部动力,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它驱动了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行道德行为。道德意志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习惯是在道德知、情、意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练习、训练掌握行动技能与养成习惯的途径中形成起来的。道德行为的一个客观特征是其行为后果的直接现实性,因此,道德行为是品德一个循环中的终末环节,也是更高循环中的依据和基础。道德行为既可使道德知、情、意得到检验,又可以加深和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品德的四种基本成分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如果意志不坚定,道德信念就会动摇,情感也不易控制;如果不重视对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就可能使学生言行脱节,产生只会说不会做的情况。因此,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在品德的心理结构中,哪一种成分是核心,占主导和支配地位,这取决于主体与情境、事件的难易程度。品德的核心是在一定范围内流动着的。品德的发生、发展不是服从于线性决定说,而是服从于辩证决定论。同一种行为可能同多种道德认识与情感发生联系,道德认识与情感同行为之间的联系也可能存在着种种冲突。总之,品德的结构是发展变化的,它是主体与外界环境双向互动、相互开放的运行关系。
2.答案要点:
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引起,推动和维持人的道德行为,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它是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不仅取决于道德认识的深度,而更主要的是通过自己或集体的实践活动获得行动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单靠个人的经验,不足以形成坚定的信念,只有当个人的经验被集体经验所证实时,才能使他坚信这种信念的正确性,继而使这种信念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强化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将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此外,教师还要注意防止学生吸取反面经验与体验(即不按道德要求办事反而得到了赞赏,按要求办事反而受到了批评),因为这种情况能削弱道德要求的说服力,从而阻碍有关知识向信念的转化。同道德信念相关联的是道德理想。它集中反映了人在社会中选定的如何做人的最高标准。道德理想来自于道德信念,而人们对道德理的持续追求,又会使道德信念进一步发展、坚定。中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着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概括性理想等三种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对初中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指导阅读、组织参观访问、学习先进人物等活动,为学生形成道德理想打好基础。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指导他们总结、分析优秀人物的个性与共性;用科学的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用科学知识去丰富自己的经验,把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当学生把道德原则与科学的世界观联系起来时,就可以深刻地理解道德的本质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意义,增强道德信念的强度与深度。此外,还要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评价起着道德裁判的作用,它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通过道德评价谴责不道德的思想的行为,褒奖合乎道德的思想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强对道德概念及其意义的理解,使道德认识成为个人行动的自觉力量。
3.答案要点:
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情境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习惯成自然”。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容易实现,而当其道德行为受阻时,反而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所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加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概括性和稳定性,某些道德行为方式经过练习得到巩固成为习惯之后,它在新的情境中也会发生迁移作用,能自动地按照已经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行动,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品德达到高境界;而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不良的品行矫正带来一定的困难。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
(2)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3)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
(4)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让学生知道练习的成效,及时给予强化与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
(5)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工作,必要时可以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为判断个人的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奖惩来巩固好习惯,抑制坏习惯。
4.答案要点:
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
这是指不良品德的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这种意向可能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教育工作者的真诚关怀和教育;二是当事者开始认识到坚持错误的危害性。前一种改过自新的意向往往带有“感恩”的特点,如果不把这种意向与提高认识结合起来,那么,就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后一种情况一般是在事实的教育和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其错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理解了必须改正错误的道理。
(2)转变阶段
这是指不良品德的学生有了改过自新的意向之后,在行为上发生一定的转变。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仅仅是开始,在整个转变阶段必然要经过不断的矛盾运动才能最终成一个新人,在不断的矛盾斗争中,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即重犯以前的过错。反复的情况也有两中:一是前进中的暂时后退;另一种是教育失败出现的大倒退。前进中的反复不能同转变之前相提并论,它是处于量变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它说明已有态度尚未发生质的变化。
(3)自新阶段
这是指不良品质的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转变之后,不再出现反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会以完全崭新的道德风貌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对前途充满着希望,决心忏悔过去,永做新人。这是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的结果,他们会以全新的态度对待生活。对那些已经转变的青少年要倍加关心和爱护,充分的信任、热情地鼓励,逐步提高要求、不断引导前进、任何歧视与翻旧帐的言行都是极为有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