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智力因素与学习
高智力儿童和高智力成人
的最重要特征排序
次序 儿 童 成 人智力特征 智力特征
1 好奇心强 逻辑思维好
2 爱思考和提问 适应能力强
3 富有想象力 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4 反应快 有洞察力
5 富有创造性 富有创造性
高智力儿童和高智力成人
的最重要特征排序
次序 儿 童 成 人智力特征 智力特征
6 观察能力强 富有想象
7 记忆力强 自信
8 动手操作能力强 独立性强
9 模仿能力强 富有好奇心
10 兴趣广泛 记忆力好
智商呈正态分布
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有负面影响吗?
(一)智力的理论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
一、智力与智力结构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2.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一)智力的理论
什么是智力?
智力 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
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
思维力 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
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
1.单因素论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3.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5.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返回
G,general factor
S,Special factor
返回
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返回
返回
情绪智力
?从软糖试验说起
?关于智商的疑惑
?情绪智力的登场
二、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差异
人有聪明与不聪明的差别吗?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一 )水平差异
1.同龄人口中
智力的分布
2.智力发展的年龄变化
表 布卢 姆的智力发展速率的理论模式
0
20
40
60
80
100
120
1 3 5 7 9 11 12 15 17
年龄(岁)
智力发展水平
(二 )表现早晚差异
1.早期表现
2.中年成才
3.大器晚成
(三 )类型差异
知觉方面
表象方面
记忆方面
言语和思维方面
想象方面
(四 )性别差异
1.男女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男女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3.男女智力类型的差异
合理组织复习的条件
第一,要及时复习。
第二,要过度学习。
第三,合理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第四,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
第五,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要动员多种感官参加。
第三节 学习动机与学习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
(一 )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 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致使行为朝向
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或内
部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影响学习期待的因素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 二)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
(三)学习动机分类
1、根据学习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 高尚
的正确的动机 与 低级的错误的动机 ;
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可以分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与 远景的间接性动
机 ;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 内部
学习动机 和 外部学习动机 。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四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四节 情绪情感与学习


词 语
喜 开心 愉快 欢乐 欣喜 扬眉吐气 满足 称心 知足 痛快
狂喜 自在 舒心 动心 甜蜜 从容
怒 气恼 气愤 生气 不满 愤然 激愤 盛怒 震怒 七窍生烟
勃然大怒 忿忿不平 恼羞成怒 怒不可遏
惧 不安 紧张 着急 慌乱 惊愕 害怕 心悸 震惊 后怕退避
不寒而栗 大惊失色 敬而远之 缩头缩脑 担心
哀 哀伤 悲哀 悲怆 凄然 伤心 伤感 悲痛 痛心 悲愤痛苦
辛酸 凄惨 肝肠寸断 黯然神伤 愧疚
一、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 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
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
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另一种形
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
系的反映。
(二)情绪、情感的关系
1、情绪是指与机体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人的意识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外显表现。
情感具有深沉的特点和内隐的表现。
(三)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的 强度
情绪的 紧张度
情绪的 快感度
情绪的 复杂度
(四)表情
面部表情
体态表情
言语表情
二、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 强度、速度、持续时间
长短,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
(二)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三、情绪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情绪与学习效率
耶克斯 — 多德森定律
学习任务一般时, 中等程度激动水平较好
学习任务简单时, 需较高程度激动水平
学习任务复杂时,需较低程度激动水平,即不
能有大喜大悲的情绪 。
(二)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
(三)情感的品质与学习
四、学生的情感教育
了解自我
管理自我
自我激励
识别他人情绪
处理人际关系
个性差异与活动和学习
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