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习题目录
一 判断题;二 选择题;三 填空题;四 回答问题
一判断题(返回目录)
1固体物质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
2无机盐都是离子晶体。( )
3晶体都存在晶格能,晶格能越大则物质的熔点越高。( )
4晶体的熔点均比离子晶体的熔点高。( )
5温常压下,原子晶体物质的聚集状态只可能是固体。( )
6晶体的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 )
7晶体的特性之一是熔点均相对较低。( )
8晶体的特性之一是熔点高。( )
9层状晶体均可作为润滑剂和导电体使用。( )
10质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这种现象叫做类质多晶现象。( )
11体层与层之间的主要结合力为金属键。( )
12形物质都是由微小的晶粒组成的。( )
13界存在的晶体或人工制备的晶体中,所有粒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列的,没有任何缺陷。( )
14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单原子离子,阳离子的半径往往小于阴离子的半径。( )
15离子半径是离子型化合物中相邻离子核间距的一半。( )
16同种元素离子的半径随离子电荷代数值增大而减小。( )
17仅依据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即可决定晶体的晶格类型。( )
18NaCl晶体中配位数比是6:6,因此每个晶胞中含有6个Na+和6个Cl-。( )
19NaCl晶体是由Na+和Cl-组成的面心立方晶格交错(重叠1/2)排列而成。()
20CsCl晶体是由Cs+和Cl-的简单立方交错(重叠1/8)排列而成。( )
21每个CsCl晶胞中含有1个Cs+和1个Cl-。( )
22每个NaCl晶胞中含有4个Na+和4个Cl-。( )
23一般来说,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该晶体的热稳定性就越低。( )
24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熔点越低。()
25对离子晶体而言,离子半径变大,将有利于其晶格能变小。( )
26玻恩(Born)-哈柏(Haber)循环是从热力学数据计算晶格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
27晶格能是由指定单质生成一摩尔(按化学式计)的离子化合物所释放的能量。( )
28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则离子键就可能越强,晶格能也越大。( )
29MgO的晶格能约等于NaCl晶格能的4倍。( )
30单原子阴离子的电子构型都与其同周期的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构型相同。()
31通常像Ag+、Cd2+、Hg2+等18电子构型的离子,其极化力较大,极化率也较大。因此,当它们与变形性较强的阴离子构成晶体时,常有明显的极化作用,而使键型、晶型发生改变。( )
32Ag+为18电子构型,极化率和极化力都较大,因此卤化银(AgX)中化学键都已过渡为共价键。( )
33由于离子极化作用,有可能使物质的颜色变33深。( )
34在金属与非金属所生成的化合物中,离子间极化作用强,有可能使其溶解度降低,成为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
35在NaCl、AgCl、BaCl2、MgCl2中,键的离子性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NaCl>BaCl2>MgCl2>AgCl。( )
36金属晶体中存在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所以金属键是一种非定域键。( )
37在金属晶体中,可以把金属原子看成相互接触的等径圆球。则相邻两个原子核间距离(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就是金属原子半径。( )
38常温常压下,所有金属单质都是金属晶体。( )
39金属单质的光泽、传导性、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都可以用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电子来解释。( )
40由于金属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金属原子或阳离子的振动会妨碍自由电子的流动,所以金属也有一定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子或离子的振动加剧。所以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41金属晶体中不存在定域的共价键,以致每个原子周围配位原子的数目不受价电子数的限制,只要空间许可,就能堆积着较多的原子。( )
42能带理论实质上是价键理论对金属晶体的具体应用。( )
43能带理论是分子轨道理论在研究晶体结构中的应用。( )
44金属的延展性是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电子,在外力作用下各层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相对滑动,破坏了金属键的结合力所造成的。( )
45金属晶体可以看作由金属原子以等径圆球相互紧密堆积而成,通常有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六方最紧密堆积和体心立方紧密堆积三种排列方式。( )
46金属晶体中体心立方堆积方式属最紧密堆积,其配位数最大。( )
(返回目录)
二选择题
1有固定熔点的是( )。
(A)水晶;(B)金刚砂;(C)玻璃;(D)碘。
2子晶体中,分子内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是( )。
(A)共价键;(B)离子键;(C)金属键;(D)范德华力。
3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金刚砂;(B)石墨;(C)溴化钾;(D)氯化碘。
4物质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A)SiC;(B)Cs2O;(C)HCl;(D)CS2。
5晶体属于层状晶体的是( )。
(A)石墨;(B)SiC;(C)SiO2;(D)干冰。
6物质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晶体硅;(B)晶体碘;(C)冰;(D)干冰。
7晶体通常是( )。
(A)良好的导电体; (B)相当硬的物质;
(C)脆性物体; (D)易挥发或熔点不高的物质。
8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A)Na;(B)HI;(C)MgO;(D)NaF。
9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所以原子晶体的硬度一定大于金属;
(B)原子晶体都不导电;
(C)离子晶体的熔点一定低于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高于离子晶体。
10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的固体不可能有晶体和非晶体两种结构;
(B)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非晶体则各向同性;
(C)凡是固态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熔点;
(D)晶体都具有很大的硬度。
11各类物质中,熔点和沸点较低,又难溶于水的是( )。
(A)原子晶体; (B)离子晶体;
(C)强极性分子型物质; (D)非极性分子型物质。
12质的晶体,其晶格结点上粒子间以分子间力结合的是( )。
(A)KBr;(B)CCl4;(C)MgF2;(D)SiC。
13列各种晶体中,其化学式与分子式一致的是( )。
(A)SiC;(B)NaF;(C)H2S;(D)AlCl3。
14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真实分子组成的是( )。
(A)NaCl;(B)SiO2;(C)S;(D)CO2。
15化学式中,不能表示分子实际组成的是( )。
(A)MgO;(B)NH3;(C)HCl;(D)Br2。
16晶体熔化时,需破坏共价键作用的是( )。
(A)HF;(B)Al;(C)KF;(D)SiO2。
17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A)NaCl;(B)N2;(C)NH3;(D)Si。
18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A)SiO2;(B)SO2;(C)NaCl;(D)SiCl4。
19关于离子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的熔点是所有晶体中熔点最高的一类晶体;
(B)离子晶体通常均可溶于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中;
(C)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离子晶体可以导电。
20晶体中,具有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原子以sp3杂化轨道键合)的是( )。
(A)石墨;(B)金刚石;(C)干冰;(D)铝。
21有关原子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只能是单质;
(B)原子晶体中存在单个分子;
(C)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D)原子晶体中不存在杂化的原子轨道。
22关于分子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力;
(B)分子晶体晶格结点上排列的分子可以是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力作用较弱,因此不能溶解于水;
(D)分子晶体在水溶液中不导电。
23物质按晶格结点上粒子间作用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中,正确的是( )。
(A)H2S<SiO2<H2O; (B)H2O<H2S<SiO2;
(C)H2S<H2O<SiO2; (D)H2O<SiO2<H2S。
24固态的NH3熔点高于PH3,这是因为( )。
(A)NH3是原子晶体,PH3是分子晶体;
(B)NH3的极性大于PH3;
(C)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D)NH3分子间色散力大于PH3的色散力。
25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键和分子间力的是( )。
(A)金刚砂;(B)碘;(C)石墨;(D)石英。
26氯化钠晶体的结构为( )。
(A)四面体;(B)立方体;(C)八面体;(D)单斜体。
27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Na+;(B)Mg2+;(C)S2-;(D)Cl-。
28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
(A)Ca2+;(B)Sc3+;(C)Ti3+;(D)Ti4+。
29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配位数比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正、负离子半径; (B)正、负离子的电荷;
(C)正、负离子的电子构型; (D)晶格能。
30下列离子晶体中,相邻离子间距离最大的是( )。
(A)NaF;(B)KI;(C)KCl;(D)NaBr。
31下列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配位数都是8的是( )。
(A)NaF;(B)ZnO;(C)CsCl;(D)MgO。
32下列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配位数比为6:6的是( )。
(A)CsCl;(B)ZnO;(C)NaCl;(D)AgI。
33下列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配位数比为4:4的是( )。
(A)CsBr;(B)ZnO;(C)NaCl;(D)CsCl。
34已知BeO的r+/r-=0.221,CaO的r+/r-=0.707,则MgO的r+/r-应为( )。
(A)0.221<r+/r-<0.707; (B)r+/r-<0.221;
(C)r+/r->0.707; (D)r+/r-=0.464。
35AB型的离子晶体,正、负离子配位数均为4,则正、负离子的半径之比r+/r-为( )。
(A)0.225~0.414; (B)0.414~0.732;
(C)0.732~1.00; (D)大于1.00。
36已知RbBr为NaCl型晶体,晶胞边长为0.687nm,Br-的离子半径为0.195nm,则Rb+的离子半径(nm)为( )。
(A)0.149;(B)0.297;(C)0.492;(D)0.172。
37已知下列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核间距:AgCl为307pm,AgBr为322pm,KCl为314pm,NaBr为291pm由此可知KBr的正、负离子核间距为( )。
(A)306pm;(B)329pm;(C)315pm;(D)330pm。
38已知CaF2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则Ca2+和F-的配位数分别为( )。
(A)4和8;(B)12和6;(C)6和12;(D)8和4。
39已知下列离子半径:Tl+(140pm)、Ag+(126pm)、Zn2+(74pm)、Cl-(181pm)、S2-(184pm),则在下列物质中属于CsCl型离子晶体的是( )。
(A)AgCl;(B)Ag2S;(C)TlCl;(D)ZnCl2。
40晶格能对离子晶体的下列性质中没有影响的是( )。
(A)熔点;(B)沸点;(C)颜色;(D)硬度。
41下列过程的△rH在数值上等于晶格能的是( )。
(A)NaBr(s)→Na+(s)+Br2(l);
(B)NaBr(s)→Na(g)+Br(g);
(C)NaBr(s)→Na+(g)+Br-(g);
(D)NaBr(s)→Na(g)+Br2(g)。
42利用玻恩-哈伯(Born-Haber)循环计算NaF的晶格能时,下列各种数据中不必要的是..( )。
(A)Na的电离能; (B)F的电负性;
(C)NaF的生成热; (D)Na的升华热。
43下列因素对离子晶体晶格能产生影响最大的是( )。
(A)正、负离子半径; (B)正、负离子所带电荷;
(C)晶体类型; (D)正、负离子的配位数比。
44下列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A)NaCl;(B)KBr;(C)KCl;(D)MgO。
45MgO在工业上可用于耐火材料,这主要与下列各种性质中有关的是( )。
(A)键型; (B)晶格能;(C)电负性;(D)电离能。
46下列两组物质:①MgO、CaO、SrO、BaO②KF、KCl、KBr、KI
每组中熔点最高的分别是( )。
(A)BaO和KI;(B)CaO和KCl;(C)SrO和KBr;(D)MgO和KF。
47比较下列物质熔点,其中正确的是( )。
(A)MgO>BaO;(B)CO2>CS2;(C)BeCl2>CaCl2;(D)CH4>SiH4。
48下列各组物质中熔点最低的一组是( )。
(A)NaF和SiF4; (B)NaI和SiF4;
(C)NaF和SiI4; (D)NaI和SiI4。
49反应Ca(s)+Cl2(g)→CaCl2(s)能够自发进行,对△rH(CaCl2,s)贡献较大的是..( )。
(A)钙的电离能较小; (B)氯的电子亲合能较大;
(C)Ca和Cl的电负性差较大; (D)CaCl2的晶格能较大。
50已知:K(s)K(g),△rH(1);K(g)K+(g)+e-,△rH(2);
Cl2(g)Cl(g),△rH(3);Cl(g)+e-Cl-(g),△rH(4);
K(s)+Cl2(g)KCl(s),△rH(5)。
则下列KCl晶格能△rH(标准态下,破坏1mol离子晶体变为气态51正负离子所需吸收能量)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rH=△rH(1)+△rH(2)+△rH(3)+△rH(4)-△rH(5);
(B)△rH=△rH(5)-△rH(1)-△rH(2)-△rH(3)-△rH(4);
(C)△rH=△rH(1)+△rH(2)+△rH(3)+△rH(4)-△rH(5);
(D)△rH=△rH(1)+△rH(2)+△rH(3)+△rH(4)+△rH(5)。
53已知:Ba(s)Ba(g),△rH(1); Ba(g)Ba2+(g)+2e-,△rH(2);
O2(g)O(g),△rH(3); O(g)+2e-O2-(g),△rH(4);
Ba(s)+O2(g)BaO(s),△rH(5)。
则下列BaO(s)晶格能△rH(标准态下,破坏1mol离子晶体变为气态正负离子所需吸收能量)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rH=△rH(1)+△rH(2)+△rH(3)-△rH(4)-△rH(5);
(B)△rH=△rH(1)+△rH(2)+△rH(3)+△rH(4)-△rH(5);
(C)△rH=△rH(5)-△rH(1)-△rH(2)-△rH(3)+△rH(4);
(D)△rH=△rH(1)+△rH(2)+△rH(3)+△rH(4)-△rH(5)。
54已知标准状态下,Mg(s)的升华热,O2(g)的解离热(原子化能),Mg(g)的第一和第二电离能,氧的第一亲合能。要用Born-Haber循环计算MgO(s)的晶格能,还必须使用的数据是...( )。
(A)MgO(s)的生成热;
(B)O2的键能;
(C)MgO(s)的生成热和氧的第二电子亲合能;
(D)氧的第二亲合能和O2的键能。
55下列各组晶体的晶格能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
(A)CaO>KCl>MgO>NaCl; (B)NaCl>KCl>RbCl>SrO;
(C)MgO>RbCl>SrO>BaO; (D)MgO>CaO>NaCl>KCl。
56KCl、CaCl2、FeCl2、FeCl3的熔点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CaCl2>FeCl2>FeCl3>KCl; (B)CaCl2>KCl>FeCl2>FeCl3;
(C)FeCl3>FeCl2>CaCl2>KCl; (D)FeCl3>FeCl2>KCl>CaCl2。
57已知下列各晶体的晶格能(kJ·mol-1)数据:
NaClKClNaFKF
771701902801
则反应NaCl(s)+KF(s)→NaF(s)+KCl(s)的△rH为( )。
(A)31kJ·mol-1;(B)-31kJ·mol-1;(C)1684kJ·mol-1;(D)-1684kJ·mol-1。
58在离子极化过程中,通常正离子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负离子极化; (B)被负离子极化;
(C)形成正离子时放热; (D)正离子形成时吸收了负离子形成时放出的能量。
59下列离子极化率最大的是( )。
(A)K+;(B)Rb+;(C)Br-;(D)I-。
60下列各种类型的离子中,极化能力最强的是( )。
(A)电荷多半径大的离子; (B)正电荷多半径小的离子;
(C)电荷少半径大的离子; (D)电荷少半径小的离子。
61离子极化作用的本质是( )。
(A)离子的取向作用; (B)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
(C)弱的化学键作用; (D)范德华力作用。
62下列因素与离子的极化作用无关的是( )。
(A)离子半径; (B)离子电荷;
(C)离子的电子构型; (D)电离能。
63下列离子中极化力最强的是( )。
(A)Al3+;(B)Na+;(C)Mg2+;(D)K+。
64下列离子中极化力最强的是( )。
(A)Mn2+;(B)Fe3+;(C)Ni2+;(D)Cu+。
65下列离子中变形性最大的是( )。
(A)F-;(B)Cl-;(C)Br-;(D)I-。
66下列离子中变形性最小的是( )。
(A)F-;(B)S2-;(C)O2-;(D)Br-。
67对下列各种类型的正离子来说,在讨论离子极化作用时,应考虑正离子变形性的是...( )。
(A)正离子的半径较小; (B)正离子的电荷较高;
(C)具有8电子构型的正离子; (D)具有18电子构型的正离子。
68下列各组离子中变形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Cl->Br->I-; (B)Cl->O22->S2-;
(C)Pb2+>Fe2+>Cd2+; (D)O22->Mg2+>Al3+。
69下列各组离子中极化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Si4+>Mg2+>Al3+>Na+; (B)Si4+>Al3+>Mg2+>Na+;
(C)Si4+>Na+>Mg2+>Al3+; (D)Na+>Mg2+>Al3+>Si4+。
70下列离子中极化力和变形性均较大的是( )。
(A)Mg2+;(B)Mn2+;(C)Hg2+;(D)Al3+。
71下列各种电子构型的正离子,其极化力和变形性均较小的是( )。
(A)8电子构型; (B)9~17电子构型;
(C)18电子构型; (D)18+2电子构型。
72下列离子中极化力和变形性均较大的是( )。
(A)Al3+;(B)Fe2+;(C)Cd2+;(D)Ni2+。
73PbCl2为白色固体,PbI2为黄色固体,这是由于( )。
(A)Pb2+和Cl-均为无色,形成的PbCl2为白色;
(B)Pb2+为无色,I-为黄色,形成的PbI2为黄色;
(C)PbCl2中离子的极化作用比PbI2的强;
(D)PbI2中离子的极化作用比PbCl2的强。
74HgCl2为白色固体,HgI2为橙红色固体,这是由于( )。
(A)Hg2+和Cl-均为无色,形成的HgCl2为白色固体;
(B)Hg2+为无色,I-为有色,形成的HgI2为有色固体;
(C)HgCl2中离子的极化作用比HgI2的较强;
(D)HgI2中离子的极化作用比HgCl2的较强。
75下列物质颜色变化可用离子极化来说明之,其中由浅到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ZnI2,CdI2,HgI2; (B)PbS,PbO,Pb(OH)2;
(C)AgCl,Ag2S,Ag2O; (D)Bi2S,Sb2S3,As2S3。
76下列物质颜色变化可用离子极化来说明之,其中由浅到深的顺序错误的是...( )。
(A)AgI,AgBr,AgCl; (B)ZnS,CdS,HgS;
(C)PbCl2,PbBr2,PbI2; (D)HgCl2,HgBr2,HgI2。
77对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作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CuS>FeS>CaS; (B)CdCl2>ZnCl2>HgCl2;
(C)PbI2>PbCl2>PbF2; (D)Ag2O>Ag2S。
78下述金属的各种性质中,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存在无关的是( )。
(A)导电性;(B)延展性;(C)密度;(D)光泽。
79金属钒具有体心立方结构,该结构中钒原子的配位数为( )。
(A)2;(B)4;(C)6;(D)8。
80Fe为体心立方紧密堆积结构,它的配位数为( )。
(A)4;(B)6;(C)8;(D)12。
81Ag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它的配位数为( )。
(A)4;(B)6;(C)8;(D)12。
82Mg为六方最密堆积构型,它的配位数为( )。
(A)4;(B)6;(C)8;(D)12。
83对六方最紧密堆积的金属晶体来说,每个原子的配位数为( )。
(A)4;(B)6;(C)8;(D)12。
84金属钠的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在其单位晶胞中的钠原子数为( )。
(A)1;(B)2;(C)3;(4)4。
85固体金属钾为体心立方结构,在其单位晶胞中的原子个数为( )。
(A)2;(B)3;(C)4;(4)6。
86金属钙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在每个单位晶胞中含有Ca原子的个数为( )。
(A)1;(B)2;(C)3;(4)4。
87金属铜为面心立方结构,其单位晶胞中的Cu原子数为( )。
(A)4;(B)6;(C)8;(4)12。
88金属钡为体心立方结构,其单位晶胞相对质量为(B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
(A)137;(B)274;(C)411;(4)548。
89金属铝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其单位晶胞相对质量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 )。
(A)27;(B)54;(C)81;(4)108。
90固体金属V为体心立方结构,其单元晶胞边长为0.308nm,V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则其密度(g·cm-3)为( )。
(A)5.79;(B)2.90;(C)11.6;(4)7.80。
(返回目录)
三填空题
1在N2、SO2、Cu、KF、CCl4、SiO2中,固态时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融时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O、冰醋酸、SiO2、Sn、Fe2O3中,固态时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SiO2、MgO、Ca的晶体类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金属铜、单质碘、氟化铯和二氧化硅等物质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_,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_,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属于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_。
5下列物质:CO2、SiO2、MgO、Ca中,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
6PH3的熔点比SbH3的熔点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单质银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粒子为________和________;粒子间作用力为________,晶体类型为________。
8氧化钙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粒子为________和________;粒子间作用力为________,晶体类型为________。
9在干冰、H2O、CaO、SiO2等晶体中,其粒子间力只存在范德华力的是________;只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
10NaI、NaBr、NaCl、NaF中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_;SiF4、SiCl4、SiBr4、SiI4中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
11MgO晶体比金属镁的延展性________;石墨晶体比金刚石晶体的导电性________;SiO2晶体比SiF4晶体的硬度________;I2晶体比NaI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
12NaI、SiO2、NH3、Ne四种物质的晶体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NaCl熔化主要克服________作用;单质硅熔化主要克服________作用;水银挥发主要克服________作用;碘升华主要克服________作用。
14在下列晶体SiF4、SiC、SiO2、CS2、KF、K2O、Ag中,熔化时需破坏共价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SO3、H2O、CO2、NaCl和SiC的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含有氢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石墨为层状晶体,在同一层中,每个碳原子采用________杂化方式以共价键相结合,未杂化的____________轨道之间形成________键;层与层之间靠________相互联结在一起。
17石墨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和传热性,这与其晶体中具有________有关;它可以作润滑剂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18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4、8、6和42,它们的单质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_;属于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既有原子晶体又有层状晶体的是__________。
19实际晶体的结构往往并非完美无缺,这种情况称为________,20它对固体的________造成影响,因而使一些固体具有某些特殊性质而成为重要的技术材料。
21已知O2-的离子半径为140pm,下列化合物的核间距为:MgO(205pm)、MgCl2(246pm)、KCl(314pm)、KI(349pm)。推算下列离子半径:Cl-为________pm,I-为________pm。
22NaCl晶体中Cl-的配位数为________;BeO为立方ZnS型结构,则Be2+的配位数为________;CsI、CsBr均与CsCl结构相似,则CsI中Cs+的配位数为________,CsBr中Br-的配位数为________。
23已知下列各离子的半径为:O2-(140pm),S2-(184pm),Be2+(31pm),Mg2+(65pm),Ca2+(99pm),Sr2+(113pm)。试按半径比规则推测:
MgO属________型结构; CaS属________型结构;
SrS属________型结构; BeO属________型结构。
24对ZnS、NaCl、CsCl型离子晶体来说,其正、负离子半径比依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Cl中Li+与Cl-的半径比为0.33,它的晶体结构为NaCl型,与半径比规则不相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钙钛矿晶胞为立方结构,Ca2+位于立方体顶点,Ti4+位于立方体中心,O2-位于立方体面心。由此可推知在每个钙钛矿晶胞中应有________个Ca2+,________个Ti4+,________个O2-。钙钛矿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6MgO、CaO、SrO、BaO四种氧化物均为NaCl型晶体,其中正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晶格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AB型离子晶体的晶格能随离子电荷的_________而________;随离子半径的________而________。
28已知Ca2+与Na+的半径相近,可推知CaO的晶格能比NaCl的晶格能________;CaO的熔点比NaCl的熔点________。
29已知MgO、KBr、NaF均为NaCl型晶体,它们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BeO的熔点比LiF的熔点高,这是因为离子电荷Be2+比Li+高,离子半径r(Be2+)比r(Li+)________,使BeO的晶格能必然比LiF的________,所以BeO的熔点高于LiF。
31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用“>”或“<”符号表示):
NaCl________RbCl,CuCl________NaCl,MgO________BaO,NaCl________MgCl2。
32下列两组物质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NaCl、MgO、CaO、K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Cl2、CaCl2、SrCl2、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由气态离子Ca2+、Sr2+和F-分别生成CaF2和SrF2晶体时,其中生成CaF2晶体放出的能量较________,其熔点较________;而生成SrF2晶体放出的能量较________,熔点则较________。
34指出下列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的类型:
Ba2+________e-;Mn2+________e-;Sn2+________e-;Cd2+________e-。
35从离子极化观点考虑,可以判断下列物质熔点的相对高低:ZnCl2比CaCl2________;FeCl2比FeCl3________;BeO比MgO________;NaCl比CuCl________。
36Cu+和Na+的离子半径相近,推测CuCl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Cl________;CuBr的熔点比NaBr________。
37MgCl2、NaCl、SiCl4、AlCl3中离子极化作用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下列离子:Mg2+、K+、Fe3+、Ca2+的极化力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氢氧化物脱水由易到难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预测BeCl2的熔点比MgCl2的熔点________,这是因为Be2+的离子半径比Mg2+的离子半径________,Be2+的极化力比Mg2+的________,从而使BeCl2晶型向________转化更为显著所致。
40用离子极化理论推测AuCl3的热稳定性比AuCl的热稳定性________,PbCl2的热稳定性比PbCl4的热稳定性________。
41下列离子Rb+、Mn2+、I-、Zn2+、Bi3+、Ag+、Pb2+、S2-、Li+中:
属于8电子构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18电子构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18+2电子构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9~17电子构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在离子晶体中,由于离子极化作用可使键型由离子键向________转化;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也会由离子晶体向________转化;通常表现出使化合物的熔、沸点________;水中溶解度有可能________。
43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称为________,它主要靠________的作用把晶体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结合在一起。
44金属键的特征是:没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45固体金属单质的结构采取单原子紧密堆积方式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紧密堆积方式的配位数为________。
46在金属晶体最密堆积结构中,每个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六方最密堆积的各密堆积层(密层以英文字母表示)呈________方式排列。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各密堆积层呈________方式排列,空间占有率为________。
47钾原子半径为235pm,金属钾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试确定每个晶胞内有________个原子,晶胞边长为________pm,晶胞体积为________cm3,并推算金属钾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
(返回目录)
四回答问题
1四种主要晶体类型是什么?各举一个实例。从以下四点对四种类型的晶体进行比较:(1)晶格结点上的粒子,(2)晶格结点上粒子间的结合力,(3)熔、沸点高低,(4)水溶性。
2一学生在叙述晶格能概念时原文如下:
晶格能(U)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破坏离子晶体使之生成气态正、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或由气态正、负离子形成离子晶体时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表示离子晶体越稳定。晶格能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或通过热化学循环法求算,也可通过理论公式计算。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大,晶格能也越大,且与晶体构型无关。
试指出该学生叙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3已知NaF、MgO、ScN(氮化钪)的晶体构型都是NaCl型,它们正负离子核间距依次为231pm、210pm、233pm。试估计它们的熔点和硬度的大小顺序,并简述理由。
4已知KCl(s)、NaCl(s)的晶格能为U(KCl)、U(NaCl),K、Na的第一电离能为I1(K)、I1(Na),且已知U(KCl)<U(NaCl)。
(1)利用所给物理量符号列出计算下列反应△rH的表示式:
KCl(s)+Na(g)→NaCl(s)+K(g)
(2)比较KCl(S)和NaCl(s)的熔点高低;
(3)比较I1(K)和I1(Na)的大小。
(晶格能U为反应AB(s)→A+(g)+B-(g)的焓变)
5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为:
(A)NaF(993℃),NaCl(801℃),NaBr(747℃),NaI(661℃);
(B)SiF4(-90.2℃),SiCl4(-70℃),SiBr4(5.4℃),SiI4(120.5℃)。
试回答:
(1)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硅的卤化物熔点高?
(2)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熔点递变规律和硅的卤化物熔点递变规律不一致?
6下列数据计算NaF的晶格能
NaCl(s)KF(s)NaF(s)KCl(s)
△fH/(kJ·mol-1) -411.1-567.3-573.7-436.7
U/(kJ·mol-1) 788.1802.5?703.5
(晶格能指定为反应:AB(a)→A+(g)+B-(g)的△rH)
应用下列数据,计算F的电子亲合能(单位为kJ·mol-1)
△fH(NaF,s)=-573.7kJ·mol-1,
F2(g)的解离能D(F2)=158kJ·mol-1,
Na(s)的升华热△sH(Na,s)=108kJ·mol-1
Na的第一电离能I1(Na)=495.8kJ·mol-1
NaF的晶格能U=918.7kJ·mol-1
7已知下列数据:
K(s)→K(g) △rH(1)=90kJ·mol-1
Cl2(g)→Cl(g) △rH(2)=D(Cl2)=122kJ·mol-1
K(g)-e-→K+(g) △rH(3)=I1(K)=418.9kJ·mol-1
Cl(g)+e-→Cl-(g) △rH(4)=-348.8kJ·mol-1=-EA(Cl)
KCl(s)→K+(g)+Cl-(g) △rH(5)=U(KCl,s)=703.5kJ·mol-1
应用Born-Harber循环计算K(s)+Cl2(g)→KCl(s)的△rH,并说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8试用Born-Harber循环计算MgCl2(s)的晶格能:
(1)画出Born-Harber循环图;
(2)指出计算中需要哪些数据,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3)写出计算晶格能与(2)中指出的各数据的关系式。
9应用下列数据,计算AlF3(s)的晶格能
Al(s)→Al(g) △rH(1)=326kJ·mol-1
Al(g)→Al3++3e- △rH(2)=5139.1kJ·mol-1
2Al(s)+3F2(g)→2AlF3(s) △rH(3)=-3020kJ·mol-1
F2(g)→2F(g) △rH(4)=158.2kJ·mol-1
F(g)+e-→F-(g) △rH(5)=-327.9kJ·mol-1
10根据下列数据,计算氧原子接受2个电子变成O2-的总电子亲合能,并注明是吸热还是放热过程。
Mg(s)+O2(g)→MgO(s) △rH(1)=-601.7kJ·mol-1
Mg2+(g)+O2-(g)→MgO(s) △rH(2)=-3860kJ·mol-1
Mg(s)→Mg(g) △rH(3)=150kJ·mol-1
Mg2+(g)+2e-→Mg(g) △rH(4)=-2188.4kJ·mol-1
O2(g)→2O(g) △rH(5)=500kJ·mol-1
11根据下列数据,计算氢的电子亲合能。
K(s)→K(g) △rH(1)=90kJ·mol-1
K(g)→K+(g)+e- △rH(2)=418.9kJ·mol-1
H2(g)→H(g) △rH(3)=217.5kJ·mol-1
H-(g)+K+(g)→KH(s) △rH(4)=-742kJ·mol-1
H2(g)+K(s)→KH(s) △rH(5)=-57.8kJ·mol-1
12欲比较或说明物质的下列性质,各应选用何种物理量或概念?
(1)离子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2)AB型离子晶体的配位数;
(3)KF和KBr的熔点差异;
(4)Na+和Cu+极化力的差异;
(5)BaS和HgS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
13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试予以改正。
(1)晶格能、半径比规则都用来衡量离子键的强弱;
(2)离子极化的结果使化学键的键长增长;
(3)具有18电子构型的离子极化力和变形性都较强。
14对于AgI晶体,理论上按r+/r-=0.583,应属于NaCl型结构。实际研究得知为ZnS型结构。请作简要解释。
15试从金属键概念出发,对金属具有光泽和导电性作简要说明。
16试从晶体中化学键本质的不同对离子晶体大多硬而脆和金属晶体的延展性作出简要解释。
17离子晶体由带异号电荷的离子所组成,但固态时不导电,仅在熔融状态(或溶解在极性溶剂中)可导电。金属晶体则不论在固态或熔融状态都能导电。试作简要解释。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