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第二节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第三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四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五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一、转化速率二、反应速率三、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一、转化速率对化学反应,转化速率定义为:
转化速率与 B 的选择无关,但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
def
B
B
dd1
dd
n
t v t

.
B
B
0Bv
二、反应速率对气相反应,常用气体的分压力代替浓度:
对等容反应,反应速率定义为,
BB
BB
d e f d ( / ) d11
dd
n V c
V v t v t
v
A ( a q ) B ( a q ) Y ( a q ) Z ( a q )a b y z
A B Y Z1 d 1 d 1 d 1 d= = =
d d d d
c c c c
a t b t y t z tv
B
B
1 d
d
p
vt
v
对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三、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消耗速率 定义为反应物 A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生成速率 定义为产物 Z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反应速率、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的关系为:
Ad
d
c
t?v
def
AZ
AZvv
vvv
Z
Z
d
d
c
tv
def
A
第二节 反应速率理论一、碰撞理论二、过渡状态理论一、碰撞理论碰撞理论 认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组合过程中,必须破坏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才能形成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 。
而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通过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实现的 。 在反应物分子的无数次碰撞中,只有极少数的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 。 这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 有效碰撞 。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 活化分子,它比普通分子具有更高的能量 。
通常把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 反应的活化能 。
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
E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越少,有效碰撞次数就越少,化学反应速率就越慢;反应的活化能越小,活化分子越多,
有效碰撞次数就越多,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快 。
除了要考虑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和反应物的活化能外,还要考虑碰撞时分子的空间取向 。 活化分子要发生有效碰撞,它们彼此间的取向必须适当 。
分子碰撞的位置示意图产生有效碰撞的条件是:
(1) 反应物分子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即反应物分子必须是活化分子;
(2) 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部位必须合适,即恰好碰撞在能发生作用的部位上。
二、过渡状态理论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首先形成一种中间过渡态的活化配合物 。 反应物与活化配合物之间很快达到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由活化配合物的分解速率决定 。
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 B C [ A B C ] A B C
在过渡状态理论中,活化能定义为活化配合物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值。
=
反应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变化图
O 反应进程能量
r m m,2 m,1 = U E E
对大多数化学反应,近似认为,由上式可得:
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等于产物的平 均摩尔能量与反应物的平均摩尔能量的差值:
r m r mUH
'r m a aH E E? =-
r m r m m,2 m,1
m,1 m,2
H U E E
E E E E

= -
= ( - ) ( - )
第三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一、元反应和复合反应二、质量作用定律三、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一、元反应和复合反应反应物的微粒间直接碰撞而一步实现的化学反应,称为 元反应 。
大多数化学反应要经过若干个元反应才能完成,这类反应称为 复合反应 。
在复合反应中,速率最慢的步骤决定了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称为复合反应的 速率控制步骤 。
二、质量作用定律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力,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大 。
质量作用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下,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其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为幂指数的乘积成正比 。
表明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速率方程 。对元反应: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其速率方程为:
A ( a q ) B ( a q ) Y ( a q ) Z ( a q )a b y z
AB
abk c cv
对气体元反应:
其速率方程为,A ( g ) B ( g ) Y ( g ) Z ( g )a b y z
AB
abk p pv
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可根据组成复合反应的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导出。例如,
分成如下两步进行:
22N O ( g ) CO ( g ) N O ( g ) CO ( g )
2 2 3N O ( g ) + N O ( g ) N O ( g ) + N O ( g )
3 2 2N O ( g ) + CO ( g ) N O ( g ) + CO ( g )
(慢反应)
(快反应)
例题在上述两步反应中,第一步反应是总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该步反应的速率方程即为总反应的速率方程。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是通过实验确定的。
2 2( N O )kpv
三、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 一 ) 反应级数反应速率方程中反应物浓度项的幂指数之和称为 反应级数 。元反应都具有简单的级数,而复合反应的级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反应级数反映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反应级数越大,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就越大。
反应级数通常是利用实验测定的。
(二)反应分子数反应分子数是指元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的数目 。 元反应分为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 。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反应级数是指速率方程中浓度项的幂指数之和,
可利用实验测定,它体现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数值可能是整数,分数或零,
也可能是负数 。 反应分子数是对元反应而言的,
它是由反应机理所决定的,其数值只可能是 1、
2,3 。 在元反应中,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通常是一致的 。
第四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范托夫规则二、阿伦尼乌斯方程一、范托夫近似规则到原来的 2 ~ 4 倍。这一规则称为 范托夫近似规则 。
当温度由 T 升高到 T+ 10 K 时:
( 1 0 K )
()
kT
kT

温度每 升高 10 K,化学反应速率大约增 加当温度由 T 升高到 T+ a× 10 K 时:
( 10 K )
()
ak T a
kT

二,阿伦尼乌斯 方程阿伦尼乌斯 总结出速率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k 主要由 Ea 决定,Ea 越小,k 就越大。
将上式以对数形式表示:
a /e E R TkA
al n { } l n { }EkA
RT
对温度微分:
a
2
d l n { }
d
Ek
T R T?
例题由上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1)温度升高时,速率系数 增大。
( 2)温度对活化能较大的化学反应的速率系数影响较大。
( 3)温度对速率系数的影响,在低温范围内比在高温范围内更显著。
若某反应在 T1 时的速率系数为 k(T1),在 T2
时的速率系数为 k(T2),则有:
a 2 12
1 1 2
()()ln
()
E T TkT
k T RT T

第五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二、酶的催化作用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称为 催化剂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称为 催化作用 。
正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由于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中间化合物,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 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又可以从中间化合物再生出来,
导致反应速率显著增大 。
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示意图催化剂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反应历程实现的 。
(2)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和平衡状态 。
(3)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加快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时间 。
(4)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一种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只对某一种反应或某一类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对其他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
(5)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 。
二、酶的催化作用作用的蛋白质,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酶与一般非生物催化剂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高度的选择性:酶对所作用的底物 反应物 有高度的选择性,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反应。
(2) 高度的催化活性:酶的催化活性非常高,
其催化能力为一般非生物催化剂的 106 ~1013 倍。
酶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催化剂,它是具有催化


(3) 温和的催化条件:酶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发挥催化作用,温度过高会引起酶变性,失去催化活性 。
(4) 特殊的 pH:酶只能在一定的 pH 范围内发挥催化作用,如果 pH 偏离这个范围,酶的活性就会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
对于酶的催化作用机理,一般认为是通过生成某种中间化合物进行的。酶 E 先与底物 S 形成中间化合物 ES,然后 ES 再进一步分解为产物 P,并释放出酶 E。此过程可表示为:
1 2
1
E + S ES E + Pk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