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其他产品分析
§ 1 有色金属及合金分析
§ 2 高聚物性能分析
§ 3 化学建材性能测试
§ 4 快速分析及在线分析技术本章主要内容,
一、概 述纯金属及其合金经冶炼加工制成的材料称为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 黑色金属 和 有色金属 两类。铁、锰、铬及其合金称为黑色金属,通常就称为钢铁。除钢、铁以外的金属统称为有色金属,包括纯金属及其各种合金。
§ 1 有色金属及合金分析二 铝及铝合金分析概述
1.1 类型:铝合金通常分为 铸造用铝合金 和 压力用铝合金,后者又叫熟合金或变形铝合金 。 铸造铝合金分为简单的铝硅合金,特殊铝合金如铝硅镁,铝硅铜,铝铜铸造合金,铝镁铸造合金,铝锌铸造合金等 。 变形铝合金根据其性能和用途的不同 通常分为铝,硬铝,防锈铝,线铝,锻铝,超硬铝,特殊铝和耐热铝等 。
1.2 分解样品方法:
铝及其合金试样的分解常用 NaOH,不溶性的残渣再用 HNO3溶解 。 不直接用 HNO3或浓 H2SO4溶解,以免钝化 。 有时也用 HCl溶解,不溶性残渣再用 HNO3分解,
1.3 成分:
铝是主体元素,纯铝中一般含 97%以上;铸造铝合金含 80%左右,而变形铝合金通常在 90%左右 。 一般纯铝中含有硅,铁,铜等元素,各种铝合金中常见有硅,镁,锌,铜,锰等元素,个别的铝合金还含有镍,
铬 。 分析方法以 光度法为主 。
测定原理
1,铝中铝的测定纯铝中铝的测定方法可采用 EDTA滴定法 。
该法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一定量的 EDTA标准滴定溶液,使铁,锌,铜等元素与之形成配合物然后在乙酸存在下,煮沸使铝全部形成配合物,以
XO为指示剂,用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回滴过量的
EDTA。
加入氟化物使 Al— EDTA解蔽,释放出与铝等量的 EDTA,再用硝酸铅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由此计算铝的质量分数 。 锡,钛与 EDTA形成的配合物,同样被氟化物所取代,而释放出等量的 EDTA,结果偏高 。 但通常纯铝中的锡,
钛含量很低,可不考虑其干扰 。 若含量较高时,
可采用碱分离进行测定 。
2,锌的测定在部分铝合金 (如超硬铝合金及铸造铝合金 )中。
锌是主要合金元素,而在其它铝合金中锌是杂质成分,其含量一般不大于 0.5%。
EDTA滴定法在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化合物掩蔽滴定法 。 方法用强碱溶解试样,使铁,铜,锰等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 而铝,锌进入溶液 。 在 pH=l0的氨性溶液中,用氟化物掩蔽大量铝及残余铁,锰等干扰元素,以 Cu— EDTA 及 PAN 为指 示剂,用
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锌 。
3,硅的测定铝合金中硅的测定通常采用 重量法 。 试样用 NaOH
分解,再用硝酸 — 硫酸分解残渣,使 SiO2?nH2O析出并脱水,按常规方法以 SiO2形式称量计算出硅的质量分数 。 灼烧后的不纯 SiO2,用氢氟酸 — 硫酸处理,扣除所含的杂质 。 也可采用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硅含量,其原理见钢铁分析部分,
4.铜的测定微量铜的测定 常用光度法,常见有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 和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氯仿苹取 光度法。
5.镁的测定镁与铝生成固溶体,铝镁合金强度大 。 合金中含
Mg量一般不超过 14.9%。 铝合金中镁的测定大多采用 EDTA滴定法,也可采用 铬变酸 2R光度分析法 及 兴多偶氮氯膦 I光度法 。
EDTA滴定法 是用 NaOH分解试样,再用盐酸 -硝酸混合酸分解合金中 Cu,Fe,Mg等金属成分,在
pH5~ 6范围内,用铜试剂分离 Cu2+,Fe3十 等干扰离子,取滤液调节 pH=l0,以铬黑 T为指示剂,直接用 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
注意,加入铜试剂后要立即用双层滤纸过滤,时间稍长铜试剂分解而混浊,影响终点 。
6,铁的测定铁属铝合金中有害元素,主要来自熔炼器具坩埚或炉料 。 它使合金塑性大大降低,抗蚀性能也随之降低 。 铝合金中铁的测定采用硫氰酸盐光度法 。
试样先用 NaOH分解,然后用硝酸分解残余金属 。
在酸性溶液中,Fe3+与 SCN-生成红色的配合物
[Fe(SCN)n]3-n,借此进行光度测定 。 显色后 5min内完成测定 。 试验溶液中铜含量高时应预先分离,
所以铜合金中铁的测定采用别的方法 。
7,镍的测定
常用丁二酮月亏光度法 。 在碱性溶液中,以
(NH4)S2O8作氧化剂,Ni2+与丁二酮月亏 生成酒红色配合物,在 53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 Cu2+
的干扰用 EDTA掩蔽消除 。
8,锰的测定
在氧化性酸性溶液中,高碘酸钾可使锰氧化为紫红色的高锰酸,在 530nm处,测定吸光度 。 铜镍钴铬等干扰测定,可将部分显色溶液用亚硝酸钠还原或 EDTA掩蔽作参比溶液予以消除影响 。
9,铬的测定
采用二苯羊炭 酰二肼光度法,见水质分析部分 。
10,钴的测定
多用 光度法测定,诸多显色剂中以 5-Cl-PADAB
为好 。 在 pH4~ 7介质中 Co2+与显色剂形成含两个五 元 环 的 红 色 稳定 配 合 物,显色迅速,在
c(H+)=2~ 4mol/L的 HCl,HBr,H2SO4介质中都不会分解 。 最大吸收在 58Onm波长处 。 Fe3+有干扰,可用酒石酸掩蔽,Cu2+,Ni2+,Zn2+等因消耗显色剂而使 Co2+发色不完全,应增加试剂加入量 。
11.锆的测定
采用偶氮胂 III光度法,该法是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与偶氮胂 III形成蓝色的配合物 。 此反应可在 1~ 11mol/L盐酸溶液或在 6~ 8mol/L硝酸溶液中进行,两种溶液中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但在硝酸溶液中再现性较好 。 在较浓的酸性溶液中只有钍干扰测定,铀及稀土含量较高时也干扰,但共存量不超过 50倍时不影响锆的测定 。
§ 2 高聚物性能分析一,高聚物
许多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成大分子,许多大分子通过分子间力聚集成分子量很大的 高聚物 。
只含有少数结构单元的聚合物通常称为 低聚物 。
高聚物是由单体按照连锁聚合反应机理或逐步聚合反应机理合成。 由一种单体进行聚合反应所形成的聚合物为 均聚物 。 例如:聚乙烯、天然橡胶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参加聚合反应所形成的含有两种或多种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称为 共聚物 。例如:乙丙橡胶、丁苯橡胶等。以合成的、
半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包括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等。还有近年来发展特殊用途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具有某些功能的特种高分 子化合物。例如:耐高温聚合物、医药高分子材料、絮凝剂等。
二、高聚物性能测试的意义
高聚物材料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重要 。 它不仅在各种领域中获得应用,而且生产量上已接近传统的金属材料,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和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材料,所以先进国家常以高聚物的产量作为工业发达标志之一 。 高聚物性能测试就是为了认识材料,掌握,评价材料的性能,这对控制产品质量,使用范围和了解加工性能,评价和应用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其性能和结构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
三、高聚物性能测试方法
各种聚合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测试方法都不尽相同,这里介绍应用较广的物性常数测定方法及常规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的通用测试方法。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技术条件有严格的统一规定,测试较快,
通过性能测试和研究,既能确定高分子材料质量的好坏,又能找出材料性能变差原因或改性的途径 。 因此高聚物性能分析是发展生产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为了测试数据相互可比,要求测试方法的技术条件和操作法统一化、标准化、设备仪器定型化。
根据这些方法的完善程度,可分为 内部标准、企业、部标准和国家标准方法 。
其结果可作为不同材料的质量比较,生产上的品质控制和质量验收的依据有的还可以作为应用中使用性能指标和工程设计数据。
§ 3 化学建材性能测试
高分子材料除了塑料、橡胶、纤维三大合成材料外,胶粘剂、涂料等也是其中主要一类。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阔,在国防工业中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用高聚物加工或用高聚物对传统材料进行改性所制成的建筑材料 称为化学建材,主要包括胶粘剂、
防水涂料、保温吸收材料、密封材料、聚合物混凝土外加剂等。
它们已成为当今建筑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这种建筑材料在许多方面又可以代替钢材、木材等传统建材开拓建材的源泉,而且,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可以大大地改善人类的居住条件。
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为了更好认识化学建材,掌握评价材料的性能,控制产品的质量,必须进行性能测试。
§ 4 快速分析及在线分析技术一,分析化学发展
提高分析速度,实现分析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实现在线分析,是分析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 。
50 年代,人们发展了,连续流动分析,
( Continuos Flow Analysis,简称 CFA),就是把试剂和试样按一定的比例通过管道和泵输送到某一反应区域,同时打入空气,混合并完成化学反应,
最后进入检测器,并显示结果 。
1974年,丹麦化学家鲁齐卡( J.Ruzicka)和汉森
( Hansen)提出了 流动注射分析( Flow Injection
Analysis,简称 FIA),直接把试液注入在管道流动着的试剂中,保证了混合过程与反应时间的高度重现性,并在非平衡状态条件下进行检测。
我国的分析化学工作者在五十年代也创立了高速分析这一新的分析技术,经过 40多年的实践,这一技术已成为许多钢铁厂转炉、电炉、平炉炼钢和铸造行业的化铁炉以及其他熔化炉的炉前分析和炉后分析必不可少的手段,对提高钢铁产量,
确保质量,减少分析成本,提高分析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它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逐步扩展到机械、化工、土壤、
医学等领域。
二,在线分析技术及应用
1 在线分析的产生及发展
按照分析测试程序的不同,工业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
1.1 离线分析 ( off-line) 现场人工采样,把样品带回实验室处理后进行测定 。
1.2 近线分析 ( at-line) 人工采样,直接在现场进行分析 。
1.3 在线分析 ( on-line) 采用自动取样系统,将试样自动输入分析仪器中进行连续或间歇分析 。
离线分析和近线分析是传统的工业分析方式。 这样得到的分析结果滞后于实际生产过程,并不能反映当前的真实情况,因此当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能及时进行调整,有可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甚至出现事故。为了及时了解实际生产的真实情况,
需要及时、实时得到分析结果,这样就需要用到在线分析技术。
2 在线分析系统
2.1 在线分析仪器的分类
可按测量原理分为八类,( 1) 电化学式; ( 2)
热学式; ( 3) 磁学式; ( 4) 光学式; ( 5) 射线式; ( 6) 电子光学及离子光学式; ( 7) 传质式;
( 8) 其他 。
按测量对象分类,即可分为单参数和多参数在线分析仪器
按仪器的使用方式 又可分为,固点,式,,移动,
式与,潜入,式在线分析仪器 。
2.2 在线分析仪器的组成完整的在线成分分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2.1自动取样装置
2.2试样预处理系统
2.3检测系统
2.4信息处理系统
2.5显示系统
2.6整机自动控制系统图 1 在线分析系统框图图 2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的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