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15)
新闻故事化的技巧
新闻的故事化是通过新闻写作的技巧来实现的。新闻故事化通常用在新闻特写、特稿、通讯体裁作品的写作中。有 3
种技巧故事化新闻:
1,现场描写:依靠大量的细节和人物言行的描写。如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哈拉,贾波尔对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的专访:
阿齐兹警告:对伊拉克的攻击,将是严重的错误,
2001年 10月 28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每个星期,伊拉克副总理塔里克,阿齐兹都要在执政的指挥委员会的巴格达总部,与萨达姆 ·侯赛因及其他部长围坐在一张擦得锃亮的内阁会议桌,决定政府政策 。
上周,阿齐兹先生正是坐在这张桌前,告诉我为什么他的国家为迎接美英的袭击而备战 。
作为伊拉克政府的外交脸面,阿齐兹先生没有采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吹胡子瞪眼敲桌子的谈话方式。在我们谈话的内阁房间里,墙上有一付萨达姆的画像,他正用眼睛蔑视地看着我们。
这位满头白发的部长轻松地谈话,与这个政权面临的即将来到的袭击恐惧不符。尽管桌子上散乱地摆放着一些水晶烟灰缸,阿齐兹先生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暂时戒了他抽雪茄的习惯。这是自 9月 11日纽约和华盛顿遭袭击以来,他第一次接受一家报纸的采访。虽然谈话平静,但是,他的手却在不停地动。
他坚持说英国和美国将用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为借口,决心要推翻萨达姆政权 。 阿齐兹微笑着挥了一下手说,有关巴格达卷入了 9
月袭击的指责是,无根据的,。
新闻的客观性要求记者不要把自己的个人意见写进稿件中,读者需要了解的是被采访人的观点,而不是记者要说的话。但是,有的时候,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如果用第一人称写作能够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记者的感觉或记者的观察,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记者也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作。如上面这篇报道,通过记者个人对采访环境和人物的细腻观察,如,擦得锃亮的内阁会议桌,,,墙上有一付萨达姆的画像,他正用眼睛蔑视地看着我们,,,桌子上散乱地摆放着一些水晶烟灰缸,等,拉近了读者与阿齐兹这个神秘人物的距离,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逸事回顾在新闻的导语或文中使用逸事,利用过去发生的某件逸事,来讲述现在的事件 。
往往是选择那些能在读者心目中产生悬念的故事;例如,
导语中使用逸事:例 1:
送行的妻子为他们的男人既骄傲又害怕
2001年 10月 28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
记者詹妮,查维
尼古拉,卡尔沃 -伽纳昨天早晨 4:45就醒了:自从她发现她的丈夫斯蒂夫可能会作为一名突击队员去阿富汗打仗后,她失眠了 。
,我只是感到紧张和不安,,她昨天晚上说 。,我睡不着觉,呆呆地望着窗外,看看这座房子里的另外那些女人住的房间是否有灯光 。,
34岁的卡尔沃 -伽纳夫人是昨天下午抵达位于沙莫塞的诺顿军营 。 她到这里要跟 40名皇家海军突击队员的妻子们度过一段时间 。 自从周五政府宣布至少有 200名皇家海军突击队员将被派遣到巴基斯坦附近准备参加阿富汗境内的袭击后,骄傲和担忧弥漫着这个基地 。
没有一个妇女被告知他们的丈夫是否会成为这支 200名参战队伍中的一员。
例 2:
家破人亡:这场,正义战争,的恐怖真相
2001年 10月 25日英国,独立报,
记者理查德,帕瑞
当袭击发生时,萨米,乌拉正在睡觉 。 他是从朋友们和邻居那儿获知这个炸弹击中了他家的房子,以及这次轰炸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的灾难 。
这天晚上早些时候,美国飞机曾经飞过这里 。 但是,为什么等大家都上床睡觉后,这些飞机又回来了? 而且,这些飞机不是朝两英里以外的塔里班阵地扔炸弹,而是朝塔林寇特镇的一个居民区扔炸弹 。
乌拉先生的伤势十分严重,倒塌的房屋刺伤了他的身体,一块榴散弹的碎片钻进了他的肚子 。 从倒塌的房子里,只救出了他的一个表亲,剩下的人全死了 。 从爆炸发生到他最后苏醒过来的 11个小时中,乌拉先生的妻子,4个儿子,他的父母和他 5个兄弟姐妹的尸体被从废墟里扒了出来,
并被埋葬了 。
,哥伦布相信他发现了中国,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二日电 ( 记者李希光 ) 时间:一四九二年十一月二日;地点:
靠近美洲沿岸的光涌的海面;场景:克里斯托夫 · 哥伦布在狂风中站在他的旗舰
,桑塔 · 玛丽亚,号的甲板上 。
,很肯定,这就是大陆,我现在已面临刺桐和京师了,,哥伦布在当天的,航海日记,中写道 。
刺桐就是今天福建省的泉州,在中世纪时代,这座城市闻名于西方世界 。 当世界各国正在为明年隆重纪念这位热那亚的水手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展开各种活动时,中国学者对哥伦布究竟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
在此间今天开幕的,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两个世界相遇五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历史学家们说,他们相信,是中国文化和文明吸引并推动了哥伦布越过大西洋到东方来的航海行动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萨那说,哥伦布是受,马可 · 波罗游记,影响,决心越过大西洋到中国来,而无意中发现美洲大陆 。,他四次航行美洲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通往马可 · 波罗介绍的中国的海路,找寻当时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泉州,,萨那说 。
吉林师范学院的申晓若说,哥伦布首航时带着三份西班牙王室的国书,一份是用拉丁文写的,致中国大汗,,其余两份是空白的,以便随机填用的 。
一五零二年,哥伦布在最后一次西航时,还报告西班牙,古巴是中国南部,申教授说 。
在过去,许多中国学者认为哥伦布是给美洲印北安人带来灾难的征服者和殖民者 。
但是今天,中国史学界的一些人士正在重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 。,我们把哥伦布这位探险家看作同张骞,甘英和马可 · 波罗一样伟大的历史人物,充分肯定他们对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一位中国学者说 。
张骞和甘英是中国西汉 ( 公元前二零六 —— 公元二四年 ) 皇帝派往西方的使臣,
他们通过陆路出使到西方,首次发现世界上还存在一个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 。
在文中使用逸事,例 1:
蒙面纱的女人是致命的:她们是蔑视塔里班的战士
2001年 10月 28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
记者菲利浦,谢维尔
手握着卡拉什尼考夫冲锋枪和机关枪,巴格拉姆的女人们时刻准备与塔里班拼命 。
在阿富汗北部这个男人居统治地位的伊斯兰地区,抵抗战士有一个秘密武器 ——他们的妻子 。
家在喀布尔北部 25英里前线的沙丽发极少离开过她家的那个泥坯的院子 。
除了直系亲属外,她还被禁止与任何男人交往 。 她是透过从头蒙到脚的博卡的网眼里看这个世界 。
但是,3年前,自从塔里班民兵袭击了他们的村子后,她的丈夫教她使用
AK47步枪 。 去年,当塔里班再次攻击这个村子的时候,男人们都躲到壕沟去了 。 她的枪法救了她自己的命 。 村子的妇女们从房顶上看到了来犯者 。 包括沙丽发在内的 9名妇女抓起他们的丈夫给他们留下的武器,
用火力把进犯者挡在了一片玉米地里 。
,我打了 500发子弹,我们共消灭了 25个塔里班,,沙丽发骄傲地叙述 。
当问她如果塔里班再次来犯时,她将怎么办,她坚定地说,,我将向他们开枪 。 我不会犹豫 。,
例 2:
一个 15岁的结了婚的军阀领导一支 300人的队伍
2001年 10月 26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普通的英国男孩脑子里通常想两件事:首先想的是性,然后想到的可能是计算机战争游戏 。 如果你问他长大了干什么,如果他有兴趣的话,
他会说他要当首相 。 如果 15岁的穆汗默德,胡玛甬,卡迪姆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位阿富汗最年轻的军阀会轻蔑地说,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
谁能就此跟卡迪姆争论? 他已结婚,并拥有一个由叔叔大伯组成的作为议会的顾问班子,他还指挥一支 300人的私人军队 。
他拥有 6辆坦克,一辆苏联时代 BM-21型车载火箭发射器 。 这个火箭发射器能够同时发射 40枚 3米长的导弹,毁灭敌人的阵地 。 他有一个保镖,一个司机,一辆吉普和一辆陆地巡洋舰 。
3,事件叙述:
如果是一件能激发读者极大兴趣的新闻事件,干脆就直截了当地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讲述故事。例如:
成千上万的战士跨过边境加入塔里班军队
2001年 10月 28日英国《泰唔士报》
记者易本,布莱克、詹姆士,克拉科、托尼,爱伦-米尔斯
(华盛顿电)昨天,成千上万的巴基斯坦斗士肩抗自动武器,甚至拎着斧头和剑踏上阿富汗边境的旅程,加入庇护奥斯玛,本,拉登的塔里班武装。
报道说,有 5000到 10000人登上了 100辆卡车、巴士、和有蓬货车组成的车队,向西北前线进发,他们发誓要向美国发动一场圣战。
昨天夜里,好几百人携带无奇不有的武器,从火箭发射筒到镐,
翻山越岭进入阿富汗。
组织者声称,同样规模的队伍正在其它城镇集结,准备进入阿富汗。这些斗士们计划加入塔里班的武装。据说,塔里班拥有
40000人的武装。塔里班已经招募了大量的阿富汗人参军抗击北方联盟,并准备回击美国和英国军队的攻击。
,每个人都在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支新成立的队伍的一个名叫穆汗默德,卡莱德说。
新闻写作的能力说穿了就是对细节和人物的观察能力。文字对细节的观察跟电视记者的摄像机或广播记者的录音机那样,不是纪录看到或听到的一切事物。记者只是纪录新闻事件关键时刻的场面、声音和画面。记者只选择那些能说明新闻事件意义、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新闻作品的细节、人物和事实。记者在一次采访中可能纪录了一大本子细节,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只使用符合新闻叙述框架的细节,选择那些能帮助读者,看到,现场的细节。例如:
幼小的轰炸幸存者得不到任何安慰
2001年 10月 2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记者桑德拉,拉维勒
哈米德,乌拉哈躺在一条肮脏的床单下 。 他的全身,从脖子到面部,布满了榴散弹的烧伤 。 服了大剂量的镇静药后,这个 12 个月的婴儿手抓了一下用来安抚他的一个玩具熊,然后把玩具推开 。
他的妈妈拉迪古尔躺在他身旁,但是,拉迪古尔不能给她这个唯一幸存下来的孩子任何安慰 。 拉迪古尔的右胳膊肘下有一个裂开的血琳琳的伤口,护士们正在这间布满灰尘,设备恶劣的病房里给她的伤口涂抹消炎药 。 拉迪古尔尖叫起来:,请不要弄痛我 。,
迪古尔和她的儿子是昨天从坎大哈的一个村子逃出来的几个幸存者 。 昨天两枚美国导弹把这个村子抹去了 。 幸存者说,有 25人在这场袭击中丧生 。
这个妈妈找不出任何理由,说明他们的小村庄为什么遭到袭击 。
村子里没有士兵或军事设施 。 她也不清楚附近的山区有任何本,拉登的训练营地 。 她唯一能确认的是:她的另外 4个孩子死了 。
在新闻写作中,文字越简练越好。新闻的感觉化绝对不是记者个人的感情抒发或抒情描写。叙述性报道和描写需要的是记者的细致观察,然后重构记者观察到和采访到的鲜活和具体的场面。优秀的新闻作品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字,能用一个字,不用两个字。用词造句一定要准确,不要模糊。句子要短小,尽量使用动词和名词,不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例如:
模范城市警告西方:阿富汗前途未卜
2001年 10月 2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记者朱立,斯特劳斯
(阿富汗费扎巴德电)按照阿富汗的标准,费扎巴德是一座摩登大都市。这个座城市有这个国家的唯一的电视台、唯一的男女同校的大学。附近还有一个不多见的城市机场。
费扎巴德是被国际承认的拉巴尼总统的政府所在地。身着长袍、
留着大白胡子的拉巴尼总统看上去象个圣人。这里还是北方联盟的行政首都。
当总统车队从市区泥泞的街道驶过时,人们可以看到那是一列由两辆翡翠色的丰田牌陆地巡洋舰组成的车队。
这个新城拥有一个英语图书馆,甚至还有几辆俄罗斯造的轿车和卡车。这座城市从各个方面都显示它是旧时代的活文物:原始的社会态度、专断的司法系统、贫瘠的市政基础,令人想起中世纪的欧洲。
对于那些想用第一世界的幻觉重建阿富汗的人来说,费扎巴德赤裸裸地预兆了西方国家将面临的巨大的困难。这个城市的灵魂是巴扎 —— 杂乱的小木屋拥挤在一条沿着一条一英里长的泥泞的大街的两旁,这里是淘气的小孩、粮食商贩、乞丐和盗贼的家园。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人民日报》的一篇关于城市的报道:
题目:古韵新风靓河南
踏上中原大地,油然而生两个字:厚重。
河洛泱泱,是中华文明的温暖摇篮。嵩岳巍巍,任幕幕历史大戏想
世纪之交,重新寻觅自身定位,古老中原首先从文明上找到了突破。
2000年春始,郑州、开封、洛阳 "三点一线 ",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蓬勃展开;短短一年,千年古城的景、物、人,发生巨大变化,振奋起整个中原的精、气、神!
古城,呼唤文明
黄河之滨,史迹斑斑,胜景璨璨。然而,历史步入又一个千年之际,抬头四顾,中原人发现,古城黯淡了。
郑州,3500年前就是商王朝重要都邑,然而多年来,作为河南省省会,却缺乏应有的吸引力、辐射力。交通不畅,开发乏力,中岳嵩山冷冷清清;过浓的商业气氛,又令最早叫响的少林寺景区游客数急剧下滑。
开封,古之汴梁,七朝古都,铁塔、相国寺、包公祠闻名遐迩,一幅
《清明上河图》,更是摹尽北宋东京繁华优游。千年过去,拥堵不堪的老城,逼得开封人排出了一份特殊的 "时间表 ":学校 7点半上课,工厂 8
点开工,机关 8点半上班。
张衡演三仪、子建歌洛神、左思赋三都。洛阳,九朝古都,新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活跃着孔子入周问礼的仆仆身影,敲响过佛学传入中国的第一记钟声,然而,1998年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洛阳名落孙山
跳出三市,放眼中原,遭遇着同样的无奈:拥有众多名城的河南,城市化水平全国倒数第二;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全省旅游收入却不及西安一市!
与此同时,经过 "九五 "攻坚,粮食总产连续 3年超 4000万吨、近亿人口解决温饱,GDP跃至全国第五的河南,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培植新增长点的考验。依托悠久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成为中原农业大省再上台阶的最优选择。
就在洛阳市的一次问卷调查中,生活质量、人居环境,成为百姓最关注的问题。类似的调查郑州、开封也搞过,答案惊人的一致。历史的考问,
现实的呼声,未来的召唤,凝成一种期盼 ---古老中原,名城胜迹,何日掸去蒙尘,重焕光辉?
站在新世纪战略发展的高度,2000年初,河南省委、省政府郑重宣布,
以郑、汴、洛沿黄河 "三点一线 "为重点,以创建文明景区、文明城市为突破,打造文化旅游大省,推动河南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捕捉精彩的对话和引语也有助于新闻的感觉化和视觉化的实现。因此,记者要有灵敏的听觉,能够捕捉言简意赅的引语或声白。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引语或声白,能给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一种抑扬顿挫感觉,而不是令人乏味的平铺直叙。这种对话或引语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力量,把读者直接带进了现场,如法庭、
教室、茶馆或酒吧。注意下面这条新闻中两个人在美国偏僻农村小镇酒吧里的对话:
美国小镇的不详之兆和恐惧
2001年 10月 26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坐在她家的门廊里,凝视着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地,玛沙,格莱这位已经当了奶奶的印第安人说,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害怕 。
,在夜里,我们听到喷气机向东飞去 。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靠种玉米,
大豆,搬运农机和出售我们的产品为生 。 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威胁 。,
随着对阿富汗的轰炸和炭疽热病例的繁衍,美国没有一处是让人感到安全的 。
,我们被吓怕了,,年届六旬的罗易丝,赛敏说 。,下面还会发生什么?

凯勒,玛克拉夫林对罗易丝,赛敏的话点头表示同意 。 凯勒,玛克拉夫林正挨着罗易丝,赛敏坐在瑟普利司村的酒吧里 。 他说,这场战争不会向海湾战争那样迅速击败敌人,,远没有结束 。,
跟大多数的内布拉斯加人一样,格莱太太和赛敏太太从来没有去过纽约或华盛顿 。 但是,911袭击和炭疽热死亡对居住在遥远偏僻的他们和其他人的影响超过他们记忆中的任何一件事 。
再如:
枪:阿富汗边境生活中的唯一统治者
2001年 10月 26日英国,金融时报,
记者法汗,波哈利
萨利姆拉,阿夫瑞迪不象一个会显著地出现在五角大楼黑名单上的人,那些人被怀疑这个星期袭击了美国的直升飞机 。 阿夫瑞迪居住在巴基斯坦西北边疆省,距离那架飞往阿富汗直升飞机的航道有好几百英里 。
但是,如果有机会,阿夫瑞迪会朝这架飞机开火 。 这位 22岁的理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说,,我将向飞往阿富汗的任何美国飞机或直升飞机开火 。
我们有义务拿起武器保护我们的阿富汗兄弟 。,他现在在白沙瓦的一个制药厂工作 。
这种情绪在巴基斯坦半自治的部落地区并不是少见的,它有可能给在几百英里以外的伊斯兰堡统治这个国家的政府带来不稳定。他们的破坏可能比不上那些在巴基斯坦城市的大学或律师的会议室里策划反政府抗议的极端分子,但是,这些西北地区居民给这个 1.4亿人口的国家带来动乱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凶悍的人曾有过骄傲地抵抗外国入侵者
(主要是英国统治者)的历史。
利用对话把观众,读者和听众带进现场 。
新闻报道恰到好处地运用对话,不仅把读者带到了现场,而且对读者的情绪会产生较大的刺激,或者是高兴,或者是气愤 。 看看,纽约时报,记者写得这篇报道:
题目,在中国的繁荣里,农村穷人感受扩大的鸿沟
中国阿里 ( 音译 ) 电 – 在一座行将坍塌的泥坯房子里,偎依在一堆脏乱的衣物旁的郑行荣 ( 音译 ) 用一系列有力的否定句描绘她的生活 。
你的孩子们多长时间吃一顿鸡蛋或肉?
,从不 !,
你有收音机或电视机吗?
,没有 !,
你 14岁的女儿上学吗?
,没有 !,
你 8岁的儿子有玩具吗?
,没有 !,
,因为我们没有钱,我们不敢有梦想,,这个 40岁的妇女说 。 她的家庭是山东省黄河北部一个贫困村子里最穷的一户人家之一 。
乘车仅仅 3个小时之远,有一个名叫洪远 ( 音译 ) 的村子,靠近济南市 。
在这个村子里,45岁的李华主 ( 音译 ) 和他的妻子,39岁的陈雪容几年前还是农民,今天骄傲地向来人显示他们刚刚用现金购买的旧加油站 。
他们要利用这个旧加油站扩充他们的工厂,那是一家精细打琢花岗岩的公司,这种花岗岩作为工业用品出口 。 他们的 17岁的儿子有一些非常大的玩具 ——VCD播放机和一辆摩托车 。 而他的姐姐在一个护士学校 。 陈女士梦想他们在不远的一天能购买一辆汽车并建一座两层的楼房 。,不,
,她丈夫插话说,,是三层楼房 !,
在一个家庭的绝望和另一个家庭的梦想之间展现给中国的是一个崭新的问题:迅速增长的经济差距 。
有时,也可以采用比喻手法给新闻一种视觉的感受。在新闻写作中,即可以采用明喻,
也可以采用暗喻。明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把两种基本不相像的东西进行比较,通常在由
,象,或,如,引导的短语中,如,我的离开好象是冬天来临,或,你对我的思想就象食物对于生命一样重要,(莎士比亚)。隐喻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法,通常用指某物的词或词组来指代他物,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如,忧愁之海,或,整个世界一台戏,(莎士比亚 )。如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在一篇对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的专访是这样写的,
他的风格就象他那双黑亮的军靴一样明快。他对问题的回答就象他一尘不染的卡其布军服的裤线那样锋利。
昨天,穆沙拉夫总统坐在被他用作办公室的总统府里,重申了他支持军事打击巴基斯坦的老朋友塔里班政权和这个政权的,客人,奥斯玛,本,拉登的决心。
一事一报、一人一报
对新闻细节,最有效的写作是一事一报、一人一报。最好不要在一条新闻中笼统地写很多人的细节。比如,中国媒体上常常出现的群体人物或先进集体的宣传报道效果往往很差。 1997年 5月 10日,星期天,全国各大报纸大多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各报记者采写的同一题材的长篇通讯。
《人民日报》刊登的是该报记者和新华社分社记者合写的近 5000字通讯
《大漠壮歌 ——记空军某试验基地的知识分子》、《光明日报》刊登的本报记者自采的长达 6000字的连载,永远是祖国第一 ——空军某基地知识分子群体素描》、《中国青年报》自采的约 5000字通讯《大漠雄风 —
— 记空军某试验基地的知识分子》、《人民日报》(海外版)自采的长达 8000字的通讯《大漠风流 —— 来自中国空军某试验基地的报告》、
《解放军报,5000字通讯《大漠科技尖兵 ——空军某试验基地科研群体攻关纪实》。
通讯:大漠壮歌 ── 记空军某试验基地的知识分子:
新华社兰州5月9日电 ( 人民日报记者王苏宁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曹智 ) 从北京西行1600公里,来到巴丹吉林沙漠纵深地带,映入眼帘是无垠的戈壁,绵延的沙丘 。 我国唯一的航空武器试验训练靶场就隐身在这荒凉而又神秘大漠中 。
从第一枚空空导弹试验成功到第三代空空导弹上天;从我国第一架靶机跃入蓝天到新型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的放飞 ……大漠深处,空军某试验基地几代知识分子心中那曲深沉的奉献之歌已经回响了40年 。
这是一块民用地图上没有标名任何字样的土地,周围数百里,人迹罕见,草木难寻 。 任凭你有再丰富的想象力,也很难想象,万顷黄沙中镶嵌着一个现代化的航空武器试验训练基地 ── 基地内,一座座试验站,雷达站,巍然矗立;一处处观测点,发射阵地,星罗棋布 。 停机坪上,从超音速歼击机到轰炸机,运输机,分列两侧;导弹库里,从早年引进国外的到国产最新型号的数十种空对空导弹陈列有序;指挥室里,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各种先进的光学,电子,激光测量仪器,令人目不暇接 。
基地的,中心部位,绿树环绕,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笔直宽阔,科研楼,办公楼,宿舍楼鳞次栉比,商场,礼堂,学校,宾馆,邮局,银行,书店一应俱全 。
面对眼前的这一切,61岁的基地靶场现代化建设总工程师左继章少将感慨万千:,从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几代知识分子付出的是青春,智慧和热血 。,
1958年夏,随着毛泽东主席手中那杆如椽大笔在一份筹建导弹试验基地的报告上落下,大漠深处拉开了建设导弹试验城的序幕 。
创业艰辛 ── 吃过糠菜的老同志,率先咽下茄子干,骆驼草拌沙枣面 。 拿笔杆子的知识分子,拿起了铁锹,植下一树树绿色,也播下为祖国编成一张钢铁防空网的希望 。
1959年后,空空导弹试验成功的消息便不断从这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漠中传出,人民空军的战鹰也在一次次爆炸声响中装备起国产导弹 。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各种信息如潮水般涌向共和国这块古老的土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紧迫感再次盈满在基地知识分子的心头 。 ……
新闻界人士咋一看,会以为是推出的又一个宣传典型,无论从大标题到导语,或是从,鹰击剑啸惊九天,,,生命化作不息的,霹雳之火,,,,钻现代化 奋力攻关,,,想现代化 艰苦创业,到,现实道出加速度 自主研制,争气机,,这些提示具体内容的小标题,都不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按惯例,这类超长稿只能在新华社英文广播中的,今日北京主要报纸版面介绍,中简单介绍一下 。
但是,这里面是否含有具有价值的信息呢? 这天值班的新华社一位编辑用最快的速度阅读了各大报纸刊登的这些报道后,发现这批稿件中详细披露了过去从没有报道过的下面这些重大信息:
—— 中国首次透露它的唯一的导弹试验基地位于北京西边 1600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
—— 这个沙漠基地发射过几千枚导弹;
—— 这个基地为中国的核武器试验,卫星发射和远程运载火箭发射做过试验;
—— 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的国家;
—— 近年来,基地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技术改造,用数字信号代替了雷达信号,并具备了全方位空对空导弹试验的能力 。
上面这些信息,足够任何一个用心的编辑重新写一条新闻性极强的硬新闻 。 但新华社的这位编辑没有这样做,因为他发现,在这批长篇通讯中包含了基地的总设计师,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靶机总设计师和中国第一个空对空导弹测试模拟实验室总设计师这些有名有姓人物的访谈和直接引语 。 通讯中还对基地的设施和地理甚至历史环境做了详细描述 。
何不以新华社通稿为基础,综合各报重新写一篇可读性强的,更有吸引力的特写? 下面这篇稿件就是新华社这个编辑在消化了当日各报近 3万字的公开报道的材料后,重新改写的英文稿 ( 全文仅有 1100字 ),
特写:导弹基地在戈壁沙漠中秘密崛起
新华社兰州 5月 10日英文电 在北京以西 1600公里处的沙漠里,导弹专家赵煦的手指正在娴熟地拨弄算盘,他正在实验室里为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的试飞做最后的计算 。
在这片荒凉可怖的戈壁大漠中,散布着许多古代废墟,这些废墟是 2000年前中国帝王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扰而修建的防御工事 。
这块土地本可以成为考古学家和冒险家梦寐以求的去处,但如今,这里已成为对外封闭的秘密军事基地,。 这片沙漠里掩藏着中国最现代化的导弹实验基地,数以千计的导弹曾在这里实验发射升空 。
30年前,基地的资深科学家赵煦和他的同事们使用算盘完成了导弹发射的设计和运算工作 。 而如今,基地配备了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各种先进的光学,电子和激光设备 。 基地的总设计师左继章少将说:,从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几代知识分子付出的是青春,智慧和热血 。,
在基地中央街道上闲逛,来访者会发现位于中国西北巴丹吉林沙漠中的这个导弹基地就像一个经济繁荣的小镇,如雨后春笋一样从早已被沙漠掩埋的丝绸之路上崛起 。 基地小镇绿树成阴,遮蔽超市,学校,宾馆,邮局,银行,书店和公寓楼,科研楼,办公楼 。
基地内,一座座试验站,雷达站,巍然矗立;一处处观测点,发射阵地,星罗棋布 。 停机坪上,从超音速歼击机到轰炸机,运输机,分列两侧;导弹库里,
从几十年前引进国外的到国产最新型号的数十种空对空导弹陈列有序 。
1958年夏,随着已故毛泽东主席手中那杆如椽大笔在一份筹建导弹试验基地的报告上落下,大漠深处拉开了建设导弹试验城的序幕 。
从那以后,基地的 飞行员们先后进行了核武器试验,卫星发射和远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 。 1984和 1988年,基地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技术改造,用数字信号代替了雷达信号,并具备了全方位空对空导弹试验的能力 。
1994年,基地的靶机总设计师赵煦教授率领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地试飞了他们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的国家 。
,美国人攻克这一世界难题用了 8年时间,并花费了 10亿美元,,
赵教授说,,而我们只花了 4年时间,耗资不到一百万美元 。,
几个月前,中国第一个空对空导弹测试模拟实验室在这个基地建成,
将中国空军带入了数字化时代 。
这个实验室的总设计师是一位 30岁的女科学家李鸿 。 李十年前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来到这片沙漠,开始了她的导弹研究工作 。 如今,她已在沙漠中建立了家庭并有了一个 7岁的儿子 。
去年,李鸿趁出差机会带着儿子到北京观光旅游,但大漠中拌着导弹长大的孩子很不习惯满城的高楼,耀眼的霓虹灯和堵塞的交通 。 望着眼花缭乱的红绿路灯,他搂紧妈妈的脖子说,,妈妈,我要回家 。,
,我从不后悔选择到沙漠里工作,我要在沙漠上写出我对祖国母亲的爱,,她对记者说 。 ( 译自新华社英文电讯稿,英文作者李希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