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 (16)
新闻的感觉化一.受众 感官与新闻感觉化
新闻感觉化:是指读者、听众或观众接受和感觉新闻报道刺激的能力,如听觉、
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这种刺激能够给读者带来愤怒、悲伤、压抑、快乐、
愉悦、甚至疲劳、口渴、饥饿和性冲动的感觉。运用记者或新闻事件目击者的全部感官,去抓取细小的、具体的细节,
给故事一种生命。
电视是通过摄像记者的镜头拍摄的画面、广播是通过声音刺激听众想像把受众带到新闻现场。
印刷媒体是通过文字缩短读者与现场的距离。
电视、图片、广播和报纸的新闻报道分别在受众中可产生:
视觉映象( visual Image)
听觉映象( sound image)
文字映象( word image)
无论记者来自何种媒体,只要记者抓取现场的画面、声响,都会给读者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新闻的视觉化是给读者带来一种,眼见为实,
的感觉。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感觉化的新闻留给读者的印象是持久的。记者在采访中,要想方设法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取感性的画面。视觉化是记者运用写作艺术,通过目击者的眼睛、
耳朵和鼻子把读者带到记者从来没有目击的场面。新闻不仅仅是干巴巴的事实和数字的报道。
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是通过自己的文字、视点或被采访者的视点,把读者带到新闻事件的现场。对于文字记者来说,记者在用文字绘画,
这些文字就象剪贴画一样,不断地在读者脑海里翻页。例如:
火箭击中巴扎,买卖照常进行
2001年 10月 2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记者菲利浦,谢维尔
( 阿富汗北部查瑞卡电 ) 昨天早上,当两枚发自周围山区塔里班阵地上的导弹砰然落进热闹的市场时,阿富汗前线小镇查瑞卡的巴扎挤满了赶集的和商贩 。
这是英美开始空袭以来,塔里班首次对喀布尔北部的这个敌对城镇展开攻击 。 在这次攻击中,两个卖蔬菜的小贩被炸死,22个人受伤,其中几个伤势严重 。
当其中的一枚火箭落到街上时,45岁的希克,拉苏尔正盘着腿坐在几堆大蒜中间,他当时就被炸死了。
仅仅是几分种前,他的大儿子,18岁的阿布杜拉,加夫尔还跟他一块在店里 。 他一听到爆炸声,立即跑回市场 。 他的父亲躺在血泊里,他的血渗透了周围的大蒜 。
沿着这条街往下走 10英尺,导弹夺走了另一个受害者的生命 。 40岁的阿加,索林在阿富汗循环往复的残酷战争中,10年前,作为圣战战士,他踩上了地雷,丧失了双腿 。
昨天,当他在向赶早集的卖土豆和辣椒时,从天而降的导弹把他炸成了碎片 。 他的妻子早就死了,现在留下了 5个年幼的孤儿 。
战争降临了
2001年 10月 25日英国《泰唔士报》
记者卡特琳娜 ·菲利蒲
( 巴基斯坦凯塔电 ) 星期天晚上 7时刚过不久,炸弹开始降落到托瑞村的村边 。
当时,莫鲁夫刚刚坐下正要与家人吃晚饭 。 他们的晚饭通常是馕和木豆菜 。 在奥鲁兹干省的这个宁静的角落,他们每天晚上在他们的农场吃的都是这个 。
冲出屋子,莫鲁夫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地面上腾起 。 他惊恐地意识到,这些炸弹击中的是一英里外的一群房屋,他的姐姐和他的其他亲戚就住在那里 。
我想跑过去看看他们怎么样了 。 但是,我的妻子和女儿祈求我不要去,? 莫鲁夫说 。 他们说,‘ 我们独门独户住在这里,炸弹还正在往下掉,请跟我们守在一起吧 。 ’?
黎明带走了轰炸,也给莫鲁夫带来了他一直害怕的消息 。 凌晨 5时,他刚刚做完早礼拜,一个邻居过来告诉他,有 20个乡亲被炸死了,其中 10个是他的亲戚 。
当他来到轰炸现场时,情绪激动的村民们正绝望地在两个被炸成废墟的房子里寻找他们的亲人 。
我看见我的一个姐夫的尸体被从瓦砾里拉出来,? 莫鲁夫说 。 他的下半身被炸飞了 。 其他的一些尸体无法辨认 。 他们中有的脑袋没了,有的胳膊没了 。
救援人员一边发掘,莫鲁夫一边数着尸体的数量,共有 12具尸体从这座房子里拖出来 。 莫鲁夫数点死人的名字,听起来好像在念一个婚礼的家庭婚宴的客人名单:
他的丈母娘,两个小姨子,三个姐夫,他妹妹的四个幼小的孩子,两男两女,都不到八岁 。
二 让人能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摸到新闻
在上面这条报道里,读者不仅得到了一条美军炸死阿富汗平民的消息,读者更是从中看到了、
听到了、甚至闻到了这场血腥的袭击。优秀的新闻作品诉求的是读者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读者能够随着记者的文字看到现场的画面、感受到记者的感觉。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研究文件和提问,还需要记者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和动手触摸。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海明威在西班牙内战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战地报道中的一段:
整夜都听到步枪的响声。步枪不断发出? 达格隆、噶隆、格啷、达格隆? 的声音;接着又听到机关枪的响声。 这是一挺大口径的机枪,声音特别大,? 隆、
格拉隆、隆、隆。
在这里,海明威诉求的是读者的感官,
他不仅要读者听到枪响,而且,还要读者听到,隆、格拉隆、隆、隆。,
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战地记者凯斯,比奇是这样报道 1975年美军从西贡撤退的情形,在这里读者通过记者的手指头,
不仅触摸到了屋顶,而且触摸到的是锡屋顶:
我们为了活命而战,我们又抓又挠往墙上爬。我们象动物一样 …… 我象一条刚刚被捕捞上岸,扔在地上的鱼,躺在锡皮屋顶上,张着大口,喘着粗气 ……
在战争中,更是需要现场报道。当记者用自己的文字把读者带入新闻现场时,读者在文字中看到的是新鲜的木料刚刚打造出来的一排排棺材、张着大嘴的伤口、军人们满是泥土的靴子;
听到的是刺耳的飞机轰炸声、妇女婴儿的尖叫声;闻到的是燃烧了的房屋的焦土味;触觉到的是在肮脏的病房里给伤员缝合伤口的戴着手套的医生的手。如果记者能到达现场,尽量到现场采访。 如果无法赶到现场,采访现场目击者,请他们描述现场。例如:
苏武牧羊
[清]翁曾坤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时听塞上笳音入耳动心弦。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闺,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能使匈奴惊心碎,瞻恭服汉德威。
新闻的视觉化
1.可视画面
有人说,一张照片胜过一千个文字 。 一个好的场景文字描写也会胜过一张照片 。 关键在于读者是否,相信,作品中图解的事实 。
记者通过图解事实,使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从而控制读者 。
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给读者的感觉跟小说相似,会在读者脑海中产生一种幻觉 。 这种幻觉不是通过瞎编乱造欺骗读者,
而是植根于事实和现实世界,使读者对他们个人的经验和他们所在的社会有所感悟 。 幻觉同时也是一种在想象中和创造性地解释新闻事件的方法 。
在古希腊语种,幻觉一词 phantaskikos意思是指在头脑里展现一种可视的画面,使人们的某种普通的经历图解化,容易为人们理解 。 在脱口秀,有线电视,卫星直播和网络媒体的滚动报道时代,
新闻报道对文字的要求更高:新闻必须可读性强,吸引人,要注意场景描写和故事的细节,以换起读者的想象 。 记者是利用细节和场景描写,通过文字在读者头脑里产生一种生动鲜活的画面 。 如
,中国青年报,2001年 8月 29日冰点,不教黄土过阴山,( 记者沙林 ) 中的一段:
在西山湾村,有一位叫李海峰的农民谈起十几年前的多伦,似乎一下忘了日常的艰辛庸常,心驰神往:
哎呀,那时柳条遍地,大榆树呼悠呼悠的,坡上岗上全是槿条子和大树,我那时给生产队放 100多头牛,
牛跑进去就全被埋没了,我在梁子上看不到,还得去找牛去 。 那时洗脸盆粗的大树到处都是,现在 1棵也没了 。 那时狍子成群,野鸡也成群,狐狸出没,那时我放牛,躺在树下,经常看到飞起来的野鸡铺天盖地,
起码有 300多只,而现在就剩黄沙了,什么都没了,地没法种了,羊没处养了,以前攒下的 1万多元钱用光了 。
2,鲜活场面
这种画面给读者印象深刻,它给读者带来的是有声有色的鲜活场面 。
有经验的记者通常是通过描写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场景作为新闻报道的开头,然后再把新闻的重要意义和新闻价值通过背景陈述出来。英国《中国评论》有一篇关于中国风沙危害的报道:
大自然逼得王永先(音译)无处安家。 1988年,当地处北京北边
50英里的龙宝山发生洪水造成山体滑坡,王永先逃离了他建在山坡上的窑洞。放弃了他们传统的窑洞家园后,王和他们的邻居们搬到了平原上的一个他们以为的安全地带。今天,一个长达 6英里的沙丘正在悄悄地吞没他们重建的村庄。王又要开始逃难。
我们刚到这里落户的时候,根本看不到什么沙子,? 这个 40岁的农民说。王是这个痛苦挣扎的 700人社区的共产党书记。但是,
现在,距他们村子仅有 100米远的这个高达 30米的沙丘令他们窒息,抑制了庄稼的生长,而且,这个沙丘每年至少以 10米的速度向村子逼近。 如果我们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搬到这里来。 [i]
[i] Shifting Sands,By Calum MacLeod and Zhang Lijia,China
Review,Autumn/Winter 2001,London
用,文山会海,形容中国主流报纸的宣传性新闻报道是很形象的。这种新闻文风毫无视觉化可言,读者更难找到自己的感觉。其带来的不良后果不仅仅是让读者失去了阅读这类报纸的兴趣,更可怕的是,每天只看这类报纸的人,可能会对中国和世界上发生的许多新闻一无所知。这不是因为这些报纸不报道重大的新闻事件,而是因为这些报纸的写作文风常常把重大的事实、新闻细节、新闻人物给下意识地埋葬了。
国庆 50周年的喜庆、邓小平去世的悲伤,,两会,的隆重、卡拉 OK舞厅的萧条凄凉,不需要记者来告诉读者某个会议气氛的喜庆或热烈。记者仅仅在自己的新闻报道中向读者展示那些视觉化的细节,就足以说明一切。
新闻的感觉化一.受众 感官与新闻感觉化
新闻感觉化:是指读者、听众或观众接受和感觉新闻报道刺激的能力,如听觉、
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这种刺激能够给读者带来愤怒、悲伤、压抑、快乐、
愉悦、甚至疲劳、口渴、饥饿和性冲动的感觉。运用记者或新闻事件目击者的全部感官,去抓取细小的、具体的细节,
给故事一种生命。
电视是通过摄像记者的镜头拍摄的画面、广播是通过声音刺激听众想像把受众带到新闻现场。
印刷媒体是通过文字缩短读者与现场的距离。
电视、图片、广播和报纸的新闻报道分别在受众中可产生:
视觉映象( visual Image)
听觉映象( sound image)
文字映象( word image)
无论记者来自何种媒体,只要记者抓取现场的画面、声响,都会给读者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新闻的视觉化是给读者带来一种,眼见为实,
的感觉。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感觉化的新闻留给读者的印象是持久的。记者在采访中,要想方设法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取感性的画面。视觉化是记者运用写作艺术,通过目击者的眼睛、
耳朵和鼻子把读者带到记者从来没有目击的场面。新闻不仅仅是干巴巴的事实和数字的报道。
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是通过自己的文字、视点或被采访者的视点,把读者带到新闻事件的现场。对于文字记者来说,记者在用文字绘画,
这些文字就象剪贴画一样,不断地在读者脑海里翻页。例如:
火箭击中巴扎,买卖照常进行
2001年 10月 2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记者菲利浦,谢维尔
( 阿富汗北部查瑞卡电 ) 昨天早上,当两枚发自周围山区塔里班阵地上的导弹砰然落进热闹的市场时,阿富汗前线小镇查瑞卡的巴扎挤满了赶集的和商贩 。
这是英美开始空袭以来,塔里班首次对喀布尔北部的这个敌对城镇展开攻击 。 在这次攻击中,两个卖蔬菜的小贩被炸死,22个人受伤,其中几个伤势严重 。
当其中的一枚火箭落到街上时,45岁的希克,拉苏尔正盘着腿坐在几堆大蒜中间,他当时就被炸死了。
仅仅是几分种前,他的大儿子,18岁的阿布杜拉,加夫尔还跟他一块在店里 。 他一听到爆炸声,立即跑回市场 。 他的父亲躺在血泊里,他的血渗透了周围的大蒜 。
沿着这条街往下走 10英尺,导弹夺走了另一个受害者的生命 。 40岁的阿加,索林在阿富汗循环往复的残酷战争中,10年前,作为圣战战士,他踩上了地雷,丧失了双腿 。
昨天,当他在向赶早集的卖土豆和辣椒时,从天而降的导弹把他炸成了碎片 。 他的妻子早就死了,现在留下了 5个年幼的孤儿 。
战争降临了
2001年 10月 25日英国《泰唔士报》
记者卡特琳娜 ·菲利蒲
( 巴基斯坦凯塔电 ) 星期天晚上 7时刚过不久,炸弹开始降落到托瑞村的村边 。
当时,莫鲁夫刚刚坐下正要与家人吃晚饭 。 他们的晚饭通常是馕和木豆菜 。 在奥鲁兹干省的这个宁静的角落,他们每天晚上在他们的农场吃的都是这个 。
冲出屋子,莫鲁夫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地面上腾起 。 他惊恐地意识到,这些炸弹击中的是一英里外的一群房屋,他的姐姐和他的其他亲戚就住在那里 。
我想跑过去看看他们怎么样了 。 但是,我的妻子和女儿祈求我不要去,? 莫鲁夫说 。 他们说,‘ 我们独门独户住在这里,炸弹还正在往下掉,请跟我们守在一起吧 。 ’?
黎明带走了轰炸,也给莫鲁夫带来了他一直害怕的消息 。 凌晨 5时,他刚刚做完早礼拜,一个邻居过来告诉他,有 20个乡亲被炸死了,其中 10个是他的亲戚 。
当他来到轰炸现场时,情绪激动的村民们正绝望地在两个被炸成废墟的房子里寻找他们的亲人 。
我看见我的一个姐夫的尸体被从瓦砾里拉出来,? 莫鲁夫说 。 他的下半身被炸飞了 。 其他的一些尸体无法辨认 。 他们中有的脑袋没了,有的胳膊没了 。
救援人员一边发掘,莫鲁夫一边数着尸体的数量,共有 12具尸体从这座房子里拖出来 。 莫鲁夫数点死人的名字,听起来好像在念一个婚礼的家庭婚宴的客人名单:
他的丈母娘,两个小姨子,三个姐夫,他妹妹的四个幼小的孩子,两男两女,都不到八岁 。
二 让人能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摸到新闻
在上面这条报道里,读者不仅得到了一条美军炸死阿富汗平民的消息,读者更是从中看到了、
听到了、甚至闻到了这场血腥的袭击。优秀的新闻作品诉求的是读者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读者能够随着记者的文字看到现场的画面、感受到记者的感觉。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研究文件和提问,还需要记者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和动手触摸。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海明威在西班牙内战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战地报道中的一段:
整夜都听到步枪的响声。步枪不断发出? 达格隆、噶隆、格啷、达格隆? 的声音;接着又听到机关枪的响声。 这是一挺大口径的机枪,声音特别大,? 隆、
格拉隆、隆、隆。
在这里,海明威诉求的是读者的感官,
他不仅要读者听到枪响,而且,还要读者听到,隆、格拉隆、隆、隆。,
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战地记者凯斯,比奇是这样报道 1975年美军从西贡撤退的情形,在这里读者通过记者的手指头,
不仅触摸到了屋顶,而且触摸到的是锡屋顶:
我们为了活命而战,我们又抓又挠往墙上爬。我们象动物一样 …… 我象一条刚刚被捕捞上岸,扔在地上的鱼,躺在锡皮屋顶上,张着大口,喘着粗气 ……
在战争中,更是需要现场报道。当记者用自己的文字把读者带入新闻现场时,读者在文字中看到的是新鲜的木料刚刚打造出来的一排排棺材、张着大嘴的伤口、军人们满是泥土的靴子;
听到的是刺耳的飞机轰炸声、妇女婴儿的尖叫声;闻到的是燃烧了的房屋的焦土味;触觉到的是在肮脏的病房里给伤员缝合伤口的戴着手套的医生的手。如果记者能到达现场,尽量到现场采访。 如果无法赶到现场,采访现场目击者,请他们描述现场。例如:
苏武牧羊
[清]翁曾坤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时听塞上笳音入耳动心弦。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闺,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能使匈奴惊心碎,瞻恭服汉德威。
新闻的视觉化
1.可视画面
有人说,一张照片胜过一千个文字 。 一个好的场景文字描写也会胜过一张照片 。 关键在于读者是否,相信,作品中图解的事实 。
记者通过图解事实,使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从而控制读者 。
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给读者的感觉跟小说相似,会在读者脑海中产生一种幻觉 。 这种幻觉不是通过瞎编乱造欺骗读者,
而是植根于事实和现实世界,使读者对他们个人的经验和他们所在的社会有所感悟 。 幻觉同时也是一种在想象中和创造性地解释新闻事件的方法 。
在古希腊语种,幻觉一词 phantaskikos意思是指在头脑里展现一种可视的画面,使人们的某种普通的经历图解化,容易为人们理解 。 在脱口秀,有线电视,卫星直播和网络媒体的滚动报道时代,
新闻报道对文字的要求更高:新闻必须可读性强,吸引人,要注意场景描写和故事的细节,以换起读者的想象 。 记者是利用细节和场景描写,通过文字在读者头脑里产生一种生动鲜活的画面 。 如
,中国青年报,2001年 8月 29日冰点,不教黄土过阴山,( 记者沙林 ) 中的一段:
在西山湾村,有一位叫李海峰的农民谈起十几年前的多伦,似乎一下忘了日常的艰辛庸常,心驰神往:
哎呀,那时柳条遍地,大榆树呼悠呼悠的,坡上岗上全是槿条子和大树,我那时给生产队放 100多头牛,
牛跑进去就全被埋没了,我在梁子上看不到,还得去找牛去 。 那时洗脸盆粗的大树到处都是,现在 1棵也没了 。 那时狍子成群,野鸡也成群,狐狸出没,那时我放牛,躺在树下,经常看到飞起来的野鸡铺天盖地,
起码有 300多只,而现在就剩黄沙了,什么都没了,地没法种了,羊没处养了,以前攒下的 1万多元钱用光了 。
2,鲜活场面
这种画面给读者印象深刻,它给读者带来的是有声有色的鲜活场面 。
有经验的记者通常是通过描写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场景作为新闻报道的开头,然后再把新闻的重要意义和新闻价值通过背景陈述出来。英国《中国评论》有一篇关于中国风沙危害的报道:
大自然逼得王永先(音译)无处安家。 1988年,当地处北京北边
50英里的龙宝山发生洪水造成山体滑坡,王永先逃离了他建在山坡上的窑洞。放弃了他们传统的窑洞家园后,王和他们的邻居们搬到了平原上的一个他们以为的安全地带。今天,一个长达 6英里的沙丘正在悄悄地吞没他们重建的村庄。王又要开始逃难。
我们刚到这里落户的时候,根本看不到什么沙子,? 这个 40岁的农民说。王是这个痛苦挣扎的 700人社区的共产党书记。但是,
现在,距他们村子仅有 100米远的这个高达 30米的沙丘令他们窒息,抑制了庄稼的生长,而且,这个沙丘每年至少以 10米的速度向村子逼近。 如果我们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搬到这里来。 [i]
[i] Shifting Sands,By Calum MacLeod and Zhang Lijia,China
Review,Autumn/Winter 2001,London
用,文山会海,形容中国主流报纸的宣传性新闻报道是很形象的。这种新闻文风毫无视觉化可言,读者更难找到自己的感觉。其带来的不良后果不仅仅是让读者失去了阅读这类报纸的兴趣,更可怕的是,每天只看这类报纸的人,可能会对中国和世界上发生的许多新闻一无所知。这不是因为这些报纸不报道重大的新闻事件,而是因为这些报纸的写作文风常常把重大的事实、新闻细节、新闻人物给下意识地埋葬了。
国庆 50周年的喜庆、邓小平去世的悲伤,,两会,的隆重、卡拉 OK舞厅的萧条凄凉,不需要记者来告诉读者某个会议气氛的喜庆或热烈。记者仅仅在自己的新闻报道中向读者展示那些视觉化的细节,就足以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