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农业的收入分配与农民消费第十五章 农业的收入分配与农民消费
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农业收入分配
第二节 农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第三节 农民负担与农村税费改革
第四节 农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农业收入分配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二、农业收入分配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一)收入分配的作用
1、物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在物质生产与生活消费之间,必须有一个物质产品分配亦即收入分配的过程。收入分配是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产、
交换和消费有着同样的功用 ;
2、收入分配是社会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主要分配形式,
收入分配格局反映社会利益、经济利益格局,收入分配倾向反映利益集团之间较量的结果 ;
3、收入分配格局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特性;反过来,收入分配格局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特征,是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之一。
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二)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
1、按资分配
2、按劳分配
3、按需分配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三)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收入分配有两个过程,即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次分配。
收入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进的,分配的份额取决于各生产要素对物质产品形成的贡献份额,
贡献份额大所得到的收入分配份额也大。物质产品的形成源自土地、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按各自的贡献份额分别取得地租、利润和利息、工资等收入。收入的初次分配对于物质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三)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
收入的再次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再次分配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收入再次分配是政府集中资本进行重点、大型建设项目所必需的,国家和地方的许多大型建设项目往往是由政府财政拨款进行的;其次,收入再次分配是保证非物质生产领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科学研究、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政府行政管理和国防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而收入再次分配是这些经费的主要来源;第三,收入再次分配是保障丧失工作能力公民生活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和社会各项福利事业的主要经费来源,是社会救济的主要经费来源;最后,收入再次分配又是应付各种突发事变、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
二、农业收入分配
(一)农村社会总产品与农村国民收入
农村社会总产品 是指农村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从实物形式上看,
就是农、林、牧、渔等各个生产部门的总产量;
从价值形式看,就是农、林、牧、渔的总产值。
社会总产值 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表现。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为个人消费创造的必需产品的价值;,三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
二、农业收入分配
(二)农业收入初次分配
1.农业生产要素与农业收入初次分配
( 1)土地与农业收入初次分配。土地是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对农产品形成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就我国一般情形而言,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要从土地利用中获取部分收益,这部分收益主要用于集体经济的再发展;特别是在土地的改良方面。土地所有者从农业收入中得到的份额,称为土地使用费。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包括农村土地有增值趋势。土地增值不仅仅是土地使用者生产经营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土地增值部分,不仅为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获取,也应由国家从中获取一定的份额,这个份额称为土地增值税。
( 2)劳动与农业收入初次分配。“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名言,更加适用于农业。农业收入的形成离不开劳动,劳动者应从农业收入分配中获取相应的份额 ÷ 这个份额实质上应称为农业生产者工资。在社会化分工比较发达、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地区,农业工资的概念及其界限是比较清楚的。
( 3)资本与农业收入初次分配。农民是主要的农业投资者,其所投资本应取得 i;日应的利润。利润与资本总量和社会平均利润率有关。考虑到农业生产周期较长等特点,农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可以略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农业资本利润=农业资本 X农业资本利润率。
二、农业收入分配
(二)农业收入初次分配
2.现阶段我国农业收入的初次分配格局
( 1)农户在农业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地位。农户既是最基本的投资单元,又是最基本的劳动组织单位,还是事实上的农村土地所有者。因此,农户所付出的农业劳动应从农业收入中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所投入的资本应从农业收入中获得相应的资本利润;所使用的土地应从农业收入中得到相应的土地报酬份额。所以,农户在农业收入初次分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获得劳动报酬、资本利润及部分土地报酬。在农户取得相应的农业收入份额之后,
集体和国家也分别取得 — 部分农业收入,但后者的比例一般较小。
( 2)农业投入产出率与农业收入初次分配。就总体而言,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其原因,— 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二是农业资本盈利率低,三是农业土地报酬率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决定了农业劳动的报酬率较低,即农业工资率较低;农业资本盈利率低的特点是导致农业资本流失的主要原因之 —,
从而不利于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农业土地报酬率低是导致农业土地、
特别是耕地资源和资产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农业投入产出率与非农产业投入产出率的差异,导致了农业收入初次分配与其他产业收入初次分配的不可比性。因此,使农业初次分配与其他产业收入初次分配趋同的主要途径,在于提高农业的投入产出率,特别是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收入分配
(三)农业收入再分配
1.农业公共品与农业收入再分配农业公共品是指那些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农业公共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农业公共品 ;另一类是准公共产品 。
农业公共品由私人部门生产将产生无效率的资源配置。
农业公共品由公共部门(政府)来生产能实现农业公共品供给的相对有效性。
由于农业公共品的以上特性,大多适宜由政府来生产和提供,不管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多是如此,而且,市 场经济越完善,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农业公共品越丰富。
农业公共品由公共部门(政府)来生产,决定了农业收入再分配存在 的现实。
二、农业收入分配
(三)农业收入再分配
劳务费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来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享受这种服务的劳动者,用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支付劳务费用,从而使初次分配后的收入再次分配给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农业收入分配
(三)农业收入再分配
国家及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各级政府作为国家和地区的代理人,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而获得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不仅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手段的税收具有此种功能,而且财政支出作为国民收入再次分配的主要手段之 —,在经济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政支出主要影响到国民收入在部门之间的再次分配,从而影响到经济利益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我国国家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和科学及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
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价格补贴。
二、农业收入分配
(三)农业收入再分配
价格体系。现实中,市场价格与商品实际价值并非完全一致,有的商品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而另一些商品的价格低于其实标价值,于是出现了商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
这种不等价交换将国民收入再次进行了分配,分配结果是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又得到了一部分收入,而与此相反,价格低于其价值的商品的生产者失去了一部分收入。工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价格体系的主要内容。
通常,国家正是运用工农产品比价关系来再次分配国民收入的。 — 般来说,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部分收入即部分资金从农业转入工业的主要手段之一,即进行所谓的农业积累。通过农业积累,
农业部门失去一部分收入,而工业部门额外得到一笔资金。
(三)农业收入再分配
银行信贷。银行通过存放款,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的条件下,将社会闲置资金再次进行分配。银行在吸收企业和个人存款时要支付利息,在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时要收取利息。利息是国民收入在银行、企业、个人等之间进行再次分配的一种形式。同时,在社会资金供给短缺、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银行对贷款发放对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方面获取利润和发展机会的选择。这无疑对国民收入的形成及初次分配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 农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一、农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的意义
二、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原则
三、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判定标准
四、实现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途径一、农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的意义
(一)协调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我国长期对农村分配关系所采取的适应性调整办法,需要不断更替利益倾科对象,顾此失彼的问题经常发生,分配关系始终难以理顺到位,造成各主体间利益冲突的时间过长和幅度过大,不利于调动农村各主体的积极性,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效率损失。只有从总体上研究和把握农村分配关系问题,才能协调农村的各种利益关系,
减少利益冲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
一、农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的意义
(二)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号问题。
农业的突出问题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比较效益低,缺乏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农村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扩大,缺乏发展活力;农民的突出问题是收入增长缓慢,负担不均,收入差距扩大,市场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保证。由于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各种生产、经营、流通、管理、科技推广等活动都必须依靠农民这个主体来进行。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农民入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理性的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所以,农民问题的解决应从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入手。农村大包干作用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状况改善的成功实践,
已经比较完整地演绎了这一逻辑。
一、农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的意义
(三)促进九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首先要实现九亿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目前,我国暂行的由国家统计局等 12个部门制定的 16条小康标准,主要是收入指标,如人均 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等,这些收入都是通过价格分配和非市场性再分配形成的;其他一些相对指标如人均住房面积、恩格尔系数、人均道路、教育娱乐支出比重等,都是以收入为基础的所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合理分配收入总量,并通过这种分配来调动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放大以后各期的收入总量,并使之形成良性循环,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的意义
(四)以新的制度因素助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因素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能量已由强转弱,如何引入新的制度因素助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属当务之急。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农村税费改革有可能成为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我国农村第三次革命。其实,农村税费改革只是调整农村分配关系的一个方面,并且侧重于原有分配关系的修补,只有从整体上调整和完善农村分配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变革。
二、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原则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指的是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
农村及涉农各分配主体的一致满意程度高,规范性强,体现基本保障功能、效率激励功能和公平调节功能的农业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原则主要有:
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要符合社会总产品分配原理的原则 ;
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要符合农村分配关系变迁规律的原则 ;
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要符合经典税收和公共支出理论的原则 ;
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要符合国外农村分配关系共性经验的原则 ;
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要符合国外农村分配关系共性经验的原则 ;
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要符合我国农村分配关系个性经验的原则 ;
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要符合社会警戒线的原则。
三、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判定标准
政府和集体对农户或农业剩余的抽取不侵蚀资本。具体含义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最低扩大再生产能力不可侵犯;最低生活消费不可侵犯;最低人力资本积累(如接受学习、
教育、培训等)不可侵犯。
政府、集体、农户对剩余的分割保持合理的比例。
农村各生产经营主体负担公平。
有利于农业利润和农民收入水平规范校正。
收入分配差距适度、调节自如。
分配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要符合或体现市场经济法则。
四、实现农业收入分配合理化的途径实现合理农村分配关系,需要在五种主要农村分配关系中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创新市场主体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
创新农民与政府分配关系 ;
创新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关系 ;
创新农民与合作经济组织分配关系 ;
创新农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一)创新市场主体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创新农村收入分配方式,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要素分配制度,使各种生产要素既能获得要素产权价格,又能依据要素贡献参与生产成 果的分配;
扩大市场主体整合农村资源的规模,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各种要素的适当集中,达到生产经营规模的经济性,获取规模效益;
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结,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种形式的纵横联合、主体间的分工协作等途径,提高农村经济活动的组织化程度,获取分工收益;
发展市场中介组织,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取交易追加利益;
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获取结构效益;
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节约制度成本,保扩生产者的交易利益;
建立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获取地区分工追加利益,缩小农民 的收入差距。
(二)创新农民与政府分配关系
创新农村收入再分配制度,包括改革农村税费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农业税制与工商税制、农村税制与城镇税制接轨;加大农业保护的力度,
扩大国内支持总量,调整农业保护的方向,突出保护的重点;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既应有一般性农村转移支付的制度安排,又有专项转移 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的制度安排,平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完善农村政治体制和治理结构,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以节 约公共产品提供成本。
创新农地制度,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永佃制度,进一步虚化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减少对农民地权的损害,改善土地保护和利用状况,促进地权的物权化、要素化和市场化。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通过消除城乡二元制度结构、推进小城镇建设、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等措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 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创新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关系
应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包括村级自治和政企分开,转变村集体的职能,
按公司制改革其存在方式及与农民的关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消化历史债务包袱、并村减人压支和增加集体资产运营收入、停止向农民征派额外负担等办法,改善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状况;
改革乡镇企业的体制及其与集体、与农民和职工的利益机制。
(四)创新农民与合作经济组织分配关系
应加快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速度,扩大其对农产的覆盖面;
依法规范农民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分配关系,确保农民在入社股金或会费缴纳、委托交易和服务价格、合作经济利润返还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利益;
指导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合作经济税费上缴、生产项目安排和注册登记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
(五)创新农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围绕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和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通过税收调节高收入户的收入,
通过税负减免和补贴提高低收入户的收入,
并通过中央对地方、高收入省份对低收入省份、次高收入省份对次低收入省份所进行的政府间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调节地区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
第三节 农民负担与农村税费改革一、农民负担及其结构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负担的状况三、农村税费改革一、农民负担及其结构
农民负担,是农民以价值形态、实物形态和劳务形式向国家和社会无偿提供的一切支出。
目前,我国农民负担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农业税、
乡统筹与村提留、乱摊派和乱收费,即税、规费和乱费。
农民负担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两方面。 合理负担是农民根据国家政策和有关法令条例,从事家庭生产经营应向国家交纳的有关税赋和农户按照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规定,向集体上交的包产任务及按规定上交的集体提留等费用。 不合理负担 指在政策明确规定的范围以外,利用各种名义向农民的摊派、集资、罚款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负担。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负担的状况
1.改革之初,由于农民收入的超常规增长,农民负担的增幅低于收入的增幅。
2,1988— 1992年,农民负担高位运行阶段。
3,1992年以后,农民负担起落不定。
三、农村税费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是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分配关系,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重大举措。
三、农村税费改革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是从轻确定农民负担水平,并保持长期稳定 ;
二是妥善处理改革力度与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关系 ;
三是实行科学规范的分配制度和简便易行的征收方式 ;
四是统筹安排,抓好改革试点的配套工作。
三、农村税费改革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1.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 ;
2.取消屠宰税。随屠宰税征收的其他收费也一并取消 ;
3.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
4.调整农业税政策。新的农业税实行差别税率,最高不超过 7% ;
5.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 ;
6.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第四节 农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
一、农民收入
二、农村居民消费一、农民收入
(一)农民收入的概念
农民收入,广义地讲包括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的总收人和纯收入 (通常按年计算 )。 总收入 是指全部的实际收入,包括经常或固定得到的收入和一次性收入,但不包括周转性收入。 纯收入 是指总收人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
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
可以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人。
一、农民收入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意义
从政治上看,增加农民收入是巩固工农联盟、实现“三个代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
从经济上看,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
(三)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状况
一、农民收入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加强农业基础投入,努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保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的合理水平。
按照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
实施科学经营管理,合理经营规模,降低产品成本。
进一步深化农村费税改革,实行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
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的宏观环境,坚决实行有利于农业、
农村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要预防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
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国策,控制和减少农村人口。
二、农村居民消费
(一)消费在农业扩大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生活消费是指对个人消费品的消费。它包括人们在食、衣、住、
行、文化娱乐、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活动。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品的消费,即生活消费。
农民的生活消费,从内涵方面来说,是指农民为满足生存、
发展、享受等需要,而消耗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动服务的行为过程。从外延方面来说,既有个人消费,又有共同消费;
从消费的对象来看,既有商品性消费,又有自给性消费;
从消费实现的途径来看,既有社会化消费,又有自我服务的消费等。
二、农村居民消费
(一)消费在农业扩大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消费有助于提高消费效果
合理地安排消费,对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巩固工农联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二、农村居民消费
(二)农民的消费水平
1.农民消费水平的概念农民消费水平,是指农村人口人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农民消费的状况,反映农民消费的满足程度。
2.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农业中国民收入总额及增长速度。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农村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
物价水平。
存款利息的高低。
二、农村居民消费
(三)农民的消费结构
1.农民消费结构的概念农民的消费结构,是指农民的各种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重要反映。
二、农村居民消费
(三)农民的消费结构
2.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是有规律的,它受到消费水平、生产结构、
资源状况、消费方式、基本需要、农村人口构成、社会制度、精神面貌、历史习惯、民族传统、自然地理、物价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决定和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民的消费结构中,食物支出的比重将不断降低,衣、住、用、行和文化教育的支出 的比重将不断上升。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其各类消费支出都 将由低档向高档转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自给性消费支出的比重将越 来越小,商品性消费支出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民的消费支出中,劳务性的支出将会较快地增长,许多原来由农民自我服务的家务劳动,将逐步地由社会提供 的劳务来代替。
二、农村居民消费
(四)农民的消费模式
1.农民消费模式的概念
农民的消费模式,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农民的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总和。
2.影响农民消费模式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制度。
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民族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传统。
收入水平。
地区间和国际间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