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农业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规律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农业布局的宏观管理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规律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农业结构,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包括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力结构两个方面。前者为社会经济结构,后者为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农业生产关系的总和,这种经济结构主要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来表现;国民经济结构则是由农业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和各方面组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
产业,是指生产具有同性质产品的生产单位所组成的生产群体,或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职能的社会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群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扩大,产业部门日益分化,产业结构也日趋复杂。产业结构状况,反映着生产方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全国或某一地区的整个农业经济是由哪些部门和项目组成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和产业间比例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产业间比例关系是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只反映产业间经济联系的数量对比关系,
只有量的规定性;产业结构是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总和,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化的量化指标主要有 农业总产值构成,即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各业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农用地构成;
播种面积构成;劳动力占用构成以及资金占用构成等 。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一般着重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 农业产业构成的数量对比关系及其对经济结构和发展的适度性; 二是 农业产业部门之间活动的承接性,如粮食生产的产业和粮食产品加工业之间、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和农业生产产业之间的承接关系和依赖关系等,承接性主要指直接联系,依赖性主要指各产业活动的交叉关系; 三是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指产业部门之间变动的传递及反馈,并体现于发展过程及其结构变动之中,以寻求局部产业结构变动和复合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客观性 农业产业结构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其形成与演变主要取决于客观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变化。
(二)整体性 农业产业结构是由农业经济总体内部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渔业等各产业间比例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
(三)层次性 农业产业结构是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四)运动性 农业产业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着的,
其运动还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表现为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演进成长。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的基本原因
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的基本原因主要是:
1.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变动性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的自然物质基础 ;
2.人类生存对农产品的多种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的基本动因;
3.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的主导因素;
4.产业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制导作用。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农业发展至今已经过三大阶段: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业的四业结构是农业的基本结构。
农业的基本结构变动的客观趋势 是:种植业的比重有下降趋势,但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般约占农业总产值的 1/2以上;林业日益成为农业的重要部门,森林覆盖率在发达国家约占国土面积的 1/3以上;渔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食品的重要来源。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生产,是农业的二级结构。种植业结构合理,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畜牧业内部结构包括畜种结构、品种结构、畜群结构等。畜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可供畜禽利用的饲草饲料资源状况;一国一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机械化、
工厂化生产是否适宜某种畜禽的生产等。近年来,
为满足人们健康长寿的需要,提供高蛋白、低脂肪型畜产品的畜牧业部门发展很快。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农业大体进行了四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前三次结构调整:
1949— 1978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阶段;
1978— 1992年,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阶段 ;
1992— 1998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阶段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表 7— 1 1949— 2002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变化 ( %)
100 82.50 0.59 14.40 0.22
100 77.99 3.44 14.98 1.58
100 61.51 4.65 27.08 6.75
100 58.03 3.47 28.63 9.87
100 57.53 3.61 28.54 10.31
100 55.68 3.76 29.67 10.89
100 55.24 3.59 30.42 10.75
100 54.51 3.80 30.90 10.85
农业总产值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1949
1978
1992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 份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从 1999年开始的第四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即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以往的适应性结构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次的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容上讲,包括产业结构、生产要素结构和组织结构,其中产业结构包括产品结构、种养加结构等;生产要素结构包括科技结构、资本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等;组织结构包括经营组织、服务体系、经营方式等。从范围上讲,不仅涉及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等生产力层面的调整,也涉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营方式创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等生产而且要着眼长远,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提高关系层面的调整。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从目标上讲,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之间、农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资源利用也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优势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不优与自身污染并存,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多用途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不强;种植业比重仍比较大,畜牧业所占比重还比较小,林业和渔业的比重太低,而且全国各地之间差异很大。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市场信息不灵,结构调整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决策选择失误。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具有即时性;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需要经过一定的周期。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二是结构调整中资金缺乏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是结构调整中强迫命令与自由放任自流并存;
四是农业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
2.坚持以面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为首要目标 ;
3.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
4.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
5.坚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
6.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一)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调整 ;
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它的优点是技术难度低,成本低,见效快,易为农民所接受。实践证明,粮、
棉、油等大宗传统农产品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大范围地域来看,无论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大宗农产品都将保持相当比重的面积,只有做好大宗农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与布局,实现良种化、优质化,努力创造名牌农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二 )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要由传统的粮食 — 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粮食 — 饲料 — 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农牧业相互促进的三元结构,使粮食作物总产量稳定增长,切实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
并达到优质高产尽快提高饲料效益。畜牧业结构的调整要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水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采取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方针,压缩近海捕捞,加强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在长江实行春季禁渔,减少捕捞强度。
扩大国外作业海域,加强国际渔业合作,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淡水渔业产量的比重,同时不断提高海水养殖产量和水产品加工产量的比重,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工厂化养殖,
因地制宜发展水库和稻田养殖。发展水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抓好大宗水产品的保质和低质水产品的深加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林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强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以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为中心,以封山育林草为主要方式,实行,保、退、治、补,
四管齐下。主要内容是:切实保护和恢复现有天然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及防治荒漠化力度,分区域全面推进重点林业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做好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农村能源的补救工作,加快薪炭林基地建设。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推进商品林基地建设,
选择地势平缓、条件适宜、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通过高强度集约经营、定向培育、基地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与木本科油料、调料香料、木本药材和干、
水果等名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步伐,扩大木材及林产品进口,满足国内有效供给。在保护森林、
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搞好规划,分步实施,发展森林旅游业。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三 )农业产业部门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部门结构即指农林牧渔业之间的比例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协调发展。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四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受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互为条件,相互制约。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促进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现代化,推进农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继续坚持多业并举,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积极带动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促进农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五 )发展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农村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措施
1.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2.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经营体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
3.培育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4.加强科学研究,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科学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
5.切实增加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 ;
6.加强政府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管理。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五、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1.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量 ;
2.能够合理利用资源 ;
3.充分发挥优势,避其劣势 ;
4.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优化农村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
5.农业各部门协调发展。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是农业各部门获得协调发展的结构。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第三节 农业布局的宏观管理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布局的原则
三、我国农业布局的变化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
农业布局,亦称农业配置,是指农业的地域分布,
是农业内部分工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地区间的分工、区内农业各部门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及具体安排、各农业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相互关系。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农业生产地区间的分工,是指按各地区的自然、
经济资源的不同,确定其生产的专业化方向及其规模,如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的选择及安排。区内农业各部门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是指区内的生产组合和空间分布,包括区内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势产业和拳头商品的开发等。各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及相互关系是指在地区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纵向及横向的交流与合作。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布局的特点
1.基础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其他各产业布局和发展的基础。
2.地域性。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与自然环境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3.综合性。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形成一种内在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关系,虽然各地区各业生产有主次之分,但作为一定地域的各业布局和组合来说,农业布局是综合性布局,内部各业要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二、农业布局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
2.实行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3.优化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 ;
4.从贸工农的需要出发配置农业生产。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我国农业布局的变化
解放前,旧中国的农业布局是很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产地与加工工业、生产区和消费区间严重脱节,从而引起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与内地,特别是广大西北、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上的不平衡。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我国农业布局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保证原有工业的发展,配合新工业基地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和开辟了新的农业生产基地。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我国农业布局的变化
近几年全国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本地农业发展的优势,确立区域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使
,小而全,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步被打破,农业区域分工格局进一步明显,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各地的区域特色更加突出,初步形成了一些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一)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农业布局的必要性
从总体来看,区域特色不突出,区域分工不明显,
,小而全,,,大而全,仍就明显,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突出表现是无论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都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都在发展蔬菜、水果、
花卉。这种状况造成地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的结构雷同,发展重点不出。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农业布局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力的布局问题,就是各地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和专业分工,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分工,从发展优势产品入手,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国农业长远发展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特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因此,推进农业布局调整与优化应该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优质化、专用化、品牌化农产品为主攻方向,从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大局出发,立足市场需求,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在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合理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 二 ) 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要求各地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要打破农产品短缺时期形成的,小而全,生产格局,促进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来抓,形成规模,创出品牌,
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我国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按照我国行政区划和农业区划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各区农业生产的功能和结构调整的方向,目前可将全国农业划分为四大类型: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传统农区
大城市郊区
西部生态脆弱区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包括环渤海区、长江三角洲区和南部沿海区)。这类区域自然条件较优越,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区位、市场、
资金和技术等比较优势明显,水陆交通方便,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广阔,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基本方向 是,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加快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重点,一是以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名特优新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业;二是以设施化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多样化畜产品和名特优水产品为主的养殖业;三是以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四是以提高附加值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传统农区 (可进一步划分为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和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这一区域是我国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和主要产区,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区内平原面积大,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粮棉单产水平高,商品量也比较高,具有发展粮、棉、
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明显优势。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基本方向 是,立足于区域资源优势,积极调整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产品生产,大力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稳定粮食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建设全国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后续效益,实现农业强区。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重点 是,一是稳定提高粮,棉,油等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 加强商品粮基地,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基地建设,提高优质专用粮食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 大力调整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产品生产 。 二是积极发展畜牧业 。 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粮食和作物秸秆资源,
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小区养殖 。 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积极发展草食型畜牧业 。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 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
,三元,结构种植,提高饲料饲草作物产量,实行农牧结合 。
三是推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 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广,公司 +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壮大中介流通等组织,拓宽农产品收购,加工,转化,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化经营 。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大城市郊区 (可进一步划分为近郊区、中郊区和远郊区)。大城市郊区农业是我国农业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该区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具有市场、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农村非农 `产业比较发达。服务城市是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产业的布局和各类资源的配置都受到城市的强烈制约。大城市郊区农业具有明显的多功能特征。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以服务城市为中心,注重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合理分工,着力发展集生产、
生态、文化、观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农业。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重点是,一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逐步扩大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范围,搞好农产品的分级、
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积极发展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二要完善农产品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
把近郊区建成农产品和市场信息集散中心。三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四是积极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发挥农业在教育、
观光、生态等方面的功能。重点加强远郊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市民提供,回归自然,的良好生态环境,逐步建设成为大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西部生态脆弱区(可分为五个典型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甘新区、西南高原山地区、青藏区)。这类区域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漠化、
盐碱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
草地畜牧业和生态渔业的优势。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从确保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等考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着力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切实提高牧区畜牧业发展水平,
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重点是,一要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改善生态环境。二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一个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的特色农产品供应体系、成为区域经济支柱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三要加快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措施:一是要研究制定全国农业分行业,分品种和品质的的区域布局规划,加强宏观指导;
二是要制定农业产业的区域发展政策,引导和扶持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扶持发展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引导和带动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农产品检测检验,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引导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五是要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搞好产销衔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竞争,统一,开放,有序的全国大市场的形成;
六是要调整农业科技力量区域布局,有针对性地推广成套农业技术,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供技术支撑 。
农业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规律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农业布局的宏观管理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规律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农业结构,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包括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力结构两个方面。前者为社会经济结构,后者为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农业生产关系的总和,这种经济结构主要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来表现;国民经济结构则是由农业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和各方面组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
产业,是指生产具有同性质产品的生产单位所组成的生产群体,或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职能的社会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群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扩大,产业部门日益分化,产业结构也日趋复杂。产业结构状况,反映着生产方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全国或某一地区的整个农业经济是由哪些部门和项目组成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和产业间比例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产业间比例关系是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只反映产业间经济联系的数量对比关系,
只有量的规定性;产业结构是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总和,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化的量化指标主要有 农业总产值构成,即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各业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农用地构成;
播种面积构成;劳动力占用构成以及资金占用构成等 。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一般着重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 农业产业构成的数量对比关系及其对经济结构和发展的适度性; 二是 农业产业部门之间活动的承接性,如粮食生产的产业和粮食产品加工业之间、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和农业生产产业之间的承接关系和依赖关系等,承接性主要指直接联系,依赖性主要指各产业活动的交叉关系; 三是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指产业部门之间变动的传递及反馈,并体现于发展过程及其结构变动之中,以寻求局部产业结构变动和复合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客观性 农业产业结构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其形成与演变主要取决于客观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变化。
(二)整体性 农业产业结构是由农业经济总体内部种植业、林业、
畜牧业、渔业等各产业间比例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
(三)层次性 农业产业结构是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四)运动性 农业产业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着的,
其运动还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表现为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演进成长。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的基本原因
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的基本原因主要是:
1.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变动性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的自然物质基础 ;
2.人类生存对农产品的多种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的基本动因;
3.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进的主导因素;
4.产业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制导作用。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农业发展至今已经过三大阶段: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业的四业结构是农业的基本结构。
农业的基本结构变动的客观趋势 是:种植业的比重有下降趋势,但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般约占农业总产值的 1/2以上;林业日益成为农业的重要部门,森林覆盖率在发达国家约占国土面积的 1/3以上;渔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食品的重要来源。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生产,是农业的二级结构。种植业结构合理,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畜牧业内部结构包括畜种结构、品种结构、畜群结构等。畜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可供畜禽利用的饲草饲料资源状况;一国一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机械化、
工厂化生产是否适宜某种畜禽的生产等。近年来,
为满足人们健康长寿的需要,提供高蛋白、低脂肪型畜产品的畜牧业部门发展很快。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农业大体进行了四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前三次结构调整:
1949— 1978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阶段;
1978— 1992年,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阶段 ;
1992— 1998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阶段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表 7— 1 1949— 2002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变化 ( %)
100 82.50 0.59 14.40 0.22
100 77.99 3.44 14.98 1.58
100 61.51 4.65 27.08 6.75
100 58.03 3.47 28.63 9.87
100 57.53 3.61 28.54 10.31
100 55.68 3.76 29.67 10.89
100 55.24 3.59 30.42 10.75
100 54.51 3.80 30.90 10.85
农业总产值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1949
1978
1992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 份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从 1999年开始的第四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即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以往的适应性结构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次的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容上讲,包括产业结构、生产要素结构和组织结构,其中产业结构包括产品结构、种养加结构等;生产要素结构包括科技结构、资本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等;组织结构包括经营组织、服务体系、经营方式等。从范围上讲,不仅涉及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等生产力层面的调整,也涉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营方式创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等生产而且要着眼长远,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提高关系层面的调整。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从目标上讲,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之间、农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资源利用也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优势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不优与自身污染并存,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多用途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不强;种植业比重仍比较大,畜牧业所占比重还比较小,林业和渔业的比重太低,而且全国各地之间差异很大。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市场信息不灵,结构调整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决策选择失误。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具有即时性;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需要经过一定的周期。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二是结构调整中资金缺乏的问题相当突出;
三是结构调整中强迫命令与自由放任自流并存;
四是农业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
2.坚持以面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为首要目标 ;
3.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
4.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
5.坚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
6.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一)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调整 ;
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它的优点是技术难度低,成本低,见效快,易为农民所接受。实践证明,粮、
棉、油等大宗传统农产品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大范围地域来看,无论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大宗农产品都将保持相当比重的面积,只有做好大宗农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与布局,实现良种化、优质化,努力创造名牌农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二 )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要由传统的粮食 — 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粮食 — 饲料 — 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农牧业相互促进的三元结构,使粮食作物总产量稳定增长,切实保护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
并达到优质高产尽快提高饲料效益。畜牧业结构的调整要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水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采取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方针,压缩近海捕捞,加强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在长江实行春季禁渔,减少捕捞强度。
扩大国外作业海域,加强国际渔业合作,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淡水渔业产量的比重,同时不断提高海水养殖产量和水产品加工产量的比重,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工厂化养殖,
因地制宜发展水库和稻田养殖。发展水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抓好大宗水产品的保质和低质水产品的深加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林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强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以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为中心,以封山育林草为主要方式,实行,保、退、治、补,
四管齐下。主要内容是:切实保护和恢复现有天然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及防治荒漠化力度,分区域全面推进重点林业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做好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农村能源的补救工作,加快薪炭林基地建设。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推进商品林基地建设,
选择地势平缓、条件适宜、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通过高强度集约经营、定向培育、基地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与木本科油料、调料香料、木本药材和干、
水果等名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步伐,扩大木材及林产品进口,满足国内有效供给。在保护森林、
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搞好规划,分步实施,发展森林旅游业。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三 )农业产业部门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部门结构即指农林牧渔业之间的比例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协调发展。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四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受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互为条件,相互制约。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促进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现代化,推进农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继续坚持多业并举,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积极带动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促进农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内容
(五 )发展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农村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措施
1.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2.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经营体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
3.培育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4.加强科学研究,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科学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
5.切实增加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 ;
6.加强政府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管理。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五、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1.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量 ;
2.能够合理利用资源 ;
3.充分发挥优势,避其劣势 ;
4.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优化农村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
5.农业各部门协调发展。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是农业各部门获得协调发展的结构。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第三节 农业布局的宏观管理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布局的原则
三、我国农业布局的变化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
农业布局,亦称农业配置,是指农业的地域分布,
是农业内部分工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地区间的分工、区内农业各部门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及具体安排、各农业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相互关系。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农业生产地区间的分工,是指按各地区的自然、
经济资源的不同,确定其生产的专业化方向及其规模,如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的选择及安排。区内农业各部门的结合形式和比例关系,是指区内的生产组合和空间分布,包括区内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势产业和拳头商品的开发等。各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及相互关系是指在地区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纵向及横向的交流与合作。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布局的特点
1.基础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其他各产业布局和发展的基础。
2.地域性。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与自然环境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3.综合性。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形成一种内在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关系,虽然各地区各业生产有主次之分,但作为一定地域的各业布局和组合来说,农业布局是综合性布局,内部各业要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二、农业布局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
2.实行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3.优化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 ;
4.从贸工农的需要出发配置农业生产。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我国农业布局的变化
解放前,旧中国的农业布局是很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产地与加工工业、生产区和消费区间严重脱节,从而引起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与内地,特别是广大西北、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上的不平衡。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我国农业布局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保证原有工业的发展,配合新工业基地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和开辟了新的农业生产基地。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三、我国农业布局的变化
近几年全国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本地农业发展的优势,确立区域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使
,小而全,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步被打破,农业区域分工格局进一步明显,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各地的区域特色更加突出,初步形成了一些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一)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农业布局的必要性
从总体来看,区域特色不突出,区域分工不明显,
,小而全,,,大而全,仍就明显,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突出表现是无论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都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都在发展蔬菜、水果、
花卉。这种状况造成地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的结构雷同,发展重点不出。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农业布局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力的布局问题,就是各地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和专业分工,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分工,从发展优势产品入手,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国农业长远发展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特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因此,推进农业布局调整与优化应该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优质化、专用化、品牌化农产品为主攻方向,从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大局出发,立足市场需求,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在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合理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 二 ) 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要求各地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要打破农产品短缺时期形成的,小而全,生产格局,促进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来抓,形成规模,创出品牌,
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我国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按照我国行政区划和农业区划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各区农业生产的功能和结构调整的方向,目前可将全国农业划分为四大类型: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传统农区
大城市郊区
西部生态脆弱区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包括环渤海区、长江三角洲区和南部沿海区)。这类区域自然条件较优越,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区位、市场、
资金和技术等比较优势明显,水陆交通方便,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广阔,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基本方向 是,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加快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重点,一是以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名特优新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业;二是以设施化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多样化畜产品和名特优水产品为主的养殖业;三是以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四是以提高附加值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传统农区 (可进一步划分为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和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这一区域是我国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和主要产区,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区内平原面积大,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粮棉单产水平高,商品量也比较高,具有发展粮、棉、
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明显优势。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基本方向 是,立足于区域资源优势,积极调整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产品生产,大力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稳定粮食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建设全国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后续效益,实现农业强区。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重点 是,一是稳定提高粮,棉,油等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 加强商品粮基地,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基地建设,提高优质专用粮食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 大力调整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产品生产 。 二是积极发展畜牧业 。 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粮食和作物秸秆资源,
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小区养殖 。 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积极发展草食型畜牧业 。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 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
,三元,结构种植,提高饲料饲草作物产量,实行农牧结合 。
三是推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 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广,公司 +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壮大中介流通等组织,拓宽农产品收购,加工,转化,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化经营 。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大城市郊区 (可进一步划分为近郊区、中郊区和远郊区)。大城市郊区农业是我国农业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该区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具有市场、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农村非农 `产业比较发达。服务城市是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产业的布局和各类资源的配置都受到城市的强烈制约。大城市郊区农业具有明显的多功能特征。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以服务城市为中心,注重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合理分工,着力发展集生产、
生态、文化、观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农业。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重点是,一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逐步扩大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范围,搞好农产品的分级、
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积极发展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二要完善农产品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
把近郊区建成农产品和市场信息集散中心。三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四是积极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发挥农业在教育、
观光、生态等方面的功能。重点加强远郊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市民提供,回归自然,的良好生态环境,逐步建设成为大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西部生态脆弱区(可分为五个典型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甘新区、西南高原山地区、青藏区)。这类区域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漠化、
盐碱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
草地畜牧业和生态渔业的优势。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从确保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等考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着力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切实提高牧区畜牧业发展水平,
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的重点是,一要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改善生态环境。二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一个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的特色农产品供应体系、成为区域经济支柱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三要加快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四、我国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
农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措施:一是要研究制定全国农业分行业,分品种和品质的的区域布局规划,加强宏观指导;
二是要制定农业产业的区域发展政策,引导和扶持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扶持发展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引导和带动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农产品检测检验,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引导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五是要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搞好产销衔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竞争,统一,开放,有序的全国大市场的形成;
六是要调整农业科技力量区域布局,有针对性地推广成套农业技术,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供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