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11114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五学期总 学时:50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44、实验课学时数6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耕作学是研究并阐明耕作制度形成、发展、演进和改革途径的规律,探讨气候、作物、土壤之间以及它们和农业技术措施之间的辨证关系,而达到既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的社会资源,高效率低成本,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又积极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善环境,培养地力,为作物稳产提供良好的土壤-气候-环境的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本课程须有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肥料学、农业经济学、作物栽培学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和知识。
2、地位任务:
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地位,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及相关学科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又属应用科学,有较强的技术性,同时也包含农业宏观决策管理等一些软科学内容。耕作学是农学及其他相关农科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耕作学的任务就是在各种自然与社会条件下,建立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耕作制度。
3、总体要求:
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耕作学》这一课程时,应熟练掌握以下内容:耕作制度引论绪论、耕作制度基本原理、作物布局、间套作、轮作、土壤耕作等章节内容;了解复种、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等章节内容。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耕作学以作物栽培学、土壤学、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系统工程学等学科为基础,博采众长,作为研究耕作制度各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基础与依据,同时它又经过科学的组装与改造,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技术与理论体系。近年来,国内外的农学家越来越注重对耕作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极其深人的研究,把耕作学作为农学及其他相关农科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5、修订的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以我校 编写的《耕作学》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其它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的。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绪论
1、教学目的:
进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耕作学这一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大体的了解;并掌握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一、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二、耕作制度的功能第二节 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
一、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二、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节 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一、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二、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第四节 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
一、耕作学的研究对象
二、耕作学的学科地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耕作学的研究对象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

[1]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3]王力,藉平.农业科普知识荟萃.沈阳: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4]韩德乾.农业科技进步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杨生华.农学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6]刘恩才.21世纪我们会有什么样农业.当代工人.2000(9):43-46
[7]程序等 可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8]唐席平.21世纪:中国缺水呀.当代工人.2001(4):25-26-
第二章 耕作制度基本原理
1、教学目的:
掌握农业生产的实质、特点、组成、结构;农业生产和生活因素的关系;土地可能与理论最大生产能力;耕作制度的基本原则。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业生产的分析
一、农业生产的实质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三、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
四、农业生产结构第二节、农业生产与生活因素的关系一、基本生活因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性二、限制因素及其克服三、因素的综合利用四、生活因素学说的运用第三节、农业资源的利用一、农业资源的类别二、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土地生产力一、土地生产潜力及测算二、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建交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原则一、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重要性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土地生产潜力及测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和的可能性、因素的综合利用
参考书
1、杨春峰.耕作学(西北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
2、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3、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第三章 作物布局
1、教学目的:
作物布局是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的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作物布局的意义、原则、理论依据、设计方法。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
一、作物布局的含义
二、作物布局的意义
三、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四、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第二节 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一、光照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二、温度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三、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
四、土肥条件与作物布局
五、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六、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第三节 作物布局设计
一、作物布局设计
二、作物布局研究法第四节 我国的作物布局.
一、粮食作物布局
二、经济作物布局
三、果品蔬菜布局四、饲料绿肥作物布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光照条件、温度、地貌等对作物布局的影响、作物布局研究法、粮食作物布局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
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
参考书
第四章 间套作
1、教学目的:
种植方式包括间、混、套作和复种,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间、混、套作的概念、增产理论、农业技术。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间套作的意义与动向
一、间套作的概念
二、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及发展方向第二节 间套作效益原理
一、空间上的互补与竞争
二、时间上的互补与竞争
三、地下养分、水分的互补与竞争四、生物间的互补与竞争
第三节 间套作技术特点
一、作物及其品种选配
二、田间结构配置
三、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
第四节 间套作主要类型与方式一、主要间作类型与方式
二、主要套作类型与方式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间套作的概念、空间上的互补与竞争,时间上的互补与竞争地下养分、水分的互补与竞争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
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田间结构配置
参考书
第五章 复种
教学目的:
了解复种的意义、发展动向、增产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复种的意义与发展
一、复种及其有关概念二、我国复种的发展与增产作用三、复种的世界动向第二节 复种效益原理一、复种与光能的集约利用二、复种与热量资源的集约利用
三、复种与水资源的集约科用四、复种与地力的集约利用五、复种与多种经营
六、复种与经济效益。
第三节 复种指数与类型的确定一、热量与复种二、水分与复种第四节 复种技术
一、复种方式的作物组合与品种搭配技术二、争取复种季节超额利用的技术第五节 我国主要复种方式分析一、二年三熟
二、一年二熟
三、一年三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复种的意义、复种与光能的集约利用、复种类型的确定、二年三熟,一年二熟、一年三熟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
复种与多种经营、复种与经济效益
参考书
第六章 轮作
1、教学目的:
掌握作物轮作作用、产生连作不良作用的原因、茬口。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轮作换茬的作用与应用
一、轮连作概念与我国轮连作状况二、轮作换茬的作用
第二节 连作一、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二、连作的危害与消除的途径三、连作的应用
第三节 茬口
一、作物茬口特性的形成
二、各类作物的茬口特性三、茬口顺序与安排第四节 轮作的类型及轮作制一、大田轮作二、饲料轮作第四节 轮作制的建立一、轮作制的概念及意义二、建立轮作制的要求三、制定轮作制的要点三、茬口顺序与安排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轮作换茬的作用、连作的危害与消除的途径、作物茬口特性的形成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
茬口顺序与安排
参考书
第七章 土壤耕作
1、教学目的:
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什么、什么时间、用何种方法进行土壤耕作。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任务第二节 土壤耕作的理论依据一、农作物生长发展对农田土壤的要求二、气候条件三、土壤特征四、农田杂草与病虫害五、土壤耕性第三节 耕法一、平翻耕法二、东北地区传统垄作耕法三、深松耕法四、免耕法
五、水田耕法第四节 土壤耕作制一、土壤耕作制的任务二、土壤耕作制的建立三、我国现行的土壤耕作制类型及特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土壤耕作的理论依据、平翻耕法、东北地区传统垄作耕法、深松耕法、土壤耕作制的建立、我国现行的土壤耕作制类型及特点
2、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3、实验与实践内容:
实验1、不同耕作栽培条件下土壤耕层构造分析实验2、翻地质量检查实验3、耙地质量检查
6、自学指导:
我国现行的土壤耕作制类型及特点
参考书
1、杨春峰.耕作学(西北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
2、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3、姜秉权.耕作学.农业出版社,1986
4、沈昌蒲.耕作学.黑龙江朝鲜民族出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版社,1985
第八章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1、教学目的:
子解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农田培肥、节水抗旱技术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耕地现状二、农田土壤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农田保护-水蚀一、农田土壤水蚀状况二、产生水蚀的原因三、农田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三节 农田保护-风蚀一、防风蚀的意义二、影响风蚀的因素三、防风蚀的农艺措施四、农田防护林第四节、污染农田土壤治理一、工程治理二、生物措施三、化学措施四、农业措施第五节 农田培肥一、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二、养分平衡三、土壤培肥与建立用养结合的平衡体系第六节 节水抗旱技术一、旱田节水技术二、农田抗旱技术三、南北方农田土壤节水抗旱技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耕地现状农田土壤存在的问题、产生水蚀、风蚀的原因、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
南北方农田土壤节水抗旱技术
参考书
[1]刘巽浩.耕作学.北京:农业出版礼,1992
[2]小田桂三郎等(姜恕译).农田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3]孙渠.耕作学原理.北京:农业版社,1981
[4]沈学年,刘巽浩.多熟种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5]王敬国.资源与环境概论.2000
[6]王容芳等.中国耕地的基础地力与土壤改良.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7]林成谷.土壤污染与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8]王礼先.水土保持学.北京:林业出版社,1995
[9]娄成后.我国北方旱区农业现代化.北京:气象山版社,1989
[10]西北农业大学.耕作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
第九章 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
1、教学目的:子解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意义、发展概况、技术模式第一节 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一、种养结合的含义与意义
二、我国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种养结合模式一、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模式
二、田间立体种养模式第三节 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一、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模式
二、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第四节 庭院立体种养模式一、庭院立体种养业的特点
二、庭院立体种养业的前景
三、庭院立体养殖模式
四、庭院立体种植模式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种养结合的含义与发展概况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
庭院立体养殖模式、庭院立体种植模式
参考书
[1]周玉振等.四川立体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杜,1988
[2]刘中柱等,立体农业原理与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邹超正等,中国高功能效益耕作制度研究进展.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4]卢良恕等,中国立体农业模式.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中国农学,全国立体农业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6]卢良恕等,中国立体农业概论.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7]陈振武等,立体农业.沈刚农业大学(校内自编教材).1999
第十章 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1、教学目的:
了解耕作制度历史演进与现状、耕作制度区划
2、教学内容:
第一节耕作制度历史演进与现状第二节 主要农区耕作制度改革及成效一、东北地区的间隔深松耕法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耕作法三、南方稻作区种植制度的“三改”
四、西南丘陵区“旱三熟”的发展五、西北旱作农区的农牧结合型耕作制度六、新疆干旱区绿洲农业开发七、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第三节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一、耕作制度区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二、耕作制度区划指标三、耕作制度分区概况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耕作制度历史演进与现状、东北地区的间隔深松耕法、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耕作法、西北旱作农区的农牧结合型耕作制度
4、与前课程重复内容:无
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
6、自学指导:
耕作制度分区概况
参考书
[1]王立祥等.耕作学(中国现代科学全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刘巽浩等.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3]沈学年,刘巽浩.多熟种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4]中国农学会.国际多熟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际水稻研究所刊,1985
[5]法兰西斯CA等著,王在德等译.多熟制(间套复种制).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6]刘巽浩,牟正国等.中国耕作制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7]陈俊生等.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8]程序,曾晓光等.持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9]刘巽浩等.中国耕作制度区划.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10]粱志杰等.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新进展.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11]信延诠,王立祥等.中国北方旱区农业.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
[12]刘巽浩,韩湘玲.世纪的多熟种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13]引谷树忠等.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4]廖允成,王立祥.设施农业—我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资源科学,1998 (3):20-25
[15]蔡建文,周婷.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16]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作制.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98
[17]史俊通等.论复种与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1):51—57
[18]陆欣来等.东北耕作制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9] Brown,L,Who will feed China? W.W north & Company Inc.,New york,1995
[20]Shuval,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verse concepts of food security,water security,water stress for arid countries,CFWA Workshop,New York,USA,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1996
[21]廖允成,王立祥,温晓霞,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自然资源 学报.2000(1):51—55
[22]陈友等-园艺设施在高寒地区发展菜篮子工程和两高一优农业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2):80一83
三、教学时数的分配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表章节
授课内容
理论课周 数
理论课时 数
实验课时 数
总课时数
1
耕作制度引论
0.5
2.5
0
2
2
耕作制度基本原理
1.25
5
0
5
3
作物布局
1
4
0
4
4
间套作
1
5
0
6
5
复种
0.5
2
0
2
6
轮作
1
4.5
0
4
7
土壤耕作
2.75
10
6
18
8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1
6
0
6
9
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
0.5
3
0
2
10
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0.5
2
0
4
总 计
10
44
6
46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目 的
学时
周次
1
不同耕作栽培条件下土壤耕层构造分析
掌握耕层构造的测定方法
3
1
2
翻地质量检查
掌握翻地质量检查的方法
2
1
3
耙地质量检查
掌握耙地质量检查的方法
2
1
四、主要参考书
选定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耕作学》
五、纲编写人:丁希武、张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