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概述
口腔内消化
胃内消化
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
吸收第一节 概述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方式有两种: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伸展性大。
3、具紧张性收缩。
4、自动节律性。
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牵拉、生物活性物质等敏感。
(二) 生物电活动的特点
1、静息膜电位( Rp),幅值为 - 40 ~ - 80mV。
2、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
1)定义:在 Rp基础上消化道平滑肌产生的节律性自动去极化。
2)产生机制:肌源性活动
3)作用:在此基础上激发 Ap,并决定肌肉收缩的频率。
3,动作电位( Ap),Rp—— BER—— 阈电位 —— Ap
综上所述,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而动作电位则是在慢波去极化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
控制着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并决定蠕动的方向、
节律和速度,每个慢波所出现的锋电位数目越多,
肌肉收缩的幅度也越大。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一)消化液成份
1、水:占 90%以上。
2、无机盐,H+,Na+,HCO3-等。
3、有机物,各种消化酶,粘蛋白。
(二)主要的消化液唾液、胃液、小肠液、胰液、胆汁、大肠液
(三)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
1、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
2、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 pH环境。
3、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
4、保护消化道粘膜免受理化性损伤。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
(一)内在神经系统存在于消化管壁内,含有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包括:
1、粘膜下神经丛:运动神经元释放,Ach和 VIP,主要调节腺细胞和上皮细胞功能,也有支配粘膜下血管。
2、肌间神经丛:释放的兴奋性递质,Ach和 P物质;抑制性递质,VIP和 NO;其运动神经元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
(二)外来神经系统
1、交感神经:
分泌 NE—— 抑制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2,副交感神经:
1) 分泌 Ach—— 促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2)分布:横结肠以上称迷走 N,以下称盆 N。
3)极少数为非胆碱非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肽类物质。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胃肠激素的概念。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1、细胞类型:开放型细胞;闭和型细胞。
2、分泌方式: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二)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他激素释放。
3、营养作用:一些胃肠激素具有促进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的作用。
(三)脑 -肠肽的概念一些肽,即分布于胃肠道又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这些双重分布的肽被统称为脑 -肠肽。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一、唾液及其作用
(一)唾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唾液腺:分泌唾液(无色、无味、中性液)
水:占 99% —— 润湿食物、清洁和保护口腔。
无机物,Na+,K+,Ca2+,Cl-等有机物:溶菌酶 —— 杀菌。
唾液淀粉酶 —— 将淀粉分解麦芽糖。
PH7活性最强,PH4.5失活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經反射性 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二,咀嚼咀嚼作用,
1、将食物切碎。
2、将切碎的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3、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而产生化学性消化作用。
三、吞咽
(一)吞咽分期
1、口腔 — 咽:随意运动
2、咽 — 食道上段:反射
3、食道上段 — 胃:食道蠕动
(二)食管下括约肌
1、概念
2、调节:神经和体液第三节 胃内消化一、胃的分泌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内分泌腺,G细胞 —— 促胃液素; D细胞 --生长抑素贲门腺外分泌腺,幽门腺泌酸腺 粘液颈细胞:粘液壁细胞:盐酸、内因子主细胞:胃蛋白酶原胃液:无色、无味、酸性( PH值 0.9-1.5)
胃液的作用
1、盐酸
1)盐酸排出量 ( mmol/L/H):
基础排酸量:空腹时( 0-5)
最大排酸量:进食或有药物刺激( 20-25)
2)胃液的分泌,H+是壁细胞主动分泌,由质子泵实现。
3)胃酸的作用:
ⅰ 杀菌
ⅱ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 PH环境
ⅲ 促胰泌素分泌 —— 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ⅳ 促铁和钙的吸收
2、胃蛋白酶
HCl和自身激活 蛋白质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示和胨
PH 2.0~3.5活性最强; PH大于 5失活
3、粘液 -碳酸氢盐:
粘液 -碳酸氢盐屏障
4、内因子:促 VitB12在回肠吸收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影响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
1)乙酰胆碱:
迷走神经 肠壁内在神经乙酰胆碱壁细胞 胃酸
2)胃泌素:
胃肠腔内化学物质(主要是蛋白质) 迷走神经
G细胞 胃泌素壁细胞 胃酸
3)组胺:
肠嗜铬样细胞 组胺壁细胞 H2受体 胃酸
4)生长抑素:
D细胞 生长抑素抑制胃窦 G细胞释放胃泌素抑制 ECL细胞释放组胺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功能抑制胃酸分泌上述物质不仅各自对壁细胞有直接作用,
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 1)头期胃液分泌:
1)冲动均来自头部感受器(眼、耳、鼻、口腔、咽、食管)
2)机制: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均为神经调节)。
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
A、直接刺激壁细胞 胃酸
B、胃窦部的 G细胞 胃泌素
3)特点:
占总分泌量的 3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很高。
( 2)胃期胃液的特点:
1)食物对胃产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的胃液分泌。
2)机制:神经体液调节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 迷走 -迷走长反射壁内神经丛短反射胃幽门部 壁内神经丛食物化学成分 G细胞 胃泌素
3)特点:占总量的 60%,酸度及胃蛋白酶含量也很高。
( 3)肠期胃液分泌:
1)当食物离开胃进入小肠后,还有继续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2)机制:主要是体液调节的作用。
食糜入小肠 小肠吸收的氨基酸小肠粘膜 胃泌素 胃酸肠泌酸素
3)特点:量少,约占总量的 10%。
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除精神、情绪因素外,主要有:
1)盐酸:
抑制 G细胞 — 胃泌素胃窦,PH 1.2-1.5 促进 D细胞 — 生长抑素十二指肠,PH 2.5 十二指肠球部 — 球抑胃素刺激小肠粘膜 — 胰泌素
2)脂肪:
脂肪入小肠 肠抑胃素释放 抑制胃的分泌。
3)高张溶液:
十二直肠内的高张溶液 肠 -胃反射 抑制胃分泌释放几种胃肠激素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主要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1)定义: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可反射性通过迷走神经抑制性纤维引起胃底、胃体肌肉的舒张。
2)意义:食物大量入胃,胃内压不变,可暂时贮存食物。
2、胃蠕动:
1)胃中部 幽门部;受胃平滑肌的慢波控制;
2)生理意义:食物与消化液混合,推动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胃内容物迷走 -迷走反射机械感受器 壁内神经反射 胃运动加强
2、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1)肠胃反射(神经调节)
2)十二指肠释放的激素抑制排空(体液调节)
食糜(酸、脂肪) 肠抑胃素释放 胃排空抑制
(三)消化间期的胃运动
1、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
2、分 4时相
3、生理意义:起着“清道夫”的作用。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水
2、离子,Na+,K+,HCO3-,Cl-
HCO3-— 是中和胃酸;为酶提供适宜 PH值。
3、胰酶: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主要有:
1)碳水化合物 — 胰淀粉酶
2)脂类水解酶 — 胰脂肪酶(辅脂酶)
3)蛋白质水解酶 —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肠致活酶,胃酸,胰蛋白酶,组织液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4)其它酶 —— 羧基肽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4、胰蛋白酶抑制物:正常情况下阻止胰腺的自身消化。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消化间期,分泌少;进食,分泌多(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色、形味、声食物
2、体液调节酸性食糜 S细胞 胰泌素 胰腺导管细胞分泌 (水,HCO3-少酶多)
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肪嗅、视听觉 感受器 延髓下丘脑大脑皮质胰腺分泌
(水,HCO3-少酶多)
机械化学温度口腔食管胃、肠感受器迷走神经胃泌素
I 细胞 CCK 胰腺腺泡细胞分泌
(水,HCO3-少酶多)
3、胰液分泌的反馈性调节蛋白质水解产物 CCK释放肽 CCK
胰酶
( -)
二、胆汁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1,无机成分:水、钠、钾、钙、碳酸氢盐
2、有机成分:胆汁酸、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
粘蛋白。
(二)胆汁的作用
1、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1)做为乳化剂(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使脂肪裂解为脂肪微滴,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做为运载工具(胆盐参与形成 混合微胶粒 ),转运脂肪的分解产物。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A,D,E,K)的吸收。
3、中和胃酸;胆盐的吸收促进胆汁自身分泌。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食物为自然刺激,刺激强度依次为:高蛋白、高脂肪、混合食物、糖
1、神经作用:迷走神经(传出神经)
胃泌素 肝胆汁分泌
2、体液作用:
1)胃泌素 胆囊收缩肝胆汁分泌胃酸 十二指肠粘膜 胰泌素
2)胰泌素 肝小管分泌 H2O,HCO3-增多、胆盐不增多
3)胆囊收缩素 胆囊收缩 胆囊胆汁排放胆汁流量增加
4)胆盐:胆盐的肠肝循环 肝胆汁分泌。
三、小肠液的分泌十二指肠腺(勃氏腺),小肠腺(李氏腺)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份和作用
1、性质:弱碱性,等渗
2、成分:
消化酶:肠致活酶(小肠腺分泌)
寡糖酶,肽酶(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1,食糜 肠粘膜机械化学感受器
2、胃泌素、胰泌素,VIP
内在神经丛中枢局部反射(主)
迷走神经小肠液分泌增多小肠液分泌增多四、小肠的运动
(一)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移行性复合运动
(二)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3、蠕动
(三)小肠运动的调节
1、肠道神经的作用:主要作用。
2、外来神经的作用
3、体液因素的作用:胰泌素、肾上腺素减弱
(四)回盲括约肌的功能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一、大肠液的分泌:富含粘液和碳酸氢盐。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一)大肠运动的形式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蠕动。
(二)排便
(三)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合成维生素 B复合物和维生素 K。
(四)食物中纤维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1、限制水的吸收,并使肠内容物容积膨胀。
2、刺激肠运动。
3、降低食物中热量比率,减慢含能物质的摄取。
粪便 直肠压力感受器 盆神经腹下神经脊髓腰骶段初级排便中枢盆神经阴部神经降结肠、乙状结肠、
直肠收缩肝门外括约肌舒张肝门内括约肌舒张大脑皮层
+
-
第六节 吸收一、吸收过程概述
1、吸收:
2、消化道不同部位吸收的情况:
口腔和食管:食物实际上是不被吸收的。
胃:可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 —— 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大部分消化产物;回肠 —— 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 B12。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
3、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1)小肠很长,约 4m。
2)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达到 200m2。
3)食物在小肠内停留 3 ~ 8 小时。
4)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5)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平滑肌纤维等结构。
4、吸收的方式:
1)跨细胞途径 2)旁细胞途径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水的吸收水的吸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差。
(二)无机盐的吸收
1、钠的吸收:
95~99%被吸收部位:
以空肠为最大,
回肠次之,
结肠最小。
机制:
主动转运
2、铁的吸收:约为 1mg /日。
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机制:主动转运
3、钙的吸收:小肠各部都有吸收钙的能力。
机制:主动吸收。
刷状缘膜肠腔 (钙通道) 基底膜钙泵
Ca2+ 肠上皮细胞 血液
Ca2+/Na+
4、负离子的吸收:主要是 Cl-及 HCO3-。
机制:被动吸收(靠电位差) 。
(三)糖的吸收吸收形式:单糖;机制:继发性主动转运。
肠腔 刷状缘膜 上皮细胞底侧膜
1分子单糖 单糖 易化扩散 血液
2分子 Na+ + 载体 Na+ 钠泵
(四)蛋白质的吸收
1、氨基酸 —— 继发性主动转运(多数与钠的转运藕联)
2、二肽、三肽 —— 继发性主动转运( H+的跨膜转运)
3、完整蛋白(少量) —— 血液(作为抗原)
(五)脂肪的吸收吸收形式:脂肪酸、甘油一酯吸收途径:淋巴(主要)、血液。
机制:被动转运为主
(六)胆固醇的吸收吸收形式:游离的胆固醇途径:淋巴。
机制:
(四)蛋白质的吸收
1、氨基酸 —— 继发性主动转运(多数与钠的转运藕联)
2、二肽、三肽 —— 继发性主动转运( H+的跨膜转运)
3、完整蛋白(少量) —— 血液(作为抗原)
(五)脂肪的吸收吸收形式: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吸收途径:淋巴(主要)、血液。
机制:
(六)胆固醇的吸收吸收形式:游离的胆固醇途径:淋巴。
机制:
(七)维生素
1、水溶性维生素:易化扩散(小肠上部),VitB12— 回肠
2、脂溶性维生素:易化扩散(小肠上部),胆盐协助胆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