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坚持这一基本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正确认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了解改革和完善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目标;搞清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本章基本概念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公有制、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四、课时安排 8课时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产品和劳务,获取最佳效益。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最初出现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并完全由“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自发调节。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使社会劳动和生产资料不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充分有效的利用,并带来严重的经济震荡和危机,提出了用有计划的组织代替自发的市场经济的必然性。他们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有计划的组织所代替。
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免受影响。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认为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并纷纷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这种经济体制。于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普遍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经济体制便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计划配置为主。它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政府各级行政部门手中,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可否认,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是相适应的,并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较为迅速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增加了财政收入,抑制了通货膨胀,使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4)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单一化。这些严重地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中国要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由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不断增强,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逐步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逐步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无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一直都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不断探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和江泽民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正式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这一提法虽然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体框架不变,市场调节还被认定只起辅助补充作用,但已为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路。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并把其称作纲领性文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扫除了许多障碍。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现政治风波、国际上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必须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把中国发展起来。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道:“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从而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需要和邓小平的多次谈话,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江泽民于1992年6月9日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建议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大报告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到党的十四大终于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提出和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①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共性特征主要有:经济关系市场化,即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企业行为自主化,即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宏观调控间接化,即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调节市场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弥补市场缺陷,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经济运行法制化。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等等。这些观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之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确立的依据: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要求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公有制经济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有:股份公司、跨所有制组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投资的合伙经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①它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相一致,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力保障。
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④它是实现劳动人民在政治、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它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否定社会主义。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说明:
a.是公有资产而非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国有经济而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b.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c.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4、国有经济及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控制力上。
(3)为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其他领域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5、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所有制经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如何,直接影响到所有制所容纳的生产力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公有制需要有多种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例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等。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筹集重要建设项目资金;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政企分开,协调地方、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集团发展;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做到:不断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要从战略的高度,千方百计地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继续大力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个体经济: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从事个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成分。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标的经济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
①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③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是由这样一些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邓小平指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好多事情要做。”的确,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有很多具体问题要研究解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要是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实行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且公有制也有多种实现形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并且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与马克思当时的设想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1)按劳分配原则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只能作为分配制度的主体。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按劳分配的实现是和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在一起的,它作用的范围、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制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除了按劳分配这一主体分配形式外,出现了多种分配方式。具体来说,主要有:(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但他们获得的收人数量,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劳动,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物质生产条件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的经营能力。(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这种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获得的价值和价格。(3)资产收益。主要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获得的资产收益,如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方式向资金需要者提供资金,取得红利、股息、利民、债息或分享收益收入。(4)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包括凭借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或人股、信息咨询等方式获得的收入。(5)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主要是指我国私营企业主和外资及港台澳投资者按资本获得的利润收入。此外,还存在国有企业的承包者和租赁者通过按经营成果分配获得的收人,以及通过租赁出租实物形态的资本或者房地产等获得的租金收入等等。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分配领域总是离开生产力水平和要求,力求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结果导致平均主义盛行,出现了两个“大锅饭”,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一是个人吃企业的大锅饭。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极大地挫伤了经济主体和个人的积极性,扼杀了经济的生机和活力,结果是共同贫穷。因此,1978年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就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它很快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牵动效应。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正确性。
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先富和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不但是根据国情而作出的一种现实选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角度讲,也具有客观必然性。(1)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为尺度,它默认不平等的个人天赋和不平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此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即使劳动者所得劳动报酬相同,也会因为家庭负担不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的实现特点还会扩大这种差别。(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也存在着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与此相应,在分配领域还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会产生收入上乃至财产上的差别。(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势必发挥作用,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这种结果反映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就是收入差距和生活富裕程度的不同。(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客观存在的社会差别,在很长时期内无法消除,这也是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先富和后富、富裕程度不同的重要社会原因。此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让全国的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所有人同时同步达到同等程度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途径。邓小平特别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因此,共富和先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实质上是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创造物质基础。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目标。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有违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也影响社会稳定,从而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依据市场效率原则进行初次分配,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促进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使高收入者的收入适当降低,利用社会保障制度,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有所提高,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下的结果上的平等,即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注重效率,体现公平,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邓小平说:“在改革过程中,难免带来某些消极的东西。只要我们正视这些东西,采取针对性的坚决步骤,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收人领域的不规范问题非常重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要进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要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江泽民多次强调社会保障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他指出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安全感。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
建国五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保障范围由小到大,保障项目由少到多,保障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宽、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资金积累和保障服务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失业保险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保障比较滞后。
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2000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是从国情出发,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首先保证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三是要积极稳妥,注意新老体制的衔接和过渡,避免出现大的波动。”党的十六大明确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总之,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把增强自主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的依据
一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
二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
(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二是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五是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1、新型工业化的涵义及特征
①新型工业化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知识化)的互动发展,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②特征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①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现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既不能跨过工业化直接进入知识经济,也不能首先推进工业化,待工业化完成后再推进信息化,而应该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互动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③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就业压力下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可以通过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二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不排斥传统工业的存在和发展,而且还是以传统工业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的。传统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将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奠定重要的基础。
④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改造,加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安排
①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③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国农业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②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
③农业、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
④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⑤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五、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1、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思考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4、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双好双快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本章基本概念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公有制、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四、课时安排 8课时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产品和劳务,获取最佳效益。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最初出现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并完全由“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自发调节。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使社会劳动和生产资料不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充分有效的利用,并带来严重的经济震荡和危机,提出了用有计划的组织代替自发的市场经济的必然性。他们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有计划的组织所代替。
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免受影响。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认为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并纷纷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这种经济体制。于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普遍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经济体制便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计划配置为主。它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政府各级行政部门手中,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可否认,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是相适应的,并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较为迅速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增加了财政收入,抑制了通货膨胀,使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4)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单一化。这些严重地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中国要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由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不断增强,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逐步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逐步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无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一直都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不断探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和江泽民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正式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这一提法虽然仍然坚持计划经济的总体框架不变,市场调节还被认定只起辅助补充作用,但已为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路。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并把其称作纲领性文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扫除了许多障碍。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现政治风波、国际上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必须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把中国发展起来。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总结道:“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从而解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需要和邓小平的多次谈话,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江泽民于1992年6月9日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建议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大报告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到党的十四大终于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提出和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①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共性特征主要有:经济关系市场化,即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企业行为自主化,即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宏观调控间接化,即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调节市场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弥补市场缺陷,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经济运行法制化。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等等。这些观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之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确立的依据: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要求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公有制经济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有:股份公司、跨所有制组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投资的合伙经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①它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相一致,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力保障。
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④它是实现劳动人民在政治、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它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否定社会主义。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说明:
a.是公有资产而非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国有经济而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b.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c.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4、国有经济及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控制力上。
(3)为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其他领域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5、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中可以容纳不同所有制经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如何,直接影响到所有制所容纳的生产力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公有制需要有多种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例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等。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筹集重要建设项目资金;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政企分开,协调地方、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集团发展;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做到:不断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要从战略的高度,千方百计地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继续大力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个体经济: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从事个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成分。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标的经济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在:
①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③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是由这样一些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邓小平指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好多事情要做。”的确,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有很多具体问题要研究解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要是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实行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且公有制也有多种实现形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并且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与马克思当时的设想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1)按劳分配原则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只能作为分配制度的主体。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按劳分配的实现是和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在一起的,它作用的范围、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制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除了按劳分配这一主体分配形式外,出现了多种分配方式。具体来说,主要有:(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但他们获得的收人数量,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劳动,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物质生产条件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的经营能力。(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这种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获得的价值和价格。(3)资产收益。主要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获得的资产收益,如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方式向资金需要者提供资金,取得红利、股息、利民、债息或分享收益收入。(4)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包括凭借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或人股、信息咨询等方式获得的收入。(5)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主要是指我国私营企业主和外资及港台澳投资者按资本获得的利润收入。此外,还存在国有企业的承包者和租赁者通过按经营成果分配获得的收人,以及通过租赁出租实物形态的资本或者房地产等获得的租金收入等等。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分配领域总是离开生产力水平和要求,力求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结果导致平均主义盛行,出现了两个“大锅饭”,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一是个人吃企业的大锅饭。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极大地挫伤了经济主体和个人的积极性,扼杀了经济的生机和活力,结果是共同贫穷。因此,1978年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就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它很快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牵动效应。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了邓小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正确性。
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有先富和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不但是根据国情而作出的一种现实选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角度讲,也具有客观必然性。(1)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为尺度,它默认不平等的个人天赋和不平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此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即使劳动者所得劳动报酬相同,也会因为家庭负担不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的实现特点还会扩大这种差别。(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也存在着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与此相应,在分配领域还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会产生收入上乃至财产上的差别。(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势必发挥作用,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这种结果反映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就是收入差距和生活富裕程度的不同。(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客观存在的社会差别,在很长时期内无法消除,这也是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先富和后富、富裕程度不同的重要社会原因。此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让全国的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所有人同时同步达到同等程度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途径。邓小平特别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因此,共富和先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实质上是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创造物质基础。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目标。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有违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也影响社会稳定,从而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依据市场效率原则进行初次分配,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促进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使高收入者的收入适当降低,利用社会保障制度,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有所提高,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下的结果上的平等,即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注重效率,体现公平,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邓小平说:“在改革过程中,难免带来某些消极的东西。只要我们正视这些东西,采取针对性的坚决步骤,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收人领域的不规范问题非常重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要进规范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要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江泽民多次强调社会保障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他指出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安全感。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
建国五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保障范围由小到大,保障项目由少到多,保障水平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宽、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资金积累和保障服务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失业保险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保障比较滞后。
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2000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是从国情出发,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首先保证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三是要积极稳妥,注意新老体制的衔接和过渡,避免出现大的波动。”党的十六大明确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总之,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把增强自主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的依据
一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
二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
(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二是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五是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1、新型工业化的涵义及特征
①新型工业化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知识化)的互动发展,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②特征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①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现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既不能跨过工业化直接进入知识经济,也不能首先推进工业化,待工业化完成后再推进信息化,而应该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互动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③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就业压力下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可以通过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二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不排斥传统工业的存在和发展,而且还是以传统工业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的。传统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将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奠定重要的基础。
④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改造,加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安排
①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全面发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③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国农业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②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原料
③农业、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
④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⑤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五、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1、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思考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4、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双好双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