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理解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样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怎样对外开放,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重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三、本章基本概念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四课时安排 4课时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一场革命邓小平把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为什么和什么意义上把改革称为“革命”?从本来意义上说,所谓革命,就是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革命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手段,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而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的改良行动。它不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关系,不是经过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而是经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的行动予以实现,通常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1)邓小平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从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的。革命打破并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同样起着打破和消除生产力发展桎梏的作用,所以改革也是革命。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2)把改革称为革命,还可以从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改革虽然不是对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不可能也不需要采取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激烈方式。但它也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新的探索和制度的创新。从广度上来讲,改革要解放生产力,就必须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障碍,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所以是全面的改革。从深度来看,改革是重新调整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过程,它必然会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必然给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
(3)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本来是两次性质不同的革命。为什么不说是第三次革命?邓小平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个意义上,将它们合在一起,看作是第一次革命。他说:“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完成了土地革命,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134页)第一次革命是对旧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深刻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第二次革命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原来的经济体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又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次革命是使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与第一次革命一样重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可能是更加重要。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的探索,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步明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今天人们谈到中国和苏东改革的不同特点问题时,常常用激进改革还是渐进改革来区分。这在一些研究转轨经济学或转型经济学的文章中几乎成了定论。似乎二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区别只是一个改革的方法和步骤问题。苏东国家搞“休克疗法”,企图毕其功于一役;而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渐进式的道路。有些人甚至认为,尽管前苏东国家实行“休克疗法”以来经济严重衰退,但它们毕竟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目前的状况只是改革进程中暂时的阵痛;而中国的改革尽管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因为采取渐进的方式,还没有实现前苏东国家已经实现的经济转型,所以最终还是要走向他们的模式。其实,用激进还是渐进来区分我国同前苏东国家的两种改革,是十分肤浅的,因为它根本没有涉及问题的本质。两种改革的根本区别在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完全不同。
对苏东国家来说,改革的出发点不是因为原有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弊端,而是认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注定没有效率、没有前途的。因此,他们认为需要改革的不仅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的经济模式,而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目的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为了用被它们看作富有效率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来取代没有效率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自然不是完善社会主义,而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
我国改革的出发点与同苏东国家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所以要进行改革,不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定没有效率,而是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僵化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所以有一个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各方面的体制的问题。改革的性质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能够始终一贯、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总之,两种改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3、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一方面,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充分证明,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本身的物质基础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在经济技术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社会主义优越性还不可能充分得到体现,因此存在着使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得以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种想把中国拉到资本主义轨道上去的企图,这决定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必然存在否定和改变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问题。因此,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他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实际上涉及的是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比较认真和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形成了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思想和理论。
1.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也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解决。
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因此,邓小平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的不行。”从前面我们讲的内容可以看到:改革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改革成为必然。那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二)简要进程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改革。
(三)重大成就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一)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取得驾驭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动权,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发展、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个重大关系,其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全部矛盾关系中首要的基本关系,是总揽全局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是解决社会矛盾正确而有效的途径。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建设要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解决好涉及长远性、全局性的两大课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是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同时还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能不能解决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取得了这样的共识,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只有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发挥和表现出来;只有发展了,我国才能尽快摆脱落后,进入世界现代化强国之列;也只有发展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更加稳定,社会主义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稳定是前提,中国必须稳定。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经济主体、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及就业岗位、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与此相应的各种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与变化,各种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促进的。没有改革,我们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没有发展,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总的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资本主义时代,自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以来,人类历史就始从“民族历史”过渡到“世界历史”。这种历史性转变的实质内容,就是由于人类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打破了局限于狭隘地域范围的民族历史,使得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两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邓小平对当代世界特征的基本判断,是他制定对外开放战略的出发点。从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成败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作为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决定了中国只能在向世界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首先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邓小平指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说“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是指从明朝中叶开始,我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阻塞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全面落后、导致遭受列强宰割的百年屈辱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那时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说“我们吃过这个苦头”,就是指建国以后由于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主观上我们从20世纪50年代下半叶开始指导思想出现了“左”的偏差,使中国同世界经济的关系长期处于隔绝的状态,从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三)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而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的统一,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在开放的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既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立特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到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批准沿边沿江沿路城市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开放,明确以浦东开发区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多层次开放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骤,扩大了对外开放的范围,拓宽了对外开放的领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和内地”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其范围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世纪之交,中国抓住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三大开放地带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商品出口基地,对全国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动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出口和吸收外资实现了新的跨越。我国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思考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觉得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4、然后正确处理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
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二、重点、难点重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三、本章基本概念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四课时安排 4课时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一场革命邓小平把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为什么和什么意义上把改革称为“革命”?从本来意义上说,所谓革命,就是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革命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手段,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而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的改良行动。它不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关系,不是经过急风暴雨式的暴力行动,而是经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的行动予以实现,通常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1)邓小平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从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的。革命打破并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同样起着打破和消除生产力发展桎梏的作用,所以改革也是革命。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2)把改革称为革命,还可以从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改革虽然不是对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不可能也不需要采取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激烈方式。但它也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新的探索和制度的创新。从广度上来讲,改革要解放生产力,就必须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障碍,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所以是全面的改革。从深度来看,改革是重新调整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过程,它必然会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必然给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
(3)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本来是两次性质不同的革命。为什么不说是第三次革命?邓小平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个意义上,将它们合在一起,看作是第一次革命。他说:“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完成了土地革命,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邓小平文选》第3卷,134页)第一次革命是对旧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深刻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第二次革命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原来的经济体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又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次革命是使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与第一次革命一样重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可能是更加重要。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的探索,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步明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改革方向。今天人们谈到中国和苏东改革的不同特点问题时,常常用激进改革还是渐进改革来区分。这在一些研究转轨经济学或转型经济学的文章中几乎成了定论。似乎二者的目标是相同的,区别只是一个改革的方法和步骤问题。苏东国家搞“休克疗法”,企图毕其功于一役;而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渐进式的道路。有些人甚至认为,尽管前苏东国家实行“休克疗法”以来经济严重衰退,但它们毕竟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目前的状况只是改革进程中暂时的阵痛;而中国的改革尽管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因为采取渐进的方式,还没有实现前苏东国家已经实现的经济转型,所以最终还是要走向他们的模式。其实,用激进还是渐进来区分我国同前苏东国家的两种改革,是十分肤浅的,因为它根本没有涉及问题的本质。两种改革的根本区别在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完全不同。
对苏东国家来说,改革的出发点不是因为原有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弊端,而是认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注定没有效率、没有前途的。因此,他们认为需要改革的不仅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的经济模式,而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目的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为了用被它们看作富有效率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来取代没有效率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自然不是完善社会主义,而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
我国改革的出发点与同苏东国家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所以要进行改革,不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定没有效率,而是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僵化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所以有一个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各方面的体制的问题。改革的性质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能够始终一贯、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总之,两种改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3、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一方面,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充分证明,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本身的物质基础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在经济技术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社会主义优越性还不可能充分得到体现,因此存在着使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得以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种想把中国拉到资本主义轨道上去的企图,这决定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必然存在否定和改变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问题。因此,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他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实际上涉及的是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比较认真和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形成了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思想和理论。
1.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也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解决。
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因此,邓小平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的不行。”从前面我们讲的内容可以看到:改革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改革成为必然。那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二)简要进程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改革。
(三)重大成就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一)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取得驾驭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动权,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发展、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个重大关系,其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全部矛盾关系中首要的基本关系,是总揽全局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是解决社会矛盾正确而有效的途径。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建设要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解决好涉及长远性、全局性的两大课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是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同时还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能不能解决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取得了这样的共识,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只有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发挥和表现出来;只有发展了,我国才能尽快摆脱落后,进入世界现代化强国之列;也只有发展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更加稳定,社会主义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稳定是前提,中国必须稳定。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经济主体、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及就业岗位、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与此相应的各种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与变化,各种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促进的。没有改革,我们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没有发展,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总的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资本主义时代,自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以来,人类历史就始从“民族历史”过渡到“世界历史”。这种历史性转变的实质内容,就是由于人类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打破了局限于狭隘地域范围的民族历史,使得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两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邓小平对当代世界特征的基本判断,是他制定对外开放战略的出发点。从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成败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世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作为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决定了中国只能在向世界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首先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邓小平指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说“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是指从明朝中叶开始,我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阻塞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全面落后、导致遭受列强宰割的百年屈辱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那时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说“我们吃过这个苦头”,就是指建国以后由于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主观上我们从20世纪50年代下半叶开始指导思想出现了“左”的偏差,使中国同世界经济的关系长期处于隔绝的状态,从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三)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而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的统一,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在开放的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既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立特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到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批准沿边沿江沿路城市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开放,明确以浦东开发区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多层次开放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骤,扩大了对外开放的范围,拓宽了对外开放的领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和内地”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其范围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世纪之交,中国抓住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三大开放地带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商品出口基地,对全国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动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出口和吸收外资实现了新的跨越。我国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思考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觉得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4、然后正确处理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
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