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句法结构的嬗变对语法化的影响
(形容词和副词词尾的语法化方向的改变
4.1 引言
本章以副词和形容词的词尾的演化为例,说明句法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语法化的方向。汉语史上一组表示“类似”、“如此”义的动词(以下简称“像义词”),诸如“如”、“若”、“似”,曾先后发展成为副词或者形容词的词尾 (suffix)。但是具有同样语义特征的一组词,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很不相同。以大约十五世纪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几个形式不同的像义词先后发展成了词尾,可是在此之后出现的同义词如“像”则没有类似的发展方向。本章尝试从汉语句法结构的演变来解释这种差别。我们将论证,完成于十五世纪左右的句法变化,使得原来适合像义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消失了,因此该类词就没有机会再发展成为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词尾。
从语法化与句法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可以对汉语史上一些疑难现像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比如,江蓝生(1992)指出,出现于明代白话小说的副词词尾“也似”一词的构造很特别,是由动词“似”前加语助词“也”组成的。她推测这很可能是受阿尔泰语(主要是蒙古语)语法的影响所致。该现像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来看,确实比较特殊。然而根据本章的思路,“也似”是有可能从汉语的内部发展出来的,只不过是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随着语法的演化在现代汉语中消失了。
同一语言的不同时期的语法化特点相异,这不仅发生在汉语里,也可以从其它语言中找到类似的例证。比如,自十五世纪以后,英语由SVO和SOV两种选择变成单一的固定语序SVO。随着这一重大语序的改变,英语语法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形态系统一直在简化,或者说是在退化。另外,英语的语法化途径也产生了重要变化,不再是产生附加于词杆的词尾,而是通过压缩或者凝固一个短语的办法获得表示某一语法范畴的形式。比如当代英语口语祈使句的标记lets是来自于短语let us,is gonna源于is going to,等等(详细讨论请参阅Hopper和Traugott的Grammaticalization一书)。英语语法最近五百年的发展特征与基本语序始终为SVO的汉语很接近。一种语言的基本语序与其语法化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
此外,十世纪左右产生的可用作副词和形容词的后缀“的(地)”,它语法化的机制和途径与像义词不同。我们已在第十七章详细讨论过了。
4.2 句法结构与语义的相宜性
特定的句法结构(local context)和语义相宜性(semantic suitability),是一个实词语法化的两个必要条件。我们以英语的形容词和副词词尾为例,来说明句法结构如何影响词语的语法化的。
英语形容词的一个常见词尾是-ful,很多动词或者名词可加上该词根而形容词化,例如hopeful, joyful, painful, handful等。Hopper和Traugott推测其语法化的步骤为:
第一步:a basket full of (eggs)
第二步:a cupful (of water)
第三步:hopeful
即词尾-ful是来自于一个独立的形容词full of,它语法化的特定句法环境为在一个中心动词之后的形容词,通过重新分析和语音弱化而得来的。可以设想,像汉语这种不允许形容词修饰语居于中心语之后的语言,是不可能有这种发展的。至于一个语法标记产生以后,其应用的范围会扩大,这也是语法化常见的现像。
英语还有个副词词尾-ly,它通常加在形容词之后使其变成副词。-ly来自于介词like(像)。like能够虚化为副词词尾的先决条件是,由其构成的修饰语可以出现在中心谓语之后。用X表示中心谓语(包括动词和形容词),NP为like引入的成分,其发展过程可以描写为:
X like NP > X like > X-ly
该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重新分析和语音弱化的过程。英语副词词尾的发展对本章的分析最具有启发性,因为它原来也是一个表示“相似”义的动词。like原是一个动词,后成为表示类比的介词,其常用于谓语之后引入比较项。下文的分析将说明,这正与古汉语的情况相同,所以古汉语的几个像义词都先后发展成了副词词尾。由此可以看出语序与语法化之间的关系是何等地密切。
人类语言语法化的普遍规律是,一定的语法范畴总是选择一定语义特征的词语作为其发展对像;从另一方面看,只有具备某种语义特征的词语才适宜演化成某种语法范畴。比如在很多语言中,表“愿望”、“要求”的动词都不约而同地发展成将来时标记,表“缺乏”的动词则发展成为否定标记 (Givo(n 1979)。从上面所谈的英语副词词尾和本章所讨论的汉语副词(形容词)词尾的来源来看,像义词的语义特征与副词或者形容词的词尾具有相宜性。这种语义相宜性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副词、形容词多表示抽像、模糊的性状,它们的所指常常难以具体把握,所以在交际中,人们往往通过引用有关的具体事物来帮助理解,而起这种“引用”作用的常是像义词。这样,像义词与副词、形容词的高频率共现,那么在特定的语法环境中前者就可能变成后者的语法标记。
4.3 十五世纪之前的句法结构与像义词的语法化
§4.3.1 十五世纪之前的句法结构概观和像义词所引进修饰语的句法位置
根据我们的考察,以元明时期为界,这之前的汉语的单句结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最突出的一点是,动宾之后有一个第二谓语位置,它在下式中表示为X:
S + V + O + X
可用于X位置的词语包括各种谓词性成分,比如不及物动词(例1)、形容词(例2)、时间词(例3)、数量词(例4)、介词短语(例4、5)等。虽然它们所属的语义范畴或者词类不同,可是这些可在X位置出现的词拥有一个共同的语法功能:都是谓词性质的成分(详见李讷、石毓智1998a)。
(1)袁伯彦作《名士传》成。(世说新语·文学)
(2)戴既无吝色,而谈琴书愈妙。(世说新语·雅量)
(3)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史记·商君列传)
(4)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世说新语·赏誉)
(5)种瓜于长安城东。(史记·肖相国世家)
上述例子都是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尽管它们都占据X位置,由于它们的语义范畴的不同,它们后来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也各有各的特点。从总体上看,X位置一直保持到宋代,完全消失于元明之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介词短语大规模前移始于汉代(何乐士1984),最后完成在明代,其间经历了一千五百年以上!在X位置消失以后,各类词语根据自身的语义特征与句子其它成分的相对位置作了重新安排。比如,有的变成了动补结构,例如“养成翮”;有的则用动词拷贝结构表示,如“谈琴书谈得愈妙”;有的则作名词宾语的定语,如“属数十个门生”;有的则移到动词之前作状语,如“在长安城东种瓜”。至于导致X位置消失的机制,我们在第五章中已作了探讨。
汉魏之前,像义词所引进的修饰短语只能出现在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之后。这与现代汉语的状况截然不同。古汉语的像义词兼具有动词和介词的性质,其所构成的短语也是谓词性的。如上文所述,该类短语在那时的句法位置,是由当时的句子结构决定的,即它们占据的是第二谓语位置。
我们利用索引对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后四世纪的四种文献(《论语》、《孟子》、《淮南子》、《抱朴子》)作了周遍调查,同时也对该时期的大量文献作了抽样调查,发现带像义词修饰语的句法格式毫无例外地为:
VP/AP + (像义词+NP)
这时期的像义词主要有三个:如、若、似。“如”最常用,“若”次之,“似”最少见。比如在《论语》中,“如”为144次,“若”为7次,“似”则只有3次。至于在谓语之后引进修饰语的用法上,“如”和“若”具有同样的用法,“似”在《孟子》时期尚不见一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淮南子》时期。但是“似”在谓语之后引进修饰语的用法至迟在《抱朴子》时期(约3世纪)已开始普遍使用了。“似”的该用法比“如”和“若”的要晚近千年,它语法化为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的时间也相应地晚许多。这一点进一步说明句法位置与语法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下边是像义词在谓语中心之后引入修饰语的用法。
(6)勃如战色。(论语·乡党)
(7)众人熙熙,如享太牢。(老子二十章)
(8)寒素清白浊如泥。(抱朴子·卷十五)
(9)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0)天下敖然若焦热。(淮南子·兵略训)
(11)击之若雷,薄之若风,炎之若火,陵之若波。(淮南子·兵略训)
(12)飘乎似飞矢之电经。(抱朴子·卷一)
(13)其好说人短也似忠。(抱朴子·卷二十)
但是像义词修饰语居于中心谓语之后的状况,魏晋时期已有所松动,开始出现谓语之前的用法。这首先发生在“似”字上。例如:
(14)似蹈薄冰以待夏日。(抱朴子·卷一)
(15)猛虎能似雷霆以搏噬。(抱朴子·卷十七)
到了唐代,居前的用法更加普遍。下表是我们对《祖堂集》的“如”字的有关用法的统计结果。
表4.1 《祖堂集》中“如”字短语的分布
AP/VP +(如+NP)
(如+NP) +AP/VP
38
40
两种语序的出现频率相当。例如:
(16)宁自碎身如微尘。(祖堂集·卷四)
(17)地生青草如孔雀毛。(祖堂集·卷五)
(18)如是渐灭,至今百年。(祖堂集·第七释迦牟尼佛)
(19)如镜常明。(祖堂集·卷十三)
像义词修饰语居于谓语之后的用法,一直保留到宋元时期,那时该用法仍然相当普遍。该时期形容词比较句的基本格式为:AP + (像义词+NP),即像义词在形容词谓语之后引入另外一个比较项。例如:
(20)须是自去看,看来看去,则自然一日深似一日,一日分晓似一日,一日简易似一日。(朱子语类·训门人)
(21)赵正手高似我,这番又吃他觅了包儿。(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旧比较格式是在形容词谓语之后引入比较项,它的解体与十五世纪前后像义词短语由谓语之后前移有关(李讷、石毓智1998a)。
总之,像义词所构成的修饰语的发展情况为:汉魏以前限于中心谓语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谓语之前的用法,两种语序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元代,到了明代就变成了今天的只能出现于谓语之前的单一语序。
§4.3.2 汉代以前的副词和形容词词尾:“如”和“若”
如上所述,汉以前最常用的像义词是“如”和“若”,它们同时也是最常见的两个副词和形容词词尾。作为动词“如”比“若”的频率高,相应地作为词尾“如”也远比“若”普遍。词尾“如”在《论语》里随处可见,然而词尾“若”则不见一例。以下是词尾“如”的用例。
(22)屯如颤如,乘马班如。(易经·屯卦)
(23)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
(24)没阶,趋进,翼如也。(论语·乡党)
(25)摄齐升堂,鞠躬如也。(论语·乡党)
(26)天下宴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表面上看来,在这个时期由词尾“如”构成的短语没有像现代汉语那样,用于谓语中心动词之前作状语,但是不能由此仓促得出结论说,“如”不能作副词(状语)词尾。这个问题也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上古汉语的中心谓语的修饰语(状语)是可以居于句子末尾的,如前文所举的各种介词短语。上例中的有些“如”字短语也可以看作状语标记(副词词尾),比如例22的“班如”是说明骑马的状况,例24的“翼如”是描写“趋进”的方式。如此等等。
下面看一组词尾“若”的例子。
(2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28)出涕沱若,戚嗟若。(易·离)
(29)少焉恂若皆弃之而走。(庄子·德允符)
(30)愀然改容,超若自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例30中的“若”与另外一个该时期常见的副词形容词词尾“然”对举,其词尾的用法更为明确。跟“如”形成对比,由“若”构成的修饰语倒常位于中心谓语之前作状语。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3.3 宋、元、明时期的词尾:似、也似
唐宋以后,“如”和“若”走向衰落,“似”成为最常用的像义词。这个时期“似”或者“也似”常构成副词或者形容词短语修饰动词或者名词。根据江蓝生(1992)的考察,词尾“似”、“也似”始见于金元戏曲作品及元代某些文献里。例如:
(31)把山海似深恩掉在脑后。(董西厢二)
(32)刮马似三十年过去了。(三夺槊)
(33)正熟睡呢,倾盆也似雨降。(刘知远二)
(34)武大飞也似去卖了一遭回来。(水浒传二十五回)
(35)面皮蜡查也似黄了。(水浒传二十五回)
(36)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水浒传二十三回)
(37)俺有一把泼风也似快刀在这船板里。(水浒传三十七回)
(38)便去腰里挚出那两口烂银也似戒刀来。(水浒传三十一回)
与前期的“如”、“若”相比,“似”的用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所构成的短语较少作为谓语出现于句末;二是它多了一种功能,所构成的短语可以作名词的定语。下面将解释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原因。
§4.3.4 十五世纪以前像义词语法化的机制
在明代之前,像义词“如”、“若”、“似”先后发展成为了副词和形容词的词尾。顾名思义,它们作为语法标记是用于副词或者形容词词根之后的。这种顺序揭示,像义词语法化的必要句法环境是,它们可用于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之后,引入一个类比项。如上所述,十五世纪之前的句法结构正满足这一必要条件。其语法化的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步 必要的句法环境: VP/AP +(像义词+NP)
第二步 内部结构重新分析:(VP/AP +像义词)
第三步 虚化为词尾
这个发展过程与Hopper和Traugott(1993)所描写的英语的像义词like向副词词尾-ly的发展过程相符。这种共同发展是因为古汉语与英语具有相同的语序,都为像义词的语法化提供了必要的句法环境。
上述推断得到两个方面的强有力支持。第一个论据是,十五世纪以前汉语的句法结构允许像义词紧随中心谓语之后出现,所以同时期该类中的几个词先后变成了词尾。相对地,十五世纪之后的句法结构不再允许像义词修饰语紧随中心谓语出现,结果尔后的像义词就没有再发展成为词尾(下文还将讨论其原因)。第二个证据是,十五世纪之前的像义词中,“似”在中心谓语之后引进修饰语的用法出现得最晚,相应地它发展成为词尾用法的时间也最迟。“似”引进修饰语的用法约始于魏晋时期,其词尾的用法最早见于金元时期的文献(江蓝生1992)。这种时间先后的对应关系,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像义词的句法位置与其语法化关系之密切。
现在我们来解释本章开头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元明时期的词尾“也似”有可能从汉语内部发展出来。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X + 也似”的构造确实很特别。这可能是江蓝生推断它来自其它语言的一个理由。但是从古汉语的句法结构,“也”和“似”是可以紧邻出现的,“也”为语气词,“似”在句尾引入另外一个比较项。根据我们的调查,出现该类用例的较早文献是三世纪的《抱朴子》,一直到唐宋时期的文献里“也”和“似”经常共用:
(39)其利口谀辞也似辨。(抱朴子卷二十)
(40)其道听途说也似学。(抱朴子卷二十)
(41)夫人闻之,也似醍醐灌顶。(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
(42)若言要识愁中貌,也似君恩日日衰。(徐夤,依韵赠南安方处事五首)
(43)年年为爱新条好,不觉苍华也似丝。(徐铉,柳枝词十首)
(44)纵有馀香,也似郎恩爱。(柳永词·西施其三)
如上例所示,既然古汉语的句法允许“也”和“似”紧邻出现,那么不管它们原来的句法关系是什么,都有可能通过重新分析而成为一个复合词尾。这种用法不是个别词的特殊现像,而是那时期的句法所允许的一种组合,例如同类的“如”也有完全相同的用法:
(4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抱朴子卷三十九)
(46)奉君也如亲。(抱朴子卷三十九)
(47)仁人之视人也如己。(抱朴子卷三十九)
上述用例可作两种分析:一种是把“也”前的成分看作中心谓语,“也”是句子语气词;另一种则是,“也”前是一个名词性质的话题,它表句中停顿或者强调话题。但是不管选择哪一种,都不影响我们的分析。因为都是“也”与像义词紧邻出现的句法环境,这样两者就有可能通过重新分析消除其间边界而成为一个语法单位。至于为什么“也似”最后成为词尾而“也如”没有,这可能与语法化所发生的时间有关。“如”魏晋以后走向衰落,相反“似”的用法则越来越普遍,高频率的词自然更容易语法化。总之,根据我们的思路,可以不诉诸外来语的影响,而给词尾“也似”的产生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其详细的发展过程值得进一步探索。
尽管同是来自像义词的词尾,“似”的用法明显有别于前期的“如”和“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尾“如”或者“若”构成的短语经常作谓语中心语,然而“似”则没有相应的用法。二是“似”字短语经常作名词定语,“如”或者“若”则不见有这种用法。这些差别是来自于它们语法化的时间不同,语法化的具体环境有别。
先看第一个差别。词尾“如”和“若”常用于句末的现像好理解。汉魏之前的像义词只能用于谓语中心语之后,其格式为:主语+谓语+(如/若+NP),经过重新分析,谓语和“如”之间的边界消失,同时NP失落,最自然的结果就是:主语+(谓语+如/若)。可是等到“似”语法化时,汉语的句法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像义词短语逐渐可以出现在谓语前后,该变化始于魏晋,唐时谓语之前和之后的使用频率相当,宋元时期新语序由占据优势到成为唯一合法的格式。我们对《水浒传》21-39回做了统计,“似”字短语居谓前24次,谓后7次,前者是后者的3倍多。可见,到了十五世纪新语序的建立已接近完成。“似”作词尾的最早文献是金元时期(十二世纪左右),它的语法化过程应该在此之前。也就是说,词尾“似”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时期:
(一)语法化时期占优势的语序为:主语+谓语+(似+NP)
(二)变为词尾后占优势的语序为:主语+(似+NP)+谓语
词尾“似”的用法特点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个时期占优势的语序使得“似”具备了必要的语法化的句法环境。第二个时期占优势的语序又影响词尾“似”的功能:由于“似+NP”经常在谓语之前作修饰语,通过类推效用,“X+似(词尾)”也常用于谓语之前作状语。结果就形成了似字短语一般不作谓语的现像。
再看第二点。似字短语能够作名词定语的功能也是来自于它语法化时期汉语句法结构的改变。追踪“似”的语法化过程,我们发现像义词修饰语有时候并不是修饰整个谓语,而是单纯限定宾语。例如:
(48)若得门亭长如郭林宗者,当如所白。(世说新语·政事)
(49)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世说新语·尤悔)
(50)有口似鼻孔。(祖堂集卷七)
例(48)中,“如郭林宗”语义上看,并不是修饰整个VP“得门亭长”,而是只限定宾语“门亭长”。其余二例的情况相同。从语义上看,这与数量结构的情况相同。比如“投白豆一粒(朱子语类·训门人)”中,“一粒”限定的是“白豆”。数量词语语法化的途径是,由于X位置的消失,它首先移到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宾语之前的定语位置上,比如变成“投一粒白豆”。在这个位置上量词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语法范畴(详见第十六章)。平行地,原来限定宾语的那部分像义词短语,由于X位置的消失,重新组合为宾语的定语。因为宾语多为名词性的,词尾“似”所构成的短语也就有了修饰名词的功能。像义概念字唐以后逐渐由“似”一个字承担,那么前期有关像义词的用法也就可能影响到它的语法行为。
“似”语法化后的句法行为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该时期出现的用法之一为:
主语+NP(喻体)+也似+VP/AP
比如,“风刀也似快(老乞大)”和“蜡查也似黄了(水浒传二十五回)”。我们假定“似”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为:主语+VP/AP + 也似 +NP。表面上观察,喻体NP的语序涉及到两个变化:第一,同“似”一起移到谓语中心VP/AP之前;由“似”后的位置移到“似”前。实际发展过程可能不是这样。我们上面已经解释了,“似”的语法化发生在像义词短语由谓语中心之后向之前移动的时期,受其影响,它语法化后只能作谓语之前状语的词尾,而不能单独作谓语形容词的词尾;同时也解释了“NP + 也似”可作名词定语的原因。在“也似”语法化的早期,它的分布受到其前词性的限制。“VP/AP + 也似”只能作状语修饰谓语,“NP(喻体)+也似”则只能作定语修饰名词。例如:
一、VP/AP +也似 +VP
(51) 摔得妮子杀猪也似叫。(简贴和尚)
(52)飞也似跑到禁魂张员外家。(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二、NP+也似+NP
(53)把锦片也似一段前程等闲放过去了。(错斩崔宁)
(54)从里面叫出花枝也似浑家出来。(简帖和尚)
根据我们对宋元时期文献的大量调查,上述规律是相当严格的。应当指出,上述的第一种用法远比第二种的普遍。“蜡查也似黄”一类的用法是相当后起的,直到十四世纪左右才出现,根据我们的考察,最早出现这种用法的文献是十四世纪初的《老乞大》。所以我们推测,“NP(喻体)+也似+VP”的用法是“也似”作状语词尾后的类推结果。“也似”刚语法化时,与之搭配的状语词语只能是谓词性的,后来才扩展为动词性的。这种搭配能力的扩展是语法化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十五世纪前的这组像义词的发展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概念义相同的一组词,由于其语法化的时间不同,句法环境也会有变化,其最后的功能也就可能各具特色。
词语语法化的过程是缓慢的、长期的,一般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有的甚至上千年。比如从“似”有引入修饰语的用法算起(魏晋时期),到其作词尾的最早文献(金元时期),有近千年的历史。可是“如”和“若”在《诗经》已经是个词尾,可以推断两者的语法化过程远远早于此时,但是由于文献的缺乏,它们的详细发展过程已不得而知。
4.4 十五世纪以后的句法结构与像义词的发展方向的改变
§4.4.1 第二谓语位置的消失和像义词的新发展方向
十五世纪以后由于第二谓语位置X的完全消失,像义词向词尾语法化的合适句法环境也随之不存在。具体说来,像义词短语此时完成了下列语序变换:
主语+谓语+(像义词+NP)( 主语+(像义词+NP)+谓语
引进NP的词汇形式也由“似”变成了“像”。《水浒传》21-39回中,该用法的“像”仅3次,而“似”却有31次之多。但是到了《红楼梦》时期几乎全是“像”了。这是同一概念内的词汇形式替换。
现代汉语的语法不再允许像义词短语置后,这种规则是在十五世纪以后形成的。《红楼梦》里这种规则已经很严格,只有前置用法,其相应的后置用法都是不合格的。例如:
(55)谁都像我心拙口笨的?( *谁都心拙口笨像我?
(56)还像适才坐着。 ( *还坐着像适才。
(57)别像它们扭扭捏捏的。( *别扭扭捏捏的像他们。
上述的句法变化,使得“像”字短语无法紧跟在动词或者形容词之后出现,也就从而失去了向副词或者形容词词尾语法化的可能性。尔后,像字短语只能出现在谓语之前。结果就形成了,具有同样语义特征的一组词,十五世纪之前的“如”、“若”和“似”等可以紧邻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之后出现,因而有了合适的向词尾演化的句法环境,所以先后变成了副词和形容词的标记,然而“像”则缺乏这个合适的句法环境,就没有发展成为词尾的可能性。
§4.4.2 “像”发展的新方向
由于句法结构的改变,“像”在十五世纪之后自身发展成为一个副词,意为“仿佛”、“好像”。它原来是个动词,后成为介词,最后又成为副词。这也是一种语法化现像。下面是“像”自身作副词用例。
(58)那红玉见贾芸手里拿的手帕子,倒像是自己从前掉的。(红楼梦二十六回)
(59)昨儿宝玉还说,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怎么样做衣裳,倒像有几百年的熬煎。(红楼梦二十六回)
(60)我像在哪儿见过他,可是想不起来了。(现代汉语八百词)
根据古今汉语语法结构的嬗变,很容易推断“像”由动词向副词语法化的动因和过程。首先,“像”字短语只出现在谓语中心之前,这正与它的后来副词用法相同。其次,它可以摆脱NP单独作谓语的修饰语。最后,虚化为副词,与谓语的关系更密切。至此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对比:十五世纪之前的像义词在中心谓语之后发生重新分析,而成为副词或者形容词的词尾;之后的“像”在谓语中心之前自身则虚化为一个副词。这种不同的发展方向是由于汉语语法结构的改变所致。
句法结构的变化从另外一个角度影响“像”的发展方向,使其与常搭配的形容词结合,最后成为一个稳固的语法格式。十五世纪以后“像”常出现的一个句法格式为:(像+NP)+AP。结果,它与语义最普遍的两个形容词凝固下来,成为一个格式“像。。。一般/一样”。该格式的整体功能是作状语,修饰中心谓语。例如:
(61)那个小孩能像大人一样干活。
(62)像你一样勤奋的人不多。
(63)我做的玩具像你的一样。
可是,十五世纪之前的几个像义词都不可能发展出此类用法。
§4.4.3 语法标记的历史层次及其功能调整
到了《红楼梦》时代,“似”或者“也似”独立作副词或者形容词词尾的用法几乎不见了,但是它们作为一个语素还存在于复合标记“似的/也似的”、“像。。。似的”中。这些复合标记是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似的”在《红楼梦》前80回中只出现了4次,而且只限于“箭也似的”和“飞也似的”的两种固定用法。可见它们已是书面语的仿古用法。下面将讨论另外一种格式。
上述复合标记产生的时间顺序为:
X+似 ( X +似的 ( 像+X+似的
词尾“似”最早见于金元时期的文献(十二世纪前后),用“似的”比较早的文献是《金瓶梅》(十六世纪),“像。。。似的”到《红楼梦》时期才出现。这一系列变化是这期间语法变化的反应。
“似”后加“的”是似字短语不能再用于谓语中心之后的事,也就是说支持“X+似”存在的汉语语法格式不复存在了。我们对《水浒传》前40回做了调查,词尾“似”的用例共有49个,无一例带“的”。如上文所述,《水浒传》中像义词短语置后格式仍然保留着。既然如此,人们就不会觉得“X+似”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但是等到似字短语置后的句法结构完全消失以后,人们就会觉得“X+似”的格式有些“反常”,所以就在其后缀上从另外一个来源发展出来的状语标记“的”。我们认为“似”和“的”在这个时候的结合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句法结构的变化,其理由是,结构助词“的”早在九世纪就产生了,那时它就有作副词标记的用法(曹广顺1986),这比“似的”的出现早六、七百年,而且“似”和“的”的结合,不早不晚,恰恰发生在支持词尾“似”存在的句法结构(介词短语出现谓语中心之后)。
有意思的是,随着“的”与“似”的结合,“似的”也被赋予了“的”的语法功能。前文指出,由词尾“似、也似”构成的短语不能作谓语中心词。大家知道,的字短语既可以作定语、状语,又可以单独作谓语。待“似”后附上“的”以后,所构成的短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下面是“似的”的各种用法举例。
(一)定语
(64)一头乌油似的头发披在脑后。(红楼梦五十八回)
(65)睡觉时只见腰里一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子。(红楼梦二十八回)
(二)状语
(66)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识字。(红楼梦四十五回)
(67)好不好拉出去配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红楼梦二十回)
(三)谓语
(68)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红楼梦二十五回)
(69)明儿初五,大节下,你们两个再这么仇人似的,老太太越发要生气。(红楼梦二十九回)
(70)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似的,哪里保得住这么着。(红楼梦四十四回)
(71)横竖这酒蜜水似的。(红楼梦四十一回)
“似的”跟“的”的语法功能一样,语义特征却不相同。“似的”仍具有“类似”、“比拟”的含义。
前文谈到,十五世纪以后表达像义概念的任务逐渐由“像”一个承担。尔后“似”单独作动词或者词尾的用法逐渐地被淘汰,最后只保留在“似的”复合词上。随着“似”在口语中作复合词的地位的消失,它在复合词尾中的意义逐渐淡化。那么,人们在引进“类似”、“比拟”的对像时,就再添加一个“像”字。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羡余格式“像。。。似的”,其中包含了两个像义词。《水浒传》中还不见此类格式,《红楼梦》中开始有,但还不普遍,前60回中共出现了5次。
(72)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过去。(红楼梦五十二回)
(73)一个一个像“烧糊了的卷子”似的,人先笑话我当家倒把人弄出个花子来。(红楼梦五十一回)
(74)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像那刺猬似的。(红楼梦四十五回)
4.5 结语
从汉语史上一组像义词的发展来看,句法结构对词语的语法化起着决定作用,句法结构的变化可以影响词语语法化的方向。也就是说,一个语法标记的产生,不是单纯的词义演化问题,离不开特定的句法环境。语法不断地演化,影响某类词的语法化环境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具有同样语义相宜性的一组词,由于语法化的时间不同,它们作为语法标记的功能也会各具特色。语义相宜性和句法环境是词语语法化的两个必要条件。
本章的研究揭示,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法现像的演变,远不是孤立事件的消亡、兴起和替换所组成的,而是成系统的。一种现像的变化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同一时期的一组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干的变化,有可能具有共同的发展动因。语言的发展是和谐的、有规律的。语言的发展史是一个大舞台,它通过时间把一些规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在这个领域耕耘者能够充分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