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词语的使用频率与语法创新和保守之关系
(现代汉语中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
5.1 引言
重叠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对于不同的词类,重叠的使用条件和语法意义都不一样。能重叠的词类主要为动词、形容词、副词和量词。名词和量词的关系很密切,都与事物的表达有关。人们在讨论名词和量词时,一般只说明量词才能重叠表遍指(丁声树等1961:226;朱德熙1982:26)。陆俭明(1986)在分析周遍性主语时,指出其中类型之一为“量词重叠式”,所举的4个例子依次为“人人、个个、家家、门门”。仔细看来,第一个例子“人人”的基式“人”不论从意义上,还是用法上,都不能归入量词,而是一个典型的名词。但是,如果看整个汉语名词系统,一般名词都没有重叠表遍指的用法,比如不能说“*书书、*灯灯、*狗狗”。这种现象引起我们思考:汉语中有多少名词能像“人”一样可以重叠表遍指?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本章的目的是确定现代汉语中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使用范围,讨论它们的表达功能,探讨量词重叠表遍指的使用规律。而且,进而说明这些看似例外的名词重叠式,历史上与量词所遵循的规律是一致的,它们是由于语言演化所造成的一种特殊现象。此外,我们的分析还涉及到一个一般的理论问题,即词语的使用频率与其语法创新和保守之关系。
5.2 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范围和功用
5.2.1 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范围
根据我们的广泛调查,现代汉语中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有2个完整的:人(人人、事(事事;2个不完整的:处(处处、时(时时。这里“完整”的含义是,它们的基式用法如普通名词,可独立用作句子成分,称数时需要用量词,如“一个人、两件事”。说“不完整”是指它们的基式不再可以用作普通名词,比如“处”原来是表示“地方”,“时”原来是表示“时间”,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处”的概念义在口语里已为“地方”所替代,“时”一般作为构词语素出现。
从词典编纂者对这类词的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尚不明确:到底是词汇现象还是语法现象?关于量词重叠,人们的态度很明确,是一种语法现象,它们的使用由语法书来管,如“个个”等我们能看到的词典都没有收录。然而对于上述4个名词重叠式,各个词典的收录情况差别非常大,比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商务印书馆)有“人人、时时、处处”,但是没有“事事”;《应用汉语词典》(2000年,商务印书馆)收有“事事、时时、处处”,却少了“人人”;《辞海》(1989年)只收录了一个“事事”;《古今汉语词典》(2000年,商务印书馆)则收录了全部4个。我们推测,各个词典对这类词的收录范围不一样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名词重叠表遍指显然不是一种能产的语法手段,应属于词汇性质的问题;二是不清楚这类词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下文的分析将表明,这类现象实际上兼具有词汇和语法双重属性。
5.2.2 名词重叠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表遍指的名词重叠式虽然只有4个,但是它们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它们所代表的概念皆为我们日常交际最常见的四类现象:人物、事情、时间和地点。根据《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人”的使用频率为所有词的第8位,名词中的第1位;“地”为所有词的第22位,名词中的第3位;“时”为所有词的第28位,名词中的第4位;“事”为所有词的第66位,名词的第6位。可见这四个重叠式所代表的概念都是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
这几个名词重叠式所代表的概念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它们的重叠式还活跃在当今的口语中。虽然“处处”和“时时”的基式现在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但是它们的重叠式还是口语中常见的现象。下面根据我们对现代口语资料的调查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A。“人人”
(1)人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说,不当信。(《红楼梦》五十二回)
(2) 他愿意人人看我是怪物,是疯子,萍! (曹禺《雷雨》)
(3)人人苦,没法提,不死也掉一层皮。(老舍《茶馆》)
(4)我没那么大耐性让你们人人都高兴。(王朔《编辑部的故事》)
(5)你跟我说说你怎么弄得八面玲珑,人人都喜欢你。(王朔《痴人》)
B。“事事”
(6)事事都算妥贴了,大哥哥还愁什么?(《红楼梦》十三回)
(7)徐姐虽然顽固,但她事事都听老爷的。(王蒙小说)
(8)他往往摆起穷架子,事事都有个谱儿。(老舍《骆驼祥子》)
(9)赶明儿个我事事都按您说的那么办,对谁都留点儿心。(王朔《编辑部的故事》)
(10)我并没有让你事事问我呀!(邓友梅小说)
C。“处处”
(11)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曹禺《雷雨》)
(12)爷爷教育我们处处要带头按政府指的道儿走。(王蒙小说)
(13)处处都想占公家便宜,难怪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王朔《编辑部的故事》)
(14)一辈子谨慎小心,处处留神,没想到闹这么个下场。(同上)
(15)这几个月处处受人捉弄,今天也算尝到捉弄人的美劲。(邓友梅小说)
D。“时时”
(16)不要惹你二爷生气,时时劝他少吃酒,别勾引他认得混帐老婆。(《红楼梦》十四回)
(17) 这些话,怎么怨得老爷不气,不时时打你!(《红楼梦》十九回)
(18)天热,鼻尖微微有点汗,她时时用手绢揩着。(曹禺《雷雨》)
(19)都谈笑着,盼望着,时时向南或向北探探头。(老舍《骆驼祥子》)
(20)我有老年人常有的小恙,时时离不开茶水。(邓友梅小说)
5.2.3 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笼统地讲,名词重叠式是表示“遍指”,那么这个“遍指”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几乎所有谈到名量词重叠的语法书,都把名词或者量词的重叠式定义为“每~”。比如,朱德熙(1982:26)指出,这类重叠式包含“每”的意思,“个个”就是“每一个”,“张张”就是“每一张”。名词和量词的重叠,不论语法意义还是语法功能,都是一致的,因此它们经常对举使用,比如“人人不晓,个个惊疑(《红楼梦》九十四回)”、“反觉得事事周到,件件随心(《红楼梦》一百零一回)等。所以我们对名词重叠式的讨论同样适用于量词重叠式。
从句法位置上看,“人人”不管是用作施事还是受事,都只能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比如可以说“我人人都通知到了”,而不说“*我通知到了人人”。但是“每人”有时则可以用于谓语动词之后作直接宾语或者间接宾语,例如:
(21)又发给每人两个冻得瓷瓷实实的稗子面馍馍。(张贤亮《绿化树》)
(22)还发给每人一个大面包。(刘晓波小说)
上述例句中的“每人”就不能被“人人”替换。
根据我们的考察,即使用于谓语动词之前的“每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不能换为“人人”。例如:
(23)送了他们每人一台榨油机。(梁晓声《京华闻见录》)
(24)我们自动排出了二十多个队形,一个挨着一个每人领了两个馒头。(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25)替组里每人代买一个。(张贤亮《绿化树》)
(26)受到了老师的无情指责,并惩罚我们每人写一份检查。(刘晓波小说)
(27)每人一集,每集大约二十五万字。(邓友梅小说)
(28)他们俩对面坐下来,小杨给他们每人倒了一杯冷开水。(同上)
(29)一锅饭里每人都少一口,没什么可争执的。(同上)
(30)请允许他们每人报一个名,他们报一个我记一个。(同上)
这些例子都是从我们调查的“每人”用例中随意拿来的。显然,其中的“每人”大都不能直接用“人人”替换,比如例(23)不能说成是“*送了他们人人一台榨油机”,例(24)也不能说成是“*一个挨着一个人人领了两个馒头”,如此等等。“每人”所强调的是“既定范围内的每一个体”,表义的重点是“个体”。
与“每人”的表义重点正好相反,“人人”则表示的是“每一个体所组成的某一整体”,表义的重点是“整体”。所以在很多时候,“人人”也不大能为“每人”所替代。例如:
(31)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红楼梦》五十五回)
(32)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红楼梦》五十七回)
(33)我不同意这种错误人人有份儿的观点。(王朔《编辑部的故事》)
(34)在外头,人人都把我当成一个男子汉。可是一回到家里,连孩子都瞧不起我!(同上)
上述“人人”使用的上下文都有一个“整体”和“个体”的对比,比如例(31)是“人人”和“我”的对比,例(32)是“人人”和“你”的对比。这里的“人人”都不宜换为“每人”。当然,“人人”和“每人”在表义功能上也有共同的一面,都是遍指某个范围内的成员,因此它们有时侯可以互换而基本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比如上边的例(4)也可以说成“我没那么大耐性让你们每人都高兴”。但是,两者的差别还是显著的,各有各的表义功能,在大部分情况下不能互换。“人人”表义特点还可以从它与总括副词“都”的强制性搭配上看出来。“人人”与“都”绝大部分时候共用,如果去掉“都”的话,句子就不成立或者不自然,比如不大说“?人人想参加这次联欢会”(陆俭明198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每人”所在的句子大部分则不用“都”。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名词或者量词的重叠式(记为XX)和相应的“每X”格式的语法意义和功能概括如下。
句法位置
语法意义
XX
只能用于谓语动词之前
所强调的是“每一个体所组成的某一整体”,表义的重点是“整体”。
每X
可以用于谓语动词前或者后
所强调的是“既定范围内的每一个体”,表义的重点是“个体”。
5.2.4 量词重叠表遍指的规律
一旦我们把可重叠的名词从量词分离出来后,就很容易确立量词重叠的使用规律。根据对《现代汉语八百词》“附录”所列举的与400余条常用名词搭配的量词的考察结果,能重叠表遍指的量词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必须是单音节的;
必须能与各种数词直接搭配。
这是一条硬性的规律:凡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量词一定能够重叠表遍指,如“个个、根根、条条、张张”等;违反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不具备表遍指的功能。量词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也有个别双音节的,如“架次、嘟噜”都没有重叠式。还有一部量词只能与特定的某一个或者几个数词搭配,它们也都没有重叠表遍指的用法。例如:(一、两)码(事)、(一)番(话)、(一)把(鼻涕)、(一)副(笑脸)等。
上述标准还适用于动量词和时间词语的判断。凡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动量词,也都有重叠表遍指的用法,比如“次次、回回、趟趟”等。此标准也可以用于时间词的判定。一些时间词也可以受数词直接修饰,其中单音节的也具有重叠表遍指的用法,例如:天(天天、年(年年、月(月月;双音节的则不行,例如:星期(*星期星期。
综上所述,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间词所遵循的重叠表遍指的规律是一样的。唯独4个名词是“例外”,它们不能直接受数词修饰,比如不能说“*我看见了五人”、“我做完了两事”等,数词和名词之间必须加上适当的量词。为什么会形成这些例外呢?答案必须到历史中去寻找。
5.3 名词和量词重叠式的历史考察
5.3.1 重叠式发展的不平衡性
现代汉语中采用重叠式的词类包括名量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但是不同词类的重叠式,引入语言的时间差别非常大。形容词和副词的重叠式出现得最早,它们在《诗经》中已经大量存在,例如:“维叶萋萋(《葛覃》)”、“蒹葭采采(《卷耳》)”、“行迈靡靡(《黍离》)”。可是真正的动词重叠式直到十五世纪以后才开始出现。下面重点讨论名量词重叠式的发展。
名词和量词重叠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先秦汉语并没有量词这个词类,数词都可以直接修饰名词。量词起源于两汉,逐步发展于魏晋,普及于唐宋,真正作为一个名词数量表达的必须语法标记的语法规律直到宋元之际才建立(王力 1980;李讷、石毓智 1998)。早期的表示事物遍指的重叠式都是普通的名词。此类用法在整个先秦汉语中只有“人人”一个形式。例如:
(35)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36)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礼记·表记》)
(37)则后世人人循理而不迷,故名声不息。(《管子·宙合篇》)
(38)夫甲,非人人之所能为也。(《谷梁传·成公》)
根据我们对先秦大量文献的统计,“人人”出现于战国末期的文献中。下表是我们的统计结果。
人人
《春秋》《今文尚书》《诗经》《周易》《左传》《国语》《老子》《论语》《大学》《庄子》《孝经》《商君书》《仪礼》《中庸》《周礼》《战国纵横家书》《公羊传》《谷梁传》《鬼谷子》《韩非子》《遗周书》
无
《墨子》《孟子》《礼记》《晏子春秋》《荀子》《管子》《吕氏春秋》
有
到了汉初,“时时”也开始出现了。下面是《史记》中的例子。
(39)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袁盎朝错列传》)
(40)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也。(《扁鹊仓公列传》)
(41)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司马相如列传》)
(42)时时怨望历王死。(《淮南衡山列传》)
汉代及其以前的文献尚没有“事事”和“处处”,但是到了魏晋时期两者也发展出来了。例如:
(43)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世说新语·文学》)
(44)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世说新语·赏誉》)
(45)敬豫事事似王公。(《世说新语·容止》)
(46)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三国志·魏书十八》)
(47)抗无所顾问,事事条答,权意渐解。(《三国志·吴书十三》)
(48)于是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世说新语·识鉴》)
由此可见,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名词重叠式至迟到魏晋时期已经全部发展出来了。这比量词系统的建立早七、八百年。
了解名词重叠式的演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对一些历史词语的诠释。比如《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把《书·说命中》的“惟事事乃有其备,有备无患”一句中的“事事”解释为“每件事情”。单独看这个句子,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调查的范围一广,就会产生疑问。魏晋以前的文献中的“事事”都是个述宾短语,意为“做事”,不表示遍指,如“平贫不事事(《史记·陈丞相世家》)”。如果把《尚书》中的“事事”理解为遍指重叠式用法,这将是魏晋以前一千余年文献中的一个孤例。显然是有问题的。其实,仔细看来,把《尚书》这句话中的“事事”理解为“做事”也说得通,意为“做事应有准备”。
5.3.2 “人人”的语义和语法变化
“人人”是最早的重叠表遍指的形式。它早期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不完全相同。从语义上讲,在早期“人人”主要指“一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跟现在的“每人”相似。然而,如前文所分析的,“人人”在现代汉语强调的是“个体组成的群体”。下面是“人人”的早期用例。
(49)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50)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史记·淮阴侯列传》)
(51)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52)人人自以为更生。(《平津侯主父列传》)
(53)海内震骇,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众也。(《三国志·魏书十》)
(54)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三国志·吴书十三》)
上述用例中的“人人”都强调“每一个个体”。这一用法特点可以从与“人人”经常搭配的副词上看出来,早期的常与之搭配的副词是表个体的“自”或者“各自”。然而现代汉语常与“人人”搭配的是总括量词“都”。如上文所讨论的,这个“都”的使用具有强制性,而且不能换为“自己”或者“各自”,比如“人人都知道这件事”就不能说成“*人人各自知道这件事”。这种意义上的转变不太容易看出来。
根据我们的考察,最早使用“人人”的文献是《孟子》。那时它的语法特点与今天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可以在动词之后做宾语。例如:
(55)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孟子·离娄下》)
这种用法只偶见于战国末期的文献。尔后的用法一直都是“人人”只能用于谓语动词之前。
5.3.3 从个别的词汇用法到能产的语法规则
在现代汉语里,重叠表遍指是量词的一条语法规则,凡是单音节的而且能与数词自由搭配的都能够重叠表示遍指。但是这条语法规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个别的词汇现象。在先秦时期只有“人人”一个形式。尔后成员逐渐增加。根据太田辰夫(1987)的调查,《史记》中又出现了“国国”、“世世”、“时时”等。到了中古时期,表遍指的名词重叠式就相当发达了,很多普通的名词都可以采用这一语法形式。例如:
(56)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苦留。(史记·大宛列传)
(57)知及文章,事事有意。(世说新语·品藻)
(58)行至诸城,城城皆是地狱。(冥祥记·珠林55引)
(59)器器标题。(同86引)
(60)大阵七十二阵,小阵三十三陈,阵阵皆输他西楚霸王。(《汉将王陵变》)
表遍指的名词重叠式虽然产生于战国末期,但是作为一个能产的语法手段是魏晋以后的事。
那么第一个形式“人人”是如何产生的呢?“人人”产生初期也应该跟今天一样,也是一个口语里常见的现象。但是由于缺乏充分的记录当时口语的资料,我们已经无法准确发现它的产生过程。然而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料,给它一个合理的解释。“人”在先秦时期可以单独用在谓语动词之前表示“每人”,作用相当于一个副词。例如:
(61)使四人人操一策。(《吕氏春秋》)
上例中的第二个“人”相当于“每个”。“人”是一个最常用的基本词汇,在先秦汉语中经常用作主语,比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我们推测重叠式“人人”是在第一个“人”用作主语和第二个“人”用作状语的句法环境中重新分析为一个语法单位,该语法环境可以描写为:人主语 + 人状语“每个” + VP。例如下例就可以作这样的分析。
(62)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孟子·告子》)
上例中“人人有贵于己者”的第一个“人”可以看作是主语,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跟紧邻的上一句的“人”一样,确定陈述的对象。第二个“人”则表示“每个”。这句话的意思为:对于“人”来说,每个都有比自己显贵的人。“人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融合成一个语法单位。尔后,其它名词重叠式的出现可能是受“人人”类推的影响。当然,由于书面语记录口语的滞后性,特别是保留下来的先秦汉语的口语资料非常有限,使得我们全面构拟“人人”语法化过程的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5.3.4 语法规律作用对象的变化
语言发展史上常有这样一种现象:语言规律没有变,但是所作用的成员改变了。这种发展模式有点像“金蝉脱壳”。名量词重叠式的发展就属于这种情况。
现代汉语中,表遍指的量词重叠式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能够直接与数词自由搭配,二是必须是单音节的。这是一条严格的语法规律,凡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量词都一定能够重叠表遍指,凡是违背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就不能采用这种语法手段。我们说“人人”等四个名词是上述规则的“例外”,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这些词都不能直接为数词修饰,必须由量词连接;二是其它的名词都没有重叠表遍指的功能。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看似例外的现象放到历史中去看,它们也是符合上述规律的。
表遍指的重叠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该现象肇端于战国末期,起初只是个别的词汇现象,尔后成员逐渐增多,大约在魏晋时期发展成为一条相对能产的语法规律。然而在魏晋以前,汉语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语法范畴的量词,那时的名词都可以直接受数词的修饰。这一点符合现代汉语量词重叠表遍指的条件一:都可以直接受数词的修饰。现代汉语的这4个“例外”在魏晋时期已经全部发展出来了,它们也都是单音节的,自然也符合条件二。上述语法规律建立之初,作用的对象都是普通名词,诸如“国国”、“器器”、“城城”等(详见太田辰夫1987),因为那时汉语尚没有量词系统。下面是“人”等名词与数词的直接搭配用例。
(63)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孟子·梁惠王下》)
(64)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孟子·万章下》)
(65)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史记·天官书》)
(66)彗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以起也。(《史记·吴王濞列传》)
(67)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史记·项羽本纪》)
(68)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代匈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随着量词的产生和发展,重叠表遍指的使用规律的作用对象逐渐转移到量词上面。我们对最普通的量词“个”进行了考察,在唐代以前还不见其重叠表遍指的用法,但是从唐朝开始“个个”就逐渐普遍起来。请看唐朝的“个个”用例。
(69)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鼓吹曲辞·战城南》)
(70)谁道众贤能继体,须知个个出于蓝。(包何诗)
(71)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杜甫《屏迹三首》)
(72)个个与他相似。(《祖堂集·神山和尚》)
唐宋时代量词广泛使用,宋元之际量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范畴已经建立起来。尔后,名词不再能和数词直接搭配,其间必须由量词连接。也就是说,之后能和数词直接搭配的成分变成了量词。古今重叠表遍指的规律只有一个,要求能重叠的词语必须直接可以与数词搭配。那么这条规律的作用对象自然就逐渐移到量词和部分时间词等上,因为只有它们才符合这一语法要求。同时因为名词后来不再能和数词直接搭配,中古时期的很多普通名词表遍指的用法也随之消失了,比如那时的“国国”、“城城”、“器器”等宋元以后就不见了。但是,在中古时期,符合重叠表遍指规律的“人人”等4个形式一直活跃在今天的口语里。这是为什么呢?
5.3.5 高频率词语在语法发展中的双重性
“人人”等在历史和当代的用法都与它们的高频率使用有关。如前文所述,“人”在现代汉语中是所有名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其余“事”、“处”和“时”的使用频率也都在全部名词的前6位。这也可以从它们所代表的概念中可以看出,“人”代表语言使用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事”代表人们各种行为的对象,“处”和“时”分别代表人们活动的地点和时间。所以,它们自然成为人们交际中最常见的概念。虽然古今生活的具体内容有很大的变动,但是这4个概念的重要性是不会改变的。可以推知,它们应都是各个时代人们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名词。
高频率的词在语言发展中具有双重特性:一是新的语法特点首先发生在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些词上;二是使用频率高的词不宜受其它语法规则的类推影响,可以较长期保留旧有语法特征。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判断,实际上是揭示了语言发展的一个特点。遍指重叠式的发展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战国末期产生的第一个名词重叠式是“人人”,汉初又出现了“处处”和“时时”,魏晋“事事”也发展出来了,它们都是最早的那批名词重叠式。在量词普遍使用之后,重叠表遍指的规律所作用的对象逐渐转移到量词上。但是,由于“人人”的高频率使用,它们可以不受后来量词重叠规律的制约,仍保留着中古时期的用法。结果就形成了“人人”等在现代汉语中的特殊用法。
5.4 结论
本章首先从共时的角度,确立了现代汉语中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范围和功能,又确立了量词表遍指的使用规律。接着又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汉语表遍指的重叠式的演化过程。并说明了这些看似“例外”的名词重叠式,实际上在历史上是完全符合规律的。同时也说明了高频率词在语法演化中的双重性,一方面新的语法特点首先发生在高频率词上,另一方面高频率词倾向于保留旧有的语法特征。
本章的研究给我们一个启示。现代汉语是汉语长期发展的一个积淀,其中包括不同时期和不同因素所产生的语法现象。要概括出正确的共时规律,必须首先把由于历史因素所形成的“例外”剥离出去,否则将会被误导,无法找到正确的规律。同时,有些现在看来是“例外”的情况,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它们也是符合规律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领略到语法规律的和谐和严谨。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1987,《现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 讷、石毓智,1998,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变迁与量词的语法化。《语言研究》第1期。
陆俭明,1986,周遍性主语及其它,《中国语文》第3期。
石毓智,2000,汉语动词重叠式产生的历史根据,《汉语学报》第1期。
太田辰夫,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 力,1980,《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北京。
Tottie, Gunnel. 1991. Lexical diffusion in syntactic change: frequency as a determinant of linguistic conserv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gation in English. Historical English Syntax, 439-467.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Yue, Anne. 1995. The lexicon in syntactic change: lexical diffusion in Chinese syntax.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1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