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基本规律
【内容提要】 教育基本规律是适用于所有教育领域的规律,是只要从事教育工作就务必遵循的规律。教育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反映的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与教育的关系是,社会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条反映的是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本章着重论述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基本特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人生阶段与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教育举措,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等几个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
2.理解教育本质属性。
3.了解教育起源说。
教学重点: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
教学难点:
教育本质属性、教育起源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法、辩论法
授课时间:
4课时
教学进程:
教育名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
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董仲舒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而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美)华生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2课时)
引言: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把教育放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去纵向考察和对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进行横向剖析,从宏观视角加深对教育本质和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
[问]:以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生产工具来分,社会分哪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石器、天然工具)、古代社会(手工工具)、近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和现代社会(信息社会)。相应的教育也分为这四个阶段。
一、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
(一)原始社会与原始形态的教育
1.教育的起源
[问]:教育和人类的产生是同一过程吗?(是的)
广义上的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在原始人群中以面对面的方式模仿、传承取食方法、自卫手段和群居生活,这就是原初的教育。教育起源的三种观点:(略讲)
生物本能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生物基础)
观点:动物世界也存在教育,并把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说成是教育起源和存在的基础。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乌反哺”“羊跪乳”就是证明。评价:忽视教育的社会性,地把人类和动物界所共有的本能与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混为一谈。
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心理机制)
观点:原始社会尚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原始的教育,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故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是教育的基础。评价:比生物本能起源说确实有一定进步,但主张教育的产生是无意识的行为又让人费解。
劳动起源说——苏联的观点(外部条件 哲学和政治经济学)
观点:教育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劳动。评价:认识到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行为,最科学的观点。
我国今近年来有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有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教育的形态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前一种称作“劳动起源深化说”,后一种作者自称为“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说。”
2.原始形态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整体的原始性。水平低下,目的直接,内容简单,方法粗糙。
(2)形态的融合性。不独立,融合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有明显的社会性。
(3)内容的同一性 。原始教育还不是一种特权。同一氏族中每个人所受教育基本相同。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学校教育
课堂讨论: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有专门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有预先确定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有了学校就意味着培养人的活动已经被专门化。
1.学校的出现(详讲)
(1)奴隶社会是教育作为独立活动的形成期。
当语言发展到文字的出现后,学校便出现了。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自此以后,教育就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非学校教育。
(2)学校的出现条件:(详讲)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奴隶社会里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即阶级社会出现、文化丰富、独立教育者的出现。
经济提供着教育专门化的物质条件(铜铁生产工具的使用、剩余产品大增、体脑分工的出现),政治需要是设立学校的最主要原因(阶级的产生),而文字和相应文化工具,则为文化的保存、发展提供了脱离经验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媒体,促进了教育的专门化。
2. 各国介绍(略讲)
(1)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物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果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隋唐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光绪31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
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最高等级是僧侣祭司,其次是刹帝利,再次是吠舍种姓,婆罗门的经曲《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3)古代埃及
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设置最多的文士学校。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4)古代希腊、罗马
7~12岁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七艺,设立了教区学校,其次是骑士教育。
3、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略讲)
(1)阶级性、等级性;
阶级性在这里表现为统治阶级子弟才有入学资格,等级性表现为在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子弟的入学资格又有区别。以唐代为例,中央官学分为二馆六学。皇亲国戚、宰相大臣的子孙可入崇文馆和弘文馆,三品以上文武馆员的子孙进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太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四门学,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和庶族地主子弟只能入律学、算学和书学。在西欧,宫廷学校为皇室子弟专设,贵族子弟接受骑士教育,僧侣及其子弟接受教会教育,劳动人民子弟基本学习生产和生活技能,接受家长和师傅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的阶级性是古代社会阶级性的反映,古代学校教育的等级性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产生于统治阶级的特权,“唯官有学,唯官有器”“礼不下庶人”。且一直服务于古代阶级社会里的特权阶层。
(2)非生产性;
古代学校教育远离社会生产过程,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因而不具有生产性。不论是中国的“六艺”、“六经”,还是外国的“七艺”“七技”,都与生产劳动基本无关。古代学校教育不仅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不传授生产劳动知识,而且还向学生灌输轻视劳动,鄙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治于人者食人”。“君子忧道不忧贫”。古代社会的生产主要是手工操作的小生产,小生产者用不着在学校专门培养,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不具有生产性的根本原因。目的和受教育者都为统治阶级,也没有必要学习生产知识。
(3)专门化,但形式简单;
学校教育就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专职的教师,集中固定的学生和专门的教材,使教育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专门的活动,完备的条件,有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虽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但古代学校教育仍然主要以个别教学的形式进行着。
(4)内容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学校教育与文化发展有密切联系,这反映在古代学校教育内容的分化和知识化上。古代学校教育内容的分化趋向从“六艺”、“六经”、“七艺”、“七技”等对教育内容的简称中可得到印证,而知识化特征可从古代学者的著作中看个分明。
(三)近代社会与近代学校教育
近代以欧洲产业革命为起点,近代学校教育也大致从那时开始。近代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教育。
1.义务教育的普及(详讲)
(1)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具有免费性和平等性。
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对教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味着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自身趋于成熟,能对社会、对人类诸方面产生广泛、深刻、持久影响的崭新阶段。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年限的长短,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而且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2)义务教育产生的原因
初等义务教育首先在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义务教育反映了机器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普遍要求。让工人具有一定文化,有利于学技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管理成效,还有利于提高消费需求、扩大消费市场。初等义务教育的实现也是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结果。工人阶级要为自己的子弟争取受教育权利,资产阶级内部斗争又需要争取工人,资产阶级在教育上做出一定让步则双方受益。最后,义务教育的实施还有科技进步、经济实力增强和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等原因。印刷业、造纸业的发展能提供大量教学用书,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提供着大规模开办学校的物质基础,班级授课制的出现,高效率办学能够成为事实。
(3)简要介绍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详讲)
历史回顾:清末-民国-新中国
老问题:学费太高、书包太沉、安全没保障、好学校难进。措施:
新问题:师资成农村义务教育新问题。措施:
2.近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略讲)
(1)生产性;
学制中相应设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实科中学、工科大学等。“知识就是力量”使自然科学教育内容有增无减。改变以往以人文学科为主的内容。它标志着学校教育由纯粹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开始转变为发展、解放人类自身的一种工具。
(2)普及性;
最早的义务教育法于1763年普鲁士颁布的“强迫教育法令”,规定3-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至二十世纪初,英、美、德、日、法等国都相继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系统性;
近代学制逐步形成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逐步系统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衔接紧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促进。尤其是职教系统。
(4)双轨制。
资产阶级在法律上宣称民主、平等、自由、博爱,实际上则用双轨制、借金钱的限制保障着资产阶级子弟接受更好教育的特权。双轨制使资本主义社会里学校教育的阶级性处于隐蔽化境地。我们借双轨制来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教育隐蔽的阶级性,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双轨制的历史进步性。
思考:近代教育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与近代的大机器生产方式相适应。
(四)现代社会与现代学校教育(详讲)
现代社会以二战结束为起点,现代学校教育也可看作大致始于二战结束。现代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教育。现代社会有以下现代特征:市场经济社会;科学化社会;法制化社会;民主化社会;变革的社会;信息化社会 。在现代社会里,现代教育与现代社会生产、与现代科技的联系日益加强、加深,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现代生产已经由近代的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开始转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生产的发展、财富的创造,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设备更新和产品更新。人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是最为可贵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创造才能的人,才可能是现代化最急需的人才。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现代化的人,这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休戚相关的大问题。如果说近代义务教育的普及、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么到了现代,加强教育、重视教育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因为国际竞争的需要,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提高很大,义务教育年限普遍延长,各国教育经费都有不同幅度的较大的增长。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迅猛,在教育上表现为由主要为继承已有文化遗产服务逐步转向主要为未来社会服务,即由继承型模式转向发展型模式。许多教育改革都可看作在最终促进这种转变。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1、教育社会化和终身化;
思考:留守孩子的教育和民工潮的关系;
例:“我们现在培训的汽车修理工,很多还只是停留在‘手动挡’的程度,有些课程已经远远跟不上如今的时代了。另外,还有一些新兴职业,还缺少专门的职业教育”。
在近代教育的基础上,现代教育与社会联系更加普遍性和直接,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紧密纠缠。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的水平几乎影响到了社会的各种行业、各个部门,绝大多数的社会职业都要求由接受过专门教育、专门训练的人员承担。教育的社会功能扩大了。除了秉承以前的职能,学校教育还必须为社会其它行业部门培养人才;除了政治功能、经济功能,还有文化功能、社会分层功能、对身心发展的协调功能等。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不仅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普通教育,在进入社会职业领域之前还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专业训练,之后仍需进一步的培训、提高。现代学校教育不再只是按一个模式去培养人才然后由社会去挑选,而是要首先根据社会需求来考虑学校教育的结构和具体育人要求,因而在学校教育系统内外,根据社会及其变化,广泛进行着教育规划、决策和预测。
现代教育不仅是学校等专职机构的事业,而且成了全社会的事业;不仅可能与每个人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相关,而且可能与人的终身相关;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更好地发展自身。教育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人才,每个人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的常态。整个社会就是学习化的社会。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的一生。
2、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例: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将互认学分
现代社会里,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中等教育趋向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形式多样(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官办、自考、函授、全日制、电大、网络等),此外还有校外文化教育机构和设施。层次增多,原有金字塔型的封闭的学制结构,中间加宽加粗,塔尖不再那么尖锐,而早期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特征日益明显。学制中,基础教育的加强、学校类型和办学途径的增多、不同级类之间联系的加强,学制富有灵活性、伸缩性,呈现出弹性化特征(2年、3年、4年,修学分,比如自考,时间灵活)。学制的这些变化,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培养出数量更多、类型更多,应变能力更强的人才。
3、教育的民主化;——引导学生认识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
思考:高校扩招、今年我区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高校助学贷款的实施、我国于今年取消西部地区的学杂费政策有何教育学依据。
例:教育部长周济28日说,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已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
例:南京:民工子女上学享受同城待遇;哈佛校长为什么一定要辞职
与教育的现代化同步,统治阶级对学校教育的主宰、专制、垄断已经被打破,教育民主化正向纵深发展。教育民主化的推进表现在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发达国家已经普及12年,高等教育也已经大众化-30%)上,表现在教育法制化(依法治教)上,还表现在对教育机会均等在认识上的逐步加深和由外部民主向教育内部民主(教育管理由集中“管”转化为自主式的“养成”、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评价由重选拔转向发展)的发展上;表现在更多的个体和社会组织能够“参与教育”,如私人办学、参与教育决策等。
4、教育的商品化
思考:“北大”、“清华”为什么沦为“二流学校”?外国大学为什么到中国招生?人才市场和集贸市场有何不同?
例:重庆541名农村家庭学生因学费放弃高考;
现代社会是商品社会,现代教育也多少带有商品属性。集中体现在教育的产品-劳动力的竞争力上。人才的竞争和市场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现实。国家投资教育,回报是高素质的国民,同时是经济的高发展和国家的强盛;放开收费的学校办学,人才质量高(就业率、社会评价、薪金多少等),教育水平高,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国家和私人,如211工程学校和哈佛大学)和优质学生、优秀教师,学校就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投资者就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利润更高,学校就越办越兴旺。对家庭和个人来说,教育投资是最大的,也是比较划算的。我国一直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实际也是希望教育带来丰厚的回报的。到现在,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无法就业,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教育的商品性作怪。“物以稀为贵”,它的反面就是“以多为贱”。以前大学生少,所以称为“天之骄子”,国家包分配;现在到处都是大学生,国家不包分配,社会也不稀奇了,首薪一降再降,甚至工作都没有。
但是,虽然教育有一定的商品性,但并不等于一切都商品化。首先必须满足教育的民主性,政府必须尽最大努力使国民享受更多的教育机会,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方面,不能商品化,否则会造成社会不公。如果国力许可,高中或高等教育都应该弱化其商品性,使大多数人能接受更高年限的教育。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所应该做的。
5、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指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表现为思想的自由、行动的权利。主体性是创造性的基础。现代化的人,固然应该要求掌握现代科技,而个人知识结构也要有较大的应变性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的人一定要有开放意识、主体精神、创造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心、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广泛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传统教育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忽视其主体性的全面发挥,忽视创造性的发展,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有主体性的人。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重视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学做学习的主人。
6、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科学教育要求用科学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当“科学主义”的片面性令人关注让人担忧的时候,“人本主义”便一度又大行其道了。两种偏向,各执一端,似乎都很在理。而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从普及教育、继续教育到终身教育,则正用发展事实在消弭偏执消除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正在走向统一。这种统一早在七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今天人们对此的呼声更高,要求更迫切且统一性特征也更明显、突出而已。
7、教育的民族性和国际性
思考:“孟母堂”的遭遇;“学穿汉服”运动;新东方英语学校的兴盛。
例:哈佛与四川高校合作 成都可读哈佛MBA;德国约有150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教育部将安排小学书法绘画课比例;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现代教育已经走向民族性和国际性的融合。越有民族,越有世界性。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必须保持和发扬,但糟粕应该放弃。同时也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教育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但民族性是教育国际交流的基础。
二、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与教育
思考: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发展常识分析社会可以分成哪些相对独立的系统?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一)经济与教育
1.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包括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教育形态会不一样,且社会越往后发展,教育的种类越完整、内部结构也越复杂。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纵向考察会明白办教育总离不开一定物质条件,横向比较又会发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远不及发达国家,其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以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为例。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
这主要是就纳入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科技人才而言的。
学校教育的内容日益的丰富,21世纪的三大生存要素:外语、电脑、汽车。
(4)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
仅就目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已可看出,教育方法、手段、工具、形式等正孕育着一场变革,而且这场变革的影响可能是极其深远的。
思考: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对于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从一般劳动力、专门劳动力,到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训练。
(2)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需要人去创造和利用。要把已经创造出的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社会化,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广泛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率效益,始终离不开人,离不开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现代生产者。
(3)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例:重庆邮电学院成功研发3G手机核心芯片;重庆大学发明无需编程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教育不仅促使科学知识由物质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转移能使年轻一代在前人所创造、积累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产生出新的科学知识,掌握新的生产技术。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不仅要传递和传播科学技术,而且要从事科学与技术的生产,是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创造的重要基地。特别是研究型的高等学校,聚集了大批多学科的科学家、学者,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手段,而且有源源不断的朝气蓬勃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年轻一代科技队伍——大学生和研究生。事实上,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就是由著名的大学完成的。许多学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大学教授。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也都出巨资委托大学完成其所需要的科学技术项目,甚至资助大学进行基础性研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教育的影响(详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与市场经济联系直接而又紧密的那些学校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
(1)所培养的人才最终必须进入人才市场,受商品经济的供求规律的制约;这些学校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不得不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做出调整。
(2)学校自身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办学实体,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一方面要考虑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另一方面学校自身还要算个帐,就多筹经费、用好经费多动脑筋。
(3)市场观念冲击着原有办学模式,影响着师生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学校身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人们的教育观念、原有的办学模式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按需培养的观念正在强化,学校的经济功能正在加强,经济效益正待提高,经济利益正被重视。
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到学校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影响到学校活动层的经济和非经济行为,还影响到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不得不在各个层面上适应这种新变化、新挑战,找准切入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解决好与市场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的各类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模式问题。
思考:教育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教育为何成为“暴利行业”?
3、人力资本理论(详讲)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进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物质资本相比,在经济活动中是更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因素,在现代经济中,常常是更具关键性的因素。
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教育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所以,要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从测定教育资本储量入手。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前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现,一个受了初等教育的一般劳动力可提高生产效率44%,受了中等教育可提高108%,受高等教育的则可提高300%。
4、教育优先发展
讨论:根据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理解“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国策。(详讲)
例: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国际为7%)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教育公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薄弱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倾斜。各级政府要增加职业教育投入,重点支持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支持设立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民间慈善基金组织,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教。继续实行助学贷款,健全面向各阶段学生的资助制度,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扩大彩票公益金收益用于特殊教育的份额。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
(二)政治与教育(略讲)
思考:政治的哪些方面影响教育?(政治体制、制度、法制水平、政策等)
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
阐述为什么要强调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制定教育目的是社会实现对教育进行控制的中心环节。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为哪个集团或阶级服务的问题。统治阶级还会利用其政治资源优势从各个方面去控制、影响教育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以确保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
(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
例:解放前学美国学制;解放后学苏联。
教育制度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能否顺利实现。主要的教育政策往往都是由教育系统以外的决策机构制定的,这就是政治对教育制度变革的定向、驱动和支持的最好证明。政治制度发生变革后,其教育制度会随之发生变革。
(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
介绍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和投资现状。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经费的筹措、教育经费份额的增减和对教育经费使用的影响上。
(4)影响受教育权利。
社会阶层分化对教育权利的影响,如希望工程、贫困生问题。
2.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影响社会政治延续。首先,教育能通过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政治热情和参政所需的各种行为能力,来促进政治目标的实现。其次,教育能通过培养、补充各种政治人才来维持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
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一定社会的政治路线、原则、目标确定之后,政治管理水平对政治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因为能提高统治阶级成员的文化素质而有利于其政治管理趋于科学化。如果政治管理的科学化程度高,政治管理就会有法可依、依法而行,符合民意、体现民主。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是全体公民,公民的政治素养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有利于政治参与的大众化。俄国卡萨林女皇就曾说过,如果农民到了受教育的时候,就是她的统治垮台的时候。列宁更明确地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三)文化与教育(略讲)
讨论:小学生该不该读经书?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西化”的现象?孟母堂”的遭遇;“学穿汉服”运动
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这里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即社会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被吸纳进学校教育领域的文化,叫学校亚文化,其余的称为文化背景。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学校亚文化和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影响上。文化通过学校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1)文化的发展影响到教育内容的选择;
社会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学校课程随之更新,课程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儒家文化传统对我国教育的影响,西方宗教文化对西方教育的影响。教会办教育的传统,不仅影响着整个西方社会的教育,也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西方的宗教文化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文化的发展影响到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确定;
人类认识手段的发展,尤其是文化传递手段的发展,对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有很大影响。现代传播手段的大众化,使得个人独立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学习的时空限制大为降低。现代教师如果还是仅仅满足于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那是不够的。由于科学文化迅速而又广泛的传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那种信息中心。但教师知识传播优势的削弱或丧失,并不意味着学校优势和教师在育人过程中主导作用的消失。相反,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好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在知识的系统化和整体优化上,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在对学生人格形成的积极影响上,比以前做得更好。如我国古代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使用体罚的方法,不尊重儿童的个性。认为老师打学生是好事,是“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并认为“师徒如父子”,绝对不允许学生反抗教师。而西方社会到了近代,儿童的个性和人格尊严一般倍受重视。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杀子的文化”,而西方的传统文化是“杀父的文化”。
举例说明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冲击。
(3)学校亚文化对教育的深层次影响反映在教育目的及其变化上。
文化背景指的是那些未被吸纳到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文化因素。文化背景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如父母文化程度高对子女接受更高教育的期望值也高。在校外,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大众传播媒介也用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头脑。
2.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文化功能。这一功能具体表现为教育具有延续文化(教育一贯的、基本的功能)、更新文化(如我国自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这种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就使儒学大大兴盛起来,也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儒学传统,改变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普及文化(教育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发达程度的标志)和整合文化(整合不同类型的文化,增强不同地域间、不同国家间和不同民族间各种文化的包容能力)的功能。
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经济、政治与教育之间的那种决定与被决定、制约与受制约的关系。文化与教育之间部分包容,相互作用,互为目的手段。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各自相对独立地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同一层次上,相互之间的关系直接而又紧密,是一种共生关系、交融关系。
(四)人口与教育 (略讲)
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一般说来,新增人口多,发展教育就不得不看重量;如果人口实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发展教育就可能看重质。
(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低龄人口比重大,初、中级教育比重就不得不增大;低龄人口比重小,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就会相对增大。影响教育横向结构的,主要是人口的职业构成。如果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口所占比重大,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占整个教育的比例就会较大;如果生产欠发达,从事纯体力劳动的人口所占比重大,该比例就小。
例:农村有的学校垮了,因为没有生源,办不下去了,关停并转,只有如此。
(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为了使每个学龄儿童少年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规模、教育经费、教师数量、校舍设施等都应该据学龄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增减的快慢相应做一定调整。
2.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1)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受教育程度高的妇女因为就业机会多,容易接受计划生育观念而更愿意节制生育。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能改变人们的一些不利于降低人口出生率的观念,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少生优生。再说,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培养孩子的教育成本增高,会间接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例:德国妇女中全职太太有很大一部分,她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但极少生孩子。她们在享受生活,不愿生孩子影响生活质量,引起一些社会问题专家的争议。
(2)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教育能够直接而又比较突出地改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智力能力和劳动技术水平,即改变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
(3)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三、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略讲)
(一)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家长、长者、师傅、教师)、受教育者(子女、徒弟、学生)与教育中介(言传身教、工具、内容、习俗、方法、手段等)。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地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学校乃专职人员专门培养入学者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以入学者为直接对象,以培养入学者、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学校中的专职人员是教育的承担者,入学者是教育的承受者,是教育的对象。学校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与其它教育不同的是,学校还有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和可控制性,这是学校教育的优势所在,也是学校教育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具有历史性的。在教育发展历程中,即在教育产生、发展、变化中,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得以充分地显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与其历史性有着密切联系的一种属性。教育的历史性集中体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上。在看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人有培养人的规律。懂得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在教育自身的运作规律的统领下,人们对教育的许多认识成果都具有普遍意义,如德育为首、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顺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这些并不会因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失去其正确性。
(2)教育具有继承性;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在吸纳和利用以前的教育的有益的东西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因为有了继承性,所以教育常常会显示出自己的独有形式和发展历史。同一时代的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交流和借鉴。当然,在继承、交流和借鉴中会有选择和改造。
(3)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古代农业社会是滞后,近代工业社会是同步,现代信息社会是超前发展。教育可能超前,更多的时候是可能落后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一定社会确立之后,随之会建立起反映该社会要求的那种主流教育。在该社会的教育中,除了主流教育之外,还有旧教育的残余存在,随着该社会的发展,反映新经济要求的新教育因素也正在孕育成形之中。
(三)教育的属性与教育的本质属性
在对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的纵向考察中,我们了解到阶级性、等级性、生产性、育人性等教育的属性,平时我们还提到教育的永恒性、历史性、服务性、社会性、福利性、消费性、国际性、发展性、目的性等属性。
育人性既为所能罗列的任何教育所共有,又使教育与非教育相区别,因此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属性中,本质属性才是永恒的。
自测题: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的关系。
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3、简述教育起源说并评价。
4、什么是教育?其基本要素和本质属性是什么?
5、简述学校的产生及其意义。
6、简述义务教育的产生和意义。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问]: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通过培养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例:“狼孩”的故事,为什么会这样?
1972年,印度的一个村民,在森林里看见一个约3、4岁的孩子,用四肢走路,同4条小狼在一起。这个村民抓住他,并带回家乡。后有人对狼孩进行了特殊训练。经过几年的教育,直至死亡,才学会少数几个字和词,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
[问]人猿泰山能真正学会说话吗?
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推动人的发展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讲,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共同属性,它是一种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
人的发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说,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所谓人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后的婴儿开始,经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影响下,通过个人的实践,使个体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能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社会成员。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的发育,即指身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增强。心理的发展,一方面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各种专门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理倾向或意向的发展,如人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生理的发展,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制约和影响着心理的发展;而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益复杂,竞争机制渗透到各行各业,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可能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分内外两大类。内部因素主要是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外部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一)遗传素质的物质前提作用
遗传素质,指人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象、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点。是人不同于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在人类千百万年的学习、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创造中不断进化的结果。
1、遗传素质提供发展的可能性
思考:有一种“三色体病”,即从遗传而来的第21对染色体发生畸变,多了一条染色体,这种儿童生下来就有躯体和智力上的缺陷,称之为“先天愚型”,并易早逝。
一个受精卵在母体经过十月怀胎,为什么能够发育成一个生物的人?一个新生儿为什么可以学习语言和科学技术,能够从事劳动和发明创造?原因很多,但遗传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其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就是人的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它能对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词的刺激产生反映。语词是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凝结与概括,它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类思维揭示事物本质的工具和手段,是人类从事学习、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创造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遗传因素有缺陷,人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只有具备正常遗传素质的儿童,才具有正常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的身心发展随着遗传素质的成熟而发展。人体的各种器官和机能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规律地成熟。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它既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某些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它的超越性的发展提供了限制。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发展与他们大脑的重量、脑电波和脑神经结构的发展有关。例如人的平均脑重的发展新生儿为390克,八、九个月为660克,二、三岁为990~1011克,九岁儿童为1350克,这与儿童思维的发展在这些时段的智力加速期是一致的。又如婴儿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妈妈”,这反映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如果对六个月的婴儿进行步行训练,不仅无益,而且有碍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在成熟即将出现时,提供适宜的学习和训练,将促使成熟的到来,加速个体的身心发展,反之,无视成熟、试图超越成熟或消极地适应成熟,也会影响和阻碍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
资料Ⅰ-2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sell)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被试是一对出生才48周的双生子甲和乙。先让甲每天进行40分钟的爬梯训练,乙则不进行此种训练。6周后,甲爬5级梯只需26秒,而乙却需要45秒。第7周开始,格塞尔对乙连续进行两周的爬梯训练,结果乙越过了甲,只要10秒钟就爬上了5级梯。此实验说明了成熟是某些行为、能力产生的必需条件,是身心发展的一种准备状态。在某些人体机能的生理结构未成熟之前,学习和训练的成效是很差的,甚至是不可能进行的,只有在某一行为出现的机体发育临近或达到成熟状态时,学习和训练才能奏效。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是人体的结构形态,还是人的感官和神经系统,都是如此。它们都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人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人的才能发展的方向。如按照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关系来划分,有的人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他属于思维型,善于抽象逻辑思维,有的人形象思维占优势,属艺术型,多数人属综合型。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强度、均衡性、灵活性方面的特点不同,就使人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例如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生性活泼,精力旺盛,容易激动,表现为外倾性(外向)性格。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生性安静,动作迟缓,不易激动,表现为内倾性(内向)性格。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人的个别差异。
4、遗传决定论
问:“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对错
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孟子的行“性善论”等。
(二)环境的现实制约作用
[问]“孟母择邻”的故事的启示。(墓地-埋死人;菜市-小商贩;学校-好好读书)
人所具有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行为习惯等都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后天环境和教育训练把人的发展从可能变成现实。
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物质环境是指纯自然环境和人化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工厂、矿山、城市建筑、农庄田园等。如纯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的生理变化和行为习惯。而人化的自然环境则包含着物化的社会经验和文化,更直接的影响着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着人的身心的发展。南方多山,气候湿润,人也纤巧灵秀;北方雄浑开阔,人豪迈开朗。污染的环境人易生病,干净的环境使人更舒服、更易形成文明的举止。
宏观社会环境指人所处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大背景 ,它为人的发展提供总的条件,从总体上制约着发展的方向。任何人都跳不出他自身所处的历史时代。人在社会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在社会中形成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例:古时代的皇帝,再怎么威风,也无法像我们现在的一般人这样坐汽车、用电脑。外国人看《红楼梦》,怎么都不明白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他们说“为什么他们不私奔呢?”,我们现代人可能也会这样问。(时代的局限性使然:封建专制剥夺每个人的自由,既有行动的自由,更有精神的自由。而林和宝还是贵族子弟中更有创造性和叛逆性的人。)
微观社会环境指的是由家庭、邻里、亲友、伙伴、工作单位、娱乐场所等构成的个人生活圈,其影响广泛而又直接、分散而又复杂。尤其在中国,是熟人社会,特别注重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发展影响特别大。
例: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如金钱关系(小学生拿钱请同学做作业)、官本位思想(学生争当干部、请班干部吃饭);网络游戏的暴力(学生杀害网吧老板抢钱)。学校要求孩子做清洁,学生家长却帮着做。家庭有钱有权,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于是学习不认真。
总的来看,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现实条件,对人的发展有着现实制约作用。所以要优化社会环境,否则教育也会事倍功半。
我们把环境看作是影响个体发展的一个变量。因为:环境本身也要受影响;不同环境构成,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其影响的性质、大小会不一样;环境影响具有相对性。随着主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环境影响会相对减弱;对顺境、逆境的理解与主体的认知态度有关。
(三)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思考:“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康德)“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1、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P69-74)
(2)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81-85)
(3)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P87-89)
2、原因:
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人成长与发展中,它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已为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所肯定。没有教育,不接受前人积累的经验,任何人即使尽毕生精力也不会达到今天的文明程度。这些都表明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表现,是教育的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教育有专门化特点。特定的内容、特定的组织形式,专门的人,对特定的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施加特定的影响,这就使得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能具有主导作用。具体地说,学校教育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可以借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在育人中占据优势地位;
(2)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学生感、向师性,有接受教育获得发展的强烈愿望,具有可教育性;
(3)学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学校只有发挥出主导作用来,才可能担负起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的历史责任。
3、“教育万能说”
[思考]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而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美)华生
思考:“范进中举“和”孔乙己“的悲剧。
评价:洛克的“白板说”和华生的观点。
科学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成材,才利于人的发展;否则,只会损害人的发展。
4、条件: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包括这些条件:
(1)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在我们国家,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科学育人,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2)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学校教育要争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形成一致性影响,以不至于因方向不一甚至相反而整体效果不佳。
(3)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弄清其已有发展水平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搞好教书育人工作。
(4)创设适宜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人的个性在各种活动中形成。教师要精心安排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活动,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自我反馈意识和能力。
(5)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教是为了不教。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形成之时,也就是学校教育的影响持久地甚至终生地发挥作用之日。
(四)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内部推动作用
例:同一班的同学,同样的老师,同学的起点也差不多,为什么有的成绩好,有的却几科不及格,甚至退学?同样的家贫,有的去当小偷,有的却发奋读书成材?
同样的外部客观条件,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同,要求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不同,其内部动力的大小也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顺境、逆境的认识和现实态度往往差距很大。顺境、逆境,哪一个是发展的促进因素,哪一个是发展的限制因素,这往往可能因人而异。教育者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态度、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注意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转化成教育对象的现实的发展结果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人,就要遵循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原理所反映出的教育基本规律,因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指示着培养人的方向性、提供着培养人的可能性、可行性;培养人,就要遵循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原理所反映出的教育基本规律,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教育者要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已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表明了育人活动的适应性、针对性和目的性之所在。
但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它也受到遗传、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将教育和环境、遗传等积极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促进人的发展。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教育
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其自己的规律。教育者只有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遵循规律,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顺序性与教育。
思考:6个月练习走路,不但没成功,还使孩子害怕走路,为什么?
头尾原则,中心原则、远近原则,介绍婴儿发展顺序歌(一视二听三摇头、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周岁独站稳)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生命随着时间不断延续,时间串起一个个发展点,量在积累,质也在期待着飞跃。身心发展也具有顺序性。如从会爬到会站再到会走;从头部到下肢,遵从头尾原则,从身体中部到四肢边缘部位,遵从近远原则;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等。发展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决定着教育举措上的循序渐进。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按顺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技能传授,不能随意超越,也不能故意延迟,要前后衔接、依序推进。不可“拔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事与愿违。
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提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例:“狼孩”的故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举措的针对性。发展不仅前后相继,而且分期分段。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相对稳定,不同阶段有不同年龄特征。婴幼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之间身心发展特征和行为方式都有很大差异。而发展的每一阶段又有其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具有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加强针对性,对不同年龄段的对象采取不同教育方式方法,力争以最适宜的方式对待该年龄段的学生。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如2~3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能。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无法补偿。正如《学记》所言:“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所以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适时进行,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2、各阶段任务及教育:
婴幼期:个体由软弱、依赖走向对周围环境具有初步适应能力的时期。发展迅速的。一岁后逐渐能独立行走,三、五岁便可启蒙,六、七岁即可正式入学读书。教育:学会直立行走和初步掌握本民族口语;教幼儿学会使用玩具、器具。
童年期:身体发展相对平稳的时期。教育:帮助儿童学会学习、使儿童热爱学习。
少年期:身心变化急遽的时期。生理上开始长大成人;心理上追求独立,但心理成熟慢于生理成熟。教育: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青年期:身心在总体上已达到成熟;教育: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例:“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说明了什么道理?两个孩子都没交作业,老师对其中一个调皮的男生严厉批评,对另一个内向的女生却温和的提醒,为什么?小学女生的成绩普遍比男生好,但从初中起到高中,男生的成绩就开始好过女生,为什么?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个体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个体与个体相比之下,每个人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这种差别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一般说来,女性比男性起始年龄早2-3年,速率高,持续时间短),它不仅是自然属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社会属性上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教育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
多元智力理论: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他1983年出版的著作《智力的结构》中认为,就智力的本质来说,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来说,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7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1995年又将自然观察智力增加为第八种智力)。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力或以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时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第三,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多种智力。
启示:幼儿教育应尊重教育的公平性,形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特长,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扬长补短”,开发儿童的潜能优势。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与教育。
思考:“舟舟的故事”;海轮?凯勒学“水”;“盲人一般听觉敏锐”,“张海笛的故事”,“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性的,“长善救失”、培养个体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之,教育适应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并非要迁就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其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不断提高其身心发展水平。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相互联系的,身心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固然,教育者应该考虑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但不能以此为限。教育要主动为学生的发展做准备,不要消极等待;要发掘潜力,不要只顾眼前学业成绩;要让内因起作用,不要强制发展。
自测题:
1、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一段话:“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花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种才能,对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社会上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
2、“进步的政治必产生进步的教育;颓废的政治必不能完成进步的教育。进步的教育可以助成进步的政治,而不能挽救政治的颓废,更不能为颓废的政治作掩饰。”( 编《林砺儒教育文选》, 出版社,第153页。)
3、联系实际分析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