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名 言
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
———(俄)乌申斯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德)马克思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邓小平
第二章 教育目的
【内容提要】教育目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和“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我国,不论是教育目的的制定、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还是素质教育理论的构建,都离不开马恩学说,尤其是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正确指导。本章主要论述教育目的的作用、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个人全面发展”及其目标层次、素质教育及其基本特征及具体措施。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了解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认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及具体措施。
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引言:
讨论:对你的读书学习的结果,你自己、父母、老师、学校、国家各有什么不同的期望?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1、广义的教育目的
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国家、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学生、亲友、老师等的期望,主要包含国家(办教育者)、教师(直接从事教育工作者) 、学生(受教育者)、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的各方面的教育目的。
2、狭义的教育目的
指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一般说来,教育目的包括两大构成要素,一是规定所培养人具有的社会功能,这一构成要素在我国现行教育目的中表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规定通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要形成的各种内在素质及其结构,我们的现行教育目的具体化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另外,也可以包括培养人才的途径。如“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目的最终是要通过具体的培养目标来体现的。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和要求。它在教育目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学校或专业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指具体的课程、教学单元和教学环节所追求的目标。如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和活动目标的等。教育目的是总目标,它指导着培养目标的制定,而教学目标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现在,人们也从广义上来理解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就包括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一)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确定以后,它就对教育的各个方面具有规定和支配作用。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教育中的各种活动乃至教育的制度和结构,都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去确定。比如,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为重点,所以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就体现了灵活性、生成性;内容在组织上体现了多样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探究,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现代化的学习工具。
(二)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可以引导和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由于教育目的本身含有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因此,教育者对学生不符合教育目的的行为总是予以引导或纠正,把学生的发展纳入到预定的方向中去;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控制上,这是因为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目的对自己未来发展成长的意义和要求时,往往能增强他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完善自身努力程度,把合乎教育目的的发展作为努力方向,主动发展和规划自己。
(三)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工作成效的基本依据。教育活动的得与失、质量高与底、目标达到的程度等,教育目的是其直接判断依据。一所学校好与坏的评价,关键是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是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检查教育效果、评价教育质量必须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准绳。
总之,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所要达到的结果和归宿。离开了教育目的,教育活动将失去航向和指针。
三、教育目的的分类
1、以制定教育目的的主体为标准分类:(书51页)
外在的教育目的和内在的教育目的;指令性教育目的和指导性教育目的。
2、以不同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为标准分类:
分析古今中外的教育目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目的里既包含有人的共性的培养,又包含有人的个性的培养。或侧重于培养共性,或侧重于培养个性,或兼而有之。这与确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有关。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曾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指导思想;即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符合国家根本精神的有用公民。他们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不存在个人价值。如孔德、涂尔干(塑造社会我,就是教育的目的)、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生活在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等人就持这种观点。个人本位论也称“个人价值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人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学生个人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如卢梭、福禄倍尔、马斯洛、罗杰斯、萨特(“人除了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他人是‘地狱’”)等人就持这种观点。实际上,走极端都是片面的,教育目的的确定既要考虑社会需要,也要考虑个人的需要。也就是既要培养人的共性,又要培养人的个性。因为共性是构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前提(从人的心理因素而言)。共性和个性共同构成人的素质,也就是要培养具有共性的个性和具有个性的共性,使之和谐统一。当然,共性和个性的结构比例,应视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处的场合而定,而且人是有差异性的。
除此以外,另还有“宗教教育目的论”(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上帝的忠实的子民。)和“文化教育目的论”(狄尔泰、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本质即个人文化的陶冶,教育是从文化社会中选择”文化材“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完满生活的预备”的功利色彩的教育目的论(斯宾塞);“除了教育过程内部本身的目的之外,教育并无目的”(杜威)。“主张以培养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绅士为教育目的”(洛克)。
3、以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类:(书53页)
应然的教育目的和实然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提问:你所知道的教育目的,对“五育”的理解?
一、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依据;
强调全面发展学说不是“全面发展教育”。
“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基础上完整的结合;克服人的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二)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状况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的现实依据;
举例:介绍新课程背景下我国教育目的内容的变化,如环保、心理健康、创新和实践能力。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同的生产方式为人提供着不同的发展可能性。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某一具体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确定教育目的时不能不考虑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
如封建社会要求教育培养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明人伦”的君子等。
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尤其是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越高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如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要求注重培养人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等。
还受到一定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一定社会起支配地位的教育思想必然制约着一定社会教育目的的制定。如我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重视道德教育,而墨家的教育思想重视科技教育。封建社会“独尊儒术”后,其教育目的就一直强调德育,而忽视科技知识的传授。再如传统派教育思想比较强调培养人的“服从”意识,而现代派教育思想比较强调培养人的“反叛”精神,它们都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教育目的产生着影响。同时,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也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如西方传统文化较强调培养人的个性,鼓励人冒险和创新;东方传统文化较强调培养人的共性,遵循中庸之道,如儒家文化。
(三)人的自身发展需求是不可回避的特殊依据。
举例:我国过去不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现象,如德育的内容安排。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对象的发展是我们在教育上的追求,因此从事教育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育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遵循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去进行育人活动。不如此,教育成效必然大受影响,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会被大大削弱。
不同时代的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征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也必然要考虑,比如所强调的素质重点就可能不一样。特别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时,更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
二、我国当代的教育目的表述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当前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而其教育目的就是一句话“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这句话高度概括。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较为具体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一次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总之,要想既高度概括又明确而具体的表述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有一定的困难,但它的基本精神是比较明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的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统一。
三、我国当代教育目的基本点
(一)人的基本素质的的全面发展
1、所谓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先天素质、后天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自然素质、社会素质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几对与素质有关的概念。人的素质涉及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起来,就是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
2、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
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就教育对象所受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
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中,都提到培养人的基本规格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因为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的素质,都可以说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为此,我们对受教育者必须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了解“五育”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德育:思想政治道德法纪
智育: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统一
体育:体育技能和体育观念
美育:审美观念、审美能力。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区别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观念和基本的劳动能力、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4、“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思考:中小学“德育为首、智育为主”的依据和意义。
“五育”各有其独特的任务要求。“五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育的导向作用、动力保证作用,智育在知识、智能方面的基础作用,体育在体力体质方面的保证作用,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辅德、益智、促体作用,共同要求我们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时要坚持“五育”并举,彼此配合,整体优化,防止偏颇,杜绝偏废。
5、注意:
(1)全面发展不是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2)“德育、智育、体育”不是人的素质,而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的基本内容;
(3)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把“美”的素养列入教育目的,这说明我们国家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4)要理解为什么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的表述中不提“劳”和“劳动教育”。未提“劳”,并不是说“劳动教育”不重要,或者是停开这些方面的课程,而是因为“劳动教育”融合到其它几育里。比如,劳动观念、态度、行为习惯的形成融合到德育中,劳动技术教育属于智育的重要部分,同时,劳动可促使人的身心健康,劳动中的“美”又和体育、美育相交融。
(二)人的个性发展
教育目的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我国培养人才的统一要求,是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应该达到的,是个体发展的共性。同时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每个人的发展又各不相同,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怎样正确处理个体发展的共性和个性、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呢?首先,要以全面发展来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为,全面发展是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基础。学生有了比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有利于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才能在某一方面更具有创造性。“韩寒现象”为众多的教育家所不赞成。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各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发展需要来自各个方面不同“营养”,仅仅一个方面发展,那这种发展是片面的、残缺不全的。其次,要以个性、创造性发展来推动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自己乐于从事的活动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从而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劳动者”、“建设者”与“接班人”
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的是受教育者所要承担和发挥的社会功能,是受教育者的社会职责,也是不同时期教育目的表述中的中心词。因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性质、前途、命运。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培养的人,无论是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无论是国家的公务员还是平民老百姓,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不是不劳而食的剥削者、寄生虫和贪图享受的精神贵族。同时,他们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坚持和保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阵地,永葆社会主义本色不变。对“接班人”的理解不能曲解为国家领导或者是各级管理干部,每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公民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今国际上政治风云变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日益激烈,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尤为重要。所以,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要以对今后十年乃至下个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广大青少年。”
第三节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一、应试教育的成因及危害
(一)应试教育的涵义及成因
应试教育是专指脱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违背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训练活动。其主要特征是以应考为目的,违背教育方针,将教育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教育僵化为“一刀切”的教育,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和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被抛弃。
造成应试教育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社会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一直是支配、影响着我国教育文化的主流思想。应试教育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隋朝末年的科举取士制度。从那以后,科举成为走上仕途最主要的途径,凌驾于教育之上,使教育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和手段,考试成为教育的目的。科举式的教育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典型。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34年就给科举式的教育画了一张像,他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变成了会考的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试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①因此,应试教育并不是今天教育的特性,而是传统教育在今天的流传。
2、社会现实原因
(1)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存在。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但教育仍然是“卖方市场”,高等教育仍然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存在。物以稀为贵,更何况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具有福利或半福利的性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前途和命运。于是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2)用人制度和就业制度使然。首先是用人制度的“三重三轻”,即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贡献,重知识轻能力,干部任免、职称级别、工资待遇都跟学历、文凭挂钩,造成社会对学历、文凭的过度追求。其次,工农、城乡、脑体劳动之间还存在着差别,由于我们的用人是以学历为主要依据的,而学历是通过考试来取得的,因此,通过考试改变命运、得到升迁,已成为不少人的意愿。(3)招生制度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招生录取的标准实际上只看学生最后一次的中考或高考成绩,“一次考试定乾坤”。学校以考分定学生优劣,教育行政部门以升学率定学校或地区教育的优劣。因此,中考、高考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试由手段异化为目的。(4)部分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不按国家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非考试科目不上,考试科目无休止地加班加点,音、体、美教学和课外活动徒有虚名等。
(二)应试教育的危害
1、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堪重负
主要表现在“六多六少”,即书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睡眠少、文体活动少、德育活动少、自主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与生活能力培养相关活动少。第一本中国少年儿童蓝皮书揭示,有47%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重压之下,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患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的中小学生不断增加。我国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在全世界已上升为第二位,青少年的身高已明显落后于日本。重压之下,不少学生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国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占20%~30%,中学生占40%~50%,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一些学生长期处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对学习、学校、教师、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重大的人生悲剧。
2、应试教育严重摧残了学生的人性
在学校里,教师“恨铁不成钢”,有的教师因缺乏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导致污辱、体罚学生。有的家长也是如此,甚至打骂成为“家常便饭”。对学生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材料Ⅲ——4 教师侮辱和体罚学生举例
1998年3月,辽宁省黑山县一个入学仅四十天的7岁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因未听清老师的口令而被教师踢伤,以至于不能上学。
1992年9月2日,甘肃省金塔县古城乡某小学教师马××在检查四年级学生的作业时,因学生马××(男,12岁)作业没有完成,马“老师”便先后在该学生的胸部和背部各打一拳,该学生当即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法医鉴定,系外伤性心肌出血休克致死。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某小学教师刘××,凡是他认为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都要吃牛屎。他所教的四年级一个班,共有34名学生。1991年就有27名被强迫吃过牛屎,包括7名女同学。这些学生共计吃牛屎52人次,最多的一人达6次。
——转引自易连云著:《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3、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性,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个性发展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能力,这是当前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但是,应试教育往往是“大一统”的模式培养人:统一的教科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等等,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4、应试教育严重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因为应试教育以适应升学的需要,挑选人才为目的,实施急功近利的短期教育行为,追求教育的短期效应,其根本任务是追求升学率。教师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有的学校人为的把学生编成快慢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使双差生在学校里倍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而抬不起头来,失去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素质教育概念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2、素质教育要义
(1)素质教育是全民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不能只靠少数“精英”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来实现。素质教育的全民性,保证了我国每个国民创造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无疑是开发了最为宝贵的智慧资源。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素质和能力。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并实现其教育目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在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中作了明确规定,其基本点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就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决不能只抓某一方面的素质而忽视其他方面。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避免只抓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素质提高的弊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优秀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中等学生迎头赶上,尽快步入先进行列;使落后学生在他们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4)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潜能的教育。素质教育由于要实现的目标明确具体,师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特别是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机会,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进行高效率学习,殊途同归,实现素质发展目标。
3、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这种的形势下,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根本转变。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大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政治家、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①于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标集中于教育事业,呼吁教育改革。1983年4月,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经过18个月的调查研究,向教育部长贝尔提交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之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这个报告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才能。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应要求并且帮助所有学生尽其能力所及从事学习。1984 年至1987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先后四次提出了审议报告。严厉地批评日本当时的教育“过多地培养了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缺乏主见和创造能力的、没有个性的模式化人才”,指责“以激烈的入学考试竞争、欺侮弱小同学、逃学、校内暴力、青少年道德行为不良等”为标志的“教育荒废”现象。提出要“把以最大限度的努力使儿童的身心两个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摆在教育的中心地位”。1989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后发表的报告是《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专家们认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具有与他人协作,对科学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品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技领域综合化;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征和特长;具有掌握交往工具,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为应付未来的挑战,不能只考虑智力开发,同时要注意提高人的道德与理想水平。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要帮助他们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同情。因此,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主动与国际教育接轨,是对国际教育大趋势作出的积极反应。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恢复高考以后,应试教育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应试教育把学生局限于书本与课堂,局限于残酷的训练与考试之中。学校只注重升学,不考虑学生做人,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情感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导致学生知识与情感、知识与实践、知识与创造力的巨大失衡。美籍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朱棣文教授曾说过;“中国的学生非常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他们缺少创造精神。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意精神和冒险精神,有时做出难以想象甚至“发疯”的事情,所以往往创造出惊人的成就。例如硅谷的一个“yahoo”公司,就是斯坦福大学几个学生创立的,因为他们的导师有一年不在学校,他们就自己创公司搞开发,对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基础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它影响学生将来学习、生活和做人的最基本品质。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用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那么,中华民族的振兴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1、端正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的转变涉及到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观念转变。只有统一了认识,依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指导,形成正确教育观,才能按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全社会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统一了,“转轨”才有可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推行开来。端正教育思想:首先,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的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的目的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惟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而轻视大多数学生,只重视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
2、进行整体教育改革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或要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牵动社会每一根神经,牵动着千家万户亿万人民的心。从宏观层面上讲,涉及到政府的引导制约、经费投入、教育管理、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等等;从中观层面上讲,涉及省、市、县、镇的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系统,教育行政部门的执行系统,反馈调控系统等;微观层面主要是学校的实验推行机制,包括“制定目标”、“实施目标”、“检测评价”、“结果运用”等一系列环节。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全面推广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为什么仍然举步维艰,阻力重重。虽然说,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是教师,是学校。但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因为素质教育是由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教育改革。然而目前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行为根本不到位,某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做法与素质教育理论和成功的实验还相差甚远。就象某些专家所说,各地“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应试教育却搞得扎扎实实”。 所以,从国家、政府这方面,要对学校的学制、考试制度、招生制度以及社会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通盘考虑,提出相关政策;按照《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的规定,提供足够的经费;办好每一所中小学,为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创造均衡的发展条件;为成人、老人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机会;等等。
中小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要使全体青少年儿童得到全面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必须对中小学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育活动、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管理等进行整体的改革。过去,人们认为,素质教育在课堂,要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然而,素质教育的实施最终又如何呢?所以,仅仅依靠某一方面的单项改革是难以奏效的
3、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
由于应试教育长期的片面的用考试分数、单纯的升学率来评估学校教育质量,形成对基础教育的负导向作用和负激励机制,不改革这种片面的评估制度,基础教育就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就不能最终转向素质教育。如何摒弃以考分和升学率为核心的应试教育评价考核体系,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呢?
(1)评价的对象、主体多元化。应试教育的评价中,教育者是评价的主体,受教育者是评价的对象。素质教育评估中,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政府都是评价的对象;评估不仅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上对下的评价,而且也包括学生评教师,学校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评价政府;学生、教师、专家、领导干部都是评价主体。
(2)在评价目标上,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状况,并进行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换言之,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
(3)评价手段应多样化。既要有考试,也要有非考试性评价;既有知识评价,也有技能、能力、品德评价;既有课堂评价,也有课外评价;既有统一的评价,也有个体差异评价;既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既有诊断性、形成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等。
(4)在评价指标上,应强调素质目标参照模式。以素质发展目标检验工作效果,淡化常模参照法,禁止滥用给学生排名次的做法。
4、改革考试和招生制度
从考试本身来讲,它是一种评价手段,和培养人的素质并不矛盾。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其它国家,选拔人才主要是通过考试这种方式。在没有其它手段可以代替它的时候,考试这种手段还将继续为人们使用。应试教育的考试是限定考试内容、考试范围,把手段异化为目的,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素质教育的考试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而是通过考试或考核来衡量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衡量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怎么样?衡量是否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招生制度始终被社会认为是阻碍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调整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不相符合的内容。国家在高校招生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断扩大规模,放宽学生入学年龄;考试科目进行“3+X” (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加上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改革实验,考试内容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采取远程网上录取,以使招考工作更加公平、公正;扩大高校自主权。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各地在初中和高中招生制度上也进行了大力改革,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5、不断提高校长、教师的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必须依靠学校校长、教师的思想和行动。如果,把影响素质教育的其它因素看成外因的话,那么,校长和教师的因素就是内因,是决定性因素。毛泽东同志曾讲过,办一所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师和规定教育方针”、因此,“改善教员质量是学校办好的一个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校长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因此,校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治校、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次,要有教育管理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既要调动广大教师教的积极性,又要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的目标。再次,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最后,要学会依法管理教育、依法维护教育、依法发展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
实施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教师的相关的素质。我们的教师长期拼搏于“应试教育”中,习惯的是适应“应试教育”的教材、教法,而对素质教育思之甚少,做之更少,对实施素质教育还有诸多难以适应的地方。如素质教育中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多元素质,在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要求教师在发挥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要求教师创造好的教学环境、条件,为学生服务等等。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当务之急是培养和培训出一批思想素质、知识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总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实现了的。因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需要各级党政干部端正教育思想,对教育转轨进行正确领导。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必须真抓实干。
材料Ⅲ——5 山东高密一中素质教育简介
再如我国山东高密一中:校长李希贵1995年上任实施改革,他把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作为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准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定给予形式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民主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启动“中学生自我锻造工程”:各种竞赛、评比,学生社团活动,自办电视台,有体育节、文化技术节等。还面向全体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开设34门选修课、37门活动课,如三名活动(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课堂教学民主化:创造能力培养的土壤,多向交流,每堂课留出10分钟,鼓励学生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等。所以他们的校训是“为四十岁做准备”,而不只是为三年后的高考做准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他们倡导的教育信条是:①在教师的眼里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应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②创造形式成功的机会,用成功酿造自信;③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道德锻炼;④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拿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⑤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⑦在教育者的词典里,只有“挫折”一词,没有“屈服”二字;⑧失败教育只会使教育失败,成功教育才能使教育成功;⑨播种下的是习惯,收获到的是品格;⑩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7日
(三)对素质教育几点再认识
1、素质教育不是考试的否定
2、素质教育不是对双基教学的否定
3、素质教育不是让学生没有负担
4、学生素质提高了不能就认为是素质教育
思考题:
1、你如何看待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3、联系湖南汩罗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谈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及措施。
4、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我的教育目的观”(即教师心目中理想学生的形象)。
5、用所学的教育理论评析“韩寒现象”及类似的现象。
附:韩寒何许人也?上海松江二中的高中学生。因在高中期间发表长篇小说《三重门》和其随笔集《零下一度》而引起国内文学界的震惊,但有如此文学才能的韩寒,在功课上却是七门连挂红灯,而导致留级。韩寒本人对多门功课不及格却不以为然,他在《三重门》自述中表明了自己的心声:“还是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这又引起了教育界的恐慌,虽然不少人为韩寒惊讶叫好,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韩寒是个“问题少年”,很多人在为韩寒的处境和未来担忧,这个“高才留级生”已成为教育界、文化界争论的一个热点。是耶?非耶?请发表自己的观点。
6、教育目的有什么重要作用?
7、素质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