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德育模式初探── 一个德育案例引发的思考  李进  摘 要:德育即是育德,它是主体有意识地将社会规范、社会要求、社会思想道德内化为自身德性的过程,它是在社会主体价值所认同、接纳的价值观念、行为意识的刺激下,通过主体内在的信息加工,最后付诸实践的过程。德育活动是一个“认知─抉择─实践─反思─再认知─再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主体─发展性的德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根本,促进学生主体德育的发展,这是德育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关键词: 新课程 德育 德育模式 主体性 发展性 一、德育案例 某农村小学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学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教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是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此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 二、德育案例引发的思考: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德育模式初探 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以主体自我发展,自我实践为宗旨的德育。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发展性”的德育。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能动地自主建构思想品德的活动;是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活动。该案例突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的束缚,初步解释了何谓现代德育,如何进行现代德育,以及现代德育对德育主体的要求等等德育中的重点问题,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模式提供了某种借鉴。 (一)道德牵引──自我认识 德育即是育德,它是主体有意识地将社会规范、社会要求、社会思想道德内化为自身德性的过程,它是在社会主体价值所认同、接纳的价值观念、行为意识的刺激下,通过主体内在的信息加工,最后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受教育者对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的认识和判断,是其道德践行的根本前提。 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牵引,加深青少年对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认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多方面协同合作,才能取得实效。首先,教育工作者应该广开渠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开辟各种青少年德育基地;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设置各种宣传栏,悬挂名人画像、格言警句,在校园醒目的位置校风、学风,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娱、科技活动等等,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培养和教育。其次,抓好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制定和印发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进行自我对照,自我约束;指导学生有组织地开展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如围绕某些专题问题创办黑板报、手抄报;引导学生有准备地参加班级内部或者是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等等。再次,进行普法教育,培养学生民主法制观念。如,在学校教育中,利用适当的时机讲授《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等等。通过以上活动向学生传授道德教育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的道德常识,加深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讲解道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的牵引,引导教育者做出适当的、稳定的自我认识和判断,是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案例中,德育工作者改变了传统的德育灌输和指责式的教育模式,通过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牵引,引领学生有意识地融入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认识、比较、反思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有效措施。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引起、唤醒、激发学生潜在认识和社会真实存在、社会真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督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再认识,激起已有道德认识的重新建构。 (二)价值抉断──自我选择 传统的德育,是一种管理、控制、约束的德育,忽视了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是一种纯粹的成人对儿童的管制,是一种霸权主义式的德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教育界普遍存在一种成人霸权主义,它强求儿童去适应成人的社会环境,不承认儿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用成人的价值代替儿童的价值,要求儿童摆脱自己的发展特点去模仿成人,把儿童看成是成人生活的准备,或当作其他成人的工具,替他们去实现某种愿望。”在这种预置的前提下,儿童正如一部机器,任由德育工作者(成人)去操纵和控制,完全没有自我发展的自由和选择。这种所谓的德育,是一种不真实的德育,或者说是一种畸形的德育,这种德育的实质是儿童在成人的安排下,接受他们认为的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念的德育游戏规则的灌输,培养他们认为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主体—发展”性凸显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倡导德育过程中人的自由和选择。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拉思斯所言,“源于个人生活的经验因人而异,价值相对且不能强加给人,但人皆有学会自我决策的本能,个性对价值作出判断时皆取决于他内在的准则,德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分析、辨别和认清自己的价值,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者追求何种道德生活、接受何种道德规范,作出何种道德判断,选择何种道德行为,都要受到个体所接受的道德价值观的支配、调节和控制。因此,按照拉思斯的德育的“三阶段七步骤模式”,应当让学生“自由选择”、“尽可能自由的选择”、“在考虑后果后进行选择”、“珍视自己的选择”、“公开自己的选择”、“按选择行事”、“重复行动”。然而,学生虽然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但是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来说,这种认识和评价往往不够成熟和完善,因而需要德育工作者的介入引导。就案例而言,此时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不再是道德的权威,不再是道德的宣判家,而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的作用不是给予学生何谓道德真理,何谓正确的道德准则,而是设置某些道德情境,选择某些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道德实例,模拟某些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和实例中体验、比较、分析后果,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三)行为践履──自我体验 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改善个体的社会行为。在德育活动中不仅应该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对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和加深学生的道德情感,锤炼学生的道德意志。这与新课程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建构,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生成新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出一辙。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自我道德认识和评价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是对自我思想、言论、行为作价值判断时所产生的道德情感和体验,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善于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检验自己的道德情感,适时地指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提升道德情感,要注意通过审美和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和战胜自我的喜悦。使学生在德育践行中始终能自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 (四)反思总结──自我评价 学生固有的道德行为的转变和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生的“认识─选择─行为─评价─再认识─再行为”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自我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行为的后果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这次道德践行的得与失,对与错。与社会规范、社会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哪些行为和结果是社会主流价值允许存在的,是促进社会主流价值存在和升华的;哪些是社会主流价值所不允许存在的,是违背社会主流价值的,对社会道德规范起破坏和颠覆作用的。 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进行重新的思考和总结,促进学生原有认识的重新建构,使之自主地向社会道德要求和规范靠拢,形成自身内在的对道德规范的真实理解,迫使道德践行的真实和有效,这是道德教育的根本要求所在。 (五)辅导矫正──自我超越 学生在认知、情感、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德育必然是一个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结果。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对其进行辅导和矫正,完成学生从德育认识到行为的自我超越,实现优化的德育结果。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形成个体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的变化又总是根源于认识、情感、意志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变化。”由此可见,和谐的心理活动对个体良好的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故此,这里的辅导主要指心理辅导。 当今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残酷激烈,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加之多元的社会带来多元的价值理论和生活方式,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尤其是还没有作好充分准备的广大农村中小学生。部分学生对原有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产生怀疑,甚至是抵触,这些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实现。 在这一环节中,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及其成因,用适当的心理辅导的方式改变学生的抵触心理和畏惧心理,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养成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意识,正确地指导道德实践。 总之,德育活动是一个“认知─抉择─实践─反思─再认知─再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主体─发展性的德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根本,促进学生主体德性的发展,这是德育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朱小蔓:《教育问题与挑战》,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3]?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