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 ?????????????????????????????????????? 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当今美国存在着六种主要的学校德育模式,这些模式是使美国德育在七十年代后得 以复兴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多元性与针对性共存。 美国的多元文化和社会政体决定了其多元的德育模式。从内容上看,可大致分为(1)以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为代表的注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2)以班杜拉等人的社会学习模式为突出代表的着重形式的榜样示范的社会学习德育模式。(3)以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模式和库姆斯等人的价值分析模式为代表的导引学生价值取向的德育模式。(4)以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为代表的促进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德育模式。上述的各种模式涉及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更能有的放矢,德育也因此更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为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科学性,可操作性强。 美国的德育模式注重科学的实证研究,从而把“要这么做”建立在“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客观依据上,而不是从条条本本出发的主观设计。以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例。这种模式是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其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提出并建立的。在构建这一模式的过程中,科尔伯格及其同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注重调查,注重科学实证的结果就是这些模式在建构时大都向教育者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的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方法、以及处理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策略和手段,使这些模式具有了极强的可操作性。 各模式都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美国的德育模式注重个体教育的渗透性与非直接性,反对统一的模式和硬性的灌输,大多数模式都强调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参与德育过程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当代美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复兴的源流中就是以反对传统的道德管束作为共同的呼声和起点,特别是杜威所倡导的“新教育”中合理的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纪律”成为基本原则。因此,这些德育模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培养积极能动的德育主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模式研究趋向于多学科整合,综合性强 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理想的德育模式是美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共同特点。研究者在继承历史上一些教育家及教育流派的理论精华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从其他学科诸如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中汲取营养,作为构建德育模式的理论支撑,特别是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美国的德育模式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 美国的德育模式研究和实践就表明,多元丰富的德育模式并存是德育工作获得生机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如果仍然是简单地肯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价值的方式来进行,将势必导致学生价值观上的混乱,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变德育接受模式,知情意行德育模式等少数几种德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2、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 美国的德育模式大都强调发扬学生的道德能动性,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这对我国的德育模式研究及实践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从内容上倾向于让学生学习现成的科目,在方法上侧重于以“接受为主”,用记忆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为主。事实证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悖于德育规律的,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而且既使有主体的参与但不是自觉自愿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 3、增强德育模式的可操作性的研究,积极建构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我国的德育模式一般都缺乏具体的操作步骤、方法指导、结果评价等,有的模式虽然有操作方法的介绍,但缺乏具体的情景设置及说明。以八十年代兴起的知情意行模式为例,该模式提出了“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导之以行”的操作策略,但具体在什么情况下晓理动情,什么情况下炼意动情却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及说明。因此,加强德育模式的操作范式的研究是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重要一环。 4、促进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加强德育模式的科学性。在美国德育模式的研究者往往既是教育家,又是心理学家,其模式既有教育学的理论支撑,又涵盖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极强的科学性。而我国,德育模式的研究一般还仅仅停留在较为单一的理论领域,多学科的融合和沟通还很不够,这也是造成我国德育模式的科学性、理论性不够强的原因之一。我们应加强跨学科的研究,注重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中获取可利用的资源,以增强本研究的科学性。 - 作者: 郭永强 2004年07月3日, 星期六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