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德育 教学目标: 1.掌握德育的概念,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德育的任务、目标和基本内容。 2.深刻领会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掌握德育的主要原则,并能自觉依据德育原则开展德育工作。 3.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把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德育方法去开展德育工作。 教学重点: 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 德育的内涵、过程的本质特征 教育方法: 讲述、讨论、案例分析 授课时间: 4课时 教学进程: 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苏联)马卡连柯 教给孩子德性吧,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贝多芬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moral education) 提问:你理解的德育是什么?引出两种普遍性的倾向,政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指出其不完整性。 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强调德育内容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 呈现青少年犯罪等德育问题的负面材料,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德育为首”的思想没有被落实到实处?(见材料:青少年犯罪惊人) 阐述德育的意义: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品德,指导他们的发展方向。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部分,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作用、动力作用、建构作用和心理保健作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品德发展打基础的时期,德育是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故它在人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一位记者曾采访一个最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问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我的成功得益于小学阶段的老师教给了我几样东西:第一,进食前先洗手;第二,不要说假话;第三,有了错误要改正;第四,答应了的事情要做到。大家可以看出,这几个方面都不是智育的问题,恰恰都是做人的问题。 2.规定学校教育的性质。因为德育能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方向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最集中地反映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利益。德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和方向起保证作用。 3.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德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所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在西方,古希腊也很重视德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实践,并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认为,知识和行为之间,道德和理智之间不应分裂开来。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邓小平:“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所以德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德育同智育、体育、美育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三、德育的任务与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说到底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以往的德育往往只强调做什么的人这一重要前提,离开了怎样教学生做人这一前提条件,谈做什么人都只是一句空洞而又流于形式的口号。 1.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包括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两方面。前者指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是合格公民的要求。后者指遵守公共生活秩序,讲究公共卫生,讲究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和讲究信用,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勤劳俭朴,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 2.引导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分真伪、善恶和美丑,养成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会运用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重点阐述养成教育的思想和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的原因,并简要阐述心理健康和一般的思想教育的区别,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引导 (二)德育的目标 小学德育的目标:小学德育目标在于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打好基础,培养小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四、德育的基本内容 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民主与法制的启蒙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涵义 1.思考: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没有差别?德育有没有内在的特点? 德育过程同智育过程相比,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即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常常需要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 2.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或者:德育实施的流程。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 那么德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德育的任务与智育的任务有不同,智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解决学生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德育不仅要解决学生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不但要受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作为受教育者的一种外部影响,主要特点就是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施加影响的关键是要通过教育改革,克服德育工作脱离实际、空洞说教以及种种形式主义的弊病,使德育过程科学化。同时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发影响中的积极因素的作用,限制消极因素的作用。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包括施加影响和接受影响两个方面。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接受影响的过程是把已有的思想同选择的外部影响进行比较、取舍、改变或深化,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也就是思想矛盾斗争的过程。斗争的结果是否定或肯定教育影响。教育者不能代替学生作出选择和转化,只能创设条件,促使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斗争向积极方面发展。 教育者应着眼于增强学生思想上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通过思想斗争战胜消极因素。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以表扬为主,发扬优点为主,重视后进学生身上的发光点,珍惜他们的点滴进步,鼓舞他们上进。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促使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他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知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基础。情感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催化剂。意志是形成思想品德的巨大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进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 1992年前后,江泽民同志提出在中小学开展“两史一情”(近代史、现代史、国情)教育。号召发出以后,很快在全国各地掀起“两史一情”学习的热潮,各地自发地把“两史一情”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好多学校看“两史一情”的电影,讲“两史一情”的故事,讲爱国主义的故事,讲奋发图强的故事。然后,开座谈会、主题班会,讲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屈辱史,讲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振兴国家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事迹。班会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高潮时有的甚至都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的情绪得到了升华。后来,要求把“两史一情”教育列入高考政治课的范围,通知下发以后,发现原来有血有泪的、蓬勃的、旺盛的爱国热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在那里死记硬背——鸦片战争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签定了什么条约?都去背那些东西,把情感的因素一下子就剔出去了,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 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学优秀案例》2页) 阐述德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可用“百年树人”的隐喻来论证。 这首先是因为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过程。如小学生把为人民服务仅仅理解为替周围的人做好事,到高中、大学阶段树立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的信念,中间还有许多层次。其次是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对于各种外部影响,教育者可以利用和控制,但无法完全控制,只要其中某一些消极因素发生作用,会造成反复。另外,在人们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先入的东西已经成了一种意识倾向,成了一种稳固的行为方式,要改变它,就是要破坏大脑皮层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动力定型,这是很困难的。旧的动力定型的顽固性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反复。 认识到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德育工作就要力求耐心细致,避免急于求成。急于求成而不成,就会急躁,甚至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思想问题,这样,德育工作就会从根本上违背客观规律。 另外,现代德育有以下特点: 德育的本质就是实践。实践的观点是德育基本的、也是首要的观点,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由此,德育活动课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新三中心论”。 1、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 所谓实践过程,包括两个含义。其一,必须以实践观点审视德育过程;其二,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个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自然投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品德的形成不是思想与知识的直接结果,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道德。一个人可能有知识、会工作,但同时在道德方面又可能缺乏修养,因此必须强调在行为活动中培养、考察学生的品德,既强调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其道德行为的践履,使认识、体验、践行结合。 2、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过程。 具体指:一是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对受教育者来说,德育过程不仅要为包括人的道德主体在内的一般主体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且使学生在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自觉的道德主体。 传统德育过程根本抹煞学生的主体性。在德育目标上,不顾受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需要,脱离我国人民的整体需要,要求学生都成为“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新人;在德育内容上,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片面强调集体利益本位,强调集体对个人的统制;在德育方法上,强调说教和灌输,用强制的手段让学生接受某些道德规范。结果造成受教育者盲目接受道德信条不能形成真正的道德信念,接受一些“高而大”的道德规范而连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都没有掌握;个人道德选择和实践能力大大削弱,在复杂的社会实际面前,要么谨小慎微,循规蹈距,要么无善恶原则,随波逐流;要么道貌岸然,心灵阴暗;要么对已有的道德信条怀疑、抗拒、叛逆。 现代德育过程造就道德主体。在德育目标上,培养学生高度自觉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坚定的信念,使其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道德实践的独立的道德主体,成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能维护社会基本伦理原则的公民。在德育内容上,在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同时,提倡自信、自尊、自立、自强,提倡人的价值、尊严、利益、需要以及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培养。在德育方法上,讲求平等对话、说服疏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现代德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德育过程在总体运作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所谓能动性,即不仅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还要强调个人追求人生价值、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内在需要,在具体道德教育情境中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所谓自主性即遵守自律性,这就要求强调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水平,把道德教育的主动权逐步让给学生,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一个有根高的道德教育能力的人,能不断更新道德观念,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所谓创造性,是指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应教育学生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具有变革更新道德观念的能力。 3、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系统性过程。 现代德育过程强调双方共同参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仅是矛盾对立的,而且是相互作用,双向影响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讲求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即主体性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大小应当体现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程度上。现代德育过程不是泛泛地研究作为德育环境的家庭、社会。一方面,德育环境被分得更细,如同辈团体、社区、校园文化等得到关注,特别是由于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想、信息相互交织,先进的传媒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国界、域界,使得德育环境日趋复杂。另一方面,强调学校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既看到两者相一致的一面,把环境作为一 种德育资源加以利用,又看到两者不相一致的一面,讲求学校德育对环境的改善;既看到环境对学校的影响,又看到学校对环境的影响,展示着一个更为复杂的运行关系。 在德育过程的本质探讨上,不仅强调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还包含着社会要适应满足个体需要,个体与社会之间是双向适应和改造的互动关系。 三、德育过程的优化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要使德育实施过程符合客观规律,还必须优化德育环境,建立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德育过程的一体化和网络化。 因为: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特点;信息社会使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在影响学生,而社会影响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又存在着“先入为主”的规律。所以必须优化德育环境,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处于优势地位。 第三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含义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二、常用的原则 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讲述德育的原则,呈现问题情景,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使学生获得对于这些原则实践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中小学常用德育原则: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例: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时,从现在爱社会主义祖国、为国家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如努力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开始。个人幸福和造福国家结合起来,不仅仅要求无私奉献。 该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按现行的方针政策要求学生,把德育的方向性和现实的可能性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根据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这一规律提出来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要求: 1、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这是德育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性的根本保证。 2、在德育工作中,要把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德育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 3、引导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同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联系起来,使德育落到实处。 (二)知行统一原则 例:爱祖国、爱人民教育从爱身边的人开始,要求为社区做好事;爱父母教育要求为父母做家务事;教师自己以身作则。 该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该原则根据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根据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转化规律,根据人们的道德认识、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提出来的。 要求: 1、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系统教育。同时,帮助他们掌握理论武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点,划分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的界限。理论教育要密切联系实际,避免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思想上的矛盾与障碍,以便理论教育有的放矢。 2、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锻炼意志,坚定信念,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作风。 3、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言行一致地给学生做出表率。 (三)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教学优秀案例》20页)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同时又要有纪律约束,要用“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等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这一原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德育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要求: 1、教师应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全面地了解学生,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特别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的缺点要用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认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并教给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2、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处分为辅,而且批评应选择适当的时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原则(《教学优秀案例》14、41页)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此原则符合我国教育性质、目的和学生思想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它体现了教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 要求: 1、教师首先要爱护、尊重、信任学生,激发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间才能沟通思想,从而使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2、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既要严肃批评,又要热忱帮助,不能采取一味指责甚至讽刺挖苦、嘲弄漫骂和变相体罚等伤害自尊心,侮辱人格的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明确、具体、可行,一经提出,便要坚持。总之,要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度。同时,对学生的要求还应有连贯性、层次性。在学生达到某阶段的要求后,要善于及时向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把他们的思想品德引导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优秀案例》33、6页)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同时又要注意个别教育,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教育集体和教育个人辩证统一起来。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集体运动规律”:在实践中他发现,先前的目标达到后,若不及时给学生新的目标,有的学生就放松了纪律,觉得无所事事、没有意思,集体内聚力也削弱了。有的竟逃走了,离开了集体。于是他提出了“集体运动规律”。认为集体不应有一点停滞,一旦失去奋斗的目标就会停滞不前,甚至瓦解,所以要不断为集体提出新的目标,使集体不断运动下去。 平行影响的原则:他认为教师培养集体不应该压抑学生个性,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的才能、禀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应将两者统一起来。也就是当教师对集体中的个人施加影响时,也就给其集体施以了影响;当教师对集体施加影响时,也就给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施以了影响。 这一原则是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之一。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要求: 1、首先必须教育、培养好学生集体。实践证明,一个良好的集体可以培养学生各种优良个性品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甚至可以教育好品质恶劣的学生。一个不好的集体则会使学生污染各种恶习,甚至使其变坏。因此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就要耐心组织,精心培养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正确的舆论、良好的风气和传统、严格的组织纪律、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坚强的学生集体。 2、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集体的过程,也是教育学生的过程。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有:集体目标的动力作用;集体舆论的约束和指向作用;人际关系的调整作用;执行纪律的保证作用;干部成长的促进作用;成员个性发展的积极作用等。要使集体对它的成员经常产生有效的教育作用,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智能和组织才能,同时还要激发每个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培养主人翁精神。 3、教师要加强个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儿童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儿童。个性的教育——是一个与集体的教育紧密相关的过程。” 总之,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抓集体教育而不抓个别教育,就会使教育工作流于一般化,影响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反之,只抓个别教育而不抓集体教育,就不可能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这样,个别教育就失去了基础和依托。 (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优秀案例》20页) 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此原则是根据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提出来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双边活动的过程。所以,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要求: 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优化外在的教育环境,特别是让他们接受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的教育。否则,学生也无从进行自我教育。 2、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能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品德符合社会的要求。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修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几部分。自我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时变被动为主动的内部动力,是学生成长的内在积极因素,是学生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促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正确处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的。只有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工作是搞不好的;反之,只有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而没有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德育工作也是搞不好的。总之,教育与自我教育对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 (七)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优秀案例》35页)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坚持统一的德育目标,又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即把目标的统一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做到因人施教,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此原则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学生生理、心理、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而提出来的。 要求: 1、教师应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和中学德育的目的任务、阶段目标,提出对学生的统一要求。教师要深入调查,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是进行德育的前提条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2、教师既要了解一般学生思想品德的状况,又要了解个别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是对具有心理“闭锁性”特点的学生,还要通过教育艺术,了解其真实的思想情况。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实施德育。 4、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进行教育。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及其它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它们按照德育任务、内容和目标,步调一致、前后一贯地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按照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具有广泛性、社会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是提出这一原则的主要依据。 要求: 1、学校内部的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如学校领导、团干部、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全体教职工,对学生的教育要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经常交换意见。 2、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在学校的主导作用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网络,共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要密切注意社会潮流的新动向,及时加以引导和调节,使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能始终保持一致。 上述原则从不同的角度对德育工作提出了要求,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必须整体把握,综合运用。要从具体的对象、时间、地点、条件出发,灵活地运用,不能生搬硬套。否则,活的原则就变成了死的教条,就失去了作为原则的精义与活力。 第四节 德育模式与方法 一、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一系列方法体系,俗称德育大方法。是有德育理论到德育实践的中介环节。它一般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要求、教育策略。不同的德育模式即是此三种要素的组合方式。而德育方法是开展德育活动所采用的一系列措施。 当代国外有影响德育模式 价值澄清模式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路易·拉思斯、哈明、西蒙。 教育观念:反对传统教育的价值灌输,而是以以价值相对论为基础,认为在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应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提高儿童分析、处理各种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减少儿童价值观的混乱。 教育策略(三个过程七个模式):选择(自由、审慎地从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珍视(珍视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愉快;非常乐意向他人公开自己的选择)----行动(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重复行动并使之成为某种生活方式。) 例:一个学生讲了他爱好科学的话,老师接着这个话题有意识地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师:你真正爱好科学哪一方面? 生:具体哪一方面?让我想想,天哪,我说不准。我想我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好科学。 师:课外你做过一些对科学感兴趣的事吗? 生:没有,真的没做过。 师:谢谢你,理塞,现在我要上课了。 在此对话中,尽管教师对学生既对某事感兴趣而有没有行动提出批评,但学生却从老师的应答中得到某种启发,激发自己进行爱好与行动之间关系的思考。 评价: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其对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自己做出价值选择,从而培养其价值判断和自主选择能力。但忽视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具体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且过于强调个人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导致价值相对主义。 体谅模式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后广泛流行于北美。代表人物:英国的彼得·麦克菲尔。 教育观念:反对用高度理性化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中的情感作用,强调情感与道德判断的结合,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他人、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利他主义情感和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可以使学生获得幸福和快乐。 通过大规模的调查进行实证研究,因而与西方其它道德教育中注重理性判断的理论大异其趣。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 实施过程:编订相关教材。建立母爱式的关心途径。 评价:重视情感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他人和体谅他人,使学生在动态的人际关系情境中受到教育。但其调查和教材都依据中产阶级的文化背景,影响了其模式的推广。 社会行动模式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各国,代表人物:美国的纽曼。 教育观念:仅仅掌握理论还不够,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即促进学生道德社会化。 实施过程:制定政策目标---争取目标支持工作-----解决心理哲学难题。 评价:强调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实际的行动,注重个体道德行为的培养。但推广和普及的难度很大。 4、道德认知模式 20世纪70年代形成,代表人物:皮亚杰和科尔伯格。 教育观念: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阶段(9-10岁)、公正阶段(11-12岁)。儿童道德发展依赖思维的发展,且是连续不断的,顺序也是不可改变的。 科尔伯格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德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能力。认为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即: 前习俗水平(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要求而定,包括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的阶段1和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的阶段2。) 习俗水平(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持社会传统的秩序,包括以人际和谐为定向的阶段3和以社会秩序和法则为定向的阶段4) 后习俗水平(儿童不但自觉遵守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考虑到“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上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包括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的阶段5和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的阶段6) 教育策略:主张以课堂讨论法进行培养个人的道德,以“公正团体法”培养健康的公民。 评价:过分重视道德形式和认知,忽视道德情感和行为培养,忽视美德、良好榜样,抛弃历史和文化,故效果不好。但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遵循认知规律,反对传统德育的灌输,仍有指导意义。 5、社会学习模式 20世纪70年代形成,代表人物:美国的班杜拉。 强调人类的行为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直接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故非常重视榜样和强化的作用。 评价:重视榜样和模仿,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养成教育和榜样教育。 (二)我国德育模式 客体德育模式 观念:认为德育是成人规范的内化过程。 要求:个人绝对服从社会,儿童绝对服从成人。 策略:以神话、传说、迷信 来奉劝人民遵守规范、以血缘关系来感化人们、以行政命令来强制人们服从教育要求。强调德育的政治价值。 评价:最传统的模式,对基本行为规范的训练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效。但难以培养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和能力的现代公民。 主体德育模式 观念:德育是价值引导情境中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会促进、相互作用、品德共进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 要求: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 策略:营造“同化模拟式”的德育环境;设计“阶段渐进式”的德育内容;构建“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方法。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适应德育现代化。 3、生活德育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 观念:生活与道德不可分离。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德育。 策略:着眼于学校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终身德育。 二、德育途径 1.德育途径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政治课与其它各科教学(基本途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生动活泼);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思想品德是在各种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共青团、少先队活动(青少年学生自己的组织);;社区校园文化环境(它朝朝夕夕、年复一年地对学生起着陶冶性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2.强调德育的整体性,并运用材料说明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冲突的现状,引起学生对于德育艰巨性的认识 三、德育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理教育法;示范教育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四、德育的改革 1、德育的现状 2、导致原因 这是由于以学历文凭为人才评价标准和录用依据这样一种人事制度,以帮助学生通过应试获取文凭为目标的教育制度,以淘汰一部分人和筛选一部分人为功能的考试制度,造成了许多人的浮澡心态和急功近利心态。智育至上和评价缺失,导致德育虚位。 3、改革 我们的道德教育要从单纯强调认知的胡同走出来。知识并不等于就是美德,道德知识不仅要内化为道德觉悟,而且还要外化为道德行为能力。这样才能够完成德育的过程。 首先,要重视使德育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践。我们要强调加强公民意识,加强爱国意识,加强民主和法制意识,要强调搞好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得非常好,20个字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得很好,应该说这个规范使德育回到了生活,回到了社会,回到了实践。我们现在首先要抓文明礼貌,抓诚实守信,抓尊重理解,抓合作互助,抓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其次,要抓善的教育,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要重视情感体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尊重学生怎么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呢? 教育不是教条的东西,它应该在实践过程当中把情感加进去,把尊重加进去,把相互理解加进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才可能取得成功。 ??? 第三,德育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讲究科学方法,首先是要把握少年儿童的特点。“爱孩子是母鸡也能做到的事情”,“爱之适其度,爱之以其道”。“三个好、四个喜欢”:小孩子好游戏的,小孩子好模仿的,小孩子好奇的;小孩子喜欢成功的,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小孩子喜欢合群的,小孩子喜欢称赞的。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德育工作者。“德为人师,行为世范”应当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和人生追求。 陶先生当校长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男生拿起一块砖头想要去砸另一个同学,急忙去制止,并且责令这个男生:你等一下到校长办公室去听侯处理。陶先生了解了一下事情的原因,等他回到校长办公室时,这个男生已经在等候了,陶先生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块糖来给这个学生,说,这块糖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从口袋里拿出第二块糖,说,这块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那个同学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这个校长;然后又从口袋里拿出第三块糖,说,据我了解你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了弱小,我看你还是很有正义感嘛,所以,这第三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这个学生流眼泪了,他很内疚,他说,校长,是我错了,我不应该用砖头去砸人。陶先生听了之后很高兴,说,你还能够认错,这很好嘛,再奖给你一块糖,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了第四块糖,然后说,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看来也可以结束了,你回去吧。 ??? 陶先生就是这样来教育学生的,首先他对学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第二对学生是尊重的;第三他这样处理是非常公平的,没有偏颇;第四校长和学生之间是相互理解的,这就唤醒了学生道德主体的意识。所以,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思考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前中小学德育问题的认识。 2、当代国内外有哪些主要的德育模式? 3、什么是“平行教育原则”? 4、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5、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含哪些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6、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的要求,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7、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8、德育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