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绪 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研究对象,加深对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论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学习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对于正确解决当代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教学内容与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每门课程,都是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一个独特的角度。 比如,经济学:投入和产出、效率和效益等; 政治学:政治行为、政治过程、政治冲突等; 很多思想家都认为世界应该是和谐的。可现实世界是不和谐的。不和谐的原因何在?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视角看到了世界冲突的不同原因。下面以马克思和亨廷顿为例来说明和讨论。 阶级冲突:马克思:世界由不同的阶级组成,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是世界不和谐的原因。 文明冲突:亨廷顿:世界诶是由不同文明组成,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世界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 民族理论,就是关于民族的理论,实际上,关于民族,需要研究的东西的很多,,如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都可构成民族研究的种种不同的学科门类。研究民族历史的是民族历史学;研究民族社会的是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语言的是民族语言学;研究民族经济的是民族经济学……学习该门课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观察世界,那么我们这门课程从什么角度观察、认识世界的呢? 1、什们是民族? 2、为什么会有民族问题? 3、怎样解决民族问题 ? ? 教学内容与研究对象 1、世界民族概况,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的形成和提出的历史背景,这些观点的发展沿革及其社会条件,也就是说,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点的形成、完善的历史过程。 3、马列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 (1)民族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 在当今世界上,民族是一种普遍存自阿的社会现象。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约有3000个左右的民族,在近200个国家里,有两个以上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占绝大多数。在所有这些国家中,人们分属于不同的民族或同属于一个民族,民族似乎成了人们之间的一种自然纽带。那么,究竟什们是民族;民族具有哪些特征;民族与种族有些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人类会划分为不同的民族,民族形成的原因、条件、动力、时间进程如何;民族形成之后,它是如何发展的,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发展的机制如何;民族发展与人口数量、地理环境、社会制度等等的关系怎样;民族发展中会出现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在历史上,民族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划分民族的标准是什么;民族发展的最终趋势是什么,是一直发展下去或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走向消亡;民族消亡的过程和途径怎样……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民族理论所要研究的。民族理论把民族作为一个社会大系统,研究其内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这些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制约因素和影响外界方面,从而揭示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说明的是,民族理论不负责回答某一个具体民族何时形成、如何发展、怎样消亡等具体问题,只回答一般民族何时形成、如何发展。怎样消亡等一般问题。 (2)民族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 (3)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4、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第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第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第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第五,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第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第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第八,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等。 二、民族理论学科的性质 1、? 综合性的学科 从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看,民族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理论,为人们观察和认识民族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所以民族理论是一门理论科学。它又是研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应用理论,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所以民族理论又是一门实践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2、交叉学科 民族理论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和其它一些社会科学,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有密切联系。它与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民族学等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相互交叉。它与语言学、宗教学也关系密切,但这几门学科都无法包括民族理论学科的这个研究对象和全部研究内容,而且每门学科交叉部分的研究角度也并不完全一样。因此,民族理论学科与其它一些学科是交叉而不交溶的,保持着独立学科的地位。民族理论学科也常常利用、吸收这些学科的某些原理、研究成果和有关资料来丰富自己学科的内容。但是吸收消化并不影响自己体系的特色。 民族理论与上面所说的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从它与民族学的区别来说,民族学从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看,至少不包括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和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等。 三、学习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目的及重要性和必要性 1、目的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根据1950年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等有关规定,在民族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理论课程。 (1)正确的民族观,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技巧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通过学习,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制定的民族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际依据 (3)通过学习,系统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使得我们在协调民族关系和遇到民族问题时,能够正确对待,不犯低级错误 ? 2、重要性和必要性 (1)可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和认识世界。 (2)可帮助大家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民族观。 (3)可提高大家研究民族问题的能力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水平。 (4)可培养大家热爱祖国、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5)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学习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唯物辨证的方法 3、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4、整体系统研究方法 5、抽象归纳方法 6、调查研究的方法 7、定量分析方法 怀疑精神 为什么要有怀疑精神?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科学与迷信的对立。敢于怀疑,就敢于提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怎样怀疑?胡适:“当在疑处不疑,在不疑处生疑。” 第一章 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主要了解世界民族的基本情况。包括世界的民族概况、世界五大洲的民族构成和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等。着重了解世界各大洲民族构成的特点,以及世界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发展演变的趋势。 第一节???????? 世界民族概况 一、????????? 人口状况 1、人口 全球约有3,000个民族,60亿人口。特点:世界各民族人口数量差别较大,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2,000多个民族中,人口上亿的民族有7个:汉族 11.2亿 印度斯坦人2.11亿 美利坚人1.85亿 俄罗斯人1.45亿 孟加拉人1.65亿 日本人 1.2亿 巴西人 1.1亿 千万以上的民族有65个。 主要有:德意志人 意大利人 墨西哥人 瓜哇人 朝鲜人 英格兰人 泰米尔人 京人 法兰西人 乌克兰人 土耳其人 埃及人 波兰人 西班牙人 缅甸人 泰人 罗马尼亚人 豪萨人 波斯人 匈牙利人 葡萄牙人 澳大利亚人 希腊人 泰卢固人 马拉地人 古吉拉特人 坎纳拉人 马拉雅兰人 奥里雅人 拉贾斯坦人 比哈人 阿尔及利 千万以下的民族有280多个 此外还有人口稀少的民族:南美火地岛上地阿拉卢夫人只有100余人 奥纳人和雅干人各只有40余人 菲律宾地道特巴多人只有150余人 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微型民族:印度安达曼岛上的大安达曼人总人口只有27人。 ? 2、分布 全世界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亚洲占58%;欧洲占17%;美洲占14%;非洲占10.5%,大洋州占0.5%。 ? 二、种族状况 种族即人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种族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皮肤的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发形、面容、眼色、鼻形、嘴唇等生理特征为标志,由此而划分出了黄种、白种、黑种、棕种等。 一般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大的种族: 1、蒙古利亚人种,亦称为亚美人种,俗称黄色人种。其主要体质特征是:黄皮肤,黑色直发,绝大多数人胡须少,体毛不发达,颧骨突出,脸庞扁平,鼻根低矮或中等,唇厚中等,黑色的眼睛,外角一般高于内角,并有内眦褶遮盖泪孔。蒙古利亚种族主要分布于东亚、印度尼西亚、中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约占全世界人口的41%。 2、欧罗巴人种,亦称欧亚人种,俗称白色人种。其特征肤色浅,但也有深色的欧罗巴人种。直发或波发,发色不一,有的呈金黄色,有的呈黑色,还有的呈灰色;胡须发达体毛多;颧骨不高,面庞中部向前突出,眼睛呈会、蓝、褐色或黑色,内外眼角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鼻子狭而高,鼻子显著突出,鼻孔横径较大;正唇,口宽度小,唇薄;身材一般较高。欧罗巴人种过去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15世纪后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而分布到每周、大洋州和南非等地。约占全世界人口的43%。 3、尼格罗人种,亦称赤道人种,俗称黑色人种。其特征是肤色比较暗,卷发或波发,鼻宽,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横径较大,凸唇,口宽度大,唇厚,颔低,身材高矮不一。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包括热带非洲、大洋州、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民族,在美洲也有分布。 4、澳大利亚人种,亦称赤道人种,俗称棕种。其特征是皮肤的颜色比尼格罗浅,尼格罗人种的发形是卷发,而澳大利亚人种的发形是波发,体毛比较发达,接近于欧洲白人,但在其他方面则与非洲黑人相似,暗色的皮肤,宽鼻、凸唇等。 赤道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6%。 ? 三、语系分布状况 世界上各民族使用的语言究竟有多少种? 按照语言谱系分类法,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将全世界各民族使用的语言分为17个大语系2 000多种语言。 17个语系为::1、印第安语系 2、澳大利亚语系 3、巴布亚语系 4、尼罗-撒哈拉语系 5、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 6、科伊桑语系 7、汉藏语系 8、南亚语系 9、达罗毗荼语系 10、古亚语系 11、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 12、南岛语系 13、闪含语系 14、印欧语系 15、高加索语系 16、乌拉尔语系 17、阿尔泰语系 印欧语系是17个语系中最大的语系,使用人数最多,约有150个民族,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州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约有150个民族属于该语系,使用印欧语系的人占全世界总人口的45.5%。 汉藏语系使用的人数仅次于印欧语系,包括汉、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100多语支,使用汉藏语系的人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5%,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尼日尔-科尔多语系是非洲最大的语系,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占全球人口的6%。 ? 四、宗教信仰状况 1、原始宗教语人为宗教 2、佛教:在亚洲影响最大,绝大多数不同民族的佛教徒集中在印巴次大陆及其以东的亚洲地区。 约有3亿人口信仰佛教,教徒遍布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中国、蒙古、日本、朝鲜等国,欧、美、非及大洋州也有部分教徒。 3、基督教:全世界有基督教徒17亿多人,其中天主教徒10亿多,新教徒4亿多,东正教徒2亿多,还有一些较小的教法门徒。基督教徒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数百个民族信仰。 4、伊斯兰教:全世界约有10亿多穆斯林,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和大洋州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民族中。而以西亚、北非、东南亚等地为最多。 5、印度教:是流行于南亚地区影响较大的宗教。目前,世界上有7亿多人信仰印度教,绝大多数教徒分布在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 ? 第二节 各州民族概况 一、亚洲 亚洲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一州,人口约31.36亿,民族约有1000多个。其中人口上亿的民族有4个,即汉族、印度斯坦人、孟加拉人、日本人。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民族有6个:旁遮普人(印度)、比哈尔人(印度)、爪哇人(印度尼西亚)、朝鲜人(韩国、朝鲜)、泰卢固人(印度)、马拉地人(印度)。 世界三大人种在亚洲都有分布。中国除塔吉克、俄罗斯以外各民族及朝、韩、日、蒙、缅、泰、柬、越、菲等国的大多数民族,均属于蒙古利亚人种。 亚洲各民族的语言,分属7大语系。汉藏语系的民族人口最多,占亚洲人口的39%;印欧语系占29.7%;南岛语系占8%。 亚洲集中了96%的佛教徒,约2.44亿。分为大乘、小乘两派。大乘佛教在中国、朝鲜、日本占优势;小乘佛教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为国教。基督教占优势的国家有塞浦路斯和菲律宾。除以色列外,伊斯兰教是西亚和中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的主要在家奥。此外,大多数印度人、尼泊尔人信仰印度教。 ? 二、非洲 非洲约有人口6。61亿,约有700多个民族。人口千万以上的有5个,百万以上的有11个。较大的民族有埃及阿拉伯人、豪萨人(尼日利亚)、约鲁巴人(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阿拉伯人、富拉尼人(埃塞俄比亚)等。 整个北非一直到撒哈拉沙漠的各族,大都属欧罗巴人种,约占非洲人口的25%。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大都属于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 非洲语言可分为四大语系。闪含语系占全非人口的1/3;讲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的民族,占全非人口的55。2%。 基督教在全非广泛传布。目前信教徒约占全非人口的20%。伊斯兰教主要集中于北非各国和索马里、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马里、苏丹、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 ? 三、欧洲 欧洲约有人口6.8亿,共有80多个民族。民族人口在一亿以上的只有俄罗斯人,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民族有13个,即德意志人、意大利人、英格兰人、法兰西人、乌克兰人、波兰人、西班牙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希腊人和捷克人。 欧洲各民族基本上都是欧罗巴人种。 欧洲人口的90%以上属于印欧语系。 欧洲的绝大多数民族信奉基督教,主要包括3个分支:天主教;新教;东正教 ? 四、美洲 美洲人口约有7.25亿多,全州共划分为50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家由多民族组成。人口百万以上的民族有40多个,占美洲人口的90%,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美利坚人、巴西人、墨西哥人、哥伦比亚人、克丘亚人、委内瑞拉人、古巴人等。 美洲的土著有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等。 美洲绝大多数新兴民族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两个语族:罗曼语族(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和日而曼语族(英语)。使用该两个语族的人口占美洲人口的92.8%。此外,使用人数较多的,还有美洲土著语言共240多种,分属20多个语系。 在北美,1/3的美国人和42%的加拿大人信仰基督教;在拉丁美洲,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民族,多信仰基督教,约有1.5亿人。天主教是拉丁美洲最主要的宗教,有教徒3.6亿,占拉美宗人口数的80%以上。45%的加拿大人和28.2%的美国人也信奉天主教。还有原始宗教、犹太教、印度教等。 ? 五、大洋州 大洋州由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构成,人口只有2700万。目前由14个国家和14个非独立领土。大洋州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美洲和亚洲的移民及其后裔,约占该州人口的三分之二强。土著居民,多属澳大利亚人种及各种混合类型,语言所属南岛语系,使用拉丁字母文字,分为三个语族。 ? 第三节 世界民族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当今世界的民族问题及其成因 1、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紧张、矛盾、冲突的主要根源 2、民族主义的浪潮高涨,使有关国家的民族问题国际化而更趋恶化 3、不公正的经济秩序始终是影响世界民族问题的重要因素 4、西方殖民统治留下的后遗症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民族冲突的重要根源 5、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紧密联系 二、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 1、世界民族问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普遍性、复杂性、长期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的特点仍然会十分突出 2、从发展的总趋势上看,世界各国互相借鉴经验和教训,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从落后走向文明,世界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也逐步从冲突走向缓和 ? 思考题:1、世界上有多少民族?有几个种族?有哪些主要语系?有几大宗教? 2、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那几个层次的问题? 第二章 中国民族概况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中国民族的基本情况。包括中国的民族构成、中国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主体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各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等。着重了解各民族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共同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第一位,约为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三位。 一、民族人口构成 1、人口特点: 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很不平衡,不仅汉族和少数民族十分悬殊,各少数民族之间相差也很大。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共12.658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余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共1.064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了0.40个百分点。由于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中国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民族人口数量见下表) 从各民族人口时期增长率看,20世纪90年代,全国总人口增长率为9.92%,55个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为15.37%,比全国高5.4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人口增长幅度呈现出较大差异。 55个少数民族中,有31个民族人口增长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平均幅度。其中,有5个民族的人口高速增长,分别是:高山族、羌族、毛南族、保安族和土家族,增长幅度分别达到55.06%、54.35%、48.08%、41.27%和40.23%。 有9个民族的人口增长低于全国平均幅度,分别是锡伯族、达斡尔族、满族、怒族、赫哲族、壮族、朝鲜族、塔塔尔族和乌兹别克族。其中塔塔尔族(-3.44)和乌兹别克族(-16.21)呈现负增长趋势。 2、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局面。一方面是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都有或多或少的汉族居民;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汉族集中的地区又聚居或散居有少数民族,和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即使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除有汉族居民外,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全国90%以上的县、市、区,都有或多或少的少数民族分布,只有西藏比较单纯,基本居民是藏族,整个自治区藏族241.11万人,占总人口的92.2%;汉族占5.9%,其他门巴、珞巴、回等各族占1.9%。比如上海、江西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少的两个省,但江西也有11.28万少数民族分布,占其总人口的0.27%;上海有10.41万少数民族分布,而且上海拥有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53个,仅缺阿昌族和德昂族。而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内,汉族居民还是占多数,比如内蒙古有汉族1882.39万人,占总人口的79.24%,蒙古族402.92万人,占总人口的16.96%,其他少数民族90.23万,占总人口的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主体民族维吾尔族以外,还有12个民族与之杂居,有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俄罗斯、塔吉尔、乌孜别克、锡伯、塔塔尔、达斡尔、满等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占总人口的61.66%,其他少数民族占38.34%。除主体民族壮族以外,还有11个民族与之杂居,有汉、苗、瑶、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形成的原因:(1)各民族之间的长期友好交往,贸易往来;(2)朝代的更替造成各民族分散、交错杂居;(3)历代王朝实行服役、屯田、驻防、戊边和开荒等政策,导致各民族人口相互迁徙;(4)各民族劳动人民为了谋生,追求耕田,寻找牧场而向其他民族地区迁徙流动;(5)民族压迫于民族内部和外部的斗争,以及外敌入侵而使力量较弱的部落和民族逃避战祸进行大迁徙。 (2)主要聚居在边疆地区,或靠近边疆地区。在我国的边疆地区,东北三省有满、蒙古、朝鲜、鄂伦春和赫哲等民族聚居区;内蒙古自治区有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聚居区。我国西北的新疆、宁夏和甘肃等省、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居住面积占三省、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我国西南的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四省、区是藏、傣、彝、景颇、白、纳西、哈尼、布依、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南部的广西、海南两省、区是壮、瑶、黎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 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构成 (单位:万人) ? ? 人口数量 民族数 民 族 及 人 口 合计 百分比  1000万以上 2个 壮族:1617.88 2686 25.70    满族: 1068.23    1000-500万 7个 回族: 981.68 苗族: 894.01 ? 5418 51.85    土家族: 802.81 彝族: 776.23 ?      藏族: 541.60 ? ?    500-100万 9个 布依族: 297.15 侗族: 296.03 瑶族: 263.74 1745 15.70    朝鲜族: 192.38 白族: 185.81 哈尼族: 143.97      哈萨克族:125.05 黎族: 124.78 傣族: 115.90    100-50万 4个 畲族: 70.96 傈僳族:63.49 仡佬族: 57.94 244 2.34    东乡族: 51.38 ? ?    50—10万 13个 拉祜族: 45.37 水族: 40.69 佤族: 39.66 315 3.01    纳西族: 30.88 羌族: 30.61 土族: 24.12      仫佬族: 20.74 锡伯族: 18.88 柯尔克孜族:16.08      达斡尔族:13.24 景颇族: 13.21 毛南族: 10.72      撒拉族: 10.45 ? ?    20万以下的 20个 布朗族: 9.19 塔吉克族:4.10 阿昌族: 3.39 42 0.40    普米族: 3.36 鄂温克族:3.05 怒族: 2.88      京族: 2.25 基诺族: 2.09 德昂族: 1.79      保安族: 1.65 俄罗斯族:1.56 裕固族: 1.37      乌兹别克族:1.24 门巴族: 0.89 鄂伦春: 0.82      独龙族: 0.74 塔塔尔族:0.49 赫哲族: 0.45      高山族: 0.45 珞巴族: 0.29 ?    ? 此外,还有约75万人的民族成分尚待确定,例如僜人、夏尔巴人等。 ? ? (2) 云南各民族人口及分布概况 几个概念: 跨境民族:是指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紧靠边境两侧,居住地直接相连,分居于不同国家中的同一民族。云南省有彝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 ? 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在云南省世居的少数民族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个少数民族,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云南省,称为特有少数民族。云南是全国特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 云南省人口较少的特有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的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7个少数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习惯上称为云南省人口较少的特有少数民族。 ? 云南的特点“民族多、山多、边境线长”: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有24个少数民族,其中有哈尼、壮、傣、苗、傈僳、拉祜、佤、景颇、瑶、布朗、德昂、怒、独龙等13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毗邻,边境线从最西北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区开始,直至最东南部的富宁县田蓬区为止,共长4千多公里。全省有边境的县27个。如思茅与上述三个国家都接壤。云南又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于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西部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东部为云贵高原,南部为中、低山宽盆地区,省内多山间盆地和断层湖泊,还具有独特的立体型气候。 云南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全省共有25个民族,据2000年的统计,汉族人口为2820.6万,占总人口的66.59%;少数民族人口1415.3万,占总人口的33.41%。24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3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彝族,470.5658万人,其次是白族,150.5644人;哈尼族142.4990万人。人口在百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9个民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人口在十万以下,一万以上的有8个民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人口在万人以下的有4个民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和独龙族。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5884人。 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渊源来说,氐羌、百濮、百越三大族群,是先秦时期就居住在云南的早期居民,经过二、三千年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氐羌族群逐渐形成藏缅语族中的各族,如白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阿昌族、景颇族、傈僳族、纳西族、怒族、基诺族和独龙族等民族;百越族群逐渐形成壮侗语族中的各族,如壮族、傣族和水族等民族;百濮族群逐渐形成孟高棉语族中的各族,如布朗族、德昂族和佤族等民族。还有历史上逐渐嵌入云南的民族,从唐宋到元明清时期,逐渐嵌入云南的民族有藏族、苗族、瑶族、布依族、蒙古族、回族和普米族等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的分布居住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全省17个地、州、市和128个县、市、区,没有一个是单一民族的。少数民族遍布全省各地,但又主要居住在边境一线和内地广大山区,也还有一些民族居住在边境和内地的坝区。其分布特点和全国的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一样,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我省各民族的分布地域有:彝族除主要分布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外,全省均有分布;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在滇中、滇西、滇西北各地也有分布;哈尼、壮、苗、瑶等民族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等其他专州、的高寒山区也有苗族分布;傣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等主要分布在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亚热带地区;傈僳族、纳西族、藏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主要分布在迪庆、怒江、丽江等地高原平坝和高山峡谷区;蒙古族主要聚居在通海县;回族是大分散、小聚居,全省均有分布,多居于城镇或交通沿线坝区;还有尚未确定族系的克木人,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景洪两县。 ? 云南在少数民族方面有4个最多: 1、世居少数民族最多: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云南省有56种民族成份,全省总人口4235.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41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1%,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占全国最多。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彝族有470多万,人口最少的独龙族有5800多人。全国有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云南有7个。 2、民族自治地方最多:截至2000年底,我国共建立了154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19个。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44个实行了区域自治。云南虽不是自治区,但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共37个民族自治地方,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辖7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达27.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的70.2%。 3、特有少数民族最多:15个 4、跨境民族最多:16个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1) 地域辽阔,人口稀少 (2) 物产众多、资源丰富 ? ?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1、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时期。 2、魏晋南北朝隋唐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 3、元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时期。 ? 二、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1、? 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2、? 各民族对祖国经济、文化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3、? 各民族有着反对共同敌人、捍卫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 三、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 (1)理论的提出:费孝通1988年受邀请在香港大学Danner讲座发表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提出了这个理论。 (2)这个理论的含义:是说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有多种文明,也有多种民族群体。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中华民族越来越一体化。即中华民族在朝着越来越统一的方向发展。 ?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 历史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形成时期 根据考古的发现,可以说明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大地上,在远古时代就逐步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族集团和文化区。这些民族集团又经过了长期的相互交往、征战和融合,到秦汉时期形成了并立和相互依存的南北两个大统一体(南:经过夏、商、周三代,在黄河中游出现了若干个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华夏不断把周围其它民族吸收进去,象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在其拥有黄河和长江的东西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成为汉族; 北:与此同时,在北方游牧区也出现了在匈奴统治下的大一统的局面),分别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各自主要的经济活动。之后,或者是北部游牧民族集团部分或全部地征服南部(如南北朝时期和元朝),或者是南部农业集团把北方游牧民族远远的赶向漠北和中亚(如汉、唐王朝的全盛时期),只有到了清朝中叶,汉、满、蒙、回(主要指新疆各少数民族)、藏等各大民族集团统一在清朝的统治之下,才真正结合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实体。从而标志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 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华夏族团的形成,第二步是汉族的形成……从华夏核心扩大而成汉族核心(在秦汉时代,当中原地区以汉族为核心实现了农业区的统一的同时,北方游牧区形成了以匈奴为核心的统一体),第三步,两个统一体的汇合才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进一步的完成”。而两个统一体的汇合,体现了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之间相互依存、互不可分的关系。 应当指出的是,“统一”本身也是个发展的概念。统一体中各部分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着。“统一”的过程就是各边疆民族集团对中原文化逐步接受和认同的过程,在经济上向汉族学习而逐步“农耕化”的过程,由于中原王朝自秦汉以来建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也是一个在政治体制上“封建化”的过程。大致的说,“统一”的过程是个以文化为基础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合一的“同化”演变过程。 满族兴起在我国东北部,那儿有丰美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也可以开垦出肥沃的农田。满族的生产活动起初是以狩猎为主,兼营畜牧业,后来向汉族学习,逐步发展了农业。从某种意义上,也许可以说满族是介于农牧两大统一体之间的民族集团,它既能理解中原农业民族的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文化和民族心理,也能理解北方游牧民族;它一方面大量学习和吸收汉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又努力保持北方狩猎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也正因为如此,满族最终能同时北两方面所接受。 (2)危机时期(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一时期大致是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年。当多元一体格局于清朝中叶最终形成以后,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这个民族统一体就开始面临着新的危机。危机首先来自海上的帝国主义侵略。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中,清朝势力急剧衰落。随后沙皇俄国和新兴的军国主义日本等也参加了瓜分中国的行列。他们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鼓动边疆少数民族脱离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当时的世界政治秩序中,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武装侵略与强权干预,打乱了亚非拉许多落后国家原有的政治疆域、经济体系和民族格局。 在这个危机时期,在经济上由于西方先进生产力和商品的冲击,中国传统的生产组织和经济活动受到沉重的打击;在文化发面,西方价值观和基督教也伴随着西方商品进入中国;由于军事上的失败,中国一再割让领土,以致部分少数民族脱离了祖国。辛亥革命以后,清王朝崩溃了,全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分裂状态。此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面临着解体的严重威胁。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直接武装侵略,更是妄图消灭我国,逐步要把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等纳入“大日本帝国”版图。所以正如《义勇军进行曲》中所唱的,当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国共产党联合了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人士和热血青年进行抗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唤醒、激发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全体成员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对这一多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自在的中华民族在外来力量的冲击下成为自觉的中华民族。 (3)重建、发展时期(1949年至今) 这即是自1949年至今的这个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又重新统一起来了。这一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努力重新缔造一个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与以前都不同的新的“多元一体”结构。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进步,首先从立法上确立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然后为了达到“事实上的平等”(即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平等)制定了一系列扶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的优惠政策。中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的制度,以保障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力。新中国的统一与封建皇朝制度下的统一有质的不同,这是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而在旧中国的统一是在民族压迫制度下的统一,统一的趋势往往伴随着压迫和反抗。经过近五十的努力,虽然其间也经历了许多曲折,但是我国各少数民族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当然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但总的趋势是团结而不是冲突,是统一而不是分裂。香港已于1997年回归祖国,澳门也于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迅速发展的大潮流是任何政治势力所无法阻挡的,这些也都从另一些侧面反映出这个统一的大趋势。 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 费孝通教授在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篇文章的结尾处精辟地总结了六个特点: (1)这个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的核心,就是华夏族团和后来的汉族,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 (2)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汉族以农业为主,形成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 (3)“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 (4)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 (5)各民族之间在人口规模上大小悬殊; (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的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最后“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 ? 思考题:1、简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2、我国各少数民族对祖国的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哪些伟大贡献? 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何特点?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历程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本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和民族工作、民族研究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民族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初创阶段(1848年以前) 《犹太人问题》(1843):第一次阐明了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把民族问题的解决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 《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1844):第一次提出了民族平等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提出了许多认识和对待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阐述了民族产生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指出了民族产生的时间和过程;经济基础对民族关系的决定性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规律。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1847-1848):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确立阶段(1848年-19世纪70年代)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确立。《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民族问题的根源和实质;揭示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社会革命问题的关系,指明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揭示了民族消亡的历史规律和民族消亡的先决条件。 19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论波兰》(1847年11月)、《论波兰问题》(1848年2月)、《法国的革命及反革命》(1851年8月),《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5月)、《流亡者文献》(1874年5月):1、进一步阐明乐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2、揭露了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局限性和反动性;3、阐明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相互关系问题。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深入研究阶段(19世纪80-90年代)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92~1893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94年):以无产阶级的民族观,对民族起源和形成问题作了更科学的阐述。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一、????? 列宁、斯大林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背景 二、?????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著作:《民族问题提纲》(1913年6月)、《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1913年12月)、《论民族自决权》(1914年2~5月)、《社会主义和民族自决权》(1916年1~2月)、《关于自治问题的争论总结》(1917年7月)、《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初稿》(1920年6月)、《关于党在民族方面的当前任务》(1921年3月)、《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1922年12月)等。 贡献:(1)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方面 (2)关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学说方面 (3)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民族纲领理论和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著作:《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年1月)、《关于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当前任务》(1929年3月)、《论民族问题的提法》(1921年5月)、《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1924年3月)等。 贡献:(1)阐明了社会主义民族的形成和特点 ?(2)强调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民族区域自治等问题 ?(3)论述了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4)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1、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 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3月)、《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等。 基本观点:(1)关于民族含义、民族平等、团结的理论 ????? (2)关于少数民族发展的理论 ?? (3)关于民族、阶级、国家消亡的关系 ?? (4)关于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 (5)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 2、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思想 著作:《在欢宴各民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50年10月)、《在欢迎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负责人的讲话》(1954年4月)等。 基本观点:(1)关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问题 ????? (2)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 ????? (3)关于民族繁荣和社会改革的问题 ????? (4)关于民族自治权和民族化的问题 ? 二、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 邓小平民族理论围绕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解决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的道路问题。 ? 三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 ?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族问题的内容、特性与解决途径等都有系统的阐述,其主要内容有: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论;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理论;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关于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关于民族地区改革的理论;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理论;关于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理论;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关于加强党的民族工作领导的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一,科学性。 第二,平等性。??? 第三,阶级性。 第四,实践性。 第五,系统性。 ? 思考题:1、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立的标志?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哪些方面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第四章 民族 教学目的及要求:正确认识民族及影响民族发展的因素, 掌握在两种社会制度下民族发展的趋势 ,正确理解民族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民族,通过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揭示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为科学认识民族现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充分认识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民族的概念 一、??????? “民族”及其含义探索 1、西方的民族概念: (1)古代 在古希腊时就有“民族”这个概念产生,在《荷马诗史》中就有“民族”这一词。 在公元五世纪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开始探讨民族特征问题。他在《历史》一书中大约有两百多处使用了民族一词。他认为民族与“地域、语言、性格、风俗、宗教”有关。 ? 古代西方的民族概念,我们可以以希罗多德的《历史》为例进行讨论。希罗多德生活在地中海北部的古希腊。地中海沿岸各民族的交往是比较多的,希罗多德对各民族的了解也比较多。他在《历史》中使用了不同的民族概念来描述不同的民族集团。他使用的民族概念主要有三个,我们分别作个介绍。 people:这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概念,主要指一个政权管辖下的全体人众。他在称呼埃及人时常使用这个概念,当时埃及人有埃及国家。关于这个概念的政治性,我们可以用“中国人民”这个概念进行讨论和说明。例如:“中国人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的全体中国人(包括台湾)。海外华人若加入了外国籍,就不再属于中国人民。Chinese people 和Chinese nation是不一样的。 Ethno(s):这是一个希腊词汇,后来被英语吸收。这个概念是指自然体质特征和文化都相同的人群。该词的名词形式今天很少用,而它的形容词形式ethnic group(s)在学术界被广泛使用。怎样理解ethnic group(s)呢?下面我介绍两个人的思想,大家将会较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史禄国的生平与ethnic group(s)思想的针对性:针对西方主流思想和斯大林的“民族”概念,总之,主要是针对“nation”这个概念的。莫伊尼汉ethnic group(s)思想的针对性与应用性:莫伊尼汉研究的重点是民族国家与内部的亚文化。 民族国家nation state\nation-state\national state: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属于全民族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和属于君主所有的君主制国家是相对的。二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同质性很高。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文化同质性达到90%,就可称为民族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国家是和多民族国家相对的。)莫伊尼汉认为,美国是一个民族国家,但是,美国内部广泛存在亚文化群体。这些群体能称为民族(nation)吗?他认为不能,因为国内的群体和民族国家是不能平起平坐的。那么,怎样称呼这些亚文化群体呢?他找到了ethnic group这个词。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nation和ethnic group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ethnic group之间的冲突,有可能炸毁民族国家。他在1975年发表的成名作名字叫《ethnic:地狱》,就明确表达了这种观点。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作如下简单总结: 这是国外学术界新发展起来的一个通用的概念,主要指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相同的人群,特别是指那些亚文化群体。 ethnic group(s)和nation是不同的, ethnic group(s)没有nation所包含的国籍、国民性特征,因此最适合称呼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群体。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有学者(如马戎)主张,我国的56个民族可以理解为56个ethnic group(s)。race:希罗多德使用的第三个概念是race。在他的用法中,这个概念是指人种一致和文化一致的的人群,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ethnic group(s)。他的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很晚的时候。解放前我国的学术界一直有很多人使用这个概念称呼国内的各民族。这种用法今天已少见。今天说的race只是指人种。 ? (2)近代 意大利学者马齐(1851年)认为,民族具有“土地、起源、习惯、语言的统一”。 十九世纪中叶德裔瑞士政治学家希伦奇里在《普通国家法》一书中即认为,民族的特征有八,即同居于一地,同一血统、同其肢体形状、同其语言、同其文字、同其宗教、同其风俗、同其生计。 ? 近代的民族概念,最主要的是nation。 到17、18世纪的时候,法国人开始用“nation”称呼全体法国人。在法国人的用法中,法兰西国家就等于法兰西民族,所以,这个词到底说的是国家还是民族,在法国人的观念中是没有分辨的必要的。流传与变异:18世纪末,该词流传向东欧,日本明治维新后传到日本。1898年,梁启超从日文中把该词翻译到中国,译为“民族”。中国人一直把该词主要理解为“民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当代。词义辨析:今天我们对这个词比较准确的理解是它既包含“民族”的含义,也包含“国家”的含义,而且要求“民族”与“国家”是等同的。这对单一民族的国家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比如法兰西民族就等同于法兰西国家。正因为如此,所以该词的派生词都有国家的含义。比如,nationality,指的就是“民族性(国民性)”、“国籍”。我校的英文名字yunnan Nationality University,就容易被误解为专门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学校。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误解?就因为nationality这个词所具有的强烈的国家含义。而且在中国使用nationality来称呼各个民族,在道理上也说不通。因为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没有哪个民族可以单独代表中国。中国属于56个民族共有。从逻辑上讲,我们不能说chinese nation等于56个nation,我们也不能说chinese nation等于56个nationality,因为A不等于56个A。怎样解决这种矛盾? 现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各个民族的名称,如Hanzu,Huizu等。(二)有人提出用ethnic group来称呼国内各个民族,如Han ethnic,Hui ethnic等。前面提到的北京大学的马戎教授就持此看法。国家民委出版的《中国民族统计》也是这样使用的。在这种用法中, chinese nation等于56个ethnic group之和。 ? 2、东方(中国)的民族概念 (1)古代 中国古代的民族概念最主要的是“族类”。民族一词不具体指个人和族体,而是分开使用的。 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的《夷夏论》中即有“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国有旧风,法不可变。”这是“民族”一词在汉语文献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使用例证。 《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从这条资料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划分“族类”的标准是:身体特征(被发、文身、雕题交趾等)、服饰(衣皮与衣羽毛)、饮食习惯(不火食、不粒食等)、居住形式(穴居)、经济生活等。 (2)近代 1882年王韬在《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使用。 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使用了“东方民族”一词。 1903年,梁启超将布伦奇里的民族届说介绍到中国,并且他认为,血统、生计、宗教等虽为民族的构成要素,但最重要的是民族意识,即“对他而自觉为我”的感觉,意即有了彼此属于不同民族的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是××民族”。 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提出了他的民族定义,孙中山先生则认为构成民族有“五种巨大的力”,其中最大的力是“血统”,其次是“生活”,第三是“语言”,第四是“宗教”,第五是“风俗习惯”,这五种力,是天然进化而成,不是武力征服得来的。 1926年蔡元培在北京写《说民族学》一文,认为民族的特征是“血系、语言、住所、习惯、宗教、精神体系” (3)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概念: 斯大林民族概念的提出:斯大林是在和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进行论战的时候提出的这个概念。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提出,“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斯大林为了驳斥这种看法,于1913年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这篇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民族概念。1929年,他在《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一文中,又进一步补充、修订了早年提出的民族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912年底《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1929年《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 ? 怎样理解这个概念?斯大林的民族概念具有三层含义: 第一、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体地说,就是指民族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形成的。这和西方的历史有关,即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关。 第二、民族具有四个特征: 共同语言:是指民族内部各个部分都可使用的、借此可以交流和沟通的那种语言。共同语言是指民众的口头语言,而不是书面语言。共同语言和方言是相对立的。 共同地域:它是指全民族所有人共同拥有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区域。它是和封建主拥有的封建领地是相对立的。 共同经济生活:它是指民族经济内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发达的分工、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以来。它是以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它是和分散的自然经济、封建领地经济相对立的。它是现代民族(nation)形成的物质基础。 共同心理素质:它是指一个民族的人们所共有的性格特征。 第三、民族是一个稳定的共同体。现代民族(nation)之所以稳定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共同性很高。下面可对发达民族和不发达民族的稳定性进行对比说明。 ? 对斯大林民族概念的评价 第一、创新性:这个概念是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总结和发展。实践意义:指导了民族工作的实践(是民族识别的基本标准)。 第二、适用性:从nation和nation state看,斯大林所说的民族概念更适合“民族国家”类型的民族,它针对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产生的西欧、北美各个民族。而不适合国家内部的各个具体民族。 第三、局限性:正因为针对性很强,所以,对其他类型的民族的适用性就是有限的,有局限性。 ? 二、民族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1、民族概念的界定: (1)从纵向看,狭义的“民族”仅指现代民族,即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来的民族;而广义的民族则不仅包括古代民族甚至包括民族的前身,即原始社会中的氏族、部落。 (2)从横向看,民族这一概念包括了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由许多单一民族所组成的复合民族及单一民族的某个支系。如汉族、景颇族、水族等就是单一民族;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美利坚民族等就是复合民族;撒尼、阿细等就是彝族中的支系。 2、民族的特征: (1)共同地域 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居住,并赖以发生内部联系的一定地域。这是一个民族生存所必需的地理环境和空间条件。共同地域是民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没有共同地域、民族就不可能形成。共同地域是民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没有共同地域、民族就不可能形成。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不是世世代代稳定的居住在一起,没有一个共同生活的共同地域,要形成民族是不可能的。如住在西欧海岛上的英吉利人,和一部分移居到北美的英吉利人,虽然操同一种语言,但因长期居住在不同的地区,过着不同的生活,就成了两个不同的民族。同一民族,长期跨境(不同国家)而居,久而久之也可能成为差异很大的两个民族。但要注意,由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流动,出现了聚居、杂居、撒居等不同的民族分布情况,因而现实生活中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们不一定就是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全部居住在一起。 我国汉民族的共同地域,最初是在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经过历代开拓、移民,逐渐伸展到了长江流域、东南、南方、云贵高原、西北、长城以北和东北地区。如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大批的汉人移居到关外等。而在汉族广大共同地域内,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杂居,这是历史上形成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共同地域。总的说来是大分散,小集中,但又各有特点,情况不一,这也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如象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傣族、白族、藏族等这些民族所分布的共同地域比较集中;也有一些民族所分布的共同地域比较分散,由两个或以上的或大或小的聚居区组成,这些聚居区或位于同一省内,在地域上不相连接,或省区不同、地域也不连接或地域上大体相连接,如云南德宏、西双版纳的傣族;云南的彝族、四川的彝族;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的苗族、瑶族、侗族、布依族等。此外,居住地区特别分散的回族,在宁夏也有自己的一大块主要的聚居区。总之,我国个少数民族虽然居住比较分散,但都有各具特点的共同地域。 (2)共同语言 指同一民族的人们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它是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当中彼此之间交往联系中逐渐形成的。在民族形成的初期,往往是一个民族操一种语言,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各民族之间的分化和融合,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不同的民族操同一种语言或同一民族操两三种不同语言的现象。前者如英吉利、美利坚两个民族都使用英语,我国的回族、满族等都使用汉语。后者如加拿大人中英语与法语并存;在瑞士人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并存,在我国景颇族中景颇语和载瓦语并存等。前者说明操同一语言的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文化联系,后者则表明同一民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来源。而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和使用对方的语言和文字,在本民族的语言中吸收外民族的词汇,则是历史发展造成各民族互相交往日益频繁的趋势。同时要注意,同一民族同一语言中还存在有各种方言。如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中,还存在着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客家话、闽南话、闽北话八大方言区。 (3)共同经济生活 共同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指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上联系性,即不可分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它是一个民族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具体的讲,组织形式指的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生产过程的组合方式、劳动成果的分配与交换方式;行为方式则主要指的是生产劳动、经营活动和消费的方式。因此,共同经济生活不仅包括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生产力方面的内容,即指生产方式,也指生活方式。它和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等同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各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扩大,先进民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往往左哟于后进民族,使得各民族的经济生活出现日渐趋同的现象。 (4)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素质 共同文化是指同一民族的人们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历史渊源、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传统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 共同心理素质则指通过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民族感情,以及在民族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在心理、思维、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和气质。 共同文化是指同一民族的人们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历史渊源、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传统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这些内容明显地构成了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是民族的主要特征。而共同心理素质则指通过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民族感情,以及在民族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自我意识。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在心理、思维、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和气质。常常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人感觉得到。而民族感情和民族自我意识则是建立在各个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受到族际关系的制约,因而强调共同起源和反映共同利益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首先是一种民族内部的认同心理,及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由这种民族认同心理上升而来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观念和热爱本民族的强烈感情,是共同心理素质的核心。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构成要素和民族特征中最持久、最有生命力的方面,是维系一个民族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民族之所以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就因为它具有上述四个共同特征。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民族自身形成发展的原因,这些特征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有坚持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民族定义的普遍原理和某一民族形成及其特征的具体表现结合起来考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正如斯大林所说的:“并没有什么唯一的民族特征,而只有各种特征的总和。在把各民族拿来作比较的时候,显得比较突出得有时是这个特征(民族性格),有时是那个特征(语言),有时又时另一个特征(地域、经济条件),民族是由所有这些特征结合而成得。” ? ? 3、民族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民族的四个特征或是说四个构成要素指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我们将民族构成的四大要素划分为两个层次。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和共同经济生活为第一层次,这是民族构成中的物质文化要素,也是民族形成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共同文化及共同心理素质为则为第二层次,这是民族构成中的精神要素,同时又是民族形成之后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 两大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的。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共同文化和心理素质则是对一个民族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的反映。因而,第一层次对第二层次起决定作用,第二层次对第一层次则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同时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中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个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已经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并且分别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中生活的情况下,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素质仍会单独存在,起到维护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抵制民族同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作用。例如我国的回族,在居住上非常分散,聚居地区不大,聚居的人口不占多数;在经济生活方面与所在地的汉族及其他民族结成一体;并长期使用汉语汉文。在旧中国,国民党坚持大汉族主义,甚至否认回族的存在,说回族不过是一个“宗教团体”。尽管有上述情况存在,但是回族并未因此而消失,其存在的主要标志便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而且表现得最为明显突出。又如旅居海外的千百万中国人,包括外籍华裔在内,不易被完全同化,也是原有民族心理素质在起作用的一个显著事例。此外,如流散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浪迹天涯、不习惯定居生活的吉普赛人,都是在共同心理素质方面表现得很明显、强烈,并以此赖以维持其生存的民族。 在第一层次中,共同地域是基础的基础,在共同地域的基础上产生一个民族共同语言和共同经济生活。而共同语言和共同经济生活之间则存在相互促进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第二层次中,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主要通过该民族的文化表现出来,同时又反作用于该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作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核心——民族自我意识,虽然离民族构成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文化要素最远,反映最为曲折,但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却最大。在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中,“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对内起着认同作用,对外起着分界作用,民族感情则作为连结本民族成员的思想纽带,由此升华出来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自我意识也就必然会对一个民族的繁荣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反,作为民族自我意识的折射,弱小民族的自卑感、依附感会阻碍本民族的进步,而处于压迫地位的大民族的优越感除了会阻碍本民族健康发展之外,还会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 三、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区别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而“人们共同体”即有一定联系的人类集体,主要指的是历史上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并且有语言、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群体,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如种族、氏族、部落和民族,有时也指各种社团,如国家等。可见根据不同的标准,就可以划分出各种各样的人们共同体,从社会生活的不同角度就可以划分出各种不同的人们共同体。如从经济的角度,根据人们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过程中的地位来划分,就可以划分出不同阶级的人们共同体,如资产阶级,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等;从地理角度,按照政权管辖的疆域来划分,就可以划分出不同国籍或籍贯的人们共同体;如中国人、美国人、云南人等;从人的自然属性角度,依据人种的生理特征可划分为黄种人、黑人、白人等不同种族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划分的。这里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式和内容的总和。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思想、价值观念、体育卫生以及经济文化类型与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内容。这就是民族共同体的性质。 民族是人们共同体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特定的人们共同体。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及共同心理素质这些特征结合而成的人们共同体与其他的人们共同体不同。我们要注意把握民族共同体与氏族部落、种族、国家、阶级这些人们共同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民族与种族 种族是生物学、人种学的概念,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则属于历史的范畴,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种族是以肤色、面容、体性、头发等外部生理形态的特征为区分标准的,民族则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为区分标准。人们在生理上的某些特征,不是区分民族的依据。而种族特征的存在,比民族特征的存在,要长久得多。两者虽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由于这二者在其形成过程中都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和限制,至今尚未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是由不同种族的人们所组成的,现实中同一民族的人往往是同一种族,因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就往往与种族压迫、种族歧视交织在一起。 2、民族与氏族、部落 民族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的阶级社会以来的人们共同体,而氏族和部落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体。氏族和部落是民族的前身,民族由氏族部落发展而来,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赖以存在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外,最明显的就是氏族与部落不仅是人们共同体形式,并且还是一种具有社会职能的制度,而民族则不具备这一特性。把民族和氏族部落混同起来,就是企图给民族强加上血缘关系,从而为区分民族的优劣制造“理论”根据。 3、民族与国家 民族与国家同属于历史范畴并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产生往往相互作用,但二者之间也同样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以政治方面的原因为主要力量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民族则是以经济、文化、语音、地域等因素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民族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也可以分属与几个国家,许多民族也可以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把民族和国家混同起来,是非常有害的。它可以为剥削阶级的侵略、分裂提供“理论”上的借口或依据。 4、民族和阶级 阶级是按照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同,在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人们集团。人类社会阶级的分化和民族形成是紧密相关的,民族内部也是划分为不同阶级的,但阶级和民族同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 四、中国的民族识别 1、民族识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前提; (2)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民族平等政策的前提; (3)中国历史上从未进行过民族识别; (4)许多少数民族要求确认民族族称。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公元前2世纪司马迁所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起,历代封建政权所修的正史中都有对国内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专章记载。至于对少数民族人文地理等作出介绍的“野史”更是举不胜举。可是所有这些记述在对少数民族名称与族体的区分上都很不严格。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曾提出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我国各民族作过一段概括。他说: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 在黑暗的旧中国,统治阶级推行反动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以至后来把许多历史上早已公认的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致使许多少数民族隐瞒、更改了自己的族称。因此,中国的民族成分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贯彻执行民族民族平等、团结政策;进行社会改革,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事业;为保障各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及改善民族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自觉意识。于是,除了那些历来被公认的民族外,一些大大小小的族体也都纷纷公开了自己的族称。到1953年底,汇总登记下来的民族名称达400多个,其中仅云南省就上报了260多个。这样一个巨大的民族名称名单,是否每个都确实能成为单一民族呢?显然不行,因为这些所上报的民族名称中,有些是同一民族的自称和他称;有些是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支系的名称,有些是同一民族不同的汉语译名,有些是民族居住区的地名,还有的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作为民族名称上报。可见,情况十分复杂。因此,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就必须首先搞清楚我国究竟有多少民族,由哪些民族。也就是说,要对这个群众自报的民族名称进行一番甄别,看看其中哪些是少数民族,哪些是汉族。如果确定为少数民族,还要进一步确认是单一的少数民族,还是某个少数民族的一部分,然后确定他们的民族成分和族称,最后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便帮助他们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发挥他们在祖国大家庭中的主人翁作用。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识别就被当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 ? 2、民族识别的方法和依据: (1)科学依据:民族识别的科学依据包括理论依据与事实依据 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特征与构成要素学说。 事实依据也就是指在民族识别时,要从民族集团的现状出发,注意分析其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做到历史与现状相结合 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特征与构成要素学说,具体指要结合我国实际,以斯大林著名民族定义中关于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提法为指导思想,从分析语言入手,重视民族聚居地的位置及其与相邻民族的关系,抓住共同心理素质这个核心要素进行考察。 因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长期处在封建社会的多民族国家,解放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除少数几个民族具有一些资本因素外,大多数民族还处在前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于斯大林总结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的四个特征,他们不一定完全具备。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现代民族的四个特征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具备的,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共同体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些要素的萌芽。因此,在我国的民族识别中,既不能生搬硬套、教条主义地运用斯大林提出的四个民族特征作为识别标准,亦即应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同时,又必须把这些特征作为识别工作中的理论依据和所要遵循的原则。 事实依据也就是指在民族识别时,要从民族集团的现状出发,注意分析其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做到历史与现状相结合,这是民族识别工作的又一科学依据。 虽然民族的四大特征时民族识别工作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仅此是不够的,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有着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悠久历史,不论从居住地域到变迁发展,都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现象。因此,在民族识别工作中,还必须对各民族长期的社会发展情况、民族地区的历史、民族来源、政治制度、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发展前景、民族团结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充分利用史料、传说、系谱以及其它一切有关资料,做历史文化遗迹分析,为民族识别工作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 ? (2)民族意愿:民族意愿是指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究竟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否为单一民族以及怎样称呼自己的名称的主观意识与共同愿望。实际上也就是民族的自我意识。 我们在对民族识别作出决定时,非常强调要尊重本民族干部群众的意愿,这是我们民族识别政策的出发点。按照“名从主人”确定族称的原则,系充分体现了这一出发点。因而我们在进行民族识别时,不搞包办代替,更没有任何的强迫和勉强,而是广泛听取本民族群众的意见,尽量吸收本民族的代表人物参加这项工作,并耐心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提高水平,正确表达本民族的意愿。总而言之,民族识别的结果,必须最终取决于本民族人民的意愿。 3、我国民族识别的过程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1954年,是民族识别的发端阶段。在这一阶段,经过识别和归并,从400多个民族名称中,初步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1964年,是民族识别的高潮阶段。 第三阶段,从1965年到1978年,是民族识别受到干扰的阶段。 第四阶段,从1978年到1990年,是民族识别的恢复阶段。 4、我国民族识别的意义 (1)许多模糊的族体归属得到明确; (2)民族平等地位得到了法律保证; (3)为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创造了前提。 ? ? ? 辨析:“民族心理素质”与“民族意愿”的不同 “民族心理素质”是指反应在民族文化特征上的心理特征,即对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艺术、哲学、美学等等方面发自内心的情感,是喜闻乐见或是讨嫌厌恶?一个民族基本如此。 “民族意愿”原本是指两个不同民族夫妇所生的孩子到18岁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方作为自己的民族成份的自愿,现多指要求恢复民族成份的民众的片面的“民族要求”。 前者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和抗拒力,是难以磨灭的;后者则是很大的随意性和目的性,是容易跟风的。 特别强调:“以姓氏论族属”是没有理论依据和历史根据的论调 “以姓氏论族属”是指:因为某一姓氏中部分人是某一民族,所以认为,这个姓氏的所有人“理应”都是这个民族。并且,以此作为识别民族或要求恢复民族的“依据”之一。 说其没有理论依据是指:姓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属生物性组织;民族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属社会性组织。两种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说其没有历史根据是指:少数民族的“汉姓”,绝大多数是历史上需要纳税时而“化民编册” 得来的,定“姓氏”没有什么根据。与少数民族自己的“姓氏”出入很大。所以,即便是作为血缘认同,都不确切,况“民族”乎? “民族认同”之“血统论” 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 。 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也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 。 中国式的民族认同的归结点常常指向血统渊源。民族的要素中不一定存在血缘关系,尤其现代民族,但人们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民族与血缘联系起来。有意思的是,近代、甚至现代社会形成的一些民族,原本没有任何血缘上的联系,却也在自己的民族认同教育中大量加入血缘的成分,形成所谓的“拟制”血缘关系。民族认同的这种血缘溯源倾向源于早期民族的血缘性:氏族、部落及其他早期民族都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现代民族的血缘溯源指向是对血缘民族时代的一种歪曲性记忆。比如“炎黄子孙”问题。 但也正是有这一特点,民族认同也比其他认同有了更强固的聚合性。 ?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 一、民族的来源——民族来源于部落 1、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从部落(tribe)发展成了民族(nation)和国家(state)”观点。 ? 恩格斯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 18、19世纪时,西方一些政治家、思想家为了鼓励民族主义情绪,不断宣扬这样一种观点:“民族(nation)是自古存在的,而且将永世长存。”恩格斯为了反驳这种观点,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于1976年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民族(nation)和国家(staate)并不是自古就存在的,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民族(nation)和国家(staate)是在原始社会瓦解后,在部落制度的基础上诞生的。恩格斯进一步提出,民族(nation)和国家(staate)也不可能永世长存,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级形态时,民族(nation)和国家(staate)终将消亡。 ? 二、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 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传统社会的解体; 2、血缘关系的废弛; 恩格斯指出:“正在产生的私有财富在氏族制度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私有制的产生对原始社会的影响表现:(1)一些小家族的游离 (2)奴隶的使用和贫富的分化。 (3)部落内矛盾日益激烈。 (4)杂居一代比一代厉害。 3、部落联盟的建立,朝民族(nation)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 1、? 国家的产生,促进了民族的最终形成。 怎样理解这个过程呢? 氏族—部落 (血缘关系 ) ↓ 部落联盟[部族] (血缘+地缘) ↓ 民族 (地缘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导致传统社会出现两个重大变化:部落内部的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债务奴隶出现;部落之间战争频繁,战争奴隶出现。——为发动战争或应付战争,人们结成部落联盟——国家的出现,强行将国内的全体人结合成一个整体,即民族。 三、民族形成的多种途径 1、? 从部落发展为民族 2、? 通过原有民族的分化瓦解和重新聚合——“异源同流”和“同源异流” 同源异流:主要指的是原有民族的分化产生新的民族的历史现象。 异源同流:是若干个原有民族或部分或全体成员通过实行一体化而形成的新的民族。 3、? 从部族发展为民族 4、? 从氏族部落飞跃为民族 5、? 在国家政权的影响下形成的民族 6、? 异种族通婚的后代形成的混血民族 7、? 在宗教作用下形成的民族 第三节 民族的发展 一、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1、民族社会的正常发展。按照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正常的民族发展模式。 2、民族社会的滞后发展。民族过程长期滞留在某种社会形态中,未能及时实现向新的社会形态转变和过渡,被认为是落入了滞后或畸形发展的轨道。 3、民族社会的跳跃发展。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民族的跳越性发展。 二、民族发展的一般动因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3.民族内部结构是影响民族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因 4.民族自身素质是影响民族发展的又一个主要内因 5.民族之间关系结构则是影响、制约民族发展的一个主要外因 三、民族发展的类型 民族发展类型:是指民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各种类型。 1、过去,我国学术界主要是依照社会性质把民族划分为五种类型: ①原始民族 ②奴隶制民族 ③封建民族 ④资本主义民族 ⑤社会主义民族 我们认为,在用这种方法解释实际的时候,有一些难于说明实际的地方。也就是说有一些理论和实际不相符合的地方。具体说,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按照这种划分方法,一般人都会认为,后一种类型应该是对前面的类型的超越。可我们在观察现实时会发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各个民族,其发展水平还赶不上资本主义的发达民族的发展水平。第二、用这种方法观察世界的时候,我们一般会认为,处在同样阶段的民族,其发展水平应该大致相当。可实际情况是,同样是资本主义的民族,有的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也有的居于最落后的状态,其发展水平的差距有如天壤之别。同理,同样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各个民族,其发展水平也有极大差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存在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这种分类方法主要考虑的是生产关系因素,而没有考虑生产力因素。我们知道,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性质。所以,按社会性质对民族的发展类型进行分类,其实就是按照生产关系对民族发展类型进行分类。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如果不考虑生产力的因素而只考虑生产关系的因素,那么,对民族发展类型的分类,有可能就是片面的。 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按照生产力标准对民族发展类型进行分类。 2、按生产力标准对民族发展类型进行分类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如果以生产工具为代表,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与此相适应,民族的发展类型也可分为三种类型。 生产力发展阶段 社 会 发 展 情 况 民 族 类 型  石器阶段 这个时期人类主要是依靠采集、渔猎而生活,完全以来自然。没有剩余,生产能力不足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人类群体规模很小。也没有私有制分化,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人类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 原始农业民族  铁器阶段 铁器的普及导致生产能力提高,剩余产品出现,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人类群体规模扩大。有私有制分化,阶级出现,也有了强制,即国家。人类有了定居的村庄和城市,有文字,有商业贸易。但从总体看,人类的劳动者主要在农业领域就业,社会财富也主要是农业创造的。 农业民族 (恩格斯的“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的观点,就是针对这种类型而提出的)  机器阶段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劳动者从农业领域转移到制造业领域,社会财富也主要是制造业提供的。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城市化、工业化、受教育程度和识字率大大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达,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民族特征发育完备。 工业化民族 (斯大林的民族概念,就是针对这种类型而作出的定义)  ? 按照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各个民族,虽然从社会性质看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但在生产力方面看,有的还处于很落后甚至很原始的阶段,也有的民族已经达到比较发达的阶段。我国各个民族的发展状况,就像一幅立体画卷。从中国的总体看,我国正处于从农业民族向工业化民族变迁的过程之中。这也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各民族虽然是社会主义制度,但发展水平还赶不上美国等发达民族的原因。 上面我们分析了民族发展的三种类型:原始农业民族、农业民族和工业化民族。是不是说工业化民族是民族发展的最终阶段呢?或者说,工业化民族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类型的民族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再以美国为例子作一些补充说明。1980年,美国的社会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正在经历一个重大的变化。当年,美国的全部劳动者中,有60%以上就业于第三产业;美国当年的生产总值中,60%以上的产值也是第三产业创造的。怎样理解这两个60%的含义呢?很多人或对这两个数字并不理解,甚至没有认识到这两个数字的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数字的意义被美国一个社会学家托夫勒抓住了。1984年,托夫勒出版了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第三浪潮》。他在书中提出,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称之为农业社会,这也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文明浪潮——农业文明;以制造业为主的社会,称之为工业社会,这也是人类文明的第二次文明浪潮——工业文明。1980年以后的美国,已经不是以农业为主了,也不是以制造业为主了。应该怎样界定美国的性质呢?他提出了这个观点以后,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讨论,很多学者提出了对美国社会性质的看法。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也有学者认为,今天的美国是以服务业(第三产业)为主的社会,因此应该称为“服务业社会”;也有学者认为,今天的美国是“信息(电子)社会”;1990年以后,美国学者更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等概念。这些概念虽然各不相同,但也有共性。共同的地方是,他们都认为美国今天已经不是传统的工业社会了,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应该怎样为这个时代的民族下定义呢?是不是应该称为“服务业民族”呢?这里我们暂时不下定义。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去讨论。我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推动民族形态向前发展一步。民族发展类型是与生产方式的变迁一致的。 四、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 1、资本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 (1)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 ? (2)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 等国际统一的形成。 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 (1)各民族共同性不断增长,民族融合因素不断增强的趋势。 (2)各民族迫切要求本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民族发展意识逐渐增强的趋势。 ? 第四节 民族的消亡 一、民族消亡的途径和一般规律 民族消亡,是指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的消失,一切民族互相融合而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一个统一的“全人类共同体”。 1、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民族融合的最后完成就是民族的最终消亡。 2、民族消亡的时间和主要标志 时间: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之后 标志:民族自我意识的消失 二、民族同化 1、? 概念及类型 (1)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逐渐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最后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类型(依据是否用强制的手段,是否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同化的过程):强迫同化 自然同化 强迫同化:强迫同化是凭借政治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的,它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也是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之一。压迫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被压迫民族实行歧视、压制和迫害,把自己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强加于被压迫民族,目的是磨灭和铲除后者的民族特性,使之不再作为一个民族存在。 自然同化: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间长期交往和共处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下,交往相处的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交往相处的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2、民族同化实现的基本过程: (1)起始阶段——来自文化的趋向,这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2)深入阶段——主要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开始发生局部的质变; ??? (3)终结阶段——民族自我意识的改变,这就是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成为了另一个民族。 3、民族同化的特点 (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2)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 (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 三、民族融合 1、?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一切民族特征和民族 差别的完全消失,民族的消亡,全世界“人类共同体”的形成,这层含义指的是质变的结果。其二,是指在民族消亡之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民族特征甚至是新的民族。这层含义指的是量变的过程。。 2、民族融合的特点 3、民族融合因素的积累和民族消亡的最后实现 四、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 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他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 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民族消失了,而民族实体依然存在。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 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 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消失了。民族作为客观实体不存在了,出现新的人们统一体。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 ? 关于族群概念 族群(ethnic group)概念是西方人类学研究社会实体的一种范畴分类法。族群的概念与文化的定义一样,在西方学术界是多义的。如果对族群概念作一个更简明准确的界定,可以这样概括,即:所谓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的认同;二是要对他“自觉为我”;三是一个社会实体。 族群与民族的关系 族群与民族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民族与族群虽然都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但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 从性质上看,族群强调的是文化性,而民族强调的是政治性。 从社会效果上看,族群显现的是学术性,而民族显现的是法律性。 明确了族群与民族的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就容易理解了。简言之,一个族群可能是一个民族,也可能不是一个民族;而民族不仅可以称之为族群,还可以包含若干不同的族群。 从使用范围上看,族群概念的使用十分宽泛,而民族概念的使用则比较狭小。 ? ? 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是什么?怎样理解四个基本特征的含义? 2、民族与其它人们共同体的区别? ? 3、简述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4、为什么说民族形成具有多元模式? 5、简述民族的发展如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 6、什么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是什么? ? 7、什么是民族识别?民族识别的原则是? ??? 8、简述民族识别政策。 第五章 民族问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主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包括民族问题的界定、民族的由来、民族的内容、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等其他社会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在不同社会的性质和发展趋势。通过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掌握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和特点。 ? 第一节 民族问题的产生及其与阶级问题的联系 一、什么是民族问题 1、概念:人类社会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民族问题,无一不是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而产生的以民族关系为主,与民族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 2、民族问题的性质 (1)性质:对抗性 非对抗性 3、民族问题的特点 (1)长期性: 第一,民族还长期存在。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还没有消失,国际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斗争不免要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 第三,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可能在短时期消灭,是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又一个原因。 第四,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影响和偏见的长期存在,也决定了民族问题的长期存在。 (2)复杂性: (3)广泛性: 二、民族问题的由来 1、民族问题产生的先决条件 民族问题产生的先决条件——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即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性。没有这一先决条件,民族问题就无从产生。 2、民族问题的由来 ?(1)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民族关系中,生产力发达的民族,往往能够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而发展水平低的民族,往往在承受不公正的待遇。 (2)民族差别的存在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民族差异是只各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民族交往有两个结果: 1、互相尊重对方的特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则共同进步。 2、互不尊重,歧视或侮辱对方的特点,则会产生矛盾,轻则有摩擦和纠纷,重则会有武力冲突,甚至战争。 ?(3)在阶级社会里阶级问题也是造成民族问题的原因之一。 ?(4)在多民族国家里,政策选择失当,也会造成民族问题。 ?(5)宗教问题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民族问题。 ?(6)错误的、落后的意识形态和观念也会造成民族问题。 三、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 1、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 ?? 第一,阶级关系是阶级社会里最根本最普通的关系。 ??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是由不同的阶级构成的,每个民族内部都存在着阶级的划分。 ?? 第三,民族压迫是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造成的。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区别 第一,民族与阶级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含义和内容不同。 第三,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范围更广。 第四,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更复杂。 第五,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 1、? 结论(1)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既有联系更有区别。 ??? (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第二节 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过程 1、? 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条件 2、?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个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1)这个观点的提出的背景 (2)这个观点的含义 ???? (3)这个观点的当代意义 二、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1、?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2、?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3、?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新的经验 (1)被压迫民族国家的无产阶级要参加资产阶级革命,并在革命中努力争取并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 (2)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问题 一、社会主义阶段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1、民族问题无小事: (1)民族问题是社会问题之一,具有历史性、广泛性、政策性和国际性特征而长期存在。 ?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当前解决民族问题的最有效的武器,她的要求之一,就是不容许民族问题扩大化。即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克服和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 (3)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运行的磨合中,主要是事实上的不平等而引起的。 ? (4)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搅在一起,是国际敌对势力攻击我国政府的重点目标之一。 (5)要站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高度来看待民族问题,所以,民族问题无小事。 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性质和特点 第一,各民族政治上平等实现后,在经济上、文化发展上的差别依然存在,旧社会在民族问题上的民族偏见、民族隔阂等遗毒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全消除的。 第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方面,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 第三,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由于相互了解或尊重不够,也容易造成某些误会或纠纷。 ??? 第四,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甚至酿成冲突。 ?第五,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有时会做出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甚至违法犯罪。 ?第六,国际敌对势力明目张胆地支持中国内部的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正在加紧对中国的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利用民族问题打开缺口,是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 ? 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主要的基本内容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的发展繁荣。 社会主义国家在民族问题方面的任务,就是稳步地进行社会改革,引导各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民族问题地基础、原则和方法 1、坚持经常不断地对各民族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反对一些形式的民族主义,既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需要,也是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基础条件。 2、各民族间平等的团结和联合,是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 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怎样正确理解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3、举例说明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4、怎样理解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第六章??????????? 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基本原则,充分认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观点。 第一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 一、民族观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民族观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民族观具有阶级性。 二、资产阶级的民族观 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原则,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民族主义是由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阶级本质所决定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反映。 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剥削、民族利己,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本质表现。 三、无产阶级的民族观 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民族纲领的基础,是无产阶级民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集中表现。它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国际主义原则是无产阶级大公无私思想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 ? 第二节??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自主权原则 一、“民族平等”口号的提出及无产阶级民族平等原则的含义 1、? 平等思想的提出 平等思想的萌芽,在历史上很早的时代就产生了,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平等思想产生的时间却比较晚,它产生于近代社会初期。 平等思想从一产生,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反对封建特权,就是要求不同等级之间的平等,就是要求所有人在政治领域、法律领域完全平等,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集体平等 早期的平等思想主要是个人平等,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个人平等向集体平等的过渡和转变,最早出现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1783年),一些思想家从个人平等中又引申出了集体平等(国家平等、民族平等)。 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潘恩。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潘恩发表了宣传独立的小册子《常识》,利用自然科学的常识来宣传民族独立。 3、? 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内容与局限性: 第一、主张民族(nation)之间的平等。西方思想家所说的民族(nation)之间的平等,就是指西方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就是指白人之间的平等,东方各被压迫民族不包含在这个概念之内。这就是它的局限性。 第二、西方思想家所说的民族平等主要是指各民族政治权利的平等。不包括经济、社会领域的平等,这就是它的局限性。 4、?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 “人人平等”是人类自然状态,“人与人不平等”是由于人类私有制和国家出现而产生——卢梭。 A、一切民族应当平等; B、一切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完全平等; C、要彻底实现民族平等,就必须消灭一切阶级差别; D、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发达民族、大民族应帮助弱小民族达到事实上平等。E、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原则及其与民族平等的关系 1、含义: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 2、民族团结的三个层次:A、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之间的团结 B、国家内部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 C、民族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团结 3、民族团结的意义: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 保障国家稳定; 促进民族发展与繁荣。 ??? 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之间的平等,就不会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之间的团结。(2)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进一步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条件,是无产阶级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基本保证。 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主权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作用 1、含义:马克思主义民族自主权原则,指的是由各民族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当家作主。恩格斯:“每个民族都必须获得独立,在自己的家里当家作主。” ?? 2、作用:(1)民族自主权体现了民族的巨大历史作用; (2)民族自主权是各民族获得解放和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 (3)民族自主权是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实现团结合作的先决条件。 四、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自主权是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1、是由民族发展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2、是由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3、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4、是由各民族的共同事业和利益决定的。 ? 第三节?? 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原则,逐步消除历史上 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一、“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含义及其在当前的提法 民族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指:在多民族国家,某些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不能象先进民族那样行使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的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中国共产党把逐步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大力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强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以缩小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重视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 1、我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摘录 毛泽东指出:要诚心诚意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共产党不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共产党就没有什么用处。不要以为只是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很大地帮助了汉族。 邓小平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对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江泽民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胡锦涛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促进中国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关键时期。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要把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要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下大气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民族经济文化繁荣 第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中国的56个民族都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都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文化落后,社会发展缓慢。因此,帮助其全面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就成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第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东、中部和西部两大区域间存在着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如果两者优势互补,都变成经济的促动力,中国的经济腾飞就有了基础和动力。 第三,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进步,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区内当家作主和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在我国2.1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有30余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他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关系到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系到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安居乐业,也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 ? 第四节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原则 ? 一、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1、? 什么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国际主义是指国际合作思想。是马列主义关于国际无产阶级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反对共同的敌人达到最终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坚持的不分民族和国家实行联合的思想。 2、?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本内容: (1)主张维护和加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各民族劳动人民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团结。 (2)主张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应积极支持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3)要求“正在战胜资产阶级的民族和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民族和国家,有能力和决心去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 ? ? 3、 必须坚持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爱国主义:列宁说:“是由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所具有的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为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热爱祖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表现为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争取祖国独立、振兴和富强建立功勋,为祖国的利益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第一、基本是一致的。 第二、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4、 要坚决反对极端民族主义 (1)民族主义的类型与特征: ①把本民族利益凌驾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追求本民族霸权。主要表现于大民族中。大国主义、霸权主义、沙文主义、大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等等。其特征是制造民族不平等。 ②排斥合作、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主要表现于弱小民族中。地方民族主义等。其特征属于是民族隔离。 ③维护合理的民族利益。特征:平等互利。 民族主义的三种类型中,制造民族不平等的民族主义和制造民族不团结的民族主义,都属于极端民族主义,必须坚决反对。平等、团结、互利的民族主义则是合理的。 二、坚持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1、?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内容及其危害 (1)坚持民族不平等的理论 (2)奉行民族压迫政策 (3)鼓吹“民族至上”的谬论 2、? 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3、? 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在我国的主要表现 4、? 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大民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 ? 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如何正确理解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 3、怎样正确评价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 第七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变革问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分析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回顾我国50年代民族地区的社会民主改革。 第一节 少数民族解放前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一、经济文化类型 1、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地区及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交汇处,其中包括了讲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诸语言的赫哲族、鄂伦春和部分鄂温克族。 (1)山林狩猎型:鄂伦春族 (2)河谷渔捞型 2、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分布在东起大兴安岭西麓,西到准噶尔盆地西缘,南到横段山脉中断(云南省中甸县)的关大地区内。属于这个类型组的有蒙古、哈萨克、裕固、塔吉克、藏和部分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 (1)苔原畜牧类型 (2)戈壁草原游牧型 (3)盆地草原游牧型 (4)高山草场畜牧型 3、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从帕米尔高原东坡到台湾,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辽阔地域里。 (1)?????? 山林刀耕火种型 (2)?????? 山地耕牧型 (3)?????? 山地耕猎型 (4)?????? 丘陵稻作型 (5)?????? 绿洲耕牧型 (6)平原集约农耕型 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1、? 原始公社制末期: (1)血缘共同公有制 (2)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形态—农村公社 (3)剥削和奴役关系产生的形式——家长奴隶制 2、? 奴隶制度:大小凉山的彝族,约有130万人 凉山彝族奴隶制的特点: (1)闭塞的自然经济和落后的生产力; (2)凉山彝族奴隶制的阶级关系,通过特有的森严的等级关系表现出来; (3)特有的社会政治结构——以黑彝父系为纽带的家支制度 (4)在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 3、? 封建领主制:约有400万人口的地区。(1)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 (2)西藏农奴制 4、? 封建地主经济制:30多个民族,约有3000万人口。 ? 三、解放前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1、原始民主型:(1)基诺族的长老制;(2)瑶族的瑶老制和石牌制;(3)侗族、苗族、布依族、水族等的“款” 2、血缘纽带型:(1)黎族的合亩制;(2)景颇族的山官制;(3)凉山彝族家支制度 3、中央委任型:(1)政教合一制度;(2)盟旗制度 (3)土司制度 ? 第二节 党和政府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理论根据和方针政策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超越一个或几个社会发展阶段向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过渡,是可能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二、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革的可能性 三、党为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制定了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实”。 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依靠群众、尊重当地民族广大人民群众及与人民有联系的公认领袖的意愿,进行和平改革。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历史过程 一、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步骤和方法 分两步走: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 首先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造,其目的是消灭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解放生产力。 其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目的是消灭私有制,把各族人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 1、直接改造; ? 2、缓冲改造: ? 3、和平协商,民主改造: ? 4、直接过度: ? 5、牧区的“三不两利”改造: ? 6、西藏的民主选择。 ? 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关系是民族人们共同体之间在联系、交往过程中的政治、解决、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反映。它包括友好和问题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这个人民共同体之间建立起来的新型关系。它是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各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所形成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思考题:1、简述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要实行“和平改革”? 3、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第八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的及要求:充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思考如何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党为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早期探索 三、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实践 1947年5月1日建立了相当于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7个自治县、3个自治旗。中国最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是2003年建立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此外,还建立了1173个民族乡和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的城市市区5个,它们分别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以及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区。 第二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和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 (1)理论依据: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张要建立尽可能大的集中统一的国家。因为:①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②有利于同资产阶级斗争;③有利于建立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不容易受制于人;④有利于民族团结。 在各民族当家做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张每一个民族应该是自主的,即民族自主。 (2)在中国这是一个实践问题 (3)中国的国情和现实依据 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这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 ②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 从经济上看,汉族和少数民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④ 在近代革命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已经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兄弟关系。 ⑤ 中国人民的共同革命斗争和胜利后的共同发展目标,不仅使民族区域自治有了坚定的政治基础,也使顺利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了现实。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 1、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1958年)全面推行,健全发展时期。 2、第二时期(1958年底——1966年),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 3、第三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民族区域自治工作遭到全面破坏的时期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发展 ? 第三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一、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 1、民主原则。 2、平等原则。 3、法制原则。 4、实事求是原则。 5、团结统一原则。 6、发展繁荣的原则。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中国现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在建立的时候要注意坚持四个原则:(1)要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不能以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基础。(2)要和当地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3)要保持自治地方区域界限的相对稳定。(4)自治地方的名称要按自治地方名称、自治民族名称和自治地方的的行政地位这个顺序构成。 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一是单一型: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 二是复合型: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又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自治地方。 三是联合型: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 2、设立自治机关 (1)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国家机关,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2)自治机关具有两重性:第一、它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府。所以,应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第二、它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政府。所以,在设立时应遵循一些特殊规定。 特殊规定:第一、在自治机关中不仅要有自治民族的代表,还要有境内其他民族的代表。 第二、自治机关主要领导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即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自治民族公民担任。 第三、自治机关的工作部门应尽量吸收境内各民族的代表。 3、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 (1)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 (2)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基本内容: 立法权 变通执行权。 语言文字权。 培养和使用干部权。 组织地方公安部队。 管理和发展经济、开发资源权。 外贸权。 地方财政管理权。 自主管理和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学技术等事业。 交流权。 人口管理权。 实施可持续发展权。 4、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1)自治机关的民族化:指自治机关要体现出民族特色。 ??? (2)自治机关的民族化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干部民族化:自治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第二、语言文字民族化: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公务)时,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1、特点 (1)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2)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 (3)自治机关具有两重性。 (4)自治权利非常广泛。 2、优越性 (1)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 (2)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调动了少数民族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4)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思考题: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第九章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教学目的及要求:明确我国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则:认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一、含义 1、含义: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是指党和国家为调整我国的民族关系、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为保证人们遵守这些法律、法规而制定的一系列的原则和制度。 具体包括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方面。 2、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基本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重要意义 1、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保障。 2、是调整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 3、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秩序,保证地方治安的重要手段。 4、是民族地区加速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进行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 5、是民族地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的范围和内容 一、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民族法制的基本思想确立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制定了一系列调整我国民族关系的法律发令,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制思想,巩固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事业。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调整对象: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调整中国境内的民族关系的行为规范。 (1)调整统一与自治的关系。 (2)调整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各民族自治地方与非自治的一般地区的关系;各民族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 (3)调整民族自治地方内部各民族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各民族干部和群众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特点 (1)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因此,它与宪法有着特殊的“母子”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 (3)内容上的特点:第一,它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第二,它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 4、关于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 《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关于加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序言中指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1、概念:(1)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制定的管理地方性事务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少数民族地区的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机关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国家法律、发令作出变通或补充的规定。 2、制定少数民族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的意义和作用 (1)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反映。 (2)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是对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它各项法律的补充和完善。 3、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的制定必须遵循的原则: (1)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必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必须遵守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它法律规定的各项基本原则。 (3)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必须反映当地民族的意愿。 (4)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必须有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四、深入普及法律常识,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统称,即人们对法律的看法及执法、守法的自觉程度等。 第三节 少数民族的习惯法 一、什么是习惯法 1、 习惯法是由国家确认并赋予法律效力的习惯规则的总称,是法的重要渊源之一。不成文是习惯法的重要特点之一。习惯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2、习惯法不同与习惯。习惯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为人们共同信守的行为规则。习惯成为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相当时期以来确认以人民惯于遵循的实事;(2)其内容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性;(3)现行法没有关于该项行为的规定,且与现行法基本原则没有抵触;(4)需经国家确认并赋予法律的效力。 二、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形成及内容 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是为了维护本民族的社会秩序,调整、处理人们的相互关系,由全体成员共同确认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1、选举法:民主选举制和首领世袭制 2、调整财产关系 3、调整婚姻家庭关系 4、案件的审理和处罚 三、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性质和作用 1、性质:(1)民主性:表现在法律的制定上;表现在习惯法的实施上。 (2)阶级性 2、作用 思考题:1、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2、简述《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十章?????????? 少数民族干部问题和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包括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作用,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及其历史经验等内容。 第一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培养和人员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1、? 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 2、?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标志,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党和国家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3、?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1)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 (2)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真正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3)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 (5)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可靠保证。 二、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1、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与实践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族干部政策与实践 第二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方针政策 一、????????????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方针、原则 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调整为“大力培养‘四化’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党的十六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也规定:党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二、????????????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政策、措施 1、加强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理论水平,努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革命化”建设。 2、加强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注重实践锻炼,加快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4、注重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 5、中央军委十分重视军队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问题 1、数量结构问题 2、文化知识结构问题 3、专业结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种文化、科技人才与总人才的比例为1:10~15,我国为1:16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为1:200~250 4、? 分布结构问题 5、? 年龄结构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 1、拓宽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渠道,培养造就一支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2、重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廉洁自律、敬业勤政、奉公守法、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队伍。 3、积极采取措施,重点选拔少数民族经济、科技和管理人才。 4、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中高级后备干部、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 5、拓宽乡镇基层后备干部的来源,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6、? 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7、? 注重少数民族干部观念的更新。 ? 思考题:1、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何重大意义? 2、如何全面理解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和政策? 3、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应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第十一章 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党和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包括少数民族经济的基本状况,党和国家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措施等内容。了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 一、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落后状况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 2、经济结构十分落后 3、经济意识落后 ①生产领域:淡漠的积累意识 ②流通领域:鄙视商业流通 ③分配领域:貌似公平的平均主义分配 ④消费领域:平日节俭而在婚丧节庆期间的严重浪费 4、人民生活水平极低 二、建国以来民族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民族经济总量有了巨大增加 2、经济结构逐渐优化 3、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三、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1、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个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 2、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3、发展双数民族经济,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 4、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 第二节?? 党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一、发展民族经济应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帮助为辅的方针政策 二、关于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政策 三、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 四、发展民族经济应该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五、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兼顾国家利益和民族地区利益的方针政策 六、对少数民族实行优惠照顾,对一些贫困地区实行长期减免税收的政策 ? 第三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 一、????????????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原因 地域概念:西部地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青海、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12个省(区、市)。 西部地区的开发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a.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有40余个世居少数民族,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2/3。 b.西部地区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分布区,这里有5个民族自治区、27个自治州、83个自治县(旗),约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96.7%,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86.47%。 1、实施西部大开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解决民族问题的需要 2、西部大开发是“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伟大实践 邓小平1988年正式提出了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共富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3、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 (2)旅游资源丰富。? (3)劳动力资源丰富。 (4)区位优势。 4、加快西部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二、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和政策 1、资金投入政策 2、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 (1)先要大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 (2)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让投资者有更多的回报。 3、对内对外开放政策 (1)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限制,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和融资渠道。 (2)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3)推进地区协作与对口支援。 4、科技教育、人才开发政策 5、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政策 6、兴边富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国家成长期。 第一代领导人发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即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迅速成长期或经济起飞期。 第二、三代领导人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明显上了一个历史上最大的台阶。 第三阶段:国家强盛时期。 在第四代领导人的领导下,用20年的时间,实现GDP再翻两番,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二、中国的国情 (1)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低于1820年欧美工业化初期的人均水平。 (2)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34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收入的13.6%。 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46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收入的14.5%。 (3)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用20年的时间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 (4)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这是对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现代化”的重大修正。 (5)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 三、全面建设小康 目标:“增长、强国、富民、提高国际竞争力” 内容:(1)经济总量在未来20年实现翻两番。 (2)中国综合国力在未来20年与美国相对差距由3倍缩小到2倍以内。 (3)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人类发展指数从目前的世界中上发达水平(0.72)达到较高发展水平(0.8)以上。 (4)提高国际竞争力。 ?? 四、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1)对中国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民族多、跨境民族多、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大 (2)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3)对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大战略做出突出贡献。(东南亚市场,南亚、西亚和中亚市场) (4)将为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积累重要的经验借鉴。 思考题:1、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有何重要意义? 2、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3、怎样才能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重大意义?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政策有哪些? 第十二章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问题和我国语言文字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认识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发展和民族关系中的地位作用。把握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 一、语言文字的产生及其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人类思想最直接的现实的表现,是人们用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手段和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也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它是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从劳动过程中并且是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二、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种主要力量。 (5)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一、少数民族语言概况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种类约有80种左右。在56个民族中,除汉族、回族同语同文,满族、畲族等民族通用汉字汉语外,其余民族都有自己单独的语言。还有的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所以形成了我国语种多于民族成分的现状。 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大体刻分为5个语系,10个语族,15个语支。属于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4%。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1%,讲朝鲜语的,只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 属于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的民族人口很少,不到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 京语和朝鲜语的语系未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1、汉藏语系 (1)汉语 (2)藏缅语族:藏语支:藏、嘉戎、门巴语 景颇语支:景颇语 彝语支:彝、哈尼、纳西、傈僳、拉祜、基诺语 缅语支:载瓦、阿昌语 语支未定:白、羌、普米、珞巴、独龙、土家、怒语 (3)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步努语 瑶语支:瑶、勉语 语支未定:畲语 (4)?????? 侗语支:壮傣语支:壮、布依、傣语 侗水语支:侗、水、毛南、仫佬、拉珈语 黎语支:黎语 语族未定:仡佬语 2、阿尔泰语系 (1)蒙古语族:蒙古、达斡尔、土族、东乡、保安、东部裕固语 (2)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维吾尔、哈萨克、撒拉、乌孜别克、塔塔尔语 东匈语支:柯尔克孜、图佤、西部裕固语 满――通古斯语族:(1)满语支:满、锡伯、赫哲语 通古斯语支:鄂温克、鄂伦春语 3、南亚语系:佤崩龙语支:佤、德昂、布朗语 4、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阿眉斯、排湾、布嫩语 5、印欧语系:(1)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 (2)伊朗语族:塔吉克语 语系未定:京语、朝鲜语 ? (1)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情况 (2)兼通其他民族语言的情况 所谓兼通,是指一个民族除使用一种或几种本民族固有语言外,还使用一种或几种其他民族的语言的现象。 (3)各民族中转用其他民族语言的情况 转用,是指一个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放弃他们原来固有的语言,采用别的民族的语言的现象。 二、少数民族文字概况 (1)原有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等民族已有了文字。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有蒙古文(2种)、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2种)、景颇文、傈僳文、啦祜文、俄罗斯文、苗文,共13个民族15种文字。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在各自民族中广泛使用。俄罗斯文、塔塔尔文和乌孜别克文使用人口较少,近年来已基本上不再使用,这部分人已分别使用了维吾尔文或汉文。 历史上的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滇东北苗文、佤族的撒喇文,分别是20世纪上半叶之前由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宗教而创制的文字,文字很不完备,使用人数很少。 (2)新创制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先后帮助11个民族创制15种拼音文字,即苗文(4种)、壮文、布依文、彝文、黎文、纳西文、傈僳文、哈尼文(2种)、侗文、佤文、土族文等。到目前全国共有20个少数民族使用30种文字,其中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柯尔克孜、锡伯、拉祜、佤、壮、布依、哈尼、纳西、侗、土族等15个民族各有一种文字,另外彝文分传统彝文和川西规范彝文2种;傈僳文分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2种;景颇文分景颇文和载瓦文2种;傣文分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金平傣文、傣绷文4种;苗文有滇东北老苗文、滇东北苗文、川滇黔东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5种。 (3)改进的民族文字 中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曾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改革了文字,又帮助傣族、拉祜族、景颇族改进了文字。到20世纪80年代,拉丁文的彝文被废止,被经整理和规范的传统彝文所代替。改革和改进的文字,除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恢复老文字而停止使用外,德宏傣文、拉祜文、景颇文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 ?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 一、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主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从语言文字载各民族和民族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出发,从语言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出发,主张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对各民族语言的任何歧视、限制和压迫。 1、首先,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是民族平等的具体体现。 2、其次,民族语言文字存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平等原则的重要科学依据。 3、坚持各民族语言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现实状况,以及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的作用,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政策。 为切实贯彻执行这一政策,党和国家做了大量的工作:(1)从法律上确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和使用、发展的权利;(2)党和国家积极帮助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 三、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 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今后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法令,加强民族语文的立法、执法工作,搞好民族语文工作的基本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交流,处理好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搞好双语教学,提倡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 思考题:1、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正确贯彻执行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第十三章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和我国风俗习惯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民族风俗的形成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了解和认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及少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应坚持的原则。 第一节 民族风俗习惯概说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 1、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即经常性的、反复出现和存在的大众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心理。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时尚和禁忌等。 2、这个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1)时间:历代长期传承(与时尚的区别和联系;传与承;)。 (2)空间:流行于全社会和全民。 (3)内涵:行为方式(对父母的态度,中国人在解决矛盾时的行为方式)而非思维方式。 二、风俗习惯的分类 1、? 分类标准: (1)是否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2)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进步; (3)是否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 (4)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 分类: (1)健康有益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 ???????? (2)中性的。服装;餐具。 ???????? (3)利弊参半的:如过去的春节习俗中有很多迷信的成分。 ???????? (4)有害的。苗族的杀牲祭祖(吃鼓藏);今天介绍佤族地区的人祭。 三、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 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产生和形成和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1、与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特点密切相关; 2、与各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3、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斗争的重大事件有关; 4、与宗教密切相关; 5、与民族的文化艺术有关。 四、风俗习惯的特征 1、特征:(1)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全民性; ???????? (2)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 (3)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 第二节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概况 一、物质生活方面 二、婚姻与家庭 三、丧葬与禁忌 四、其他方面 ?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一、充分认识对待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重要性 1、? 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的发展变化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2、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也有重要的影响。 ?????? 3、风俗习惯具有敏感性。 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 为什么要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呢? 1、? 从理论上说,这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 2、? 从实践上说,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 要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刑法》规定:“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三、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1、? 有保持风俗习惯的自由 不管是健康有益的风俗习惯还是有害的风俗习惯,都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因此,我国的政策是:不能强迫任何民族改革他们的风俗习惯。 2、? 有改革的自由 改革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时,必须注意工作方法。 (1)由少数民族群众自己去改,不能用行政命令,也不能越俎代庖。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3)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 ? 思考题:1、风俗习惯的定义 ?????? 2、风俗习惯的分类标准和分类 ?????? 3、风俗习惯产生与形成的原因 ???? 4、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风俗习惯? 5、如何改革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 第十四章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问题和我国宗教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和我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状况。正确认识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 一、宗教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近现代西方学者关于宗教的定义 西方论著中出现的有关宗教定义的观点,可以把它们归结为四种类型。 (1).着眼于崇拜对象(神)的宗教定义 (2)着眼于信仰者个人体验的宗教定义 (3)着眼于宗教的社会功能的宗教定义 (4)着眼于宗教文化属性的宗教定义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论述 1、以宗教信仰的主体为中心的论述? 2、宗教社会功能的论述 3、以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为中心的论述 二、宗教的起源 (一)人类学的观点 1、泰勒的“万物有灵论” 2、缪勒的“自然崇拜论” 3、弗雷泽:从巫术到宗教 4、马林诺夫斯基:宗教根植于人类的基本需要 (二)心理学的观点 (三)社会学的观点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起源的观点 ?? 对于宗教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的任何宗教,都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一切宗教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最终存在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中。 1、宗教产生的自然因素 2、宗教产生的社会因素 3、宗教产生认识的根源 三、宗教的功能 (一)社会方面的功能 1、创造共同的价值观念。 2、减少冲突。 3、增强社会控制。 4、促进个人之间的团结。 (二)个人方面的功能 1、宗教为信徒个人的人生提供了意义。 2、宗教为信徒提供了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 3、宗教为信徒提供了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补偿。 4、宗教为人提供终极关切。 (三)文化方面的功能 (四)生态方面的功能 二、宗教的消亡 宗教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宗教才会削弱乃至最后消亡。宗教的消亡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首先,要消灭剥削制度,消灭私有制,铲除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2)发展生产力,普及科学技术,消除宗教产生的自然基础;(3)克服认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消除产生宗教的认识根源。 ?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其特点 一、宗教信仰简介: 1、佛教: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纳西族、普米族和部分羌族等信仰藏传佛教;傣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信仰上座部佛教;大部分拉祜族信仰汉传佛教。 2、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中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 3、道教;京族、仫佬族、白族、彝族中,还有人信仰道教。 4、基督教;解放前,在傈僳族、怒族、布依族、京族、朝鲜族、苗族、拉祜族、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彝族等民族中,有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5、原始宗教,又可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萨满教和各种巫教。在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和达斡尔族中,有一部分人信仰萨满教。云南纳西族中还流传着东巴教信仰。 二、宗教信仰的特点:(1)群众性;(2)民族性;(3)国际性;(4)长期性;(5)复杂性。 第三节 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一、????????????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982宪法第3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 1、公民有信仰宗教或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不同宗教的自由; 3、有信仰不同教派的自由; 4、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5、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6、政教分离,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司法、行政、教育; 7、不得利用宗教信仰自由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二、???????????? 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依据 1、? 是根据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 2、? 宗教信仰主要是思想问题; 3、?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4、? 我国是一个国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5、?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应当享受的一项民主权利; 6、? 宗教信仰问题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 三、???????????? 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 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 2、? 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 3、? 正确处理少数民族的宗教问题,必须把民族与宗教区分开来 4、? 区分宗教与迷信,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5、? 必须明确指出,共产党员是不能信仰任何宗教的 ? 思考题: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2、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发展、消亡规律怎样? 3、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 4、在社会主义时期为什么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5、在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