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问题和我国语言文字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认识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发展和
民族关系中的地位作用。把握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政策 。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人类思想最直接的现实的表现,
是人们用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手段
和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则是记录语言
的文字符号,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也是人类重
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
的历史”。它是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从劳动过程中并
且是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一、语言文字的产生及其功能
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 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
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4)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
种主要力量。
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
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4)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
种主要力量。
( 5)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二、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产生、
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5个语系
10个语族
15个语支
民族语言
(约有 80种左右)
汉藏语系
74%阿尔泰语系
朝鲜语
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21%
2%
京语和朝鲜语的语系未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藏语支:藏、嘉戎、
门巴语景颇语支:景颇语 彝语支:彝、
哈尼、纳西、傈僳、拉祜、基诺语缅语支:载瓦、
阿昌语
语支未定:白、羌、普米、珞巴、独龙、土家、
怒语
苗语支:苗语、步努语
瑶语支:瑶、勉语
语支未定:畲语
壮傣语支:壮、布依、傣语
侗水语支:侗、水、毛南、仫佬、拉珈语
黎语支:黎语
语族未定:仡佬语
1
、
汉
藏
语
系
汉语
藏缅
语族
苗瑶语
族
、
汉
藏
语
系
汉语
藏缅
语族
苗瑶语
族
壮侗
语
系
( 1)蒙古语族:蒙古、达斡尔、土族、
东乡、保安、东部裕固语
( 2)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维吾尔、
哈萨克、撒拉、乌孜别克、塔塔尔语
东匈语支:柯尔克孜、图佤、西部裕
固语
(3)满 ―― 通古斯语族:( 1)满语支:
满、锡伯、赫哲语
通古斯语支:鄂温克、鄂伦春语
阿
尔
泰
语
系
3、南亚语系:佤崩龙语支:佤、德昂、布朗语
4、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阿眉斯、
排湾、布嫩语
5、印欧语系:( 1)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
( 2)伊朗语族:塔吉克语
语系未定:京语、朝鲜语
( 1)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情况
( 2)兼通其他民族语言的情况
所谓兼通,是指一个民族除使用一种或几种本民族固
有语言外,还使用一种或几种其他民族的语言的现象。
( 3)各民族中转用其他民族语言的情况
转用,是指一个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放弃
他们原来固有的语言,采用别的民族的语言的现象。
二、少数民族文字概况
( 1)原有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
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
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等民族已有了文字。
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有蒙古文 (2种 )、藏文、维吾尔文、哈萨
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 (2种 )、景颇文、
傈僳文、啦祜文、俄罗斯文、苗文,共 13个民族 15种文字。
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在各自
民族中广泛使用。俄罗斯文、塔塔尔文和乌孜别克文使用人
口较少,近年来已基本上不再使用,这部分人已分别使用了
维吾尔文或汉文。
历史上的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滇东北苗文、佤族的撒
喇文,分别是 20世纪上半叶之前由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宗教而
创制的文字,文字很不完备,使用人数很少。
( 2)新创制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先后帮助 11个民族创制 15种
拼音文字,即苗文 (4种 )、壮文、布依文、彝文、黎文、纳西文
、傈僳文、哈尼文 (2种 )、侗文、佤文、土族文等。到目前全国
共有 20个少数民族使用 30种文字,其中蒙古、藏、维吾尔、哈
萨克、朝鲜、柯尔克孜、锡伯、拉祜、佤、壮、布依、哈尼、
纳西、侗、土族等 15个民族各有一种文字,另外彝文分传统彝
文和川西规范彝文 2种;傈僳文分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2种;景
颇文分景颇文和载瓦文 2种;傣文分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
金平傣文、傣绷文 4种;苗文有滇东北老苗文、滇东北苗文、
川滇黔东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 5种。
( 3)改进的民族文字
中国政府从 20世纪 50年代起,曾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改革了文字,又帮助傣族、拉祜族、景颇族改进了文字。
到 20世纪 80年代,拉丁文的彝文被废止,被经整理和规范
的传统彝文所代替。改革和改进的文字,除维吾尔文、哈
萨克文恢复老文字而停止使用外,德宏傣文、拉祜文、景
颇文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二、少数民族文字概况
( 1)原有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
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
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等民族已有了文字。
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有蒙古文 (2种 )、藏文、维吾尔文、哈萨
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 (2种 )、景颇文、
傈僳文、啦祜文、俄罗斯文、苗文,共 13个民族 15种文字。
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在各自
民族中广泛使用。俄罗斯文、塔塔尔文和乌孜别克文使用人
口较少,近年来已基本上不再使用,这部分人已分别使用了
维吾尔文或汉文。
历史上的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滇东北苗文、佤族的撒
喇文,分别是 20世纪上半叶之前由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宗教而
创制的文字,文字很不完备,使用人数很少。
( 2)新创制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先后帮助 11个民族创制 15种
拼音文字,即苗文 (4种 )、壮文、布依文、彝文、黎文、纳西文
、傈僳文、哈尼文 (2种 )、侗文、佤文、土族文等。到目前全国
共有 20个少数民族使用 30种文字,其中蒙古、藏、维吾尔、哈
萨克、朝鲜、柯尔克孜、锡伯、拉祜、佤、壮、布依、哈尼、
纳西、侗、土族等 15个民族各有一种文字,另外彝文分传统彝
文和川西规范彝文 2种;傈僳文分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2种;景
颇文分景颇文和载瓦文 2种;傣文分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
金平傣文、傣绷文 4种;苗文有滇东北老苗文、滇东北苗文、
川滇黔东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 5种。
( 3)改进的民族文字
中国政府从 20世纪 50年代起,曾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改革了文字,又帮助傣族、拉祜族、景颇族改进了文字。
到 20世纪 80年代,拉丁文的彝文被废止,被经整理和规范
的传统彝文所代替。改革和改进的文字,除维吾尔文、哈
萨克文恢复老文字而停止使用外,德宏傣文、拉祜文、景
颇文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
一、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主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主张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
对各民族语言的任何歧视、限制和压迫。
1、首先,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主要内容和标志
是民族平等的具体体现。
2、其次,民族语言文字存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平等原则的重要科学依据。
3、坚持各民族语言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
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
持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
的政策。
( 1)从法律上确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和使用、发展的权利;
( 2)党和国家积极帮助少数
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三、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今后主要任务是:宣传
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法令,
加强民族语文的立法、执法工作,搞好民族语文
工作的基本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交流,
处理好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搞好双语教学,
提倡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思考题:
1、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正确贯彻
执行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问题和我国语言文字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认识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发展和
民族关系中的地位作用。把握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政策 。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人类思想最直接的现实的表现,
是人们用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手段
和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则是记录语言
的文字符号,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也是人类重
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
的历史”。它是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从劳动过程中并
且是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一、语言文字的产生及其功能
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 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
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4)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
种主要力量。
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
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4)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
种主要力量。
( 5)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二、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产生、
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5个语系
10个语族
15个语支
民族语言
(约有 80种左右)
汉藏语系
74%阿尔泰语系
朝鲜语
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21%
2%
京语和朝鲜语的语系未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藏语支:藏、嘉戎、
门巴语景颇语支:景颇语 彝语支:彝、
哈尼、纳西、傈僳、拉祜、基诺语缅语支:载瓦、
阿昌语
语支未定:白、羌、普米、珞巴、独龙、土家、
怒语
苗语支:苗语、步努语
瑶语支:瑶、勉语
语支未定:畲语
壮傣语支:壮、布依、傣语
侗水语支:侗、水、毛南、仫佬、拉珈语
黎语支:黎语
语族未定:仡佬语
1
、
汉
藏
语
系
汉语
藏缅
语族
苗瑶语
族
、
汉
藏
语
系
汉语
藏缅
语族
苗瑶语
族
壮侗
语
系
( 1)蒙古语族:蒙古、达斡尔、土族、
东乡、保安、东部裕固语
( 2)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维吾尔、
哈萨克、撒拉、乌孜别克、塔塔尔语
东匈语支:柯尔克孜、图佤、西部裕
固语
(3)满 ―― 通古斯语族:( 1)满语支:
满、锡伯、赫哲语
通古斯语支:鄂温克、鄂伦春语
阿
尔
泰
语
系
3、南亚语系:佤崩龙语支:佤、德昂、布朗语
4、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阿眉斯、
排湾、布嫩语
5、印欧语系:( 1)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
( 2)伊朗语族:塔吉克语
语系未定:京语、朝鲜语
( 1)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情况
( 2)兼通其他民族语言的情况
所谓兼通,是指一个民族除使用一种或几种本民族固
有语言外,还使用一种或几种其他民族的语言的现象。
( 3)各民族中转用其他民族语言的情况
转用,是指一个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放弃
他们原来固有的语言,采用别的民族的语言的现象。
二、少数民族文字概况
( 1)原有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
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
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等民族已有了文字。
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有蒙古文 (2种 )、藏文、维吾尔文、哈萨
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 (2种 )、景颇文、
傈僳文、啦祜文、俄罗斯文、苗文,共 13个民族 15种文字。
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在各自
民族中广泛使用。俄罗斯文、塔塔尔文和乌孜别克文使用人
口较少,近年来已基本上不再使用,这部分人已分别使用了
维吾尔文或汉文。
历史上的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滇东北苗文、佤族的撒
喇文,分别是 20世纪上半叶之前由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宗教而
创制的文字,文字很不完备,使用人数很少。
( 2)新创制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先后帮助 11个民族创制 15种
拼音文字,即苗文 (4种 )、壮文、布依文、彝文、黎文、纳西文
、傈僳文、哈尼文 (2种 )、侗文、佤文、土族文等。到目前全国
共有 20个少数民族使用 30种文字,其中蒙古、藏、维吾尔、哈
萨克、朝鲜、柯尔克孜、锡伯、拉祜、佤、壮、布依、哈尼、
纳西、侗、土族等 15个民族各有一种文字,另外彝文分传统彝
文和川西规范彝文 2种;傈僳文分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2种;景
颇文分景颇文和载瓦文 2种;傣文分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
金平傣文、傣绷文 4种;苗文有滇东北老苗文、滇东北苗文、
川滇黔东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 5种。
( 3)改进的民族文字
中国政府从 20世纪 50年代起,曾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改革了文字,又帮助傣族、拉祜族、景颇族改进了文字。
到 20世纪 80年代,拉丁文的彝文被废止,被经整理和规范
的传统彝文所代替。改革和改进的文字,除维吾尔文、哈
萨克文恢复老文字而停止使用外,德宏傣文、拉祜文、景
颇文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二、少数民族文字概况
( 1)原有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
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
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等民族已有了文字。
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有蒙古文 (2种 )、藏文、维吾尔文、哈萨
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 (2种 )、景颇文、
傈僳文、啦祜文、俄罗斯文、苗文,共 13个民族 15种文字。
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在各自
民族中广泛使用。俄罗斯文、塔塔尔文和乌孜别克文使用人
口较少,近年来已基本上不再使用,这部分人已分别使用了
维吾尔文或汉文。
历史上的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滇东北苗文、佤族的撒
喇文,分别是 20世纪上半叶之前由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宗教而
创制的文字,文字很不完备,使用人数很少。
( 2)新创制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先后帮助 11个民族创制 15种
拼音文字,即苗文 (4种 )、壮文、布依文、彝文、黎文、纳西文
、傈僳文、哈尼文 (2种 )、侗文、佤文、土族文等。到目前全国
共有 20个少数民族使用 30种文字,其中蒙古、藏、维吾尔、哈
萨克、朝鲜、柯尔克孜、锡伯、拉祜、佤、壮、布依、哈尼、
纳西、侗、土族等 15个民族各有一种文字,另外彝文分传统彝
文和川西规范彝文 2种;傈僳文分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2种;景
颇文分景颇文和载瓦文 2种;傣文分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
金平傣文、傣绷文 4种;苗文有滇东北老苗文、滇东北苗文、
川滇黔东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 5种。
( 3)改进的民族文字
中国政府从 20世纪 50年代起,曾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改革了文字,又帮助傣族、拉祜族、景颇族改进了文字。
到 20世纪 80年代,拉丁文的彝文被废止,被经整理和规范
的传统彝文所代替。改革和改进的文字,除维吾尔文、哈
萨克文恢复老文字而停止使用外,德宏傣文、拉祜文、景
颇文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
一、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主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主张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
对各民族语言的任何歧视、限制和压迫。
1、首先,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主要内容和标志
是民族平等的具体体现。
2、其次,民族语言文字存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平等原则的重要科学依据。
3、坚持各民族语言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
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
持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
的政策。
( 1)从法律上确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和使用、发展的权利;
( 2)党和国家积极帮助少数
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三、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今后主要任务是:宣传
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法令,
加强民族语文的立法、执法工作,搞好民族语文
工作的基本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交流,
处理好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搞好双语教学,
提倡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思考题:
1、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正确贯彻
执行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